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合集下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形成逻辑、规模估算及分担机制——以浙江省为例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形成逻辑、规模估算及分担机制——以浙江省为例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研究 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 徐慧枫,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城乡互动。邮编: 221116 * 基金项目: 浙江省党校( 行政学院) 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九批规划课题“浙 江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估算及分担机制创新研究”( ZX19039) 的研究成果。
化的推进依然进展缓慢。市民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 金投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主体模糊、责 任不清、分担机制欠缺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突出问题。 因此,厘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形成逻辑和 基本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市 民化成本进行货币估值,针对当前成本分担中的困 境创新分担机制,对于加快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的 市民化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基础设施成 本 低。[10] 代 际 差 异 方 面,有 关 调 查 表 明 由于购房意愿及养老保险缴费的代际差异使得江苏 省第一代外来农民工与新生代外来农民工市民化成 本存在 3.1 万元的人均差额。[11]
( 三) 有关成本分担主体的讨论 经验层面上,学界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分 面。政府是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不仅要处理好同 企业等其他经济主体的关系,同时也需明确中央政 府与地方政府———农业转移人口流出地政府与流入 地政府的权责义务划分。[12]-[13]此外,慈善机构等社 会组织可通过法律维权和社会资助等方式为农业转 移人口的市民化提供支持。[14] 不难看出,已有研究对于市民化成本的成本构 成及分担主体多从经验层面出发进行论证,缺少理 论支撑。因此,本文将从社会成本理论视角出发,厘 清市民化成本形成逻辑,并基于此讨论市民化成本 的基本构成及分担主体。已有研究成果中鲜有浙江 省省级层面市民化成本估算的实证分析。浙江省农 业转移人口比例较高,是外来农民工主要流入地,尽 管经济基础较为扎实,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仍面 临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其在市民化进程中遇到的问 题更加复杂多样。本课题选取浙江省作为样本进行 市民化成本的估算并探讨成本分担存在的困境和对 策,颇具典型性。

浙江对非洲经贸合作的基础优势及路径探析——以金华市为例

浙江对非洲经贸合作的基础优势及路径探析——以金华市为例

1作者简介:沈冰鹤(1985— ),男,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课题项目: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二批规划立项课题“浙江对非洲经贸合作新领域研究:以金华市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X22199)。

2018至2020年,金华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

这是金华推进中非地方合作走深走实,形成浙江对非洲国家双向互动态势,助力浙江扛起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窗口”交出的又一高分答卷。

金华对非洲国家经贸合作起步较早、基础扎实、前景无限广阔。

近二十年来,金华持续深入推进对非洲国家合作交流,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日趋频繁,打下了坚实的合作交流基础。

金华对非洲国家经贸合作领先全国,非洲成为金华最大的海外出口市场,双方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占浙江全省近“半壁江山”。

一、浙江对非洲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的时代价值及战略意义(1)服务国家对非洲合作整体战略。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创建以来,尤其是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来,中非关系跃升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经贸合作关系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习总书记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出要“携手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紧紧抓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推进与非洲的交流合作。

国内尤其是沿海省份十分重视在服务于国家对非洲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下加快推进对非洲经贸合作往来的步伐。

作为国家全面扩大开放的排头兵,浙江省对非洲经贸合作往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契合浙江对非洲合作的现实需求。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中小企业集聚,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亟须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寻找高潜力新兴投资市场和富裕产能转移地更是今年疫情过后全省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董 建 萍提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强大中国的必由之路,不断总结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方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作者董建萍,女,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省委党校高端智库专家,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杭州 310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的新的精辟概括。

新时代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为基础,远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未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新境界。

“新时代”是一个极具冲击力的重要判断,十分鼓舞人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成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所以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是以民族复兴、振兴中华为己任,进而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持深刻认识和科学分析国情,坚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指导中国实践,经过艰辛探索,开创了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取得成功,完成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第一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及实践载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浙江党校行政学院系统

浙江党校行政学院系统

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文件
浙党研[2017]13号

关于公布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专项课题立项的
通知
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各单位:
经研究,“浙江经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等70项课题被确定为中特中心专项课题。

请各课题承担单位做好课题管理工作,并结合本单位实际,给予立项课题必要的课题经费支持。

“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经验的理论贡献研究”和“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典型经验与案例研究”一般专项课题,研究期限为三个月,建议每项课题资助经费不低于2000元。

“走在前列的浙江样本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期限为半年,建议每项课题资助经费不低于5000元。

请各课题负责人认真开展研究,努力提升成果质量。

若课题成果查重违规或评审为不合格,中特中心将给予撤项。

附件: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项课题立项课题名单
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7年10月13日
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研究中心“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课题名单
三、走在前列的浙江样本研究。

在省委党校学习个人总结

在省委党校学习个人总结

在省委党校学习个人总结篇一:党校学习培训个人总结党校学习培训个人总结——李彪时光荏苒,紧张、充实而又愉快的党校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这两个月以来,在省委组织部的亲切关怀下,在党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在各位老师的悉心传授下,我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史、省情形式考察、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提升等多个专题,并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参观与考察培训,最终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党校学业。

这是一次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学习,使我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上得到了全面培训,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感觉收获颇丰,感触很深,提高很大,使我受益匪浅。

现将党校学习培训情况总结如下:一、集中学习、提高素养、夯实基础(一)学习态度端正。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从没请过一天假,专心听好每一次讲座,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围绕讲座内容,结合实际,积极参加小组讨论,认真研讨。

通过这次的专题学习,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史以及当前省情形势考察研究的重大意义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对其主要内涵、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党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并且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

为报答组织上的关心,我今后更加要学以致用,把自己在省委党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全部转化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二)学习成效明显。

我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省情形式调研与课题研究;领导素质与能力建设提升;党史与政党建设等内容,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进一步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开放型理论体系;更加深刻领会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一次飞跃和升华。

试析党校如何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工作

试析党校如何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工作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任课教师:陈路教授学号:G07030501002 姓名:李昆裕试析党校如何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工作《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

这就决定了党校承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重大战略任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熔炉的职能定位也决定了党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主阵地。

那么,作为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究竟应该怎样肩负起这一历史重担,切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干部教育培训中去呢?这需要有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总结中不断提升的过程。

现根据我的学习和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关键是要提升党员干部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境界是区分其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显著标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一样,其境界来源于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于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源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追求真理而勇往直前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这种境界主要体现为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毫不动摇地开辟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成功的坚定自信和求真务实、沉着冷静的政治判断和政治智慧。

这些境界是任何其他流行于中国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不具备的。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就把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分为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模式(准确地说应该是斯大林模式),另一种是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治理中的人才吸纳与培育研究——以安吉县三村为例

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治理中的人才吸纳与培育研究——以安吉县三村为例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核心力量,村党组织书记这一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执行者、实践者和带头人,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村干部吸纳培育机制以实现和维持村庄政治人才“源源不断”是达到“治理有效”的关键。

安吉地区L 村、H 村和W 村整合和调整外部嵌入(吸纳)和村庄内生(培育)两种路径,形成二者相互补充和配合的乡村人才吸纳和培育机制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村庄精品示范村的建设,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

关键词:基层治理;村书记;人才吸纳;人才培育一、引言(一)问题的提出人才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大量人口涌向城镇,造成乡村治理资源匮乏。

由于没有乡村人才特别是具备中坚力量的村干部的引领和带动,农民主体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乡村公共事务缺乏有效管理,乡村治理陷入困境。

安吉作为美丽乡村发源地,多个乡村也曾经经济贫困、环境恶化、村集体力量薄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吸纳和培育,涌现出了一大批乡村榜样,带领乡村改头换面,走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那么为什么在安吉这片大地上,普通村庄能够涌现出人才队伍群体并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普通农民或是流失人才是如何被动员到党组织的网络,进而成为乡村治理的有力力量的?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基层治理中人才培育吸纳概念的界定基层治理中的人才不同于一般的村民,他们因村民的信任以及自身掌握的资源在村级管理事务过程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

在实施 “一肩挑”之前,乡村基层治理中的人才主要包括村两委成员,而村党支部书记又居于中枢地位。

本文主要分析村庄“领头雁”人才队伍如何吸纳和培育的问题。

就安吉县而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内生型人才的培育,即乡村内部自觉通过培养后备干部的方式实现乡村基层治理人才正常接替;另外一种是外部嵌入型人才的吸纳,即当地党政机关通过引入外部的适合村庄发展的优秀人力资源从而实现人才的更替。

二、村庄人才吸纳和培育:L 村、H 村和W 村的案例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治理中的人才吸纳与培育研究—以安吉县三村为例课题项目:湖州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规划课题,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规划课题(ZX22113)张胆琼作者简介:张胆琼(1992—),女,河南巩义人,安吉县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层治理180Educational training教培L村、H村和W村是安吉县的三个精品示范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2、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 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 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 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制度基础。 政治前提和 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十七大报告
结束语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
“要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 要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 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 实践特色、 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 和时代特色。 和时代特色。”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年 月22日) 日 “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 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 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 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十七大报告 十七大报告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系列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内涵、 的内涵、特征及历史地位
喀什地委党校 李晓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 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 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 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 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指向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指向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指向作者:陈培浩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1期陈培浩※ 基金项目: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一批规划课题“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指向”(编号:ZX21003)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政治建设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永恒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丰富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生成逻辑、实践逻辑和发展逻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生成逻辑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既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精华,也深刻汲取了国外政党关于加强政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是对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升华。

(一)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政党属性的本质揭示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将政党与阶级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政党的本质属性及阶级内涵,认为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自产生之日起,就把夺取政权进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作为革命的目标,强调“政治问题对活跃革命者而言不是次要的问题,而是首要的问题”[1](P66)。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革命纲领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先进品格和政治立场[2](P39-66)。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政治的重要作用,鲜明指出“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3](P406)。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并没有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概念,但他们关于政治的内涵、政治的重要性、无产阶级政党对待政治的态度的相关论述,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以农业经济开发区助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嘉善县为例

以农业经济开发区助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嘉善县为例

20作者简介:方芳 (1975- ),汉族,浙江嘉善人。

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课题项目: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批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ZX22127 )。

2013年嘉善县成为全国首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2019年嘉善县被列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双示范”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方式创新成为了嘉善的首要任务。

2018年嘉善县开始尝试规划筹建农业经济开发区,2019年嘉善县响应嘉兴市《关于推进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了推进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速度。

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将有助于嘉善县在农业方面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实施现状(一)突破大面积用地瓶颈,完成农业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1.创新建立“1+X”发展模式2019年嘉善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双示范”建设目标,出台了《关于推进嘉善县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意见》,创造性的以“创新、转型、转化”为主线,建立了以嘉善县农业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魏塘街道、惠民街道、干窑镇和天凝镇为农业经济开发区分区的“1+X”发展模式,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科研院所助力+村级组织参与”的发展思路,目前总体规划面积为5.77万亩的《嘉善县农业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

2.明确各个开发区分区“农业+”的功能定位四个分区已根据总体规划和自身特色资源,明确“农业+”的功能定位。

魏塘街道以精致花卉产业示范园为定位,规划建成现代农业与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开发区;惠民街道以标准化果蔬产业示范园为定位,规划建成高投入高产出的综合性高科技集约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干窑镇以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园为定位,规划建成集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建设为一体的综合体;天凝镇以稻米粮油产业示范园为定位,规划建成新型绿色、高产高效的全产业链农耕文化示范基地。

(二)建立纵横有序、组织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1.加强纵向管理,成立农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初期,为嘉善县农业经济开发区“1+X”发展模式的稳步有序推进,嘉善在县级层面成立了农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在魏塘街道、惠民街道、干窑镇和天凝镇分别成立的农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区由各镇(街道)的主要领导任主任,从镇属农业农村办中挑选1-2名人员任专职副主任 ,具体负责开发区业务展开和管理,形成了完善的组织功能框架。

党校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业(完结版)

党校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业(完结版)

中特理论体系考试范围(参考教材:田克勤著和徐志宏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1、内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思想基础:(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科学地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并使之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得到继承、发展的基础条件。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新时期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得以制定和贯彻的基础和条件。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总结群众的创造,进而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条件。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基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重大成果。

(2)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重大成果。

(3)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样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果。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使主观思想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使认识合乎实际。

这是我们党的工作和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法宝。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秦 刚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以发展为主题,以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回答了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并以鲜明的特色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基本结构 鲜明特色作者秦刚,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091)。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解决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解决的是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也凝集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轨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国情和世情的认识,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深厚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结果。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起着思想先导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论证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乡村建设机制研究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乡村建设机制研究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2期〔收稿日期〕2021-01-25〔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二批规划立项课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乡村建设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X22249)。

〔作者简介〕马井彪(1990-),男,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党校助教。

一、文献综述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内学界围绕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研究。

在大多数学者看来,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在于推进城市与乡村实现平衡充分发展。

如郭晓鸣认为,乡村振兴有利于促进城市与乡村发展协调。

范建华认为,乡村振兴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张晖提出,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是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人才困境、土地困境、资金困境等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进行研究。

如杨璐璐认为,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现代人才短缺阻碍农业现代化与乡村产业振兴;卞文忠进一步指出,不仅乡村产业振兴缺乏人才,乡村振兴其他环节也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刘振伟、朱新山认为,在振兴乡村过程中,大量乡村遇到的共性问题是土地配置规划未优化,土地利用率不高,同时存在财政支农资金短缺。

三是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学者主要从如何健全城市与乡村发展体制机制层面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大多数学者如吴肇光、刘祖军、陈泽熔、慕良泽、王晓琨等认为强化乡村制度性供给与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也有学者于法稳认为农村居民身心健康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

学界研究虽然涉及通过加强健康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但是大都从宏观层面来阐述健康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对如何具体通过健全健康乡村建设机制推进乡村振兴鲜有具体论述。

其实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出“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探索理论前沿重整学科信心——“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高层论坛·2011暨全国党校系统第十五次科学社会主

探索理论前沿重整学科信心——“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高层论坛·2011暨全国党校系统第十五次科学社会主

义不仅解决资本主义问题 , 更是解决人类的发展 问题 , 这是两个不同的维度。 我们更应从人类发展 的角度来理性认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3 ) 到了一条道路 , 有了基本 的框架 , 更在于还有了理 论体系。我们不能因为今天仍存在问题而仅仅归 咎于理论本身 。当然 , 这一理论本身不应是固守
山。 即便如此, 变革 , 仍然是所有识时务者的共同选 择。 而尤其值得所有社会主义者深思的一个问题则 是: 当下暴露 2 世纪资本主义缺陷的金融风暴 , 1 为
何并没有就此转化成选票箱里的红色风暴? 显然,社会主义理论并没有因为社会主义百
大学、 上海交大 、 华东师大 、 华东理工大学等党校 、 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等单位 。专家们主要围绕中
进行 了交流。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前沿 科社教 学 述评
自 14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 《 88 共产党宣 制度较量始终胶着 。从第一 国际到第四国际, 从 “ 十月革命” 到苏联解体 , 2 世纪早期 的资本主 从 0
义大萧条到 2 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 1 世 界经历了无数战火和运动的洗涤 ,人类社会也几
论创新的, 比如“ 以人为本” 。而其他的有些理论 , 尚正在实践的检验之中, 或已被检验是不成立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无模式? 04 自2o
年雷默首创“ 北京共识” 概念以来 , 相对 国外不少
学者的高调讨论相对应 ,国内学者则显得相对审 慎些 ,并且开始更侧重于同资本主义发展的源流 进行必要比照。解放军空军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孙
会议 综述
当代社科视野 21年第 1期 01 2
探索理论前 沿

重整学科信心
“ 社会 主义理论前沿 问题高层论坛 ・0 21 1暨全 国党校 系统 第十五次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教 学科研座谈会" 会议述评

政治尚贤传统下新乡贤“告老还乡”的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政治尚贤传统下新乡贤“告老还乡”的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2018年3月Mar.2018克拉玛依学刊JOURNAL OF KARAMAY 第8卷第2期Vol.8No.2摘要:“新乡贤”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的同时,“告老还乡”也被冠以实现乡贤资源“从乡村流出”到“回归乡村”良性循环的有效形式而被提出。

为了验证新乡贤“告老还乡”的现实可行性,文章以浙江省绍兴市乡贤群体为研究样本,从文化传承、社会发展需要及养老方式的角度论述了其情与理,并通过对新乡贤回归农村的意愿、其回归对农村的作用以及其回归后的物质需求等方面的解析,论证了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实现新乡贤“告老还乡”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

最后,文章还提出建立新乡贤信息库、提升宣传度、保障各方待遇等建议,以帮助绍兴市更好地实现新乡贤“告老还乡”。

关键词:绍兴市;尚贤;新乡贤;告老还乡;可行性中图分类号:G127;G249.27文献标识码:ADOI :10.13677/65-1285/c.2018.02.06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费婷.政治尚贤传统下新乡贤“告老还乡”的可行性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8(2)30-34.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提出鼓励新乡贤“告老还乡”的主张,这个被解读成为“官员退休做新乡贤”的理念一度在社会上引发热议。

2017年“两会”前夕,钱念孙在一次针对性采访中明确表示,他所谓的“告老还乡”指的不仅仅是官员,而且也包括医生、教师、白领、蓝领等一大批具有知识和技能的人。

尽管片面解读已予以更正,但社会上对“告老还乡”理念的认同度并没有因此得到较大提升。

就当前来看,大众对于该理念最终能否落地仍保有疑虑。

从主观角度而言,人们的担忧主要体现在对新乡贤退休后回乡意愿的关注;从客观角度来看,新乡贤退休后,其所拥有的资源和能量是否因同样“过时”而无法满足乡村发展需要;若其所拥有的能量尚未过时,那么其退休后的“权力余热”是否可能导致“权力寻租”;而其“告老还乡”后所需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是否会给国家带来政治尚贤传统下新乡贤“告老还乡”的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费婷(中共绍兴市柯桥区委党校,浙江绍兴312030)*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8N99)、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9批立项课题、2017年绍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政治尚贤传统下新乡贤‘告老还乡’的可行性研究——以绍兴市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简介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简介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组织处
出版物刊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页码: 97-97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资本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浙江省;党校系统;研究方向;大学语文;理论结晶;创造性思维能力;专题课
摘要: <正>汪水波教授:1945年出生,湖北广济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宋涛教授.现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党校系统《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开设社会主义财政收入分配、市场经济及个人收入分配等专题课程.治学严谨,授课思路清晰,教学中注重自发式、研讨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撰有专著1部,主编著作或教材6部.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30余篇.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优秀奖及中国人民大学教材二等奖等.合作主持并完成浙江省“85规划”《<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课题,参加并完成多个国家级合作科研项目.专著《马克思黄金时代的理论结晶》被我国经济学有关专家称为一部“有理论深度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研究中心规划课题
鉴定结题审批书
课题编号
课题类别
成果形式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年月日
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研究中心办公室制
一、数据表
二、总结报告
注:本栏可加页。

三、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
注:(1)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请按课题负责人、课题研究任务主要承担者、课题组一般成员的顺序填写。

可加行、加页。

(2)主要阶段性成果的重要转摘、引用和应用情况可加页说明,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四、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五、成果鉴定结果
六、研究中心会议鉴定
六、研究中心审批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