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奶牛养殖场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奶牛养殖场实地调研报告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对我国奶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事件已过去了8个多月,但是消费市场仍然未恢复至事件前的水平。

消费市场的低迷,给乳品企业的销售带来了压力,进而影响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倒奶、杀牛现象。

在奶业受到“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冲击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清醒地看到了中国奶业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呈现的好的迹象,其中之一是规模化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准确掌握我国规模养殖场的情况,中国乳业杂志社派出调研组对内蒙古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从调研结果看,目前内蒙古地区的奶业状况良好: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收奶价格处于较高水平,且价格比较稳定;大部分的养殖场场长和奶农对前景乐观,有信心坚持饲养。

在调研中也发现,规模化养殖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资金短缺,无话语权等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职能。

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一、调研人员、时间、方式及行程
(一)调研人员
聂迎利、杨俐、林见复
(二)调研时间
2009年5月11~20日
(三)方式
采取深入牛场进行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个地区的22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了调研,牧场规模为148~1600头。

(四)行程
5月11日:乘机抵达呼和浩特。

5月12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永大牧场、土右旗少尔沁乡伊利第七牧场、
赛罕区家和兴奶牛养殖场
5月13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龙凤绿金牧场、土默特左旗兵州亥伊利第六牧场园区、奶联社第一示范牧场
5月14日:呼和浩特市河林县舍必崖乡蒙德隆奶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蒙荷二场、呼和浩特市场玉泉区小黑河乡新胜村昭君牧场
5月15日: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台阁牧镇讨儿号村与芳牧场、荣康牧场
5月16日:包头市九原区开元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石拐区兴盛办事处后蒙子村济民养殖场、包头市奶业公司黄河乳牛场
5月17日:包头市达茂旗永胜奶牛养殖场、圣达奶牛场、漠南奶业专业合作社
5月18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清泉牧场、马海军牧场、盘古集团养殖基地
5月19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昊邦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乌兰集团万隆兴奶牛养殖场
5月20日,整理问卷,乘机返回北京
二、牧场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牧场共22家,基本情况如下:
1、按奶牛场性质划分:个人牧场有14家,占%;股份制牧场3家,占%;集体牧场1家,占%;牧场园区1家(伊利第六牧场),占%;奶联社1家,占%;合作社1家,占%;国有牧场1家,占%。

2、牧场建成时间:除永大牧场建于1968年、昭君牧场建于1989年外,其余20家牧场均建成于2000年后,且多集中在2003~2007年,最新建成的漠南奶业专业合作社建于2008年10月。

3、牧场规模在148~1600头之间,其中148~200头的1家;201~500头的13家;501~1000头的5家;1001~1600头的2家;伊利第六牧场现存栏奶牛2000余头,调研的其中一户奶农饲养奶牛75头。

4、单产水平较高。

调研的牧场奶牛单产多为6000~8000kg,最低的为荣康牧场,单产仅为4500~5000kg。

万隆兴奶牛养殖场的一头奶牛二三胎时单产曾达到57kg/天(14000~15000kg/年)。

5、员工总数在7~45人,其中管理人员一般为3人;均配有专职的兽医、配种员和营养师,一般兽医和配种员由1人兼任,奶牛饲养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专职兽医和配种员人数可达到2~3人,奶牛场一般专职营养师,多数为饲料公司代为配制;人均饲养头数在20~300头之间。

6、全部采用机械化挤奶。

所采用的方式主要为并列式、鱼骨式、中置式。

每天挤奶3次的8家,另有2家高产奶牛挤奶3次;每天挤奶2次的12家。

挤奶机品牌主要为利拉伐(12家)、优利农(3家)、大都林(3家)、GM(3家)、国产品牌(1家)。

7、TMR饲喂技术采用率不高。

有12家牧场采用了TMR设备进行饲喂,其中采用司达特设备的为8家,1家采用利拉伐设备,采用国产设备的为3家;有7家正在准备购买TMR设备;有3家没有计划。

8、奶牛疾病较少
内蒙地区气候干燥,温度比较适宜,奶牛患病率较低。

在调研的22家奶牛场中,有3家负责人认为奶牛易患病,有1家表示高产牛容易患病,其余旁及均表示,只要管理得好,奶牛并不容易患病。

在内蒙古地区,奶牛常患的病主要有繁殖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等;采用TMR 饲喂技术的代谢病也较少。

肢蹄病发病率极低,基本没有;除个别奶牛场由于管理不到位,爆发临床型乳房炎外,在奶牛养殖中不可避免发生的乳房炎,其平均发病率仅为2%~3%,且多发于每年的2、3月。

主要原因是冬季温度较低,奶牛乳头被冻坏。

被调研的奶牛场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均十分重视。

除参加每个月的DHI 测定外,多数奶牛场还要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所采用的方法为主要为试剂测定和利拉伐的CMT测定法。

奶牛场体细胞数为30万个/mL以下。

三、奶牛养殖行业形势乐观
(一)原料奶收购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调研显示,22家奶牛场原料奶收购价格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为~元/kg。

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1、规模化牧场原料奶收购价格高于小区。

牧场原料奶价格在~元/kg,平均在元/kg(其中家和兴奶牛养殖场属家庭式饲养,饲养奶牛148头,原料奶收购价格为元/kg);原料奶收购价格最低的为伊利第六牧场园区(由伊利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的小区),接受调研的入区奶农王建军饲养奶牛75头,原料奶平均收购价格为元/kg。

2、原料奶均为按质论价。

调研结果显示,22家牧场原料奶均交售给内蒙古的两大乳品企业伊利和蒙牛,企业收奶时制定基础价格,如牧场的基础价格为元/kg,然后根据原料奶的各项指标情况,如乳蛋白率、乳脂率、干物质含量、细菌总数按质论价。

原料奶收购价格最高的为伊利第七牧场,达到元/kg,原因在于其生产的为有机奶。

在内蒙古地区,产奶旺季为5~9月,淡季为10月至第二年的4月;淡季原料奶各项指标略高于旺季,因此会引起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波动,但并不明显。

(二)生产成本比2008年略有提高
被调研的22家奶牛场全群完全饲养成本为25~40元/头·天,其中高产奶牛一般为40元/头·天,中产牛30元/头·天,低产牛25元/头·天,后备牛15元/头·天。

完全饲养成本主要包括奶牛使用年限、饲料成本、水电费/维修、疫病防治、人工、贷款利息、牧场折旧、后备牛饲养成本。

其中奶牛使用年限折旧大部分奶牛场未计算,与小奶收入相抵,或按8年折旧;饲料成本主要包括精料和粗料,粗料主要为苜蓿、羊草、青贮玉米和秸秆等;疫病防治成本各奶牛场之间差距较大;人工费用平均为1000~1200元/月·人,调研的奶牛场中,人工成本最高的为乌兰集团万隆兴奶牛场,其场长工资为3750元/月,技术人员为3500元/人,
技术总监(外聘)为4200元/月;牧场折旧有些牛场未计算。

与2008年相比,饲养成本略有上升,内蒙古蒙德隆奶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反映,目前生产1千克原料奶的直接饲养成本为元,2008年时为元,上升了元,上升了%;不计折旧的完全饲养成本为元,2008年为元,上升了元,上升了%。

(三)奶牛场大多处于赢利状态
调研结果显示,除荣康牧场由于牛群结构不合理,正在准备调整牛群结构,因而不赚钱外,其余奶牛场均处于赢利状态,赢利水平在1000~5000元,多数在2000~3000元之间。

(四)奶牛场负责人对奶奶牛养殖业充满信心
调研显示,有80%的牧场负责人对奶牛养殖业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对未来充满信心。

蒙德隆负责人表示:“从没有想过奶牛不能养,也未想过养牛之外的工作”;蒙荷二场负责人表示:“2009年后半年是蒙牛、伊昨复苏的时机,后年是抬头的时候,对原料奶的需求肯定会增加,因此信心非常高。

我们的硬件条件一流,牛是好的,要打造铁的管理团队”;开元牧业的负责人表示:“对牛养情有独钟,养好了,保证赔不了钱”;济民养殖场负责人表示:“喜欢这个行业,任何行业都有困难的时期,但任何时候都有商机;养牛也能成就人,干什么都不容易,要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差异化就是利润点”;圣达奶牛场的负责人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表示:“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准备一直养下去,因为热爱这个行业,大学学的就是兽医专业,毕业不用太可惜了。


对奶牛养殖业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是原料奶收购价格较高,另外一个原因是蒙牛、伊利两大企业在2009年基本能保证按照合同收购质量合格的原料奶。

2008年9月“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爆发后,特别是9月18日公布液态奶三聚氰胺检测不合格的企业后,奶牛场曾遇到乳品企业连续3天不收购原料奶的情况。

永胜奶牛养殖场就曾因此损失了15万元,负责人是一位典型的北方汉子,但却在一夜间白了头发。

现在,他表示,情况已经好多了,还购买了新车(现代圣达菲)。

调研过程中也遇到一位散养户,家中现饲养奶牛7头,其中有5头奶牛在产
奶。

奶农表示,这5头奶牛的产奶量为15kg/天·头,奶牛在附近的伊利奶站挤奶,原料奶的收购价格为元/kg。

她对目前的原料奶收购价格表示满意,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另有20%的奶牛场负责人对奶牛养殖业发展前景表示不乐观。

他们表示,奶牛养殖业投资大,回报慢,现在想撤,但无法撤;荣康奶牛场负责人认为养奶牛不赚钱,等形势稍好就准备把牛场卖掉;伊利第六牧场园区的奶农王建军表示中国奶业没有2~3年缓不过来,只要行业稍一转好,就会退出不干了。

四、发展困境犹在
(一)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大部分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农民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奶牛养殖和管理理论学习,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或者参加一些培训班。

因此,牛场的管理不够科学、合理,成本较高。

同时,几乎所有的场主也都提出渴望得到更多管理方面的信息。

调研中也发现了可喜的变化,即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本科毕业生投身到奶牛场的管理中,如蒙德隆奶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圣达奶牛场负责人等。

2、牧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被调研的22家奶牛场中仅有5家采用现代散栏式饲养,并配有由沙土、粗沙或清水沙铺垫的牛床,仅占被调研奶牛场的%;1家新建的牛舍采用散栏式饲养,并配有牛床,但旧牛舍采用散养方式,没有卧床;2家采用散养并分别配有粗沙、牛粪+沙土铺垫的牛床;14家采用无凉棚式的散养模式,也没有牛床,占被调配奶牛场的%。

(二)资金严重短缺
大部分的奶牛养殖场都反映,他们都有提高奶牛福利的打算,想进一步改造牛场的环境和设施,可因为缺乏资金而不得不搁浅计划。

例如,不少养殖场想改建牛舍、建牛床、购买TMR机等,但贷款无门,国家扶持力度不够,使得养殖
场难以进一步发展,奶牛的素质和原奶的产量、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三)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
目前,虽说以质论价,但所有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及标准均由乳品企业制定,养殖场和奶农没有任何话语权。

对于很多大规模的牧场来说,他们投资大且管理规范,原料奶的质量有保证。

他们急切希望建立原料奶的议价机制,使得奶牛养殖场能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和乳品企业共同协商原料奶收购价格,改变以往乳品企业说了算的格局。

(四)第三方检测机制尚未建立
除原料奶的价格和标准由企业制定外,原料奶各项指标的检测也由乳品企业执行。

当奶牛场对乳品企业的检测结果表示异议时,无法找到拥有仲裁权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复检。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2009年1~5月,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万隆兴奶牛养殖场遇到过企业以抗生素残留超标为由拒收原料奶1次,回来倒掉,共倒奶吨(元/kg);在此期间,昊邦乳业曾因冰点和抗生素残留超标被乳品企业拒收原料奶2次,不合格原料奶被添加色素,奶牛场只得将原料奶倒掉,2次共倒奶吨(元/kg)。

奶牛场负责人均认为原料奶的质量没有问题,但要进行复检,需到呼和浩特,不但费时费力,还会影响第2天原奶料的交售。

这种情况在呼和浩特和包头未曾遇到。

(四)青贮充足,但优质苜蓿供给不足
青贮主要采用全株玉米青贮,主要通过与当地周边农民签订协议购买,价格一般为~元/kg,可满足奶牛场的需要。

奶牛要产优质奶,必须吃好的牧草,特别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苜蓿。

但是由于苜蓿价格较高,许多奶牛场只能用羊草代替苜蓿或只用于饲喂高产奶牛。

调研结果显示,22家牧场中有14家饲喂了苜蓿,占%。

其中,有9家的苜蓿全部外购,主要来源地为宁夏、甘肃和内蒙古当地,购自宁夏和甘肃的苜蓿价格为1800~1900元/吨,购自当地的为1400~1500元/吨;有5家全部自己种植或自己种植一部分外购一部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仅伊利第七牧场(价格为
1350元/吨,明显低于外购苜蓿),其余4家可以满足20%~80%。

饲喂羊草的奶牛场共19家(其余3家因饲喂苜蓿而未饲喂羊草),价格在850~1000元/吨,主要来源地为东北和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

五、对策建议
一是继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进程。

从此次调研结果看,内蒙古规模化奶牛场在中国奶业遭受“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冲击,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内蒙古,规模化的方式可以采取奶联社的模式,也可以采取漠南奶业专业合作社的模式。

二是对奶业继续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奶业整顿的振兴规划纲要》以及内蒙古相关扶持奶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补贴,特别要做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的补贴、牧业机械补贴、冻精补贴等;对于奶牛养殖业发展所需的饲料用地,应按照每头天3亩地的标准给予用地优惠政策,鼓励大力发展草业。

三是尽快建立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

应建立由奶业协会、奶农、乳品企业等组织组成的原料奶定价协调委员会,根据原料奶生产的奶料比,定期公布合理的原料奶收购参考价格。

四是对规模化养殖场提供技术服务。

奶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奶牛场的技术培训和服务,以提高其饲养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