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规程
盐酸林可霉素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盐酸林可霉素发酵生产工艺流程盐酸林可霉素又称为盐酸林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因其药效广泛,用途广泛,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林可霉素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下面将介绍盐酸林可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一、菌种培养及活化盐酸林可霉素的生产是通过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的,所以首先需要介绍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及活化的过程。
首先取出冰冻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含有适量营养成分的琼脂培养基上,将琼脂培养基培养在37℃、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进行悬浮液接种。
二、发酵罐发酵将经过活化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发酵罐中,同时加入适量的发酵培养基,使其处于最佳的生长条件。
根据菌株的特性和不同的发酵工艺,可以控制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通气量、搅拌速度等,一般来说,控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参数要求。
发酵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
三、枯草芽孢杆菌的收获和提取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后,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生的林可霉素逐渐积累在发酵液中。
此时需要进行分离和提取工作。
首先需要分离细菌体和发酵液,目的是得到发酵液中的林可霉素。
然后采用萃取、挥发、结晶等步骤对林可霉素进行提取和纯化。
四、产品精制和成品制备通过提取和纯化后,获得的林可霉素是粗品,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精制。
精制工艺主要包括结晶、干燥、粉碎等步骤,最终得到符合规范要求的林可霉素成品。
五、产品包装和贮存经过精制和成品制备后的林可霉素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
一般来说,林可霉素成品需要进行分装并进行氮气充填,以保持其稳定性。
同时,对产品的贮存条件也有严格的要求,例如要求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条件下。
综上所述,盐酸林可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菌种培养和活化、发酵罐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收获和提取、产品精制和成品制备、产品包装和贮存。
通过这一系列工艺步骤,可以成功地完成盐酸林可霉素的生产,满足市场上对该产品的需求。
一种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70c463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e.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540050.0(22)申请日 2020.12.23(71)申请人 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地址 200000 上海市闵行区昆阳路1500号(72)发明人 商鼎 龚玉秀 冯建新 潘宏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代理人 杜蔚琼(51)Int.Cl.A61K 31/7056(2006.01)A61K 31/167(2006.01)A61K 9/06(2006.01)A61K 47/18(2006.01)A61K 47/14(2006.01)A61K 47/12(2006.01)A61P 29/00(2006.01)A61P 17/00(2006.01)A61P 37/08(2006.01)A61P 17/04(2006.01)A61P 17/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包含林可霉素、凝胶基质、甘油、盐酸利多卡因、乳酸依沙吖啶、抗氧剂、香精、着色剂、pH调节剂、乙醇和水的原料制造而成。
该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稳定性较佳,其在性状、鉴别、装量、标示用量、有关物质、微生物限度等方面均符合法定标准,在正常贮存条件下,有效期可达到36个月以上,且在贮存过程中林可霉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林可霉素B无显著增长,膏体颜色也不会发生变化。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CN 112494507 A 2021.03.16C N 112494507A1.一种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包含盐酸林可霉素、凝胶基质、甘油、盐酸利多卡因、乳酸依沙吖啶、抗氧剂、香精、着色剂、pH调节剂、醇和水的原料制造而成;其中,所述盐酸林可霉素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4.8mg‑5.2mg;所述凝胶基质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8mg‑20mg;所述甘油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30‑80mg;所述盐酸利多卡因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3.8mg‑4.2mg;所述乳酸依沙吖啶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0.18mg‑0.22mg;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0.2mg‑2mg;所述香精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0.5mg‑2mg;所述着色剂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0.01mg‑0.03mg;所述pH调节剂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8mg‑20mg;所述醇的用量为每10g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含80mg‑100mg;所述水为余量;所述pH调节剂选自醇胺;所述抗氧剂选自二叔丁基羟苯甲酯或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注射用凝胶操作规程

注射用凝胶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注射用凝胶的生产和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注射用凝胶的生产和操作过程。
三、操作程序1.注射用凝胶的生产流程:(1)原料准备:根据配方要求,将所需原料准备充分,并进行质量检验。
(2)溶解:将所需原料按照配方要求,溶解于溶剂中,并进行充分搅拌。
(3)消毒:将溶解后的原料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4)过滤:将消毒处理后的原料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微生物。
(5)灌装:将过滤后的原料灌装于注射用给药器具中。
(6)封口和包装:对灌装好的注射用给药器具进行封口和包装,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7)质量检验:对封口和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8)储存:将质量合格的产品储存于指定的储存条件下。
2.注射用凝胶的操作流程:(1)操作准备:清洁工作台和操作工具,准备所需的原料和器具。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佩戴手套、口罩和帽子,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
(3)准备药品:按照生产指令准备所需药品及其容器,并进行质量检查。
(4)准备器具:准备所需的注射器、灌装器和封口机等操作工具,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5)注射制备:根据配方要求,将所需药品按照精确的配方比例进行配制。
(6)灌装操作:将配制好的药品通过灌装器,注入预先准备好的药品容器中。
(7)封口和包装:将灌装好的药品容器进行封口,并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8)清洁和消毒:清洁工作台和操作工具,并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
(9)清点物品:清点所用物品,更新备忘录和记录本,并交接班。
四、操作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生产指令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流程和配方比例。
2.对所用原料和药品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保持操作环境的洁净。
4.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注射器和灌装器的消毒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VF-PR-2A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文件类别:验证文件部门:生产部编号:VF-PR-24-A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验证文件版次□新订起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实施日期年月复印数 ________ 份□替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草日期:年月日_________________ 审阅批准日期:年月日日一、验证方案的制定二、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三、验证方案(一)概述(二)工艺流程(三)验证目的(四)工艺验证相关验证情况(五)工艺验证内容(六)生产工艺验证批次数(七)生产工艺验证时间进度四、拟订验证周期五、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1•验证结果评定表2•验证报告3•验证报告审批表4•验证合格证书六、附件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验证文件VF-PR-24-A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验证文件验证方案的制定二、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1验证方案的起草验证方案审核人: 验证方案批准人: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2.验证方案的审核与批准三、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验证方案(一)概述上海安都药业有限公司凝胶剂车间。
配制和灌装工序均为10万级。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主要用于轻度烧伤,创伤及蚊虫叮咬引起的各种皮肤感染。
通过配制、灌装、中包装、装箱成为成品。
(二)工艺流程(见附件1)(三)验证目的通过对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的验证,来证实该车间凝胶剂生产系统能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证明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生产工艺是可靠的和具有重现性,从而为药品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四)工艺验证相关验证情况:1.生产环境经验证合格2.生产设备主要是BXZRJ真空乳化搅拌系统和GZ-100自动灌装机,经验证合格。
对设备的清洗也经验证合格。
3.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质量标准编号为WS-10001 (HS-0140)-20024.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所使用的物料均制订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并以此采购、检验。
盐酸林可霉素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盐酸林可霉素发酵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盐酸林可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抗生素,其发酵生产工艺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的。
GMP质量体系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车间主任、班长、工艺员、操作工、QA。
规程:1.品名、剂型与处方依据1.1通用名称: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汉语拼音:Linkemeisu Liduokayin Ningjiao英文名: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Gel 1.2 剂型:凝胶剂1.3 处方与处方依据项的说明1.3.1处方:(制成10000瓶量)盐酸林可霉素 5亿单位盐酸利多卡因 404g雷弗奴尔 20g羟苯乙酯 100g卡波姆 850g三乙醇胺 850g甘油 7500g乙醇 1000ml亮蓝 3 g柠檬黄 1.94 g香草香精 300ml纯化水加至 100kg1.3.2 处方依据项说明:药品的生产批文:国药准字H44025261批准时间:2003年7月28日质量标准编号:S-QS/C-054-002.工艺流程示意图:检验→↓→↓←中间产品检验→↓↓↓←成品检验3.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工艺技术参数:3.1配制:3.1.1配料操作工按照“软膏剂、凝胶剂配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MN/Z-(R)-001-00规定,在油相缸中加入甘油和处方量1/10量的纯化水,搅拌溶解均匀,抽入到真空乳化机内,与已用纯化水搅拌后浸透24小时的卡波姆混匀。
3.1.2在水相缸中将纯化水加热(85℃以上)溶解处方量的盐酸林可霉素、盐酸利多卡因、雷弗奴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用乙醇溶解的处方量的羟苯乙酯。
3.1.3将以上物料抽入到真空乳化机内混和,保持搅拌,另加纯化水至足量,开真空机抽真空,20分钟后,加入亮蓝和柠檬黄、香草香精,再过5分钟后加三乙醇胺,再开真空机抽真空,搅拌大约5分钟即得。
3.2 中间品检验:检验室按“中间产品取样操作规程”规定,抽取配制好的胶体进行中间产品的检验。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为检验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间产品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范围:适用于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间产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1性状:本品为绿色透明的水性凝胶。
2鉴别2.1 试剂与仪器2.1.1 0.05mol/L硼砂溶液 2.1.2 乙腈(色谱纯)2.1.3 林可霉素对照品 2.1.4 氯仿、碘化钾淀粉试纸2.1.5 甲醇 2.1.6 利多卡因对照品2.1.7 氯仿-甲醇-氨水(19:1:0.5) 2.1.8 碘化铋钾试液2.1.9 硝酸、硝酸银试液 2.1.10 氨试液、二氧化锰2.1.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2.1.12 硅胶G薄层板2.1.13 层析缸 2.1.14 试管2.2 项目与步骤2.2.1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应出现与林可霉素对照品相同时间的色谱峰。
2.2.2 取本品2.5g,加水10ml,搅匀,加氯仿10ml搅拌数分钟,放置分层,取氯仿层水浴蒸干,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利多卡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SOP-QC-304-00) 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置于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氨水 (19:1:0.5) 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碘化铋钾试液,使显色,供试品溶液所显斑点的颜色和位置与对照品的斑点相同。
2.2.3 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鉴别反应:2.2.3.1 取供试品溶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
2.2.3.2 取供试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湿润,缓缓加热,即发生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
3 检查3.1 试剂与仪器3.1.1 电子天平3.2 项目与步骤3.2.1 装量:取本品10瓶,照最低装量检查法 (SOP-QC-332-00)检查,应符合规定。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工艺规程

(2) 说明书
OTC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
英文名称: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盐酸林可霉素
中国药典(2005 版)
密封保存
盐酸利多卡因
中国药典(2005 版)
密封保存
乳酸依沙吖啶
中国药典(2005 版)
密封保存
乙醇
中国药典(2005 版)
密封保存
香料 三乙醇胺
亮兰 甘油
《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汇编》 《化妆品原料规格实用手册》 GB7655.1-1996 中国药典(2005 版)
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
(七)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标准批量
(1) 标准批量 300 ㎏
处方:
原辅料名称 盐酸林可霉素
净重(㎏) 1.5
盐酸利多卡因
1.2
乳酸依沙吖啶
0.055
乙醇
27.78
香料
27.9ml
三乙醇胺
3.36
亮兰
5.4g
甘油
14
卡波姆
3.4
(2)原料投料折算公式:
主药折纯投料量=理论投料量÷原料含量
(八)中间体的储存期和储存条件
三、工艺流程
盐酸林可霉素 盐酸利多卡因
纯化水
油相锅
乳酸依沙吖啶
酒精
油相锅
纯化水
卡波姆 O 甘油 O
水相锅
为 10 万级洁净区 为一般生产区
过滤
香料
乳膏配制
亮兰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SOP-QC-003-A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生效日期:
颁发部门:质控部
分发部门:检验室
变更记载:修改号:
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标准依据:《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140)-2002
目的:建立一个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测定法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林可霉素20mg),置烧杯中,加入上述0.05mol/L硼砂溶液适量,用玻棒充分搅拌使分散均匀并溶解后,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0.05mol/L硼砂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2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林可霉素对照品适量,用0.05mol/L硼酸溶液制成每1ml中含林可霉素0.2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范围:适用于林可霉素多卡因凝胶成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质控部经理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
1.[性状]取本品置表面皿中,在自然光下检视应为绿色透明的水性凝胶。
2.[鉴别]
2.1试剂
氯仿、甲醇、氨水、碘化铋钾试液
2.2 仪器及用具
恒温水浴锅
2.3 操作方法
2.3.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应出现与林可霉素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
4.4计算:
含量X
……………为称取对照品的重量(g) ……………为对照品峰面积
……………为称取供试品的重量(g) …………….为供试品峰面积
……….…….为对照品含量
本品含林可霉素(C18H34N2O6S)应为标示量的93.0%-117.0%。
林可霉素生产工艺

林可霉素生产工艺林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较好的细菌靶向性和相对较低的耐药性。
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菌株进行培养。
林可霉素主要由林纳霉素产生菌株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发酵产生。
这些菌株通常采用毛细菌分离培养,并根据菌株的生长条件设计合适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工艺。
其次,将合适的培养基转移到大规模发酵罐中进行培养。
发酵罐内的培养基通常包含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盐,以提供菌株所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发酵罐内应控制好温度、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等发酵参数,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接下来,进行林可霉素的提取。
发酵液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步骤,如压滤、离心、浓缩和溶剂提取等,以获取含有林可霉素的提取液。
提取液中通常还含有其他杂质和目标产物的类似物,需要进一步的纯化和分离。
然后,进行林可霉素的纯化。
提取液通常通过色谱技术,如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逆流色谱等,以分离纯化目标产物,并去除杂质和类似物。
通过这些纯化步骤,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林可霉素。
最后,进行林可霉素的结晶和干燥。
通过调节溶剂体系和温度等条件,使得林可霉素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并通过离心和干燥等步骤,获得成品的林可霉素。
在整个生产工艺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条件和工艺参数,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同时,为了确保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还需要考虑废物处理和工艺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林可霉素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菌株培养、发酵、提取、纯化和干燥等多个环节中进行控制和优化。
这些步骤的顺利进行将有助于获得高纯度和高产量的林可霉素产品,以满足医疗和农业领域对抗生素的需求。
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剂的制备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外观为白色透明凝胶态,微乳呈圆球形,微乳粒径<100 nm。利多卡因微乳 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剂具有较好的局麻镇痛作用和安全性。
凝胶剂能延长热板致痛的潜伏期,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结论 关键词: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剂;镇痛;药效学;皮肤刺激性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3748/ki.issn1007-7693.2015.04.014
文章编号:1007-7693(2015)04-0442-05
Preparation and Preliminary Pharmacodynamics of Llidocaine Gel-microemulsion
XIE Minghua1,2, CAI Xinjun3, FENG Ling4, GE min2*, GAO Jianqing1*(1.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摘要:目的
制备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剂,并对其药效学及皮肤刺激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油酸乙酯为油相,聚山梨
酯-80 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用水滴定的方法制备利多卡因微乳。以卡波姆 940 为凝胶骨架,采用直 接溶胀法制备利多卡因微乳凝胶。 采用 Zetasizer Nano-ZS90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微乳的粒径。 采用日立 H-7650 透射电 子显微镜观察微乳的形态。采用热板法观察该药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连续给药的方法,考察该药对家兔正常皮肤与
这结果与梁磊等[10]报道槐定碱对人结肠癌 SW620 细胞的 IC50 值为 2.8 mmol·L1 相当,说明其抗肿 瘤作用不强,单独使用无法达到有效治疗效果, 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同时当阳离子脂质体作为槐 定碱的载体时,其抗肿瘤作用明显增强,这可能 是由于阳离子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与肿瘤细胞 膜类似,有利于阳离子脂质体与细胞进行融合, 从而使得药物更易于进入细胞内,提高药物浓度 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而且研究发现空白阳离子脂 质体对肿瘤细胞的不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
利多卡因合成工艺

将沉淀 (有时为油状物)溶于乙醚,无水碳 酸钾干燥后蒸出乙醚。残留的粗品进行真 空分馏,控制温度间距在1~2℃内,得利多 卡因碱。mp68~69℃,收率76%。
9.3.5、利多卡因盐酸盐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2) 工艺过程 配料比:利多卡因碱:试剂盐酸:氯化氢:丙 酮=1:0.12:适量:2.5(wt量比)。 操作方法:将利多卡因碱溶于试剂盐酸中, 加丙酮搅拌溶解。通氯化氢至pH4,加活 性炭加热回流30min。压滤,滤液冷却、结 晶、干燥,得利多卡因盐酸盐。收率为 81.5%,总收率4%(以间二甲苯计)。
9.3.3、2,6-二甲基氯代乙酰苯胺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本反应是用氯乙酰氯对2,6--二甲基苯胺的 的氨基进行酰化。
(2) 工艺过程 配料比:2,6-二甲基苯胺:氯乙酰氯:苯= 1:1.1:8(wt)。 操作方法:将无水苯及2,6-二甲基苯胺溶于 一定量的冰醋酸中,冷却至10℃后,搅拌 下缓缓滴加氯乙酰氯,温度不超过30℃, 一次加入适量半饱和醋酸钠溶液,搅拌反 应1h, 再保温回流反应8h。冷却结晶。离 心,得到 2,6-二甲基氯氮代乙酰苯胺粗品, 水洗后干燥。mp>138℃,收率75%。
减压蒸馏,收集105~145℃/110mmHg 粗馏分,再将其减压精馏,收集 100~110℃/100 mmHg的馏分为2,6-二 甲基硝基苯。收率9%。
9.3.2、 2,6-二甲基苯胺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工艺过程 配料比: 2,6-二甲基硝基苯:铁粉:盐酸:水= 1:1:0.15:2(mol)。 操作方法:搅拌下将铁粉加入水和盐酸中, 加热回流15min。缓缓滴加2,6-二甲基硝基 苯,约4h加完。补加盐酸,回流反应12h。 检查还原完全后,降温至60℃以下,加碳 酸钠溶液,再加水稀释,加热蒸馏至馏出 液无油珠为止。分取馏出液油层,固体碱 干燥,得2,6-二甲基苯胺。收率95%。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制备工艺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制备工艺
(注意保护双手)
(1)首先,用不锈钢碗(尺寸可根据需求适当改变)将利多卡因粉20克和甘油适量搅拌均匀。
(2)将上一步混合物放入研磨机中,以最高速率研磨5分钟,使利多卡因形成漂亮的细腻粉末状态。
(3)在粉末状态的利多卡因中加入乳脂膏,搅拌均匀,使利多卡因与乳脂膏混合表面均匀。
(4)用标准制定的分量将膏体称量出来,然后将它经过压实和调整形状后形成凝胶贴膏。
(5)将贴膏快速放入试管中,密封,然后冷冻保存以供使用。
利多卡因注射液工艺规程

利多卡因注射液工艺规程一、目的:建立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0.4g)工艺规程,使生产规范化,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具体指导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0.4g)的生产全过程。
三、责任者: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小容量注射剂车间。
四、正文1、产品概况1.1、产品名称:(1)通用名称: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英文名称: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Yansuan Liduokayin Zhusheye 1.2、成品代码: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成品代码:C0641.3、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1.4、适应症:本品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
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
本品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本品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1.5、用法用量:1. 麻醉用(1)、成人常用量:?表面麻醉:2 %,4%溶液一次不超过100mg。
注射给药时一次量不超过4.5mg /kg (不用肾上腺素)或每7mg/kg(用1:200000浓度的肾上腺素)。
?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1.0%溶液,以200mg为限。
?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用1.5%,2.0%溶液,250,300mg。
?浸润麻醉或静注区域阻滞:用0.25%,0.5%溶液,50,300mg。
?外周神经阻滞:臂丛 (单侧)题目: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文件编码: 共153页第2页 STP-DXRGY030030 0.4g)工艺规程用1.5%溶液,250,300mg;牙科用2%溶液,20,100mg;肋间神经(每支)用1%溶液,30mg,300mg为限;宫颈旁浸润用0.5%,1.0% 溶液,左右侧各100mg;椎旁脊神经阻滞(每支)用 1.0%溶液,30,50mg,300mg为限;阴部神经用0.5%,1.0%溶液,左右侧各100mg。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英文名称: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Gel【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克含林可霉素5毫克,利多卡因4毫克。
辅料为:卡波姆、三乙醇胺、依地酸二钠、甘油、吐温、乳酸依沙吖啶、乙醇、色素、香精、注射用水。
【适应症】用于轻度烧伤、创伤及蚊虫叮咬引起的各种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患处,一日2~3次。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禁忌】1个月以内婴儿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
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3.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本品为复方制剂,其中所含盐酸林可霉素(洁霉素)为抗生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主要对革兰阳性菌有较高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剂,外用具有止痛、止痒作用。
【贮藏】密封,防潮,遮光【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3568【生产企业】企业名称: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址:山东省东明县黄河路方明段。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工艺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乳剂型凝胶)
处方:
盐酸利多卡因 2.5%
卡波姆940 1%
甘油10%
三乙醇胺2%
吐温80 1%
乙醇5%
薄荷醇0.1%
羟苯乙酯0.05%
芦荟油3%
纯化水75.35%
工艺操作:
1、1%卡波姆与10%甘油搅拌10分钟后加40%纯化水搅拌30分钟
以上使其充分溶胀(Ⅰ);
2、3%芦荟油和2%三乙醇胺混合后加入到(Ⅰ)中搅拌至均匀后再
加入1%吐温80继续搅拌至均匀(糊状Ⅱ);
3、另主药2.5%盐酸利多卡因、0.1%薄荷醇、0.05%羟苯乙酯加热溶
解在60℃左右35.35%纯化水(需加2%挥发水)中,再加5%乙醇,混合均匀(Ⅲ);
4、将(Ⅲ)缓缓加入到(糊状Ⅱ)中搅拌30分钟以上期间开均质
器2次搅拌成乳白色乳剂型凝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建立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车间主任、班长、工艺员、操作工、QA。
规程:
1.品名、剂型与处方依据
1.1通用名称: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
汉语拼音:Linkemeisu Liduokayin Ningjiao
英文名: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Gel 1.2 剂型:凝胶剂
1.3 处方与处方依据项的说明
1.3.1处方:(制成10000瓶量)
盐酸林可霉素 5亿单位
盐酸利多卡因 404g
雷弗奴尔 20g
羟苯乙酯 100g
卡波姆 850g
三乙醇胺 850g
甘油 7500g
乙醇 1000ml
亮蓝 3 g
柠檬黄 1.94 g
香草香精 300ml
纯化水加至 100kg
1.3.2 处方依据项说明:
药品的生产批文: 批准时间: 质量标准编号:
2.工艺流程示意图:
检验 →
↓ →
↓ ←
中间产品检验
→
↓
↓ ↓ ← 成品检验
3.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工艺技术参数: 3.1配制:
3.1.1配料操作工按照“软膏剂、凝胶剂配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MN/Z-(R )-001-00
规定,在油相缸中加入甘油和处方量1/10量的纯化水,搅拌溶解均匀,抽入到真空乳化机内,与已用纯化水搅拌后浸透24小时的卡波姆混匀。
3.1.2在水相缸中将纯化水加热(85℃以上)溶解处方量的盐酸林可霉素、盐酸利多卡因、
雷弗奴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用乙醇溶解的处方量的羟苯乙酯。
3.1.3将以上物料抽入到真空乳化机内混和,保持搅拌,另加纯化水至足量,开真空机抽真
空,20分钟后,加入亮蓝和柠檬黄、香草香精,再过5分钟后加三乙醇胺,再开真空机抽真空,搅拌大约5分钟即得。
3.2 中间品检验:检验室按“中间产品取样操作规程”规定,抽取配制好的胶体进行中间
产品的检验。
检验合格后,发放“中间产品合格证”。
3.3 分装:接到“中间产品合格证”后,车间按“凝胶剂灌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SOP-MN/Z-
(R)-003-00的要求进行胶体灌装,随后进入拧盖工序。
3.4 拧盖:操作工按要求,进行拧盖工序,拧盖时随时抽检,注意剔除不合格品。
3.5 拧盖后的中间产品加物料标签按规定存放至中间站。
3.6 包装:车间接到生产管理部下达的批包装指令后,将合格的中间产品送入包装间,按
“综合车间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MN-011-00进行包装,包装完毕后,并将包装好的产品置于待检区,最后取样员取样进行成品检验。
4.物料质量标准:
4.1 原辅料质量标准:
原辅料名称质量标准编号原辅料名称质量标准编号
盐酸林可霉素S-QS/Y-001-00三乙醇胺S-QS/F-001-00
盐酸利多卡因S-QS/Y-001-00甘油S-QS/F-001-00
雷弗奴尔S-QS/F-001-00乙醇S-QS/F-001-00
羟苯乙酯S-QS/F-001-00亮蓝S-QS/F-001-00
卡波姆S-QS/F-001-00柠檬黄S-QS/F-001-00
香草香精S-QS/F-001-00
4.2 内外包装材料内控质量标准
4.3包装规格:
5.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中间产品的贮存注意事项: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避光保存。
6.质量监控要点:
7.设备、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7.1主要设备一览表
7.2 技术安全、劳动保护及工艺卫生7.2.1技术安全、劳动保护
7.2.2工艺卫生:
7.2.2.1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
7.2.2.2洁净区工艺卫生:
8.消耗定额:(制成10000支量) 8.1原辅料消耗定额表
8.2包装材料消耗定额表
9.物料平衡计算:
10. 贮存条件:干燥密闭存放。
11. 产品有效期:1.5年
12. 药品类别:抗真菌药。
13. 附录:产品的标签、说明书、彩盒的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