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迁论》

合集下载

《物不迁论》名词解释

《物不迁论》名词解释

《物不迁论》名词解释《物不迁论》啊,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东西呢。

它是东晋时期僧肇写的一篇论文。

你要是乍一听这个名字,可能会有点迷糊,“物不迁”,啥叫物不迁呢?咱可以这么理解,就好比你看那座山,今天看它在那儿,明天看它还在那儿,好像它就一直没动过似的。

这就是一种物不迁的感觉。

《物不迁论》里的这个“物”啊,可不是单指某一个东西,它可以是世间万物。

比如说,你家门前的那棵老槐树,从你爷爷小时候就在那儿,到你这儿了,它还是在那个地方,看起来好像是没有迁移过。

这里面可藏着很深的哲学道理呢。

它不是简单地说物体没有移动这么简单的事儿。

这就像我们看水里的月亮,你看那月亮的倒影在水里,好像是静止不动的,可实际上呢,水一直在流,月亮也在天上动呢。

《物不迁论》想说的是,从一种更深层次的、哲学的眼光去看,万物虽然在时间和空间里看起来好像有变化,但又有一种不变的本质。

这就好比我们人啊,我们从小孩子慢慢长大,变成大人,我们的外貌变了,想法也变了很多。

可是在内心深处,是不是有一些东西是一直不变的呢?比如说善良的本性,或者对家庭的那种眷恋。

这和《物不迁论》的道理有点相似。

就像有一条河流,河水一直在流,可是河的河道呢,它是相对稳定的。

万物在变化的表象之下,有一个不变的内核。

再比如说历史上的那些文化传统。

咱们中国的文化,从古代一直传承到现在。

朝代不断更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的人写信,现在我们用手机发消息。

可是文化的精髓,像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就像一种灵魂一样,一直存在着,没有消失,这也是一种物不迁。

僧肇写这个《物不迁论》,他是想通过这种对万物本质的探讨,让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这就好比给我们一个特别的视角,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去看这个世界。

不是只看到表面上的变化,而是能看到变化背后的那种稳定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这对于我们思考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也很有帮助。

我们常常觉得时间是不断流逝的,空间里的东西也是一直在变的。

僧肇物不迁论基本思想

僧肇物不迁论基本思想

僧肇物不迁论基本思想
僧肇的《物不迁论》的目的,在于论证佛教提出的因果不灭和修行能够成佛的思想观念。

他以“物不迁”为命题,论证事物本身就不变迁、变迁的只是世俗昧者所造的假象的观点。

他从事物的“动”与“静”的关系中论证“物不迁”的命题。

他解释道:“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日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日静而非动。

”一般人看过去的东西没保留到今天,认为是“动”;而僧肇认为,站在“过去”的时间立场上看,事物正因为坚持“本性”未变,所以它才属于“昔物”,而未成为“今物”,所以它是“静”的,所以是“不迁”。

他说:“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主张“动而非静”的人既然认识到“往物”不再来,即“往物”只存在于过去时态,而不存在于现在时态,那么,应该懂得“今物”也只能存在于现在时态,而不会流向别的时态,就不应该坚持“今物”还会成为过去的运动观。

承认事物变迁者的错误,就在于没注意到“昔物不至今”的后面存在着“昔物自在昔”的内涵。

“昔物”并非没有了,它仍存在于“昔时”,是永存不失,故谓“物不迁”。

《物不迁论》最后将“不迁”的观念巧妙运用于佛教因果论上,宣扬“果不俱因,因因而果。

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

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

”认为因能生果,原因在于“因不昔灭”,也就是物并没丧失;但是“因”一旦生“果”,那么“因不来今”,表明“业”已得“报”。

就这样,他用“物之不迁”证得因果
不灭,以因果不灭论说明三世因果的必然性和修行成佛的可能性。

试论《物不迁论》的发展观

试论《物不迁论》的发展观

试论《物不迁论》的发展观作者:陈豪珣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3期[摘要]僧肇的《物不迁论》通过事物的动静、因果关系的探讨,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间断性和连续性。

僧肇采用“不迁”这个新概念来阐释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发展状态,从而超越了动静的争论。

故“不迁”不是指静止。

而是指事物的一种发展观。

[关键词]不迁;动静;发展观[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8)03-0161-03 一僧肇对印度佛教中国化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磐无知论》等是佛教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代表著作。

其中,对《物不迁论》的争议最多。

在诸多的评论中,对《物不迁论》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僧肇的《物不迁论》是主静,如任继愈先生和郭朋先生。

任先生认为僧肇以《物不迁论》为命题,“重点是在论证物本身是不变的”,有物“流动只是为了导俗用的假说,属于俗谛;不迁才是唯一的真理,亦即真谛。

所以说到底,不动才是世界的本质,也是圣人达到的境界”郭朋则认为:“好象僧肇在这里讲辩证法,其实不然,他是在讲形而上学,是在讲事物的不迁和常静”,“完全否认事物的运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僧肇提出的命题虽然是“物不迁”,但是其主要的思想是即动即静具有辩证法的特征。

如汤用彤先生认为“不迁”讲的是“动静一如之本体”,法身是超越动静现象之上的绝对本体,“非谓由一不动之本体,而生各色变动之现象。

”表面上看来,僧肇的《物不迁论》一文主要是讲事物的动静关系,以及事物的因果关系。

但是,这些现象都是僧肇所要否定的或超越的。

僧肇只是想通过人们熟悉的和争论最多的动静关系来论证事物现象的虚幻不真,从而超越动静现象揭示事物“不迁”的本质即事物发展的间断性和连续性。

所以,我们不能仅从动静的角度来看僧肇的《物不迁论》的主旨,综合起来看,这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观,它揭示了事物存在、发展的形式、状态和过程。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续藏经物不迁论辩解明真界解物不迁论辩解题辞常人即不迁见流动。

智者即流动见不迁。

故曰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

吾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

而或者驳之。

谓肇公立昔有今无。

为断常迁灭之法。

是大不然。

尝为之颂曰。

昔自在昔。

昔非来今。

自在今。

今不往昔。

今非往亦非来。

以是知法相常住。

或者执药成病。

刻舟求剑。

不慧甚矣。

幻居界公物不迁解之所由出也。

日照四天下本无次第。

而方位湛然。

智者作日轨察之。

愚者倒操日轨方位亦倒。

界公之解。

其操日轨之法与。

乃刻而流通之。

万历己丑五月望日真实居士凭梦祯题物不迁论辩解序夫至虚无物。

物非物。

以皆离法性。

不迁迁。

非迁而俱泯。

盖物形无物。

迁待不迁。

乃心意之所通。

而言说之可及也。

岂动静不异难言之旨乎。

然所谓物不迁者。

非物无物也。

非迁不迁也。

但执藉法除。

病须药治。

故对计常者即不迁以明迁。

而因执迁者即迁以明不迁。

是皆导物之假名。

应病之良药耳。

则不迁之理岂容以迁不迁而思议者欤。

而或者因药致病。

扪虚为实。

不解物各性住之言。

是明真谛无性之旨。

而抑之驳之。

是一梦也。

余复从而辩之。

又一梦矣。

则非迁非不迁之理又岂容以梦语而达之者哉。

虽然。

因梦而觉梦。

是又不可无说也。

同志者决之。

万历丁酉孟秋朔日寓双径沙门真界谨序物不迁论辩解檇李沙门真界解夫生死交谢。

寒暑迭迁。

有物流动。

人之常情。

此述常人所迷。

为不迁一论之发起也。

盖常人谓生死去来交相迁谢。

寒暑去来迭互变迁。

然不知诸法本来常自寂灭。

本无身心生死。

亦无寒暑去来。

是以妄见物迁而不知物不迁也。

所言物不迁者。

事像可观称之为物。

物体寂灭故号不迁。

不迁故则物物当处而自寂。

为物故与四象更互而为依。

然物性无差。

悟即真理。

真本不变。

物自湛然。

常情所封。

於不动中妄以为动。

所谓云驶月运舟行岸移。

故宗镜云。

若了真心不动则万法不迁。

若见万法迁谢皆是妄心。

以一切境界唯心妄动。

若离心识则尚无一法常住。

岂况有万法迁移。

故下广引经论之言以对破也。

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

放光云。

法无去来。

物不迁论俗译

物不迁论俗译

《肇论·物不迁论》俗译作者:曾宁朴道【物不迁论·题解】2.0. 这是一篇论述关于物的变迁的论文。

凡与物相关的理,佛学上都将其归于“俗谛”。

人们一般都认为物都在迁徒,且变易无常。

僧肇却以相反的一面来看待物的变迁,将物描述为“不迁”,其反常之义却仍然合于道之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僧肇所用的是一种分化的方法,即将物无限地分化,使其达到小之极的情状。

这相当于现代数学中的关于寻找极限的方法。

当物处于极小状态时,所有的物都趋于其本质之态,这种状态就可以用“同”来描述,或者干脆叫做“无”。

物的迁与不迁,也就是所谓“动”与“静”,而“静”是一切“动”的本质,当“动”趋于极小时,就会最终转化为“静”。

古人的这些观念是经过种种论证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且可以补充到现代科学之中,因为现代科学恰好缺少这种观念。

现代科学过分强调实验手段,从而有见树不见林的倾向,也就是只见到物的“迁”,而见不到物的“不迁”。

当现代科学与古代的(科学)观念结合起来时,现代科学就会得到完善,也只有如此才会得到完善。

【原文】2.1. 夫生死交谢。

寒暑叠迁。

有物流动。

人之常情。

【俗译】从自然中人们看到了生和死的现象:有生的,有死的,生来和死去不断交替出现;人们也看到了寒和暑的更迭和变迁的现象。

这些现象表明了有物在运动变化。

人们把这一切物的运动变化当作自然现象的“常情”,即所谓普遍现象。

【原文】2.2. 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

放光云。

法无去来。

无动转者。

寻夫不动之作。

岂释动以求静。

必求静于诸动。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俗译】我则说,未必尽然。

为什么这么说呢?放光经说:“法无去来。

无动转者。

”(法的本质是既无所谓来亦无所谓去,既无所谓动亦无所谓转,因为法的本质是“无”。

)如何去找这“不动之作”呢?难道得以解释“动”来求得“静”吗?如果当真是这样,当然就得从各种“动”去求得“静”。

既然各种“动”最终必可求得“静”,则不管怎么样的“动”最终都应“常”处于“静”的状态。

略述僧肇《物不迁论》要义 - 中国佛教协会官方网

略述僧肇《物不迁论》要义 - 中国佛教协会官方网

略述僧肇《物不迁论》要义悟实内容题要:僧肇是中国佛教史上很重要的佛学思想家,其《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集中在魏晋玄学热门讨论的动、静关系问题上,他运用中道空观的思维对动静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

既不主张“动”,也不主张“静”,而是主张“动静不二”、“即动即静”的中道。

他没有否定事物的运动变化,也没有否认时间的连续性,而是行于中道的辩证思想。

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叫做“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

本文就是要对其“不迁”、“不动”思想做一综述,为了能够对《物不迁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将从僧肇与《物不迁论》,《物不迁论》造论缘起,《物不迁论》的宗旨大意,《物不迁论》的组织,《物不迁论》的科判,《物不迁论》的主要思想,《物不迁论》的影响及其意义等方面做简略的概述。

关键词:僧肇动静物不迁动静不二空性作者悟实法师,中国佛学院2005级三论学研究生。

引言《物不迁论》是僧肇大师所著《肇论》中的《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四部论之一。

这四部论不仅在佛教界中享有极高的声价,也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其《物不迁论》是对宇宙万有的一种总的看法,可以说《物不迁论》直接表达了僧肇对宇宙万有的看法,从这里边可以看出他关于俗谛事物的思想特点。

一般人的见解和佛教一般的教义,大致都认为世间事物是有迁流变化,但僧肇在《物不迁论》开头就说:“余则谓之不然”。

僧肇这里所说的“不然”,并不是说他否认了事物的生灭无常之变化;相反,他是从另一方面来表达,说明事物生灭无常的这个基本理论,论证的征结是即动即静,主张没有离开寂静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寂静,动和静在表面上虽然不同,究其真实两者是统一的。

论证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玄学思想和般若学说的不同执着:“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的实际情况。

所以下面从《物不迁论》的阐述中,探讨其如何以不同的角度发挥佛教的般若思想,以中观的立场正确解释般若经典,批判格义式的般若思想,建立正确的般若经教。

从象之空无到死之超越--以《物不迁论》的时间观看生死

从象之空无到死之超越--以《物不迁论》的时间观看生死

作者: 崔小伟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出版物刊名: 鄂州大学学报
页码: 20-2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0期
主题词: 佛学 《物不迁论》 “不迁” 时间观 生死观
摘要:佛学的重大问题在于对现实生命的超越,以求得永恒。

而僧肇的《肇论》正是在对现实物质世界诸象的本质探索基础之上,提出了现实世界的万物(其中也包括人类自身)通过何种条件才能够得到永恒的条件。

文章试图通过解析《物不迁论》中的时间观念来说明僧肇眼中的生死问题,从而完成对死亡的超越,达到佛家所说的“涅槃”境界。

国学 常与无常-《物不迁论》及相关问题的再探讨(2)

国学 常与无常-《物不迁论》及相关问题的再探讨(2)

国学常与无常-《物不迁论》及相关问题的再探讨(2)三,本论的论证逻辑与歧义辨正本论的论点,如前文所说,即大乘的无常即常,用本论的形象语言来说,为“物不迁”,或“物无去来”,有的地方表述为“动静未始异,虽动而常静”。

它的论据有两类,一种是引用《道行般若》与《中论》的语句作为来自圣言量的支持;另一种是作为比量(逻辑论证)的论据。

前者涉及对经典依据的理解,但僧肇并未展开论述,仅仅作为支持论点的圣言量,甚至可以认为是对论点在某种程度上的重复,对于问题的澄清,意义不大。

重要的论据是后一种。

僧肇直接用以推论的是“昔物不至今”这一世人共许的命题。

但根据此一命题,本论所得之结论却与常人不同,常人的结论为:“以昔物不至今,故曰虽动而非静”;本论的结论为:“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之所以有截然相反的结论,在于推论过程的问题,文中指出两种不同的推论:“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这是这一层推论中,最关键的两句话。

“不来”与“不去”指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

所谓“不来”,是指观察者站在今天,审视过去存在的现象,认为昨天之物并没有来到今天,现象(物)没有离开它作为此种现象所在的时空(此种已经隐含了现象与时空的不可分)而来到观察者所在的时空,因此具体的现象(物)在具体的时空中刹那生灭,这正是日常经验中所理解的无常(粗无常),进而,也可能就是有部理解的无常(细无常),在本论中主要指前者,日常经验中理解的无常。

在“不来”的诠解中,有确然的今昔之比与对时间流逝的审察,尤其应该注意者,是观察者与物的分离,于是一切的感伤(追忆、伤怀与思慕等等)都可能因此引发。

但这对于佛教来说,往往仅是作为反思世俗价值的起点,而非全部,沉浸于人生空虚的感伤中,绝非佛陀教化的本怀。

所谓“不去”,指观察者站在此物之为此物的时空环境中,认为此物并没有离开当下的时空,没有从当下离去。

这两种推论,都认为具体现象存在于具体时空当中,不存在穿梭于时空中不变的事物(这是佛教所批评的常见的观点)。

僧肇《物不迁论》直解

僧肇《物不迁论》直解

僧肇《物不迁论》直解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余则谓之不然。

生死交互代谢,四季周而复始,万物都在迁流运动,这就是世人对宇宙人生的通常看法,即世人所理解的无常观。

然而,我认为并非如此。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

为什么呢?《放光般若经》说:事物(现象)根本没有来与去,即没有运动转迁。

要探索事物没有运动转变(即“物不迁”)的道理,岂能离开事物(现象上)的迁流运动而寻求事物静止不迁的道理呢?所以,必须在事物的迁流运动中寻求事物静止不迁的道理。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必须要在事物的运动迁流中寻求事物静止不迁的道理,所以事物虽然表面上是运动迁流的,实际上是常常静止不迁的。

不离开事物运动迁流的现象而寻求事物静止不迁的本质,所以事物虽然是静止不迁,但却不离开运动迁流。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

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虽然动静本来并非对立的关系,也不能相互分离,但是迷惑的人却认为动静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事物的存在状态,他们认为事物要么是运动迁流,要么是静止不动。

就是说,事物不可能既是运动迁流,又是静止不动。

正因为世人二元对立的观念,致使(本来超越二元对立的)真理徒然陷于语言辩论之中,大道被二元对立的学说所歪曲。

所以,事物的存在状态--动与静的究竟之理在语言上很难说明白。

因为只要使用语言,就很容易落入二元对立的概念世界中,从而难以说明超越二元对立的真理。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

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

为什么呢?谈论真理就会违背世人的常识,随顺世人的常识则会违背真理。

违背了真理就会陷于常识的迷信中,就会迷惑诸法的本性,而不能返末归本;违背世人的常识则又会使言谈寡淡无味,而难以使人信服。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然不能自己,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真理是很难以语言表达的,这样就导致中等程度的人对真理将信将疑,下等程度的人对真理拍掌大笑而不屑一顾。

试译僧肇《物不迁论》

试译僧肇《物不迁论》

期刊号:6203作者:澄璧文章名称:试译僧肇《物不迁论》试译僧肇《物不迁论》澄璧引言《物不迁论》是姚秦时僧肇所著《肇论》中的四论之一。

僧肇所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不仅在佛教界中享有极高的声价,即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们有研究它们的必要。

《肇论》中《物不迁论》和《不真空论》,是为后来三论学者所祖述、传承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中国思想界所特别重视,而《物不迁论》尤为重要。

这是因为它的内容是对宇宙万有的一种总的看法,有它一定的哲学意义和思想特点的。

僧肇的佛学思想是属于般若——中观系统的,而中观的教义主要寄托和表现在真俗二谛上。

僧肇的《物不迁论》和《不真空论》就是约真俗二谛以立论的。

《物不迁论》论俗,《不真空论》谈真。

真俗二谛是中观学对宇宙事物互为表里的两种看法。

真谛是据事显理,约性空明义,所以在真谛上说是空非有,是虚非实。

俗谛是据理论事,就缘起明义,所以在俗谛上只谈物有,不论空无。

《物不迁论》直接表达了僧肇对宇宙万有的看法,从这里边可以研究出他关于俗谛事物的思想特点。

一般人的见解和佛教一般的教义,大致都认为世间事物是迁流变化的,但僧肇在《物不迁论》开头就说,“余则谓之不然”。

僧肇这里所说的“不然”,并不是说他否认了事物的生灭无常的变化;相反,他正是从另一方向来表达说明事物生灭无常的这个基本理论。

在一定的意义上,生灭无常就是运动,不生不灭湛然常住才是寂静。

一般人以为这样的动和静是不相同的,是不可能在一个事物上同时表现出来两个不同的现象。

但是,僧肇《物不迁论》的思想,是即动即静。

他主张没有离开寂静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寂静;动和静在表面上虽然不同,究其实二者原是统一的。

在僧肇看来,动和静两者相比,寂静才更是事物的真实状况,才是事物的实际性。

这篇论文的标题叫作《物不迁论》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理论的根据是什么呢?原来佛教无论大乘、小乘、性、相各宗,都承认一切事物是生灭无常的,而且认为是即生即灭迅速无常的。

非迁非不迁——对《物不迁论》是体用论的新否定

非迁非不迁——对《物不迁论》是体用论的新否定

非迁非不迁——对《物不迁论》是体用论的新否定
缪方明
【期刊名称】《当代宗教研究》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目前学界均将《物不迁论》的思想理解为即动即静、体用一如.但对僧肇的佛学思想进行还原之后,将会得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认识:《物不迁论》的主旨是非动非静、非体非用.也即是说,《物不迁论》谈论的不是体用问题,即有即无也不能混同于非有非无.因为,既有既无是典型体用一如的玄学思维模式,是对有和无的肯定.而非有非无强调的不是体用关系,而是大乘中观语义下无知而知的般若,它所观照的是不可言说的真谛.所以,如果说"即迁即不迁"是一种玄学的说、形式的说,那幺,非迁非不迁则是一种宗教的说、实质的说.这种实质的说,从历史上看,为中国涅槃佛性论作好了逻辑上的铺垫与理论上的准备.
【总页数】7页(P18-24)
【作者】缪方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相关文献】
1.从“刹那”下的“古不至今”到“绵延”下的“性住于一世”——再论僧肇《物不迁论》的思想 [J], 罗高强
2.五种迁飞蛾类及非迁飞近似种前翅形状的数值分析 [J], 姚青;张志涛;赖凤香;傅强;李宝娟;文丽萍
3.迁?不迁?因企而异 [J], 魏泉; 王君杰
4.迁?不迁?因企而异 [J], 魏泉; 王君杰
5.流而不工、迁而再守——子女随迁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 [J], 李勇辉;李小琴;陈华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言常而不住 称去而不迁——读僧肇《物不迁论》

言常而不住 称去而不迁——读僧肇《物不迁论》

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读僧肇《物不迁论》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与芝诺否定运动,认为运动只是假象,尤其是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等四个运动悖论来论证运动是不可能的。

僧肇在《物不迁论》中也有“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的说法,好像也是在否定迁流和运动。

其实,二人的思想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爱利亚学派把“存在”与“非存在”绝对对立起来,“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他们也把运动与静止绝对对立起来。

而僧肇在《物不迁论》开篇即为全文定下了基调:“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既然是“求静于诸动”,“静而不离动”,所以不是要真正否定运动,关键是来如何认识运动。

此外,僧肇在文中还说“言常而不住”,“虽静而常往”,“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并且引用“回也见新,交臂非故”;“人命逝速,速于川流”;“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都是在肯定运动变化,所以他说的“物不迁”是有特定内涵的,所谓“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一芝诺运动悖论因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的转述而得以流传,有人为解决芝诺悖论而写了7本书,还有人因为研究这个问题劳累过度而英年早逝。

其实睿智而悲悯的亚里士多德早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他怎会让这个似是而非的问题来折磨后人呢?而且《物理学》本身是以运动为主题,要讨论运动首先就要确立运动的现实性,就必须把爱利亚学派驳倒。

芝诺提出的四个悖论都是从空间上来论证运动的不可能,亚里士多德则是从时间性上来破除它。

“现在”是亚里士多德时间观中的灵魂,亚里士多德说,时间不是由不可分的“现在”所组成的,并且在“现在”中不能有运动。

有人认为运动之所以不能在“现在”中发生,是因为“现在”是无限小的一个瞬间,运动在无限小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发生,并且亚里士多德也说“现在”不可分。

但“现在”不可分不是因为“现在”是无限小,否则,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却说在“现在”中有产生?首先要界定运动和产生在《物理学》中具有不同的内涵,运动是向外延伸的,只有变化而不保持同一性;产生是内在的变化,变化中保持同一性。

物不迁论原文及翻译

物不迁论原文及翻译

物不迁论原文及翻译《物不迁论》原文及翻译如下: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

”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

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

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然不能自已,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

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

苟得其道,复何滞哉?伤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

翻译:生死交替、寒暑更迭,万物变动不居,这是人们对世界的通常看法。

然而我(僧肇)认为并非如此。

为什么呢?《放光般若经》说:世间万法没有去来,没有运动流变。

[《放光般若经》云“所言摩诃衍,亦不见来时,亦不见去时,亦不见住处。

何以处?诸法不动摇故。

”]寻求不动之止境,并不是撇开动相来寻求静止,必须于动相之中找寻静止。

必须于动相之中找寻静止,故尔事物虽然运动而实际上是恒常静止的。

没有离开动相寻求静止,故尔事物虽是静止的但又不离开运动。

事实上,运动和静止本来就是没有差异的,而迷惑之人则认为两者不同。

假使真理滞溺于争辩之中,大道则屈从于好异之说。

所以动静之至理,是不容易说清楚的。

为什么呢?宣说事物之真理就会悖逆世俗之见;而顺从俗见就会违背事物真实之理(背觉合尘)。

僧肇

僧肇
• 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 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 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 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 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 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 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 (2)“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 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 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 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 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世说新语·文学》注引 《妙观章》)
• 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云:夫色之性,色不自 色,不自,虽色而空。知不自知,虽知而寂。(安 澄《中论疏记》)
• 于大众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者, 请于现身即表疬疾;若与实相不相违背者,愿舍寿 之时,据狮子座。’言竟拂衣而游。
僧肇
僧肇(公元383-414年),京兆人。鸠 摩罗什座下的大弟子之一,与僧融、 叡、道生并称“关中四子”,被誉为 “秦人解空第一人”。著作有:《肇 论》、《维摩诘经注》等 。
一、物不迁论
•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 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 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 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 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 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 物不相往来。
• 事各性住于一世。
二、不真空论
• (1)“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 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 竺法温师心无论云:夫有,有形者也;无,无象者 也。然则有象不可谓无,无形不可谓有。而经称色 无者,但止(原作正,据汤用彤校改)其心,不空 外色。但内停其心,令不想外色,即色想废矣。 (慧达《肇论疏》)

辩证评析僧肇《物不迁论》的运动观和时间观

辩证评析僧肇《物不迁论》的运动观和时间观

辩证评析僧肇《物不迁论》的运动观和时间观作者:王明真来源:《西部学刊》2013年第08期摘要:依据僧肇《物不迁论》文本,围绕僧肇“物不迁”三个字,分析僧肇“物不迁论”的立论根据,评析“昔物不至今”这一句话的论证过程;并以时间和运动的辩证关系作为评论角度,评析僧肇处理时间和运动关系的思维路径。

关键词:物不迁;昔物不至今;时间;运动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僧肇这篇佛学论文以“物不迁论”命名,犹如众矢之的吸引了古往今来很多人的注意,或赞赏或反驳或客观分析。

此文欲围绕“物不迁”三字,分析僧肇的立论依据和论证思路,试图清晰呈现并探讨他的佛学逻辑。

通过分析全文七段文字,我们发现僧肇立论的根据,一个是“昔物不至今”,一个是“事各性住于一世”,实际上“事各性住于一世”是“昔物不至今”的衍生观点,所以重点就落在“昔物不至今”。

下文来分析僧肇是如何一步步论证以得出这个结论的。

世俗中的人从经验的角度看到的是一个“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变幻不息”的世界,僧肇“谓之不然”。

佛教中人同样从变化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看到的则是一个变化莫测、虚幻不实的世界。

孔子临河发“逝者如斯夫”之叹,佛门中人则看到人的生命的消逝更速于水之湍流不息,在佛的亲自教导下悟到世间万物千变万化,惟有佛性是恒常的;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世界不过是许多关系的集合体,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而灭。

万物只是幻象,惟有佛性真实无妄,如小乘认为“未来来现在,现在流过去”,万物现象在变,本体不变。

世俗中的“有物流动”之说,在佛教中叫做“诸行无常”,僧肇《物不迁论》开篇就予以驳斥,因此,《物不迁论》是对世人主动说的一种清算。

有破即有立。

僧肇这样认为:“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

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肇论·物不迁论》)以僧肇的说法来解读,即常人所说的昔物不至今,是从不来的角度说的,即过去的事物和现在的事物是不同的,过去的事物延续到现在,变成了现在所看到的事物,同时过去的那个事物已经消失了,现在的事物不再是过去的事物,可见事物已经变动了,所以不是静止的。

《物不迁论》的思维方式探微

《物不迁论》的思维方式探微

《物不迁论》的思维方式探微
张彤磊
【期刊名称】《安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28)5
【摘要】《物不迁论》以“迁”与“不迁”关系为轴心,以“不迁”否定“迁”立论,旨在否定“迁”的主体自性.本论侧重破现象之自性,通过剖析动静矛盾,重点对治世人迷惑于假象而以诸法万象为动以及执著于动静的二分观念,阐明大乘空宗中观学派诸法不生不灭之义.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张彤磊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非迁非不迁——对《物不迁论》是体用论的新否定 [J], 缪方明
2.从“刹那”下的“古不至今”到“绵延”下的“性住于一世”——再论僧肇《物不迁论》的思想 [J], 罗高强
3.《物不迁论》二题 [J], 杨祖荣;
4.《物不迁论》之"物" [J], 姜明佳
5.万物"不迁"之维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图像结构主题再讨论 [J], 白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物不迁论》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分析《物不迁论》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分析《物不迁论》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唐仲
【期刊名称】《西部学刊》
【年(卷),期】2022()24
【摘要】通过分析大乘佛教“中观派”对于缘起、因果、运动的理解,进而探究《物不迁论》的写作目的及其意义。

认为《物不迁论》通过对运动的否定,深化了对于缘起的认识,进而为中国佛教朝向心性论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助力。

【总页数】4页(P161-164)
【作者】唐仲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非迁非不迁——对《物不迁论》是体用论的新否定
2.从“刹那”下的“古不至今”到“绵延”下的“性住于一世”——再论僧肇《物不迁论》的思想
3.心性论意义上的"物不迁"——兼谈所谓"心性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不迁论》
《物不迁论》是僧肇的代表作之一。

僧肇是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人,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得意门生,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之一,被称为“法门龙象”、“解空第一”。

《物不迁论》所论述的是世界有无变化、生灭、运动的问题。

在僧肇看来,崩裂着的巨峰处于静止;奔腾着的江河没有湍流,飘荡着的尘埃并非运动,经天的日月未曾巡回。

世界事物看起来在那里飞快地旋转,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变动。

因为“动”只是与“静”相对的一种假象,若站在纯哲学的高度上,透过假象看本质,撇开动静的相互关系,就无所谓动与不动了。

这跟禅宗六祖慧能的下列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

《物不迁论》原文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

”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

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

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然不能自已,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

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

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

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复而求今,今亦不往。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既无往返之微联,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
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

”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

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
阶道?复寻圣言,微隐难测。

若动而静,似去而留。

可以神会,难以事求。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

岂曰去而可遣,住而不可留邪?
故《成具》云:“菩萨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

”《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

”斯皆导达群方,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

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

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

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何者?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

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

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
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则方言以辨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
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

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

而征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

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

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

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殊文之
能惑哉?
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

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

故经云:“正言似反。

”谁当信者?斯言有由矣。

何者?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

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

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然则四象风驰,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

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

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

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

不化故不迁。

不迁故,则湛然明矣。

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

”信其言也。

何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

因因而果,因不昔灭。

果不俱因,因不来今。

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

复何惑于去留,踟蹰于动静之间哉?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苟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