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现代炮制研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引言白芍,又称女参、茯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白芍中主要含有芍药苷,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
而炮制方法作为影响药材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该药材的更好应用提供参考。
一、白芍的药理作用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白芍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同时也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胃痛等疾病。
这些功效主要归功于白芍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
芍药苷具有抗炎、抗氧化、解痉、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1. 炮制温度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炮制温度是影响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白芍的炮制温度对芍药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炮制温度升高会促进药材中芍药苷的释放,从而导致芍药苷含量的增加。
但是当炮制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芍药苷的分解和损失,从而使芍药苷含量下降。
炮制温度需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以确保芍药苷含量的最大化。
3. 不同炮制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目前,炮制白芍的方法主要包括醋炮、酒炮、盐炮、清水炮等多种。
研究表明,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醋炮可能是使芍药苷含量最大化的方法之一,因为醋炮可以有效促进药材中芍药苷的释放,并且不易使芍药苷分解和损失。
而酒炮、盐炮等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
三、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以及炮制方法,以尽量确保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最大化。
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规律,为白芍的更好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白芍的炮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白芍的炮制方法,包括清炒、酒炙、醋炙等。
2. 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药效的影响。
3. 提高对中药炮制工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原料:白芍药材(干燥切片)2. 试剂:黄酒、米醋、灶心土3. 仪器:炒制容器、电子天平、温度计、筛子等三、实验方法1. 清炒法- 将白芍片置于炒制容器中,用文火加热。
- 观察白芍片表面颜色变化,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晾凉。
- 筛去碎屑,备用。
2. 酒炙法- 取白芍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
- 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干。
- 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备用。
3. 醋炙法- 取白芍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稍闷润。
- 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干。
- 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备用。
4. 土炒法- 取定量灶心土细粉,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土星灵活状态。
- 投入白芍片,不断翻炒,炒至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
- 取出,筛去土粉,摊凉,备用。
四、实验结果1. 外观观察- 清炒白芍:表面微黄色,片面平滑,有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纹理。
- 酒炙白芍:表面微黄色,微有酒气,片面平滑,有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纹理。
- 醋炙白芍:表面微黄色,微有醋酸味,片面平滑,有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纹理。
- 土炒白芍: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片面平滑,有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纹理。
2. 气味观察- 清炒白芍:气微,味微苦酸。
- 酒炙白芍:微有酒气,气微,味微苦酸。
- 醋炙白芍:微有醋酸味,气微,味微苦酸。
- 土炒白芍:气微,味微苦酸,略有土腥味。
3. 药效观察- 清炒白芍:具有养血敛阴,平肝止痛的功效。
- 酒炙白芍:具有和中缓急,止痛的功效。
- 醋炙白芍:具有敛血、止血,疏肝解郁的功效。
- 土炒白芍: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
五、实验讨论1. 白芍的炮制方法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白芍的药性和功效。
2. 清炒法可以保留白芍的养血敛阴功效,适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
芍药苷是从中药白芍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
等多种药理作用。
而白芍在炮制过程中有常规炮制和特殊炮制两种方法,对白芍中的芍药
苷含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
常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水炒、蒸汽炒和晒干。
在水炒过程中,将鲜白芍加入热水中煮沸,炒制至水分蒸发干净。
研究表明,水炒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较小。
而蒸汽炒是
将鲜白芍置于蒸汽中进行炒制,蒸汽的高温可以促使鲜芍药中的芍药苷分解,因而芍药苷
含量较低。
晒干是将鲜白芍晾晒至干燥状态,不会产生明显的芍药苷分解作用,因此芍药
苷含量较高。
特殊炮制方法主要包括醋制、蜜制和酒制。
醋制是将白芍与米醋混合炒制,研究发现,醋制可以显著提高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
对芍药苷的提取能力最强的是醋浸提法,可使芍
药苷的含量提高数倍。
蜜制是将白芍与蜂蜜混合炒制,研究表明,蜜制可以使白芍中的芍
药苷含量提高,并且还能增加白芍的甜味。
酒制是将白芍与高度酒混合炒制,研究发现,
酒制可以提高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增强其药效。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常规炮
制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较小,晒干的效果较好。
而特殊炮制方法中,醋制的效果最好,蜜制和酒制次之。
在临床上选择炮制方法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以达
到最佳的疗效。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引言白芍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其中的活性成分芍药苷具有镇痛、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而炮制过程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能对芍药苷含量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不同炮制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1. 炒制炒制是传统的炮制方法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炮制方法之一。
在炒制的过程中,通过高温烘烤,可使药材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研究表明,炒制对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影响较小,而且有助于提高药材的贮存稳定性。
炒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炮制方法。
2. 曝晒曝晒是另一种常见的炮制方法,通常在自然光照下将药材散晒,以去除水分并增加药材的质量。
有研究发现,曝晒处理后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曝晒过程中酶的活性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芍药苷含量的降低。
3. 蒸制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炒制是较为有效的炮制方法,而曝晒和蒸制处理可能会导致芍药苷含量的降低。
二、影响芍药苷含量的主要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炮制过程中芍药苷含量的重要因素。
高温可能导致芍药苷的分解,从而降低其含量。
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对芍药苷的影响。
2. 湿度3. 时间1. 精准控制炮制条件在炮制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条件,避免过高的温度、过高的湿度和过长的时间对芍药苷的影响,确保芍药苷含量的稳定。
2. 合理选择炮制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和目的需求,合理选择炮制方法,避免选择对芍药苷含量影响较大的炮制方法。
3. 加强炮制过程的监控结论炮制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炮制方法和条件可能对药材中芍药苷含量产生影响。
在炮制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炮制条件,合理选择炮制方法,并加强炮制过程的监控,以确保药材中芍药苷含量的稳定。
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白芍的药用价值。
白芍炮制规范

白芍BaishaoPAEONIAE RADIX ALBA【处方用名】麸炒白芍、土炒白芍、焦白芍。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主产于浙江、安徽、甘肃等地。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炮制方法】麸炒白芍将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倒入净白芍片,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迅速出锅,筛去麸皮,放凉。
每净白芍100kg,用麸皮10kg。
土炒白芍取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用文火炒热,倒入净白芍片,炒至表面挂土粉,微显黄色时,出锅,筛去土粉,放凉。
每净白芍100kg,用灶心土20kg。
焦白芍取净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出锅,放凉。
【饮片规格】麸炒白芍片厚1~2mm。
质坚实,角质样。
微显黄色。
略有香气。
无杂质、无霉蛀。
土炒白芍土黄色。
略有香气。
焦白芍焦褐色。
有焦香气。
【成品性状】麸炒白芍呈类圆形的薄片,厚1~2mm,直径1~2.5cm。
外表面淡棕红色或类黄白色,平滑。
切面表面微黄色,偶见焦斑,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
略有香气,味微苦、酸。
土炒白芍形如麸炒白芍。
土黄色,微有焦土气。
焦白芍形如麸炒白芍。
呈焦褐色。
【鉴别】(1)本品粉末黄白色。
糊化淀粉粒团块甚多。
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µ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
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20~65µm。
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µ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酒白芍的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其药效学研究

酒白芍的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其药效学研究酒白芍的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其药效学研究摘要:酒白芍是一种常用于中药制剂中的原材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从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和药效学三个方面对酒白芍进行研究,并总结其主要药效,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引言:酒白芍,又称酒炙白芍、炮白芍,是将白芍进行炮制得到的中药材。
其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如养血止血、活血调经等方面,以及治疗肝脾虚弱、补血益气等疾病。
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上酒白芍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对其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其药效学研究的需求增加。
一、炮制工艺的研究1. 制备原料的选择选择新鲜的白芍作为制备原料,新鲜白芍的药效成分更加活性,更适合于炮制。
2. 炮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酒白芍的有效成分得到保留,并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活性成分产生。
然而,过高的温度和持续时间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
目前,常用的炮制温度为80-100摄氏度,时间为30-60分钟。
3. 炮制辅料的选择常用的炮制辅料有黄酒、蜂蜜等。
黄酒具有活血调经、益气养血和补肝肾的功效,而蜂蜜则具有滋阴润燥、养心安神的作用。
选择适合的辅料有助于提高酒白芍的药效。
二、质量控制的研究1. 外观质量检验通过对酒白芍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外观特征进行检验,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酒白芍的外观应为黄糙色,具有白芍特有的香气。
2. 生物碱含量的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酒白芍中的生物碱进行检测,如白芍苷、川芍苷等。
这些生物碱是酒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越高,药效越强。
3. 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的检测酒白芍样品中应检测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保证其安全性和质量。
三、药效学研究1. 活血调经的作用酒白芍中的生物碱能够改善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对于调节月经、缓解经痛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2. 补血益气的作用酒白芍具有补血益气的功效,对于贫血引起的疲劳、乏力、心悸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摘要】本文针对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展开探讨。
在传统炮制方法方面,研究发现煅制、炒制等方法会影响芍药苷的含量;而现代炮制方法如微波炉炮制、超声波炮制也对芍药苷含量产生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炮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得出不同结论。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各种炮制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芍药苷含量与炮制方法的关系,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目的构成了本研究的引言部分。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炮制工艺的选择,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炮制方法、芍药苷含量、白芍、传统方法、现代方法、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建议、优缺点、关系、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白芍,又称中芍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
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就是芍药苷,它被认为是白芍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
研究表明,芍药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不同的炮制方法被应用于白芍的生产过程中。
传统炮制方法如炮制三味,现代炮制方法如微波炮制等,这些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能会对芍药苷的含量产生影响。
深入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有助于优化白芍的生产工艺,提高其药效成分的含量和药效,进而提高白芍的临床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为白芍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比不同炮制方法的效果,探讨最适合的炮制方法,为白芍的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芍药苷是白芍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炮制是中药加工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对药材中的活性成分产生影响。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传统炮制方法的科学依据,指导现代炮制工艺的改进,同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可以为中医药行业的炮制工艺提供理论指导,促进传统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药材品质和疗效。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
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是苷元,其中的主要成分是芍药苷。
芍药苷具有镇痛、抗炎、解热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妇科病、风湿病、神经病等。
然而,白芍炮制过程中,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能会对芍药苷的含量产生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
炙制法是最早的炮制方法之一,其过程是将鲜芍药或熟芍药放在炉火上烤制,直至干燥。
炙制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有效地减少白芍中的挥发性物质,增加其贮存时间。
然而,炙制法可能会影响芍药苷的含量。
研究发现,炙制后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较低,可能是由于高温烘烤过程中破坏了一些化学结构。
另一种常见的炮制方法是蒸制法。
蒸制法是将鲜芍药或熟芍药放入锅中蒸制,直至干燥。
相比于炙制法,蒸制法能够较好地保留芍药苷的含量。
研究表明,蒸制后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较高,与未炮制的鲜芍药相当。
金银花附子细辛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感冒等症状。
在该方剂中,蒸制白芍是经常使用的炮制药材之一。
研究显示,蒸制白芍在金银花附子细辛汤中的芍药苷含量较高,其药效也更加显著。
总之,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可能会产生影响。
炙制法可能会降低芍药苷的含量,而蒸制法能够较好地保留芍药苷的含量。
因此,在选择白芍炮制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白芍炮制后的药效能够得到最大的保留。
白芍的炮制方法及其对其药理活性的影响

白芍的炮制方法及其对其药理活性的影响白芍,又称白芍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白芍的炮制方法对其药理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白芍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理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白芍的炮制方法。
白芍原药的炮制主要包括炒制和炭制两种方法。
炒制白芍是指将鲜白芍炒至干燥,以去除其水分并改善品质。
炒制后的白芍色泽黄白,质地松软,味道甜,气味特殊,炒制时间一般不宜过长,避免影响其药理成分。
炒制白芍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症状,如经闭、痛经等,其功效主要体现在活血止痛方面。
炭制白芍是指将鲜白芍炭烧后制成的药材,炭烧过程中会产生高温,改变白芍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进一步提升其药理活性。
炭制白芍一般是在白芍炒制后进行的,可以进一步增强其收敛作用,并增加一定程度的镇痛效果。
炭制白芍主要用于治疗腹痛、腹胀等症状,对于泛发性中毒性疮疡有较好的疗效。
其次,我们来探讨白芍的炮制方法对其药理活性的影响。
白芍的炒制可以改善药材的口感和药效。
炒制后的白芍质地松软,易于研磨和服用,并且具有较好的口感,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此外,炒制过程中还可以促使白芍中某些活性成分的释放,增强其药理活性。
炒制白芍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疼痛和血液循环障碍等疾病。
炭制白芍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药理活性。
炭制过程中,高温会使白芍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活性成分,提高了其药效。
炭制白芍具有收敛和镇痛的作用,对于腹痛、腹胀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炭烧还可以去除白芍中的水分,延长了保存期限,提高了药材的稳定性。
另外,白芍在炮制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也会对其药理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炒制时间过长或炭烧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部分有效成分的丢失,降低药材的药理活性。
因此,在进行白芍炮制时,需要掌握合适的炮制参数,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总结起来,白芍的炮制方法对其药理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炒制能提高其口感和药效,增强活血、止痛的功效;炭制进一步提升了白芍的药理活性,增加了收敛和镇痛作用。
白芍的现代炮制研究

收稿日期:2003203207; 修订日期:2003208222(文献综述(白芍的现代炮制研究田 林1,邵 智2,王海凌1(1.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 2.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卫生院 271408)关键词:白芍; 炮制工艺; 炮制质量; 炮制药理中图分类号:R 2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3)1120697202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又名白芍药、金芍药。
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一般需经净制切片或炮制后入药用。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本品主要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等成分;具有镇静、解痉、抗炎、抗应急性溃疡病、扩张冠状动脉、对抗应急性心肌缺血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炒制后性缓、柔肝、止泻,酒炒后借酒行经止中寒腹痛。
白芍的炮制方法,现行全国各地尚有“炒制”“酒制”“土制”“醋制”“麸制”“酒麸焯”“制炭”“煨制”“盐制”等制法;药典收载有白芍、炒白芍、酒白芍三种饮片规格的炮制方法[1]。
现代认为白芍经炒后,性稍缓,以养血敛阴为主,酒炙后,能降低酸寒之性,擅于和中缓急,止痛。
1 炮制工艺研究据唐一上报道,本地老药工采用了火“润”法润白芍的工艺,其方法是:将白芍的根于炭火上烘烤(但不直接接触炭火),至白芍握于手中,大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握,可以略弯曲时,趁热切片。
此法具有饮片美观、致密;缩短生产时间,避免有效成分损失;可降低白芍的寒性,起到了清炒作用等优点[2]。
有人介绍了一种白芍饮片的炮制方法:取白芍条,大小分档,分别置水池同浸透,取出,以手试之,拇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用力,以弯成半月形不断为度,洗净捞入箩内(箩的大小要适宜,以放入大缸后,箩的最高边特制不落下缸内为佳),沥干水,然后取一小包硫磺点燃放入缸底,待缸内充满硫磺烟雾时,迅速把白芍放入缸内,约2~3m in ,用湿润麻布或塑料薄膜盖严,勿漏气,上面加缸盖,火局12h 左右,迅速取出切成薄斜片晒干或烘干。
白芍炮制

2白芍现代炮制概况及其沿革洗”现行的白芍炮制方法全国尚不统一,仅就26个省、市、自治区现行中药炮制规范中所收载的方法有8种之多。
其中主要有酒炒制,其次是炒制、麸炒制、炒焦,土炒制,醋炒制。
酒麸炒和炒炭仅少数地区沿用。
2。
1酒炒制起源于宋《扁鹊心书》:“酒炒”[16]。
元《丹溪心法》:“酒浸炒”、“酒拌炒”¨【19】‘。
明《济阴纲目》:“淡酒炒”、“酒炒黄”怛【28】。
清《傅青主女科》:“酒炒焦”¨【42】。
现代沿用的酒制法是在古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片:将去掉头尾须根,刮去外皮的白芍原药材,按大小条分开,用清水浸泡至6~7成透时取出,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切片,晾或烘干。
酒炒白芍:取净白芍片,加洒拌匀,闷透,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黄,取出,放凉。
个别地区有用先将白芍片炒至显火色,喷入黄酒,待吸尽后再微炒。
酒炒制法全国有22个地区沿用,但酒的种类不完全相同,多数用黄酒,少数地区用白酒。
各地用酒量也不统一,以每100kg白芍,用酒量为:5;10;10~15;20kg不等。
2.2炒制起源于唐《经效产宝》:“炒黄”[6]。
宋代《校注妇人良方》:“微炒”、“炒焦黄”¨【15】。
现是将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
该法全国有10地区沿用。
2.3麸炒制在古文献中未见有记载,可能是近代新增的制法。
先将锅烧热,撒入麸皮,待冒白烟时加入白药片,不断翻炒,至片面黄色取出,筛去麸皮。
此法全国有9个地区采用,但各地用麸量也不一致。
以每100kg白芍片,用麸量为5~10;10—15;2等。
2.4炒焦起源于清《医宗金鉴》:“炒焦”【37】。
现代制法:“取净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取出,筛去灰屑。
此法全国有7个地区沿用。
2.5土炒制起源于清《时病论》。
现代制法先将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放入白药片,炒至片外面挂有土黄色(内微黄色),取出,筛去土,放凉。
此法全国有8个地区沿用。
伏龙旰用量不完全统一,以每100kg白芍片,用伏龙肝量有:5;10—15;20;等。
中药炮制技术:白芍

-4-
二、生药饮片制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条分开,洗净,润透,切薄片, 干燥。
白 芍
-5-
三、酒炙炮制方法
取净白芍片,加入定量黄酒拌 匀,在密闭的容器中闷润,待 酒被吸尽后,置预热后的炒制 器具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 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中药炮制技术
酒炙法——白芍
-1-
目录
壹 来源 贰 生药饮片制备 叁 炮制方法 肆 成品性状 伍 炮制作用
陆 其他炮制方法、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
-2-
一、来源
添加 文本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 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 去皮后再煮,晒干。
-3-
白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汉代《伤 寒论》。历代有炒焦、焙法、煮法、煨法、米炒法等。处 方用名有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土炒白芍。
被吸尽后,置炒制器具内,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
成品性状:表面微黄色,微有醋香。 炮制作用:醋炙后入肝收敛,有敛血、止血、疏肝解 郁的作用。用于肝郁乳汁不通,尿血等。
-11-
土炒白芍
六、其他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取定量土粉,置炒制器具内,用中火加热, 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芍片,炒干,炒至表面挂土 色微显焦黄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摊开晾凉。
-9-
六、其他炮制方法
炒白芍 炮制方法:取净白芍片,置炒制器具内,用文火加热,炒
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成品性状: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
见焦斑。气微香。 泻或泻痢日久。
-10-
六、其他炮制方法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白芍的炮制方法对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芍药苷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对于药效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对于合理选择炮制方法,保证药效的稳定性及提高药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于中药炮制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将为中医药的优化炮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白芍及其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和药效的提升。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以期为中药炮制方法的选择和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了解炮制对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影响机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
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探讨最优炮制方法,提高白芍的药用价值和疗效。
研究还可为中药炮制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促进传统中药材制药技术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
最终目的是为提升白芍的药用效果和经济价值,以及为人们更好地利用此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争议。
深入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作用,对于明确影响因素、提高中药质量、优化临床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白芍的炮制技术不断完善,提高其药效,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研究意义到此结束】2. 正文2.1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炮制方法一通常包括切细、初炒。
研究表明,炮制方法一可能使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切细后破坏了植物细胞结构,导致芍药苷释放。
炮制方法二常见于炒匀后研细。
实验结果显示,炮制方法二可能提高了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这可能是由于炮制过程中促进了芍药苷的释放和提取。
白芍古今炮制研究

白芍古今炮制研究张琦(长春中医药大学08制药工程三班,130000)【摘要】对白芍的炮制方法、目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炮制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考证。
结果发现历代文献记载白芍的炮制方法约18种。
现今仅沿用了酒白芍和炒白芍两种。
因此,提出应在继承传统炮制经验的基础上,以现代科学研究筛选其合理的炮制方法,制定统一的炮制质量标准并科学地阐述其炮制机理。
【关键词】白芍,炮制,历史沿革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为中医临床常用养血柔肝、敛阴止汗药,具有缓中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其炮制方法历史悠久。
历代文献记载约18余种。
近年来,对白芍常用的生品、清炒品、麸炒品、酒炒品、醋炒品等炮制方法已有研究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现将白芍炮制历史沿革,炮制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1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1.1 南北朝刘宋时代白芍的炮制方法,在我国药学史上第一部炮制专着《雷公炮炙论》中就记载:“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了,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之等记载;而对其炮制目的则未见有明确的论述。
1.2 宋代白芍的炮制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普济本事方》载有焙制、炒制和煮制之方法。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采得净刮去皮以东流水,煮百沸出,阴干,停3日又于甑内蒸上,上覆以净黄土1日夜熟出阴干,捣末[3]。
”《草本衍义补遗》载:“芍药泻脾火,性味酸寒,冬月必以酒炒,凡腹痛多是血脉凝涩,亦必酒炒用。
然止能治血虚腹痛,余并不治,为其酸寒收敛,无温散之功也,下痢腹痛必炒用,后重才不炒。
产后不可用者,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也,必不得已,亦酒炒用之[4]”。
据此,说明这一历史时期对白芍的炮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初步阐述了其炮制之目的。
1.3 元明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主要沿用了前人之炮制方法,并有了一定的改进。
如酒浸、酒制、酒蒸、酒焙等。
如《本草蒙荃》记载:“(白芍)酒浸日曝,勿见火[5]。
白芍古今炮制研究初探2

法约18种。现争权沿用了面白芍和炒白芍两种。因此,提出应在继承传统炮_.I拄验的基础上,以现代科学研完筛选其台理的炮
制方击,制定统一的炮制质量标准并科学地阐述其炮制机理。
关蝴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tora pall的干燥根,为中
增强.充分说明白芍炮制的意义。炮{宕|品的镇痛作用较生品明
星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白芍的5种炮制晶(生品、清
炒品、麸炒品、酒炒品、醋炒品)煎液均能使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活
动的振幅加大,荆量增加,作用加强。醋炒品作用最强。加入肾上腺
素引起的肠臂活动抑制,除生品和麸炒品作用不明显外,醋炒、酒
床上对肿瘤患者·尤其出现继发感染时.辅食本品,效果较好。另外
用于高血压·结核性疾病,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霉菌性角膜毙等
疾病的顼防和治疗.也取得了荫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太蒜台剂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提取的rn服液体制剂,
它具有易得、价廉、生物活性作用明显,治疗范围广泛等特点,为治 域开拓了
等情况,适当增加溶媒甩量,井转移在1~3 ml小窖量瓶中,参照
原供试液量按增加倍数增加点样量。
(1998—1l一04收藕)
2 现代白芍炮制研究概况
现代对白芍炮制研究已取得了较可靠的科学依据。白芍不同
炮制法对其多种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2.1 炮制对白芍甙含量的影响:炮制方法不同对芍药甙含量影响
白芍、熏炒至表面呈黄色}醋白芍炒至表面呈傲黄色;稻白芍炒至
表面微黄色{白芍炭炒至表面呈黑褐色、内部褐色”[ 之法。(中药
杭白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研究

杭白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研究目的:研究将杭白芍产地初加工与炮制结合的一体化加工技术?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的一体化加工工艺,并与传统的加工炮制工艺进行对比,测定各样品中折干率?水浸提物和芍药苷含量?结果:以“去皮100 ℃烘20 min半干切片”和“不去皮水蒸半干切片”2种加工方法的芍药苷含量最高;水热浸提物含量也以“去皮100 ℃烘20 min半干切片”工艺最高,而以传统加工炮制和硫磺熏蒸2种工艺最低?结论:杭白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较传统的加工炮制工艺具有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的优越性?标签:白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tactiflora Pal1.的干燥根,是“浙八味”中的重要一味,是浙江的重要道地药材?目前白芍的产地初加工方法主要采用水煮至透心后晒干,但由于煮后不易晒干?且容易发霉,因此药农普遍采用硫磺熏蒸,尤其在安徽亳州等白芍主产区,约50%的白芍均采用硫磺熏蒸方法,而且至少要熏蒸2~3次,这样处理后白芍不易霉变,晒干后易于储存?目前市售的白芍饮片芍药苷含量普遍低于药典标准,这种情况与硫磺熏蒸有关?硫磺熏蒸后使芍药苷与二氧化硫结合成芍药苷亚硫酸酯,从而使芍药苷含量大幅降低,是导致市售白芍饮片普遍达不到药典规定标准的主要原因[1]?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白芍饮片的炮制时要先将白芍药材用水湿润[2],由于芍药苷等有效成分易溶于水,在长时间的湿润过程中容易导致此类有效成分的流失?本文主要研究将杭白芍产地初加工与炮制(生白芍)结合在一起的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并与传统加工炮制的生白芍饮片质量进行对比?1 材料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及Agilent化学工作站?芍药苷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36-201337?甲醇?乙腈为色谱纯,乙醇?磷酸为分析纯,超声波清洗仪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KQ-100DB型数控超声清洗器(功率100 W,频率40 kHz),水为重蒸馏去离子水?杭白芍样品来自浙江磐安,经浙江省中药研究所俞旭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鉴定为芍药P. tactifolra 的干燥根?2 方法与结果2.1 加工炮制方法取同一批大小均匀的鲜白芍分别设传统加工炮制?去皮后硫磺熏蒸?水煮去皮?去皮水蒸?去皮100 ℃烘20 min?去皮微波加热?去皮水煮?不去皮60 ℃烘?不去皮水蒸?不去皮水煮等10种加工方法,其中,微波加热时间100 s,水蒸时间10.0 min,水煮时间5.0 min?以上每种加工方法鲜白芍均为2.0 kg,每种方法设3次重复?经上述加工后均在60 ℃恒温下烘至半干(含水量约30%)再切片,切片也在60 ℃下烘至干燥,切片厚度均为3.0 mm?传统加工炮制: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白芍项下的内容先去皮后煮至透心后晒干,切片前先用水润透再切片烘干?水浸提物含量测定: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方法,测定样品中水热浸提物含量?折干率测定:测定白芍加工样品烘干后质量占加工前鲜白芍质量的百分比?2.2 芍药苷的含量测定[3]2.2.1 色谱条件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0 min,10%~15% A;10~25 min,15%~25%A;25~52 min,25%~90%A;52~55 min,90%~10%A;55~60 min,10%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理论塔板数按芍药苷计算不低于3 000?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置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含0.065 6 mg芍药苷的溶液,用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即得?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粉末约0.1 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 mL,超声30 min,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用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即得?2.2.4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4,8,12,16,2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11 672.16X+77.87,r=0.996 1?结果表明芍药苷在0.262 4~1.312 0 μg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2.5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芍药苷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每次10 μL,结果平均峰面积为871.4,RSD 0.47%?2.2.6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依上述色谱条件,分别于0,2,4,6,8 h 进样10 μL,结果芍药苷平均峰面积为737.0,RSD 0.22%,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 h 内稳定?2.2.7 重复性试验分别取同一批号的白芍粉末样品6份,每份约0.1 g,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并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结果白芍药材中芍药苷平均质量分数为2.54%,RSD 0.72%?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6份已知含量的供试品约50 mg,精密称定,分别添加芍药苷对照品1.312 m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依上述色谱条件进样,结果平均回收率100.2%,RSD 2.2%?2.2.9 样品测定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方法制备样品,在所选色谱条件下测定不同方法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见表1?2.3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2.2.1,2.2.2,2.2.3项下方法?2.3.1 方法学考察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样品溶液,重复进样5次,每次10 μL,以芍药苷为参照峰,计算指纹图谱中各主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结果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在0.006 3%~0.075%,相对峰面积的RSD在0.007 5%~1.0%,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样品溶液,室温下放置,分别在0,12,24,48 h进样10 μL测定,结果各主要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在0~0.12%,相对峰面积的RSD在0.48%~1.3%,样品溶液在室温下48 h内比较稳定?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号的样品溶液6份,依上述条件分别进样,记录指纹图谱,结果各主要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在0.039%~0.96%,相对峰面积的RSD在0.083%~4.7%,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共有指纹峰的标定:在7批样品测定基础上,将杭白芍的指纹图谱峰锁定在2~50 min共有指纹区进行统计,从7批样品图谱的共有指纹区标定了10个共有峰,所选择的共有峰面积之和占总峰面积的90%以上,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样品的内在质量,见图1,2?2.3.2 指纹图谱结果与分析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数据分析方法,设定S1为参照图谱,将其他样品的色谱峰与参照图谱进行自动匹配,计算S1~S10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除S2硫磺熏蒸样品外,其余各加工方法所得的白芍饮片之间相似度较高,都在0.960以上,见表2?本研究采用主要共有峰面积与称样量(g)的比值,见表3,相对于传统加工品的变化率来反应以上差别,结果见表4?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在各种加工方法中(硫磺熏蒸除外),与传统加工方式比较,除2,7,9号3个共有峰的峰面积与称样量比值以传统加工方式较高外,其余的共有峰的峰面积与称样量比值一般都较传统的高?从峰面积与称样量(g)的比值相对于传统加工炮制品的变化率来看,各加工方法与传统加工炮制比较其均变化率均为正值?从各峰的变化率来看,除2,7,9号3个峰的峰面积与称样量(g)的比值相对于传统加工炮制品的变化率大多呈现负变化率外,其余峰的峰面积与称样量(g)的比值相对于传统加工炮制品的变化率大多呈现正变化率,其中,以“去皮100 ℃烘20 min半干切片”和“不去皮水蒸半干切片”2种加工方法的变化率最多,分别为94.7%,96.1%?说明与传统的加工炮制方法相比,上述2种一体化加工炮制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保留白芍中有效成分,减少成分流失,而传统加工由于是将初加工和饮片炮制分开进行,饮片炮制前需用水润透才能切片,而芍药苷等成分溶于水,直接导致了部分有效成分的流失,尤其是作为主要成分的芍药苷,流失较多?3 讨论在不去皮加工方式中,不同加工方式的折干率与传统加工炮制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以“不去皮水煮半干切片”得率最低(49.02%),以“不去皮水蒸半干切片”得率最高(50.90%),较传统提高8.53%?从水浸提物来看,不同加工炮制方式的水浸提物含量与传统加工炮制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9.50%~12.6%?从芍药苷含量来看,不去皮加工其芍药苷含量均较传统加工炮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不去皮水蒸半干切片”提高20.01%,“不去皮水煮半干切片”提高11.54%,“不去皮60 ℃烘半干切片”提高8.650%?水蒸工艺较水煮工艺含量高,可能与水煮后成分有所流失有关?在去皮加工方式中,其折干率与传统相比也均有所提高,以“去皮微波加热半干切片”提高最多(10.2%),其次是“去皮水蒸半干切片”(7.20%),其余加工方法折干率虽较传统接近,但差异不大?从水浸提物含量来看,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去皮100 ℃烘20 min半干切片”提高最多(31.65%),其次是“去皮微波加热半干切片”,提高了28.94%?从芍药苷含量来看,与传统方法相比,不同加工方法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也是以“去皮100 ℃烘20 min”提高最多(23.78%),其次是水煮?硫磺熏蒸加工的水浸提物含量均较其他方法低,而芍药苷含量则更低,仅为0.124 7%,远远达不到药典的规定?通过指纹图谱相似性比较,除硫磺熏蒸外,其余各一体化加工炮制方法所得的白芍饮片之间相似度较高,都在0.960以上?采用主要共有峰面积与称样量(g)的比值及相对于传统加工品的变化率来反应以上差别,说明“去皮100 ℃烘20 min半干切片”和“不去皮水蒸半干切片”2种一体化加工炮制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优,整体上更能保持有效成分不致流失,尤其是代表主要药效成分的5号峰芍药苷含量较高,而传统的加工炮制方法由于水煮易导致有效成分芍药苷等的流失?这有待于从药效学上进行论证,以验证上述2种制备方法的优越性?目前市场白芍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将产地药材进行产地一体化加工炮制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一体化加工以后还会减少中间的储藏环节,避免了因为贮藏造成的中药材质量下降和损耗[4]?同时还减少了中间的加工环节,不需要重复建设仓库,将会省去原来必要的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减少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中药材生产企业降低中药材加工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增加企业效益[5-7]?[参考文献][1] 蔡皓,张科卫,刘晓,等. 硫磺熏蒸前后白芍HPLC-UV特征图谱的比较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13,33(1):128.[2] 中国药典. 一部[S]. 2010:192.[3] 于定荣,顾雪竹,张村,等. 白芍中芍药苷提取工艺的对比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49.[4] 杨毅,孙乙铭,徐建中,等.延胡索加工炮制一体化饮片与传统炮制饮片镇痛作用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10):1074.[5] 杨俊杰,张振凌.药用植物产区加工的目的和意义[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323.[6] 杨俊杰,张振凌.中药材产区加工与中药饮片炮制一体化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817.[7] 康辉,张振凌.重视中药材产地加工研究与管理[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3):24.Study on method of Paeonia Radix Alba producing andconcocting integration processingXU Jian-zhong,SUN Yi-ming,YU Xu-ping,WANG Zhi-an(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ngzhou 310023,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origin pre-treating and processing integration techniques of Paeonia Radix Alba. Method:Different processing integration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an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drying rate,aqueous extracts and peoniflori content. Result:Half-dry slices baked at 100 ℃for 20 min and steamed at 100 ℃for 10 min had the highest peoniflori contents. Half-dry slices baked at 100 ℃for 20 min ha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aqueous extracts. Products process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 and sulfur-fumigation had the lowest content of aqueous extracts. Conclusion:The origin processing integration techniques of Paeonia Radix Alba lose less active ingredients than conventional processing methods.[Key words] Paeonia Radix Alba;origin processing;processing;integrationdoi:10.4268/cjcmm20141329。
白芍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白芍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白芍,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主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在中医中,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止痛、舒筋和降低肝阳等功效。
炮制是指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目的是减轻或去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药效、改善性状和味道等。
白芍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生用:即直接使用未经任何加工的干燥白芍根。
这种方法保留了白芍的全部成分,适用于需要其原始药效的情况。
2. 酒炒:将白芍与适量的黄酒混合,用文火炒至微黄,然后晾干。
酒炒可以增强白芍的活血作用,适用于血瘀引起的疼痛。
3. 醋炒:将白芍与醋混合,用文火炒至微黄,然后晾干。
醋炒可以增强白芍的止痛和软坚散结的作用,适用于痛经、症瘕积聚等症状。
4. 炭炙:将白芍放在火上炙烤至外表焦黑,内部颜色变深。
炭炙后的白芍称为“炙白芍”,具有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崩漏不止等症。
5. 蜜炙:将白芍与蜜混合,用文火炒至不粘手。
蜜炙可以增强白芍的滋阴养血作用,适用于阴虚血热的症状。
炮制标准方面,中国的药典和相关规范对白芍的炮制有明确的要求,包括对原料的选择、炮制的工艺、成品的性状、含量测定以及质量控制等。
例如,炮制后的白芍应在外观上呈现出均匀的色泽,没有明显的烧焦或未炮制部分。
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HPLC)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其主要有效成分如芍药苷的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总之,白芍的炮制方法多样,不同的炮制方法适用于治疗不同的症状。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炮制品。
同时,炮制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白芍炮制方法

怎样炮制白芍?详解白芍炮制方法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中。
炮制后的白芍有更佳的药效,因此炮制的方法也尤为重要。
下面详解白芍的炮制方法:
一、原材料准备
1. 选购适宜的白芍。
应选择保存完好、无虫蛀、无霉变的白芍,以确保炮制后质量良好。
2. 其他器具。
如锅、干布、烤箱、砂锅等。
二、炮制方法
1. 清洗白芍。
将白芍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杂质。
2. 烘干白芍。
将洗净的白芍放在阳光下晾干,或者在烤箱中用低温烤干。
3. 加水熬煮。
将白芍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水,煮开后,用中小火熬制,直至水分减少。
4. 烘干。
将熬制完成的白芍均匀摊开,放在烤箱中,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左右,烘干12个小时,直至干燥。
5. 筛选。
将烘干的白芍用干布包裹,用铁丝筛筛选一遍,去除杂质和碎屑。
6. 烤制。
将筛选后的白芍放在烤盘上,送入烤箱中,烤制2-3小时,温度控制在90摄氏度左右。
7. 磨粉。
将烤制好的白芍用研磨机磨粉,即可得到炮制后的白芍。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炮制出质地细腻、色泽黄白、气味芳香的
白芍,提高了药效,更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提示:在炮制白芍的过程中,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非常关键,以免
影响其药效。
同时,炮制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中药材白芍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中药材白芍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白芍是常用补血药,性凉,味苦、平,入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等作用。
白芍常用的炮制方法如下。
白芍的几种炮制方法1.白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条分开,洗净,浸泡至六七成透,取出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筛去碎屑。
2.酒白芍:取白芍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
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白芍片每100kg用黄酒10kg。
3.炒白芍:取白芍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4.醋白芍:取白芍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白芍片每l00kg用米醋15kg。
5.土炒白芍:定量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土星灵活状态时,投入白芍片,不断翻炒,炒至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摊凉。
白芍片每100kg用灶心土20kg。
炮制成品性状1.白芍: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表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片面平滑角质样,有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纹理。
周边淡棕红色或粉白色,有皱纹。
质坚脆。
气微,味微苦酸。
2.酒白芍:呈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表面为微黄色,微有酒气。
3.炒白芍:呈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表面为微黄色,偶见有焦斑。
有焦香气。
醋白芍呈微黄色,微有醋香气。
4.土炒白芍:呈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表面为土黄色,微有焦土气。
白芍不同炮制的作用1.白芍:味苦、酸,性微寒。
归肝经、脾经。
生品擅于养血敛阴,平抑肝阳。
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以及自汗,盗汗等证。
2.酒白芍:经酒炙后,能降低酸寒之性,善于和中缓急,止痛。
用于胁肋疼痛,腹痛,产后腹痛尤须酒炙为好。
3.炒白芍:白芍经炒后,性稍缓,以养血敛阴为主。
用于肝旺脾虚之肠鸣腹痛,泄泻,或泻痢日久,腹痛喜按喜温等。
经醋炙后,主人肝收敛,可敛血、止血,疏肝解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芍的现代炮制研究LISH1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3 VOL.14 NO.11 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第14卷第l1期◇文献综述白芍的现代炮制研究田林,邵智,(1.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王海凌2.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卫生院271408)关键词:白芍;炮制工艺;炮制质量;炮制药理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05(2003)11-0697—02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又名白芍药、金芍药。
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一般需经净制切片或炮制后入药用。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本品主要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等成分;具有镇静、解痉、抗炎、抗应急性溃疡病、扩张冠状动脉.对抗应急性心肌缺血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炒制后性缓、柔肝、止泻.酒炒后借酒行经止中寒腹痛。
白芍的炮制方法,现行全国各地尚有“炒制”“酒制”“土制”“醋制麸制酒麸焯”“制炭”“煨制”“盐制”等制法;药典收载有白芍、炒白芍、酒白芍三种饮片规格的炮制方法[1j。
现代认为白芍经炒后.性稍缓,以养血敛阴为主,酒炙后,能降低酸寒之性,擅于和中缓急,止痛。
1 炮制工艺研究据唐一上报道,本地老药工采用了火“润”法润白芍的工艺,其方法是:将白芍的根于炭火上烘烤(但不直接接触炭火),至白芍握于手中,大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握.可以略弯曲时.趁热切片。
此法具有饮片美观、致密;缩短生产时间.避免有效成分损失;可降低白芍的寒性.起到了清炒作用等优点j。
有人介绍了一种白芍饮片的炮制方法:取白芍条,大小分档.分别置水池同浸透.取出,以手试之,拇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用力,以弯成半月形不断为度.洗净捞入箩内(箩的大小要适宜,以放人大缸后,箩的最高边特制不落下缸内为佳),沥干水,然后取- Jl'包硫磺点燃放入缸底,待缸内充满硫磺烟雾时,迅速把白芍放入缸内.约2~3 min.用湿润麻布或塑料薄膜盖严,勿漏气,上面加缸盖,火局12h左右,迅速取出切成薄斜片晒干或烘干。
此法炮制的白芍片.片形美观整齐,因用硫磺薰,不易虫蛀.易于保管贮存j。
胡振华报道.白芍的主要成分是白芍苷,在水中较难溶解,将白芍切极薄片则可以扩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4]。
杨汩清报道,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切出的饮片平整光滑,洁白美观.损耗为5 左右.较好地保证了饮片质量并提高了饮片出品率[5]。
徐坚等研究报道,将《中国药典》(1985版)中的白芍切制法先后改用硫磺薰白芍和蒸白芍,并应用系统预试法和薄层层析法对这3种炮制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认为蒸白芍较为优越[6]。
王和平等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对比研究了水泡、闷润和气蒸3种饮片白芍的方法,结果闷润法炮制白芍显著优于其它二法。
芍药苷的含量测定结果生品为1.24 ,水泡为4.27 ,闷润为3.92%,气蒸为3.89%E73。
程立方等报道,对传统常水常压冷浸、常水加压冷浸、常水减压冷浸和蒸气减压温浸四种不同浸润方法加工的白芍饮片作薄层色谱和芍药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浸润方法制备的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差异(P<O.01),加压冷浸,减压冷浸和减压温浸三种改进方法都较传统自然浸润好,芍药苷损失少,且省工省时,其中减压温润效果最好[a]。
蒋纪洋等以白芍饮片水煎煮液中水溶性成分与含量较高的鞣质成分为质量指标,采用L。
(3 )正交实验法,考察了泡洗时间、软化方法、饮片厚度对其质量的影响。
结果初步证明.白芍饮片加工工艺为白芍个子泡洗15 min,常法浸润透,晾至无粘感,切2~ 3 mm 厚的薄片为佳[g]。
马加坤利用烘箱制酒白芍,起到炒法同样效果,该法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易保管、操作简便等特点[1 。
杨中林等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芍药苷含量为收稿日期:2003—03—07;修订日期:2003—08—22指标,筛选酒炙白芍的炮制条件,其结果提示以加酒量5 ,温度9O℃,加热10 min为最佳炮制条件【l 。
2 炮制化学研究据报道.白芍原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最高,生白芍、麸炒白芍、酒白芍、醋炒白芍、土炒白芍、焦白芍中含量逐渐减少[1 。
薛建海应用薄层扫描法对白芍个、生白芍及麸炒、酒炒、土炒白芍、焦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作了比较,结果白芍个0.65 ,生白芍0.44 ,麸炒白芍0.36 .酒炒白芍0.25 ,醋炒白芍0.23 ,土炒白芍0.14 ,焦白芍0.16%[1 33。
杨建国等报道.芍药苷的煎出量与炮制方法的关系为生品> 麸炒品>醋炒品、炒黄品> 炒焦品>酒炒品[143。
孙秀梅等依据有关文献测定芍药苷含量的方法,结果生品0.317 ,清炒品0.162 ,麸炒品0.198.酒炒品0.178%,醋炒品0.185 。
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显著降低,各炮制品中清炒品降低最多,麸炒品降低相对最小[1 。
殷玉生等就白芍生品、酒制品、醋制品及炒黄品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比较。
结果表明,炒黄、酒制、醋制等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均高于生品.尤以炒黄品中含量最高,约为生品含量的3倍。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生品及炮制品中苯甲酸的含量,结果为生品0.794 ,清炒品0.793%.麸炒品0.750 ,酒炒品0.768 ,醋炒品0.780 .炮制对白芍中苯甲酸的含量影响不大。
选择检测波长(274土1)nm 测定丹皮酚含量.结果为生品0.028 3 ,清炒品0、013 5%.麸炒品0.019 7 .酒炒品0.015 7%.醋炒品0.015 7 。
说明白芍经炮制后丹皮酚的含量显著降低,尤以清炒品为甚.麸炒品降低最少[1 。
薛建海等对毫白芍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总氨基酸含量顺序为:生白芍> 土白芍>焦白芍>芍药(药材)> 酒炒白芍> 醋炒白芍>麸炒白芍。
炮制方法对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大.麸炒白芍中氨基酸含量最低.这可能与白芍麦麸同炒过程中.麦麸破坏或吸附氨基酸有关[1 。
白芍经炮制后磷脂成分的薄层扫描结果显示.炮制品较生品溶血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酸的含量比例增高.而其它磷脂组分则有所降低,提示可能有一些磷脂分解成磷脂酸。
因此,在满足中医炮制理论的基础上.在白芍的炮制品中应尽量减少补益成分磷脂的损失[193。
张兆旺等报道,比较了白芍不同炮制品组成的芍药甘草汤中自芍主成分的含量。
结果表明,各种芍甘汤中均不含丹皮酚;芍药苷含量除酒炒白芍的芍甘汤外,皆明显高于生白芍煎液;方中用白芍生品或清炒品、麸炒品芍药苷含量高,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麸炒白芍苯甲酸含量最低[2 。
3 炮制药理研究白芍经炮制后药理作用普遍增强,充分说明了白芍炮制的意义。
镇痛实验结果表明,炮制品的镇痛作用较生品明显[1 。
白芍五种炮制品(生品、清炒品、麸炒品、酒炒品、醋炒品)煎液均能使离体兔肠自发收缩活动的振幅加大,剂量增加,作用加强,醋炒品作用最强;加入0.10 ml 2 的氯化钡引起的兔肠收缩加强,生品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剂量增大,作用加强。
其他炮制品对氯化钡的拮抗作用不明显。
白芍五种炮制品对氯化乙酰胆碱(10一~0.10 m1)所致的兔肠痉挛性收缩,均无明显拮抗作用;加入肾上腺素(10 ~0.10 m1)引起的肠管活动抑制,除生品和麸炒品作用不明显外,醋炒、酒炒、清炒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并随剂量增加作用加强,尤以醋炒品拮抗作用最为明显[1 。
镇痛实验证明,在抗小鼠醋酸扭体实验中.炙甘草煎液均无镇痛作用,而五种芍甘汤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尤以醋炒白芍芍甘汤的镇痛作·697 ·维普资讯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第14卷第11期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3 VOL.14 NO.1l用最为显著。
各种芍甘汤与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强度无显著差异。
说明五种芍甘汤均有非特异性镇痛作用[21]。
五种芍甘汤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炎症、醋酸所致小鼠腹腔炎症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各种芍甘汤中以酒炒白芍芍甘汤中鞣质含量最高,但抗炎作用未见明显增强.提示芍甘汤中鞣质含量的高低与其抗炎作用强弱不成平行关系。
4 炮制质量研究据张晓君等报道,由于白芍所含成分的特殊性.一是芍药苷是蒎烷系衍生物,芍药苷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能被其中所含的稀酸水解成葡萄糖和挥发性的蒎烷衍生物.而使药效降低。
二是白芍中收敛成分鞣质在稀酸、高温等条件下可缩合成鞣酐.又称鞣红。
鞣红不溶于水.煎煮时不易煎出.而失去收敛作用。
因此在白芍加工炮制过程中应注意生白芍不宜长时间浸泡.否则泛红变色.使药效降低甚至丧失疗效.炒制过程中宜文火加热.防火力过猛而使炒白芍丧失健脾之功.在干燥过程中不宜强光暴晒l2 。
吴建华等报道.采用PH一42型谷物膨化机对白芍进行膨化处理.并与传统炮制品进行外观性状显微特征、TLC鉴别、芍药苷含量测定及抗炎镇痛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用膨化法炮制白芍.可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能显著提高煎出效能和浸提速率。
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生白芍为1.033%,炒白芍为1.043 .酒白芍为1.171 .膨化白芍为0.997 。
膨化技术有可能使部分中药的炮制品代替传统炮制品.使中药炮制进一步机械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5 炮制原理研究临床上应用的白芍均经过去外皮和水煮处理。
应用薄层层析和薄层层析一比色法定性、定量分析了白芍片、去皮白芍、白芍皮等不同的加工炮制对其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影响,以此探讨白芍加工炮制的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白芍除去的根皮中仍含有芍药苷,其含量为2.27%;但被除去的外皮不仅含有与白芍相同的化学成分.也含有白芍不具有的其他成分。
因此不可盲目改变白芍去皮的传统工艺。
水煮处理对白芍化学性质影响不大,其残液经实验证明有芍药苷.说明水煮过程中有部分芍药苷流失,可以经水煮处理的样品.其芍药苷的含量都明显高于未经水煮的样品I2 。
也有实验结果表明.按《中国药典》1990版方法去外皮后经水煮处理制得的白芍直接刮去外皮不经水煮处理制得的白芍其芍药苷、苯甲酸含量低;丹皮酚含量几乎为零。
故白芍加工方法以将芍药直接刮去外皮不经水煮为佳[26 炮制临床研究张兆旺等比较了白芍不同炮制品组成的芍药甘草汤中自芍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麸炒白芍苯甲酸含量最低.故对脾胃虚弱患者.似以麸炒的芍药甘草汤更适宜[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