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反应性研究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对糖尿病的作用.docx

阿司匹林对糖尿病的作用.docx

阿司匹林对糖尿病的作用主要应用对象①患过心肌梗死、脑卒中或有短暂性缺血发作史者。

②周围血管病、跛行和、或心绞痛的糖尿病患者。

③做过血管旁路术的糖尿病患者。

④在糖尿病心血管高危人群中,应用阿司匹林作为主要的预防药物。

⑤年龄大于30岁的吸烟、肥胖、白蛋白尿(微量或大量)、血脂谱异常者。

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患者如果能够早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危险性。

基于上述认识,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医生注意将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作为预防并发心血管疾病及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早期干预策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临床用于抗血小板的首选药物是阿司匹林,小剂量(75~1 50毫克)可以发挥积极预防效应。

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合并症,以及高血压、肥胖等一个或多个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十分关键。

冠心病与炎症相关,是一组低度炎症性疾病,而阿司匹林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产生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糖尿病患者应将阿司匹林纳入防治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策略中去,特别是老年人、肥胖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或者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当早期就坚持服用阿司匹林。

不过,由于种族差异,我国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应相应减少,每日50~75毫克即可获得良好预防效果,常年服用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危险性。

人们不必过多顾虑阿司匹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相比,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胃肠道出血的危险性要小得多。

预防糖尿病所致的失明阿司匹林可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失明。

若能在患病初期每日服用指定剂量的阿司匹林,即可防止失明。

防治胃肠功能的失调阿司匹林还可以抑制胃窦部的前列腺素分泌,对部分患者胃肠功能的失调具有治疗作用。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评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合理应用阿司匹林

评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合理应用阿司匹林
行 分 层
岁 且无心血 管危险 因素者 ,其 l 0 年 内心 血 管风 险< 5 %。 研究 显示 ,患者 发生心 血管风 险越 高 ,服用 阿司 匹林 进行一 级预 防的获益
越大 。
项多 中心随机对 照临床研 究 ,共纳 入
3 7 1 1 例伴有轻到重度非增生性 或早期增 生性糖尿病 视 网膜病 变 的患 者 ,治疗组
血 栓素 ,从 而达 到抑制 血小板 聚集 、防
止血栓形成 的பைடு நூலகம்用 。
者 ,许 多临床 医生担心抗血 小板治疗 可
能导致 眼底出血 。2 0 0 8 年美 国糖尿病 学 会( A D A ) 新版指南指出 ,阿司匹林治疗 不 会增加视 网膜 出血 危险 ,因此 ,视 网膜 病变不是 阿司匹林治疗 的禁忌证 ( A级 推
并 发症 。可 以这 么说 ,如果 不存 在心 血 管 并 发 症 ,糖 尿 病 将 不 会成 为 一 个 如 此 严 重 的健 康 问题 。治 疗 糖 尿 病 的 主 要 目的之 一 就 是 预 防 或 减 少 糖 尿病 慢 性 并 发 症 的发 生 ,尤 其 是 心 脑 血 管 病
变 的发 生 。
关 于 阿司 匹 林 一 级预 防 和 二级 预 防 方 面 的 应用 ,关 键 足 要 权 衡 利 弊 ,
尽可能达到血栓预 防和规避 出血风
险 的最 大 效益 化 。所 以 ,首先 要 对 糖 尿 病 患 者 进 行 心 血 管 风 险 评 估
种预 防策 略) 。 该 声 明强调 ,整体 心血管风 险评估 是糖尿 病患者应 用 阿司匹林进行 心血管 事件一 级预 防的基础 。基于整体 心血管
权衡 阿司匹林 的益处和风险非 常重要 。 为 了规范阿 司匹林 的使用 ,2 0 1 0 年 美 国糖 尿 病 学会 ( AD A ) 、美 国心 脏学 会 ( A H A ) 、美 国心脏病 学会 ( A C C ) 联合 发表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 李 仪 奎. 药药 理 实验 方 法学 [ . : 科 技 出 版社 ,9 1 3 中 M] 上海 上海 19 :
3 4. 3 0 35 .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迟 慧 艳 【 关键 词 】肠 溶 阿 司匹林 ;糖尿 病 刘 雪 燕
中图分 类号 :R 7 9
文Hale Waihona Puke 献标 识码 :A 中国医药指 南 20 年 1月第 7 第 1 09 卷 期
G ie f hn Mein,aur 20 ,o. N . u Ci do a dc eJna 09V 1 , o1 i y 7
表2 玄花颗 粒对 角 叉菜胶 致 大 鼠足 肿胀 的影响 ( 士S )
注 : 与 生 理 盐 水 组 比 较 P 00 < .5
卫生 出版 社,9 1 1 , 3 1 9 : 47 . 7 2
2 对醋 酸致小 鼠扭体 反应 的影响 ,取 健康小 鼠4 只 ,雌 雄各半 随 . 4 】 0
机分成4 ,给药组分别 皮下注射备用液4mLk ,2 Lk ,阳性药 组 0 / g 0 / m g
组皮 下注射 阿斯匹林00gk ,对照 组皮下注 射生理 盐水一 次性给 药 . / 6 g 3mn ,各组均腹腔注射07 醋酸溶液02 / 。观 察1ri内小 鼠 0 i后 . % . 只 mL 0 n a 扭体 反应次数 ,求 出扭体 反应的抑 制率 ,结 果见表4 ,抑制率 ( =1 %)(一
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或缺如,不能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饮食和口服降
糖 药欠佳 , 日 易引起 冠心病、脑血管 意外 、失 明、肢端坏疽 等严重 久 并发症 。又 因有 些患者 对胰 岛素 有抵抗 心理 ,故我 院临床 自 20 年 06 以来用肠溶 阿司匹林对 患者 进行干 预调节治疗 3 例 ,取得满 意疗效 。 9

血栓弹力图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血栓弹力图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血栓弹力图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殷艳【摘要】目的血栓弹力图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阿司匹林抵抗者26例,阿司匹林敏感者44例,采用血栓弹力图评价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组患者的性别分布、空腹血糖值、体重指数、血小板计数、TG值与LDL-C值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OR=1.372,95%CI=1.142~1.636,P=0.004)、血小板计数(OR=1.013,95%CI=1.003~1.021,P=0.018)、硝酸酯类药物(OR=0.535,95%CI=0.307~0.927,P=0.023)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高空腹血糖值、高血小板计数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则可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较高,其中高空腹血糖、高血小板计数是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20【总页数】3页(P130-132)【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血栓弹力图【作者】殷艳【作者单位】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常熟 21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阿司匹林为目前使用十分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在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关研究发现,少数人在服用阿司匹林后部分可出现无法充分抑制血小板的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

研究报道指出,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可达到5.5%~60%[1]。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阿司匹林抵抗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关[2]。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血栓弹力图(TEG)可以对血液凝固过程做出全面的分析,基于该该次研究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acid,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在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改善老年痴呆症状等方面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但随着应用的增多,出现了大量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瑞氏综合征、水杨酸反应、心脏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以及大疙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听力损害、习惯性和成瘾性、眩晕、鼻炎、涎腺肿大、诱发痛风、致畸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应选择合适的剂量、选择适宜的剂型、正确地服药时间、避免同时服用增加胃酸的药物及应该同时服用胃粘膜保护剂等即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 临床应用1.1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阿司匹林能够通过乙酰化血小板的环氧化酶,进而阻止凝血素的生成,以达到阻止动脉病变的目的,并能减慢β 细胞的功能退化进度,从而控制糖尿病的进展。

无症状性糖尿病动脉疾病进展预防(POP)研究、日本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JPAD)研究及阿司匹林在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AAA)试验结果均表明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1]。

长期高血糖可使血小板处于高度激活状态,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在:①血小板粘附功能增强;②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③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强;④血小板促激活性增高参与血栓形成。

1.2预防心肌梗死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一级预防方面拥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被誉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很多国家的临床诊疗指南都推荐其用于一级预防。

在男性当中,阿司匹林可使首次心肌梗死风险降低44%,首次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6%[2]。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标签: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阿司匹林是临床处方量最大的常用药物。

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开始主要用于止痛、退热、抗炎及抗风湿治疗。

后又发现阿司匹林在高危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中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经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癌症、多种眼科疾病等疾病中均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就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主要临床应用做一表述。

一、药理作用1.1抗凝血:阿司匹林进入循环系统后,可作用于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心。

此中枢会监视血液的温度,及引发身体产热或散热的反应。

阿司匹林因此有退烧的作用。

它也可产生发汗、毛囊竖立和最重要的血管收缩或扩张作用。

1.2消炎:阿司匹林常用来治疗风湿症,减轻炎症反应。

类风温性关节炎病人血中前列腺素的浓度比正常人高出甚多,使得关节滑液改变,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而减轻发炎与疼痛。

1.3解熱:阿司匹林作用在血小板上,降低血液凝固的能力,因此外科手术前一周不可使用阿司匹林。

但是它对凝血引起的血栓症具有疗效。

二、主要临床应用2.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于24~48小时内退热,关节红、肿及剧痛缓解,血沉下降,患者主观感觉好转。

由于控制急性风湿热的疗效迅速而确实,故也可用于鉴别诊断。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迅速镇痛,消退关节炎症,减轻关节损伤,目前仍是首选药。

用于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一般成人每日3~5g,分4次于饭后服。

2.2抗血栓形成;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石,并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血管性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老”阿司匹林与“新”阿司匹林

“老”阿司匹林与“新”阿司匹林

“老”阿司匹林与“新”阿司匹林关键词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阿司匹林问世100多年了,作为经典老药,已为大多数人熟知,实际上,今天的阿司匹林与最初的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人们不断的深入研究,“老”阿司匹林正焕发出新的生命色彩,成为“新”的阿司匹林,但是,不管是作为经典的解热镇痛使用,还是应用在其他新领域,均需注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老”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能使发热者体温降至正常,但不影响正常人体温,镇痛程度中等,主要对牙痛、头痛、风湿关节痛、痛经等慢性钝痛效果较好,对创伤性锐痛及内脏绞痛无效,在“癌症三级止痛疗法”中用于轻度疼痛。

由于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突出,所以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因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较多,就目前解热镇痛药市场而言,阿司匹林已经用得很少了,而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芬必得(布洛芬)等新一代产品不但治疗效果更胜一筹,不良反应也有所减低,更容易被机体耐受。

另外,阿司匹林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可用于缓解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红肿热痛症状。

“新”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阿司匹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阿司匹林越来越多的新用途也在不断被发现。

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1项调查表明,阿司匹林对乳腺癌扩散有抑制作用,每周服用阿司匹林3次达5年的妇女,其乳腺癌发生率下降1/3。

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服用0.5~10mg/(kg·日)的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人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糖耐量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高血糖对眼晶状体和视网膜的损害,预防糖尿病病人视网膜微血管的血栓形成和视网膜病变病情恶化所造成的失明。

阿司匹林可以治疗“老烂脚”:阿司匹林影响人体血小板凝聚及前列腺素合成,对于久治不愈的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每天服用阿司匹林300mg,连服4个月,可促进溃疡面缩小痊愈。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研究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研究

Mod Diga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June 23(5)・470・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研究冉启元(贵州航天医院药剂科,贵州 遵义 563003)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方法 综述各类有关于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

结果 阿司匹林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防治老年痴呆,降低眼病发生风险,预防和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治疗胆道蛔虫及月经过多。

结论 阿司匹林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

关键词: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174(2012)05-0470-01阿司匹林是一种廉价的解热镇痛药,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最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

近年来,随着对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应用也日渐广泛。

1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联合发布的2011年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缺血性发作预防指南中指出:阿司匹林在降低缺血性卒中再发、出血转变和死亡率等方面均优于华法林,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二级预防推荐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50~325mg/d)、阿司匹林25mg+双嘧达莫200mg缓释片是初始治疗的可选方案[1]。

在我国目前已经达成共识,将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2 对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作用一般认为β细胞功能减退及体内凝血素分泌增多,是诱发2型糖尿患者动脉病变的基础,而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阻止凝血素的生成。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的2011年糖尿病标准化治疗新指南建议,对于糖尿病伴有冠心病的患者,可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162mg)作为预防措施;对于心血管风险增加的Ⅰ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大于40岁、有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患者,应将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措施[2]。

老年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3-02-20T10:07:30.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陈瑜[导读] 阿司匹林是临床应用于抗血小板的常用药物,而血小板功能与患者发生动脉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陈瑜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苏州 215007)【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阿司匹林的反应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每天均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以及高危患者243例,每天用药前服用100 mg阿司匹林,7天后采用比浊法使用二磷酸腺苷(APD)作为诱导剂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从而判断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并分析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后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与年龄呈负相关,而与ACS、体质指数以及糖尿病呈正相关。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ACS、糖尿病以及体质指数超过24kg/m2是影响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因素。

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反应性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高龄患者对阿司匹林敏感性更强,用药前后检测血小板活性的高低对于预测阿司匹林反应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影响因素阿司匹林是临床应用于抗血小板的常用药物,而血小板功能与患者发生动脉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以往临床研究[1]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近几年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其治疗作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一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未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造成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加,而临床对于心血管事件高危的病例服用阿司匹林是否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缺乏有效评价机制[2]。

为研究老年患者阿司匹林的反应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我院选取收治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以及高危患者243例,分析用药后发生阿司匹林抵抗与临床以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汇报人:日期:•阿司匹林概述•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影响因素与风险评估目录•预防与应对措施建议•临床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01阿司匹林概述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

化学结构常用剂型生产与销售阿司匹林有多种剂型,如口服片、胶囊、注射剂等。

阿司匹林在世界各地广泛生产与销售,价格相对低廉。

030201药物简介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作用。

药理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抗凝药物等。

药物相互作用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范围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和疼痛。

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阿司匹林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预防心血管疾病其他应用02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阿司匹林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总结词这些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通常在服药后几天内出现。

它们通常是暂时性的,可以通过减少剂量或改变用药时间来缓解。

详细描述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

这些反应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有过敏史的人应特别小心。

过敏反应详细描述总结词肝损害长期或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肝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黄疸等。

详细描述肝损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如果有任何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阿司匹林可能对肾脏产生损害,包括肾小管损伤、肾衰竭等。

总结词肾损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如果有任何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详细描述肾损害03影响因素与风险评估年龄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存在差异。

例如,儿童和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时更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江津区龙华中心卫生院402287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者予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者80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n=40)与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40),比较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7.50%vs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为(14.56±4.72)ng/L、(6.07±2.08)mg/L,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予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疗效可靠,可改善炎症反应。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阿司匹林;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其发生、发展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且存在胰岛素抵抗[1]。

本病以中老年为高发群体,治疗时以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为基础原则。

格列美脲为新型磺脲类降糖作用,能改善异常代谢状态,而近年来研究指出,阿司匹林可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促进胰岛素释放[2]。

基于此,该次研究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者80例,探讨了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者80例,时间2021年1-12月。

纳入标准:(1)满足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未发生急性并发症;(3)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不佳;(4)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用药禁忌症;(2)心脑血管意外;(3)恶性肿瘤者;(4)合并血液疾病者。

该80例患者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60~81(72.33±4.18)岁;病程3~21(10.23±2.58)年。

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分组后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均常规控制饮食,调节血脂血压等,并开展适当运动。

对照组则口服格列美脲,餐后30min用药,每日3次,每次2mg。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方法:搜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阿司匹林所致不良反应67例,总结性分析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

结果:年龄≤20岁、41-60、≥60岁男性发生率明显较高,有既往过敏史者发生率明显较高,发热感冒用药发生率较高,合并用药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高,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

结论: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时,易发生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推进安全、合理用药。

标签: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属于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是临床治疗头痛、关节痛、感冒、牙痛及发热的常用药,大剂量用于治疗抗风湿抗炎,小剂量用于预防短暂性缺血卒中及心脑血管病。

近年来,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研究逐渐深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关注。

现搜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阿司匹林所致不良反应67例,总结性分析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阿司匹林所致不良反应67例,女患者和男患者分别是29例、38例,年龄均为(40.36±7.48)岁,最大者82岁,最小者15岁。

67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分析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原因、药物类型、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既往过敏史、不良反应表现等。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基本资料2.1.1 年龄本组14例年龄≤20岁,所占比例20.90%;8例年龄21-40岁,所占比例11.94%;22例年龄41-60岁,所占比例32.84%;23例年龄≥60岁,所占比例34.33%。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的应用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的应用
栓烷 A 2的 生 成 而 起 作 用 ( XA T 2可 促 使
多地关注患者 的心血管事件 , 患者是 心血 管疾病 的高危人群 , 建议使用 剂量 大一 会 点 。对 于 只是 单 纯 糖 尿 病 , 有 肥 胖 、 没 高
血 压 、 脂 紊 乱 , 么可 以服 用 小 剂 量 , 血 那 如 4 mg 。如 果 患 者 又 心 血 管 事 件 的 0 /日 高危 因素 , 建议 8 O~10 g 日。欧洲 的 0m/ 些试 验结 果显 示 , 者 每 天服 用 7 患 5~ 10 g阿 司 匹 林 效 果 最 好 ; 天 低 于 5m 每
e cae [ ] Pt rso s n ucme, i i fir s J at n fU eadO to s e
2 0 2 41 0 9: 8 .
7 mg 否 有 效 不 能 确 定 ; 如 果 每 天 剂 5 是 而 量 > 2 m , 不 良反 应 增 加 , 效 反 而 35 g则 疗
社 区 用 药 指 导
“ 1 F C f M M 【 I V D : N SF :) T J L f T)RS
糖 尿 病 心 血 管 疾 病 中 阿 司 匹 林 的 应 用
尿 、 钠血 症 、 钾 血症及 蛋 白尿 。 低 低
戴 国 俊 306 00 0天津 市河 西 区康 复 医 院 关键词
高血 压 的患 者 来 说 , 目前并 无 特 别 规 定 用 以限制其 阿司 匹林 的使 用剂量 。医生更
有 胃溃 疡 等 疾 病 、 服药 后 可 能导 致 危 险 的 不 良反 应 , 则 阿 司 林 对 中 老 年人 利 大 否 于弊 。但 服 阿 司 林 之 前 要 与 医 生 充 分 沟通 , 据 个 人 情 况 , 定 是 否 需 要 用 药 。 根 决 参 考 文献

大于80岁高龄患者阿斯匹林安全性观察

大于80岁高龄患者阿斯匹林安全性观察
转, 为有 效 ; 治 疗 后 患 者 的心 绞 痛 发 作 次 数 和 硝 酸 甘 油 的耗 量 无 变 化 , 心 电图检 查 无 差 异 , 为 无效 。
治疗期间所采用的用药方式不同 ,将 3 6 例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 , 对照组 1 8 例, 观察组 1 8 例, 经 比较两 组 患者在性别 、 年龄 、 病情 、 病程 等方面无 明显差 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尸 > O . 0 5 ) , 具有可比性 。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 0 1 1年 6月一 2 0 1 2年 1 2月期 间 , 我院收 治的 3 6例 高龄心绞 痛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 按 照患者 治 疗期 间所采 用的用 药方式不 同 , 将 3 6例 患者随机 分为 两组。对 照组 1 8例 , 常规 抗凝 治疗基础 上加 用氯吡格 雷 治疗 ; 观 察组 1 8例 。 在常规抗 凝治疗基础 上采 用氯吡格 雷联 合 阿司 匹林 治疗 。比较 两组 患者的 治疗效果和不 良 反 应情况 。结果 结论 治 疗后 观察组 患者的 治疗有效率 为 9 4 . 4 %, 对照组 为 7 7 - 8 %, 两组 比较 存在 明显差 异 , 差异具
【 关键词 】 高龄 患者 ; 心 绞痛 ; 阿 司匹林 ; 治疗 效果 ; 安全性
不稳 定 型心 绞 痛是 临 床 常见 的一 种危 重 病 症 .若 不 进 行 及 时 的治 疗 将 很 快 进 展 为 急 性 心 肌
梗死 , 容 易猝 死 …。 近 年来 , 随着 社 会 老 龄化 速 度 的
和 安 全性 。现 报 告 如下 。
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 用药剂量为 : 氯吡格雷每次 7 5 毫 克, 每 日1 次; 阿司匹林每次 1 0 0毫克 , 每 日1 次[ 。 对两组患者中的高血压、 心律失常 、 糖尿病患者给予 相应 的降压 、 抗心律失 常和降糖 等对症治疗 。

l阿司匹林总体实验设计

l阿司匹林总体实验设计

l阿司匹林总体实验设计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

然而,阿司匹林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风险,例如胃肠道反应、出血等。

因此,对于阿司匹林的使用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以便更好地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目标如下:1.评估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

2.评估阿司匹林对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等次要终点事件的影响。

3.评估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出血等安全性指标。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观察期限为1年。

1.受试者选择受试者年龄范围为18-80岁,包括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排除标准包括过敏体质、胃肠道出血或溃疡等活动性病变者。

2.干预措施阿司匹林组受试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剂量为100mg/d。

对照组受试者不接受阿司匹林治疗。

3.随访与数据收集在实验期间,每3个月对受试者进行一次随访,记录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同时,收集受试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血压、血脂等。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在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以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

同时,对不同亚组进行分析,以探讨阿司匹林治疗的最佳适用人群。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组的相对危险度降低幅度为25%。

2.阿司匹林对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等次要终点事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组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也有所降低。

3.在安全性方面,阿司匹林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出血。

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未显著增加。

同时,通过调整剂量和使用预防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标签:阿司匹林;不良反应;防治措施为防治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许多中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

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d)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随着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很多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其不良反应越来越常见。

如何防治这些不良反应,笔者总结了服用该药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将该药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1 主要不良反应1.1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对胃黏膜的损害,其损害机制可分为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种情况。

1.1.1局部作用口服阿司匹林后,药物直接接触胃黏膜,不仅可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层完整性丧失还能分解粘液层,因此破坏了胃黏膜屏障。

这一方面为胃酸、胃蛋白酶对胃本身的侵蚀打开了通道,另一方面促进H+逆扩散,很快使胃黏膜出现瘀斑、浅表糜烂。

这些病灶可发生隐性出血,一般不会出现显性大出血。

1.1.2系统作用阿司匹林进入体循环后,由于其对环氧化酶(COX),特别是环氧化酶-1(COX-1)的抑制,减少了胃黏膜对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黏膜保护因素的损失;同时阿司匹林还能增加脂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具有收缩作用的白三烯,其中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均影响对胃黏膜的血流。

以上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不良作用使细胞修复能力受损,溃疡边缘的细胞再生受阻,延迟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因此患者易发生胃出血、穿孔等溃疡病的发生。

1.2低剂量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可导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发生率较小,报道很少。

2防治措施2.1服用适宜的剂量每天服用小剂量(75~300 mg)的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此法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

每天服用中等剂量(500~3000 mg)的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

常用此法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等病症。

每天服用大剂量(超过4000 mg)的阿司匹林具有消炎及抗风湿的作用。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的应用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的应用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的应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长迅速,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而且8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冠心病而死亡,也正因为如此,“糖尿病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临床的新理念正在国内外叫响[1]。

逆转心脑血管疾病的上升趋势重在预防,在药物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

就近几年国内外有关阿司匹林的文献加以综述,希望对医生和患者能恰当运用阿司匹林有所帮助。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死.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药物效力动力学及代谢动力学: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从而防止血栓烷A2的生成而起作用(TXA2可促使血小板聚集)。

由于血小板内这些酶不可再合成,所以此抑制作用尤为显著。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还有其他抑制作用。

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2]。

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

在胃内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

吸收率与溶解度.胃肠道pH有关。

半衰期15~20分钟;水杨酸盐的半衰期长短取决于剂量的大小和尿pH,1次服小剂量时2~3小时;大剂量时可达>20小时,反复用药时可达5~18小时。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多可消失。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临床应用糖尿病使用阿司匹林中的不良反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医生更关注的是患者有没有高血压.血脂紊乱,有没有肥胖,血糖控制得好不好,患者的糖脂代谢以及血压.肥胖等相关因素控制得如何。

如果这些相关因素控制得非常满意,那么,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不一定很高,同时还会明显下降,此时服用阿司匹林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02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从 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影响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抑制血栓烷素A2(TXA2)的合成,从而 影响血小板聚集,发挥抗凝作用。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
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时,可考虑与其他药物 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风 险。
展望
深入探讨
针对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还需要进一 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防治措施,为临床提供 更加可靠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拓展应用领域
阿司匹林除了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外, 还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肿瘤、糖尿病等疾病 的防治。
研究范围与限制
研究范围
本研究主要针对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的不 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其发生机制 、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
VS
研究限制
由于不同个体对阿司匹林的药物反应存在 差异,同时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 较广,因此本研究无法涵盖所有具体情况 。此外,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未能对所 有不良反应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需要在 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总结词
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风险 。
详细描述
用药剂量和用药时机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对于长期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及时调整 剂量。同时,应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其他药 物同时使用,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的避免
总结词
总结词
定期监测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应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自1899年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于镇痛、抗炎和抗血小板治疗。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已不再局限于这些传统领域。

本文将探讨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药物。

肿瘤预防: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降低癌症发病率。

一项基于超过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

心血管保护: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根据一项涉及名受试者的研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25%。

糖尿病防治:阿司匹林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一项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18%。

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包括胃痛、恶心、呕吐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服药初期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缓解。

出血倾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虽然这种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

如有出血迹象,应立即就医。

肾功能损害:部分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加重肾病患者的病情。

但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阿司匹林对肾功能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精准医疗: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阿司匹林的使用将更加个性化。

基于基因和表型特征,针对不同患者制定最合适的用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新型制剂:目前,新型阿司匹林制剂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这些新制剂可能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更长的半衰期和更少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联合治疗:未来阿司匹林可能会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将阿司匹林与抗肿瘤药物、抗炎药物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经典药物,在镇痛、抗炎、抗血小板等领域仍具有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其临床新用途不断被发现,如肿瘤预防、心血管保护和糖尿病防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l a t e l e t f un c t i o n wa s me a s u r e d b y t h e p l a t e l e t a g g r e g a t i o n t e s t wi t h t wo d i fe r e n t i n d u c e r s ( AA a n d ADP )i n 1 9 9 c a s e s o f
[ 中 图分 类 号 】R 5 8 7 . 1 0 5 . 3【 文 献 标 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1 0 0 8 — 8 2 9 6( 2 0 1 3 )- 0 2 - 9 3 — 0 5 D O I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1 0 0 8 - 8 2 9 6 . 2 0 1 3 ・ 0 2 - 1 1
血小板功能;全 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 、餐后 2h血糖 、血脂 、肾功能 ;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 白指标。运用 r e a l —
t i me P C R、We s t e r n B l o t 检测循环血中单核细胞环氧化酶一 2( c y c l o o x y g e n a s e ・ 2 ,C O X - 2 )mR N A、蛋白表达水平 ;同 时检测人单 核细胞 ( T H P - 1 ) 在不 同时间 ( 1 2 h 、2 4 h )和不同葡萄糖浓度 ( 5 . 6m mo l / L、1 1 . 1 mmo l / L 、2 2 . 2 mmo l / L) 情况下 c Ox - 2 mR N A 的表达量 。结果 非阿司匹林敏感 ( n o t a s p i r i n s e n s i t i v e,NA S)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 平高于敏感组 ;糖化血红蛋 白未达标 组 N AS 发生率高于达标组 ;糖尿病病程长的组 N A S发生率更高。空腹血糖 、糖 化血红蛋 白是 NA S的相关危险因素 。N AS 组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中 C OX 一 2 mR NA表达量 、蛋 白表达率高于阿司匹林敏 感组 ( a s p i r i n s e n s i t i v e ,A S o葡萄糖刺激人单核细胞 ( T H P 一 1 )C OX 一 2 m R NA表达增加 ,且所用葡萄糖浓度越高、 时间越长 C O X一 2 mR NA表达量越高。结论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 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不敏感独立的危险因 素 。高糖刺激 C OX 一 2表达增加 ,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 不敏感发生率增高 的原因之一 。 [ 关
老年 医学 与保健 2 0 1 3 年第 1 9 卷第 2 期G e r i a t r H e a l t h C a r e , 2 0 1 3 , V o 1 . 1 9 . N o . 2
老年糖尿病 患者应 用 阿司匹林 反应性研 究
蔡凡 王毅盟 王红艳 陈浩田 杨蓉 吴方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i a b e t e s .B y u s ng i t h e a u t o ma t i c b i o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z e r , we me a s u r e d t h e ̄s t ng i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p o s t —
As pi r i n r e s pons e s t udy i n e l de r l y pa t i e nt s wi t h di a be t e s CAI Fa n , WANG Y i — me n g , WANG Hon g- y an , CH EN Ha o—
【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光学法血小板聚集 ,分别应用花生 四烯酸 ( a r a c h i d o n i c a c i d ,AA) 、二磷酸腺苷 ( a d e n o s i n e d i p h o s p h a t e ,A DP)作为诱导剂检测 1 9 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S h a n g h a i 2 o o o 2 5 .C h i n a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u Fa n g . E— ma i l : wu f a n g @ me d ma i l .c o n .c r a
【 A b s t r a c t 】0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r e s p o n s e o f a s p i r i n nd a t h e i mp a c t f a c t o r s i n t h e e l d e r l y 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 . Me  ̄o d s
t i a n ,Y A N GR o n g , WUF 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e r i a t r i c s ,R u i j i n H o s p i t a l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