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疾病诊断技术

合集下载

禽(鸡、鸭、鸽)副伤寒诊治要点

禽(鸡、鸭、鸽)副伤寒诊治要点

病雏鸭倒地,两脚做划船动作,呈角弓反张姿势
病鸽精神沉郁,低头闭眼,翅下垂
病鸽出现歪头,头颈扭转等神经症状
病鸽出现歪头,头颈扭转等神经症状
病雏鸡肝脏肿大,呈古铜色,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点
病雏鸡肝脏肿大,表面有针尖状的灰 白色坏死点、呈灰黄色
病雏鸡肝脏肿大,表面有针尖状的灰 白色坏死点、呈灰黄色
3、成年鸡:
(1)、急性型的病理变化为肝、脾及肾充血、肿胀,发生出血或坏死性肠炎、心包炎和腹膜炎。
(2)、有些产蛋鸡可见输卵管发生坏死和增生性病灶,卵巢中有化脓和坏死,进一步发展可以引 起弥漫性的腹膜炎。 (3)、慢性带菌鸡一般不表现病变。
4、鸽: 病变特征是肝脏肿胀、出血、呈铜绿色,上有灰白色、坏死小结节,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
2、饲养者通常从禽开食之日起,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 果。从防治实践和细菌的分离、药敏试验结果看,以下药物是比较好的,如氟苯尼考、安普霉素、 洛美沙星、新霉素等,防治禽伤寒有较好的效果。而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禽副伤寒沙门氏菌 几乎无效。用药物预防应避免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更不要靠加大剂量达到防治目的。应在一定时 间内交换使用有效药物,药物剂量要合理,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在投药4~5天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二、临床诊断要点:
1、雏鸡:
(1)、雏鸡副伤寒以急性败血症为主,临诊症状与鸡白痢及鸡伤寒很相似,不易区别,往往在孵 出后不久即很快死亡,看不到明显症状。这种病例多通过种蛋传染或在孵化器内感染所致。
(2)、病雏鸡表现精神委顿,怕冷,颤抖,头和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喜欢拥挤在温暖的地方。 (3)、病雏食欲消失,口渴增加。腹泻,排出水样粪便,肛门周围常有稀粪沾污。有些病雏表现 呼吸困难症状。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克雷伯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感染家
禽和家畜,特别是鸡、鸭、鹅、猪等。

本文将介绍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表现
1.感染后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导致诊断困
难。

2.中期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肝其他病征等,慢性感染返祖现象明显。

3.后期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瘀点等。

二、实验室检测
1.细菌培养:从临床病例的疫区或疑似病例的动物内脏、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疑似
鸡马立克氏菌的克雷伯菌属细菌,培养与病原菌的特异性反应可得到病原学证据。

2.血清学检测:抗鸡马立克氏菌抗体在感染初期不是很显著,需连续双份血清检测,
可双份滴度比较或单份抗体滴度。

诊断标准:抗体滴度升高为4倍以上。

3.病理学检查:鸡马立克氏病常伴随有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如肝脾肿大、胆汁淤积、充血、灰白色肌纤维样丝状物、肝、胆汁道、脾、淋巴结、皮肤皮下组织及乳头下淋巴结
的单核细胞浸润等。

三、注意事项
1.鸡马立克氏病的毒力不如炭疽,故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2.鸡、猪、狗等动物多数为慢性携带者,且无明显症状,但仍可危害人体健康。

3.防范措施:饮用的自来水及其它生产活动的用水要消毒处理,不饮用未消毒的河、
池水;土地要进行环境治理;食品加工要注意卫生;避免与感染动物接触,并做好个人卫
生学常识的普及工作。

家禽疾病诊断技术

家禽疾病诊断技术

第一章禽病診斷原則時代在變、飼養型態也不斷改變、現場問題和疾病也在改變,所以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也層出不窮。

我們的客戶的需求為何呢?除了我們的產品,也需要我們提供的服務—包括了疾病和飼養管理的專業知識,所以除了清楚了解我們的產品特性之外,也要不斷的充實自己,來滿足我們的客戶需求。

拜訪客戶時,除了介紹我們的產品之外,對客戶的抱怨要專注傾聽,並保持開放的態度,探究真正的原因。

現場診斷原則●發現雞場的所有異常,包括日齡與體型的相關度、異常的臨床症狀及死亡率等。

●立即、直接找出可能的相關致病原,輔以實驗室結果作為確診。

●找出其它的多重致病因子,包括雞種(基因遺傳),環境,營養,飼養管理等如何傾聽客戶的抱怨?●傾聽順序●飼料●雞隻●客戶對特定單一病原的懷疑●客戶對雞場的臨床症狀描述,如產蛋下降率、蛋殼品質、孵化率、飼料效率下降、性能等。

疾病的診斷原則●引發家禽疾病多半為多重因子,如雞種(基因遺傳),環境,營養,飼養管理等。

●對特定單一病原的懷疑。

●客戶對雞場的臨床症狀描述,如產蛋下降率、蛋殼品質、孵化率、飼料效率下降、性能等。

第二章控制疾病的三大原則1. 降低雞場內的病原量2. 減少雞隻與病原的接觸3. 增加雞隻的扺抗力1. 降低雞場內的病原量●確定病原。

●了解病原的流行病學與疾病發生原理。

●適當時間及地點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及循環(如新城雞瘟-防風林,Mg-種雞)。

●控制病原的散佈,如犬、貓走動。

●有效的生物安全控制觀念及消毒,消毒時應注意消毒劑濃度及浸泡時間。

(80%人類手上存在大腸桿菌,12%有沙門氏菌)。

2. 減少雞隻與病原的接觸●交通工具、人員、或器械(如飼料桶、疫苗瓶等)的隔離。

●限制不同禽舍的工作人員的移動。

●控制可能的病原攜帶者(如候鳥)。

●定期檢查場內水源(許多新城雞瘟ND/傳染性支氣管炎IB是由污染水源帶入,如上游水源其它養雞戶將死亡雞隻丟棄於河流中)。

3. 增加雞隻的扺抗力●有效而及時的防疫計劃。

家禽疫病诊断技巧和治疗方法

家禽疫病诊断技巧和治疗方法

家禽疫病诊断技巧和治疗方法作者:陈菲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5期陈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兽医站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禽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养禽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养禽规模的不断扩大,家禽疫病的防治更加困难,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极容易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家禽疫病的诊断技巧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可以有效促进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一、家禽疫病的诊断方法1. 问。

在对家禽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家禽发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详细掌握家禽的品种、日粮、数量、饲养密度、发病时间、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2. 望。

对家禽的生长情况、羽毛的形状以及色泽、鸡冠的颜色、饮水以及采食等行为动态、粪便的颜色以及形状、双眼肿胀以及流泪情况、鼻孔内分泌物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对禽舍内的卫生状况、温度、通风效果等整体环境情况进行观察。

此外,还需抓起具备代表性的家禽从而近距离观察其皮肤以及肘部的颜色。

3. 闻。

在对家禽进行疫病诊断的过程中,兽医工作者需要进入到禽舍内通过嗅觉来感受禽舍内的空气,从而判断其湿度大小、空气质量是否达标、有无霉变垫料等。

4. 听。

兽医工作者还需要听取家禽的喘鸣、咳嗽、喷嚏、呼吸以及怪叫情况。

在进入禽舍以后,应放轻脚步,在禽群休息状态时对其呼吸情况进行认真听取。

5. 剖。

对于一些无法肉眼可见的家禽脏器情况,必须通过剖检死禽来进行了解。

兽医工作者必须认真细致的进行死禽的剖检,结合脏器的实际情况来诊断疫病。

在实际的剖检过程中,不可过于粗鲁,要保证其脏器的完整,结合细致的检查来寻找死禽的病因。

应当同时剖检几只死禽,从而找到代表性的典型病变。

6. 验。

验就是实验室检验。

在充分了解禽群以后依然无法对其疫病进行诊断时,应立即采用实验室检验方法,对采集病料进行快速检验即可确定家禽的疫病类型。

根据家禽外观和解剖表现进行疾病诊断

根据家禽外观和解剖表现进行疾病诊断

离子 过 多 ; 状病 毒感 染 的粪 便 细 长条有 粘 性 , 轮 是慢
性球虫病 。
羽 毛 断碎 , 落 , 毛边缘 弯 曲 , 脱 羽 预示 啄癖 、 寄 外 生 虫换 羽 、 营养缺 乏 、 传性 维 生 素 D 叶 酸 、 铁 缺 遗 , 铜 乏 、 生 素 B 缺 乏 ; 羽大量脱 落 , 维 绒 预示 新 城疫 、 流 禽
菌病 、 及胆 碱缺乏 、 锰 关节 痛风 。瘫 痪 , 般考 虑笼养 一
蛋鸡疲 劳症 ; 维生 素 E缺 乏 或新 城疫 。高度 兴奋 , 不
缺乏 或 比例不 当 ; 肿是 滑模霉形 体 、 囊 操作 损伤 等 。 肌 肉 过 分苍 白是 贫 血 、 出血 、 内 白细 胞 原虫 病 、 维生 素 E和 硒缺 乏磺 胺类 药 物 中毒 ;干 燥 没有 弹性
感等严 重 败血症 。
2 病 程
根 据病 程 , 然死 亡是 禽 霍 乱 、 突 白细胞 原 虫 病 、 中毒病 ; 中午 到 午 夜死 亡 , 虑 中暑 ; 晨 死 亡 预 示 考 凌 肠毒 综合症 。
5 皮 肤 、 骨 、 肉 、 腔 、 囊 的变 化 胸 肌 腹 气
皮 肤 有蓝 紫 色斑 块是 维 生素 E缺乏 、葡萄球 菌 病; 坏疽 性皮 炎 ; 有痘痂 痘癍是 鸡痘 ; 出血是 维生 素 K 缺乏 、 白细胞 原 虫病 、 染病 、 传 中毒 病等 ; 皮下 气肿 是
紫 色 是 败 血症 、 毒病 流 感 、 城 疫 ; 缩 是 臼血 中 新 萎
病。
气 囊 浑浊 有 干酪样 附着物 , 预示 慢 性 呼吸 道病 、 大肠 杆 菌病 、 新城疫 、 曲霉菌病 。
肉髯 肿胀是 霍乱 , 白色斑 点或斑块 是 冠癣 。 有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鸡新城疫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类动物,特别是鸡。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鸡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将对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鸡新城疫的诊断1. 临床症状诊断:鸡新城疫病初期可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神经异常、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出现神经症状如颈部弯曲、后躯抬高、瘫痪和死亡。

根据这些典型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鸡新城疫。

2. 病原学检测诊断:经过临床观察后,可以进行病原学检测诊断。

主要方法包括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主要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和凝集试验(AGT)等来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水平。

分子生物学检测则是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或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核酸。

3. 组织学检查诊断:对鸡新城疫可疑病例进行组织学检查,可以观察到病灶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出血和坏死现象,进一步证实鸡新城疫的诊断。

二、鸡新城疫的防治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主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的鸡新城疫疫苗。

疫苗接种应根据疫情和养殖规模等因素进行选择,定期接种,以提高家禽的抗体水平和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和死亡率。

2. 消毒和卫生管理:鸡场的消毒和卫生管理是鸡新城疫防治的重要环节。

包括定期清扫鸡舍,保持鸡舍内外的卫生,消毒工具和设施,定期更换被褥和杂质等。

还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消毒和饲料、水源的卫生管理,以防止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

3. 动物隔离和检疫措施:对于发现疑似鸡新城疫病例的鸡场,应立即进行动物隔离,并向兽医部门报告。

对于来自疫区的新购动物,应严格进行疫情检疫,确保鸡场内的动物无异常症状和疾病。

4. 病死动物的处理:对于发现因鸡新城疫而死亡的动物,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进行合理的安全埋葬、焚烧或高温消毒等方法。

禽病病理诊断

禽病病理诊断

02
剖检与取材
对病死禽进行剖检,观察内脏器官的 病理变化,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组织 或器官进行取材。
01
03
组织学检查
对取材的组织或器官进行制片、染色, 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综合分析
结合临床观察、剖检变化、组织学检 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得出最终诊断结论。
05
04
实验室检测
进行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实验 室检查,以确定病因。
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 高病理诊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 技术水平,为禽病防治工作提 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输入 标题
症状
新城疫的症状包括高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下痢 等,有时还伴有神经症状。
诊断
病理变化
治疗新城疫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家禽的抵抗力。预防新城
疫的关键是加强检疫和疫苗接种。
治疗与预防
新城疫的病理变化包括喉头、气管充血和出血,腺胃 乳头出血,肠道粘膜出血和溃疡等。
禽病病理诊断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免疫学诊断技术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快速检测禽病病原和抗体,提高诊断效 率。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利用基因检测和测序技术,对禽病病原进行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和 鉴定。
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
通过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对禽病进行病理学诊断,具有直观 性和可靠性。
提高禽病病理诊断水平的建议与展望
02 禽病病理诊断技术
尸体剖检技术
尸体剖检是禽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动物内脏器官的形态、 颜色、质地以及病理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类型和病因。

家禽养殖中的病例分析与诊断

家禽养殖中的病例分析与诊断

家禽养殖中的病例分析与诊断随着人们对高质量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家禽养殖业成为了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然而,在家禽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仍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病例分析与诊断在家禽养殖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家禽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案例,对常见的家禽疾病进行分析与诊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家禽养殖中的疾病问题。

1. 案例一:家禽鸡群突然出现高死亡率现象在家禽饲养过程中,突然出现高死亡率现象是养殖户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发现鸡群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染性疾病引起的。

接下来,我们将对该案例进行详细的病例分析与诊断。

(1)发现问题在饲养过程中,养殖户发现鸡群开始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鸡群的死亡率逐渐增加。

(2)分析病例根据对该案例的初步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更深入的诊断。

首先,考虑饲料是否存在问题。

饲料质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鸡群发生食欲减退的症状,因此需要养殖户检查饲料的成分和质量。

其次,需排除环境因素引起的问题。

比如饲养场的温度、湿度是否适宜,气体浓度是否超标等。

最后,需要进行传染病的排查。

鸡群高死亡率通常与传染病有关,例如禽流感、新城疫等。

(3)诊断疾病通过进一步的实地调查与检测,我们最终确定该案例中鸡群高死亡率是由禽流感引起的。

禽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对于禽流感的诊断,可以通过病原学以及临床症状进行鉴定。

2. 案例二:鸭群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现象在家禽饲养过程中,鸭群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现象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对该案例进行病例分析与诊断,以找出造成鸭群腹泻的原因。

(1)发现问题在观察鸭群的过程中,养殖户发现鸭群出现了频繁的腹泻现象,饲养环境较为干净,饲料的成分也没有明显问题。

(2)分析病例针对观察到的症状,我们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以找出造成鸭群腹泻的潜在原因。

家禽尸体剖检程序及诊断提示

家禽尸体剖检程序及诊断提示

家禽尸体剖检程序及诊断提示诊断, 提示, 尸体, 家禽家禽尸体剖检程序及诊断提示在家禽疾病诊断中,剖检是最常用的手法,通过对病死禽的剖检而见到的特征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同时还能有目的的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病死禽的诊断技巧和如下参考:一、体表检查: 1、体表羽毛检查:看羽毛是否有光泽,生长是否正常,可提示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缺乏症。

查看头、颈、羽毛根部、胫部角质层有无虱螨等寄生虫及危害程度如何。

2、鸡体状况检查:看体重,状态是否正常,体况正常者多为急性感染死亡。

猝死综合症多为体重大,发育好的,肉鸡死后则两脚朝天,背部着地;反之,体重过小,体态消瘦,常提示病程较长,如患马立克,严重体内寄生虫病及营养消耗性疾病。

腹部体积增大有波动或坚实感,则提示腹水症,产蛋鸡输卵管积液。

3、尸僵及皮肤检查死后搁置时间较长仍不僵硬,提示可能是中毒死亡或败血症。

两腿向后伸直,提示可能腹腔有病变。

若两腿一前一后,提示可能是马立克或慢性败血支原体病。

皮肤有无红肿、水肿、化脓、痘泡、溃烂等异常症状,可提示葡萄球菌感染或外伤或鸡痘,传染性鼻炎常表现为脸部肿胀,鸭的颈部皮下肿胀则鸭瘟的可能性大。

4、粘膜系统检查:若眼结膜有出血点,可能是鸭瘟、鸡新成疫;鸡死后倒提从口腔中流出酸臭粘液,提示可能是鸡新城疫;口腔粘膜有鲜血,提示可能是传喉;泄殖腔被粪便污染可能是消化道疾病(大鸡)。

二、剖检 1、剖检程序将禽尸放在药液中将羽毛浸湿,仰面平放,切开腿内侧和腹部之间的皮肤,两腿分别向外侧使髋关节脱臼,使大腿与身体分离,沿腹中线从泄殖腔处将皮肤提起直至下颌,再将皮肤向两侧撕开,使气管、食管、胸肌充分暴露。

检查胸腺,如变小则提示为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如有出血点提示有病毒感染,然后按以下顺序进行。

2.肌肉检查查看肌肉色泽、质地、出血状况。

肌肉质地干燥,灰白色条纹提示营养要素缺乏,白肌病。

肌肉顺纤维方向条状出血(胸部、腿部),多见于法氏囊病。

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对家禽养殖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会导致禽类生长受限、产蛋下降以及其他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症、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介绍,帮助养禽业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常见家禽消化系统疾病及其症状1. 家禽肠炎家禽肠炎是家禽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其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厌食、腹泻、腹部胀气和体重下降等。

饲料中含有过量的抗生素或寄生虫感染常常是引起家禽肠炎的主要原因。

2. 家禽肝炎家禽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部肿胀和腹泻等。

病因可能是由于饲料中存在过多的脂肪或维生素A缺乏引起。

3. 家禽脱水症家禽脱水症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禽体内脱水情况加重。

它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口渴和体重减轻等。

提供足够的饮水和优质饲料是预防和治疗家禽脱水症的关键。

二、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养禽业者可以通过观察家禽的临床症状来初步判断其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疾病。

例如,家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时,可能是存在肠炎或肝炎等疾病。

2. 实验室检测如果临床症状观察不能确诊,养禽业者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进一步诊断。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血液和粪便检查,以及病理学分析等。

这些检测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病因分析。

三、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家禽消化系统疾病,养禽业者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家禽肠炎,可以应用抗生素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对于家禽肝炎,可以使用维生素A等药物来改善肝功能。

2. 饮食调节合理的饮食调节是预防和治疗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禽业者可以调整饲料中的成分比例,增加特定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以提高家禽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3. 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养禽场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排泄物和维护饮水设施的干净。

禽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禽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禽病诊断的基本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免疫管理状况禽病诊断的目的是快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流行和蔓延,将禽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一般来说,禽病的诊断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等方面。

随着规代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的诊断技术不断出现,并将在禽病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正确、快速诊断禽病,首先要系统地掌握包括禽类解剖学、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应全面调查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各种环境条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努力识别禽群中最重要的或主要的问题,决不能只关注个别患禽的无代表性的症状或病变,而忽略了发病的真正原因。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诊断是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主要考虑疾病的群体现象。

任何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都有特定的流行病学,如能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做出诊断,或提供重要线索,将可大大缩短诊断疾病的时间,并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有效地防治或扑灭疾病赢得宝贵时间。

可以认为,流行病学调查是疾病诊断,尤其是传染病诊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和手段。

当某地或某养禽场有发病禽出现时,应首先考虑禽群饲养场所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

如果怀疑是传染性疾病,还应找出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了解发病情况根据病程长短、发病率、病死率等因素可以初步判定疾病种类。

如果在饲养条件不同的禽舍或养禽场均发病,则可能是传染病,可排除慢性病或营养缺乏病;如在短时间内大批发病、死亡,则可能是急性传染病;若疾病仅在一个禽舍或养禽场内发生,应考虑非传染性疾病的可能。

在确定以上事项后,可先采取紧急预防措施。

如消毒、紧急预防接种及更换饲料等,以减少疾病损失。

如果一个禽舍内的少数家禽发病后,在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禽舍或相邻禽舍,应考虑其传播方式是经空气传播。

在处理这类疾病时,应注重切断传播途径。

发病较慢,病禽消瘦,应考虑是慢性传染病,如结核病、马立克氏病或是营养缺乏症。

家畜养殖中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

家畜养殖中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

家畜养殖中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一、引言家畜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疾病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对于保障家畜养殖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家畜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帮助养殖者提高疾病防控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二、疾病诊断技术1. 体检法体检法是最常用的疾病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家畜的行为、体态、吃饮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例如,观察牛只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拉稀等症状,判断是否患上了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疾病。

体检法简单易行,但别忽视其局限性,有些疾病并无明显症状,此时需要辅助其他技术进行诊断。

2. 实验室诊断技术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病原学检测、生化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这些技术通过对家畜体内组织、体液、排泄物等样本进行检测,确定病因,并提供治疗方案。

以牛的乳房炎为例,通过实验室检测奶中的细菌和细胞数量,可以确定是否患上乳房炎症,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 影像学诊断技术影像学诊断技术在家畜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X射线、超声波等设备,观察家畜体内的器官结构和异常变化,帮助判断疾病类型和程度。

例如,通过超声波检测,可以观察母猪胎儿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发生胎死宫内。

4. 免疫诊断技术免疫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家畜体内的免疫反应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常用的免疫诊断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等。

以禽流感为例,通过检测家禽血清中的特定抗体,可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禽流感病毒,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三、疾病治疗技术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用的家畜疾病治疗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畜禽的寄生虫感染,可以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但需注意,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抗药性的产生。

2. 生物制品治疗生物制品治疗是利用生物制品(如疫苗、抗毒素等)来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的方法。

家禽疾病诊断及解剖流程详解

家禽疾病诊断及解剖流程详解

●一、解剖之前首先要注意观察鸡的外貌特征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现象,则要提高警惕●(一)对活的病鸡的观察● 1、看是否有扭头、曲颈、转圈等神经症状●❶倒提口流粘液现象,提示鸡的新城疫感染后期症状●2、看冠、髯、皮肤、羽毛颜色、形态是否正常●3、看粪便颜色是否正常●❶如果拉黄白绿色粪便,提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的疾病●❷深红色、橙色粪便,提示球虫病●❸料粪,提示梭菌感染或肠毒综合症●❹白色稀的似牛奶样的或像大米汤样的粪便,提示传染性法氏囊病●4、看走路和站立的姿势是否正常●❶两腿劈叉或两腿伸直不能弯曲,提示马立克氏病或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肉鸡的腿病● 5、看精神状态●❶雏鸡极度沉郁,低头下垂,喙触地,提示传染性法氏囊病●6、听呼吸道有无异常的声音●❶伸颈张口、吼吼怪叫,提示传染性喉气管炎或喉痘感染●❷呼噜甩鼻、眼中有气泡、鼻窦、眶下窦肿胀,提示支原体病(又称慢性呼吸道病,以下均称支原体病)●❸伸颈张口呼吸困难,但是不出声音提示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❹将病鸡的头放在耳边,呼噜声音很大,提示肺部曲霉菌感染●(二)对死亡鸡的观察● 1、看肉鸡死亡后的姿势●❶如果腹部向上,两腿伸直,提示肉鸡猝死症或支气管堵塞●2、注意对鸡脸部,头部的观察●❶鸡冠颜色发黄发白,提示鸡有贫血或脂肪肝造成的肝脏出血、脾肿大出血、球虫病或严重的寄生虫感染●❷鸡冠萎缩、暗红有白霜,提示非典型新城疫●❸鸡冠黑紫或冠尖黑紫色,提示流感●❹鸡颜面肿胀、肉髯肿胀叉开呈八字形、下頜肿胀提示肿头综合症●❺眼睛低,眼眶周围组织高,按压手感软提示传染性鼻炎。

●❻在秋季鸡冠、颜面或腹部没有羽毛的地方出现圆的棕色的结节提示鸡痘感染● 3、观察羽毛、皮肤●❶翻开颈部、背部、腹部的羽毛,看鸡体有无羽虱●❷头部、翅、背部、腿部羽毛脱落、出血、溃疡,提示葡萄球菌感染●❸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严重污染,提示肠炎●❹雏鸡肛门有白色石灰膏样的粪便堵塞,提示鸡白痢●❺肛门周围有血便,提示球虫●❻肛门向外突出,且出血溃疡,提示有啄癖发生●❼啄癖严重,提示鸡舍光线强或者饲养密度大,或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硫元素缺乏●❽鸡肛门周围有爬的很快的寄生虫,提示有螨虫寄生●4、看胸部、腹部皮肤是否正常●❶龙骨外面的皮肤肿胀、增厚,手感软,提示滑液囊支原体或肉鸡胸囊肿●❷深紫红色的皮肤,提示流感●❸鸡体膨胀,皮下有气体,提示气囊破损,气体溢出到皮下所致●❹胸骨、腿骨、肱骨等部位皮肤呈青紫色,提示骨折所致●❺肉仔鸡腹部皮肤变薄、透亮,用手按压有波动感,提示肉鸡腹水症或大肠杆菌感染造成的腹水。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鸡马立克氏病,又称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CV)感染病,是一种由鸡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鸡、火鸡和鹌鹑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饲养家禽中。

这种疾病会给家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控制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

一、临床症状鸡马立克氏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消化道症状:家禽感染鸡马立克氏病后,常出现呕吐、腹泻、厌食、消瘦等消化道症状。

患鸡马立克氏病的家禽还常常出现排便异常,如粪便稀薄、呈黄白色等。

2. 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感染家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呈现头部抬高、颈部后弯等神经系统症状。

3. 呼吸系统症状:少数鸡马立克氏病感染家禽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等。

二、病理学改变鸡马立克氏病感染家禽后,病理学改变也是该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典型的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感染鸡马立克氏病的家禽的胃肠道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

2. 肝脏病变:部分患病的家禽在病理学检查中可发现肝脏肿大、肝实质出血等表现。

3. 神经系统病变:严重感染的鸡马立克氏病家禽在病理学检查中可发现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病变。

三、实验室诊断对鸡马立克氏病进行实验室检测,是确定病情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1. 病毒分离:通过将可疑样本接种入胚传染性嗜脂乳病毒细胞,观察细胞内的病毒是否能够复制和产生病变,从而实现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

2. 血清学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方法检测家禽血清中抗体水平,来确定鸡马立克氏病的感染情况。

3. PCR检测: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通过扩增样本中的病毒核酸,来检测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存在。

四、病原学检测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检测主要是指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主要有:1. 病毒颗粒观察:在电镜下观察感染鸡马立克氏病的家禽的样本,如粪便、脑组织等,检测病毒颗粒的存在。

家禽疾病的临床诊断技术

家禽疾病的临床诊断技术
2 精 神状 态 的观察
损 伤 、 泪 , 能 舍 内氨 过 重或 福 尔 马林 浓 度 太 大 ;A 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 可 v缺
时 , 喙 和小 腿部 皮 肤黄 色 素消 失外 。 除 眼流 泪 、 膜 干燥 。 角 大 鸡 表现 眼 肿 胀 , 有灰 白 色干 酪 样渗 出物 , 下眼 睑 粘 着 , 上 甚 至 失 明 ; 、 正 常 为鲜 红 色 , 冠 髯 病态 时发 绀 , 贫血 、 道 寄 生 肠 虫病 时 颜色 变淡 、 白等 ; 苍 禽痘 特异 性 病变 为 头部 有 黄棕 色 痘痂 , 冬季 则常可 能是 冻伤 。 但 胸部 检 查主 要 是胸 骨 的弯 曲度 、 胸部 皮 下 有无 水疱 等 , 大 型 肉鸡 出现 胸部 损 伤 。 由于饲 料 配 合 不 当 . 、 等 矿 物 钙 磷 质及 vD 量 不足 是造成 胸 骨弯 曲变 位 的主要 原 因。 含
现 为 精神 萎 靡 , 自离群 , 时 发 出异 样 啼 声 或 怪 鸣声 , 独 有 营
养及 发 育 不 良。 有 慢性 疾病 、 生 虫病 等病 的病 禽 全 身衰 患 寄 弱 , 良精神 状 态 更加 明显 。 不 另外 , 生鸡 白痢 杆 菌病 、 发 大肠
杆菌 病 时 , 鸡可 能 出现 嗜眠 ; 病 病鸡 先兴 奋 、 昏迷 , 能是 后 可 某 些药 物 中毒 ; 发 生腹 膜 炎或 卡 他性 肠 炎时 , 在 由于 病 禽腹 压增 大 , 观病 禽 不安或 呈疼 痛病 态 表现 。 外
摘 要 结合 问、 、 、 、 、 六诊 , 结 了家禽 疾 病 临床诊 断的 常规 方 法和 步骤 , 视 触 叩 听 嗅 总 包括 : 充分 了解 病 史 、 神 状 态的观 察 、 肤 羽毛 精 皮 检查、 头颈 胸检 查 、 脚检 查 、 腿 消化 系统 检 查 、 呼吸 器官检 查 、 经 系统检 查, 指 导快 速准 确的诊 断家禽 疾病 。 神 以期 关键 词 家禽 疾病 ; 临床诊 断 ; 方法 ; 骤 步 中 图 分 类 号 ¥ 5 .444 文 献标 识 码 B 8 83 ._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是一种由禽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感染禽类,并且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控制禽腺病毒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禽腺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临床症状禽腺病毒病在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7天,主要症状包括高热、食欲不振、饮水量增加、躯体抖动、呼吸困难、粪便异常等。

严重感染时,还会出现黄疸、神经症状和水肿等症状。

禽腺病毒病还会导致禽类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在禽类养殖场中,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疾病的诊断。

2. 实验室检测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进行确认。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病毒抗体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三种方法。

(1)病毒分离和鉴定常用的病毒分离方法包括禽腺病毒的原代细胞分离、胚胎鸡卵接种、细胞培养、小鼠感染等。

通过细胞培养或小鼠感染后,检验病毒抗体滴度变化,观察细胞病变,最终确定病毒分离情况。

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

(2)病毒抗体检测病毒抗体检测主要通过血清学测定方法进行,包括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和试验和血凝试验等。

在病毒感染后,宿主体内会产生相应的病毒抗体,通过检测抗体滴度的变化,可以判断禽类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

(3)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是通过PCR技术检测感染禽腺病毒的基因或RNA序列,以确定禽类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

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和快速性的优势,是当前禽腺病毒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3. 临床病理禽腺病毒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主要包括肝脏和肾脏的病理变化。

在禽类感染禽腺病毒后,常常出现肝脏和肾脏的不同程度的病变,如肝脏出现出血点、出血斑、肿胀、颜色变深等。

肾脏则出现水肿、变形、出血点和出血斑等病变。

通过临床病理检查可以为禽腺病毒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禽病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禽病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听就是听主诉。

兽医技术服务人员要认真听取养禽场饲养者或禽场技术人员对禽群发病情况的描述,并设法听清楚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疾病发生的时间:是换料前后、是清晨或夜间、是饲喂(饮水)前后等。

2、发病情况:是群发还是散发、邻舍禽场是否有类似的疾病发生、是突然死亡还是有一定的潜伏期、目前禽群的发病程度是减轻还是加重、有无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的消失、是否经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等。

3、疾病现在的临床表现:是否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腹泻、尖叫、产蛋下降、运动障碍、饮食减少、神经症状等。

兽医技术服务人员此时应根据主诉人提供的家禽的总头数、发病病例数、死亡病例数计算禽群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并明确疾病的发病流程的变化情况。

并结合主诉人所估计到的致病原因(要判断是否是主诉人的人为的想象和主观认定),在诊断时将听到的情况与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归类,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二、看就是看饲养记录(包括以往禽场的发病情况记录)、免疫记录。

1、饲养记录:兽医技术服务人员要了解所养禽的品种、日龄、采食、饮水、生长速度、产蛋率、料肉(比)、病程、发病率、死亡率、已用药的情况及防治效果,禽舍的通风情况、舍内的有害气体(如氨气)是否刺眼(鼻)、舍内的温度是太高还是太低,舍内的垫料(网架)是否太湿、舍内的光照是太亮还是太暗、蛋鸡产蛋时的光照时间足够与否,舍内粉尘的含量是否合适、近来气候是否有骤变(如寒流、台风等)。

2、以往禽场的发病情况:此次发病情况是否与过去曾发生过的疾病类似,如果过去该病发生过且结局如何,过去的免疫检测结果如何,邻近场、舍的常在疫情(或是否被划定为疫区,如禽流感)及地区性的常发病,过去预防接种的内容及实施的时间、方法、效果等。

3、免疫记录:是否按当地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前后禽群是否有异常的表现,免疫方法是否适当,疫苗是否来自正规的厂家,疫苗的保存方法是否正确、疫苗的批号是否作了详细的登记等。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鸡马立克氏病(简称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可怕传染病,该病毒主要感染家禽,尤其是鸡。

马立克氏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准确、早期的诊断对预防和控制马立克氏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及其相关技术,以便于饲养员和兽医能够及时有效地诊断和防治该疾病。

我们来了解一下马立克氏病的临床表现。

患有马立克氏病的鸡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厌食、蛋产量下降、呆滞、精神萎靡、发蓝、呼吸困难、腹泻、贫血、肿腹、饮水增加、黄疸等。

这些临床症状并不都同时出现,但一旦发现鸡出现上述症状的任何一种或几种,就有可能患有马立克氏病。

所以,在诊断马立克氏病时,兽医应该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马立克氏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马立克氏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几项:1. 病原学检测采用病毒分离培养技术,通过禽类细胞株诊断病毒,是马立克氏病诊断的一项重要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病毒的核酸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PCR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高,可以用来快速鉴定病毒。

2. 抗体检测在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中,抗体检测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可以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中和试验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并可用于对马立克氏病的暴发情况进行监测。

3. 组织学检测组织学检测是通过组织病理学的方法,对鸡的相关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在病毒感染后,鸡的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如血管扩张、出血、淋巴细胞增加等,这些病变都可以通过组织学检测来进行诊断。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结合以上几项检测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论是采用病原学检测、抗体检测还是组织学检测,都需要通过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在饲养管理方面,饲养员还可以通过观察鸡舍环境、关注鸡的饮食情况和行为习惯等对鸡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有鸡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应及时向兽医进行报告,并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标准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标准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标准一、前言禽支原体病是一种由禽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家禽,尤其是鸡。

禽支原体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典型的症状,因此准确的诊断技术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标准,对于提高禽支原体病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本采集与处理1. 采样对象:疑似感染禽类动物,包括鸡、鸭、鹅等。

2. 采样部位:疑似受感染的鸟类,可选择鼻拭子、咽拭子、肛拭子、粪便、血清等作为样本。

3. 采样方法:采用无菌拭子或器具采集样本,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三、实验室诊断技术1. 细菌培养:将采集的样本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形态、生化等鉴定。

2. PCR技术:使用PCR技术检测禽支原体DNA,以确定感染情况。

3. 免疫学检测:包括ELISA、免疫印迹等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禽支原体的抗体水平。

四、诊断标准1. 细菌学诊断:通过细菌培养和鉴定,确定禽支原体是否存在。

2. 分子生物学诊断:检测样本中的禽支原体DNA,确认感染情况。

3. 免疫学诊断: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禽支原体抗体水平,确定感染情况。

五、诊断流程1. 标本采集:按照标准采集相应样本。

2. 实验室处理:进行样本的处理、提取、培养等操作。

3. 实验室诊断:进行细菌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

4. 结果判读: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病情判读和报告。

六、质量控制1. 实验室操作: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室诊断。

2. 对照组:使用阳性和阴性对照样本进行质量控制。

3. 实验室设备:保证所有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确保诊断准确性。

七、报告和记录1. 报告标准:诊断报告应包括标本信息、实验室诊断结果和诊断结论等内容。

2. 记录保存:诊断报告和实验记录等应妥善保存,作为后续参考和追溯的依据。

八、结语禽支原体病的快速、准确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

通过制订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标准,提高诊断技术水平,对于确保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頰及腳脛 喙角 臉頰 眼睛 羽毛 體表腫瘤 泄殖腔
面頰及腳脛
臉頰腳及脛蒼白
血流不足 正常雞隻每毫升血液
應含有紅血球5x106 個,紅血球數目少於 此即可能發生貧血
血流不足或貧血原因
血液流失 造血中心(骨髓)異常 血液被破壞 重金屬中毒
體表暗紅或潮紅(缺 氧或換氣不良)
發紺cyanosis
DIC敗血症,可能巴斯 德桿菌感染(家禽霍亂)
熱應激造成肺水腫惡 化循環
腹水症
心血管疾病
(如大腸桿菌)造成心包 炎、心內膜炎,阻止 血流,使全身氧氣缺 乏。
血液流失
寄生蟲疾病
球蟲
細菌性疾病
沙門氏菌 梭菌Cl. colinum,又
稱Square disease
傾聽順序
飼料 雞隻 客戶對特定單一病原的懷疑 客戶對雞場的臨床症狀描述
如產蛋下降率、蛋殼品質、孵化率、飼料效率下 降、性能等。
控制疾病的三大原則
降低雞場內的病原量 減少雞隻與病原的接觸 增加雞隻的扺抗力
降低雞場內的病原量
確定病原 了解病原的流行病學與疾病發生原理 適當時間及地點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及
頭及呼吸系統
鼻液
鼻液或膿汁流出?流 出液體是否有異味?
傳染性鼻炎或禽流感 (化膿鼻液)。
眼窩下竇化膿性乾酪 樣物質
禽流感
CCRD
禽霍亂 傳染性鼻炎
頭皮
腫頭症候群。
咽喉頭
喉頭氣管炎: 急性時 粘膜充血紅腫。慢性 時產生一層白偽膜。
乳白色偽膜
白色念珠菌。
肝臟
豆蔻肝
心血管循環障礙使血流速 度減慢,導致肝臟血液蓄 積。
病因: 圓心症/馬立克/淋巴 性白血病。
白色壞死點
沙門氏菌或巴斯德桿菌的 病灶正在進行中。
火山口狀病灶:滴蟲感染
煮熟狀肝臟:巴斯得桿菌 感染。
綠肝
類澱粉沉積在肝,酵素與 類澱粉作用產生綠色,質 感比較脆(似乎用手就可以 掰開),
白點
白肌病 維生素E及硒缺乏
股骨頭
關節面出現點狀出血點(pitting)
呼腸弧病毒感染
股骨頭骨髓呈黃色
家禽貧血原因子CAA
股骨頭骨髓腔內有膿腫
可能是葡萄球菌。
坐骨神經
黃色粘液包囊或腫大,橫紋消失
營養吸收障礙症候群 馬立克病(單側)
劈腿
Vit B2缺乏(雙側)
循環
如新城雞瘟與防風林,Mg與種雞 控制病原的散佈,如犬、貓走動。
生物安全控制觀念及消毒
減少雞隻與病原的接觸
交通工具、人員、或器械的隔離。 限制不同禽舍的工作人員的移動。 控制可能的病原攜帶者。 定期檢查場內水源。
增加雞隻的扺抗力
有效而及時的防疫計劃。 補充足夠的養份、維他命及能量。 降低場內應激。 適時投藥。
克病)。
胸腺
正常胸腺
胸腺萎縮或出血點
七對位於頸部
營養吸收障礙症候群
18-20(22)週齡時消失。
如果不消失,並出現 萎縮顏色變深表示可 能該雞有長期的慢性 感染。
RSS 雞貧血原因子CAA 法氏囊炎 馬立克病 淋巴性白血病
肌肉
腹肌、腿肌出血點
傳染性法氏囊炎IBD 臨死掙扎
3 病毒
黴菌
飼養管理
細菌性疾病
支原體
新城疫、傳支、 黴菌毒素
腹水
家禽傷寒、家禽 Mg
呼腸弧病毒、雞
副傷寒、大腸桿 Ms


4 寄生蟲
病毒
細菌性疾病
支原體
黴菌毒素
球蟲
新城疫、傳支、 大腸桿菌、家禽 Mg
呼腸弧病毒、腺病 副傷寒
Ms

5 病毒
寄生蟲
細菌性疾病
支原體
黴菌毒素
喉頭氣管炎、法 球蟲、其它腸內寄 梭菌腸炎、大腸 Mg
雞冠
蒼白
黴菌感染 蛋雞可能是禽霍亂或傳支
急性禽霍亂及傳支因為攻擊卵巢,造成卵巢流血, 因此也會蒼白。
滑囊膜炎黴形體感染
蛋雞會造成雞冠蒼白、傾倒、肝臟萎縮及軟便。
羽毛
初生羽褪化是否正常?初級羽/再生羽的 生長整齊?
白肉雞初生羽一般在24-28日齡時會消退, 延遲退羽的原可能包括
黴菌毒素
肝臟受損而不產生膽汁,膽汁無法中和胃酸所致。
魚粉品質不良與胃酸混合後產生靡爛素。 維生素E及硒缺乏
過氧化劑不足,使上皮細胞過度氧化。
消化道
十二指腸經常充血,小出血點無太大意 義。
盲腸
盲腸型球蟲會出血,留下cecal cord。而沙 門氏菌不會出血,但會腫脹,且出現乳酪狀 分泌物。
腳趾內弓 飼料添加維生素B2容易被靜電吸附,因而經常
造成缺乏。
胸腔
氣囊白色點狀病變
黴形體CRD
肺臟
肺炎之肺臟水腫或黑塊 熱應激或猝死症之肺摸起來比較脆
心臟
葡萄球菌嚴重污染
心室壁上葡萄球菌的vegatation growth,外形如葡萄狀
肉芽腫:沙門氏菌感染造成。 腫瘤:馬立克病。 圓心症:猝死症。
家禽疾病診斷技術
禽病診斷原則
現場診斷原則 如何傾聽客戶的抱怨
現場診斷原則
發現雞場的所有異常
包括日齡與體型的相關度 異常的臨床症狀 死亡率
找出可能的相關致病原,輔以實驗室結 果作為確診。
找出其它的多重致病因子
包括雞種(基因遺傳),環境,營養,飼養管 理等
如何傾聽客戶的抱怨?
腺胃
肌胃與腺胃中間帶呈現帶狀出血
法氏囊炎(10%)。
橫紋狀出血
中毒,如銅中毒或抗黴菌藥物過量。
腺胃乳突發炎(草莓斑)或食道/腺胃或腺胃/肌胃 交接處出血斑
新城雞瘟與禽流感
腺胃炎
營養吸收障礙徵候群(肌胃縮小)。 馬立克(肌胃不縮小)。
肌胃
幾丁質受損,胃酸侵入粘膜,造成潰瘍。 病因
小腦
點狀出血
維生素E缺乏 配合白肌症作鑑診(肌肉白點)。
蜘蛛網狀出血
新城疫
老化,育種及慢性疾病 (腫瘤)是常見病因。
膽汁染色(古銅肝)
禽傷寒
芝麻點狀壞死
像青春痘可擠出來為肺結 核TB
擠不出來的是偽肺結核。
脾臟及法氏囊
脾臟
沙門氏菌:脾臟腫大二倍。 白冠病:脾臟顏色變深,變大。
法氏囊
正常法氏囊在16週齡時退化。 感染後法氏囊炎後
1-3天水腫充血 4-6天大小回復正常,呈乾酪樣病變或出血點 6天萎縮1/2
氏囊炎、新城疫 生蟲
桿菌、家禽副傷 Ms
傳支

6 病毒
細菌性疾病
黴菌
寄生蟲
支原體
新城疫、傳支、 梭菌腸炎、大腸桿 黴菌毒素
法氏囊炎
菌、家禽副傷寒
球蟲、蛔蟲鞭蟲 Mg Ms
6
寄生蟲 球蟲
雞隻外觀剖檢順序
環境觀察
溫度及濕度 風向,地型,海邊的候鳥 附近的水禽 日照 氨氣
活雞外觀的觀察
盲腸扁桃體出血
可能為新城疫。
腎臟
腎腫大
間質性腎炎,多因為腎小管壞死,使purine滲出腎 小管,形成痛風。可能病因包括
傳支(腎臟血管增生,花斑腎) 法氏囊炎
腎臟出血:白冠病 腫瘤
馬立克病 白血病 包涵體肝炎
腎腫尿酸鹽沉著
尿酸鹽產生
飼料蛋白質過高 雛雞保溫不當,加速代謝,產生更多熱能以致
念珠菌或黴菌毒素
病毒疾病
急性禽流感/新城雞瘟 營養吸收障礙症候群 傳染性法氏囊炎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腺病毒Adenovirus
小腸段出血性腸炎 脾臟腫大並出現大理
石斑紋
造血中心(骨髓)異常
中毒
磺胺藥、氯黴素藥物長期投藥
疾病
淋巴性白血病或馬立克病 肺結核
代謝廢物增加
尿酸鹽排出受阻
維生素A缺乏:泌尿系統上皮細胞退化 維D或鈣太高:鈣鹽過多阻礙尿酸鹽沉排除 黴菌毒素
腎腫尿酸鹽沉著
中毒性腎病
sulfa 碳酸鈉中毒
高1劑量500倍>2-3小時
食鹽中毒
腎小管變性壞死
抗生素
氨基配糖體 多生太
腎腫尿酸鹽沉著
脫水
腎臟絲球體無法過濾
單側腫脹、可擠出液體
支原體感染(慢性呼吸器病CRD)
藍紫色腫脹
家禽流行性感冒。
面頰柔軟腫脹、呈藍色、唾液粘稠。
巴斯得桿菌(禽霍亂)
面頰腫脹以外,頭部皮下變硬
腫頭徵候群SHS
眼睛
灰色
沙門氏菌
陰陽眼
馬立克病。
流淚
慢性呼吸器病CRD 傳染性鼻炎IC 傳染性喉頭氣管炎ILT。 寄生蟲(線蟲) 雞痘如果發在眼睛部位也會造成眼睛發炎。
雞場常見疾病
週齡
依疾病重要性排列
1
23Biblioteka 451 支原體
細菌性疾病
病毒
飼養管理
Mg
家禽傷寒
新城疫
脫水
Ms
家禽副傷寒
傳支
受寒
大腸桿菌
呼腸弧病毒
2 病毒
支原體
細菌性疾病
黴菌
營養
新城疫、傳染性 Mg 貧血、傳支、呼 Ms
家禽傷寒、家禽 黴菌毒素 副傷寒、大腸桿
維生素缺乏 礦物質缺乏
腸弧病毒、傳染

性腦脊髓炎
氣管粘膜小山狀突起
雞痘
氣管
氣管潮紅
大腸桿菌造成粘膜血 管擴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