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_走读_现象应引起重视

合集下载

莫让“走读干部”走丢良好官风

莫让“走读干部”走丢良好官风

龙源期刊网
莫让“走读干部”走丢良好官风
作者:
来源:《浙江人大》2014年第11期
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

10月13日新华网报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
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

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

网民“锟强”:其实下班后回家原本是极为正常之事,可个别干部却不管条件许可与否,一心想着往家里跑,往外面跑,有的一跑就是一整天,有的甚至打着公干的幌子一待就是数日,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网民“钱报”:“走读”看似是小事,其实反映了对工作的态度和对群众的感情,发展下去可能就是渎职。

另外,干部“走读”造成许多潜在的腐败现象。

一些干部频繁往返用公车接送,增加财政负担,滋生“车轮上的腐败”,助长了特权思想。

网民“惠铭生”:多年来,一些地方在治理“走读干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治标不治本。

根治“走读干部”不妨来个釜底抽薪,像治理“裸官”那样治理“走读干部”。

比如可规定,凡属于“走读干部”的,在提拔时,一律不安排担任基层单位“一把手”;已担任“一把手”的,要进行调岗换位。

乡镇财税干部“走读”现象值得重视

乡镇财税干部“走读”现象值得重视

务、项目完成期限和工程效益。

四、坚持项目资金“一支笔”审批制度。

严格遵守“先借后补,以奖代补”原则,项目资金支付实行项目责任人一支笔审批,并根据工程进度、质量拨付资金。

五、坚持对项目工程考核,实行以奖代补。

按任务完成、质量高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逐项打分评比,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结算项目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的依据。

六、坚持跟踪管理,强化监督机制。

县农发办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通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效益。

工程竣工后,组织项目会计开展互审,纠正非项目开支,再由县审计局进行审计。

(平昌县财政局 姜顺民)乡镇财税干部“十盼” 一盼“四垂直”管理体制早日落到实处。

二盼依法治税理财受保护。

三盼各级党政高度重视,部门配合,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财税工作。

四盼充实队伍,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五盼全体财税干部都能勤政廉政,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爱业敬业。

六盼提高财税干部政治、经济待遇。

七盼财税干部“临”转“聘”,“聘”转“固”,解决后顾之忧。

八盼落实财税干部相应职称,实行学历、职称与工资挂钩,激励提高业务水平。

九盼尽量解决亲属、子女就业、就学问题。

十盼改善生活、办公条件,提供良好工作环境。

(广安县财政局李德海 尹才铭)从“上门收税”到“上门纳税” 每月初,笔者到财税所领工资,发现财税所办公室内外挤满了人群,仔细观察,原来都是主动上门纳税的工商户。

近年来,南部县大河镇财税所一改由征管人员上门收税为工商户主动上门纳税,这是由于他们在征管上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大力宣传税法。

财税所把有关农村纳税政策印在塑料硬膜上,张贴在各个农户门上。

在场镇办了4块税法宣传板报。

逢场天,财税人员在街头,用小广播宣传税法政策。

每周在镇广播站举办一期税法知识讲座。

每月召开一次工商个体户会议,学习税法知识,通报当月纳税情况。

通过上述措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纳税意识。

年终,大张旗鼓地表彰积极纳税的先进单位、个人和协税有功人员,从而在大河镇形成了主动纳税光荣、偷漏税收可耻的良好风气。

2024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

2024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

2024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____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一、背景分析干部走读制度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便开始实行,旨在加深干部对基层的了解,提高基层工作能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干部走读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____年,我国仍面临着干部走读制度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整治方案,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干部走读制度,提高其效能。

二、问题分析1. 低效率:部分干部走读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往往只是短暂的停留,无法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

2. 机制不健全:目前的干部走读制度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导致一些干部对走读工作缺乏积极性。

3. 行程安排不科学:有些干部走读的行程安排过于紧张,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4. 缺乏沟通:干部走读制度中存在一些组织上的不足,导致干部与基层群众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三、整治方案1. 完善干部走读计划制定干部走读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和基层需求,合理安排走读时间。

将干部走读的时间延长至一个月以上,以确保干部能够充分融入基层,了解实际工作情况。

2. 建立奖惩机制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参与干部走读工作的干部给予适当的激励和表彰;对于不认真履行走读职责的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通过奖惩机制,激励干部走读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3. 合理安排行程在制定干部走读计划时,应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过于紧张的行程安排。

充分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保走读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与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深入沟通。

4. 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确保干部走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加强各级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统筹安排干部走读工作,确保干部走读的质量和效果。

5. 提供培训和支持为干部走读提供培训和支持,提高干部在走读工作中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干部提供相关的走读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

6. 加强基层工作环境建设加强基层工作环境建设,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为干部走读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保障。

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弊端与对策

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弊端与对策

乡镇干部的“走读”现象,在我市沿江平原乡镇已出现多年。

但近几年来,又出现了部分山区乡镇干部“走读”增多、公费“走读”增多等新的不良趋势。

“走读”现象的普遍化,以致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走读”走没了干部耐心,干部工作的责任心减弱了,耐心没了,甚至连上级精神也不肯及时传达;二是“走读”走丢了干部热心。

每到下午4点钟和周五下午,心里就急着要往城里赶,有的对群众反映问题不闻不问,推诿扯皮,以致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真正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减少了;三是“走读”走低了干部能力。

乡镇干部名为驻村但不下村,或者“脚”下村“心”不下村,做起工作来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四是“走读”走坏了干部形象。

群众真正有困难时,却找不到乡镇干部,老百姓没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尤其是“雪中送炭”式的救助。

此外,所衍生的上下班不按时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干部本人和部门形象;五是“走读”走失了集体资金。

“走读”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公车折旧、油费增多以及办公室失窃等现象。

分析乡镇干部“走读”的原因,一是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被某些干部当成“走读”的便利条件。

譬如,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县(区)、乡(镇)之间距离缩短,快的只需二三十分钟,远的也不过个把小时的车程;通信条件的改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均可在第一时间找到需要找到的人;二是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干部认为,机关工作人员每天都可以回家,而乡镇工作条件相对还差一些,文化生活枯燥,不“走读”,心理上觉得不平衡;有的脱离了自身乡镇工作的实际,认为白天已完成工作任务,晚上再住乡镇没必要;还有的认为八小时之外属于个人支配,“走读”是绝对的个人自由。

三是乡镇领导干部异地交流频繁。

如此一来,对3-5年左右时间就有可能被交流的干部来说,在某一乡镇安家感到不现实。

这样,就出现了“既然不安家,就得走回家”的附属问题。

要纠正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对乡镇干部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现在有不少的乡镇干部家住城里,有些干部“早上去乡镇,下班回城里,来回车接送”,群众称他们为“走读官”。

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据调查了解,乡镇干部大部分异地有房子,我县沿江乡镇领导干部“走读”问题比较严重,群众反映,许多乡镇干部虽然工作在农村,但心在城里,想找乡镇干部办点事很不容易。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乡镇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具有直接性、群众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说到底是作风问题,如果任其蔓延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阻碍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那么如何解开这个问题的症结,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试就有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成因分析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起于9o年代初,时间久、数量多,农村干部群众对此反映也比较强烈。

各地领导机关多年来也曾抓过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成效不明显呢?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从思想认识上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一致,找不准解决问题的症结,决心不够大。

有的认为,现在是信息社会,交通发达,来去方便,干部没有必要吃住在农村;有的认为,乡镇干部长年奉献在农村,把家安在城里,来回上下班也情有可愿;有的认为,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涉及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实际问题,怕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等等。

因此,有些领导同志对这个问题不想抓、不敢抓,在整治“走读”现象时,瞻前顾后,心慈手软。

二是一些乡镇干部群众观念淡薄。

他们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做工作不走群众路线,不愿深入基层和群众,做事情想问题,不是考虑基层和群众的利益,不考虑自身的行为在群众中的不良影响,并认为乡镇干部做“走读官”是应该的,是按时上下班,把密切联系群众置之度外。

浅议村干部“走读”现象

浅议村干部“走读”现象

浅议村干部“走读”现象一、村干部“走读”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里买房,享受“城里人”的待遇,其中不乏村干部甚至是村主干。

“早上到村,下午回城”,俨然成了“走读一族”,有的村干部只是在乡镇召集开会才会露面,或者是有事时才到村部一趟,无事就干自己的“副业”,渐渐脱离了村民群众。

村干部“走读”,使干部在村工作时间短,进村入户接触群众少,群众遇到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解决,直接影响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及时妥善处置,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造成村干部“走读”的原因(一)走读的主观原因从主观原因上看:一是思想松懈。

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造成思想滑坡,艰苦奋斗精神不强。

部分干部耐不住村的清苦寂寞,吃不惯村的粗茶淡饭。

二是自律监督不严。

对于走读现象,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律意识很淡薄。

三是责任感不强。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观念弱化、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四是制度建设不力。

从考勤制度来看,村普遍都制订了考勤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没有进行严格监督。

(二)走读的客观原因1、农村工作形式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村政府职能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也间接造成走读现象的发生。

2、便利的交通。

交通的便捷为干部“走读”创造了条件,通信条件的改善,给处理事务带来方便。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更是给“走读”处理事务带来了方便。

3、城乡差距。

自古以来,城乡差距就非常明显,人们都城镇生活都有着无限的向往。

无论是村干部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他们都希望将自己的家安在城镇,让自己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

城镇的城乡差距明显成为造成干部“走读”的重要原因。

4、家庭原因。

家庭的原因,父母年老和孩子年幼晚上需要人照看也造成一些“走读”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干部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不少干部把家安在城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为家属就业和子女在城区读书创造条件。

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对策和建议(一)

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对策和建议(一)

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对策和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教育1、充分认识解决干部“走读”的重要性,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高度,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2、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思想教育。

强化政治理论、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培养和教育,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教育干部热爱农村、以乡为家,安心基层工作,强化乡镇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二)加强对乡镇干部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乡镇干部学习、上下班、值班、住宿、请销假等制度,坚决按制度进行考核和奖惩。

同时,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

(三)改善乡镇工作、生活和住宿等条件一方面要搞好干部宿舍、食堂、卫生等设施建设和改造,着力解决干部用水难、住宿难、吃饭难等实际问题。

开辟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为乡镇干部提供幽雅的生活环境。

丰富乡镇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文化生活,为干部营造一个“家”的环境,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四)充分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1、尽量提高乡镇干部待遇,让他们感受到“干有所值”。

可以根据“按劳取酬、联责联绩”的原则,对干部实行“基本报酬”与岗位责任、“浮动报酬”与工作实绩、“实得报酬”与考评结果“三挂钩”。

2、切实解决乡镇干部的实际困难。

3、加强与乡镇干部的思想交流。

一方面了解其对工作和上级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及当前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传达党委的意图、政府的工作,增强其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乡镇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激励。

制定和落实切合各乡镇实际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手上有指标”机制;建立激励制度,把“走读”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与奖金福利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

(五)加强乡镇干部之间、乡镇干部和和城区干部之间的交流彻底打破干部交流的界线,在工资、编制等不变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期限地采取见习、培训、工作组、挂职等形式切实加大乡镇之间、乡镇与上级部门之间干部的交流,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合理流动的机制。

XX乡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XX乡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XX乡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我乡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我乡机关工作纪律,从根本上整治我乡干部“走读”问题,杜绝“慵懒散虚”等不良风气,使我乡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真正形成干部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

二、整治范围专项整治范围为全乡统管干部。

三、整治内容1、工作日期间,未经许可、不按规定在乡住勤,擅自离岗返家的。

2、不遵守值班制度,工作日夜间和双休日、节假日值班不在岗位的。

3、无改脱离岗位出现群体性事件、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性问题时,不能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及时解决问题的。

4、不遵守工作纪律,无故迟到、早退,工作不在状态的。

四、工作措施1、健全管理制度。

全乡从制度层面防止干部在位不在岗、有事找不到人等问题的发生。

一是建立健全考勤制度。

严格执行上下班按规定时间签到制度,避免流于形式。

冬春季(10月1日至3月31日)签到时间截止到9:30,下班时间为17:00。

晚上值班签到时间为8:00---9:00;夏秋季(4月1日至9月30日)签到时间截止到9:00,下班时间为17:30。

晚上值班签到时间为8:00---9:30;冬春季星期五下午双签时间为15:30,夏秋季星期五下午双签时间为16:00。

所有安排在片线的人员都到党政办统一签到。

特殊情况必须加班。

二是建立健全值班制度。

工作日夜间和双休日、节假日要安排值班,明确值班人员职责。

夜晚在乡住宿值班的干部不少于四分之一,其中必须有一名以上党政班子成员带队住宿值班,干部在乡住宿每月不少于12个晚上,防汛抗旱等特殊时期按有关规定执行。

无特殊情况,乡党委书记、乡长不得同时离开乡里。

三是建立健全驻村制度。

安排干部驻村指导协助村委班子开展工作,帮助解决村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是建立健全请假销假制度。

心得体会-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精品

心得体会-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精品

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现在有不少的乡镇干部家住城里,有些干部早上去乡镇,下班回城里,来回车接送,群众称他们为走读官。

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据调查了解,乡镇干部大部分异地有房子,我县沿江乡镇领导干部走读问题比较严重,群众反映,许多乡镇干部虽然工作在农村,但心在城里,想找乡镇干部办点事很不容易。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乡镇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具有直接性、群众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说到底是作风问题,如果任其蔓延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阻碍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那么如何解开这个问题的症结,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试就有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成因分析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起于9年代初,时间久、数量多,农村干部群众对此反映也比较强烈。

各地领导机关多年来也曾抓过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成效不明显呢?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从思想认识上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一致,找不准解决问题的症结,决心不够大。

有的认为,现在是信息社会,交通发达,来去方便,干部没有必要吃住在农村;有的认为,乡镇干部长年奉献在农村,把家安在城里,来回上下班也情有可愿;有的认为,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涉及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实际问题,怕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等等。

因此,有些领导同志对这个问题不想抓、不敢抓,在整治走读现象时,瞻前顾后,心慈手软。

二是一些乡镇干部群众观念淡薄。

他们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做工作不走群众路线,不愿深入基层和群众,。

2024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

2024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

2024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干部走读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干部走读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还给公务活动带来了不少不便和困扰。

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整治方案,以解决干部走读问题,提升干部的工作效率和公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整治目标本方案旨在解决干部走读问题,提高干部工作效率,优化公务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三、整治措施1.加强干部培训(1)制定干部培训计划,安排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干部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2)组织培训课程包括行政管理、决策能力、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干部提升综合能力。

2.优化公务活动安排(1)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活动安排制度,避免重复走访和频繁出差。

(2)采用信息化技术,提供在线会议、远程办公等工具,减少对干部出差的需求。

3.加强对干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1)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干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重点关注干部的出差情况。

(2)建立实名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滥用公务出差的干部,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查处。

4.推行干部定期报告制度(1)干部应定期向上级上报工作情况和出差计划,以便进行统筹安排。

(2)上级应对干部报告进行审查,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和指导。

5.加强干部间的协作与配合(1)建立干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干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2)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与配合,合理分工,避免资源的重复利用。

6.加强对干部行为的奖惩机制(1)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干部行为进行激励和惩罚。

(2)对干部违规走读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7.加强对干部行为的舆情监控(1)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公众对干部走读问题的反馈和舆论动态。

(2)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四、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1)成立干部走读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治工作。

(2)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山区农村干部“走读”问题值得重视

山区农村干部“走读”问题值得重视

山区农村干部“走读”现象值得重视双成乡党委书记张国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选择到县城或条件相对便利的集镇居住生活,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农村干部。

这些村干部“平时居住在城镇、忙时回村干工作”正日益成为一种常态,势必对农村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带着这一问题,我对双成乡农村干部“走读”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山区农村干部“走读”状况及影响双成乡共23个村,4032户,7898口人,常住人口5048人。

现有两委干部168人,其中支部书记、村委主任37名(含3名兼职乡干部和1名大学生村官)。

据调查,33名村“两委”主干中,在村居住和生活的17人,在县城和乡以外集镇有住房的16人。

在外有住房的村干部中,12人在村里仍有房子、有土地、有项目;4人基本不再务农,除了乡里开会和安排村里一些重要工作外,一年在村时间非常有限。

村干部“走读”甚至长时间不在村,对农村工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其一,弱化了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

农村干部特别是主职干部“根”不在村、“身”不在位,导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经常处于“门紧锁”、“冷清清”的状态,一些公共文化设施长期闲置、派不上用场,难以发挥服务群众、集聚人心的作用。

由于“走读”,一些村干部做不到及时向群众宣传政策,并在规定时间内推动工作落实,极容易迟缓和失误,对整体工作造成影响。

有的群众家里遇到困难和问题,想找村干部出面帮助解决,但往往找不到主要干部,只好打电话、捎口信或者等机会。

在事情紧急又遇通讯不畅时,不得已只能到乡政府求助咨询,一些偏远村的群众办一件小事或咨询一个问题,有的需要误上一整天时间,直接增加了群众的办事成本。

其二,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渐行渐远。

村干部“根”不在村、“身”不再位,既不会做到对群众的所思所盼了如指掌,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谋发展谋民生。

村干部不再像过去一样固守村里,紧时工作“一阵风”,平时不在群众中,干部扑下身子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解难题少了,和群众的距离远了,群众的抱怨、牢骚和意见就多了,个别村甚至因此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屡屡因一些琐碎事而引发上访告状。

莫让“走读干部”走失民心

莫让“走读干部”走失民心

.页眉.
页脚. 莫让“走读干部”走失民心
走读看似是小事,其实反映了对工作的态度和对群众的感情,发展下去不仅走坏了干部形象,走散了作风,走失了民心,而且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

俗话说的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只顾着下班走人,过着八小时外就找不到人的生活,层层搞遥控指挥,不能及时履行职责,对群众诉求和基层实际不把握,这怎么能和群众有更好的交流?又怎么能查找真正的困难?干部走读不仅导致干群关系日益疏远、感情淡薄。

长此下去,民心将必然走失,无形中与老百姓竖起一堵墙。

走读干部把时间花在来回奔波的路上,很容易分散精力,影响工作。

更严重的是,少数干部因为走读,到得晚、溜得早,归心似箭,长此以往,哪来心思抓工作,哪有时间走近群众倾听民意?基层很多问题的萌芽往往在平时,干部如果走读成风,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出现群体性事件、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时,走读给第一时间有效处理留下了隐患。

可见,干部走读,走散了心,更走疏了与群众的感情,走远了干群关系。

刹住走读风,必须变走读为住读。

基层条件虽然有限,但是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标准不能降,守土有责的使命感不能减,只有让干部沉下去,作风才能立起来,党和政府的威信才能树起来。

防止和纠正基层干部“走读”的管理办法

防止和纠正基层干部“走读”的管理办法

金秀瑶族自治县防止和纠正基层干部“走读”的管理办法为有效治理全县乡(镇)机关干部职工中存在的“走读”现象,进一步规范乡镇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基层政权,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乡(镇)的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中的“走读”现象主要指乡(镇)干部职工在工作日内,上班时间无特殊情况不按时到岗或擅自脱岗,下班时间没有乡(镇)领导带班值夜的现象。

二、治理乡(镇)机关干部职工“走读”现象,应坚持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治理相结合,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责任追究与完善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三、本办法适用于我县所辖的10个乡(镇)机关干部职工。

四、管理办法1.严格实行工作日夜间和双休日、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

工作日期间,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原则上都要留住所在乡(镇);双休日、节假日每个乡(镇)应至少安排1名领导班子成员在乡(镇)带队值班;乡(镇)干部职工值守人数一般应2名以上。

值班人员应当做好值班登记,值班电话及值班人员手机应保持24小时畅通。

值班安排应与森林防火、防汛抗旱、信访维稳等工作值班相结合。

2.遇有重大事故、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到位,妥善处理有关事宜。

各乡(镇)应做好值班安排表,每月月底前在政务公开栏内公布次月的值班安排,便于群众办事和接受监督,乡(镇)纪委要对值班考勤情况进行归档存查。

3.严格实行考勤考核制度。

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在工作日期间必须按时到岗(因公外出的除外),不得迟到、早退、擅离职守。

因公外出的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办结事情后,应及时回到工作岗位。

各乡(镇)应完善考勤制度,每月在醒目位置公布考勤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4.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

在工作乡(镇)外居住的干部,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得在工作日期间离开本乡(镇),如需离开应履行请假手续;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工作日期间,一般不得同时离开乡(镇),因特殊情况需同时外出的,应妥善安排好工作,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乡(镇)机关干部职工请假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并将请销假情况交乡(镇)纪委归档存查。

村干部 本乡本土为啥还“走读”

村干部 本乡本土为啥还“走读”

村干部本乡本土为啥还“走读”村干部是个特殊群体:农民中的“干部”、干部中的“农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村官城居”逐渐多了起来。

一个村,找不着村党支部书记会怎样?“我的前任支书,就是个典型的‘走读’干部,这几年在市区买了房,村里大事小情都推给我,我又不是主要领导,大事做不了主,村民一次两次找不着还能忍,第三次就要发牢骚。

”一位村会计向记者大倒苦水。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上级党委将这个村党支部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调整,这位村会计也迎来了新支书。

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农村,推动党和国家“三农”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农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量基础性工作也在农村。

村党组织、村委会涣散,作为群众主心骨的村干部“走读”现象,不可等闲视之。

村干部“走读”比例有多高?本土本村的村干部为何也“走读”?为什么不选长住在村里的村民当村干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村干部“走读”无可厚非吗?如何治理村干部“走读”,使其“不敢走”“不能走”“不想走”?前不久,本报记者奔赴黑龙江、福建、江西、陕西部分地区调查采访。

“走读”比例有多高?统计口径不一,各地不同程度存在,但只占少数不同地区对村干部“走读”的界定有所不同:有的将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的现象定义为“走读”;有的将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且影响了工作的才叫“走读”。

各地统计口径不一致,但村干部“走读”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据陕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朱峰介绍,2014年上半年,陕西对乡村干部“走读”进行调查摸底。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村干部能够扎根农村、安心工作。

陕西6.4万名村干部中,长期居住在村上的5.9万名;在市区或县城购房的5133名,租房的2003名,白天在村上工作、晚上住在市区或者县城的3351名。

存在“走读”现象的干部,多数是在距离城区较近,交通比较便利的村,多数个人在村上或村外有企业或经营活动。

2014年4月上旬,陕西千阳县开展了一次村干部“走读”情况调查:全县379名村干部中,371名村干部坚持经常住村,8名村干部有时“走读”。

2023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

2023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

2023年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1. 背景介绍干部走读是指干部在工作期间通过轮岗、挂职等方式到其他单位或地区进行学习、交流和调研的活动。

这是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加干部的政策理论素养、拓宽干部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然而,在实践中,干部走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乱摊派、形式主义、纸上谈兵等,影响了干部走读的实效和效果。

2. 问题分析2.1 乱摊派问题在一些单位和地区,干部走读往往成为一种政绩工程,领导和干部将走读任务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导致一些干部无法认真对待走读活动,只是随便摊派任务,不注重实质性的学习和交流,从而严重影响了走读的效果。

2.2 形式主义问题一些干部在走读期间只注重表面上的形式,如参观考察、听报告、拍照留念等,而忽视了与当地干部的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导致没有真正融入到当地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无法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和问题,从而限制了走读的实效。

2.3 纸上谈兵问题一些干部在走读期间往往只关注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却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办法和实践经验的了解,导致走读成为纸上谈兵,无法为本单位和地区的工作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帮助。

3. 整治方案3.1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明确的干部走读工作方案,明确走读目标、任务和要求。

明确走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干部的能力水平和才干,而不是简单地作为一项形式工程。

加强对干部走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走读活动真正落地生根。

3.2 优化走读计划根据干部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任务,制定个性化的走读计划。

走读计划应包括学习、交流和调研三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走读计划进行科学评估,确保走读活动的实质性和实效性。

3.3 强化走读指导在走读期间,应加强对干部的指导和督促,确保走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注重与当地干部的深入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加强实践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4 优化走读成果对干部走读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将学习成果应用到本单位和地区的工作实践中去。

××镇加强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

××镇加强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

××镇加强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镇加强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乡镇干部是国家机关中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

然而当前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普遍,一些群众一周都看不到几天干部身影。

部分乡镇干部工作弄虚作假,习惯用电话、手机遥控指挥,有事怕下村,下村蹲不住。

工作在乡镇,家住在县城,在岗不安心,下班越来越早,这样的干部走读现象在乡镇越来越来普遍。

走读现象不仅使干部疏离了群众,还常常贻误工作。

对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提高认识,从观念上拒“走读”。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把纠正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作为整治“四风”的重要内容来抓,全面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监督检查,狠抓整改,对走读的危害进行深入剖析,对如何扎根乡村干事业,为群众办实事重新认识,增强乡干部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夯实干部安心“住读”的思想基础,塑造基层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自查整改,从行动上拒“走读”。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镇党委先后召开专题党委会和全镇干部职工大会,要求乡镇干部结合自身实际,重点从上班、住夜、值班纪律执行情况和日常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四个方面带头进行自查整改。

三、完善制度,从机制上拒“走读”。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为有效防止和杜绝“干部走读”现象发生加强清理成效,自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杜绝“走读”现象的长效机制。

一是进一步规范住宿制度,明确规定乡镇领导干部除外出参加会议、公差等外,每周四天住宿在本乡镇。

二是值班制度。

健全完善日常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并由领导带班。

三是考勤制度。

乡镇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本乡镇机关考勤,并将考勤情况进行通报公示。

四是请销假制度。

乡镇领导干部请假应由乡镇主要领导批准。

请假期满,应办理销假手续。

四、强化监督,从管理上拒“走读”。

开展干部“走读”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镇党委主要领导身先垂范,带头执行落实。

县镇干部“走读”问题研究

县镇干部“走读”问题研究

县镇干部“走读”问题研究一、值得关注的干部"走读'现象干部"走读'只是一个形象比方,其"走读'本身缺乏严格的标准定义,只是泛泛地指那些在县镇基层工作,而住在市城区的干部。

究竟家和工作地多远以上才算"走读',在当前交通发达的条件下,这个"走读'是用时间计量,还是用距离计量,没有统一的规定。

我们暂且将那些在基层工作,住在城镇的干部统称为"走读'干部。

据调查了解,"走读'的县镇干部大体分三类:一是轮子干部。

白天工作在县镇,晚上回到城里住宿,许多时间耗在路上。

全市个县区,镇办领导中在市区或县城区有房子的比例最低的,最高的。

二是候鸟干部。

干部像候鸟一样,总往城里跑,白天能见人,晚上见人难,遇事打电话,急事才回来。

三是影子干部。

周末支配少数人员值班,工作搞遥控,往往有事才来。

干部"走读'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县镇干部精神不振、纪律不严、作风飘浮等问题。

二、不行小觑的"走读'影响"来得晚、走得早,心想家、两头跑,要办事、见人难'这是一些群众对"走读'干部的形象比方。

"走读'带来的影响不行小视。

一是助长"四风'滋生。

部分"走读'干部,简单对自己放松要求,上下班常常消失迟到早退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对机关的相关规定不以为然,对相关制度执行不严。

有些干部在城里买房,就会想法设法利用手中权力搞关系,支配自己的配偶、子女到城区工作和读书。

"走读'也简单形成攀比风,看谁的买的楼盘好、谁的车子好、孩子上的学校好、家人城里支配的工作好等等。

二是制约工作成效。

"走读'简单滋生干部的临时观念,表现工作上会消失短期行为,要么急功近利地出阅历、出成果,搞"形象工程',追求近期效应;要么浮在面上,不深化细致调查讨论,抓工作落实浅尝辄止,处理问题不彻底不全面,给后继工作留下隐患,时间一长,不仅干部的力量素养得不到提高,还带坏了工作作风,实际的工作效果差。

干部走读现象实践思考

干部走读现象实践思考
重要性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关注干部 走读现象,加强对干部工作和生活的管理和关怀,对于提高干部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和 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部走读现象的现状与趋势
现状
目前,干部走读现象在各级党政机关中 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和中心 城市中更为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采 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对干部走读现象的 管理和关怀,如提供宿舍、改善交通条 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
Chapter
干部走读的工作模式创新
线上办公与线下走访相结合
干部在走读期间,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线上办公,处理一些 紧急事务。同时,合理安排线下走访时间,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 。
灵活调整工作计划
走读期间,干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 高效推进。
加强部门间协作
干部走读期间,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 工作的顺利进行。
Chapter
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需求
工作压力过大
干部在工作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包括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等。走读现象可能是 他们寻求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通过暂时逃离工作环境来减轻心理负担。
生活质量需求
干部对于生活质量有更高的期望和需求。走读现象可能是他们追求更好生活品 质的一种方式,通过走读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制度不健全
当前干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如住房制度、福利制度等,这些制 度的不完善可能导致干部选择走读以满足自身需求。
管理不到位
对于干部走读现象的管理可能存在疏忽或不足。管理部门未能及时了解和解决干 部走读背后的问题,或者缺乏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干部的走读行为。

左权县多措并举根治农村干部“走读”问题

左权县多措并举根治农村干部“走读”问题

左权县多措并举根治农村干部“走读”问题
左权县针对部分农村干部“走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干部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县委“三件大事”“四项重点”“七场硬仗”工作之中,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立规矩
出台《左权县20XX年脱贫攻坚期间农村“两委”主干管理十条措施》,明确要求脱贫期间“两委”主干必须全天候在村。

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请销假必须经包村干部或乡镇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并报备乡镇党委。

常督查
县委组织部成立干部驻村督查专班,采取明察暗访、夜间突访等方式,对干部在岗情况和履职情况进行督查。

督察情况及时通报,目前已下发《通报》两期。

严处理
对“走读”干部取消本人和所在集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扣发适当数量绩效工资。

连续三次发现或累计五次发现“走读”的,建议乡镇党委作出调整处理。

目前,已处理“走读”干部5名。

重警示
部分乡镇召开干部“走读”警示教育大会,“走读”干部作出深刻检查,以乡镇制定防干部“走读”办法,以点带面规范行为、提振精神、转变作风。

(撰稿人:岂雪峰)。

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_调研报告_

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_调研报告_

崇仁县石庄乡解决干部“走读”现象的实践与启示(镇)干部“走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顽症,干部“走读”疏远了干群关系,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

毗邻县城仅1.5公里的石庄乡从建章立制入手,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干部“走读”现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主要措施以前石庄乡大部分干部都有“走读”现象,群众称:“乡镇干部像候鸟,机关只是临时窝,白天农民找不到,晚上全都进城了”,被戏称为“走读官”。

针对这种状况,乡党委、政府从教育、制度、环境、督促检查和人员分流等方面入手采取强有力措施,使“走读”变为“住读”,使“飞鸽”变“永久”。

1、抓思想转变,从观念上拒“走读”。

一些乡干部认为8小时以外时间纯属个人自由支配,早出晚归,情理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乡党委、政府结合开展的“三民”班子创建和“转变作风年”活动,引导干部充分认识“走读”的危害性和“住读”的必要性,切实解决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问题,在全乡干部中开展了“为什么要‘住读’”的大讨论,对走读的危害进行深入剖析,对如何扎根乡村干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增强乡干部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奠定干部安心“住读”的思想基础。

2、抓制度创新,用机制管“走读”。

要解决“走读”问题,必须靠制度,建立“住读”长效机制。

一是全面推行“543”工作制。

要求党政班子成员和乡干部每周在乡镇工作不少于5天,住宿不少于4个晚上,入村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3天。

并建立班子成员和乡干部住乡工作情况档案,将落实“543”工作制与住宿、考核、公示、民情、干部评议、请销假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一并存入档案。

二是实行签到制度。

干部上下班、值班和“夜宿”实行签到登记。

签到实行“三定点”,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次数。

签到时间为早上8:00,下午2:30,晚上7:30,一日三次,签到地点为乡党政办公室。

遇到干部下村或住村,则由群众在《民情日记上》签字证实。

没有严格按照“三定点”签到或下村、住村没有群众签字的为无效,并派专人管理,记录在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恩与传承
熊雪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大党员干部, 不能把对党对 组织的忠诚等同于对领导上司的愚 忠, 也不能把对领导上司工作的支 持服从等同于无原则的言听计从和 奴颜婢膝。 领导只是党组织的代言 人,决不能同党或者党的组织画“等 号 ”。 领 导 “ 任 人 唯 亲 、 唯 财 ” 只 能 让 单 位 的 “ 团 队 ” 变 质 成 “ 团 伙 ”, 人 际 关系也变成封建社会的 “君君臣 臣”,这样会毁了党的事业。所以,领 导在任期内不公平公正使用干部就 是严重失职。
因此,村干部“走读”现象如不遏制,长 此以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级工作的开 展极为不利,应当引起重视。
(本栏目责任编辑:徐由海)
当前,有一种怪现象,把干部个 人进步都归结为 “命中逢贵人”。有 的人为了能尽快得到“贵人”赏识, 升 迁 快 些 , 买 很 多 的 《 八 卦 》、 《 官 场 升迁术》、《让上司欣赏的秘籍》等来 恶补。有些人为了“巴结”或“感谢” 所 谓 “ 贵 人 ”, 不 惜 重 金 相 送 甚 至 美 色诱惑。于是,“行贿受贿”、“买官卖 官”、“跑官要官”等权钱交易现象屡 见不鲜。党员干部要永葆纯洁性,就 要坚决反对庸俗的处世观, 要勇敢 地同“恶俗”作斗争。唯“贵人”马首 是瞻的处世观念,与马列主义精神、 共产党人的信仰、 先进文化思想是 水火不容的,那是封建文化的糟粕。
当然, 每个人的进步的确离不 开领导的关心与帮教,这点,的确要 心存感激。 但是, 感恩的方式有很 多,绝对不能庸俗!通过金钱与物质
去实行所谓“感恩”,那是一种“人走 茶凉”的利用,是一种“两不相欠”的 交易,更是一种违法违纪的行为!
还有什么比去传承领导的好品 行、好作风、好思路、好方法更能让 领导心动和欣慰的呢?因为,传承是 “ 担 当 ” 与 “ 责 任 ”。 一 个 真 正 的 共 产 党人,对领导的感恩就是用“创先争 优”的进取心努力工作,用感恩的心 将领导手把手教会的好传统传承下 去。 这样的感恩是不附带人身依附 关系的,而且,也是群众能接受,领 导能心安,符合党性原则、符合组织 要求的。
(作者单位:中共永修县委组织 部)
村 干 部 ﹃ 走 读 ﹄何 现学

象 应 引 起 重 视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 多的农民兄弟到城里买房成了“城里人”,享 受“城里人”的待遇,其中不乏村干部。当前 村干部中很大部分都是有知识、 有文化、有 经济头脑的年轻人,一些村干部在县城购置 了房产或者买了小轿车,找了工作或办了一 些经济实体。有的平时呆在城里忙自己的事 务,在乡镇布置重要工作、开会或村里有重 大事情发生时才回到村里工作,平时就电话 遥控指挥村务;有的因为现在交通状况改善 了,白天回村里处理事务,晚上回城里居住, 过着“白天是村民,晚上是居民”的生活,村 民办事或反映问题时常常找不到人,因此意 见很大。
当前,农村经济正面临加快发展、转型 发展的机遇期,要做的事情很多。统筹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 村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组织富余劳动 力转移,等等,没有“领头雁”带领群众发展 生产根本行不通;村干部等到“有事情才回 去一下”,能行吗?
再则, 农村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须解决。 如果村干部及时发现,及时制止,矛盾很快 就能在基层化解;若村干部长期不在,当发 生矛盾纠纷时,毕竟鞭长莫及。如果因时间、 路途的关系,稍微懈怠,可能导致矛盾升级 激化、小事酿成大事。如果不能把护林防火、 防汛抗灾等政策规定宣传到位, 发生火灾、 水灾时不能现场做好调度工作,及时组织群 众抢险救灾,仅仅“遥控”指挥终究无法达到 效果。
共产党人当然要提倡感恩,但 感 恩 的 不 是 所 谓 的 “ 贵 人 ”, 而 是 党 的教育培养、人民群众的支持、父母 的养育及亲人、朋友的理解关心。把 个人的进步等同于 “命中逢贵人”, 从而否认党的干部政策, 否认组织
64 的 精 心 培 养 及 个 人 付 出 的 辛 勤 汗
水,那是本末倒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