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关系研究现状

20060213 贺桂芬【摘要】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其各自的地位、任

务及规行为的不同,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关于师生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始终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活动的一切环节(田国秀,2000)。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心理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从其研究方法上看,经验总结与纯理论分析是大多数研究者惯常使用的方法,实证性研究占的比例很小。但近几年来,从心理学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研究越来越多,实证研究得以进一步的充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师生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的重点是对师生关系质量的测量,师生关系类型的探讨,以及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一、师生关系的基本概念

1.1师生关系的界定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成效。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这种实际联系的关系和体系,以保证个人的社会化。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谨瑜(1996)认为,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

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黄希庭等 (2004)认为,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类型,指在教育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因其各自地位、任务及规行为不同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一般有教师中心(集中型)、学生中心(松散型)和师生互动(温和型)三种典型的方式。

继平 (2005)认为,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关系,即以

教学容为媒介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2)社会伦理关系,即以社会道德

规为基础的师生共同遵守和学习的道德经验以及各自履行的道德义务;(3)人际

关系,是以心理交往为基础的,包括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个体之间由于情趣相投而形成的非正式个人关系。

效全(2005)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师生关系的具体容:(1)师生间的教与

学的关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智力与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学生则从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当中,掌握“双基”,并从中学会学习、修养的方法。可见,双方任务不同,地位各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2)师生间的道德关系:即双方应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师爱生、生尊师,各尽其责,教学相长。(3)师生间的认知和情感关系。这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比如,小学生总是倾向于尊重、信任、服从老师的要求,喜欢那种热爱、尊重学生,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启发诱导、实事、客观公正、以身作则、平易近人的老师,不喜欢缺乏同情心,动辄责骂、体罚学生,上课马马虎虎,方法枯燥乏味,主观傲慢且有偏见、不公正的老师。

1.2师生关系的类型

以往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大多从教师的行为特点出发,如根据教师的领导行为、课堂教育行为来研究师生关系。

Lippitt与White (1943)从教师权威的程度将师生关系的分为权威型、放任型、型三类.

Siberma n( 1969)曾从学生特点和教师行为两个方面考察师生关系的变异,将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分成以下四种类型:(1)友好型(attachment); (2)冷淡型(indifference); (3)关怀型(concern); (4)拒绝型(rejection)。

在友好型师生关系中,学生表现为较高学习成就,对教师顺从、合作,喜欢接近老师;教师则喜欢这类学生,但与学生的交往多并不表示公开喜欢与偏袒。在冷淡型师生关系中,学生在班上表现为被动与退缩并不引人注目,对教师无个别交往要求;教师与这类学生相互作用频率较低,对他们反应较为冷淡或无甚关心。在关怀型师生关系中,学生表现为低成就,但迎合老师要求,企望教师关心;教师则在合理的围接纳学生的要求,公开关心或互动较多。在拒绝型师生关系中,学生表现为低成就,并有违纪和不遵守纪律的倾向;教师对这些学生期望消极,较多注意其行为问题,忽视其学习努力,师生互动较多。

依照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我国有研究者(时蓉华,1993)把将师生关系分为三类。其一是友好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学生愿意亲近老师,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心的欢乐与痛苦主动地告诉老师。其二是对立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疏远老师,与老师缺乏交流,有的甚至于故意与老师作对。其三是一般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介于友好型与对立型关系之间,表现为学生平时除了学习上的问题请教老师外,一般不主动接近老师,在校外看见老师总是尽量避开,不主动向老师问好。

我国研究者王耘等人(2001)运用编译Piana的师生关系量表施测,对结果进行快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小学生的师生关系表现出亲密型、冲突型和冷漠型

三种类型。其中亲密型表明该类学生与教师亲密的情感联系比较多,与教师是相互信任、相互接纳的关系。冷漠型师生关系具有冷漠反应的特点,没有亲密和谐的情感联系。冲突型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情感联系,但对教师的冲突性较强。在其研究中,亲密型、冲突型和冷漠型师生关系的比例分别为43.3%, 33.7%, 23.0%。

我国研究者屈智勇(2002)在王耘等人(2001)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Piana的师生关系量表,认为: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亲密性、支持性、满意度和冲突性四个方面。笔者以为,仍然可以按照屈智勇所指出的师生关系的这四个方面来对师生关系的类型进行区分。

二、师生关系的主要测量方法

就师生关系这一课题的实证研究不多,已有的师生关系研究一方面是关于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方面是师生关系与学生状况的相关研究。

2.1师生关系研究现状

据屠荣生 (2001)在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8.95%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一般,谈话处于表面,12%的学生认为师生处于紧对立的状况。

倪美琪 (1996)在一次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师生关系多于半数的(54 .94%)处于淡漠、缺少关心和爱的状况。在平时的师生交往中,谈得最多的是纪律问题和学习,缺少心对心的坦诚交流.

在沃建中等人(2001)的一项全国性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与同伴的关系要好于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中学生与父母、教师的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迅速下降,到了高中阶段有所改善。

彩娜、邹泄、晓莉(2005)的从亲密性、支持性、满意度、冲突性(其中,

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为正向维度,冲突性为负向维度)等四个维度对青少年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师生关系的四个维度为聚类指标,综合考虑类间均方与类误差均方之比及各类别分数特点等因素,发现三类别的聚类最为合理.各类型的名称、所占比例及含义分别为:类型I:亲密型(33.3%),正向维度(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得分高,负向维度(冲突性)得分低;类型n:一般型,四个维度的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类型II:冲突型,正向纬度的得分低,负向维度

的得分高.一般型所占比例最大,冲突型的比例最低。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对师生关系的状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即以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但这些研究也向我们显示,师生关系并不融治。

2.2师生关系测量工具

(1) 明尼达教师态度问卷(MTAI)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比较流行的一个师生关系的测量工具是《明尼达教师态度问卷}(Minnesota Teacher Attitude Inventory,简称MTAI)。这是一个测量教师对待学生和教学工作的态度的问卷。后来有人对它的结构进行因素分析,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