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的复习教案
第2章《运动的世界》复习学案
第2章《运动的世界》复习学案一. 知识梳理1. 动和静: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___。
2. 刻度尺的使用:(1)刻度尺放置要_________,零刻线要和被测物体的边缘__________;(2)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应___________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应和刻度尺的尺面___________;应估读到___________的下一位;3. 误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偏差成为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校准___________;改进___________;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路程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快;时间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快。
5. 物体运动速度___________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再任意相等的时间内___________,速度________的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6. 速度公式_________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二. 考点训练【考点一】动与静例1:(10·黄石)我国自1984年4月8日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
同步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离地球表面高度为35.8km,但是地面上的人通过天文观测却觉得它在高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的,因此它绕地心转动一周的时间是小时。
变式训练1:1.(10·桂林)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
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
2.(11·株洲)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复习教案】《运动的世界》01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了解人类探索科学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2.能说出什么是机械运动,并能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时间。
4.会利用v =s t分析简单的物体运动情况,初步学会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探究关于运动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掌握全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第二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物理世界的认识与探索1.彩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它常出现在( C )A .阴天B .下雨之前C .雨后初晴D .下雨时2.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
“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C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方法指导:运动和静止的判断: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就是运动的;若未发生变化,则物体就是静止的。
归纳总结:1.读取被测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该数位上无数,则应补零。
2.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小盘转一圈为15min)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s),并将它们相加。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四;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四。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友情提醒:平均速度具有区间性,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二)动与静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船。
【原创】第2章《运动的世界》复习课
• 例1、中秋节早上,小杜同学一家人从泉州市区九一路去惠安 崇武古城游玩,坐在汽车里东张西望的小杜听到路边行人说: “这车开得可真快呀!” 爸爸告诉座椅上的小杜坐好别动, 注意安全。
这车开得可真快呀!以 小杜坐好别动! 以
为参照物。 为参照物。
• (1)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 (2)选择参照物
(1)所选择的参照物必须符合题中范围; (2)不能选择被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
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托盘 B.地面 C.餐桌 D.墙壁
• 2、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
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 例2、路过华大高架桥时,小杜看到窗外的交通标志牌,就 想估测一下汽车没有超速。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杜坐在车上 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19根路灯杆的时 间为18s,相邻路灯杆的距离为2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 为多少m/s?有没有超速?
已知:s=360m t=18s
18s= 360m=
• (3)请你在如左图所示的坐标中,画出速度—时间图像。
拓展:如图是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s-t图像, 由图像可知,前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 在5 s~15 s内物体的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 1、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
• 例3、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运动路程和时间 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沪科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复习课教案
沪科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 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 时】1课时【教 具】投影、视频点播【教 法】启发、总结、讨论【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略)二.知识要点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4、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是t sv =。
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5、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来表示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是:总总t s v =-2、时间和跑程的计算:v st =, s=vt三.课堂练习 【例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 内加速到20m/s ,共运动了80m ,该物体在10s 内平均速度是 [ ]A .20m/sB .10m/sC .8m/sD .都不对【分析】平均速度应是运动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
即【解答】C【例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 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 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多大?【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出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动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得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设全路程为s,前半段运动时间t1,后半段运动时间t2.则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答全程平均速度为24m/s.【说明】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即不能用(20m/s+30m/s)÷2来计算平均速度。
【例3】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2秒,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5千米/秒,一架飞机的速度最快可达3200千米/时,若乘坐这架飞机能直驱月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分析】本题暗含的等量关系是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还需要注意的是激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是“往返时间”,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复习课学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课一.知识要点(一) 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3.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的物体叫参照物。
4、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是的。
例1 (1)在歌词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现象中,我们以为竹排在“江中游”是以为参照物;我们说青山“两岸走”是以参照物(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 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km=m 1m= 10 dm 1dm= 10 cm1cm= 10 mm 1mm= μm 1μm= nm例2:单位换算:6500m=_______μm 换算步骤:数字×进率+ 后单位解:6500m=6500(数字)×106(进率)μm(后单位)=6.5×103×106μm=6.5×103+6μm=6.5×109μm(3)、正确使用刻度尺①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的位置、、②使用刻度尺应注意:a. 刻度尺要,要被测物体;b.视线与刻度尺尺面; c.读数时,要估读到;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③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和组成。
例3:下图中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此结果准确值是_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_;.例4: 如下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3. 时间的测量:(1) 测量工具 :(2) 国际单位制中,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 .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h= min 1min= s 1s= ms1ms= μs4. 误差:(1)概念(2)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三)、速度: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复习课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案复习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会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体验合作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体验一题多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图分析:学生掌握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会正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甲乙丙2题图)其中甲图表示,乙图表示我会自学:1.机械运动2.所选的参照物(1)直的不变不变s3.快慢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v =t4. 3.6 20 185.秒s 60 36006.米m 0.125 1×10-5 4×10-10 10-3我能解决例1.mm 2.65cm. 例2. D 例3. 120s我会解决1.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座1600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为120s,求火车长?2.(1)汽车的速度最快不能超过70km/h 此地距南京的距离是180km。
(2)不超速,因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60km/h。
t=s/v=180km/(60km/h)=3h。
诊断评价题1.(1)km (2)dm (3)mm(4)μm2.2.303.A4.静止,运动,长途汽车5.B6.160km/h。
运动的世界复习导学案教案
一、知识再现:(自主、快速复习本单元内容,并认真思考,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举例说明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2、举例说明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3、诗人用语言的和赞美运动;画家用和描绘运动;音乐家用和表现运动。
4、科学家用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5、称为机械运动。
6、叫参照物。
7、当一个物体怎样时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当一个物体怎样时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8、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是怎样的?选择电梯为参照物是怎样的?9、世界上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吗?举例说明为什么?10、叫测量单位。
11、叫国际单位制。
1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除此之外,长度还有哪些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时间还有哪些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1);(2);(3);(4)。
14、什么叫测量误差?引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减小误差?误差能不能避免?错误能不能避免?15、称为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式是怎样的?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此公式的变形公式是什么?16、称为匀速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17、人、自行车、光运动的大致速度是多少?18、推导速度的两个单位“m/s”和“km/h”的关系是什么?19、怎样探究某同学在100m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写出探究方案。
20、通过上面的自学、讨论交流,独立完成下面知识网络:动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____________.与静止: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静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选定的_____________.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度尺要________,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_______;运长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要估读到_______动度刻度尺的正确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并记下单位;的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_______________.世时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界间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误差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特点:误差不能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速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公式: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换算:_________.慢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评:教师以知识梳理的形式,将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学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完成,将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实现知识的再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教学内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掌握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概念。
2. 速度:回顾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意义。
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加速度:复习加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含义。
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运用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2. 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运用加速度的概念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视频中的物体运动状态,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知识回顾(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章的内容,包括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择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册上的题目和一些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设计板书,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练习册上的题目。
2. 请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该物体的运动状态。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复习课
7、请根据图4中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意,在遵守
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_____小时,汽车的速度是_____米/秒。
教后
反思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例4】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________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精析:进行长度测量时,被测量的物体必须紧贴刻度尺。
A.甲车 B.乙车 C.地面 D.太阳
【例2】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3m/sB.7m/s C.3.5m/s D.2.5m/s
【例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临沭县石门镇石门初级中学教师课时备课
学期总编号:01
课题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课时
第1课时(总1课时)
课型
复习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
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板书
设计
运动的世界复习课
1、机械运动:动与静;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周末复习一点三备教案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周末复习一点三备教案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知识点一:运动的世界现象探究:运动的普遍性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①机械运动②参照物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诊断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_________。
2、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叫做参照物。
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通常看作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4、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流星划破夜空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房屋随地球自转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是机械运动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稻花飘香C.秋天,秋虫鸣叫D.冬天,寒风凛冽6、我们常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天空B.云层C.月亮D.地平面D.都是岸边8、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9.(2022平原县一模)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大卡车强化巩固1、“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2、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复习课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图像的理解与分析。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在速度v一定时,
通过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t3= − 。
(3)怎样保证时间测量的有效性?
实验前,要反复练习几次停表的使用,并进行几次“试测量”,最后
才正式测量。
本章热点题型
一、长度测量
例1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方法归纳】解答本题要 Nhomakorabea住三点:
【解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有刻度的一边要跟被测物紧贴,这
_________s。
60
3 600
(2)测量工具:钟表。
3.误差:
测量值
真实值
(1)概念: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差别。
多次测量
(2)减小误差的方法:①____________求平均值;②选用精密的测量
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
(3)误差和错误的异同:________可以减小,________可以避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解析】测量时应该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读值,再多估读几位没
跟踪练习3 小明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
有意义,故选项说法A错误;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复习教学案2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时间: 第 周 课时: 总 课时:一、复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3、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4、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5、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二、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小结(一)长度及时间1、长度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__,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要求注意换算关系:1m= km= dm= cm= mm= μm = nm 。
1km=______m,1dm=______m,1cm=______m,1mm=______m,1μm=_______m,1nm=_______m 。
2、时间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为 。
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要求注意换算关系:1s= h= min= ms= μs 。
1h=___ ___s,1min=__ ____s,1ms=____ __s,1μs=_____ __s 。
3、单位间的换算方法:“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
(1)72m= cm (2)7.2×105mm = m(3)0.32km=__________dm(4)256000μm=_______dm (5)7200s = h (6)1h20min= s4、认识刻度尺和停表(如图),其中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
(沿小圈走的是分针,沿大圈走的是秒针,秒针转一圈的时间通常是30秒。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提纲教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学案 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教学内容:1. 运动的概念:复习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2. 速度:复习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速度的变形公式。
3. 加速度:复习加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4.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摩擦力的概念。
5. 运动的描述:复习位移、路程、平均速度等概念。
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等知识点。
2. 加深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能够运用牛顿定律解释简单的运动现象。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物理课本、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运动的概念。
二、知识复习:1. 运动的概念: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2. 速度: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速度的变形公式。
3. 加速度:加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4. 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
5. 运动的描述:位移、路程、平均速度等。
三、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讲解和巩固运动的概念、速度、加速度等知识点的运用。
四、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加深对运动的概念、速度、加速度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运动的概念: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速度: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速度的变形公式加速度:加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运动的描述:位移、路程、平均速度等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某一速度所需的加速度大小。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教学设计
端谷底,惊险刺激。我们说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A. 两岸山上的树
B.橡皮艇
C.河岸上的摄影记者
D.水中四处游动的鱼
反思拓展:
。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 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不疑行舫动,惟看远树来。 ”这一现象可以用物理学
中
的知识来解释。
(二)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3.( 1)下面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合适的是(
) A 测量跳远的成绩选用分度值是 1mm 的刻度尺 B 测
量并安装窗户玻璃选用分度值是 1cm 的刻度尺 C 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普通手表 D 测量越野长跑
赛跑的时间选用普通手表
一、复习导航:
1.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首先选定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对于同一个物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这样的说法正确吗,请举例说明。
3.①长度的测量工具: __________。时间的测量工具
A.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举世瞩目的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的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 全长约二千三百余米,坝顶高 185m。 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 “上窄下宽 ”的形状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 ;一名工作人员步行走过三峡拦河大 坝约需 __________s 的时间。
运动的世界的复习教案
〔1〕、量程: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被测物体长度必须在刻度尺的量程之;〔2〕、分度值:是指刻度尺上最小的两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它标志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3〕、零刻度:看零刻度线是否清晰,如果零刻度线不清晰,则测量时可以以*一整刻度为起点进展测量。
2、一个测量值都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两局部,在测量工具一定的情况下,只要是正确使用和正确读数,准确值都是一样的,但在每次测量中估计值可能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人为误差。
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这种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由于在测量过程中只有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计的,所以在求平均值时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数字后再四舍五入,即平均值应保存与测量值一样的有效数字位数。
〔十〕、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在利用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时,公式中的"s〞是在时间"t〞通过的路程,"t〞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v〞即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特别要注意的是,时间t应包括在中途停留的时间。
2、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上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因为在不同路程上或不同时间的平均速度通常情况下是不同的。
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路程上速度的平均值。
三、小结谈收获,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应用提升一、课堂练习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2. 如下图,在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空军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以空中受油的状态列队飞行.假设把加油机看作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天空中浮动的云B、地面C、阅兵式主席台上的人D、"歼10〞战斗机3.如下图,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假设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以下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4. *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窜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第2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教案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运动场景引入,从具体的长度、时间测量以及运动快慢比较出发,最后回到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相对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等较为深刻的主题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
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
3.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4.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1.刻度尺的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2.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3.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4.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课前准备预习“物体的运动”,写出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一、复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2.刻度尺的使用3.误差的概念和减少的方法4.特殊的测量方法学生总结1长度的单位有Km m dm cm mm μm nm 及其单位换算学生练习: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某同学身高17.22.一根头发直径约为72 。
3.南京长江二桥全程长21197 。
4.物理课本长度为258 。
看:5.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读:一、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读:二、视线垂直刻度尺三、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练习:读出下列两个刻度尺所测的物体的长度:二、复习速度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v=s/t学生归纳: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两种比较快慢的办法:如百米赛跑:1.时间一定比较路程(观众)2.路程一定比较时间(裁判)学生练习:例1.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7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 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九年级复习运动的世界 复习学案.doc
班级小组姓名九年级物理复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目标】1.熟练掌握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会选择参照物,会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2.知道长度、时间的基本单位及与常用单位的换算;会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掌握速度概念及物理意义;理解v=S/t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的测量。
【重点难点】1.参照物的选择;物体动与静的判断。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刻度尺读数方法。
3.利用速度公式v=S/t进行计算。
4.设计并进行速度的简单测量。
【知识要点】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简称运动。
这里的“另一个物体”被作为参照标准,叫做。
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情况也不同。
2.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米尺等,长度的国际单位是,比“米”大的单位有,比“米”小的单位有、、、、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 dm= cm= mm= μm= nm。
3.测量时间的工具有钟表、秒表等,时间的国际单位是,比“秒”大的单位有“时(h)”、“分(min)”,它们间的换算关系为1h= min;1min= s;比“秒”小的单位有、。
它们间的换算关系为1s= ms,1ms= μm4.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国际单位为,读作。
生活中还常用“km/h”读作,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km/h= m/s;速度、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用符号表示)。
5.物体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该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该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速度公式和路程公式时间公式7.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为:人步行速度为m/s ,自行车速度为m/s,声速m/s。
光速为m/s。
【知识点拨】1:机械运动部分:要求知道机械运动的定义,会根据所选择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会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判断所选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1:(2013庆阳)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竟亮学员物理科目第4次个性化教案
授课时间教师姓名谢玉娟备课时间学员年级初三课题名称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的复习
教学阶段第()周课时总数共( 2 )课时教育顾问
教学目标同步教学知识内容复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并做同步的练习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
决
帮助学生系统的复习第二章的知识点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探究实验探究,学会测量和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一、作业检查与评讲
1.小明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关于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
C、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2. 如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
象反映的可能是()
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
3.物态变化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4.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
5.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B.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温度
时间
0
二、回顾与复习
一.水的三态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看到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
二.熔化和凝固
1.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
没有熔点。
2.物质中含有杂质会使物质的熔点(凝固点)降低(冬天下雪后,在雪上撒盐,可使雪的凝
固点降低,防止结冰)
3.同种晶体物质所受的压强不同,熔点也会随之改变。
1)对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2)对水这样的物质,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体积要缩小,当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要降低。
4. 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
2)熔化的特点:
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非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最后全部成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要达到熔点;(2)要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2)要继续放热。
5. 熔化和凝固的曲线图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情况
2)液体沸腾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收热量。
2.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常见的液化现象
烧开水时水壶嘴上方的“白气”,就是水壶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在空中浮尘上液化产生的小水滴;夏天剥开冰棍纸时冒的“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冰棍的周围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四.实验探究问题
路程上或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通常情况下是不同的。
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是各
段路程上速度的平均值。
四.巩固练习
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在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空军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以空
中受油的状态列队飞行.若把加油机看作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天空中浮动的云
B、地面
C、阅兵式主席台上的人
D、“歼10”战斗机
3.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
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
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4. 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玩,在
途经太湖路时,路边窜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
没撞到它。
如图所示,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
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
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5.一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时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
A.一位学生的身高我16.3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为1.9
6.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cm.
7.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非常好良好一般非常好良好一般非常好良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