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屠春峰
一、医药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1、国际医药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世界医药市场稳步增长,2004年全球药品市场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180亿美元。
虽然北美地区近10年来首次出现增速不到两位数,只有近8%,导致全球药品市场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全球医药市场仍保持7%~8%左右的稳定增长速度。
医药市场不同子行业发展速度不同。
化学药仍以90%左右的份额占据医药主流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但近几年小分子药物的开发似乎出现瓶颈,新产品的发现越来越难,化学制药保持8%左右的增长;而生物药作为后起之秀,越来越得到大型制药企业的青睐,对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生物工程药物市场未来5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占据医药市场10%左右的份额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植物药开始进入主流医药市场视野,部分从植物中提取的单一有效成分已经进入主流医药市场,但传统中医仍然难于被主流医药市场接受。
并购成为医药企业扩张利器。
近期世界制药业并购数量增加,药品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世界药业排名前10名的制药公司的销售收入1993年占全球的25%,1998年占30%,2004年跃升为55%。
200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依然明显,其中上半年销售额为255亿美元的美国辉瑞公司,销售额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17%。
国际医药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具有强强联合、战略驱动、企业经营专业化和企业间合作等4个特点。
有专家预测,目前世界前70家大制药企业,经过兼并重组后,到本世纪中期将合并为20家左右。
这些并购战略正在改变药品市场格局,使得药品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2004年排名前十位的制药公司是:辉瑞、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安万特、强生、默
克、诺华、阿斯利康、罗氏、百时美施贵宝、惠氏。
十大巨头2004年的总销售额占到全球药品市场48%的份额。
重磅炸弹药物仍是制药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
所谓重磅炸弹药物,是指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畅销药物,据估计,过去十年来全球十大制药公司80%的业绩增长来自于“重磅炸弹”药品。
2004年,“重磅炸弹”药品主要集中在占全球药品销售额33%的十大领先治疗领域。
其中,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癌药、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癫痫治疗药物等五大治疗领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其中位居首位的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类药,仅此一类药的销售额就超过3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近6%;一个重磅炸弹药物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如生物工程药物EPO 就使安进公司从一个困境中的小型生物药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而为了开发新的重磅炸弹药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04年全球十大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额的16%,仅美国辉瑞公司去年一年在药物研发的投入就达到约77亿美元,礼来公司去年史无前例地推出7个新药,其在新药物研发上投入近27亿美元,接近销售额的19%,安进公司投入20亿美元,比往年增加了23%,也占到销售额19%。
2、国内医药企业运行分析
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
2004年我国医药工业完成销售收入3476亿元,同比增长17.44%;产品销售成本为2316亿元,同比增长20.48%,高出同期销售增长3.04个百分点。
医药行业平均毛利率为33.37%,而上年同期为35.2%,相比下降1.83个百分点。
图1 国内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情况
100015002000250030003500
万元
10
203040%
同期营业、管理及财务三项费用分别为497亿元、266.3亿元、5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6%、5.7%、6.4%,三项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为24.8%,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总额306亿元,同比增长11.74%,增幅创近年新低。
资料来源:全国医药统计网
2005年1~7月,医药工业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130.25亿元,同比增长24.92%;实现利润总额179.69亿元,同比增长22.17%;和此同时,医药行业的三项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1~7月,医药行业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是14.47%、8.11%和1.71%,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47%、0.46%和0.07%,由此带来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和上年同期相比,医药工业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由于医药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化工原料以及农产品,原料价格上涨造成医药行业成本上升。
同时,医药行业又面临药品持续降价的压力,由此造成全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上半年行业的亏损面继续扩大,而且重点企业赢利水平持续下降,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从亏损企业亏损情况看,亏损总额超过18亿元,亏损最多的是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上半年亏损金额超过5亿元,而亏损面最大的是中成药,近30%。
从国家重点监测的医药行业23户国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看,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近597亿元,同比增长11%,但利润却下降了近1%,只完成25亿元。
3、产业政策对医药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医保目录的更新在促进药品消费的同时也加剧了药品的竞争。
2004年新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出台,和2000版的《医保目录》相比,中药品种入选幅度大大增加,入选的中成药由过去的575个增加到823个,而入选的西药品种由913个增加到目前的1027个。
对于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国家将支付较大比重的费用,这样将会带动医保药品的消费;但同时随着医保药品品种增加,厂商间的竞争必然加剧,
同时医保产品也必然要承担政府定价和招标采购的压力,产品价格将受到压制,厂商的利润可能被减少。
抗生素限售令将产生实质性影响。
自200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要求药店销售抗感染药物必须凭医生处方方能销售。
由于过去抗感染药物约有20%的销售额是在零售药店实现的,实施抗生素限售后,抗感染药物的零售药店销售额将有所减少,对不同市场目标的医药企业将产生实质性影响,特别对原来医院渠道弱而零售网络强的抗生素生产企业,不利之处显而易见。
抗菌素分级管理限制了高价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2004年10月9日,卫生部公布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指导思想是规范用药行为,减少细菌耐用性。
在指导原则中,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个级别,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使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需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需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由于特殊使用的抗菌素主要指价格昂贵的新药,指导原则的出台给价格昂贵但利润较高的抗感染药新药的市场销售带来一定的障碍。
降价成为医药市场的长期趋势。
根据发改委的通知,2005年10月10日开始降低部分抗感染药物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此次降价主要是高档头孢药物、沙星类药物以及两种生物制药,全部是医保目录品种。
药品降价背景下,小企业的生存将变得艰难,而大企业可能通过扩产或者并购,提高规模效益。
有些企业可能通过打通上下游,整合产业链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认为未来可能出现新一轮的并购热潮,医药企业的数量可能大幅减少,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药品降价是持续性的长期过程,企业需要转变过去
的经营模式以适应政策的导向,不同领域医药企业的影响也不同。
加强对医疗机构购销药品的监管。
发改委的药品降价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购销药品的监管,其中之一是规定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的实际加价率不得高于15%。
此次降价通知中虽然没有改变加价15%的政策(我们预期对加价政策的调整,要在新医保政策出台之后),但是不允许医院加价超过这一限度,可以视为整顿医疗机构药品销售活动的开始。
通知还规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降价所涉药品销售量的监管,对于销售量同比上年出现大幅度波动的,要及时调查。
过去药品降价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替代品种多,医生可以选择那些没有降价,价格较高的药品替代降价的,价格较低的品种,使得病人实际用药成本并不会下降,甚至还有所上升。
这次降价要求对用药量监管,目的就在于减少医生改换替代产品的机会,从而使降价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
医疗体制改革面临重大变数。
据悉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其具体内容尚不得而知,但是从其基本思路判断,我们认为这将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医药分家将变得彻底。
医院药房将变成独立核算的实体,但是仍然由医院管理,其后逐步脱离医院范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到2007年,将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消费水平比城镇低,对于低端的普药需求量较大,这可能对有关企业提供机遇。
二、医药上市公司不同板块竞争力分析
1、医药板块中期指标分析
我们对113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以及医药业务占较大比重的上市公司)中报进行分析。
从中报数据看,医药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均落后于大盘,这也是医药行业经营现状的写照。
表1 医药板块子行业及大盘2005年中期指标比较
化学药中药生物制药医药板块A股市场
主营收入增长率(%)12.82 12.80 18.01 12.66 24.85
净利润增长率(%) 6.36 10.20 -41.52 -4.14 3.95
主营业务利润率(%)29.93 35.35 24.47 26.38 17.86
净资产收益率(%) 4.23 4.18 2.07 3.59 5.18 分子行业来看,我们比较化学药、中药和生物制药三个板块。
各子行业主营收入增长速度都不高,化学药和中药均不到13%,生物制药稍高一点,达到18%,生物制药板块增速最快,但是净利润却大幅下降。
从盈利能力看,医药板块总体毛利率达到26.38%,超过A股市场17.86%的平均水平48%,其中中药的毛利率最高,为35.35%,化学药其次,生物制药最低;但从净资产收益率看,化学药最高,中药其次,生物医药最低,我们认为中药虽然毛利率比较高,但营销费用也比较大,这是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化学药的重要原因。
在几项指标中,生物制药板块基本上都落在最后。
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是:生物制药行业本身的盈利能力不高,而且该板块的企业多数都有其他业务,经营情况比较复杂,数据未必能充分反映其生物制药业务的情况。
2、化学原料药是参和全球化竞争程度最高的子行业
化学原料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化学原料药行业是制药产业的重要基础,世界生产的原料药已达2000余种,市场规模由1996年的近100亿美元扩展到2000年的130亿美元,每年以7%左右的幅度递增。
随着现代制造业分工的细化,跨国制药巨头正在逐步剥离企业的非核心业务,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或依托外界完成它的某些非核心业务。
据预测,今后跨国制药公司制剂生产的原料将有70%~80%来自委托生产,全球委托生产的原料药总金额将超过百亿美元,因此原料药行业的市场前景不可低估。
中国的化工资源非常丰富,气候和环境也非常适合化学药的生产,因此化学原料药历来是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出口支柱,并形成了规模大、成本低、产量高的比较优势。
目前,我国药品生产量居世界前列,可生产的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其中50%
以上出口,年平均出口额达2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原料药产量约占世界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2%。
激烈竞争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虽然化学原料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并不是所有原料药生产企业都能分享行业的成长,过去那种跟踪国外产品进行仿制的原料药企业,将面临更广泛的竞争,产品价格下跌迅速,持续盈利能力前景欠佳。
大宗原料药如青霉素等生产厂商间的竞争使得企业竞相压价,市场秩序堪忧,今年1~7月,阿莫西林的出口价格由240元/公斤下降到了210元/公斤。
生产成本的增长降低药企竞争力。
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在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原料药企业的环保问题也备受关注。
从长期看,现有企业有可能支付更高的环保成本。
此外,人民币升值也对原料药出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即使在国际市场价格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如在2002年以前,扑热息痛的生产成本长期徘徊在2美元/公斤左右,2004年上升到3美元/公斤左右,涨幅50%,而目前已达到3.25美元/公斤,很多生产扑热息痛的中小企业已先后退出了这一市场,生产成本日益飙升是令他们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
非市场壁垒影响相关企业产品前景。
国内一些主要生产厂家如江山制药、华北制药等6家企业受到了美国企业的反垄断诉讼,称其联合操控了出口到美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维生素C的价格和数量。
一旦应诉失败,国内VC生产企业将面临数额庞大的赔偿以及美国市场的丢失。
快速抢仿的特色原料药有一定暴利空间。
特色原料药技术附加值较高,且随着大量专利药到期后特色原料药市场的份额将扩大,在一定时期内增长速度将高于原料药行业,同时由于特色原料药毛利率较高,增加新产品或扩大销量能消化部分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企业的竞争能力直接体现在盈利能力上,而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两个重要的盈利指标,总体上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呈下降趋势。
从表2和表3,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大宗原料药代表的华北制药、鲁抗医药、新华制药、东北药等上市公司,虽然销售规模比较大,但毛利率都比较小并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中期分别只有17.88%、11.35%、17.72%和21.15%,低于6家平均的25.95%,而部分具有抢仿优势的特色原料药企业如海正药业、华海药业等,毛利率较高且下降趋势缓慢,2005年中期毛利率分别为29.34%和58.27%,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是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志,四家大宗化学原料药企业的2005年中期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19%、0.14%、1.15%、0.78%,而同期海正药业、华海制药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76%和10.40%。
表2 部分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数据(一)
序
号代码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万元毛利率:%
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
1 60081
2 华北制药232328 199842 173529 41536 36482 66021 17.88 18.26 38.05
2 600789 鲁抗医药52989 46940 57115 6014 8239 1612
3 11.35 17.55 28.23
3 000756 新华制药87168 8021
4 6773
5 15449 14342 16409 17.72 17.88 24.23
4 000597 东北药8997
5 75933 76761 19030 15598 19040 21.15 20.54 24.8
5 600267 海正药业97084 89922 60991 28484 34767 27110 29.34 38.6
6 44.45
6 600521 G 华海21179 17851 12268 12341 9161 6591 58.2
7 51.32 53.72
平均25.95 27.36 35.58
序号代码名称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
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
1 60081
2 华北制药0.19 1.44 6.75 2851795 36125961 170813070
2 600789 鲁抗医药0.14 0.1 2.8
3 2129550 1545870.6 46739363
3 000756 新华制药 1.15 1.92 3.05 15621012 27328107 43352924
4 000597 东北药0.78 1.32 2.
5 6995590 11730227 22035410
5 600267 海正药业 5.7
6 11.95 7.1
7 67653034 114208609 61937972
6 600521 G 华海10.4 8.45 5.55 8475685
7 61434286 35514208
平均 3.07 4.20 4.64
3、化学制剂在防御中争夺国内通用名药物市场
由于国内制剂企业产品难以得到国际市场认可,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无法进入国际主
流医药市场,同时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大的专利药市场往往被外资、合资企业产品占据,因此通用名药物市场是国内制剂企业的主要市场。
和利润日益摊薄的原料药产品相比,化学制剂制造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2004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了15.26%和10.46%的增幅。
但总体上低端产品重复建设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也使制剂企业的发展存在众多隐患。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年实际生产的制剂只有4000余种,而美国生产的制剂品种达15万种,德国的制剂品种为6万种,日本的制剂品种为4.4万种。
在总体供给能力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具有最大制剂加工能力的生产国,普药片剂、胶囊剂等的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了国内的市场容量,加之出口能力薄弱,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通过支付大量销售费用来维持和开拓市场,盈利能力下降,缺乏持续竞争力。
从制剂类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看,部分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如恒瑞医药、华邦制药等,能够通过新药研发、剂型创新等获得较高的毛利率,而哈药集团则主要依靠强大的营销能力获得良好收益,复星医药则主要依靠综合优势保持快速增长。
表4 部分化学制剂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数据(一)
序
号代码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万元主营利润率:%
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
1 600276 恒瑞医药57816 51458 4960
2 47078 41934 306696 81.4
3 81.49 61.83
2 002004 华邦制药1168
3 12271 10946 92147 90373 7435 78.87 73.65 67.93
3 000513 丽珠集团83346 76563 10211
4 37584 39368 499969 45.09 51.42 48.96
4 600420 现代制药29070 18296 16070 11912 764
5 6572 40.98 41.79 40.9
5 600664 哈药集团42961
6 357192 370338 159559 130383 142442 37.14 36.5 38.46
6 600196 复星医药14668
7 128347 111361 46044 37812 28244 31.39 29.46 25.36
7 600062 双鹤药业235212 233689 194452 61578 54758 53996 26.18 23.43 27.77
8 600297 美罗药业27985 35362 355877 56358 6036 7301 20.13 17.07 20.52
9 600216 浙江医药93186 70293 62993 16465 8386 87585 17.67 11.93 13.9
10 000963 华东医药164465 134171 116319 28604 22130 171528 17.39 16.49 14.75
平均39.63 38.32 36.04 表5 部分化学制剂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数据(二)
序号代码名称
净资产收益率:% 税后利润:万元
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
1 600276 恒瑞医药7.57 5.63 4.28 7636 51405 3550
2 002004 华邦制药 4.75 5.77 16.54 1888 2122 1994
3 000513 丽珠集团 5.9
4 7.19 4.27 6912 7856 4245
4 600420 现代制药9 4.74 15.4
5 3685 180
6 1749
5 600664 哈药集团 6.08 6.1 8.0
6 22036 20205 24695
6 600196 复星医药 5.16 5.68 13.26 12128 12233 21544
7 600062 双鹤药业9.02 1.14 5.59 15258 1725 8413
8 600297 美罗药业 1.91 1.58 1.49 1091 8908 819
9 600216 浙江医药 5.28 1.2 1.38 3545 739 866
10 000963 华东医药 6.03 3.91 2.88 3483 2233 1642
平均 6.07 4.29 7.18
我国医药企业和印度有很强的可比性。
两者都属于新兴市场,医药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产品以仿制药为主,市场集中度较低。
但是印度医药行业已经出现国际化的企业,产品进入欧美主流市场,而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仍以原料药供应商身份出现,制剂品种一直没能打开规范市场。
4、植物药逐步进入主流医药市场视野
2004年,我国中药出口额达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创下历史最高值。
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制定了中草药法规,世界中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正以年均10%~20%的速度递增。
我国中药的出口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到六大洲,共159个地区。
2004年,在中药出口额排在前面的国家和地区中,有90%的中药出口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为植物提取物。
中药出口的增长一方面体现在量的扩大,另一方面体现在平均价格的提高。
例如,植物提取物出口由于品种的调整和出口品质的提高,出口价格攀升,平均每吨售价16510美元,同比上升了33.05%。
随着国际上对植物药研究的日益重视,以及传统中医逐步被国际市场认可等,植物药市场具有更大的潜力。
目前天然药物销售额达160 亿美元,并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我国在植物药资源及认识上具有优势,拥有系统而且不断完善的中医体系、丰富的药材资源及对药材的深入认识、丰富的中成药配方和使用经验、大量的中医药人才,前景十
分光明。
目前我国中成药年销售额578亿元,占医药制造业的21%。
未来中国医药市场上OTC 药物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处方药市场,而中药是OTC药物市场的主要品种,我们认为中药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保健预防和疑难杂症的保守治疗上,对那些现有化学药和生物药有明确治疗效果的疾病领域,中药由于见效慢的特点而缺乏竞争力。
但在没有有效化学药或生物药作为治疗手段的疾病领域,中药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而随着保健意识和病前预防意识的深入人心,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传统医药更具有化学药不可替代的优势。
而在中药行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企业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将获得更好的市场机会,而广州药业通过整合下属企业,充分挖掘老品种等措施将获得较好增长,天士力等以营销见长的企业则需要提升产品方面的短缺,否则可能会缺乏长期的核心竞争力而后劲不足。
表6 部分中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数据(一)
序号代码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万元主营利润率:%
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
1 000538 云南白药113308 85161 62250 32486 26058 19608 28.67 30.6 31.5
2 600085 同仁堂155849 140635 124561 65551 61895 564281 42.06 44.01 45.3
3 600436 片仔癀16252 11691 10021 8623 7451 6535 53.06 63.73 65.21
4 60053
5 天士力6193
6 53275 40780 3290
7 32737 25321 53.13 61.45 62.09
5 000423 东阿阿胶37111 38270 32468 18070 18434 15513 48.69 48.17 47.78
6 600332 广州药业45961
7 399069 357743 80147 70473 70402 17.44 17.66 19.68
平均40.51 44.29 45.26 表7 部分中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数据(二)
序号代码名称
净资产收益率:% 税后利润:万元
05中报04中报03中报05中报04中报03中报
1 000538 云南白药16.33 13.11 11.54 11477 7555 6052
2 600085 同仁堂7.64 9.12 9.51 16964 15415 14650
3 600436 片仔癀7.13 7.09 5.39 3749 3711 27475
4 60053
5 天士力 5.88 5.53 5.17 6961
6 6023 5303
5 000423 东阿阿胶 5.12 6.08 5.65 5404 5627 47076
6 600332 广州药业 4.0
7 1.32 3.93 10359 3181 9361
平均7.70 7.04 6.87
5、生物工程药仍处在萌芽阶段
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技术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医药子产业。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药物的销售额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医药行业整体10%的增长率。
在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虽然在医药行业中比重最小,但其增长速度较快。
目前全国已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药品投入市场,涉及治疗脑恶性胶质瘤、血友病等疾病的6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治疗方案和150多个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5月,我国生物药出口总额达到2.01亿美元,在我国医药类出口产品中,仅排在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之后,成为第三大类出口品种,同比增长77.17%,比医药类产品出口增速高出了45个百分点。
2004年,生物、生化制品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8.95亿元,同比增长22.08%;利润总额25.19亿元,同比增长14.20%;增长速度都快于医药行业其他子行业。
生物技术在国外体现出高风险、高投入,但是也蕴藏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但在我国,高风险却不能带来高收益,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以仿制为主,造成同一产品有多个企业生产。
《医药经济报》报道,在2000年9月~2004年9月的4年中,我国共有108个批准文号的生物制品进行了补充申请,但涉及的主要品种限于重组人干扰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少数产品;申报新药临床研究的有175个,涉及的主要品种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注射用重组瑞替普酶(TPA)、重组人干扰素β-1b;获得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的有230个批准文号,但包含的主要品种只有人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C等几种。
由此看出,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药物仅仅是对原有品种的改进,缺乏真正创新的产品。
同质化竞争严重使得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国家先后多次调低生物药品的价格,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2004年底统计,388家生物、生化制品企业中,亏损企业有8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