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鲁教版
【免费下载】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目录
(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必修一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 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鲁教版必修三目录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单元活动 学会小区域调查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 选修一、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鲁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地理必修一复习课件ppt 鲁教版精选教学PPT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课堂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宇宙的概念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宇宙就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 总称,即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 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恒星、星云、卫星、彗星、流星
体、行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
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
• 自转线速度
– 地球上的各点,在单位时间里转过的弧长 – 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最大。 – 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5.图中A、C、D、E、F 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 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
同的有几个( D )
A.4个 C.2个
B.3个 D.1个
6、下列各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 A)
A、哈尔滨
表现为(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是( 大气吸收具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 3.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昼
夜
(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 反射 , 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减弱 ,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低 。
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①北半球自西向东,南半球自东向西
②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
③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
④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东向西自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自转速度
• 自转角速度
– 地球上的各点,在单位时间里转过的弧度 – 大约15°/小时。
B
N
A
9.读昼夜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目录
(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必修一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 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鲁教版必修三目录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 选修一 第一单元浩瀚的宇宙 第一节宇宙概观 第二节宇宙的起源和恒星演化 第三节探索宇宙 单元活动学会使用星图 第二单元神奇的太阳系 第一节太阳及太阳系 第二节地球的卫星——月球 单元活动学用小型天文望远镜 第三单元永不停息的地球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演化 第二节地质构造 第三节全球构造理论 单元活动学用简单的地质图 第四单元多彩多姿的地表形态 第一节主要地貌类型 第二节外力作用 第三节地表形态的演化 单元活动进行野外调查 选修二 第一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 第二节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 第三节海岸带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单元活动收集海洋资料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 第一节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 第二节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 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单元活动模拟海岸带开发规划 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第二节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 第三节海洋环境保护 单元活动调查海洋环境 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 第一节维护海洋权益 第二节我国的海洋国情 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 单元活动研究海洋问题 选修三 第一单元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第一节长盛不衰的 "朝阳产业" 第二节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单元活动调查家乡的旅游业 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 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 第三节旅游活动设计 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 单元活动设计“一日游”活动方案 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第二节旅游规划 单元活动学会评价景区旅游资源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旅游环境保护 单元活动旅游环境保护辩论会 选修五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人类环境- 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单元活动环保考察活动 第二单元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第一节资源问题及其表现 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 第三节资源及生态保护 单元活动环保辩论会 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环境污染- 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单元活动环保综合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金球行动 第一节环境管理 第二节国际行动 第三节公众参与 单元活动环保小展览 选修六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人类环境- 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单元活动环保考察活动 第二单元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第一节资源问题及其表现 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 第三节资源及生态保护 单元活动环保辩论会 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环境污染- 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单元活动环保综合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金球行动 第一节环境管理 第二节国际行动 第三节公众参与- 单元活动环保小展览。
对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2课本及课标的一些建议
对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2课本及课标的一些建议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内容一年比一年完善,但是我们河东一中的老师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以下这些地方还值得商榷,现整理如下:一、必修1:1、课本第7-8页:课标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建议在课本上明确地将其分成两部分解说,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且要更具条理性,便于学生掌握。
还有就是第6页的知识窗“太阳活动”最好移到第7页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段之前的位置。
2、课本第16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部分第二自然段第六行“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最好将“两极”改为“两侧”,因为夏至日和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春秋分时不一样,不能说成是向两极递减;还有就是在语言习惯上,说两极比较顺畅。
3、课本41页:“图2-2-12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中,建议再在图上画出30°和60°纬线,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理解记忆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移动。
4、课本第53页:平时考查的气候类型分布和“图2-4 -1世界气候主要气候类型”有较大的出入(比如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尤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这样就给学生记忆带来了不便,因此建议将此图换成和平时常考查的一致,而且就不要“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了,因为一般考查时主要考查热带沙漠气候,并不常考查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而且图中颜色对比也不明显。
5、课本第58页:“图3-1-2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建议不要“亚热带荒漠、草原带”,同时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最好分开,且为两种颜色。
6、课标要求最好再细化些,加上一些能力要求,如理解、掌握、了解、知道等等。
二、必修2:1、课本第36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部分的第二自然段主要讲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社会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本属于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却放到了社会环境问题当中,这样前后不一致,我们认为不妥。
高中地理必修三套教案课程鲁教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教学重点】: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2)有明确的区位(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13、划分指标单一指标自然要素综合指标人文要素4、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2、功能区3、区域的尺度与区域的特点(三)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2、差异性3、开放性重点解释:1、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不一定。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2、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不是一个区域?从类型、区位特征、共性、区间差异和边界形状五个方面分析判断。
东部季风区符合上述要求,是一个区域。
3、如何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提示: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区别在于,均质区内部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其划分的依据就是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而功能区内部则是在某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鲁教版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已于2003年春正式颁布。
在总结自2000年秋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江苏省从2005年秋自高中一年级开始进行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这是江苏省基础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又一项重大决策。
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设置的所有课程发挥的整体教育功能来实现的。
地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设置的一门学科课程,属于国家课程。
地理课程与其他高中课程互相配合,对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
为大力推动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工作高质量地开展,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以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各项要求,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江苏的实际,借鉴国内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而富有创造性地推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在江苏的全面实施。
从宏观的角度看,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从微观的角度看,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鲁教版地理必修1教学大纲要求
鲁教版地理必修1教学大纲要求
鲁教版地理必修1教学大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地球科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2.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地理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地图使用等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观测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小组项目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具体来说,鲁教版地理必修1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地球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地质年代与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等方面的内容;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则重点介绍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实践。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对于抽象的地球科学基础和自然地理要素,可以采用动画演示、模型展示、实验观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于人文地理要素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
此外,教学评价也是教学大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鲁科版高一地理教案新课标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全部教案
鲁科版高一地理教案新课标鲁教版高一地
理必修全部教案
概述
本文档提供了鲁科版高一地理新课标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全部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
目标
- 提供高一地理教学准备和教案
- 和新课标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课程对接
内容
本文档包含了高一地理必修课程的所有教案,以满足教师教学需求。
每个教案都按照教学顺序组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
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教案,根据教案提供的教学指导进行课堂教学。
教案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提高研究效果。
注意事项
- 本文档提供的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
- 在使用教案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课堂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 教师应遵循学校和教育局的教学要求,确保教学质量。
总结
本文档为鲁科版高一地理教师提供了新课标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全部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教案,并根据教案提供的教学指导进行教学。
同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确保教学质量。
鲁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解析
鲁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解析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鲁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基本概念,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地理知识体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地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
(2)地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1)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2)地理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解析(1)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运动、地图知识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本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
(3)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本章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4)第四章人文地理环境本章介绍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掌握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5)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本章介绍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施途径。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目录
(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鲁教版必修三目录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选修一第一单元浩瀚的宇宙第一节宇宙概观第二节宇宙的起源和恒星演化第三节探索宇宙单元活动学会使用星图第二单元神奇的太阳系第一节太阳及太阳系第二节地球的卫星——月球单元活动学用小型天文望远镜第三单元永不停息的地球运动第一节地球的演化第二节地质构造第三节全球构造理论单元活动学用简单的地质图第四单元多彩多姿的地表形态第一节主要地貌类型第二节外力作用第三节地表形态的演化单元活动进行野外调查选修二第一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第二节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第三节海岸带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单元活动收集海洋资料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一节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 第二节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单元活动模拟海岸带开发规划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第二节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第三节海洋环境保护单元活动调查海洋环境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一节维护海洋权益第二节我国的海洋国情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单元活动研究海洋问题选修三第一单元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第一节长盛不衰的 "朝阳产业"第二节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单元活动调查家乡的旅游业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第三节旅游活动设计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单元活动设计“一日游”活动方案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二节旅游规划单元活动学会评价景区旅游资源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节旅游环境保护单元活动旅游环境保护辩论会选修五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人类环境-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单元活动环保考察活动第二单元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第一节资源问题及其表现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第三节资源及生态保护单元活动环保辩论会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单元活动环保综合探究活动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金球行动第一节环境管理第二节国际行动第三节公众参与单元活动环保小展览选修六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人类环境-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单元活动环保考察活动第二单元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第一节资源问题及其表现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第三节资源及生态保护单元活动环保辩论会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单元活动环保综合探究活动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金球行动第一节环境管理第二节国际行动第三节公众参与-单元活动环保小展览。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一鲁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一鲁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2.教学难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视频3.地球仪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地球运动规律的了解。
二、新课讲解1.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引导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2.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
3.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运动。
三、案例分析1.以我国为例,分析地球运动对气候、季节的影响。
2.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地球运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四、互动环节1.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地球运动的知识。
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1.讲解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地球运动与气候变化、地球运动与生物多样性等。
2.分析地球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地球运动与农业、交通、城市规划等。
三、实践环节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观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实践心得。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满意度。
2.通过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了解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鲁教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2024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教案
2024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教案第一课走近地理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定义、分支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地理学的定义、分支和应用领域。
2.难点: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地理现象的图片,如地球卫星图像、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地理学知识。
2.地理学的定义讲解地理学的定义,即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举例说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如气候、地形、植被、人口、城市、交通等。
3.地理学的分支介绍地理学的两大分支: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分别讲解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如自然地理学关注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现象,人文地理学关注人口、城市、经济、文化等人文现象。
4.地理学的应用领域讲解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灾害防治等。
举例说明地理学应用的实际案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规划等。
5.课堂互动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尝试运用地理学知识进行解释。
分组讨论: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运用地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课地球与地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
2.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地图的基本要素。
2.难点:地图的绘制和阅读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球卫星图像,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讲解地球的形状,如地球椭球体、赤道半径、极半径等。
讲解地球的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
3.地球的运动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如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等。
讲解地球公转的轨道、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
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的联系与融合。
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七个模块组成。
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部分学校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设。
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有志于从事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建议在选修课程中修满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