现代汉语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合集下载

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中文系冯海霞内容提要: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是普通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一个题目。

本文对语境的内容做了系统的归纳,根据语境的界定,以英语和现代汉语、古汉语为语言材料,对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进行了三方面的讨论:词义在言语语境中的变异,词义在不同背境语境中的变化;主体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研究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从而有利于词语准确、恰当地运用;有利于词汇语义学研究活语言的课题。

主题词:语境言语语境背景语境主体语境义位变体目录:一、语境说概要二、词义在言语语境中的变异三、词义在不同背境语境中的变化四:主体语境对词义的影响一、语境说概要语境说,是对自索绪尔以来结构主义自治微观语言学的重大突破,是当代宏观语言学的重要学说。

语境(situation)的概念,源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onwskil)。

他认为语言不是一套完备的体系,语言的意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

语境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其前后的各种事件,可称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nation);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可称为(context of cnltnre)。

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约翰·鲁伯特·弗斯(Jhn·Rupert·Firth)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并主张语境有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和一个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组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即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情景语境”。

他认为语言是不可能和语境分开的,总结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语境的界定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主体语境《大英百科全书》在说明现代修辞学和传统修辞学区别的时候,把“说,写者”和“听,读者”的关系称为一种语境。

我们把这两者概括为传者和受者,再概括为交际者。

他们的主体语境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社团、阶级、职业、文化、信仰、修养、心理、个性、志趣、情操、感情、联想、思想、目的(意图/动机)、态度、经验、地位、作用、了解、关系等等。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摘要】Gedtrey Leech说:“语境是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是因为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词义、活语义以及正确选择词语表达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境;词义;种类;影响语境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英国语言分析和语言理论主要是根据语言环境来研究意义的。

语义研究离不开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在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这就是导致了词义的转变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

没有语境的变化,语义的变化就没有了依托,语言就变得飘渺不定,令人费解,语境变化了,而词义不变,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再者,语言、语义和词义及其相互关系是研究语境和词义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1]换言之,分析语境和词义转换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握语言交际的技巧,提高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从而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

一、语境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语境这一概念是由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家Malinowski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语言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环境对理解词语是必不可少的,确切的说,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没有语言环境的词只不过是臆造出来的东西,其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所以在口语中,言语只能在有语境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Malinowski还认为语言是“行为方式”而不是“思想的信号”。

任何话语的意义都是某一情景语境中的行为意义。

话语是在共有的语境条件下产生和理解的,要理解语境,按Malinawski的说法,话语的意义不是由构成话语的词义获得的,而是从话语产生的语境中获得的。

伦敦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J.R.Firth接受并发展了Malinowski情景语境理论。

由Firth创立的费斯语言学习中有一个主要观点,即认为句子的意义只能在语境中确定,认为在话语与说话时情景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Firth将其整个语义学理论构建在语境这一概念上。

他认为词义存在于语言语用中,词义就是语言机构某个层次的一个成分与其他层次的关系。

现代汉语--语境和词义教学课件

现代汉语--语境和词义教学课件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 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 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手势 等非语言因素)。实际上情景语境指的是人们进 行交际的活动场所和舞台背景。不同的语境规定 了交际的不同类型和方式,也限定了交际者的角 色(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 话语形式的组合,选择和语义的隐显,变化也都 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语境是交际中十分重要的因 素。
二、语境和词义 词在具体使用中所表示的意思,不 仅靠词义的组合来实际,有时还需要靠 语言环境的辅助或补充来实现。这种由 语言环境的补充所确定的词义,就是词 义的语境形态。语境形态的词义,仍以 词汇形态为基础,有的是在这一基础上 明确了具体的用意,有的是在这一基础 上,增减了概括内容。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总是结合着情景语境选择词语, 理解词语的。如“这小伙子不错”。如果说话的人年龄不 大,便不会用“这小伙子”这样的词语称号同龄人,老年 人选用这样的词语往往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而且也只有 依靠当时的情景,才能明确所指的是哪个小伙子。 说话人对听话人情况也须有大致的了解,说话不看对 象,不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程度,便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效果。例如鲁迅《药》中康大叔转述夏瑜劝阿义的话,不 仅阿义接受不了,康大叔、花白胡子之类都是理解不了的。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 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 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妈,可是没有料到他 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 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了他两个嘴巴。
中国民间流传这样一个笑语:有一个傻女婿要到岳父 家给岳父拜寿。临行前,其母再三叮嘱他,说话要吉利, 多讲带“寿”字的话。到了岳父家,傻女婿果然非常注意, 把“腊烛”、“蜜桃”、“面条”称为“寿烛”、“寿 桃”、“寿面”,岳父听了十分高兴。谁知在大家吃寿面 时,一只苍蝇落在老寿星头上,傻女婿立刻用手去拍,并 且安慰岳父道:“不用怕,我不会打痛你的寿头,拍伤你 的寿脑的。”岳父想躲开,面汤洒在衣服上了,傻女婿说 道:“好好的一件寿衣,浇了一片寿汤,怪可惜的。”吃 完面,傻女婿摆弄起桌子上一个红木匣子说:“这寿木寿 材可真漂亮!”气得老岳父当场昏死过去。 个笑话告诉我们,说话千万要注意语言环境,什么语 境说什么话,要得体。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共6张PPT)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共6张PPT)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狭 上义下语文境 语— 境—上 —下 狭义文语境
➢ 口语中的前后语和书面语中的上下文,都是一 一现般代分 汉为语上词下义文和语境和的情关景系语句
指语与境本 对词解语释有词关义系的的作前用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
个言语表达整体的组成部分。 一情般绪分 语为境上:下易文变语性境、和主情观景性语、句可感知性
狭义语境的构建都是由语言成分形成的,它依 ➢ 地情域绪语境、:时易令变语性境、、主景观物性语、境可感知性 赖于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这些语言因素, 依赖于一定的修辞手段。
语境的其他角度分类
▪ 从表现形式
➢ 外显语境:直接性、辅助性、临时性 ➢ 内隐语境:潜在性、积淀性、广泛性
▪ 从情绪上
➢ 情绪语境:易变性、主观性、可感知性
广义语境——宏观语境
▪ 丰富性——内涵丰富,包容面广
▪ 多层性
➢ 社会语境
政治语境 文化语境
➢ 民族文化心理语境
➢ 民众语境
➢ 宗教语境 时代语境 民族语境
➢ 交际语境
交际知识背景语境、主观因素语境、客观因素语境
➢ 自然语境
地域语境、时令语境、景物语境
➢ 体态语境
手势语境、表情语境、动作语境、间距语境
➢ 理智语境:逻辑性、客观性、简易性
▪ 从语种上
➢ 单语语境
➢ 双语语境(双语制 bilinguilism)
➢ 多语语境(多语制 multilinguilism)
▪ 从运用
➢ 伴随语境
➢ 所出现的语境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
▪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 文语境和情景语句
➢ 上下文语境——狭义语境

词汇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汇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 • • •
词汇·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两种语境
• 所谓语境就是指语言单位出现的环境。
(一)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指的是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 语,或本句前后的语句。 (二)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的是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 括说话双方,牵涉到人或物、时间处所、 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一)根据语境解释词义 (二)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 “闹”。 ①这里闹得很,没法看书。(喧哗、不安静) ②两个人又闹翻了。(吵) ③他又闹情绪了。(发泄) ④闹眼睛,闹水灾。(害发生) ⑤闹革命,闹生产。(干,搞) (三)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四)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五)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四)反义词的作用
1、由于反义词可以揭示矛盾,形成鲜明锐利 的对照,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现出 来。通过反义词的对举,加强对比或衬托, 就像一幅“白雪映红梅”的画面,使白者 越见其白,红者更见其红。用于揭示事物 的真伪,能够是非显豁,用于表达感情, 就会旗帜鲜明。
(1)我们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 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 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2)满招损,谦受益。(对偶) (3)许多成语也利用了反义词对举或连用, 或者反义词跟同义交叉使用权: 阳奉阴违、此起彼伏、厚古薄今、生离列别 深入浅出、喜天喜地、同甘共苦、长吁短叹
(二)反义义场的类型
1、互补反义义场(A=-B, B=-A;-B=A,-A=B) • 处于互补反义义场中的 两个词,肯定了A,就是 否定了B,肯定了B,就 否定了A;否定了A,就 肯定了B,否定了B,就 肯定了A。正反两方面之 外绝对没有第三种可能, 即无中间状态存在。例 如: • 死—活、有—无、男— 女、反—正、公—私 • 正确—错误、现象—本

浅析语境对词义的作用

浅析语境对词义的作用
来 ,才能正 确 地理 解词 义 。语境 不 同 ,词义 也会 随之 发 生 变化 ,
换 ,语境 可 以为 词义 的使 用恰 当与否 提供 前提 和 条件 。在 言语 交
我 们 可 以根 据语 境 所 涉及到 的 各种 因素 对词 义进 行理 解 ,从 而得 际 中 ,说话 人和 听话 人 正是 根据 言语 交 际 中的具 体上 下 文和行 为 出正确 的选择 。 环境 来判 断 言语 中使 用词 语 的意 义 的。如 “ 子 没有 锁 ” ,在 不 箱 关键 词 :词 义 ;语境 ;影 响
定 具体 词汇 意义 的先 决条件 。 2 语 境常 使言 语产 生 言外 之意 ,起 到 “ 内意 外 ”的表 达 效 . 言

在 人们 的 言语 交 际活 动 中,原 来字 面 上没 有 的意义 ,有时 也 会 因为语 境 的存在 而 能够 为听 者所 理解 和 接受 。如 杜牧 《 秋夕 》

同语 境之 中表 示 的是 不 同意 思 ,可 能 是箱 子有 锁但 是 没有 把锁 锁 住 ,也有 可能 是箱子 本身 不带 某 一类 现 实现 象 ,也
的 目的 。任 何 一种 语 言交 际活 动都 是具 体 的 ,语义 内容 则是 通过 可 以变 成单 一 结构 。多 义词 只有 在特 定 的语 境 中才 能确 定它 的具 兵 兵 词 语 的组 合 来 实 现 的 ,是 在 一 定 的 时 间和 空 间里 进 行 的 ,对 谁 体 意义 ,如 “ ”有很 多个 义项 ,我 们 只有 知道 “ ”所 出现 的 说 ,在什 么 时间 、场合 以及 说 什么 事情 等都 会 影响 到人 的言 语 行 具 体语 境才 能够 分 析 出 “ ”的具 体意 义 。 比如 , “ 器 ”的 意 兵 兵 为 和 表 达 方 式 ,人 们 只 有 合 起 来才 能很 好 地 表 达 思 想 , 传递 信 思 是武 器 ,成 语 “ 短兵 相接 ”至 今仍 保 留着 这个 意 思 ; “ 士兵 ” 息 。人 们把使 用语 言 时的这 些环境 ,称 作语 境 。 则 一般 被用 作对 军 士和 兵 的泛称 ; “ 用兵 ”指 使 用武 力 ,进行 战 兵 战争 ” 、 “ 军事 ” 的意 思。 正是借 助 了语 语 境 的概 念 ,源于 人类 语 言学 家马 林诺 夫 斯基 。他 认为 语 言 争 , “ ”在这 里 有 “ 不是 一套 完备 的体 系 ,语 言 的意义 不可 能完 全 由它 自身 的语 境 来 境 的帮 助 ,我们 才 能够 分辨 出 “ ”在 不 同句 子中 的不 同意 义 。 兵 决定 。学 术界 对 “ 语境 ”的理 解和 使用 有较 大 的分 歧 ,对语 境 因 由此可 见 ,语境 对确 定 词语 的确 切 意义 有十 分重 要 的作 用 ,是确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对词义和语境及这两者的关系解释如下:
一、词义的意思
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

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二、语境的意思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

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三、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1、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
2、语境直接决定着某个词在其间的含义;
3、语境的更改,影响着词义的改变。

现代汉语课件词汇(5、6节语境、词汇组成)

现代汉语课件词汇(5、6节语境、词汇组成)

❖ 二者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第一,基本词汇具有能产性,是构成新词的
基础,不断地给语言创造新词,向一般词汇输入 新鲜血液。
电:电流 电路 电压 电解质 第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可以互相转化。
革命、电子、手机、微信 一般词汇的特点:
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有很强 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具有概括性,进入语境中可使词义具
体化,如: 笔 他画着画着,笔尖断了,只好拿刀削一削。
词义即可以指整类事物、也可以指这类事 物中的某些个或某一个个体,什么时候指整类, 什么时候指个别成员,由语境决定。 例如: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 右,……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 仍然笑着说,“又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 (《狂人日记》)
借来的词。 ❖ 引进外族有、本族无的词语的方法,不
外是采用或交叉采用音译、意译和借形 这三种方法。
❖ 德先生和赛先生
❖Democracy 德莫克拉西-音译 民主-意译
❖ Science
赛因斯-音译 科学-意译
❖借用外来字母:DVD CT
根据吸收方式和构造,外来词大致分为四大类:
1.音译——照着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
警察就在桥上维持秩序,看到有人逆行或 停留,立即上前导引。
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 1.指示法:在语境中出现的有些词
甚至可以直接在情景语境中得到解释。 如:这是一支粉笔。
2.因文定义:许多词语所表示的内 容无法指示,需要依靠上下文语境来解 释,这就是所谓“因文定义”。这里, 上下文不是指 一处两处,而是指可能得 到和必须得到的尽可能多的上下文。
❖历史词是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 词。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般的交际中不 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现象时,才使用它们。 如:皇上、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如:“~走” “~走进公园” “~走进公园赏梅花”

谢谢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一)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如:打铁(锻造) 打格子(画) 打伞(撑举)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如:“屋里有人(指的整类)吗?” 他回答说:“只有一个病入膏肓的 老人(指的具体某个人)。”
语境也可以对词义进行任意的分 割,即可指其中的某一部分。
如:削球(乒乓球) 又会拦球又会扣球(网球) 铲球(足球)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1)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 境语境一般分为上下语境和情景语境 (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上下文语境: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 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 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 **注意:上下文语境是就语言内部说的。 如:宏伟的拦河大坝高高耸 立
(三)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有些词出现在一定语境中的时候,词义 中添加了一些新的义素。
如:观鱼 煎鱼
(四)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1、运用词语应注意的是词语搭配 (也可以解释为词语在怎样的语境中 出现)。
如:可以说“骑马”但不能说“骑床” 可以说“吃饭”但不能说“吃黑板檫”
2、词的出现语境有宽有窄
如:“嘶”只能在“马嘶”这样的语境 中 鸣只适用于“鸟鸣”、“虫鸣” 3、词语组合影响词义的选择,组合的 词越多,它所形成的语境框架中可能 出现的词就越少。
情景语境: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 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 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 如:“这小伙子不错嘛。”
(2)解释词义要根据中出现, 有些词甚至可以直接在情境中得到解 释。
如:“这就是黑板檫”
“因文定义”即许多词语所表示的被内容无法指示, 需要依靠上下文语境来解释。

举例说明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举例说明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举例说明词义和语境的关系词义就像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小精怪,而语境则是它们表演的大舞台。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啊,那可有趣得很呢。

比如说“厉害”这个词。

在平常语境里,“厉害”就是表示一个人很有本事,像武林高手一样,功夫高强。

可要是换个语境,那可就完全变味喽。

有一次我朋友跟我说他吃了超级辣的辣椒,然后辣得眼泪鼻涕横飞,还大喊“我可真厉害,居然敢挑战这种辣椒”。

这时候的“厉害”就带着一种自嘲和搞笑的意味了,仿佛他是一个不自量力的小勇士冲向了辣度的高峰,结果被辣得狼狈不堪还嘴硬说自己厉害,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被雨淋湿了羽毛还仰着头。

再讲讲“可爱”这个词。

正常情况下,可爱就是形容那些萌萌的小动物或者长得甜美的人。

但要是在朋友之间,那可就有戏了。

我有个朋友长得高高壮壮,满脸胡子茬,有次他做了个特别傻的动作,另一个朋友就笑着说:“你可真可爱啊。

”这“可爱”在这里就像是给一头凶猛的大熊穿上了花裙子,原本很粗犷的形象突然变得诙谐幽默,有一种反差萌,就好像把坦克装上了粉色蝴蝶结一样格格不入又特别好笑。

还有“傻瓜”这个词。

要是在情侣之间,女生娇嗔地说男生“傻瓜”,那可一点也不是真的说他傻,反而有点甜蜜的宠溺,就像小猫咪用爪子轻轻拍了一下主人,看似攻击其实是亲昵。

但要是在严肃的工作场合,说别人是“傻瓜”,那可就像扔了一颗炸弹,会引发一场风暴,这个词在这种语境下就从亲昵的小绵羊变成了愤怒的公牛。

你看,词义就像多变的魔术道具,语境就是魔术师的手。

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会儿是乖巧的小兔子,一会儿是威风的大老虎。

它可以是温暖的小火苗,也可以是冰冷的小冰块,全看语境这个大导演怎么安排。

所以啊,我们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可不能只看表面,得像探险家在不同的地域探寻宝藏一样,在不同的语境里去发现词义的奇妙变化。

不然就像盲人摸象,只摸到一部分,却以为自己了解了全部,那可就闹笑话啦。

这词义和语境的关系就像是一场永远不会落幕的喜剧,充满了惊喜和意外,总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无数有趣的小细节。

《词义和语境》课件

《词义和语境》课件
词义由词汇的内部结构、词 根、词缀等因素决定。
分类和区分
词义可以根据概括性、具体 性、抽象性等特点进行分类 和区分。
词义构成
举例说明词义构成的不同方 式和变化。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1 语境的作用
语境可以改变词义的解释 和理解。
2 限制与扩展
语境对词义的范围和应用 有着限制和扩展作用。
3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例子,说明语境 如何改变词义的引申和含 义。
3
歧义
说明歧义如何由词义和语境互动产生,并给出处理歧义的建议。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件,你应该对词义和语境的概念、构成和相互关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能应用在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中。
《词义和语境》PPT课件
《词义和语境》PPT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词义和语境的概念、构成、相互关系, 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它们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什么是词义和语境
词义是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含义和解释,而语境则是指词汇所出现的具体环境和语境。它们在理解和使用语 言时起着关键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词义的构成与分类
构成因素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相互作用
词义和语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语言的含义和表达。
平衡与统一
了解如何平衡和统一词义和语境,以确保准确的语言交流。
例子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词义和语境如何共同作用于语言表达的理解。
词义和语境的案例分析
1
词义变化
通过具体例子,展示词义如何根据语境改变。
2
多义性
解释词义多义性对语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理解。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现代汉语的词义与语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词义是指在语言中所固定并被广泛接受的词汇单位所包含的意义,而语境则是指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意义。

词义和语境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语义系统。

一、词义与语境的互动关系词义和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的多义性:许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银行”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金融机构,而在河流两岸指的是河堤。

这说明词义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语境来确定。

2. 词义的歧义解决:当同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产生歧义时,需要通过语境的补充来解决。

比如,“他很毒”这句话,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很难确定是指他有毒还是他很厉害。

3. 语境的限制和扩展:语境可以限制词义的范围,也可以扩展词义的含义。

比如,“牛”这个词在口语中常用来形容某人很厉害,而在农业领域中则指牲畜。

这说明词义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扩展或者限制。

二、词义和语境的相互影响词义和语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的丰富性:语境可以丰富词义的内涵,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例如,“夏天来了,万物复苏”,语境中的夏天和万物复苏这两个词相互作用,使得整句话的意义更加细腻。

2. 语境的推测:通过语境可以推测出一些词义的暗示或者隐含含义。

比如,“他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通过描述语境中的“朝气蓬勃”,我们可以推测出“他”这个词的具体情感态度。

3. 语境对词义的解读:在理解词义时,需要考虑它所处的具体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

比如,“树”一词可以表示植物的一类,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树”的含义可能指的是一棵具体的树木。

三、词义和语境的运用策略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词义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注重词义的多样性:对于同一个词,要注意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可能含义,避免武断理解。

只有充分考虑语境,才能准确把握词义。

2. 注意语境的暗示意义:在阅读和交流中,要注重语境的暗示意义。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3.成语的作用
(1)言简意赅,有助于说明事理。 (2)形象生动,有助于增强感染力。 (3)协调句式,有助于增强节奏感。
4.成语的运用
(1)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 (2)不能随意变换或增减成分。 (3)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不能 写错读错。
二 惯用语
1.惯用语的结构
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动宾:走后门 开绿灯 磨洋工 碰钉子 打游击 钻空子 泼冷水 穿小鞋 吹 牛皮 拉后腿 捅马蜂窝 吃定心丸 吃大锅饭 唱对台戏 买狗皮膏药 偏正:马后炮 下马威 铁饭碗 墙头草 半瓶醋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主谓:八九不离十 蚂蚁啃骨头 生米煮成熟饭 八杆子打不着
一般词汇
词汇 词汇
基本
2、基本词汇的特点
(二)一般词汇
1.什么是一般词汇 2.一般词汇特点: 3. 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的关系
(1) 稳定性 (2) 能产性 (3) 全民常用性
(1) 数量多 缺乏稳固性, (2) 缺乏稳固性,灵活性强 (3)构词能力弱 (3)构词能力弱 (4)非常用性 (4)非叫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又叫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愚公移山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望梅止渴 一视同仁 举一反三 开诚布公 千方百计 水到渠成 锦上添花 推心置腹 背道而驰 义不容辞 逍遥法外 蚍蜉撼树 利令智昏 闻鸡起舞 老奸巨猾 恍然大悟 好为人师 偏于一隅 百花齐放 发人深醒 守株待兔 喜怒哀乐 青红皂白 近水楼台 扶摇直上 异想天开 顿开茅塞 夜郎自大 面目可憎 认贼作父 化险为夷 先礼后兵 药刀病除
蜜月(honeymoon) 足球 蜜月(honeymoon) 黑板 火箭炮 连衣裙 电话 银行 激光 (四)新造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交际需要创造出 来,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词。

词汇词义和语境的关系课件

词汇词义和语境的关系课件

词汇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某些词汇的词义可能会产生变化。 本来的词义可能会扩大或缩小,以适应新的语境和表达需求。
词义的转移
某些词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从一种含义转移到另一种含义 ,形成词义的转移。这种变化通常与语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词义的灭亡与新生
某些词汇可能因为不再适应新的语境而逐渐灭亡,而新的词汇则可能 应运而生,形成新的词义。
根据语境因素的不同,语境可分为时间语境、地点语境、场合语境、文化语境等 。时间语境是指交际产生的时间;地点语境是指交际产生的地点;场合语境是指 交际的场合和情境;文化语境是指交际参与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语境的作用
确定词义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能 有不同的意义。通过语境的限制 和补充,可以确定词汇的具体意
词汇词义和语境的 关系课件
目 录
• 词汇词义的概述 • 语境的概述 • 词汇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 词汇词义和语境关系的实际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词汇词义的概述
词汇词义的定义
词汇词义是指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或意 义,是语言中词语所承载的特定信息 。
词汇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动态 性等特点,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而 变化。
03
培养语境意识
语言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词汇的意义并非
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准确理解原文语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文的语境进行准确理解,以便正确地传达词汇的含义。通过 对上下文、文化背景等进行分析,译者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词汇的意义。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语境是其简称。 语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句 (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 杜鹃:山上的杜鹃开了。 树上的杜鹃叫了。
• 词的一种解释应能在相当多的上下文语境中 适用,没有这种概括性,就会产生随意性。 句子是最直接的语境。 • 别吹了。 • 他又在拍了。
普通话吸收方言词的原因
• 其一是有些东西是该方言区特有的。
• 蕹菜、洋桃、靰鞡。
• 其二是有些方言词能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普通话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替代 。 • 噱头 、龌龊、鱼腩
• 其三是有些方言词可以表示特 定的感情色彩和地域色彩。
• 瘪三、弄堂、货色
对港台方言词的吸收
• 吸收港台方言词的深层心理基 础是崇尚心态和趋新意识。 • 收银台、买单、新登场
2.结构的凝固性
• 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凝固的。 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 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
• 首先是词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 其次是语素定型,不能随意调换。
• 再次是字数固定,不能随意增减。
(二)成语的来源 1.神话寓言
• 掩耳盗铃、狐假虎威、画蛇添足、自相矛盾、女娲 补天、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
• 词往往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 只使用一个义项。 • 打酱油、打铁、打格子、打伞
• 语境也可以分化同音词。 • 仪表:仪表堂堂、仪表测试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 词义具有概括性,但是词义又可以指整类 事物中的某些个或某一个个体,什么时候 指整类,什么时候指个别成员,由语境决 定。 •马
• 语境可以对词义进行任意的分割,即可指 其中的某一部分。 • 角球、扣球
情景语境
• 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 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 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 姿态、手势等等非语言因素)。
• ①交际双方本身的文化教养、 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 风格、方言基础等;
• ②交际的时间、场合、背景、目 的,牵涉的其他人物及双方的辅 助性交际工具。
• 在语法上,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后,原 有的形态标志一律取消。
• a jeep——一辆吉普 • three jeeps——三辆吉普
• 在语义上,外来词的意义也要受汉语 词义的制约。 • copy • cool
1、音译外来词
• 照着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 一般叫音译词,也叫纯音译词。
• 不考虑所用汉字的意义,只求声音近似。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 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一)基本词汇
•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 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 基本词大都是实词,也有一部分虚词。
基本词汇的特点
1.稳固性
• 稳固并不是一成不变,事实上基本 词也在变,主要就是作为语素保留 在语词中,有些古代的单音词发展 到现在复音化了,成为多音节的合 成词,这是汉语词汇的一条内部发 展规律。
• 2.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 双方全权代表在本条约上签字盖章,以昭信 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平友好 条约》) • 惟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 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 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毛泽东《新民主主 义论》)
• 3.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 现在许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 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 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有些人则连“少 许”还没有实行,却在那里提倡“化” 呢!(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 语境为解释词义提供依据。 • 妻子
(三)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 有些词出现在一定语境中的时候,词义增 添了一些新的义素。 • “观鱼”“煎鱼”、“养鸡”“冻鸡”、 “鸡又叫了”“鸡下蛋了”等。
• 语境还能使词的附加义产生变化。 • 酒肉、糟糠、露水、马列主义、牛
• 有些格式也可以使词的附加义产生变化。 • 模样、身段
• 古语词可以分两种:历史词和文言词。
历史词
• 历史词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在本民族的现实 生活中已经消失,只是在涉及到历史事件、 现象、人物或涉及到外民族的特定情况,再 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才会使用。
历史词大致分为四类
• (1)器物名称。如:鼎、鬲、鼐、阙、戟; • (2)典章制度。如:门阀、科举、九品、礼部; • (3)官职名称。如:宰相、太尉、司马、御吏、巡 抚、知县; • (4)人名地名。如:轩辕、精卫、共工、长安、大 都、东京。
两种方言词的区别: • 其一是读音。前者读方音,后者读标准音。 • 太阳 • 其二是系统。前者属某个方言内部的词,具 有自己完整的一套体系性,而后者属于共同 语中的词,已融入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 妻子、厨房
方言词应注意的问题
• 同词异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 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 馒头、蚊子、汤水、水 • 异词同义:指用不同的词语形式来反 映同一个事物、概念。 • 老婆
• 港台和内地还存在一些同形异义的词。 • 班房、地牢、返工
(三)外来词 •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 词。
• 外来词的类型:音译外来词、音意兼译外来词、
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字母外来词。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特点
• 汉语吸收外来词最为显著的 特点就是汉化,具体有三点。
• 在语音上,要把外来词的音节 结构改造成汉语的音节结构。 • Golf——高尔夫
2.能产性
• 语言要表现新出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就需要不 断地增加新词或者使原词增加新义,而这两种方 法都是以基本词作为依据的。
• 基本词绝大多数都是构词语素,它们 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火 •大
• 基本词的能产性也不是绝对的。 • 有关亲属称谓的和一些表示程 度范围、关联、语气的基本词 是不能产的。
• 摩托车、啤酒、芭蕾舞、吉普车、沙 丁鱼
4 、字母外来词
• 直接用外文字母(简 称)或与汉字组合而 成的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AA制、BP机、B超
三、行业语、隐语 (一)行业语 • 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是由 于社会分工不同造成的,往往 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或 者叫“专有词语” 。
• 用于工业的:切削 • 用于农业的:轮作 • 用于商业的:盘存 • 用于外交的:照会
• ③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性质和时 代特点,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 文化习惯、民族心态等等。

“来吧!外焦里软,这煎饼就叫 ‘老头美’!” “双双嫂子!食堂饭做的好!我们 要贴你们的‘大字报’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着吃着, 双双在井台土听着,只是在抿着嘴笑。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一)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使用文言词需注意的问题:
• 首先,一定要适应实际的需要,必须 用得贴切。
• 报纸改版,文风一新,是一个大大的 改进。于是,一下子都效尤起来。
• 其次,有相当一部分古语词词义艰涩、 生僻,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淘汰。除非 为了特殊的需要,一般不宜使用。 • 巉峻﹑倍畔、辑睦、龆龀
tiáo chèn
(二)方言词 • 对方言词的性质,存在着有不 同的理解:一是流行于各个方 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中通行 的词;另一是指已经被吸收进 普通话带有方言色彩的词。均 称为方言词。
文言词
• 文言词指那些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词语,它们 所代表或指称的事物、现象、关系等在现实生 活中仍然存在,但是绝大多数已经被通俗易懂 的现代汉语词语所替换。 • 大致分为两类: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 (1)文言实词 :苗裔、乳、笑靥、囹圄、玷污 • (2)文言虚词 :毋、俱、尚、之、啻
古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一、成语
•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 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 成语是历史的产物,绝大多数是历史上沿用 流传下来的,可以在三方面得到证实: • ①在意义内容上 • ②在形成时间上 • ③在语言形式上
(一)成语的特征
1.意义的整体性
• 成语的意义是整体表示的,是在其构成成分 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 鸡毛蒜皮、井底之蛙、欢天喜地、尺短寸长、 风声鹤唳、满城风雨、神工鬼斧
• 第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可以互 相转化。如“君”、“党”、“原 子”、“集体”
一般词汇的特点
• 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 有很大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旧词的 消亡和新词的产生。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一)古语词
• 它们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因为它们可以表 达特殊的意义或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所以 才被普通话吸收。
• 坦克、吉他、扑克
• 选用声音近似的汉字时,有意识地用一些 意思比较符合原词的语素。
• 幽默、维他命
2、音译兼意译外来词
• 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 沙文主义、马克思主义、浪漫主义、冰淇淋、 苹果派、爱克斯光、新西兰
3、音译加意译外来词
• 整个词音译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 汉语语素。
•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 隐语,一般是用赋予现有普通词语以特殊的含 义的办法构成的。有的是用字谜办法创造的。 • 有少数隐语失去了秘密性,而进入了全民的共 同语里。 • 洗手、挂花、挂彩、清一色
第七节 熟 语
• 熟语又叫习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 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 熟语语的特点: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 功能的整体性、风格的民族性。
历史词的作用
• (1)用于学术专著尤其是历史专著。 • (2)用于历史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 (3)用于特定的外交场合和反映外族的情况。
• (4)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