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路径
摘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盈利模式正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浪潮的冲击。
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也迫使银行需加快转型,创新盈利模式。
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转型压力的基础上,对其未来转型路径及盈利机会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由传统盈利模式向新型盈利模式转型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脱媒程度的加深对我国商业银行既有的经营管理方式、业务发展模式、盈利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顺势而为的转型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机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路径进行了分析。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转型压力
我国商业银行此前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经济增长、人口红利和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努力,但高增长的盈利模式当前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经济下行对银行经营效益、资产质量形成双重挑战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6%,接近年度目标下限;7月汇丰PMI降至47.7,创近11个月新低。
数据表明,GDP增幅高度与银行业利润增长正相关。
中国经济下行进入“中速”发展时代,在减少银行增长动力的同时,也对其资产质量产生较大压力。
银行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须同时面临“稳增长”、“保质量”的双重压力。
(二)利率市场化加速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当前盈利模式带来冲击
2012年,我国银行业利润总额由2002年的364亿元增至1.51万亿元,增长42倍。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这种高息差和以信贷为主的盈利模式终将难以持续。
2012年以来,中国银行业NIM已连续下滑3个季度,未来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将进一步影响银行的定价地位。
此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使得间接融资比例不断降低。
2012年我国企业债筹资额是2002年的74倍,达2.25万亿元;银行理财余额达到7.1万亿元,与保险业、信托业的资产总额相当。
(三)同业和跨界竞争全方位展开
“超级网银”、跨行资金归集等功能的推出,淡化了银行的边界,使银行的传统渠道优势不断弱化。
保险、证券等非银金融机构,也不断蚕食银行传统业务。
此外,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浦发银行提出了移动金融战
略,中信银行推出了“异度支付”等。
金融脱媒的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创新更是不断争夺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和支付业务。
支付结算领域的竞争更为突出,有约61.3%的中国网民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进行付款。
第三方支付当前已成长为排名第二的电子支付方式。
(四)经济结构调整及监管政策规定提出了新要求
2013年6月底的“钱荒”,虽有季节性及偶发性因素,但同时也暴露了金融泡沫化、资金空转套利及金融结构失衡的问题。
近两年来,银监会陆续出台资本管理、“腕骨指标”等一系列监管政策,提出了银行理财、银行收费、外汇业务等监管要求,并重拳整顿银行间债券交易和同业交易,大力治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这都对银行当前业务发展模式、盈利能力形成挑战,对加快银行业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未来盈利机会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在面临多重压力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机遇:信息技术的进步助力银行精准营销、灵活创新、渠道智能和集中运营;经济结构的转型催生了消费金融、新型城镇化、商品市场等巨大需求;经济全球化开拓了新的价值来源渠道;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将促使市场格局进一步分化,领先者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面对新的竞争环境,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转型来创造新的盈利点,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一)公司金融
1.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依然是银行最大的客户群体,预计到2015年我国银行从大企业客户获得的收益将超1万亿①。
大企业在传统银行业务、新兴投资银行业务等领域具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且对产业链上下游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未来,大型企业依然是银行经营和盈利的重点,但应避免只采取单一的信贷营销模式。
为大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是银行未来转型的方向,具体为:在营销模式方面,重在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在产品服务方面,更加重视为企业提供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领域的服务;在协作方式方面,实现四个领域的联动,即传统公司业务与新兴投行业务联动、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和对私客户联动、银行母公司与子公司联动、境内外分行联动。
2.中型企业。
到2015年我国银行从中型企业客户获得的收益将超过9000亿元②。
与大型企业相比,银行在对中型企业定价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当前,银行在经营和服务中型企业过程中,转型的难点主要在风险控制方面,中型企业的信贷审批和风险政策以往基本与大企业一致。
因此,需根据中型企业的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与工具,而不只是套用大企业的风险政策、工具与方法。
与此同时,在中型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银行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避免企业自身的转型风险。
3.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
重点支持领域。
富国银行的经验显示,该行100万美元以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约占其企业贷款总额的17%,平均利率在8%到10%之间,远高于其他类型贷款利率。
银行在经营和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首先要培育小微企业零售化经营能力,采取批量处理的零售模式;其次要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建立适用于小微企业的风险政策、工具与方法;再次是对小微企业提供全程服务。
在小微企业成长为中型企业后,银行要采取“同一客户、同一银行”方针,避免因客户类型变化后,因内部管理原因导致的客户流失。
(二)零售金融
1.互联网金融与移动金融。
新技术将对银行服务渠道与服务模式产生变革,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与移动金融方面转型的难点在于:首先要创新商业模式,把握互联网与移动技术发展趋势,创造新的盈利机会;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提升精准营销能力;其次是培育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的高效迭代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快速反应机制;再次是实现渠道的同步性与用户体验的一致性,使在不同渠道上的客户拥有一致的体验;最后是加速传播,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和网络商圈的作用。
2.私人银行。
福布斯统计显示,我国亿万富翁已超过6万人,私人银行客户因其高收益将成为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据调查,私营企业家与企业高管在我国私人银行客户中的占比为83%,这些客户都与企业经营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服务时,不只是向其销售高收益理财产品或提供高端私人银行服务,更重要的是建立高效的服务平台与运行机制,提高产品和服务方案设计能力,重视财富规划,满足财富管理和传承、海外投资等高端金融需求等。
3.消费金融。
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金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众多的消费金额种类中,个人住房信贷仍占主导地位,信用卡分期等消费贷款也快速上升。
发展消费金融,需不断提升消费信贷比重。
这既是消费金融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是优化存量信贷资源的手段,亦是在资本约束条件下提高盈利能力的必然。
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应准确定位细分市场,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与收益二者间的平衡。
(三)金融市场业务
1.资产管理与金融机构业务。
资产管理已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市场。
2012年我国理财产品余额达7.1万亿,保险、证券、信托资产总额分别达到7.35万亿、13.76万亿和7.47万亿。
搭建资产管理平台,对有效衔接供给与需求,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发挥商业银行母子公司联动作用,防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机构业务包括为小型银行与海外银行提供清算、拆借、代理交易、托管、支付、现金管理、跨境贸易融资等服务。
到2015年,金融机构业务将贡献45%的金融市场与投资银行收入。
因此,需将金融机构客户业务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整合相关资源与流程,满足频繁交易及高效运作等需求。
2.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催生多个人民币金融服务与交易市场,为我国银行带来巨大盈利机会。
首先是支付结算市场。
预计2015年人民币贸易和投资相关的结算金额将达到9万亿。
其次是人民币清算服务。
将来海外人民币必然在境内进行最终清算。
再次是人民币交易。
资本项目的放开将催生海量交易人民币在岸市场,我国银行应加强研究与分析,创新产品与服务,充分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盈利机会。
三、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等新兴业务的发展正不断侵蚀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领域。
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顺势而为,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创新与突破,不断开拓业务领域的蓝海,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大潮中取得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①引自麦肯锡报告,大型企业为年收入在1.25亿美元以上的企业。
②引自麦肯锡报告,指年收入在6000万美元到1.25亿美元之间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魏振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商业银行转型[J].区域金融研究,2013,(03).
[2] 朱宣宣.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内涵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3,(07).
[3] 尹纪秀.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转型分析[J].商业经济,2011,(06).
[4] 徐志宏.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几个认识问题[J].金融论坛,2006,(09).
[5] 沈荣勤.关于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发展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