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在五、六年级学生
二、调查时间:2010年2月
三、调查目的:
1.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感情,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2.通过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注意到的几个误区。

3.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调查的方法
1.制定方案
2.个别查访
3、参与集体活动
4.查看分析有关资料
5.总结落实案例
五、调查结果分析
1.和谐师生关系的宗旨,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2.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心理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3.师生关系和谐的确立。

(1)要热爱学生。

(2)尊重学生。

爱学生就首先要尊重学生。

如教师检查学生是否交作业就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

一是,教师要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站起来”。

未完成作业的学生三三两两的低着头站了起来,课堂气氛骤然沉闷;另一种做法是,教师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把手“举起来”,往往教室里会齐刷刷地举起许多的小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同样是检查学生作业,一个“站起来”,一个“举起来”,虽只一字之差,但效果截然不同。

“站起来”有着强烈的贬义色彩,不利于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时,必须重视情感的创造。

学生没完成作业,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特殊情况造成的。

当教师检查作业时,他们心理上已经够紧张了,“站起来”则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荷,难怪“低着头”。

毋庸置疑,教学中“站起来”又岂止课堂作业检查,作业题做错了的“站起来”,考试不及格的站起来”……,“站起来”成为了少数教师教育教学的“法宝”。

殊不知多少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在“站起来”中被泯灭了。

与之相反,“举起来”,包含赞许之意,是一种鼓励进取的教学手段,表扬了先进,又保护了后进的自尊心,并使之在教师的殷切期望下自觉向先进看齐。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站起来”是惩罚,“举起来”是尊重,愿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时注意尊重学生。

(3)让学生当主人。

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4)了解学生的身处地方环境,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里变化,发展趋势。

4.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一高尚的品质,良好的风格,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

六、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健康、融洽、充满友谊和温暖的集体环境,能使其学生个体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容易认同集体的目标和价值观,养成奋发向上的乐观情绪和掌握待人处事的恰当方式。

那么,如何在协调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首先、教师要有一腔爱心。

爱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过程中最崇高、最圣洁、最伟大的情感,有了爱才有五彩缤纷的世界。

教师的爱,首先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尊敬信任和爱护上,让你成为他们的倾诉者,让你的爱成为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把班级整体的每一步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

教师应拒绝一切非教育因素的干扰,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解决教育中面临的难题。

其次、在班集体建设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作为特定的组织中的交往,是双向的,开放的系统,教师不能以尊者之气来俯视学生,也不能
以冷漠之心来教育学生。

班集体建设,是一项十分宏伟的事业,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校在组织管理中,应积极地加以实施和推广,以教师的爱心,“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七、几点建议
1.提升师德,融洽师生关系。

一个教师的精神风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随时随地地为学生展示社会行为规范,折射或过滤着其他优秀社会形象的光芒。

良好的师德,不仅促进教师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学生觉得老师好伟大,对老师有好感,才愿意亲近老师,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建立起来。

2.平等对待,开启心灵之门。

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不能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3.创设氛围,促进学生成长。

为了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教师还要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对待学生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

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4.赏识激励,挖掘教育因素。

现代教育重视发现学生健康成长的潜力,挖掘教育因素。

我们既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又要平等看待每个学生,给予他们同等的教育机会,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达到自我重塑。

扬其长而避其短,做到赏识包容。

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

5.贴近情感,倡导师生互动。

“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感情投入课堂教学中。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
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6.改变评价,促进和谐发展。

教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评价起着导向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时刻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评价的手段和方式要多样化。

通过教学评价,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每一个具体的丰富多样的、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以饱满的学习激情投入到每一天的教学中去,充分体验成功的愉悦,体验自己的成长。

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融融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这样就可以直接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实现教育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