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09-2013年旅游业统计数据

合集下载

2009年各地区旅游数据

2009年各地区旅游数据

2009年各地区旅游数据这是一份官方的数据,来自2010年年底广西2009年数据: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209.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43亿美元,增长6.9%。

江西2009年数据: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930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国内旅游收入655.5亿元,增长21.0%。

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6.4万人次,增长20.2%;旅游外汇收入2.9亿美元,增长15.1%。

云南2009年数据: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57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72亿美元,增长16.9%。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增长17.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30.66亿元,增长22.9%;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10.73亿元,增长22.2%。

广东2009年数据:全年口岸入境旅游人数10232.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0.9%。

其中,外国人608.18万人次,下降1.3%;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9623.91万人次,下降0.9%。

在入境旅游人数中,过夜旅游者2747.80万人次,增长9.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0.28亿美元,增长9.3%。

国内游客达35143万人次,增长13.6%,其中过夜旅游者15741.91万人次,增长15.9%;国内旅游收入2383.46亿元,增长17.4%。

贵州2009年数据: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439.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5%。

实现旅游总收入805.23亿元,增长23.3%。

表10:2009年旅游业发展情况指标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数万人次10439.95 27.5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万人次10400.00 27.6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万人次39.95 1.0旅游总收入亿元805.23 23.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1.10 -5.6四川2009年数据: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5亿元,增长34.8%。

成都2013年鉴

成都2013年鉴

255.56 24.28 538.61 118.18 105.65 74.74 11.41 19.61 9.02
86.7 224.4 614.8 44.4 倍 746.1 577.1 9.8 倍 11.1 倍 39.2 倍
83.8 177.2 717.3 28.1 倍 568.0 436.1 8.8 倍 10.5 倍 33.4 倍
67.0 122.3 241.7 10.6 倍 274.2 221.2 3.6 倍 328.5 377.4
97.9 103.5
7
Chengdu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3)
1-4 续表 1
单位
1978 年
主要农产品、畜产品产量
粮食
万吨
油菜籽
万吨
蔬菜
万吨
水果
万吨
肉类
万吨
#猪 肉
万吨
牛奶
万吨
禽蛋
万吨
水产品
万吨
工业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钢材
万吨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水泥
万吨
化学原料药

合成氨
万吨
16.35
建筑业
亿元
0.62
第三产业
亿元
7.5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亿元
1.53
批发和零售业
亿元
1.96
住宿和餐饮业
亿元
0.55
金融业
亿元
0.56
房地产业
亿元
0.18
农业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万人
241.3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15.71
注:2003 年以后市区人口含新都区、温江区,下同。

都江堰城市基本概况【解决之道】

都江堰城市基本概况【解决之道】
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208科、1130属、3127种,其中木本植物1000种,有国家列为珍稀濒危的重点保护植物46种,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银鹊等“活化石”。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3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
都江堰市有矿产资源数十种,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石英砂、河沙等建筑材料丰富。
都江堰市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市是山水园林城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市域林木覆盖率达70%,获得“中国人居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药材、蚕桑等多种农产品,是国家发展茶叶、川芎、红梅、黄柏、杜仲、厚朴、猕猴桃生产基地。[3]
医疗事业
2012年,都江堰市通过全国中医先进县验收,列入全国中医养生和“治未病”试点县,市中医院成功晋级三级乙等医院,平义、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羊、中兴、青城山镇卫生院被评为成都市级示范乡镇卫生院;重大疾病、传染病防控和饮用水、农村群宴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全民健康体检、慢病管理和健康港湾等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域覆盖。截止2012年末,都江堰共有医院、卫生院50家,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990张,卫生技术人员417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00人;卫生防疫人员217人。全年婴儿死亡率5.07‰,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9]
3.区划详情
都江堰市下辖6街道、13个镇、1个乡:
街道:灌口街道办事处、幸福街道办事处、银杏街道办事处、永丰街道办事处、奎光塔街道办事处
镇:蒲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紫坪铺镇;
乡:向峨乡。
4.交通状况
航空

2009年全国各省市旅游收入统计表

2009年全国各省市旅游收入统计表

715.28 688.7 666.34 657 655.5 606.2 573.22 564.1 191.9 176.75
入排名
旅游总收入(亿元)
按6.83汇率折算数据 合并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4
2241.3668
1004.463
767.9393
675.307
192.7879
3724.066 3068.3724 2644 2452.2 2442.1 2241.3668 2225.1 1984.64 1472.5 1132.62 1099.47 1029 1004.463 908.9 892.5 810.7 805.23 767.9393 709.7 703.23 701 675.307 649.9 611.35 580.96 211.7 192.7879 186.08 60.15 55.99 53.4
2009年全国各省市旅游收入排名 2009年各省市旅游收入统计
国际旅游 江苏 广东 浙江 山东 北京 上海 辽宁 河南 四川 福建 湖南 天津 湖北 安徽 山西 云南 贵州 陕西 河北 重庆 广西 江西 黑龙江 内蒙 吉林 海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西藏 宁夏 来源: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特别批注的除外) 制表人:zb 556.8 10232.09 570.6 310 412.5 628.92 293.2 126 85 312.04 130.87 141.02 133.46 156.2 106.8 39.95 145.08 84.2 104.8 209.85 96.4 142.5 128.96 68.05 6.07 35.49 3.6 17.49 40.2 100.28 32.2 17.7 43.6 47.96 18.6 2.9 25.99 6.73 11.83 5.1 6.6 3.8 1.1 7.71 3.1 5.37 6.43 2.9 6.4 5.58 2.43 0.13 1.37 0.15 0.79 国内旅游 29726.6 35143 24400 16000 12360.74 24194.8 23312 21900 9706.41 15934.16

都江堰市场调研报告(终结版)_图文(精)

都江堰市场调研报告(终结版)_图文(精)

都江堰市场调研报告(终结版)_图⽂(精)⽬录第⼀章都江堰城市概况 (1)⼀、城市区位 . (1)⼆、城市性质 . (1)三、城市规模 . (1)四、功能定位 . (1)五、城市交通 . (1)六、经济⽔平 . (2)七、⽀柱产业 . (2)⼋、发展⽬标 . (2)九、总体策略 . (2)⼗、交通规划 . .............................................................. 2 第⼆章都江堰房地产概况 (3)⼀、都江堰房地产整体市场状况 . (3)⼆、都江堰房地产板块分析 . (4)三、典型楼盘分析 . (5)1、都市.美丽洲 . (5)2、林涧花语 . (6)3、丽⽔青城 -玫瑰园 . (8)4、上尚春天 . (9)5、⽔都豪庭 . (9)6、兰花村 . (10)7、清⽔⼈家 . (11)8、⽔印长滩 . ............................................................ 11 第三章宗地概况及SWOT 分析 .. (12)⼀、产品规划 . (12)⼆、项⽬开发计划⼆:⾼端产品(⼩⾼层、连排别墅 (12)三、项⽬收益 . (13)四、销售价格 . (14)五、效益测算 . (15)六、购买⼟地成本分析表(起拍价 67万元 /亩 (16)七、⾼端物业形式经济指标 . (16)⼋、现⾦流量估算 . (16)1、优势 . (16)2、劣势 . (17)3、机会 . (17)4、威胁 . ................................................................ 18 第四章结论 (18)都江堰⼀宗⼟地市场调研报告第⼀章都江堰城市概况⼀、城市区位都江堰市位于成都西北⽅向,距成都市仅 39公⾥,处于“九寨、黄龙—成都、都江堰—乐⼭、峨眉”黄⾦旅游线的枢纽,区位优越,境内⾼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铁路运输,构成了四通⼋达的交通⽹络,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其经济辐射半径⽴⾜成都,覆盖西部九省⼀市。

德阳市2013统计公报

德阳市2013统计公报

2013年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tǒngjì)公报德阳市统计局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牢牢把握“科学(kēxué)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全面实施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全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深化“四个年”活动,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人口。

年末总户数157.2万户(wàn hù),户籍总人口392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3.2万人,死亡人口2.7万人。

年末常住人口35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1.6万人,城镇化率45.9%。

国民经济。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jì suàn),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38.4亿元,增长11.4 %;第三产增加值362.9 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比重为13.9:60.1:26。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9573元。

非公有制经济(jīngjì)。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15.1亿元,增长12.4%。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58.4%,比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

财政。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8.8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yù suàn)收入80.5亿元,增长6.5%。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9.7亿元,增长13.8%。

二、农业播种面积。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5.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zēngjiā)263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0.1万公顷,增加6197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3万公顷,增加1817公顷;蔬菜播种面积5.9万公顷,增加801公顷。

产量。

全年粮食总产量188万吨,比上年增加1.8万吨,增长1%。

油料(yóu liào)总产量19.7万吨,增长3.5%。

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年规划(2016-2025

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年规划(2016-2025

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年规划(2016-2025)中国旅游研究院二零一八年二月规划编制成员名单项目名称: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年规划(2016-2025)委托单位:都江堰市旅游局编制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项目顾问:戴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项目组长:李仲广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执行组长:吴丽云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博士项目组成员:杨宏浩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侯晓丽北京工商大学营销系副教授、博士张运来北京工商大学营销系副教授、博士何琼峰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中心副研究员、博士苏娜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战冬梅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张扬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后郑维佳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后李秀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访问学者范晓良北京抱朴仕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范亚祯北京工商大学硕士董芳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目录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 (6)一、“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 (6)二、“十二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第二章未来十年旅游发展环境 (13)一、发展机遇 (13)二、面临的挑战和主要矛盾 (23)第三章总体思路 (26)一、指导思想 (26)二、发展思路 (27)三、发展目标 (28)四、发展战略 (31)第四章主要任务 (34)一、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转型升级 (34)二、加强空间发展指导,促进区域城乡协调 (47)三、完善要素配套体系,培育产业集散中心 (53)四、推进科技发展战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59)五、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63)六、强化旅游平台策略,优化旅游营销效果 (66)七、实施重点项目引领,打造四川旅游中心 (69)八、扩大旅游开放空间,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79)九、坚持自然集约导向,推进绿色旅游发展 (91)十、推动旅游普惠民生,发展旅游共享经济 (93)第五章保障措施 (98)一、深化旅游管理体制综合性改革 (98)二、健全旅游政策、法规体系 (99)三、建立完备的旅游投融资体系 (102)四、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3)五、推进智慧旅游的行业应用 (104)附件:规划图 (107)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一、“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一)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完善战略体系“十二五”期间,在四川省委、成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都江堰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瞄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川西旅游集散地的两个首要目标,确立了“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发展主题,坚持“全局统筹、全面创新、全业融合、全域旅游、全民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以“都江堰主城”、“大青城旅游区”、“都市现代农业区”为组团的“一城两区”城乡发展架构,并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四大发展计划”,建立起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项目招引促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09-2013年旅游业统计数据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09-2013年旅游业统计数据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09-2013年旅游业统计数据---摘自各年度统计公报2008-2013四川省旅游业统计数据:2009年旅游业强劲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5亿元,增长34.8%。

接待入境旅游者85.0万人次,增长21.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9亿美元,增长25.4%;接待国内游客2.19亿人次,增长25.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52.8亿元,增长34.8%。

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数与震前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21.0%、23.1%、18.1%。

2010年四川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均保持较高增速。

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8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71亿人次,增长23.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62.03亿元,增长28.2%。

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4.93万人次,增长26.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54亿美元,增长21.5%。

全省累计出境游客总人数为47.5万人,增长74.1%。

其中,前往香港旅游人数为11.55万人,增长37.1%;前往澳门人数为6.91万人,增长42.9%2011年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4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接待国内旅游者3.5亿人次,增长2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10.6亿元,增长29.5%。

接待入境旅游者163.97万人次,增长55.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增长67.8%。

全省累计出境游客总人数为56.9万人,增长19.7%。

其中,前往香港旅游人数为12.86万人,增长11.3%;前往澳门旅游人数为8.49万人,增长22.6%。

2012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4亿人次,增长24.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229.8亿元,增长34.0%。

2012-2013年成都各区县gdp和人口

2012-2013年成都各区县gdp和人口

2013年成都各区县
746.06
694.02
661.58
604.48
GDP 600以上
16 300 17
200 100 0
400
邛崃市 大邑县 蒲江县
高新区
165.43GDP 600以上 148.53 第一梯队 88.12
龙泉驿区 金牛区 青羊区 双流县 武侯区 锦江区 成华区
2013年成都各区县人均
0.110137258
2013年成都各区县GDP(单位亿元)
837.07
752.48
752.37
746.06
694.02
661.58
604.48 502.75 360.23
335.55
301.6 235.69
高新区
龙泉驿区
金牛区
青羊区
双流县
武侯区
锦江区
成华区
新都区
郫县
温江区
青白江区
彭州市
年成都各区县GDP(单位亿元)
18000 17082.85
16000
14000
15147.99
14364.81
12470.83 11606.76765 10252.30403 10181.91358 9959.356661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龙泉驿区 锦江区 青羊区 青白江区 温江区 新都区 成华区 新津县
新津县
金牛区
双流县
武侯区
郫县
蒲江县
都江堰市
金堂县
彭州市
大邑县
崇州市
邛崃市
单位亿元)
235.69

成都市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成都市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师大学作业题目:市旅游市场分析课程名称:旅游地理2012.11.10目录一、旅游资源概述 (3)二、市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分析 (3)<一>、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3)1、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

(3)2、高峰指数。

(4)<二>、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集中性 (5)<三>、结论 (8)三、市旅游形象景观代表 (9)四、市旅游客源分布图 (12)一、旅游资源概述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境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

以上这些可以说是的天赋,但并不甘于现状,一直在默默的努力奋斗。

今天是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还是全国"双拥"模城。

最近,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人居奖"和"最佳例奖"两项殊誉。

以上的种种使得成为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

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

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

二、市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分析<一>、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1、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

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由旅游季节性引起的,可以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来定量分析其计算公式是:R=√[∑(xi-8.33)2]1/2 (i=1,2,3…12)其中:R为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Xi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市情概况。

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1988年撤灌县设市。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

都江堰、青城山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连成一线,相得益彰,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

青城山—都江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

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60万,城市人口19.66万,建成区面积27.51平方公里。

近年来,都江堰市确立了“创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建西部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工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围绕富民兴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国拉法基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扬子江、双良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旅游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都江堰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大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大力实施“四个一体化”(即城区与景区一体化、旅游与文化一体化、旅游与生态一体化、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着力推进“旅游业三个转变”(即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旅游经济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不断加大景区投入,打造城市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旅游营销,优化旅游环境,“行、游、住、食、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逐步壮大,全市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在4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多亿元。

基于都江堰市为例的旅游城市服务业发展

基于都江堰市为例的旅游城市服务业发展
三、旅游城市发展服务业的独特资源禀赋 ( 一) 富集的旅游资源优势。都江堰旅游资源丰富且品 味较高,不仅拥有 多 项 特 品 级 和 优 良 级 旅 游 资 源,而 且 青 城
图 2 都江堰交通区位示意图
( 三) 较高的城市知名度。青城山 - 都江堰国际旅游度 假区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同时都江堰市还拥有“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国家级生态示 范 区”、“中 国 最 佳 魅 力 城 市”、“联 合 国 国 际 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等众多的桂冠,此外,地震提升 了都江堰全球的知名度。较高的城市知名度有利于促进资 源的聚集和有效整合,为发展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创造 品牌条件。
【关键词】旅游城市; 服务业; 都江堰市 【作者简介】林娜( 1982. 12 ~ ) ,女,福建宁德人;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乡产业规划所副总经济师;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
一、引言 旅游城市是指具备独特的自然风光或者人文资源等独 特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具备一定旅游接待能力,以景 区景点为核 心、以 旅 游 产 业 为 主 体、旅 游 业 产 值 超 过 城 市 GDP 的 7% 的一类城市。本文所研究的旅游城市限于县级市 行政级别。本文以都江堰市为例,探讨“十二五”期间都江堰 服务业发展思路,以推进都江堰市震后全面振兴发展,同时也为 县级市行政级别的旅游城市服务业探寻可借鉴的发展之路。 二、旅游城市产业发展的一般特征 ( 一) “三二一”的总体产业结构特征突出。旅游城市均 拥有富集且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使其服务业的发展优势 相对突出,部分旅游城市甚至没有经历过以工业为主导的经 济阶段,而直 接 由 农 业 支 撑 的 阶 段 进 入 了 服 务 业 支 撑 的 阶 段,“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特征明显。2010 年,都江堰市三次 产业结构为 12. 1: 34. 7: 53. 2,服务业比重超过了都江堰市所 在的成都市的三次产业中的服务业比重( 49. 0% ) 。

都江堰景区总结报告范文(3篇)

都江堰景区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遗”之一,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

自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以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为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更成为了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本报告旨在对都江堰景区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其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二、历史背景都江堰始建于战国时期,由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李二郎主持修建。

当时,岷江流域水患频发,成都平原旱涝灾害严重。

李冰父子吸取前人经验,巧妙地利用地形、水文条件,将岷江水分为内外两江,通过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工程,实现了分洪、灌溉、排沙等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三、景区概况都江堰景区主要由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都江堰博物馆、玉垒山等组成,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

1. 都江堰水利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工程,是景区的核心景点。

鱼嘴将岷江水分为内外两江,飞沙堰起到分洪、排沙的作用,宝瓶口则是内江水流入成都平原的咽喉。

2.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以“青城天下幽”著称。

山上有老君阁、天师洞、丈人观等著名景点,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3. 都江堰博物馆:展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是了解都江堰的重要场所。

4. 玉垒山:位于都江堰市东,是岷江的源头之一,山上有玉垒阁、青城宫等景点。

四、景区特点1. 历史悠久: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点的水利工程。

2. 文化底蕴深厚:都江堰水利工程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文化、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3. 自然景观优美:都江堰景区拥有岷江、青城山等自然景观,风光秀丽,空气清新。

4. 旅游设施完善:都江堰景区交通便利,旅游设施完善,包括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

五、发展现状近年来,都江堰景区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2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快进,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全市经济社会呈现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见图1),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8.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90.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00.3亿元,增长11.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7624元,增长12.5%。

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4.3∶46.6∶49.1。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税收收入571.6亿元,增长17.3%。

全年公共财政支出982.3亿元,增长15.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9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9.2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4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2.0万人。

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224.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0%(见图2)。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9%,烟酒及用品上涨3.4%,衣着类上涨11.6%,交通与通信下降0.7%,居住类价格上涨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6%。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2%。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77.8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其中种植业294.0亿元,增长5.2%;牧业实现产值244.6亿元,增长1.1%。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6.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7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0.9万公顷,减少1.8万公顷。

成都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都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都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2010年3月23日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实现较快回升,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经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2.6亿元(见图1),比上年增长14.7%。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7.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01.8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33.0亿元,增长13.4%。

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5.9:44.5:49.6。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占GDP的比重为5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1%。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为72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409.5万人,增加27.3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4.7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2.8万人。

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152.8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3%(见图2)。

其中,食品类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3%,烟酒及用品上涨3.0%,衣着类下降5.6%,交通与通信下降2.0%,居住类下降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持平。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1.0%。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9%。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3.5%。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9%。

年末全市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2.0点和124.3点,分别较上年末提高33.3点和36.0点。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41.1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223.3亿元,增长3.5%;牧业实现产值190.9亿元,增长3.0%。

对一个旅游地进行旅游资源分析

对一个旅游地进行旅游资源分析

地理区位青城山市场区位条件极为优越,毗邻中国西南地区中心城市、旅游中心城市、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

成都市市总人口2003年末为1 044.3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86.23万。

成都到青城山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成灌高速公路,距离为54公里;另一条是老成灌公路,距离为68公里。

据调查,成都都市民在出游空间规律上,表现出对市郊景点的明显偏好,市民趋向于选择级别较高的传统景点,如都江城山一都江堰旅游的就有397人,占总数的93%。

可见,成都市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和较高的出游率为青城山提高了充足的客源。

另外,四川省旅游大省形象为堰、青城山、新都宅光寺等。

在被调查的425人中,到过青成都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也为青城山提供了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

首先,作为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青城山,与省内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同属于山岳型的旅游地。

邻近地区大邑西岭雪山和花水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邛崃市的天台山、临邛古城、平乐古镇等资源,阿坝州的四姑娘,卧龙自然保护区等。

1.3交通区位——可进入性交通是旅游业的支柱之一,对旅游地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旅游交通不仅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要与旅游地的发展相协调。

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交通供给看,快捷、通畅的交通可以使旅游地的发展条件宽松,进而对旅游需求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反之,就会成为旅游需求的阻碍因素,进而成为旅游的发展瓶颈。

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双向6车道的成灌高速公路的建成,改善了青城山的可进入性。

成都到都江堰行车时间从原来的l一2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

都江堰到青城山段是投资1.8亿元修建的人机相分离、被司机称为准高速公路的青城大道。

外地游客到青城山一般以成都为中转站,而成都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大大提高了青城山的可进入性。

交通的便捷性和畅通性有力地促进了青城山旅游地的发展。

都江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都江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5年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6年5月5日2015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主题,深入实施“四大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成都旅游休闲度假卫星城建设,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趋势向好,民生福祉持续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275.38 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3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84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49.71亿元,增长10.4%。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37:54.4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1.8%、54%,分别拉动GDP增长0.4、4.2、5.4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754元,增长8.9%。

年末公安户籍户数24.64万户,户籍人口62.05万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8.02万人,城镇化率55.86%。

全年出生人口5179人,死亡人口453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4‰。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37亿元,比上年增长5%,占GDP 的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

其中,农业增加值10.09亿元、林业增加值 2.46亿元、牧业增加值9.68亿元、渔业增加值1.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4亿元。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2.71万亩,比上年下降1.4 %。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53 万亩,下降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19万亩,增长6.9%;蔬菜作物播种面积9.3万亩,增长19.4%。

全年粮食产量15.22万吨,下降3.8%;油料产量2.15万吨,增长7.5%;蔬菜产量20.41万吨,增长18.9 %;肉类产量4.74万吨,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4.0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GDP 的2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1%,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

2013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成都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2014年4月26日2013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转型力度加大的宏观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坚持“稳中快进,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深入推进“五大兴市战略”,积极应对“4•20”芦山强烈地震和汛期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综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9108.9亿元(见图1),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3.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81.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74.2亿元,增长8.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3977元,增长9.3%。

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9:45.9:50.2。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税收收入665.7亿元,增长16.5%。

全年公共财政支出1162.6亿元,增长20.4%。

图1:2009-2013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8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10.1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8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0.6万人。

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222.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3.1%(见图2)。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9%,烟酒类与上年持平,衣着类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2%,居住类上涨3.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 3.0%。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上年持平。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1.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1.8%。

—2—图2:2009-2013年成都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

都江堰市旅游统计数据2009-2010

都江堰市旅游统计数据2009-2010

都江堰市旅游统计数据
2010年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七、旅游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优势不断增强。

二王庙古建筑群修复工程全面竣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景点恢复重建基本完成,青城豪生国际酒店二期顺利完工,第六感五星级酒店正加快推进。

成功举办了道教文化节、都江堰国际论坛等节会活动,虹口AAAA级景区创建顺利通过初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2010年我市接待游客114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亿元,分别增长20%、21%;门票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53%。

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被确定为“成都市重点服务外包示范区”。

2009年
六、旅游
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崛起。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加快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开展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接待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举办十万上海游客游都江堰、首届乡村旅游节、虹口国际漂流节、都江堰国际啤酒节等一系列大型节会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全年共接待游客958万人次,比07年增长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8亿元,比07年增长26%;门票收入2.19亿元,比07年增长33%。

年末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恢
复到8万多人,星级酒店、商务酒店、社会旅馆和农家乐的恢复面分别达到69%、90%、65%、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09-2013年旅游业统计数据
---摘自各年度统计公报
2008-2013四川省旅游业统计数据:
2009年旅游业强劲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5亿元,增长34.8%。

接待入境旅游者85.0万人次,增长21.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9亿美元,增长25.4%;接待国内游客2.19亿人次,增长25.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52.8亿元,增长34.8%。

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数与震前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21.0%、23.1%、18.1%。

2010年四川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均保持较高增速。

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8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71亿人次,增长23.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62.03亿元,增长28.2%。

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4.93万人次,增长26.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54亿美元,增长21.5%。

全省累计出境游客总人数为47.5万人,增长74.1%。

其中,前往香港旅游人数为11.55万人,增长37.1%;前往澳门人数为6.91万人,增长42.9%
2011年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4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接待国内旅游者3.5亿人次,增长2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10.6亿元,增长29.5%。

接待入境旅游者163.97万人次,增长55.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增长67.8%。

全省累计出境游客总人数为56.9万人,增长19.7%。

其中,前往香港旅游人数为12.86万人,增长11.3%;前往澳门旅游人数为8.49万人,增长22.6%。

2012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4亿人次,增长24.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229.8亿元,增长34.0%。

接待入境旅游者227.3万人次,增长25.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0亿美元,增长26.5%。

全省累计出境游客总人数为76.8万人,增长35.1%。

其中,前往香港旅游人数为19.0万人,增长47.4%;前往澳门人数为12.9万人,增长51.9%。

2013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国内旅游收入3830.0亿元,增长18.6%。

接待入境旅游者209.6万人次,下降7.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6亿美元,下降 4.3%。

全省累计出境游客总人数为74.2万人,增长
10.4%。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77.4亿元,增长18.2%。

2008-2013成都市旅游业统计数据:
2009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50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1%;国内旅游收入485.2亿元,增长33.4%;组织出境旅游人数26.3万人次,增长63.3%;接待入境旅游者58.9万人次,增长17.7%;旅游外汇收入2.4亿美元,增长37.5%。

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102家;旅行社25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为48家。

2010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673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3%;国内旅游收入584.6亿元,增长20.5%;组织出境旅游人数46.9万人次,增长78.4%;接待入境旅游者80.2万人次,增长24.1%;旅游外汇收入2.9亿美元,增长22.2%。

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108家;旅行社260家。

2011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55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8%;国内旅游收入776.4亿元,增长32.8% 。

组织出境旅游人数56.1万人次,增长19.7%;接待入境旅游者121.3万人次,增长51.3%;旅游外汇收入4.6亿美元,增长58.0%。

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110家;旅行社289家。

2012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24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6%;国内旅游收入1010.7亿元,增长30.2% 。

组织出境旅游人数75.8万人次,增长35.2%;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8.2万人次,增长28.9%;旅游外汇收入6.3亿美元,增长37.6%。

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115家;旅行社324家。

2013年成都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5亿人次,同比增长26%,其中入境游175万人次,同比增长10.67%,实现旅游总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26%。

2008-2013都江堰市旅游业统计数据:
2009年全年共接待游客958万人次,比07年增长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8亿元,比07年增长26%;门票收入2.19亿元,比07年增长33%。

年末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恢复到8万多人,星级酒店、商务酒店、社会旅馆和农家乐的恢复面分别达到69%、90%、65%、66%。

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14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亿元,分别增长20%、21%;门票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53%。

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1467.2万人次,同比增长26.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门票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38%。

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1731.4万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61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门票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2%。

2013年,四川都江堰市共接待游客1866.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3%、8.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