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思想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思想史
学前教育思想史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是孩子成长以及学习的关键时期。
在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思想派别和教育理念的影响。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思想史进行探讨,以了解不同时期对学前教育的看法和实践。
一、古代教育思想与学前教育古代中国教育思想强调德育,重视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儿童在家庭中得到基础的教养和教育,从父母那里学习品行和礼仪。
古代的幼儿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和与家族成员一起的生活来实施。
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了教育的理念,他主张幼儿应接受德育和体育的教育。
他认为,幼儿时期是培养德性的关键时期,应该注重对儿童品格的塑造。
二、现代学前教育的起源现代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一些教育家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张为幼儿提供专门的教育机构。
弗雷贝尔是德国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幼儿园”的概念。
他认为,幼儿园应该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注重游戏和自由活动的开展。
在美国,弗罗贝尔的思想得到了普遍关注和借鉴。
玛丽亚·蒙台梭利提出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她认为幼儿应该在自由和启发式的环境中学习,注重幼儿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三、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化,学前教育思想也逐渐多元化。
相对于强调自由和启发式教育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现代学前教育中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教育思想。
在美国,爱尔兰·戴维斯和内尔·戴维斯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概念,强调幼儿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
而丹尼·菲利普斯则主张“感性教育”,认为儿童应该通过感觉和体验来学习。
此外,凯杜儿童中心的创始人雷奇欧·艾米利亚尼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另外,英国的斯坦丁教育法和日本的教育电视法等也都卓有成效。
四、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现代发展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0402《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00402《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小人之学”:朱熹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把教育分成二等,即“小人之学”或“大人之学”。
小人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
皆所当知。
”进而“教人以洒扫、应对、进步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这道”,使之学到“做人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再学“大人之学”。
《文字蒙求》:是清代学者王荺的代表作。
《文学蒙求》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
如形象对比,把文字与实物结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言入于耳。
许多见解直到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五指活动:是陈鹤琴提出的以此来概括幼稚园的保教活动。
它们是:健康活动、语文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
五指活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就像人手掌上五个手指一样。
宫延早期儿童教育:是专为王室儿童实施的宫延教育。
参加宫延早期学习的只是皇室中的子弟和极少数机要大臣的子弟。
“查理·马德时期开设了一所教育王室儿童包括幼儿在内的学校,这是西欧进入封建制社会后的第一所世俗的宫延学校。
主要采用问答法,儿童学到不少作为未来统治者所必需的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以及某些粗浅哲理。
美国“日托所运动”:又名日托中心,1933年批准建立日托所。
专为失业人员和劳工子女免费服务,提供免费照顾和学前教育的机会。
日托所提供丰富的食物保证孩子的营养,实施与各年龄组相适应的课程,配备了受过短期培训的幼儿教师,保证孩子受到一定的教育,受到社会普遍欢迎。
于是建立和开展这种日托所形成一项新兴运动。
“自然人”:卢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
在他看来这种“自然人”是体态匀称、身心发达、理智聪敏、品德善良、活泼可爱、天性发展的新人。
卢梭提出的“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
“三百千”:指的是南北周兴嗣的《千字文》,宋代问世的《三字经》《百家姓》。
这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武昌蒙养院:1904年,张之洞根据《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把原湖北幼稚园改称为武昌蒙养院。
第6章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
第6章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引言:第6章《学前教育史》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其思想的演进密不可分。
本章将从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思想进程出发,探讨学前教育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理念,以期加深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学前教育史概述学前教育史是研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学前教育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演进历程。
随着社会的变迁,学前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从最初的普及教育到现代的全面发展,一直伴随着时代的进步。
二、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演进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演进,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倡导者的努力。
本节将以时间轴的形式,介绍学前教育思想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898年:丁玲提出“孩子王”观念丁玲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早期倡导者之一,她提出了“孩子王”的观念,强调孩子作为国家的未来,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培养。
1917年:陶行知提倡幼儿园运动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提倡的幼儿园运动在中国迅速兴起,并推动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50年:国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为学前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1980年:提出“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学前教育开始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000年:构建“幸福教育”体系近年来,学前教育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有学者提出构建“幸福教育”体系,强调学前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三、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学派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学派,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
1. 陶行知学派陶行知学派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兴趣引导和自主发展。
2. 杨东平学派杨东平学派主张幼儿教育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外学前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名词,这些名词代表着不同时期和地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实践。
本文将对中外学前教育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演变。
一、幼教(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幼教是学前教育的一个常见名词,泛指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它强调幼儿时期对于儿童个性、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包括但不限于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社交互动等。
幼教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与幼教类似,早期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种叫法,主要指儿童从出生到六岁之间的教育活动。
早期教育注重儿童智力、情感、语言、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培养他们初步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三、幼儿园(Kindergarten)幼儿园是专门为幼儿提供早期教育的机构,通常面向三到六岁的儿童,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游戏、活动和课堂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在全球各地都有普遍存在,是儿童体验社交、学习和互动的重要场所。
四、Montessori教育Montessori教育是一种由意大利医生Maria Montessori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注重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
Montessori教育重视儿童对环境的探索和自我学习,通过为儿童提供各种教具和工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五、Reggio Emilia教育Reggio Emilia教育是一种由意大利城市Reggio Emilia发展起来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参与、合作、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Reggio Emilia教育注重儿童对艺术、科学和社会课题的探索,通过各种项目和活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能力。
学前教育思想史名词解释
早喻教:汉代教育家贾谊重视太子教育;认为教育要从胎教开始..因为婴幼儿时期孩子单纯;既容易形成良好品德;也会感染不良风气;在儿童尚未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时;需及早施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博专统一:颜之推主张博专统一;所谓博闻即各行各业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博闻有助于开阔眼界;避免犯片面性错误..只有专心做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好;因此博专统一;就是要广纳知识;掌握其精要..知耻改过:张履祥指出;人应当知耻;人不能没有耻辱观念;缺乏正确的羞耻观;才是真正的可耻..同时张履祥提出人不能无过;但期于改..孩子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因此引导儿童逐步确立正确的羞耻观帮助孩子了解自身毛病所在;使其知过而后能改..宽严相济:崔学古主张宽严相济;从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出发提出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他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教师过于严厉只会束缚孩子们的灵性;因此蒙师对儿童的态度应当宽厚仁慈一些;表情要和蔼;语言温和;耐心细致;使儿童便会产生亲近之感;但在学习上对儿童要从严要求;丝毫放松不得;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五指活动:陈鹤琴说五指活动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儿童活动生活;具体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恭俭勤谨:张履祥认为;儿童初学;恭敬节俭;勤奋谨慎..恭之实事;真正存有恭敬之心;一言一行均体现出恭敬之实..生活上不要有过高的要求;注意节约;不铺张浪费..勤谨;儿童学习要勤奋;做事要勤劳;不可懒惰;要有谨慎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不仅提高道德水平又有利于身体健康..情绪教育:陈鹤琴重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注重创造温暖、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他认为父母应避免恐吓孩子;及时缓解和解除孩子痛苦和精神上的压抑;家庭中良好的情感氛围能给孩子以积极的情绪教育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对招收十年动乱破坏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把学前教育内容划分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几部分;并强调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上课、游戏、体育活动、观察、劳动、娱乐及日常生活与未完成的;学前教育教学继续采用分科教学的形成..知行并重:朱熹指出;人的行为是受知识支配..要做某件事先明白如何去做;教育儿童要想让他们认识规矩;这就是知..然后要求他们按规矩去做;这就是行;只有知行结合;知行并重;才能养成良好习惯..分层致功: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如果不分层次;不偱次序;企图一步登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他认为儿童读书必读明代咸化、弘治、正德等文章六七十篇..二、“宜读近时平易之文百篇”三、“须读精细深厚之文六七十篇;由易到难地分层阅读;才能取得成效.. P50行为课程:张雪门说:“生活就是教育;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生活和实际行为是行为课程的两大要素..”P91闻见结合: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又有眼见方能知其真伪;他提倡“眼学”;重视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张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P17儿童中心论:杜威提出了着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是对儿童施以强迫教育;忽视儿童内在的本能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主张把教育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P335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对教学问题时;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来说明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他把教学作为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活动才能系统地进行;反过来说;凡是教学活动都是要发生教育作用的..P315白板说:洛克在论述教育作用时提出了白板说;人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是没有任何特征的白纸;洛克认为全部的观念都依赖于后天的经验和教育..P269贫儿之家:1774年;裴斯泰洛奇开办了一所孤儿院;称为贫儿之家;力图把它办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构;培养儿童的能力和精神面貌的场所..母育学校:夸美纽斯1633年出版的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着..为母亲为所有教师和一切担负着幼儿培养任务的人民教育儿童提供指南..P253自然后果法:卢梭提供“自然后果法”;反对道德说教;实施体罚;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是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修正自己的行为..P292图式:图式即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观上的结构;是指一种主题活动的功能和心理结构;也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P370要素教育论: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奇教育理论核心..他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渐转向复杂的因素..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要素;各种教育都能找到一定的最简单的要素作为实施教育的起点..P304耕读相兼:张履祥提倡耕读相兼;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的和谐局面;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首先是读书;他认为小学和近思录是最适合儿童初学的内容..其次是劳动;不仅坚持参加劳动;而且坚持对儿童实施的教育..P39朱熹的“眼前事”:是眼前日用之事;具体包括:在礼仪规范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方面;要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最能反映学科编着的统一观点;或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教育漫话:是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的绅士教育的思想..儿童之家:1907年初;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提供幼儿游戏时使用;以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阐述了社会和教育的关系;表达了他通过教育改良社会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教育观..感官练习材料:蒙台梭利设计的这套“感官练习材料”包括训练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的材料;其中从触觉练习材料为主..昆体良:是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代表着作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理论着作;代表了欧洲古代教育发展的最高成就..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着作;这是一本泛论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和教育的综合性着作;其中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教育问题;集中反映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西方第一部全面深入探讨教育理论的着作..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想潮..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富于创造性的人;学校必须提供最好的条件;并创造促进人们学习和成长的良好心理气氛;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人的教育:是福禄贝尔1826年完成的教育着作;集中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P321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出版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在“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发现学习法:在早期教育的方法上;布鲁纳还提倡发现学习法;他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结构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引导儿童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教给儿童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幼儿教育之父:德国着名的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同时创立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推动了德国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故人称他为“幼儿教育之父”..统觉作用:即人的意志之中已有的观念对新形成的观念具有统合、吸收的作用;也就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统觉作用”运用到教学上就是用旧知识体系理解新知识再重新排列合成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P310谦虚笃实:张履祥提出谦虚笃实;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接受新知识..要引导儿童常和“贤于我者”相比;才能“学日进;志益谦”..张履祥力倡笃实;深戒轻浮..蒙养教育要倡笃实而戒轻浮..艺友制:陶行知提出艺友制..他说:“艺;是艺术;也可以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老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老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老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慎则保傅:康有为主张孕妇的一切衣食住行均由医生安排;由女傅、女保具体管理照料;因此;保傅的责任重大;必须慎重选择..“由总医生择其德性慈祥、身体强健、资禀聪明、有恒心而无倦性者为之”..育婴院的管理与保教人员也都有女子担任..之所以选择女子而不用男子;因为在康有为看来;“男子心粗性动而少有耐心;不若女子之静细祥慈和而有耐性也”;肩负双重责任..P72中体西用:张之洞在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中学”就是“旧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西学”主要指“西政”和“西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两者不可偏废;但“中学”是主要的;;“西学”是次要的..卢梭:18世纪法国教育家;着有教育代表作爱弥尔..他提出自然教育思想;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教育..他提出按儿童的年龄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方式..从做中学:杜威在教育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认为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教师的经验和学习中出发..P339。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学前教育,即早期教育或幼儿教育,是指为适龄幼儿提供的教育和护理服务。
这段时期是孩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和简答题的探讨。
一、学前教育名词解释1. 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早期教育指的是对0-3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刺激、亲近和互动,促进婴儿和幼儿的早期发展。
2. 幼儿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幼儿教育是指为3-6岁幼儿提供的教育服务,旨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习兴趣和基础知识。
3. 感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感受教育是一种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的教育方法。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通过参与各种具体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4. 游戏教育(Play-based Education):游戏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基础的教育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5. 结构化教育(Structured Education):结构化教育是一种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学方式,目的是通过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提供系统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二、简答题1.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通过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学前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游戏性:学前教育注重通过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 综合性:学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培养。
- 个性化:学前教育重视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针对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 实践性:学前教育注重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让幼儿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前教育思想史知识点高清
学前教育思想史知识点高清
学前教育指对幼儿的教育,是指为了帮助幼儿充分发展潜能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情感、社会性和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适应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
学前教育思想史是指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思想及其发展的历史。
学前教育思想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幼儿发展的认识和观念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学前教育思想史的知识点:
1.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学前教育被视为家庭教育的责任。
家庭教育的
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身体健康和道德品质。
2.中世纪时期:在中世纪时期,学前教育被视为教会的责任。
教会认为,通过
对幼儿的宗教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品质。
3.十七世纪:在十七世纪,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提出了“自然哲学”
的思想。
他认为,幼儿是一张白纸,应该由父母进行良好的教育。
4.十九世纪:在十九世纪,苏珊·玛丽·梅森(Susan Maria Mercer)提出了“自
然主义”的思想。
她认为,幼儿的发展是自然而有规律的,教师应该尊重幼
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通过观察和指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发展。
5.二十世纪:在二十世纪,许多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
例如,
约瑟夫·霍尔(Joseph M. Hall)提出了“教育游戏”的理论,认为通过让幼儿
参与有趣的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发展智力和社会性。
以上是关于学前教育思想史的一些知识点。
学前教育思想史的发展是复杂的,还有许多其他知识点可以了解。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宫廷(儿童)教育:宫廷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
宫廷的儿童教育有独特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主要体现在保傅教育制度上。
保傅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指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保傅制度。
师、保、傅,分太师、太保、太傅和少师、少保、少傅,统称三公和三少。
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
太保的责任主要是保证太子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要有规律,要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与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还要教太子懂得管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道术。
三母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在宫廷内,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子师主要负责对太子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安置料理睡眠。
《颜氏家训》: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著作《颜氏家训》中,这部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颜氏家训》内容全面、系统。
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善、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
就学前教育而言,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婴幼儿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
《颜氏家训》影响广泛,流传久远,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家教著作。
书中所反映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眼前事: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眼前事”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教事”,就孩子而言是“学其事”。
他认为学必自近者易者始,并认为学问之道只就眼前日用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教育史名词解释。
1、保傅制度:指朝廷内设有专门师、保、傅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设有三公——太保、太傅、太师,三少-—少师、少傅、少保.2、乳保教育制度: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物的制度,有“子师、慈母、保母”三母以及乳母.3、《童蒙须知》:为朱熹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眼前事的具体标准与要求。
4、《小学》:朱熹将古代童蒙读物加以选择、扩充,加上古今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成书,全书分为内外两篇。
影响大,地位相当于《四书》.5、学眼前事:注重道德行为操作的训练,要求儿童的学习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要求从小事、身边事做起,符合儿童认识发展与道德形成的规律,易为儿童掌握。
6、人本院:康有为为实施胎教专门为孕妇设置的机构。
7、南京鼓楼幼稚园:是陈鹤琴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实验性质的幼稚园。
8、三化教育法:教学故事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歌曲化.9、直观教学法:以实际事物教育儿童,使儿童获得明确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多着重于触觉,但是听觉、味觉、视觉、嗅觉等也是直观中的重要部分.10、壬子癸丑学制:由蔡元培制定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下设蒙养园。
11、艺友制:陶行知提出,用朋友之道教人学作艺术或手艺,并且对徒弟无所保留。
12、整个教育法:陈鹤琴提出的,就是把儿童所有该学的东西整个的、有系统的去教儿童学,不应该分科,应该把各种教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融为一体,以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
13、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崇尚现实、崇拜人生、反对来时观念,以世俗的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道反对神道;主张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个人幸福、尊重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反对压抑;宣扬个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这是是和基督教对立的世界观。
14、《爱弥儿》:卢梭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提倡自然教育,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的著作.15、《世界图解》:夸美纽斯编写的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大全【最新版】目录1.概述2.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2.1 中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2.2 外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正文【概述】学前教育史是研究人类历史上学前教育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大全涵盖了中国和外国学前教育的重要概念、理论和实践。
本文将对这些名词进行简要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2.1 中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儒家教育:儒家教育起源于中国古代,主张以道德、仁爱、礼仪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提倡孝道、忠诚、礼仪等美德。
2.道家教育:道家教育源于道家学说,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追求个体的自由与和谐。
3.蒙学:蒙学是中国古代对幼儿教育的称呼,主要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
4.私塾:私塾是中国古代民间设立的启蒙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的传授。
5.新式学堂:新式学堂是晚清时期引进西方教育制度而创立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级教育机构。
【2.2 外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福禄贝尔教育法: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创立了一种以游戏为核心的教育方法,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她创立了一种注重儿童自主选择、观察、学习环境的教育方法。
3.瑞吉欧教育法:瑞吉欧教育法源于意大利,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社交、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4.华虚朋教育法:华虚朋教育法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强调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5.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智能、体育、美育等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以上对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学前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发展。
中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部分
中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部分
1、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是以处于学前年龄的世子为教育的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的教育。
2、保傅教育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3、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4、外象内感: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总结前人胎教理论与自己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意思是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5、早谕教:早期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期,当婴幼儿的赤子之心尚未受到外界熏染时,先入为主,对它实施教育,就会收到最佳的效果。
6、艺友制:艺,是艺术,也可以作手艺解。
友,就是朋友。
用朋友之道,跟着别人学艺术或手艺的,叫做艺友。
凡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教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
显然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
7、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起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
8、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9、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是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未接受义务教育的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一种教育形式。
学前教育是从儿童3-6岁开始,培养儿童的基本动作和社会生活能力,为其进入小学提供必要的准备。
2. 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指对0-3岁婴幼儿进行教育和照顾的一种教育形式。
早期教育注重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和关注婴幼儿的需求,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3. 保育教育保育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饮食、起居、照顾等生活管理,并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方式,提供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内容。
保育教育旨在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和温馨的成长环境,并满足幼儿的基本需求。
4. 幼儿园幼儿园是专门针对学龄前幼儿的教育机构,为3-6岁的儿童提供集体生活、游戏活动和学习经验。
幼儿园以提供安全、健康和愉悦的环境为目标,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基本知识。
5. 园长园长是幼儿园的负责人,具有教育经验和管理能力。
园长负责制定幼儿园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组织教师团队,协调幼儿园的日常事务,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6. 教师教师是幼儿园的从业人员,负责教育和照顾儿童。
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游戏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并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7. 游戏教育游戏教育是指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幼儿教育。
游戏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8. 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是幼儿园中给予幼儿选择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和游戏。
自由活动鼓励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
9. 幼教法幼教法是对幼儿园教育进行法律规范的法律文件。
幼教法主要包括对幼儿园的管理、教师的资质标准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要求等内容,旨在保障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儿童权益。
10. 儿童玩具儿童玩具是供幼儿玩耍和学习的工具和材料。
儿童玩具具有适合幼儿认知和操作能力的特点,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外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大全摘要:一、引言1.概述中外学前教育史的背景2.介绍中外学前教育史的研究意义二、中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古代学前教育a.胎教b.蒙学c.家庭教育2.近现代学前教育a.新式学堂b.学前教育机构c.学前教育制度三、外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古代外国学前教育a.希腊学前教育b.罗马学前教育c.欧洲封建时期学前教育2.近现代外国学前教育a.福禄贝尔的幼儿园b.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c.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四、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交流与融合1.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2.中国学前教育传统对外国的影响五、当代中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1.全球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2.信息化时代的学前教育3.终身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体现六、结论1.总结中外学前教育史的重要意义2.展望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正文:一、引言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谓悠久。
从中西方学前教育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学前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发展趋势。
研究中外学前教育史,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学前教育的历史渊源,更能为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中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古代学前教育古代中国学前教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胎教观念在当时已经形成,认为孕妇的言行举止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蒙学是古代中国专门针对儿童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道德伦理和基本技能。
此外,家庭教育在古代中国学前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负有重要责任。
2.近现代学前教育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
新式学堂是清朝末期兴办的一种新型教育机构,以传授实用知识和技能为主。
学前教育机构在民国时期逐渐兴起,标志着中国学前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
此外,学前教育制度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完善。
三、外国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古代外国学前教育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学前教育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希腊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体育素质,罗马学前教育则强调实用技能的传授。
学前教育思想史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目+答案
一.名词解释1.早喻教贾谊认为,对君主继承人的教育在其未出世前就要进行。
2.闻见结合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他提倡“眼学”,重视亲身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
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他认为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
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
3.耕读相兼(注意与gong) 恩履祥提倡耕读相兼。
他提出“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
4.分层致功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
如果部分层次,不循次序,企图一步登天,那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5.端本清源康有为认为,孕妇在怀孕后就应入人本院进行接受胎教。
他提出从重视环境、教导孕妇等方面着手进行胎教,从而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简答题2011年1月1.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P388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想。
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富于创造性的人,学校必须提供最好的条件,并创造促进人们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的心理气氛,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联系:人本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
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其中,军国民教育即军事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理论的最高目标;3.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 P285.1)强调对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幼儿的自然本性,即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2)要求把儿童在教育中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多给儿童以自由,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上的主人。
4.简述夸美纽斯儿童智育的主要容夸美纽斯指出,儿童在人生的头6年应掌握的知识有:1)各类自然事物。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
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
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
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
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
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
〈〈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7.店铺幼儿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一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
实行自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儿进行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
教育内容和方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工作。
8.白天的母亲:1974年,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教育部核准设立了另一新型的幼儿保教机构——“白天的母亲”。
学前教育思想史
现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教育法:重视 儿童的自由和独立,强 调儿童的内在潜力与自 我构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不断建构和 发展认知结构。
维果斯基社会文化 理论:强调社会文 化背景对儿童发展 的影响,提倡在游 戏中促进儿童发展。
瑞吉欧教育体系:注重 儿童的主动探索和合作 学习,提倡在真实的环 境中促进儿童的发展。
陈鹤琴:提出“ 活教育”思想, 主张“儿童为本 位”
张雪门:强调“ 行为课程”,注 重儿童的直接经 验
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教育法: 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由、独立 和自我教育,重 视儿童的身心发 展规律和特点
福禄贝尔教育法: 强调游戏和活动 的重要性,促进 儿童的全面发展
杜威教育思想: 重视儿童的兴趣 和经验,提倡 “做中学”,让 儿童在活动中学 习和成长
当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重视儿童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提倡游戏化教学,促进儿童主动探索和学习 强调师生互动,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其积极心态和抗挫能力
05
国际学前教育思想
国际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蒙台梭利教育法:重视儿童的自由和独立,提倡通过自我学习来发展儿童的潜能
福禄贝尔教育法:强调游戏的重要性,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智力和道德
崇尚礼仪教育:古代中国学前教育注重礼仪教育,培养孩子尊敬长辈、遵守规矩等良好 品德。
提倡全面发展:古代中国学前教育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品德、知识、技能等方面 的培养。
古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儿童应该从小接受音乐、体育、数学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亚里士多德:强调儿童应该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发展个性,同时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史05的启示与展
望
学前教育史的启示
重视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史的发 展历程表明,儿 童的发展是至关 重要的,教育应 该尊重儿童的身 心发展规律,为 儿童提供适宜的 发展环境和教育。
发展历程
起源:19世纪末,学前教育学 作为独立学科出现
发展:20世纪初,学前教育理 论和实践逐渐丰富
成熟:20世纪中叶,学前教育 学体系基本形成
创新:21世纪初,学前教育学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学科地位
学前教育史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学前教育史研究旨在揭示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学前教育史的基本概念包括学前教育、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等 学前教育史对于理解当今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具有 重要意义
教育的发展。
添加标题
学前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如何应 对学前教育资 源不足、教育 质量参差不齐
等问题
机遇:随着社 会对学前教育 重视程度的提 高,学前教育 发展迎来更多
机遇
应对策略:加 强政策支持、 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教育资源
配置等
未来展望:学 前教育将更加 注重个性化、 多元化和智能
化发展
教育资源不足:古代学前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求,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
03
近代学前教育
兴起背景
工业革命的发 展:需要大量 受过良好教育 的劳动力
民主思潮的兴 起:强调平等 和普及教育
家庭教育的局 限性:无法满 足儿童全面发 展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思想史
名词解释:
1.早谕教:
贾谊主张早谕教,对君主继承人的教育在其未出世之前就要进行。
王后怀胎七个月,就要迁往安静清幽的侧室居住,使其不听邪音,不食邪味,已养成良好的心性,保证充足的营养。
一切言行举止皆合正礼,这样生出的婴儿才会中正不邪。
2.博专统一:
颜之推主张博专统一,所谓博闻即各行各业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博闻有助于开阔眼界,避免犯片面性错误。
想要学问精深,除博闻外,还需专
一。
"只有专心做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好,因此博专统一,就是要“博览机要”意思是博览群书,掌握其精要。
3.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又有眼见方能知其真伪,他提倡“眼学”,重视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
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张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
4.小学之事/朱熹的“眼前事”:
是眼前日用之事,朱熹认为要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逐步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在“学其事”的实际活动中经受锻炼,培养德性,增长才干,成为“圣贤培璞”。
5.正面教育:
在朱熹看来,就是引导儿童按照规矩去做。
儿童长期受规矩的约束,“积久成熟”,便会“自成方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知行并重:
朱熹主张,儿童教育应当知行并重。
所谓“知”是对行为规范的认识;所谓“行”是对行为规范的践行。
教育儿童第一步要让他们认识规矩,然后就要求他们按规矩去做。
儿童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行为规范。
7.循序渐进:
朱熹提倡儿童教育要循序渐进。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教育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根据儿童年龄的大小,不同年龄阶段,其教育内容有所不同,儿童刚学,当从浅近平易处开始。
8.随人分限:
王守仁主张,施教要“随人分限所及”就是指对于不同的儿童来说,就要因材施教;对于同一个儿童来说就要循序渐进的施教。
由于人的资质不同,故施教的内容、分量和方法等,均要因人而异。
儿童有个性与能力的差异。
9.正其心术:
张履祥指出:
儿童“读书先要正其心术”。
所谓心术是指人的思想道德品质。
他认为,在儿童阶段就要明辨是非善恶,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这样以后离开父母老师,也不会走上邪路。
1
0."耕读相兼:
张履祥提倡耕读相兼,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的和谐局面,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
首先是读书,他认为《小学》和《近思录》是最适合儿童初学的内容。
其次是劳动,不仅坚持参加劳动,而且坚持对儿童实施的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1
1."谦虚笃实:
张履祥提出谦虚笃实,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接受新知识。
就好比一个容器,只有当它不满的时候,才能装进东西;如果他已经满了,变什么也装不进去。
张履祥力倡笃实,深戒轻浮。
他认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须以忠信为本,而忠信的核心便是一个实字。
总之一切行为均需笃实。
1
2."恭俭勤谨:
张履祥认为,儿童初学,恭敬节俭,勤奋谨慎。
恭之实事,真正存有恭敬之心,一言一行均体现出恭敬之实。
生活上不要有过高的要求,注意节约,不铺张浪费。
勤谨,儿童学习要勤奋,做事要勤劳,不可懒惰,因为许多坏事都是从懒惰开始的。
要有谨慎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
1
3."知耻改过:
张履祥指出,人应当知耻,人不能没有耻辱观念,缺乏正确的羞耻观,才是真正的可耻。
同时张履祥提出人不能无过,但期于改。
有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过而不知,有过而不改。
孩子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因此引导儿童逐步确立正确的羞耻观帮助孩子了解自身毛病所在,使其知过而后能改。
1
4."“爱养”.:
崔学古认为,启蒙教育应以爱护儿童为出发点,就是以慈爱的精神关心、爱护儿童用说理的方法教育、感化儿童。
即不管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孩子,都要耐心加以说服教育,使他们要懂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
1
5."宽严相济:
崔学古主张宽严相济,从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出发提出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
他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
教师过于严厉只会束缚孩子们的灵性,因此蒙师对儿童的态度应当宽厚仁慈一些,表情要和蔼,语言温和,耐心细致,使儿童便会产生亲近之感,从而敞开启心扉但在学习上对儿童要从严要求,丝毫放松不得,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1
6."分层致功:
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
如果不分层次,不偱次序,企图一步登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他认为儿童读书必读明代咸化、弘治、正德等文章六七十篇。
“以为入门之路”
二、"“宜读近时平易之文百篇”
三、"“有用之文,如学问、政事、论纪、行品之类”,由易到难地分层阅读,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