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反思性教学黄惠娟把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立足于教师的实际,它对提高教

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反思性的教学呢?有专家认为:经验+反思=成长。可见,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下面是我园课题组进行反思性教学给我的一些体会。

一、对目标的反思

目标的反思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反思及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的反思两个部分。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求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而且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出明确、合理的、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目标。教师对目标的把握、理解和贯彻,影响到对整个活动的设计、实施,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关系到教学成效。评价一个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它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目标是否全部完成。

案例:大班“6、7的分解和组成”

目标:1、学习6、7的组成,知道6有5种不同的分法,7有6种不同的分法。2、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活动中,教师先让孩子猜测“6”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教师记录在黑板上。然后使用教具“摇奖机”进行验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6”的分解及组成,进而得出“6”有5种不同的分法。但是,活动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分析:这里,教师并没有把经验提升,孩子只是知道“6”的分法有几种,并没有达到目标。对于互换规律,也是纯属虚设。)最后提供材料“7个筹码”让孩子甩,并用纸记录正面和反面,得出7可以分成几和几。(这个环节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幼儿对“6”的分解组成迁移到“7”的分解组成。但是,孩子只是利用掷筹码对“7”进行分解和记录。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并没有体现目标的内容,而是让孩子随机甩出“筹码”,记录结果。不能达到目标“7有6种不同的分法”及“互换规律”。)教师强调最后要验证,在正确的算式后面打“√”。但是教师并没有教给幼儿如何进行验证,导致多数幼儿没有检查就直接在记录后面打“√”。

反思:教学时,教师的目标不明确,既没有突出活动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又没有考虑目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缺乏考虑,目标定得太多了。一个活动的目标,如果缺乏考虑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年龄特点,那么,你说它多么有科学性,那是空谈!同样,一篇很好的教案,如果没有制定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按部就班,那它实施起来注定会失败。因此,制定合理、可操作、符合幼儿实际水平的目标关系到教学成效。

调整:在这个活动中,如果把目标定为:学习6、7的组成,6有几种分法,7有几种分法;那么,这个活动,孩子的操作就能体现目标的达成。

二、对过程的反思

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不仅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而且过程的结构要合理。教学过程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教师对何时讲新内容、怎么演示教具、演示什么教具、提出什么问题、何时让孩子动手操作等,都要进行周密

地考虑、合理的安排。

案例:中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为例

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目测5以内不同的物体,幼儿能脱口而出是几,当目测数量超过5的时候,教给幼儿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的能力。教具从颜色、排列上暗示幼儿要先目测5,再接着数6、7、8、9。过程体现了先目测5,再接着数的能力。来看看孩子们的反应,有的孩子不能目测出数量是5的物体,就直接用点数的方法;有的说“5添上1是6”“5加2是7”等等,与教师预设的计划不符;但是,教师在活动中的反复强调“先圈出5——再数6、7…”,因此,有些孩子就不耐烦了。(分析:教师从演示的教具、语言的提示针对性不强)

反思: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忽略了幼儿生活经验的个体差异和获取生活经验能力的个体差异,因此导致了过程中产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和矛盾。当活动的过程受到阻碍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活动的进程和实施手段,使其能更有效地为预设目标服务。教师既然要让孩子进行目测,可是又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孩子当然用他最熟悉、最直接的方法——点数。对于能力强的孩子,他既然能目测5的数量,那2、3、4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也就不难想象孩子会说出“5加2是7”了。

调整:教具改为简单的、数量不等的圆形图片,没有任何排列、颜色的暗示。在目测这个环节时,如果要求幼儿把双手放在后面,应该更有助于孩子目测能力的提高。数学活动是科学活动,既然是科学活动,教师在问题的设计、提问时应紧扣目标,具有严密性,语言要简练有针对性。如:在目测10以内的数量时,应该要求幼儿能“又快又好”的说出总数,如果幼儿用点数就不能达到“又快又好”。

三、对材料的反思

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适宜的操作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地表现出来,孩子轻松地掌握新知识,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案例:大班“6的减法”

在操作中,教师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了“加减法板、数棒、数字卡片一套”,让幼儿操作“6的减法”,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从中感受6的减法,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操作开始了,由于材料非常多(有三种颜色的数棒、有数字卡片、减号、等号),孩子每操作一次就要重新打乱数棒,重新摆一次减法算式。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烦琐、枯燥,幼儿根本不感兴趣,教师更是无从观察、指导。

反思:材料的投放关系到幼儿对新知识的掌握,关系到目标的达成,也是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材料,提供可操作的、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材料不一定越多越好,只要能与目标吻合,体现简单、便于幼儿操作、便于教师的观察即可。

调整:把材料加减法板、数棒、数字卡片改为笑脸娃娃、记录纸。在操作中,让幼儿随机甩出笑脸娃娃,利用笑脸娃娃的正反面来进行减法运算,并用游戏“躲起来”的形式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因为笑脸娃娃跟自己做游戏,幼儿的操作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再用笔和纸简单地记录,这样又有利于教师的观察指导。

四、活动后的评价反思

活动后的评价指的是教师对孩子的操作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结。

案例:大班“6、7的分解、组成”

幼儿操作完“7”的分解并进行记录后,教师把孩子的记录纸收起来,然后拿出两个孩子的记录结果在集体中讲评。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有的讲话,有的东看西看。(分析:教师拿的记录纸太小,影响孩子的视觉效果。教师讲评记录结果只是个别幼儿的记录,大部分孩子没有兴趣。)

反思:讲评在整个活动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组织得不好,不但达不到效果,还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如果组织得好,孩子不但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孩子的经验也将会得到提升。

调整:如果让孩子拿着自己的记录纸,说说有几种分法,教师再把孩子说的结果写在黑板上,让孩子自己检查结果;这样,不但能调动幼儿的兴趣,还能检验自己的操作结果。

黄雅娟摘要:教研对话在园本教研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研对话的过程不仅是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和决策的过程,更是教育理念升华和教育水平提升的过程。我园根据自身优势和现有教研基础,采用“一课三研”的模式作为我园园本教研的重要手段,通过“试教前教研对话—试教—试教后教研对话—再试教”的循环模式不断促进我园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本文试通过分析一位教师开展的大班数学活动—《6、7的分解组合》前后所进行的教研活动,阐述我园在教研对话的实效性方面所所取得的经验和意义。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研对话实效性

一、目的

对一个幼教老师来说,园本教研的目的无非是:一、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使课上得更好、孩子接受起来更容易;二、进一步分析了解孩子,提高观察孩子在教学中的各种反应能力。作为一线幼儿园,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教研能力和专家指导等客观因素,故我园选择“一课三研”的方式作为园本教研的手段。在为真正发挥园本教研的实效性,让园本教研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我认为教研对话环节的实效性是其中关键之所在。园本教研对话是教师共享教学知识,分享教学经验,集中群体智慧,深化个人总结,构筑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平台。只有教研对话不流于形式,真正对执教者起到有意义的指导,才能达到园本教研的实效性。下面以本人在一次“一课三研”教学中的教研对话的过程为例,讲述我园在教研对话的实效性方面所进行的尝试。

二、过程

(一)试教前教研对话:

首先,此次关于《6、7的分解组成》一课三研的第二次试教将在大四班开展,而该活动已经在大一班进行过同样主题内容的试教,但效果并不理想。根据课后教研组老师总结的经验,有如下问题:

1、在操作演示教具时,没考虑大一班孩子的能力高低问题,孩子在教师操作之前就已经得出了操作结果,加之演示时教师缺乏激情,造成孩子不感兴趣,演示材料失去起原本的意义问题;

2、为幼儿提供的四组操作材料虽然内容丰富,却没办法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达到教师的预设目标,操作材料失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