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资产预期能够帮助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市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也直接导致了资产营利性不断变化,资产不但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出現资产减值的情况。
实施新会计准则之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实际工作开展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了一些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资产减值会计更好的发展。
标签: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完善措施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时规范程度不够目前,上市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主要由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构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两项占到了总额的60%。
例如,某公司库存有原材料,其型号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生产条件,在外部市场难以变现,决定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原账面价值789万元,已提跌价准备629万元,准备补提跌价准备160万元。
由此可见,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会在资产减值时随意地操纵利润的情况,并且在计量和确认资产时,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也比较多。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并且做到信息对称比较困难,这也导致了资产价值虚假的问题存在比较普遍,受到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信息很难及时充分地反映出来,公允价值所具备的作用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2.会计人员预测和决定财务的能力比较低下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预测现金往来时经验欠缺,这也直接导致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比较低。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提供3~10年的公司盈利预测,最终结果却是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最终选择把盈利预测添加到自发性公开信息中去,这也能够将上市公司会计人员和领导预测决定财务预测能力很好地体现出来。
3.会计专业人员较少并且综合素质较低现在我国很多会计人员的操作能力较差并且专业知识欠缺,对于市场信息很难及时地洞察,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很难解决那些比较复杂的资产减值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也会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摘要:管理盈余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供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机会和空间实现对利润的操纵,进而操控企业的财务报表,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虚伪性。
针对企业资产减值计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原则;资产减值准备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在需要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中,常被企业用来进行操纵盈余的是原有制度规定的四项准备,下面依次进行讨论。
1.1短期投资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在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评价时,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单项比较、分类比较和总额比较的方法比较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
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应按单项比较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这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总体、类别和单项,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1.2坏账准备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
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
这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之,则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
1.3存货跌价准备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资产价值下降所做的准备。
本文首先探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包括市场变化、经济不确定性和管理层判断等因素可能导致资产减值。
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对策,如评估市场风险、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和加强对资产价值波动的监控。
结论指出企业应当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避免资产减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企业财务健康。
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和对策的讨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潜在风险,保护资产价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问题、对策、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财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它反映了公司资产价值的真实情况。
对于减值准备的合理处理,不仅关乎公司的财务稳健性,还关系到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信任度。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市场环境和公司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时,资产的减值问题就会浮现出来。
而一旦公司没有妥善处理资产减值问题,可能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失真,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
为了应对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减值准备政策和程序、加强资产价值评估、定期进行资产价值调整等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公司才能有效地应对资产减值问题,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公司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建立系统的对策来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正文2.1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的一项重要会计处理。
它涉及到对公司资产价值的评估和确认,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了资产当前的实际价值。
在实际操作中,资产减值准备常常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公司及时采取对策来应对。
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估不准确、准备不足以覆盖实际损失、以及准备没有充分考虑未来潜在风险等。
评估不准确可能导致公司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产减值是一个重要的会计原则,它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中确保其资产的价值不超过实际价值。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问题一:资产减值计算方法不规范资产减值计算方法的不规范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企业在计算资产减值时,采用的是主观判断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资产减值计算不准确,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
解决策略:企业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资产减值计算。
例如,可以采用折旧测试法、维持与回报法等方法,根据财务会计准则进行计算。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科学的减值计提制度,规范计提流程,确保准确性和合规性。
资产减值计提的及时性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往往不能及时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或是计提量不足,导致财务数据严重失真,无法反映实际经营情况。
解决策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资产减值计提制度,定期进行资产减值计算和计提。
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及时识别出可能的资产减值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资产减值核销是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如果核销不规范,容易导致资产减值计提的误差和财务报告的不准确。
例如,有些企业在核销资产减值时,没有充分考虑未来收益的可能性,导致核销过早,会计数据失真。
解决策略: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资产减值核销制度,对资产减值核销的条件、时机、方法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避免核销失误。
总结:资产减值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投资者的信任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资产减值会计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计算方法、规范的计提流程和完善的核销制度,并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加强监督和管控,确保资产减值会计的准确和可信。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该项改革措施在会计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资产减值的讨论。
本文首先阐述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着重分析计提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现状,对影响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如下:1.1经营者利益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减值准备金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企业根据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不会获得扣税上的利益。
这从企业经营者利益考虑,自然不会选择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只是选择部分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增加资产总额和账面会计利润。
对于符合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条件的固定资产,与其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还不如申请批准报废,以达到净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减少当期应交所得税的目的。
1.2企业会计制度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对资产减值准备做了规定,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可操作性的问题。
1.2.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标准问题。
从我国市场本身的发展来看,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阶段,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会计制度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标准,如存货跌价准备的可变现净值,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现行市价,委托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的可收回金额等难以确定。
1.2.2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比较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按单项比较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单项比较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结果最精确,但工作量极大,对于依赖会计制度缺乏自主理财和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人员来讲是很困难的事情。
1.2.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问题。
我国无形资产准则不允许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重估。
这就是说,在企业无形资产实际价值远远高于账面金额时不能调整账面金额;而在企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必须调整账项,这显然不符合新形势下企业竞争的需要。
方案-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针对目前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现状,对影响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如下:1.1经营者利益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减值准备金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企业根据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不会获得扣税上的利益。
这从企业经营者利益考虑,自然不会选择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只是选择部分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增加资产总额和账面会计利润。
对于符合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条件的固定资产,与其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还不如批准报废,以达到净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减少当期应交所得税的目的。
1.2企业会计制度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对资产减值准备做了规定,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可操作性的问题。
1.2.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标准问题。
从我国市场本身的来看,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会计制度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标准,如存货跌价准备的可变现净值,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现行市价,委托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的可收回金额等难以确定。
1.2.2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比较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按单项比较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单项比较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结果最精确,但量极大,对于依赖会计制度缺乏自主理财和相应的判断能力的会计人员来讲是很困难的事情。
1.2.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问题。
我国无形资产准则不允许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重估。
这就是说,在企业无形资产实际价值远远高于账面金额时不能调整账面金额;而在企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必须调整账项,这显然不符合新形势下企业竞争的需要。
1.2.4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折旧问题。
从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考虑,应当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扣去减值准备后)计提折旧、摊销剩余的价值。
然而,若每期计提减值准备后都重新调整折旧额,财务处理非常繁琐,将会大大增加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可行性。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减值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资产减值准则的应用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状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企业认真考虑和解决。
本文将就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讨论。
一、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1. 依据确定的困难资产减值的依据是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收益。
对未来的预期收益进行准确的估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企业需要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产品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因素对未来收益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做出准确的估计。
2. 估值模型选择的不确定性资产的减值测试需要依托于相应的估值模型,而不同的估值模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测试结果。
在实务中,选择合适的估值模型往往是一个难点,因为不同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资产,而且对于同一类型的资产,不同模型的适用性也存在争议。
3. 披露方式不规范财务报告中的资产减值披露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至关重要,部分企业在资产减值披露上存在较大的不规范性。
有的企业未能清晰、准确地披露资产减值的计提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导致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4. 利益相关者意识不强在资产减值过程中,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等,而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对于资产减值的决策影响深远。
然而在实务中,有些企业未能充分意识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资产减值决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和不确定性,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
二、资产减值在实务中的解决措施1. 加强未来现金流量预测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加强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以减少资产减值依据确定的困难。
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如历史数据分析、市场趋势预测、专家访谈等,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灵活运用估值模型企业在资产减值测试中应灵活运用不同的估值模型,选取合适的模型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资产减值是指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这是在实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资产减值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问题一:评估不准确资产减值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市场条件、未来现金流量和资产所属的行业等。
在实际操作中,评估往往存在不准确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不准确或者对市场条件的判断有误。
这会导致资产减值的计提不足或者计提过多,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当加强对资产减值的评估过程的监管和审计。
可以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资产进行独立的评估,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企业还可以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资产价值出现下降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评估和计提,以避免日后出现更大的损失。
问题二:会计政策选择在制定资产减值政策时,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
由于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对资产减值的计提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往往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遇到困难。
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不当的会计政策,以规避资产减值的计提,这会导致财务报告的失真。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会计政策选择所带来的问题,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机制,包括明确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和标准、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以及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风险评估。
企业还应当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财务报告。
问题三:信息披露不透明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是企业对外部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负责的重要方式。
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往往会存在信息披露不透明的问题,包括不及时、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信息披露,以及对于资产减值的内容和影响没有充分披露的情况。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信息披露不透明的问题,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单位,受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金融环境、财经政策调整以及自身所处的内部外部因素影响,经常出现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可回收价值(金额)明显低于账面价值情况,造成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与资产实际价值严重不符的现象。
因此,企业必须针对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情况开展深入研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确定可操作性强的资产减值定义范畴内,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等多维度确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财务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长远发展战略。
一、资产减值准备概述(一)资产减值的概念资产减值能够判断当前的资产的实际情况,资产“减值”的本质就是资产现值与原值相比降低了。
相对于折旧来说,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其实际意义,而对正常折旧以外的“减值”因折旧的比例不同,对原有资产价值产生的影响比较复杂,既有可能是正面影响也有可能产生消极作用[1]。
(二)减值的理论分析分析资产减值的内涵要义不难发现,并非所有资产都可进行资产减值准备。
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只适用于企业资产范畴,但也不是企业所有资产都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还要在对生产经营情况做出分析评估判断后,剔除其中不符合资产减值定义的成份方可进行减值的后续工作。
(三)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综合来讲,需要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务年度或相应时限内的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应收款;股票、长期债务投资、债券等投资性方面资产;原材料、包装物以及库存等企业流动资产;现行的专利权、商标权,以及与企业固定资产密切相关的房屋、机器设备以及建筑构筑物等也属于资产减值的定义范围。
(四)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企业实施资产减值准备的重要意义在于,对资产账面价值超过预期的可回收金额按照价值计量,根据可回收金价格低于账面价值差额做计提准备,充分表明资产减值必须要秉持谨慎性原则,避免因政策解读不深、财务条规引用不当,产生资产价值虚增、企业利润虚增的假象,确保企业财务资产的真实性、可比性,为企业用账面资产和各期利润进行调节,使账面资产更接近于实际资产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参考[2]。
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产减值会计是企业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指的是企业对于已有的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价值是否存在下降或无法收回。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企业能够及时反映出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企业因为资产的价值下滑导致的损失,也减少了企业在税收上的负担。
然而,在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篇短文中,我们将对资产减值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问题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确定资产减值的基础,也是其最终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践中,企业往往面临着如何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
如果企业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不准确,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还会影响股东的判断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
解决对策: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确定资产减值准备,如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等,选择合适的方法来保证资产减值准备的准确性。
同时,如果企业采用收益法,那么需要根据资产的收益能力,确定其可持续利润和未来现金流落实的时间。
资产减值的时点是企业在实践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有些企业往往对资产减值的时点存在犹豫,往往是因为企业担心资产未来会出现变化,而导致企业需要再次对资产进行减值。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对其进行减值,并且在确定了资产减值准备之后,必须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需要明确对资产的减值时点,以避免资产减值的延迟,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当企业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时,可能存在相似类型的资产,但是这些资产可能存在不同的价值减值程度和时点,这种情况下,不同企业对资产减值的选择存在差异,导致资产减值的可比性降低,给投资者和股东的判断和决策带来一定的困难。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资产减值标准,将其与行业内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得到更加准确的减值结果。
同时,企业需要保证准确记录减值的原因以及减值时间,以后的股东会根据这些记录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结论:资产减值会计是企业会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实践中会面临一些问题。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资产减值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资产减值发生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准确地识别、计量和披露资产减值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就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
问题一:资产减值的识别标准不清晰企业在识别资产减值时,需要根据相关准则和法规来确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
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经营状况各异,导致资产减值的识别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这种不清晰的识别标准会导致企业对资产减值的识别产生误差,从而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解决措施:建立科学的资产减值识别流程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资产减值识别流程,明确各类资产的减值标准和识别方法。
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专门的资产减值识别机构和团队,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与资产减值的识别工作,提高准确性和可比性。
问题二:资产减值计量方法不一致资产减值的计量方法包括可收回金额法和价值可观测法两种,其中可收回金额法是首选计量方法,但由于可收回金额的测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在资产减值计量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偏差。
解决措施: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企业在资产减值的计量时,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比如可收回金额法、价值可观测法和市场法等,选择计量结果偏向于保守的计量方法,提高准确性和可比性。
问题三:资产减值披露不规范资产减值披露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资产减值的披露标准不一致,导致企业在披露资产减值时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影响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准确了解。
解决措施:建立规范的资产减值披露制度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资产减值披露制度,明确资产减值的披露要求和标准,按照相关准则和法规进行披露,提高披露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问题四:资产减值预测困难资产减值需要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化进行预测,但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资产减值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影响准确性和可比性。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管理方面内容的变化,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同时,科技的不断更新和金融市场的变动等原因,也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资产减值准备在企业中的作用也愈加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资产减值相关内容,其次对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业务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业务;对策一、资产减值相关内容阐述由于非营利组织、乃至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都在向企业会计制度靠拢,所以本文所指的资产减值,不仅局限于企业,还要包括非营利组织,等等。
资产减值主要针对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的可收回金额,即该资产账面记录的价格大于该资产实际可收回金额,也就是说,当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该资产原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时,其不能够作为资产来进行具体的核算处理,而应当利用资产减值来对原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冲减,并计入到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各期损益当中。
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能够如实反映出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资产的实际价值,准确判断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经营状况,防止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利用减值准备对收益进行调整,这是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计提减值准备的主要目的。
由于国家经济形势处于发展期,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对同一资产进行有效的核算计量时,资产之间会因由计量的不同而产生具体差异。
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重要性可分为:其一,由于资产贯穿于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且与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都存在直接的关系。
所以,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后,能够使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的会计信息反映得更加真实和准确,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的发展也可以更加的明确和稳健,会计报表的具体使用者也能够根据报表准确、及时的掌握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的真实经营情况和资产情况,并根据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方法;其二,当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资产发生减值损失时,可以通过直接转销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采取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预期收益时,资产价值需要减少的一种会计调整方法。
在企业实务中,资产减值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将从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解决措施,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资产减值问题。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测不准确问题资产减值需要通过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来确定资产的预期收益。
受市场变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企业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往往存在一定偏差,导致资产减值的预测不准确。
2. 标准适用问题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而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标准可能难以适应各种不同情况,导致不同企业在资产减值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
3. 减值测试频度问题资产减值测试需在每个报告期对资产进行评估,但是对于某些资产来说,其价值不会出现快速变化,频繁进行减值测试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负担。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 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预测时,应加强对市场风险、经济风险等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资产减值的预测和处理方案,减少预测不准确带来的影响。
2. 定制化减值评估方法企业在使用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标准时,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市场情况,定制化减值评估方法,更加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提高资产减值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 合理确定减值测试频度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根据其价值变化的规律,合理确定减值测试的频度,不必盲目地进行频繁减值测试,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和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资产减值在企业实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企业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定制化减值评估方法、合理确定减值测试频度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资产减值问题,使资产减值处理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健性和经营效益。
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减值是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当中做出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
二、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专列一节来规范有关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针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计量、批露及相关内容作了规定。
但是,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只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作了少数几项特殊的规定,并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
对资产减值计量基础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为此,有必要对资产减值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
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
因为:1. 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
2.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
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
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的披露时间。
3. 应收款和对外投资的减值耍根据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认定。
这项工作就目前来说,在我国还很难做到。
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虽然是按比例提取,但提取比例是在逐项分析可收回性的基础上确定的)。
企业资产的种类多,要对成千上万种资产的可变现或可收回净值逐一确认和计量,难度太大。
(二)计提被滥用1.计提资产减&准备成了上市公司操纵盈利的手段。
上市公司利用“计提准备”操纵盈余的方式主要有:一是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准备,造成当年巨亏,来年可轻装上阵,不提或少提准备,为利润增长埋下伏笔。
资产减值会计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资产减值会计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引言资产减值是企业会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资产价值的变动。
对于企业而言,准确减少资产价值的记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然而,在资产减值会计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资产减值计提不准确资产减值计提不准确是会计实施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这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偏离真实情况,进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评估方法不合理: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常常使用不合理的评估方法,如简单粗暴地采用固定比例进行计提,而不考虑具体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
2.时间点选择不当:资产减值计提的时间点选择不当也是一个问题。
有的企业选择了错误的计提日期,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准确。
对策:•审慎选择评估方法: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应该审慎选择评估方法,确保方法合理、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
可以参考相关会计准则和行业规范,遵守专业的会计实施原则。
•确定合适的计提时间点:企业应该在确定资产减值计提时间点时,考虑相关的经济、市场和业务环境因素。
同时,也应该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确保时间点选择的准确性。
问题二: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企业对资产价值的变动缺乏及时的反应,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和业务发展。
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信息收集不全面: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常常缺乏全面的信息,无法及时获取资产价值变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2.决策机制不完善:企业的决策机制不完善也是一个问题。
有的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缺乏相关决策制度和流程,导致计提工作滞后、不及时。
对策:•健全信息收集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确保能够及时获取资产价值变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可以利用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渠道,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
•设立明确的决策流程:企业应该建立明确的资产减值决策流程,确保准确、及时地进行资产减值计提。
试论资产减值准备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该规定无疑对企业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规定也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
本文着重分析资产减值准备所面临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一、“资产减值准备”所面临的困境资产减值准备是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这种“可能”赋予企业较多的职业判断权利,易随管理当局的意图而变动,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或违法行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夸大当年利润或少报当年亏损,不提或少提减值准备。
(2)为了规避税收而多提准备以降低当年利润。
(3)为了调节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通过改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核销的时间来调节不同会计期间的利润。
(4)为了掩盖以往年度的不真实,通过“八项准备”进行巨额冲销。
如以前年度确定了虚假的收入或收入的确认违反了有关规定而导致应收款项的长期挂账,现通过“坏账准备”进行冲销。
又如以前年度控股企业为了给上市公司输送利润,向上市公司高价购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等,现又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对这些不实的高价资产进行巨额冲销。
(5)上市公司在连续亏损的边缘,为了逃避ST或PT处理,而采用“八项减值准备”来自欺欺人,将潜在或历史上亏损一次性特别处理,将亏损累计在一年,逃避连续三年亏损被处理的问题。
(6)为违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如关联企业间的应收款项已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将来又收回时,就可通过转移资金,不进行会计处理。
二、成因分析通过以上所列举的情况可看出,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新的会计造假工具,它严重地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损害了广大投资人的利益。
我国资产减值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资产减值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资产减值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公允价值1我国资产减值现行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遏制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但是,笔者认为,现行准则不能完全堵住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漏洞,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资产减值转回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尽管财政部三令五申禁止企业为调节利润秘密计提减值准备,但在利益驱动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仍有不少公司明知故犯,现行准则的规定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来看,此项规定尚可理解,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
1.1.1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现行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对于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可以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但从理论的角度讲,资产的本质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当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未来经济利益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当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未来经济利益时,转回资产减值。
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1.1.2资产变现时同样产生巨额收益。
据有关制度规定,资产变现时,该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也应该转回,资产的转回减少了当期费用,增加当期利润。
因此,现行准则的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公司操纵利润的随意性,但是,无法控制公司在资产变现当期获取高额利润。
1.1.3上市公司仍可通过流动资产减值的转回操纵利润。
普华永道的一位注册会计师认为,目前上市公司常利用的办法是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来操纵利润,而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来操纵利润则相对少些。
笔者认为,由于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减值采用的方法相对固定,因此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操纵利润不但不容易操作,而且太过明显,一般不为上市公司所采用。
浅析我国资产减值预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我国资产减值预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和相关规定,论述了资产减值的确认及开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的标准、减值迹象的判定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行时期,通过合理划分资产组、统一计量标准、增强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披露、成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等相关计谋,以期完善我国的资产减值预备。
【关键词】资产减值;减值存在的问题;相关计谋由于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资产减值问题已愈来愈受到普遍的重视。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存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以后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规避风险。
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取得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
我国目前关于资产减值预备的规定不仅是为了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款,增加自身积存,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为了幸免资产的虚增致使企业利润的虚增。
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伙产概念的要求。
笔者拟就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存在的现状、问题及计谋进行粗浅的讨论。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那么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计提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短时间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为担保余值、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
资产减值的认定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是判定资产是不是存在减值的迹象;第二步,假设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量可收回金额,即进行减值测试。
准那么规定,企业必需在资产欠债表日判定是不是有减值的迹象。
除此之外,要求在任何有迹象说明资产可能减值的时刻,都应计量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因此减值测试不必然只在资产欠债表日才做,而是在企业财务会计年度的任意时段都有可能进行。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资产减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资产减值是指企业的资产价值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下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资产进行减值处理,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实务中,资产减值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保护企业的利益和稳定经营。
一、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1. 评估不准确在实际操作中,资产减值评估往往会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评估师的专业水平、评估方法的选择、市场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资产减值的评估结果,导致资产减值的计提不准确,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呈现失真状态。
2. 难以确定资产减值的计提时机在资产减值过程中,确定资产准确的减值时机也是一个难点。
资产的价值可能会由于市场变化、技术更新等原因而不断下降,企业很难准确把握资产减值的时机,一旦延误了减值时机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 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减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旦资产减值计提过多,会导致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 对企业形象的影响资产减值的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如果企业在资产减值过程中不够规范,随意性很大,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导致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度下降。
5. 对管理层的挑战资产减值的处理方式需要企业管理层决策,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可能面临着评估师的选择、计提比例的确定、资产减值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等一系列的挑战。
二、资产减值的解决措施1. 提高评估准确性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评估师的专业水平、选择准确的评估方法、及时掌握市场情况等措施来提高资产减值的评估准确性,确保资产减值计提的准确性。
2.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对资产减值的评估和计提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确保资产减值的操作规范和准确。
3. 定期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企业可以定期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及时了解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的情况进行提前预警,确保企业资产减值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和相关规定,阐述了资产减值的确认及开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的标准、减值迹象的判断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行阶段,通过合理划分资产组、统一计量标准、加强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披露、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等相关对策,以期完善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备。
【关键词】资产减值;减值存在的问题;相关对策
由于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资产减值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规避风险。
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
我国目前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不仅是为了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款,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资产定义的要求。
笔者拟就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讨论。
论文网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计提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为担保余值、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
资产减值的认定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是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第二步,若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可收回金额,即进行减值测试。
准则规定,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有减值的迹象。
除此之外,要求在任何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减值的时刻,都应计量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所以减值测试不一定只在资产负债表日才做,而是在企业财务会计年度的任意时段都有可能进行。
但是,并不能据此以为在正常企业财务会计年度中一定会有减值准备。
若不存在任何减值迹象,则不必进行减值测试。
但是,对于因为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提高资产质量,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以得到优
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有信心。
作文/zuowen/(一)资产减值会计是资产定义的要求
根据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显然,资产的根本目的是为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
那么,资产的账面价值就应当为企业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价值。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定义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也进一步遵循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本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稳健性原则的具体应用。
(二)资产减值会计是现实的要求
企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质量高则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而企业质量主要体现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上,其中,资产质量又主要表现为资产盈利和变现能力。
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有助于全面、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亏问题。
(三)资产减值是会计目标的体现
如果资产的持续获利能力下降而仍以历史成本反映在账面上,就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资产减值能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减值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如长期投资减值可能导致投资收益降低;2.资产减值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如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3.资产减值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如
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准备。
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能真实反映资产的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客观信息。
代写论文
三、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资产减值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的权利,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由于我国考虑的因素较少,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很差,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问题:因职业判断所依据的条件和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或出于某种特殊目的的需要,新政策也有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当年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方法的选择,少提或多提减值准备,以影响当年的盈利。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的资产减值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引入资产组概念后面临的难题
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
1.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难以确定,尽管准则中规定了确定资产组组合的原则,并指出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保持一致性,不应随意更改,但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灵活多变,企业的特点各不相同,在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就增加了执行难度。
2.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
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
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
而我国规定小企业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但如果辨认资产组时需要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加大其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作文/zuowen/
3.资产组如何划分无法确认,标准很难合理地确定,容易导致盈余管理。
在实务中很少有资产能按照单项来确定其是否减值,资产组能否被确定为一个组关键是这个资产组能否独立地产出现金流。
另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电算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二)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比较困难,确认方式多样
我国资产减值准备按两个基础确认,一是按单项计提;二是当企业难以按单项计提时,则按资产组计提。
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看,对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实施有较大的难度。
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按单个资产、资产类别、全部资产、现金产出单位等方式进行。
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同。
由于资产确认方式的多样性、主观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较大,企业管理当局就可以通过机会主义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
(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的复杂性
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
资产减值的核心问题是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要求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然而,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样就有很大的主观性,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使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
同时,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管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作文/zuowen/
(四)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不明确
1.企业总市值小于净资产账面价值时,该迹象是属于企业整体的迹象,可能是整体资产高估或负债低估,但却不容易明确归属。
2.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并不一定没有减值迹象。
这可能是忽略了一些公司目前正在发生或预计未来会发生的事件,而该事件对现在的财务报表没有影响,但对未来的财务报表却有重大影响。
3.有些可归属到个别资产的迹象,并不表示该个别资产必须计提减值。
例如,有资产部分实体毁损使其公允价值将抵达50%,但此迹象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就该资产计提减值,公司应先计算该资产的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再决定是否计提减值。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