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处理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摘要:我国高等级公路及市政道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一些高速公路在通车之后,长则2-3年,短则几个月,就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其中水损害问题尤为严重。

本文论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产生机理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措施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是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成因。

南方多雨地区及北方少雨地区均存在由水损害导致的路面病害,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

因此,针对常见的水损害特点,研究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产生机理,并基于水损害的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 水损害的产生机制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作用是影响沥青路面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受到破坏是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主要成因。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其中微观角度是在分子尺度上解释了沥青和骨料中的内聚力和黏附性的失效;而宏观角度则用宏观力学理论来解释内聚力和黏附性的破坏。

1.1微观机制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微观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沥青膜的乳化水与沥青接触后,缓慢扩散进入沥青中并进行乳化作用。

在拌合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集料表面的粘土粉末分散在沥青膜中,并在吸水后溶胀,从而进一步加速乳化。

(2)沥青膜的破裂集料内部受交通荷载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存在多种作用力。

且集料颗粒棱角处的沥青膜往往较为薄弱,破碎后水沿着沥青膜裂缝渗入到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相触点。

常温或高温状态下,水的润湿性远大于沥青,因此水会导致沥青和集料剥离。

同时集料中的粘土质灰尘也会加速集料的剥离过程。

(3)孔隙水压力的破坏路面水进入路面结构层的孔隙中,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路面结构产生形变,导致孔隙中的水分流动受到阻塞,从而产生很大的孔隙水压力,对沥青混合料造成破坏。

同时,孔隙水压力也会引起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层间冲刷,加速沥青膜剥落,导致沥青混合料产生疲劳破坏,从而发生水损害。

水侵害对高速公路的损害分析及治理措施

水侵害对高速公路的损害分析及治理措施

水侵害对高速公路的损害分析及治理措施1.水侵害对高速公路损害的现状不同的病害有不同的成因,其产生、发展均与水的渗入滞留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

水的渗入伴随高速公路的整个使用过程,是长期的。

解决水的渗入和滞留问题对治理高速公路路面的各种病害均有显著作用。

水侵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坑洞、网裂、辙槽、路面沉陷、开裂等。

1.1坑洞坑洞是最典型的水破坏现象。

当自由水侵入或不及时排出使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不管是普通沥青混凝土还是改性沥青或加抗剥落剂的SMA,在行车作用下,特别是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行车道上的局部网裂会逐渐松散,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而形成坑洞。

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首先在局部混凝土孔隙率较大处产生,因此,它是随机分布的一个个孤立的坑洞。

1.2唧浆、网裂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面的细料,形成灰白色浆。

灰浆又被行车压唧,通过各种形状不一和宽窄不一的裂缝(横缝、斜缝、网裂)到路面,灰浆还可能通过水渗入沥青混凝土的局部小面积或个别通道被压唧到路表面,使路面产生网裂和变形。

1.3辙槽自由水侵入沥青面层后,使沥青与碎石的粘结力减弱。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滞留在面层下部的水使矿料、特别是粗粒碎石表面裹覆的沥青膜逐渐剥落,使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逐渐减小,直至完全松散。

在行车轮迹下向两侧(特别是向外侧)挤出,使轮迹带下陷,同时使其两侧鼓起,形成严重的辙槽。

1.4路面沉陷、开裂由于路基渗水不能及时排出,增大了土的含水量,降低了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土体产生压缩变形,由于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和路面适应变形能力的有限性,造成路基沉陷,路面开裂,甚至破碎。

2.水侵害对高速公路损害的原因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侵害,损坏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1由于降水产生路面结构层和土层的渗水不能及时排出是路基和路面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降水次数多和降水量大,特别是降水延续时间长,自由水可能进入沥青面层的机会就多,自由水渗透进沥青面层的量就可能大,在进入的水不能及时排出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水侵害。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沥青路面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各种水损害,如龟裂、泛油斑、表面变粗糙等问题。

这些水损害不仅影响着路面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还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损害的原因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水分侵入:沥青路面如果存在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会导致地下水分侵入路面,加速路面龟裂和变形。

2. 雨水浸泡:雨水长时间浸泡路面,会导致路面裂缝扩大,轻则使路面变得不平整,重则会导致路面开裂、变形。

3. 油污污染:车辆漏油或者油品泄漏在路面上,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降低路面的抗水性能,增加路面滑动系数,对路面的使用造成影响。

二、水损害的防治措施1. 加强路面维护:对路面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进行及时维修,以减少水分侵入路面的可能性。

2.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合理设计路面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及时排走,减少雨水对路面的影响。

3. 预防车辆漏油: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维护管理,减少车辆漏油对路面的影响。

三、水损害的养护方法1. 定期清洗: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洗,清除表面的污物和积水,减少水分对路面的影响。

2. 涂覆表面材料:对路面进行涂覆表面材料,提高路面的抗水性能,减少水分对路面的侵蚀。

3. 细粒料补铺:对裂缝较大的路面进行细粒料补铺,增加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水性能。

通过以上养护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

四、水损害的应急处理在路面出现水损害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理,以减少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维护行车安全。

具体应急处理方法包括:1. 及时清理积水:发现路面积水时,应及时清理,保障路面畅通。

2. 快速修补损坏部位:对路面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应及时进行快速修补,减少损害的扩大。

3. 加强交通管制:对水损害严重的路段,应加强交通管制,保障行车安全。

沥青路面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工作。

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M AINTENANCE养护天地本栏目由高远路业集团独家协办由于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声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沥青路面成为我国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现象,如松散、坑槽、车辙等,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服务水平和行车安全。

路面的早期破坏多与汽车的重载和超载有关,水损害也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模式之一。

有的沥青路面在竣工通车后不久就发生了严重的水损害,严重危及路面的行驶质量和行车安全。

水损害的表现形式水损害是指水由沥青路面孔隙、裂缝进入路面内部后,在冻融、车辆轮胎动荷载产生的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作用下,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矿料的界面或沥青内部,使沥青与矿料之间的黏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黏结能力,沥青膜逐渐从矿料表面剥离,沥青混合料掉粒、松散,造成沥青路面结构整体性的破坏。

较为普遍的水损害现象有麻面、松散、掉粒、坑洞、唧浆、网裂、辙槽等。

松散类:路表麻面、松散、掉粒、坑洞。

沥青面层在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混合料中的集料相互之间丧失粘结力而逐渐变软直至松垮,导致麻面、松散现象。

在局部松散处,松散的集料颗粒逐渐掉粒、流失进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坑洞。

裂缝类:唧浆、网裂、坑洞。

半刚性基层基顶结合料与从路表连通孔隙及裂缝处下渗的水混合,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的高速动水压力冲刷基顶形成灰浆并从裂缝中被挤压而出形成了唧浆现象。

随着基层结合料的逐渐流失,面层也随着底部脱空现象的产生而形成沉陷、网裂,进而发展成坑洞。

变形类:辙槽。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滞留在面层内的水使集料特别是粗集料表面裹覆的沥青膜逐渐剥落,沥青混合料强度不断损失直至完全松散。

行车轮迹带下不仅出现了压缩变形现象,而且产生了严重的剪切破坏现象,轮下松散的沥青混合料向两侧挤出并鼓起,在轮迹带下形成车辙。

辙槽内有时还伴随着唧浆和网裂现象。

水损害机理分析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因素很多,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水损害的发生与路面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车辆载荷以及环境因素有关。通过对这些因素 的深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路面材料的选择对水损害的影响较大,高粘度沥青和改性沥青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防水性 能。
研究结论
• 施工工艺对路面的防水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合理的施工方法能够显著提 高路面的抗水能力。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
04
防治措施
优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考虑防水性能
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应将防水性能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以增 强路面的抗水损害能力。
采用抗滑性能良好的表面层
通过采用抗滑性能良好的表面层材料,可以增加路面的摩擦力,降 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合理设置排水设施
应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排水管等,确保路面的水能够及 时排出,防止积水对路面造成损害。
• 车辆载荷对路面防水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过大的载荷可能导致路面产 生裂纹,从而引发水损害。
•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对路面的防水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南方 高温多雨地区,这些因素会导致路面水损害问题更加严重。
•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包括优化路面材 料选择、改进施工工艺、降低车辆载荷以及加强环境因素监测等。这些 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发生,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和安全性。
水损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交通事故风险增加
由于路面平整度和强度的下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失控 和发生交通事故。
道路通行能力下降
水损害会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影响 道路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
03
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如路面排水系统设计不科学,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出 ,滞留在路面上,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处理

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处理

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处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沥青路面是城市道路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但是,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遭受多种各样的水损害,从而导致路面的损坏和降低使用寿命。

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及处理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一、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类型及原因1. 位移和损伤路面处于自然环境下,沥青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严峻的是水损害。

当水分进入路面结构中,它会与其他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损坏路面的结构。

这种情况的结果是路表层和基层之间发生位移,从而导致路面的损伤。

2. 滑坡和塌陷路面的水损害也可能导致路面的滑坡和塌陷,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在下雨时路面积水太多,而且排水不畅所造成的。

路面的角度越大,越易滑动。

它会对道路使用者产生直接威胁,因为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出现事故。

3. 裂缝和起泡当路面存在损伤且不得到修复的时候,水便会进入路面内部。

这会导致路面许多的弱点处出现裂缝和起泡。

当裂缝很小的时候,它们并不是很明显,但当它们增大时路面就受到进一步的损坏。

二、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处理方法1. 预防由于维护和修补现有的路面消耗了许多资源,因此寻找防止路面水损害的方法就很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a. 克服温度变化带来的问题。

因此,人们应当谨慎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路面材质,以确保路面的结构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b. 预防沥青路面的汽车流较大。

因此,人们可以分配流量,减少流量,流量分配应使用规划算法计算出最佳分配方案。

2. 修复当路面的损伤变得很严重时,需要及时的修复。

修复的方式包括:a. 修补小的裂缝和缝隙。

b. 用填充物将空缺部分填满,以保持路面平整并防止其进一步受损。

c. 当绿化区太窄或植物根系较浅时,可能需要用更深层的土壤来填充以确保植物的生长。

3. 维护为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维护,而维护的方法包括:a. 路面清洗b. 清理路面上的杂草和树叶c. 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结语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水损害是城市道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摘要:沥青路面水损害是常见的路面病害之一,因其破坏期早、性质严重而颇受关注,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剖析了其成因,从而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为今后在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管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防治方法;预防措施1、前言近年来,沥青路面以其力学性能好、行车舒适、噪音较低、施工期短、维修方便等众多优点得到广泛的使用,深圳市的市政道路也大量地采用沥青路面结构。

但由于深圳地处华南地区,高温多雨的季节时间较长,特别是雨水对沥青路面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

因此,分析研究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成因,对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沥青路面水损害,主要是指渗透入沥青路面的自由水在温度变化和汽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这些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循环作用,致使水分逐渐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导致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离落以及沥青混合料内部粘结力丧失而发生路面破坏的过程。

其路面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①网裂、变形和坑洞。

渗入路面的雨水或路面积水长期滞留在基层顶面,浸泡和冲刷半刚性基层混合料表层的细集料,形成粉浆,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粉浆通过沥青面层空隙被挤压出路表,出现翻浆现象,轻可引起路面的变形或网裂,重则形成坑洞。

②坑槽、车辙、松散。

渗入路面结构层内的自由水可使沥青及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减弱,而导致沥青路面强度逐渐降低,直到集料完全松散,在车辆轮迹的作用下易产生压缩变形,甚至形成剪切变形,车轮下的沥青及集料向外侧挤出,使轮迹带下陷,同时其两侧鼓起,形成严重的坑槽。

2、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及成因2.1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2.1.1水降低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粘附力及粘结力依据极性原理,沥青可以理解为表面活性物质在非极性碳氢化合物中的溶液,沥青和各集料等经过一定级配形成混合料之后,粘附于各种石料表面形成吸附层;而水是极强性分子(含氢键),故容易依附于石料表面。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受雨水和车轮碾压的作用,容易出现表面层松散,坑洞、拥包、纵横向裂缝以及雨水沿缝下渗形成的啃边、局部沉陷、翻浆等现象。

这些病害一般都发生在雨季,基本上都与水有关。

本文就主要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沥青路面;水损害;措施引言:水损害是指由于水的作用而引起沥青粘聚力和与矿料粘附性的下降,并进一步在水和荷载的作用下,出现剥落、坑槽、松散等破坏形式。

沥青和矿料本身性质决定了水损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潮湿多雨地区。

水损害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已开始从各种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以减少和延缓水对路面的损害程度。

因此加强对水损害的研究与防治,对于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投资等都有重要意义。

一、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病害现象1、路表麻面、松散、掉粒沥青面层在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混合料中的集料相互之间丧失黏结力而逐渐变软直至松垮,继而因荷载作用产生麻面、松散,在局部松散处,集料颗粒逐渐掉粒、流失,当整条道路发生松散病害以致沥青面层支离破碎,成为碎砾石铺筑而成的低等级道路。

2、唧浆、网裂、坑洞若沥青面层下设置透水性小的基层,从路表连通孔隙及裂缝处下渗的雨水难以透过基层排除而逐渐积聚在基层顶面。

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不断产生高速动水压力冲刷基层顶部,使基层顶部结合料流失并和侵入的水混合成灰浆,并从裂缝中被挤压而出,这种现象称为唧浆。

随着基层结合料的逐渐流失,面层就随着底部脱空现象的产生而形成沉陷、网裂,进而发展成坑洞,使路表水更容易进入沥青面层,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路面破坏。

3、车辙自由水侵入沥青面层后,在车载作用下,滞留在面层内的水使集料特别是粗集料表面裹覆的沥青膜逐渐剥落,减弱了沥青混合料的黏结力,沥青混合料强度不断损失直至完全松散。

行车轮迹带下不仅出现了压缩变形现象,还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剪切破坏现象,轮下松散的沥青混合料向两侧挤出并鼓起,在轮迹带下形成车辙。

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1)由于车辙引起路面不平,使雨水和冰融化滞留在沥青路面中,在汽车车轮动态荷载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循环作用,水不断的冲刷石料,导致沥青粘附性降低,局部混合料产生松散并逐渐丧失粘附力,使得沥青混合料松散,沥青膜从石料表面脱离,形成沥青路面的坑槽。

推挤变形等的损坏现象。

(2)松散的路面在交通车辆轮胎的作用下,石料被甩出,使得路面产生坑洞。

(3)通常路面基层材料细料较多,雨水透过沥青层面,浸入到基层顶面上不断刷基层材料,在交通车辆轮胎作用下,通过混合料空隙飞溅到路面形成唧浆。

路面水损害的处理措施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根源是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所以必须从以下两个关键方面考虑:1: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选择粘附性强的沥青材料。

2: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通过沥青结合料来改善混合料水稳定性。

由于TLA天然湖沥青优点具有:改善温度的敏感度、提高高温抗变形、低温抗开裂性、提高承载力及路用材料的稳定性;抗车辙。

附着性强提高抗抗剥离能力、抗氧化能力强、耐老化,抗车辙。

比普通沥青所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广的优异性能,采用TLA天然湖沥青的改性沥青与普通沥青相融性能强,加工简单、施工容易等特点、且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新建、改建、和养护工程中来在需要抗车辙的重交通路面、高速公路、停车场、车站、弯道、坡道、桥面铺装等地应用效果明显。

由于经过车轮反复的碾压, 在轮辙边缘会形成纵向开裂,进而导致路面的水损坏。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试验项目25%TLA掺量30%TLA掺量25%TLA掺量30%TLA掺量技术指标90.2 91.0 91.8 91.1 ≥85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85.9 86.5 86.1 87.2 ≥80度比%通过对四种不同掺配比例的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来检验水稳定性。

沥青路面水损害及治理措施分析

沥青路面水损害及治理措施分析

面层空隙, 在荷载反复作甩下产生剥落现象和基顶冲刷。 总的来说 , 水损害的根本原 因在于水的作用致使 沥青对集料的粘附 毹丧失, } 沥氰嗅从矿料表面脱落 , 而造成这科 鲒果的两 陛因 素是水手夕力的作用。 Ⅱ卜 2水损坏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沥青路面水稳定性的 .
因素
导致沥青膜剥 落产生水损坏的原 因可从 以下几 方面进行分析。 2 . 1沥青与集料 的粘附性能
2 年月 07 1 1

() 2 沥青混合料 的类型 :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结构 密实 、 空隙率小 , 矿粉及沥青用量较大 , 沥青膜较厚 , 般水损害较小 。 断级配和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粗颗粒 较多 , 沥青用量较少。 () 3施工条件 :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 , 如天气 寒冷潮湿 , 建成的路 面就易发生水损害 ; 另外 如压实
半刚性基层基顶结合料与从路表连通 空隙及 裂

1 6一
人社科学 文会学刊
沥青与集料 的粘附性能主要 自身性质的影响。 如 沥青与矿料的化学成分 ,沥青与矿料表面的界在张 力, 沥青的粘性 , 矿料 的空隙率 , 矿料 的含水量和含泥 量等。 研究表明 , 若粘附性不足 4 级以上 , 沥青膜容易 脱离 , 造成路面水损害 。 2 沥青路面施工时的孔隙率 . 2 美国 Z b 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孔 隙率与透水性 ue 的研究 以及 Bo n和 C l s r w oi 等在乔治亚洲对离析混 l n 合料的研究表 明, 当沥青路面的孔隙率在 8 相当于 %( 设计孔隙率为 4 而压实度为 9%的情况 ) % 6 以下时, 混 合料的透水性很小 , 几乎不透水。
砌 艉 0年月 2 7 1 1
人社科学 文会学刊
沥 青 路 面 水 损 害 及 治 理 措 施 分 析

公路养护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公路养护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2 一 O0
科 ;
市政 与路 桥 I治理措施分析
( 黑龙 江 省 东绥 高速 公路 有 限 公 司 , 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黑 5 0 0
摘 要: 分析产生公路 养护 沥青路 面水损 害的原 因, 浅析其治理措施 。 关键词 : 公路养护; 水损 害; 治理措 施 道路交通超载严重 ; 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冻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 , 沥青路面 时, 冬季特有的毛细水使水分逐渐积聚在基层顶 性循环 ; 酸雨、 车辆渗油对路面的腐蚀 ; 在冬 春融期过饱和的水进入下面层孔隙 , 在荷载反 融循环作用; 作为一种高级路面被广 泛采用, 然而沥青路面却 面, 季、 雨季气候条件下施工。 易出现早期损害现象, 水损害是其中首要的也是 复作用下产生剥落现象和基顶冲刷。 从以 上分析可看出, 影响沥青路面水稳定性 总的来说 , 水损害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作用 最严重的现象之一。 在对路面破坏现象广泛调查、 统计的基础 匕 各国道路科研工作者通过反复分 致使沥青对集料的粘附性能丧失 ,沥青膜从矿料 的因素有 : , () 1沥青混合料的性质 : 包括集料性质与沥青 析、 论证发现 , 沥青路面的 帅西 象大多与水 表面脱落,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是 . 蚜
性质。() 2沥青混合料类型: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结 有关。‘ ‘ 在各种类型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中, 水 和外 力的作用 。 2水损坏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沥青路面水稳定 构密实 、 空隙率小, 矿粉及沥青用量较大 , 沥青膜 水损坏是最主要、 危害最大的 损坏类型” 。 较厚, —般水损害较小。 所谓沥青路面水损害,是指沥青路面在有孔 性 的因素 沥青用量较少。(瑚Ⅱ涤 件: 3 沥青 导致沥青膜剥落产生水损坏的原因可从以下 料粗颗粒较多, 隙水的工作条件下,由 混凝土路面在舡 时, 如天气寒冷潮湿 , 建成的路 的反复作用,进 入路面孔隙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 几方面进行分析。 面就易发生水损害 ;另外如压实不充分或压实不 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循环作用 ,致使水分逐渐侵 2 沥青 与集 料的粘 附性能 l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主要受 自身性质的影 及时, 成型的路面内部存在较多的孔隙 , 水分易浸 人沥青与集料的界面 ,造成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 ( 瑚Ⅱ. 的环境 后 落、 沥青混合料内部逐渐丧失粘结力、 路面结构使 响。 如沥青与矿料的化学成分 , 沥青与矿料表面的 入沥青路面结构而导致水损害。 4 沥青的粘性 , 矿料的空隙率, 矿料的含 条件 : 施工后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及交通荷载情 用性能下降 , 并伴随麻面、 松散、 掉粒 、 坑洞或唧 界在张力 , 温度 降雨量、 冻融及干湿循环等 , 都将影响水 浆、 网裂 、 辙槽等病害发生 , 同时诱发其他路面病 水量和含泥量等。 研究表明, 若粘附性不足 4 级以 况, 、 上, 沥青膜容易脱离, 造成路面水损害。 损害; 其它条件相同时, 交通荷载繁重可加速水损 害 的损坏 现象 。 害 的发 生 和发展 。 () 5 路面 下 的排水 情况 : 路面 下 针对水损害这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道路科 2 2沥青路 面施 工时 的孔隙 率 进入路面的水不能及时排除 , 也将 研工作者对其形成机理 、 影响因素, 评价水损害的 美 国Z b 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孔 隙率与透 排水状况不良, ue 试验方法 、 指标及水损害的控制、 防治等各个方面 水性的研究以及 Bo n和 C ln 等在乔治亚州 加速路面水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rw ois l 对离析混合料的研究表明,当沥青路面的孔隙率 3沥青路面抗水损害技术措施 都进行过系统研究 。 3 . 1路面结构层均采用水稳定性好 的密实型 在 8 相当于设计孑 隙率为 4 %( L %而压实度为 9 % 6 1 水损坏观象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 沥青路面较为普遍的水损害现象有麻面、 松 的情况) 以下时, 混合料的透水性很小 , 几乎不透 沥青混凝土 散、 掉粒、 坑洞、 哪浆、 网裂、 辙槽等。 水。 实践证明,沥青路面结构层中仅有-层是密 而在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时普遍存在 实型(型 ) I 的沥青混凝土或仅设一层沥青砂来防 1 松散类: . 1 路表麻面、 松散、 掉粒、 坑洞 沥青面层在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沥 以下问题 :现场孔隙率普遍偏大 ,多分布在 8 止水损害远不能满足要求。一旦永通过各种途径 % 5 路面压 实不 足 , 隙率 加大 ; 孔 沥青 混 进入到空隙率较大的结构层中, 便会滞留于其中, 青膜 从集 料表 面剥 落 、混 合料 中 的集料 相互 之 间 1%的范 围内 ; 并随着交通量的增加 , 出现水损 丧失粘结力而逐渐变软直至松垮, 导致麻面、 松散 合料离析导致路面局部压实不均匀,即细集料集 使强度显著降低, 现象 ; 在局部松散处 , 松散的集料颗粒逐渐掉粒 、 中的部 位往 往沥青 含量 偏多 , 隙率 过小 , 集 害现 象 。 孔 而粗 3 2改善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 流失进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坑洞。 料集中的部位则孔隙率过大。这都为水的渗入提 供了条件。 为了 减轻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改善与提高沥 1 裂缝类 : 2 唧浆、 网裂、 坑洞 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耐久性 , 需要增加沥青与 从路表连通孔隙及 2 沥青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 . 3 在道路工程中, 人们比较重视路基和路界地 矿料之间的粘附性。 经验证明, 我国目 前所使用的 裂缝处下渗的水混合 , 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 , B 产生的高速动水压力冲刷基顶形成灰浆并从裂缝 表范围内的排水, 采取的措施也很多。 但是对于路 表面层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都E较差 ,不能满足 必须采取抗剥落措施 , 以改善矿料与沥 中被挤压而出形成 了唧浆现象;随着基层结合料 面结 构层 内部 的排 水则 重视 不够 ,甚 至基 本没有 技术要求 , 的逐渐流失 ,面层也随着底部脱空现象的产生而 考虑。我国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 , 路面 青之间的粘附性。 目前我国常用的抗剥离措施主 形成沉陷、 网裂 , 进而发展成坑洞。 N5ll ' - - ̄ 考虑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普遍设 要是添加抗剥落剂。 w 3 3提高沥 青 混凝土 压实 度标 准 , 加 现场空 增 l 3变形类 : 辙借 计 了埋置 式 路缘 石 、 筑 式路 肩 、 砌 浆砌 挡 墙 , 些 这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 滞留在面层内的水使集 都妨碍了由各种途径侵 入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排 隙率指标 膜 逐 渐剥 落 , 沥 出 。 .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的现场空隙率是沥 7 % 散。行车轮迹 2 评价沥青路面水损害指标不合理 . 4 青路面是否产生早期水损害的分水岭, 美国S P HR 课 带下不仅出现了压缩变形现象 ,而目产生了严重 ()用水煮法试验评价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 硼 6 也 提 出 1 的剪切破坏现象, 轮下松散的沥青混合料向两侧 附性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方面, 集料与沥青的粘附 若仍按 9 % 6 的压实度予以控制 , 其现场空隙率将 %, 应提高压实 挤出并鼓起 , 在轮迹带下 形成车辙。 辙槽内 有时还 性等级与路面水损害之间的关系没有建立,水煮 达到 8 无法满足水稳定性的要求 , 伴随着唧浆和网裂现象。 法试验结果受人为主观因 素影响很大 ; 另一方面 度标准 ; 而且在提高压实度标准的同时, 增设现场 1 4冻融循环破坏 水煮法只使用了951.m . 3 m的粗集料。 ~ 2 事实上 , 部 空隙率作为施工的控制指标。 3 4设置路面结构内 部排水系统 在冰冻地区或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凝聚 分细集料为砂 ,与沥青粘附 陛较差,没有得到评 结冰时体积增大 ,在沥青混合料 内部会产生很大 价。( ) 2沥青混合料残留浸水马歇尔稳定度也存在 设置良好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迅速排 避免 自 由水在路面结 的膨胀力 , 致使混合料内部粘结力下降 ; 而当其融 致命的弱点。经过 7 5次马歇尔击实, 试僻孑L 隙率 除渗人路面结构内的水分, % 5 水很难进入 , 足够的 构层中积滞的时间过长 , 没有 从而改善路面的使用性 化时, 又滞留于路面层内,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加速 已达到设计的 3 - %, 沥青膜的剥落。 在路表 , 冰雪融水进 入 沥青混合料 水, 检验不出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耐久陛。 能的措施 ,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砸的水损害 问题 。 内 , 部 在行车荷载和冻融循环的反复作用下产生 2 5其它方面的原因 责 任编辑 : 宋义 破坏。 而在下面层 , 基础有较多的细粒土和孔隙 当 路面开裂、 老化加速水损害的发生 , 并形成恶

沥青路面水损坏及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坏及处理措施

际空 隙率为8 %~1 5 %的 范 围 内 时 ,水
容 易进 入 混 合 料 内部 ,且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自下 而上 的水 损坏
该 类 水 损 坏 之 初 ,~ 般 都 先 有 小 易 产 生 较 大 的 毛 细 压 力而 成 为动 力 水 , 块 的 网裂 、 冒 白浆 ( 唧浆) ,然 后 松 散 成 易 造 成 沥 青 混合 料 的水 损 坏 。
路 面 材 料 与 路面 结 构 设 料 和矿 料 问 不容 易形 成 完 美 的 粘结 。 而 水 温 状 况 、交 通 荷 载 在 施 工 时 如 果摊 铺 不 均 匀 、压 实度 不 均 匀 .则 易 造 成 集 料 离 析 、 局 部 不 密 实 , 从 而导 致 局部 受 水 作 用 强 烈 .易 发 生 局
范 围 的 网裂 、 冒浆 ( I l l 浆) ,然 后 松 散 成 这 些 地 方 比 其 他 地 方 更 容 易 进 入 路 面 内
集 料 不 均 匀 ,偏 离 了设 计 级 配 ,沥 青 的
坑 洞 ;水 损 害 的 位 置 是 局 部 的 ,多 发 生 部 ,并 很 快 进 入 到 基 层 表 面 由 于 半 刚 含 量 与 设 计 的 最 佳 含 量 不 一 致 等 。 粗 集 在透 水较 严 重 且排 水 又 不 畅 的部 位 .沥 性 基 层 过 分 致 密 ,不 能 迅 速 将 水 排 除 时 料 集 中的 部 位 往 往 空 隙 率 过 大 ,沥 青 含
生 网 裂 和形 变 : ( 3 ) 唧浆 : ( 4 )松 散 面 的 水 产 生 动 水 压 力 ,不 断 冲 刷 基 层 表
剥落。
路 面 设 计 中 一 般 未 考 虑 路 面 结 构

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层 的发 展趋 势 , 是竣 工后 空 隙 率 >1% 一2% 以 一 5 0 有 利于排 水 ; 是 竣工 后 空 隙率 < % 以防止 渗 水 。 二 7
境条件 、 排水设计不完善。实践表明, 沥青路面的水 损害 多发生在雨 季或 冻融循 环期 面层 透水 或排水 不
有 良好 的水 稳性 能 。但 在实 际操作 过程 中 , 计 、 设 施 工、 养护管 理等各环 节仍 会 出现这样 那样 的问题 , 沥
( ) 分 以水 膜 和水 汽 的形 式 , 入 沥 青 一矿 1水 进 料界 面并 逐渐 和沥青 分子 发生置 换 。由于矿料 表 面
对水 的 吸附力 比对 沥青 的 吸附力 强 , 能 进入 沥青 水
面设计 、 施工、 养护管理等方面总结提出了水损害的
防治对策 。 1 水损 害类型及 其形成 过 程
() 2 水分的进入使裹覆矿料颗粒并填充周 围间 隙的沥青软化 , 矿料颗粒之间联结松散 , 混合料强度 降低 。
() 3 在行 车 荷 载 的 反 复作 用 下 , 生 的动 水 压 产 力进 一步加 剧 了 沥青 与 矿 料 的松 散 与剥 落 。另 外 , 周 围环境 也对 沥青路 面 的水 损害 产生一 定影 响。 可见 , 与 荷 载 的共 同作 用造 成 沥青 与集 料 的 水 剥离是 导致 沥青 路面水 损害 的最 主要原 因 。水损 害 有 个发 展形 成过 程 , 多 先有 小 块 网裂 、 大 唧泥 , 由上 而 下 的局部松 散逐 步 扩 大 , 损 害 的显著 特 征 是 沥 水 青膜 的剥落 , 重水 损 害发生 的层位 主要在 中面层 , 严
不仅 中面层粗集料表面毫无沥青痕迹 , 甚至细集料 也状如粉渣 ; 中面层剥落 的沥青会上挤表现为路面

浅析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浅析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b. 沥青混 合料 类型 :密级 配沥 青混 合料结 构密 实、 空隙率 小, 矿粉
浆、网裂、坑洞等裂缝类型。半刚性基层基顶结合料与从路表连通孔隙
及沥青用量较大,沥青膜较厚,—般水损害较小。断级配和开级配沥青
及裂缝处下渗的水混合,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的高速动水压
混合 料相颗 粒较 多,沥 青用 置较少 。
象 有麻 面、 松散 、 掉粒 、坑 洞、 唧浆 、 网裂 、辙 槽等
残留浸水马歇尔稳定度也存在致命的弱点。经过75 次马歇尔击实,试
总体来说,水损害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作用致使沥青对集料的粘
件孔隙率已达到设计的3%~5%,水很难进入,没有足够的水,检验
附性能丧失,沥青膜从矿料表面脱落,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两个关键性因
沥 青砂 来防 止水 损害 远不 能 满足 要求 。一 旦水 通 过各 种途 径进 入到 空隙
土和孔隙时,冬季特有的毛细水使水分逐渐积聚在基层顶面,春融期过率较大的结构层中,便会滞留于其中,使强度显著降低,并随着交通量
饱和的水进入下面层孔隙,在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剥落现象和基顶冲
的增加,出现水损害现象。2) 改善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为了减轻
等级与路面水损害之间的关系没有建立,水煮法试验结果受人为主观因
网裂 、辙 槽等 病害 发生 ,同 时诱 发其 他路 面病 害的 损坏 现象 。
索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水煮法只使用了9.5 ~13 2mm的粗集料。事实
1水损坏现象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沥青路面较为普遍的水损害现
上,部分细集料为砂,与沥青粘附性较差,没有得到评价。沥青混合料
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混合料中的集料相互之
条件 下施工 。从 以上分 析可看 出, 影响沥 青路面 水稳定 性的 因素有 :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浅析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浅析
防 止 沥 青路 面水 损 害应 注 意 的 问题 。 关键 词 :水 损 害 ;原 因分 析 ; 防 治措 施
中图分类号 :U 1 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9 6 2 1 )O 1C-0 8-0 0 9 1 6( 0 0 1() 0 2 2
近 年 来我 国的 高等 级公 路建 设速 度很 快 ,有些 高 涨 、翻浆等水 损害 ,如果不 及时养 护维修 ,其 破损面 等级的 公路建成 通车不久 ,就 不得不进行 大面积 的维 积会 逐年增 大 沥青 路面产 生水损 害的内 因可以 归纳 修 ,这种早期损坏现象 ,可 以列举为以下五种通病 : 为排 水设施 不完善 、沥青混 和料空 隙率过大 、沥青混 沥 青面 层早期损坏 :车辙、泛油 、松散 、坑槽等 ; 合 料 抗 水 损 害 能 力 不 足 、 路 面 渗 水 、 路 面 压 实 度 不 桥 面铺 装 局 部 损 坏 ; 足 、厚度偏薄等。 结 构物连接不顺畅、桥 头及接缝跳车 ; ( )水进入面 层不可避免。路面上的水大部分被 二 路 基下 沉 ; 高速 行驶汽 车的轮 胎溅到路边 ,还 有很少一部 分水被 挤压 而进入 路面沥 青层 中。即使采 用密级 配沥 青混凝 高边 坡 滑 塌 。 分 析造 成这些损失的原 因,不难发现很 大程 度上是 土面 层 ,如果沥青混 合料 的不均匀性 较大 、局 部面积 施工 、设 计不规 范及汽车 严重超 载的原 因 ,但深 层次 的 实际空 隙率较大 、施工 质量控制 不好也会造 成局部 上分析这 些损害 可以说基 本上 与水 有关 ,特别是 沥青 路 段渗水而造 成水 损害 。只要水侵 入并滞 留在沥青混 路面尤为突 出。 凝土 的空 隙中 ,不管 是传统 的纯沥 青混凝土还 是改性 原 因分 析 沥青或加抗 剥落剂的S A,在大量行车的作用 下,都 M ( ) 造 成 水 损 害 的 因 素 。沥 青 路 面 产 生 破 坏 的 会产生沥青剥落现象 ,并产生水损害。 一 ( ) 半 刚 性 基 层 强 度 高 ,容 易 开 裂 ,反 射 到 路 三 外因主要 有交通量 、交通 组成 、降雨量以 及不尽 完善 的路面排 水系统 。而近十 年来 ,重载车辆 特别是大 幅 面会 加速水 损害 。我 国的 高等级 公路 路面结 构基本 上 度超载车 辆显著 增加 ,其 作用 的直 接结果 是路面 裂缝 采用 半刚性 基础结构 ,其干缩 性和 温缩性相 对较大 , 的产生和 扩展 ,路 面开裂 破损后 ,雨水下 渗 ,产生 冻 故其 施工碾 压 、养护 过程 中不可避 免地产生 裂缝 。在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其水损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同时提出防治措施,旨在参考借鉴。

一、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路面破坏加剧路面在受到水损害后,会出现沥青脱落和龟裂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破坏会愈加严重,导致路面寿命缩短。

此外,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水在路面内部结冰,会产生内应力,从而加速路面龟裂;在高温的气候条件下,水会促进沥青软化,进而加剧路面的破坏。

2、行车安全受到威胁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另一个危害便是会影响行车安全。

尤其是在雨天,路面湿滑,过往车辆行驶需要增加制动距离,且容易导致车辆失控,进而发生交通事故。

以上两个危害深刻地表明了沥青路面水损害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二、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为了消除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将就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1、材料选用在面层上使用耐水性较好的材料,是预防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基础。

目前,硅酸铝绿泥矿物材料和采用高温、高压等方法生产的橡胶沥青,都具备优异的耐水性能。

2、路基修正路基修正是预防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重要措施。

通常情况下,路基的结构应当合理,排水系统应当畅通,尽可能地减少路基变形,为沥青路面提供较为稳定的基础。

3、路面养护对于沥青路面,定期养护是预防水损害的重要手段。

养护内容包含沥青路面的清洗、填充裂缝、补充路面材料等,以使路面整体养护,减少水对路面的侵蚀。

4、路面防水处理针对已出现水损害路段,进行路面防水处理也是很好的措施。

针对路面裂缝处,可采用双组份快干粘接材料、生态环保防裂胶等进行填充封堵;而针对路面整体,可采用铝箔复合防水材料、防水桥面等进行覆盖。

综上,针对沥青路面水损害,从材料选用,路基修正,路面养护和路面防水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预防和治理沥青路面水损害方面,都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影响景观
沥青路面水损害会导致路面的坑洞、网裂等现象,影响道路的景观 效果。
04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
加强防水设计
合理规划排水系统
01
在道路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合理
规划排水系统,确保路面水能够及时排出。
选用耐水材料
02
在路面材料选择上,应选用具有良好耐水性能的材料,如改性
水分通过裂缝、空隙等途径侵入 沥青路面内部。
粘附性降低
水分与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导致粘附性降低,沥青膜剥落。
结构破坏
随着水分的不断侵入和粘附性的降 低,沥青路面的结构逐渐破坏,出 现松散、剥落、唧浆和网裂等现象 。
03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
对路面的破坏
表面层产生坑洞
沥青路面表面层的水损害会导致 坑洞的形成,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引进先进技术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防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防水效果。
加强技术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防水意识。
05
案例分析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案例
01
路面结构
该高速公路采用三层沥青路面结构,表面层为4cm厚的SMA-13沥青混
凝土,中面层为6cm厚的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8cm厚的AC-25
02 03
水损害表现
在雨季,该山区公路出现多处沥青路面破损,破损形式主 要为坑槽和网状裂缝。坑槽呈不规则状,最大面积达到2 平方米;网状裂缝纵横交错,最大宽度达到10mm。
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和分析,认为水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排水系统 不畅,导致水分渗入路面结构内部,引起沥青与集料剥离 ,最终导致路面破损。此外,山区公路地形复杂,部分路 段存在较大的纵坡和横坡,也是导致路面破损的重要原因 之一。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水损坏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及行车安全,因此,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处理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本文详细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成因,对于水损坏严重的路段,给出了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施工、控制车辆超载和养护维修等方面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坏;成因;处理措施我省是降水丰富的地区,水损坏在沥青路面中较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路表面发生松散和坑槽,水分积存在基层表面,使沥青层与基层之间的连续状态遭到破坏。

如果水损坏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其他的一系列诸如裂缝、唧浆、松散、坑槽等多种形式的破坏。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成因复杂多样,因此,分析造成水损坏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水损坏处理措施,对于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道路水损坏的特点1.1 自上而下的表面型水损坏该种类型的水损坏主要是由水自上而下的渗入使沥青从集料表面脱落,失去粘着力。

并且由于汽车荷载的压应力和高速行驶产生真空吸力和剪应力的反复泵吸作用,使沥青膜从剥离发展到松散、掉粒、坑槽。

这种泵吸作用形成的水损坏主要是表层坑槽。

表面坑槽的形成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大多数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3%~5%,施工完毕后,大多数要求最大压实度达到93%,即空隙率为7%。

2~3a后,可以认为是达到了设计空隙率。

若路面没有压好,空隙率大于7%,就容易渗水。

空隙率在7%~12%之间的路面是水损害的高发区。

1.2 自下而上的水损坏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沥青层较薄时,沥青路面的水损坏经常是自下而上发展的。

这种现象发生在地下水位高或者多雨地区。

这类水损坏主要发生在雨季或梅雨季节、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季节,有时一场几天雨就导致严重破坏。

并且主要是行车道破坏严重,超车道一般没有破坏,显然与重车、超载有关。

水损坏之初一般都先有小块的网裂、冒白浆,然后松散成坑槽。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与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与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与防治措施水损害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类型,不仅影响路面外形美观和工程质量,还会降低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水损害带来的问题,在路面工程正式投入运营之前进行渗水试验检测,掌握路面质量状况,对存在的渗水现象要及时处理和应对。

本文基于沥青路面渗水的危害,分析了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并提出了减少沥青路面渗水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一、沥青路面渗水的危害(一)沥青路面渗水破坏材料本身雨水降落到沥青路面,首先随着时间的推迟下渗到沥青路面的表面层,从而在表面层的沥青层中滞留一段时间。

然后在高速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分在结构层中循环反复的动水压力情况下,破坏了沥青和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从而使沥青从矿料的表面剥离。

(二)沥青路面渗水破坏结构层在高速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分在面层与基层的界面上产生动水壓力,冲刷基层结合料,其中的细料在动水作用下形成唧浆,进而沥青路面的面层会局部发生网裂和变形,更严重者沥青路面的面层会产出坑洞现象。

随着水的继续下渗到基层,造成沥青路面的基层与面层的脱离,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结构的整体性。

因此得知,进入沥青路面结构中的自由水是造成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

二、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一)合理选择监测点在同一测试路面内,由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混合料拌合、摊铺及压实度完全不同;再加上公路在后期运营阶段各路段交通运输荷载大小、作用时间长短等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外侧行车道磨损更为严重。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对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时,要合理选择试验监测点。

若是为监测路面质量损害情况,则最好将监测点设于路面受力最为复杂的区域;若公路路面高低起伏不明显,较为平整,且不存在质量病害,只是为了预防性养护监测,可将试验监测点设于路面无明显病害处即可。

(二)正确读取试验检测参数通过现场试验发现,有些参数变化较大,但与现场路面实际渗水情况截然不同;有些区域试验检测读数较大,但现场水流只是渗入底座后滞留于路面表层,而并非真正下渗到沥青路面内部。

浅析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方法

浅析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方法

浅析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方法近几年来,干线公路建设进展迅猛,对经济社会进展起着超级重要的作用,可是许多公路建成运营后,发生初期损害较为严峻,专门是沥青路面,要紧表此刻坑槽、松散、车辙、麻面等方面。

产生这些损害的要紧缘故是水的破坏。

本文结合去年大忻线路面改造工程的施工实践,从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及治理等方面来谈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方法。

一、破坏缘故咱们都明白,水是危害公路的要紧自然因素。

沥青路面显现的各类损害都不同程度地与地表水侵害有关。

1.从设计角度分析造成沥青路面水破坏的要紧缘故之一是沥青混合料间隙率过大。

设计时,有时为了考虑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保证路面行车有必然的构造深度,混合料设计间隙率一样都在6%以上,而据有关资料介绍,间隙率在8%~12%之间,路面水最容易侵入面层混合料内部,一旦沥青面层内部含有必然的水分,水将在沥青混合料内部自由流动,再加上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面层中的水产生压动力,这部份水慢慢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膜渐渐地从集料表面离开,最终致使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造成水破坏。

2.从施工的角度分析沥青面层混合料的压实度不足是致使水破坏的最直接缘故,依照压实度与间隙率的的计算公式:压实度=实测密度/马歇尔密度间隙率=1-实测密度/理论密度压实度=可知,压实度越高沥青混合料嵌锁越紧,越密实,实际间隙率就越小。

但往往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压实机具故障、操作不标准、碾压不均匀、碾压遍数不够、碾压温度操纵不行,造成部份地址压实度不足,而且有时为了片面追求平整度,轻忽了压实度,最终致使面层混合料压实度不足,间隙率过大,造成面层损坏。

3.从集料规格分析集料规格的好坏,直接阻碍到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能、粘结力大小。

沥青路面与其他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它对集料的规格要求较高,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要依托集料间嵌锁作用。

但在实际施工中,人们往往对集料规格质量重视不够,材料把关不严,集料质量良莠不齐,碎石针片状含量太高、含土量大,表面粉尘太多,直接致使沥青与集料之间粘结力下降,一旦水侵入沥青混合料内部,便会造成水损害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处理
摘要:本文论述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并对其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水损害沥青路面空隙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 of the water damage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sphalt pavement water damag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water damage the asphalt pavement air void
1 概述
公路交通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交通战线的建设者倾全力保障着公路的畅通,为社会营造着舒适畅通的公路交通环境。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交通量日渐增多,特种车辆层出不穷,加之气候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各种不同类型的公路路面病害也屡见不鲜。

而一些高等级公路的某些路段出现了泛油现象,开始时颜色较浅,并拌有轻微沉陷。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路面的颜色愈来愈黑,并出现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松散、坑洞。

松散的集料表面光溜溜的,沥青膜已剥落贻尽。

这些都是典型水损害现象。

下面就个人在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研究及水损害处理的经验上,谈谈自己的见解。

2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及因素分析
2.1 我国现行规范关于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技术指标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中规定:按水煮法试验所有的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大于4级;按马歇尔试验所有的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大于80%。

以及最近,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中已增加了使用简化的洛特曼法间接抗拉强度比TSR不小于70%,存在一些缺陷,还控制不了水损害。

如规范本身的关于粘附性指标以及混合料残留马歇尔稳定度的指标,与路面水损害并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关系。

水损害主要是发生在我国南方多雨潮湿地区,而气温低于-21.5℃的北方,降雨量较少,水损害不应是一个严重问题,倒是南方多雨潮湿地区再加上冰冻的地区,十分需要一个更能反映混合料水损害特性的技术指标。

2.2路面压实度不足
压实度不足是早期水损害最普遍的原因。

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2 - 96) 规定, Ⅰ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3 %~6 % , Ⅱ型级配为4 %~10 % ,这个空隙率是指室内作为标准密度的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按照下式计算
V v = (1 -ρs/ρt ) ×100 (1)
式中:ρs———试件的视密度(g/ cm3)
ρt———沥青混合料最大密度(或理论密度) ( s/cm3)
现场钻取芯样的空隙率为:
V v = (1 - Kρs/ρt ) ×100 + (1 - K) ×100(2)
式中: K———场压实度( %)
按照式(2)经过计算得出的室内计算空隙率和工地实际的芯样空隙率如表1 所列。

从表1 看出,工地实际的芯样空隙率远较室内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大,若压实达不到要求,则空隙率很大。

这样大的空隙率,雨后势必会在路面中积水。

沥青面层中的水无法排出,沥青混合料在饱水后石料与沥青粘附力降低,易发生剥落、松散,降低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

冬季降水后,水冻结时体积增大约9 % ,在沥青路面内部产生冻胀应力;温度升高,冻融化,在冻融循环的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松散,从而出现坑洞等早期破坏。

2.3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
以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为例,沥青路面上面层级配采用AC-16B型,其级配比部颁规范中AC-16I型粗,上面层空隙率大,易渗水。

而原路面没有设计排水结构层,只是希望在上面层和中面层之间排水,同时在路肩上设置了碎石盲沟,通过碎石盲沟将上、中面层间的水排出。

事实上,由上面层渗入的水,无法从碎石盲沟排出,而长期滞留在路面中,使得水份通过孔隙进入沥青路面结构层内,并浸入矿质集料内,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沥青与集料间的联结被削弱或完全剥离,汽车轮胎对路面挤压搓揉作用及路面间的真空吸附作用加速了剥离的进程,致使路面很快损坏。

2.4材料及矿料级配原因
沥青与集料间的联结力是影响沥青路面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已有的研究认为有多种因素影响沥青与集料间的联结力,如采用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石料(俗称酸性石料);沥青和集料的表面张力;沥青和集料的化学成分;沥青的粘度;集料的吸附能力;集料的清洁程度;集料的含水量。

认真选择面层矿料级配非常重要,最主要的指标是混合料的设计空隙率和路面的实际空隙率。

据研究,沥青路面的实际空隙率在7 %以下时,沥青层中的水在荷载作用下一般不会产生动水压力,不容易造成水损害破坏。

排水性混合料的路面空隙率大于15 %时,水能够在空隙中自由流动,也不易造成水损害破坏。

而当路面的实际空隙率在7 %~15 %范围内时,水容易进入混合料内,且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较大的毛细压力或为动水压力,造成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破坏。

在具体选择某层的矿料级配时除考虑不透水性外,还要考虑混合料的高温强度性,对表面层混合料则还要考虑抗滑性。

3 防治措施
3.1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拌合过程中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 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

严格控制涂料的孔隙率,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来说,目标孔隙率应该控制在4%左右。

在摊铺混合料时, 摊铺温度应控制在130℃- 150℃为宜, 摊铺厚度均匀, 压实设备数量应配套, 速度控制在2m/min 左右, 碾压遍数不能太少, 以免混合料孔隙过大。

提高压实效果,保证路面压实度。

3.2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骨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

如果骨料呈酸性则应添加一定数量的抗剥落剂或石灰粉, 确保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 同时应尽量降低骨料的含水量。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实际上是在各种路用性能之间搞平衡或最优化设计,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情况做具体分析, 尽量互相兼顾。

3.3 建立建全路面排水系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结论
沥青路面水损害现象的日益严重,也使路面水损害问题得到更多的重视。

虽然目前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还缺乏系统的宣研究,但是多年的经验和实践已使人们对这个问题具有足够的定性认识。

要解决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问题,不仅要合理进行路面结构设计,保证施工质量,而且需要提高现有的相关技术标准,科学合理的选取试验试件。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2贾渝,张全庚。

对我国当前沥青路面技术标准的若干看法[J].华东公路,1999,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