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ed300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6.png)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在耕种后,将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在作物的生长土壤上,从而形成一个温室的环境,使得作物能够在更为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同时也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防止杂草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作物,如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瓜果等等。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杂草生长,延长作物生长期等等。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
态环境。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普通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盖、透明地膜覆盖、薄膜直接覆盖、机械覆盖等等。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种类、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以达到最
佳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比如,在膜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温室效应,影响环境的生态平衡;此外,在使用的膜品质量不高或使用过程中损坏等情况下,也容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时,需要仔细选择膜品质量,同时进行合
理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应用效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19fef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2.png)
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配套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地膜 覆盖栽培技术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一些农民对这项技术 持怀疑态度。
缺乏政策支持
在一些地区,政府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缺乏 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普及和应 用。
推广策略与方法
加强技术培训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水 平,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提高应用效果。
地膜能够有效地阻挡土壤热量 的散失,从而有助于提高土壤 温度,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
育。
保持土壤水分
地膜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 的蒸发和流失,从而有助于保 持土壤水分,提高农作物的抗 旱能力。
抑制杂草生长
地膜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从 而有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和农 作物的病虫害。
提高农作物产量
地膜覆盖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 的产量,通常可以使农作物产
改善土壤质量
减少水土流失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和 风对土壤的侵蚀,降低水 土流失,有利于土壤的保 水保肥。
提高土壤温度
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表 面温度,有利于土壤微生 物的活动和养分的分解, 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
地膜覆盖可以促进残茬和 有机物的腐烂,增加土壤 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 构。
减少农业污染
应提高,增加农民收入。
节省人工成本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灌溉、除草、 施肥等人工成本,提高农民的收
益。
提高土地利用率
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和产出率,使土地增值,增加农
民收入。
05 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成本高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塑料薄膜,成本较高, 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和中小型糖厂来说,难以承受。
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栽培中的应用分析
![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栽培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b26c7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9.png)
秦巴山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近年来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将茶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取得巨大成绩。
但在茶叶种植实际,由于茶农对先进栽培技术应用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很多茶树生长不良,茶叶生产效益不高,给农民种植收益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种植水平,在茶叶栽培过程中积极引用地膜覆盖技术,该技术的引用能够起到保墒、增温、防旱、防冻效果,还有利于排水保土、提高肥效、抑制杂草、增加光照、减少病虫害等诸多优势效应。
但在茶叶栽培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秦巴山区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地膜种类,运用有效的地膜覆盖方式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这样才能控制和减少不良环境条件给茶树生长带来的影响,保证茶苗成活率,促进茶树高产稳产,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经济收益。
所以在茶树栽培过程当中,应当大力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
1.自然概况秦巴山区平均年气温为13.8℃,降雨量年均为1250 mm,降雨最多的年份在2680 mm,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6月,占当地全年80%的降雨量。
由于当地地理环境条件所决定,茶园主要在中山(海拔 600-1000 米)缓坡地带建园,打造出高海拔、高纬度、多云雾的宜茶生态环境,茶芽生长肥壮,具有较强的持嫩性,味浓香高,耐冲泡,深受人们喜爱。
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茶叶栽培,出台很多优惠政策,提高茶叶生产种植水平,并大力引进地膜覆盖技术种植茶叶,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现分析如下:2.地膜覆盖的优点2.1对土壤温度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应用地膜覆盖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对流热量损失,还能控制垄体土热辐射,控制土壤水分蒸发量,相较于落地土壤,应用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更高,同时随着光照条件强度的增加以及不断增加的光照量,地膜覆盖技术土壤温度明显要比裸地土壤明显增高。
2.2地膜覆盖技术对土壤水分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土壤当中的水分主要通过汽态进行运动,并以高温区域移动到低温区域,裸地土壤由于蒸发因素影响,表层水分含水量相对较低,土壤含水量从表层到深层呈现出不同梯度含水量。
我国液体地膜覆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液体地膜覆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26116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41.png)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我国液体地膜覆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张璐我国液体覆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始于1986年。
科研人员首先将比利时BIT产品用于应用研究。
但由于受到市场环境适应性差、价格高、交通不便等原因影响,最终,研究方向纷纷转向国内,从自然生态、市场经济和生产力条件等方面进行研发。
在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在国内开始大量开发液体地膜。
一、液体地膜材料的现状及问题1、液体地膜材料研究现状液膜材料主要分为石油和副产品,化学聚合物降解材料和天然聚合物降解材料。
石油及其副产品覆盖物是最早的,使用最广泛的。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种类繁多和降解严重,后两者逐渐成为热点。
石油和副产品主要是渣油,沥青和乳液。
这种材料直接喷在土壤表面上,形成不连续的固结层。
蒸发后逐渐硬化。
由于石油沥青材料可以在光和生物效应的作用下被腐殖酸分解,因此将其保持在高温下,在提高作物产量或草皮质量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乳化沥青的成膜速度慢,相对于塑料膜而言,膜的厚度相对较大,膜的孔隙率较大,并且水分保持性能相对较差。
另外,化学高分子降解材料分子量大,易与水形成胶体。
一般来说,分子链越长,附着力越大,与土壤的附着力越强。
可利用分子链形成巨大的网状结构,使散布的非结构化砂具有一定的刚度。
然而,高分子材料的使用通常更昂贵,覆盖固体覆盖物的形成较少,并且绝热效果是平均的。
当前,在推广和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多糖及其衍生物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通过糖苷键形成的天然均聚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天然大分子。
这些材料来源比较丰富,水溶性好,溶解力强且无污染。
它们易于与化学聚合物材料交联,以增强薄膜的机械强度。
薄膜失效后,它们能够填充土壤的有机质浓度,改善土壤的团聚体结构,固定表层土壤,这种降解液膜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可降低液膜制品的生产成本的优势。
2、液体地膜材料存在的问题虽然液体覆盖技术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总结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6b6bcf9ec3d5bbfd0a747d.png)
了良好 的效果 。
,
反射阳光的作用 , 增加 了光照量, 从而提高光合作 用效率 , 促进农作物增产 。
24 抑 制 杂草 生长 和 病 虫的 危 害 . .
覆盖地膜后 , 膜下 温度升高 , 空气不流通 , 杂 草不能生长 , 最终窒息死亡。 减少 了中耕锄草工作 量, 也减 少 了杂 草对 养分 的消耗 。另 外 , 膜 的反 地 光作用可有效驱避 和抑制蚜虫 等害虫的滋生 繁 殖, 也可减轻病害的传播 。 3 地 膜 覆盖栽 培 的配 套技 术
7 一 Om , 5 lO L 兑水 5 k 地面均匀喷施。 0g
3. .3盖膜要求 :盖膜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的关 3 键 。操作时把膜拉紧 , 顺厢面 防止大风吹破地膜。
覆盖地膜后 ,由于地膜的阻隔使土壤水分蒸 发大大减少 , 同时膜内形成水珠后再落人土表 , 减 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 , 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 另外 , 地膜还可在大雨时防止雨水大量进入垄体 , 起防涝的作用 。
覆膜的方式。拌好厢后 , 按种植规格开穴 , 种上烟 ⑩
覆盖地膜后 ,地膜及其表面凝聚的水珠具有
现代 园艺
20 第 4期 09年
西葫芦新型简易无土栽培技市
任 玉江 钟建 明 孙永 正 陶正 勇 刘芊 汐 赵春鸣 ( 云南省 玉溪 红塔 区大 营街镇农 科站 630 ( 5 10) 云南省 玉溪 农业 职 业技术 学 院 )
23 改善光 照条件 , 高光合 效 率 . 提
3 . 盖膜方式 : .4 3 地膜栽培有先覆膜再移栽和移栽 后覆膜 2 一是先覆膜后移栽 。 种。 拌好厢后立即覆 膜, 膜的四周用土压实 , 以达到保 湿增温的作用 。
地膜推广实施方案
![地膜推广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bdd0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c.png)
地膜推广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地膜是一种覆盖在地表土壤上,用于保护土壤、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的农业生产材料。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我国地膜的使用率仍然较低,而且在地膜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地膜回收不彻底、乱倒乱堆等现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膜推广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地膜的使用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广目标1. 提高地膜的使用率,使更多的农户能够使用地膜进行农业生产。
2. 促进地膜的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提高农民对地膜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乱倒乱堆等不良现象。
三、推广策略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地膜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开展农村宣传活动、举办地膜使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向农民普及地膜的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环保的农业生产理念。
2. 推动地膜生产企业与农户合作,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
地膜生产企业可以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优质的地膜产品,并协助农户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农民对地膜的信任度和使用意愿。
3.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健全的地膜回收利用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地膜生产企业进行回收利用,设立地膜回收点,提供回收奖励等措施,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减少地膜对环境的污染。
4. 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地膜使用行为。
加大对农田地膜乱倒乱堆等违规行为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违规处理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农民对地膜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四、推广措施1. 制定地膜推广实施方案,明确推广目标、策略和措施,确保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建立健全的宣传教育网络,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地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提高农民对地膜的认识和了解。
3. 加强地膜生产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建立销售渠道,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确保地膜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4. 政府部门加大对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投入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回收体系,加强对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地膜覆盖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课件
![地膜覆盖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03bc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d.png)
智能化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 地膜覆盖的智能化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 率。
高效化
通过改进地膜材料和工艺 ,提高地膜的保温、保湿 和抗病虫害性能,促进作 物的高产和优质。
地膜覆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地膜覆盖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 提高土壤温度,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 的环境。
地膜覆盖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 收入。
抑制杂草和病虫害
地膜覆盖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和病虫 害的传播,减少农药的使用和环境污 染。
地膜覆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研发新型地膜材料
研发更加环保、高效、耐用的地膜材料,提高地膜的使用寿命和 性能。
推广智能地膜覆盖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地膜覆盖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生产效率。
。
地膜覆盖可以提高水果的光合 作用效率,促进果实发育,提
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 病率,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 高水果的安全性。
地膜覆盖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 和风蚀,保持土壤结构,有利 于水果树的生长和发育。
棉花种植
01
在棉花种植中,地膜覆盖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地膜能够保持 土壤湿润,提高地温,促进棉花生长。
在干旱季节,地膜覆盖可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提高作物的耐旱 性。
03
地膜覆盖的适用范围
蔬菜种植
蔬菜是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 领域之一。通过地膜覆盖,蔬菜可以 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 质。
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蔬 菜根系发育,提高根系吸收能力,从 而增加蔬菜的产量。
地膜覆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可能影 响土壤生态平衡。
农作物种植中的地膜覆盖技术应用
![农作物种植中的地膜覆盖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9afa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c.png)
农作物种植中的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农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地膜覆盖技术则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种植中的一项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通过在农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既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又能够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和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作物种植中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
一、地膜覆盖技术的原理地膜覆盖技术是指在农作物种植时,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微气候环境,以改善土壤温度、水分、气体交换等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地膜覆盖技术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点:1. 温室效应:地膜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形成温室效应,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提早种植、延长生育期和增加产量。
2. 土壤保水:地膜能够减少蒸发,抑制水分流失,提高土壤湿度,为作物生长提供足够水分。
3. 抑制杂草生长:地膜能够阻断光线,抑制杂草光合作用,减少光能的利用,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农作物的竞争。
4. 保护土壤:地膜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质量。
二、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1. 种植蔬菜:地膜覆盖技术在蔬菜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地膜,可以提前将蔬菜苗期定植,延长蔬菜的生育期,增加产量。
同时,地膜覆盖还能够减少土壤湿度蒸发,保持土壤湿润,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 种植水果:地膜覆盖技术在水果种植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提早种植的地区,使用地膜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水果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而在盛夏时期,地膜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3. 水稻种植:地膜覆盖技术在水稻种植中也被广泛采用。
通过地膜覆盖,能够提高水稻的根系发育,增加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面积,改善水稻生长环境,提高产量。
4. 小麦种植:地膜覆盖技术在小麦种植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加速小麦的生育进程,促进穗粒的饱满和籽粒的形成,提高小麦产量。
地膜覆盖的优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地膜覆盖的优点及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34a157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7.png)
地膜覆盖的优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地膜覆盖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有着诸多的优点。
一、保温保湿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地膜能够有效地阻挡土壤热量的散失。
就像是给土地穿上了一件保暖的衣服,使土壤温度比不覆盖地膜的情况下要高。
例如在早春时节,许多农作物刚刚播种或者处于幼苗期,它们对温度比较敏感。
地膜覆盖下的土壤温度升高,能为种子的萌发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种子发芽更快、更整齐。
它也能让幼苗生长得更为健壮,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
地膜还具有出色的保湿性能。
土壤中的水分会不断地蒸发到空气中,而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就像一道屏障,大大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这对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尤为重要。
在这些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地膜覆盖能够有效地保蓄土壤中的水分,使得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供应。
即使在降水较少的时期,也能减少灌溉的次数,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二、抑制杂草生长杂草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它们会与农作物争夺阳光、水分、养分等资源。
地膜覆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杂草的生长。
当地膜严密地覆盖在土壤上时,杂草种子由于缺乏光照而难以萌发。
即使有部分杂草种子萌发,地膜也会阻碍它们向上生长,使其无法正常生长发育。
这样一来,就减少了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农作物更好地生长。
而且,与使用除草剂除草相比,地膜覆盖这种物理除草的方式更加环保,不会对土壤和周边环境造成化学污染。
三、改善土壤结构地膜覆盖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
在下雨或者灌溉时,由于地膜的存在,雨水或者灌溉水不会直接冲击土壤表面,从而避免了土壤的板结。
土壤结构保持疏松,有利于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的提高。
良好的通气性能够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参与有机物的分解等一系列生化过程,释放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而透水性好则可以保证土壤中的水分能够正常下渗和排出,防止土壤积水导致农作物根系缺氧烂根。
四、促进农作物早熟高产由于地膜覆盖带来的保温、保湿、除草以及土壤结构改善等一系列的有利因素,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得到了优化。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3431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a.png)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原理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类型及应用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概述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指利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在田地表面覆 盖构筑成一种微型环境,以保护作物生长并提高产量的一种 农业技术。
推广生物降解地膜
利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地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精细整地与合理施肥
精细整地
在覆盖地膜前,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细碎、疏松,并保 持土壤湿度适宜。
合理施肥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 施足基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种植密度与田间管理
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根据作物种类、地力水平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提高土 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0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原理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保温作用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保持土壤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 作物生长。
增温作用
在寒冷季节,地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表面的太阳辐射,使土壤温度升高。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保持水分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
通过保护地地膜覆盖,可以调节土壤温度,延长作 物生长期,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保护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设施要求较高,需要 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可以实现高效益
的农业生产经营。
0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
提高地膜的质量与选择
选用耐老化、强度高、无毒无害的地膜
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需求的地膜,保证覆盖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
地膜覆盖的利与弊及改良措施
![地膜覆盖的利与弊及改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1516be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f.png)
地膜覆盖的利与弊及改良措施一、地膜覆盖的利(一)保温保湿在地膜覆盖下,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
在春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地膜就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保暖衣。
它能够有效地阻止土壤热量的散失,使得土壤温度比未覆盖地膜的要高。
这对于农作物的早期生长尤为重要,例如早春播种的蔬菜,有了地膜的保温,种子能够更快地发芽出土。
而且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了土壤的湿度。
这在干旱地区或者干旱季节意义非凡,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相对稳定的水分环境,减少灌溉的频率,既节约了水资源,又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抑制杂草生长地膜覆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杂草的生长。
当我们将地膜严密地覆盖在土地上时,就阻断了杂草种子与阳光、空气的接触。
杂草种子萌发需要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地膜的覆盖使得杂草难以获得这些条件。
很多杂草种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正常萌发,从而减少了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必再与大量杂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阳光,能够更加茁壮地成长。
(三)改善土壤结构从长远来看,地膜覆盖对土壤结构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降低了土壤的侵蚀程度。
土壤中的一些养分不容易被雨水冲走,能够更好地留存于土壤之中。
而且,地膜覆盖下的土壤微生物活动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在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可能会更加活跃,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更多的养分供农作物吸收,从而间接地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状况。
二、地膜覆盖的弊(一)白色污染地膜覆盖带来的最突出的弊端就是白色污染。
传统的地膜多为塑料制品,在使用后难以降解。
大量的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土壤的结构受到破坏。
土壤中地膜碎片的增多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碰到地膜碎片时,无法像在正常土壤中那样自由伸展,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根系的损伤。
而且这些地膜碎片在土壤中长期存在,还会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使得土壤的物理性质变差。
地膜覆盖发展及应用论文
![地膜覆盖发展及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b757b31a37f111f1855be0.png)
地膜覆盖的发展及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
地膜是从日本引进我国的,可以说是典型的舶来品。
而追溯到它的鼻祖可以毫不夸张进说它是源于中国。
据传几百年前甘肃中部遭受特在旱灾,赤地千里河焦草枯庄稼绝收。
一日一位老农在田里挖草根以充饥,在一片被覆盖的地上发现了一丛生长茁壮的小麦,那油绿舒展的叶子、硕大的穗头在一片枯黄的麦田里格外显眼。
老人心想在田里铺上一层沙砾是不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第二年他在一小片麦地里铺上沙砾,果然不出所料,小麦在干旱条件下长势依然良好。
从此“沙田栽培”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逐渐推开,享誉全国甘甜可口的“白兰瓜”、“黄河蜜瓜”多出自沙田栽培中。
日本米可多株式会社会长、日本地膜研究会会长石本正一先生参观后惊叹不已,称“沙田栽培”是今日地膜覆盖技术的鼻祖。
1978年石本正一先生来到北京参加12国农技展览,首次展现了他的地膜覆盖技术。
随后邀中国农业部原副部长一行到日本参观考察,代表团到达日本后看到农田里“天上地下”到处都是地膜,很是震撼。
日本友人当时说:日本的农业全靠地膜支撑。
在中国只知“盖天”(只知在大棚、温室、拱棚上盖膜),不知“盖地”。
其实“盖地”是一种省工、省钱、增温(土温)、省水节肥、防病的有效措施。
日本的“盖地”技术使中国人深受启发,于是第二年首次在蔬菜、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上推广了660亩,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经过几年在东北三省、北京、上海及内蒙古等1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研制试行,在16个省市农业区域生产示范,确定了是一项适合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科学技术。
从1983年起做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向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回顾30多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其中花卉、蔬菜、烟草、花生等经济作物有今天如此突出的成绩,薄膜的支撑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薄膜的种类虽很多,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只有黑色膜和透明膜两种。
在我国覆盖地膜多数是为了提高地温,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所以大多采用透明膜,透明膜的用量远远高于黑色膜。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5d7d3d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e.png)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一.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现代化而有效的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业。
它的发展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和节约用水等方面有诸多好处。
1. 提高农作物产量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地膜覆盖可以防止土壤水分的流失和蒸发,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地膜能够在寒冷的春季为作物提供温暖的环境,延长生长季节。
这样,作物就能够更早地生长和提高产量。
2. 改善土壤环境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首先,地膜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消除了对农作物的竞争,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其次,地膜可以降低土壤的蒸发速度,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再次,地膜可以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的侵蚀,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土壤的保育和改良。
3. 减少病虫害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地膜可以阻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防止病虫害从土壤中侵入作物根部。
同时,地膜也可作为物理屏障,隔绝了农作物与病虫害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病虫害对作物的损害。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4. 节约用水地膜覆盖栽培通过减少土壤表面的蒸发来节约用水。
地膜可以降低土壤水分的流失速度,减少了灌溉的频率和用水量。
与传统的裸地种植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节约用水量达到20%至30%。
这对于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 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领地膜覆盖栽培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领,以确保良好的栽培效果和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1. 地膜选择选择适合的地膜是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
地膜应该具有一定的透气性、透光性和耐用性。
常见的地膜材料有PVC地膜、PE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
根据不同的作物和栽培要求,选择合适的地膜材料。
2. 地膜敷设地膜敷设要平整整齐,确保地膜与土壤紧密贴合。
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栽培中的应用分析
![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栽培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4c913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c.png)
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栽培中的应用分析地膜覆盖技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
它通过在作物生长期内使用地膜,能够调整土壤温度、湿度、光量等因素来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在茶叶栽培中,地膜覆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栽培中的应用。
一、地膜覆盖技术对茶叶生长的影响1.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技术通过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保温层,可以提高茶园土壤的温度。
茶叶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特别是对于寒区和高山茶园,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温度,使茶树根系的生长更加顺畅,同时也能够增加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2.调整土壤湿度地膜覆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而且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调整土壤湿度。
调整土壤湿度能够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在旱季中,地膜覆盖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从而使得茶叶的生长不受影响,同时能够减轻作物的灌溉压力,并节约水资源。
3.增加阳光直射量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苗期和初期,可以防止雨水的冲刷和浸泡,防止茶园发生滑坡等自然灾害,同时还能够增加阳光的直射量,使茶叶充分吸收到阳光照射下的有益物质,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1.苗期地膜覆盖茶叶苗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苗期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调整土壤湿度,保护茶叶幼苗,促进苗期生长发育,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
3.盆栽茶地膜覆盖盆栽茶属于高档茶品,地膜覆盖能够有效提高盆栽茶的质量,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增加茶叶的升值空间。
总之,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栽培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科学的地膜覆盖管理,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增加茶叶的市场价格,同时也能够减轻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茶叶栽培的高效、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农用地膜的相关国家政策
![农用地膜的相关国家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6765e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d.png)
农用地膜的相关国家政策一、农用地膜生产标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农用地膜生产标准,要求地膜厚度、拉伸强度、耐候性能等指标符合规定,以确保地膜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标准包括《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农用薄膜覆盖栽培技术规范》等。
二、农用地膜使用规定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国家鼓励使用环保型农用地膜。
同时,规定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超薄地膜,以降低地膜残留对土壤的危害。
此外,还要求农民在使用地膜时注意保护环境,及时清理残留地膜。
三、农用地膜回收利用政策为了促进农用地膜的回收和再利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鼓励企业开展地膜回收业务,对回收的地膜进行资源化利用;同时,还对开展地膜回收利用业务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
四、农用地膜税收优惠政策为了鼓励农民和企业使用环保型农用地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例如,对生产和使用环保型农用地膜的企业和个人,可以享受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五、农用地膜补贴政策为了推广环保型农用地膜的使用,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
例如,对购买和使用环保型农用地膜的农民和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各级政府也加大对环保型农用地膜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
六、农用地膜质量监管政策国家加强对农用地膜的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
同时,各级政府加大对不合格地膜的打击力度,防止劣质地膜进入市场。
七、农用地膜环保标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农用地膜环保标准,规定了地膜的可降解性能、无毒性等要求。
此外,国家还加强对环保型地膜的研发和推广,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环保型地膜。
八、农用地膜替代产品推广政策为了进一步减少地膜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国家积极推广农用地膜替代产品,如可降解地膜、生物地膜等。
各级政府加大对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和企业使用替代产品。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a860fd3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f.png)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它的好处包括提高产量、节约用水、减少草害和杂草等。
在地膜覆盖栽培中,农民需要注意以
下几个技术要领。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膜。
地膜的材质应该是透气性好、透光性强、抗
老化、抗紫外线、抗拉伸等特性。
同时,地膜的厚度也需要根据不同
的作物和地区进行选择。
其次,进行地面平整。
在地膜覆盖栽培中,地面的平整度对于作物的
生长非常重要。
农民需要在栽培前进行地面的平整,以保证地膜的贴
合度和作物的生长。
第三,进行地膜的敷设。
地膜的敷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要保证地膜的贴合度,避免出现空气袋。
其次,要保证地膜的边缘牢固,避免被风吹起。
最后,要保证地膜的覆盖面积,避免出现漏覆盖
的情况。
第四,进行灌溉和施肥。
在地膜覆盖栽培中,灌溉和施肥是非常重要
的环节。
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灌溉和施肥,同时也需要注意
控制灌溉和施肥的量,避免出现过度施肥和浪费水资源的情况。
第五,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在地膜覆盖栽培中,病虫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防治,同时也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和防治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节约用水,减少草害和杂草等。
在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时,农民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技术要领,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浅谈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高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浅谈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高产技术的推广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ca8fe40975f46527d3e16d.png)
浅谈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高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摘要: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农业部重点试验示范推广的一项粮食高产新技术。
伊通满族自治县自2010年开始引进并在水稻主产区进行试验性推广,累计试验示范面积50亩。
经过三年来的实际应用,在增温、节水、促早熟和灭草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可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优势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20-11 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的技术优势表现明显相对水稻常规栽培方式,采用水稻地膜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对比情况详见下表。
2 育苗2.1 播种前处理每公顷需要的种子量,根据移栽密度不同所需的种子量为抛秧盘育苗40~60斤,地膜式散育苗60~80斤。
浸种前要将种子进行浸种消毒,拌种消毒和包衣消毒,应根据消毒药的要求进行消毒,市面上常用浸种药咪酰胺,福甲和亮盾。
纵观药效,先正达出品的亮盾是包衣型水稻消毒药,使用效果最好。
亮盾在使用时应按1:10的药水比,将药液稀释,然后将备用精选水稻种与稀释后的药液混拌,使药液充分附着在种皮上。
将拌好的种子摊开阴干。
浸种时采用静态浸种,即直接用清水浸泡即可,不用搅动,保证水没过种子5公分即可,浸种5~7天,捞出沥干水直接催芽。
2.2 播种时间一般4月5~20日是育苗的最佳时期,根据插秧的时间推算播种的时间,育3.5叶片的苗需30~35天,育4.5叶片的大苗时需35~40天。
2.3 浇苗床底水旱育苗时,床土干旱,播种前一天需要浇水,如果水浇不透出苗就不齐,出苗率也低,抛秧盘育苗需浇透底水,一定要把上面浇的水与地下湿土相连。
3 田间操作3.1 整地稻田在耕翻时必须将田间作物根茬、草根、石块等硬性杂物清除干净。
结合耕地将碾细的农家肥施入,施足底肥后混翻,灌水耕耙,达到田平、草净、泥融、无硬物。
3.2 地膜选择选用宽1.8米、厚0.005毫米的黑色地膜,一般每亩用量5.5公斤。
中国地膜行业使用量及覆盖面积分析
![中国地膜行业使用量及覆盖面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a41df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0.png)
中国地膜行业使用量及覆盖面积分析一、概述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
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
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
对于中国三北地区,低温、少雨、干旱贫脊、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对于种植二季水稻育秧及多种作物栽培上也起了重要作用。
地膜在全国各地均有应用,可以用于粮、棉、油、菜、瓜果、烟、糖、药、麻、茶、林等40多种农作物上。
塑料地膜可分为不可降解地膜和可降解地膜。
目前,国内外正在积极研发可降解地膜,尤其是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在降解地膜方面水平很高,研发出生物降解地膜、可光降解地膜及纸地膜等产品。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突出表现为农业产量产值取得巨大进步,农林牧渔业全面繁荣,协调发展。
2019年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2.40万亿元,2020前三季度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67万亿元。
二、使用量农用塑料薄膜主要是棚膜和地膜,另外还包括遮阳网、防虫网、饲草用膜以及农用无纺布等。
2019年中国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240.8万吨,较2018年的246.7万吨同比下降2.4%。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首次使用软质PVC薄膜代替油纸,用于水稻育苗的温床覆盖获得成功后,由于塑料地膜具有保温防冻、调节光照、节水、保墒、控制土壤盐碱度、促进作物早熟及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作用,作为种植作物的覆盖材料在世界上多数国家被广泛使用。
中国1978年农牧渔业部通过对外科技交流,从日本引进一整套的地膜覆盖技术,包括作业方法、专用地膜和覆盖机械。
经过几年的消化吸收,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人力和物质条件,并与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3197126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2.png)
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及栽培技术要领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利用特殊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壤表面进行栽培的方法。
它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带来了许多好处。
本文将介绍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以及栽培技术要领。
一、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处1. 节水省力: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的保水性,从而节约用水。
同时,地膜覆盖还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的工作量。
2. 保温保湿:地膜覆盖可以形成一个温室效应,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植物生长。
同时,地膜覆盖还可以减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3. 提高产量:地膜覆盖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并且可以控制水分和温度,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减少病虫害:地膜覆盖可以减少作物与土壤的接触,降低病虫害的传播。
同时,地膜覆盖还可以减少作物叶片与土壤的接触,减少病菌的侵入,降低病害的发生。
5. 保护环境: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地膜覆盖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6. 延长生产期: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延长作物生长期,使作物能够更早地种植和更晚地收获,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二、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领1. 选择合适的地膜:地膜的材质应该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抗老化性和抗撕裂性。
常见的地膜材质有聚乙烯、聚丙烯等。
2. 地膜敷设:在播种前,将地膜铺设在整齐的土地上,用竹竿或铁钉固定地膜的四角。
要保证地膜的紧贴性和平整性,以减少风吹雨淋对地膜的影响。
3. 土壤准备:在地膜上开孔,将种子或幼苗栽入土壤中。
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环境。
4. 管理措施:定期检查地膜的状况,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的地膜。
注意控制灌溉和施肥量,以避免过度供水和过度施肥。
5. 土壤管理:地膜覆盖后,要注意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定期翻松土壤,防止土壤硬化和积水。
6.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定期喷洒农药,及时清除病虫害的危害。
地膜工艺开展情况汇报
![地膜工艺开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44b78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5.png)
地膜工艺开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单位在地膜工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断推动地膜工艺技术的
创新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以下是我单位地膜工艺开展情况的汇报:
一、技术研发与创新。
我们积极开展地膜工艺技术的研发工作,不断改进地膜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提
高地膜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通过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我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环保型的地膜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好评。
二、推广应用情况。
我们在地膜工艺的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组织
现场观摩和开展示范推广等活动,我们成功向广大农户推广了地膜覆盖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环保效益。
地膜工艺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还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温度,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有效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在地膜工艺推广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地膜的回收利用、废弃地膜的处理等环保问题,以及农户对地膜覆盖技术的接受程度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地膜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对地膜工艺技术的认可度。
总之,地膜工艺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的技术,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地膜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地膜工艺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尝试对蔬菜、棉花等作物覆盖废旧普通农膜,并进行小面积栽培试验,但是由于经济、技术不成熟的原因,此项技术未能得到推广。
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一整套包括作业方法、专用地膜和覆盖机械在内的地膜覆盖技术,经过几年的改进与整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
40 a 来,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多种作物大幅度增产增收。
1979年我国以蔬菜为主开始进行小面积试验,1983年各种作物地膜覆盖面积猛增至62.9万公顷。
1982—1992年,地膜覆盖面积增加了2 506.7万公顷。
1996年地膜覆盖面积超过亿亩,达到700万公顷,其中面积在38万公顷以上的作物有玉米、棉花、水稻育秧、花生、西甜瓜、烟草。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膜的使用量和覆盖面积都呈持续增长趋势,详见图1-1、图1-2。
地膜覆盖技术能有效提升地面积温量,克服低温干旱、生育期短等不良自然条件,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地膜覆盖技术成倍增加了干旱、高寒山区及边远地区的晚熟优质玉米产量,深受农民欢迎。
1989-1991年间,我国实施了“温饱工程”,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使3 200余万农民达到了温饱。
1993-1996年,共推广玉米育苗移栽及水稻育苗抛秧栽培2 866.7万hm2,其中地膜覆盖2 333.3万hm2,实现了各种农产品总增产量超过1亿t,增产值达到1 143.12亿元,增加了971.65亿元的纯收入。
地膜覆盖大棚蔬菜技术的推广,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到各种新鲜的“反季节”蔬菜,人们的餐桌日益丰盛,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目前,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迅速应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膜覆盖面积和地膜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而且覆膜作物种类多,即使在新疆、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甘肃等高寒地区、干旱及半干旱地区,覆膜作物已达40余种,尤其是在蔬菜、棉花、玉米的种植方面应用广泛,地膜覆盖面积和地膜使用量都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一、地膜覆盖技术的优势地膜因为透光性好,保温性强,不透水,在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增产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提高地温耕地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之后,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间,产生温室效应,能够减少土壤中的热量向大气中扩散。
根据监测,早春蔬菜覆盖透明地膜后,深表土层温度一般可提高3~6 ℃,蔬菜定植后能够迅速缓苗,而且根系生长速度加快。
2 防旱、防涝、防返盐地膜覆盖可以切断土壤和大气的交换通道,抑制土壤水分向大气蒸发,使大部分水分在膜下循环,延长水分在土壤中的驻留时间。
降雨时,雨水顺着地膜流入畦沟被排走,土壤中的水分不会过于饱和。
不降雨时,由于覆膜土壤温度上下差异较大,较深地层的水分可以向上层转移积聚,畦沟中积聚的水分可以横向向畦中间转移,供给作物根系生长。
天旱时,地膜阻碍土壤中的水分向大气中蒸发,具有保水作用,因此可以减少农田的灌溉次数。
据测定,盐碱地覆盖地膜以后,0~5 cm 和5~10 cm 土层全盐含量可以分别下降41.31%和2.24%。
3 防土壤板结在作物的生长期,耕地覆膜避免了土壤表面的风吹雨淋、人工作业的践踏和因灌溉或雨水冲刷而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并能使土壤保持疏松和良好的通透性。
研究结果显示,耕地覆膜以后,土壤的总孔隙度增加了1%~10%,容重降低了0.02~0.3 g·cm-3,土壤的稳性团粒增加了1.5%,土壤中的肥、水、气、热条件得到了协调。
4防养分流失地膜覆盖后,土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通透性好,土壤最高温度可达30 ℃。
覆膜耕地的有利条件非常适合土壤微生物的增殖,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的速度得到提高,作物吸收更加充分。
据测定,耕地采用覆膜技术后,土壤的速效性氮可增加30%~50%,钾增加10%~20%,磷增加20%~30%。
地膜覆盖技术对于养分的淋溶、流失、挥发具有显著控制作用,明显提高养分的利用率,节省肥料用量1/3左右。
5 增产增收耕地覆膜有效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加速了作物的生长发育,覆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比露地作物提前成熟5~10 d,覆膜西瓜比露地西瓜提前成熟10~15d。
河北省一些干旱地区采用覆膜技术后,皮棉增产20%~40%,花生增产50%~60%。
辽宁省春季气温低、无霜期短、春旱,采用覆膜技术后,花生产量平均增加45%。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采用打破了黑龙江省伊春市不能种植花生的神话,实现了亩产花生150 kg 以上。
内蒙古地区属于干旱高寒地区,原本不适宜菜、粮、烟、果、花卉等作物的种植,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采用为这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舒适的条件,大棚栽培的果类蔬菜可提早上市2~10 d,亩增产30%~70%,露地地膜覆盖的12种蔬菜实现了前期增产(早熟)16.8%~215%,亩增产幅度达到了24.6%~150%。
甘肃省河西走廊,陇东泉上、陇南山水地以及干旱的中部地区的地膜覆盖栽培,使10多种蔬菜增产30%~70%,瓜类增产30%~50%。
地膜覆盖技术除了上述优势以外,还有利于扩大作物的适种区,提高复种指数,提高作物的抗灾(旱灾、水灾、低温、冷害、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能力,节约灌溉用水,提高作物产品的质量,对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技术更新及研究进展1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我国开展了大量新型地膜和地膜覆盖机的研究工作。
1979年,我国相继试制成功了多种地膜新产品,包括地面覆盖专用膜,以及多种有色地膜、反光膜、除草膜、光降解膜、耐老化长寿膜、切口膜等。
取得的研究成果还包括1983年研制成功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HDPE 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超薄地膜,1980年试制成功的地膜覆盖机,1984年实现了生产不同动力牵引的各种覆盖机共60多种型号。
1985年,因为地膜覆盖面积达到了1.80×1010 m²,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地膜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
此外,地膜覆盖栽培作物达到了80多种,有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的覆盖栽培作物亦有40余种。
2013年10月,中国工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上表示,我国正在加大对农用地膜、一次性包装材料等塑料产品的可降解替代产品的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和公众对地膜残留污染和可降解地膜的认识和国家限塑政策的实施,降解地膜的前景将迎来一片光明。
中国工信部已经将新疆、云南等省区和一些城市定为应用示范区,对塑料回收、利用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关注。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双百工程”(建立100个新材料基地,选择100家企业)加快了地膜回收和利用的研究步伐,促进了可降解行业标准的制定,促使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
在此方面走在前列的企业有:天津国韵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和广州金发科技股份公司。
天津国韵生物建有全球最大的PHA万吨生产基地,已经研发出了世界第一张绿色生物质地膜,无需回收,埋在土里3~6个月即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真正做到零污染;金发科技投入5亿元进行全降解PBSA(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聚酯)塑料产业化项目开发,将建成年产10万t 全降解PBSA 塑料生产基地。
生产企业进军可降解地膜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产学研机构在研发新产品、降低可降解地膜的生产成本等方面纷纷厉兵秣马,可降解农用地膜的研发和应用脚步逐渐加快。
目前,市场上的可降解农膜主要分为三大类: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可控氧化生物降解地膜)。
这三种可降解地膜各有优缺点:光降解地膜加工工艺难度大,降解速度缓慢;生物降解地膜难以被土壤完全吸收。
而光-生物降解地膜兼备前两种可降解地膜的优点,工艺简单,开发成本小,可最终被完全降解,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与此同时,我国对残膜回收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按照残膜回收时间划分,国内残膜回收机具主要分为:苗期揭膜机械、秋后残膜回收机械、播前残膜回收机械等类型。
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残膜回收机有:(1)4JSM-1800棉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由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研制。
该机由精干粉碎机和地膜回收机两部分组成,能一次性完成棉田秸秆粉碎还田和残膜回收,回收后的残膜被堆在田间,便于运输。
但是该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2)4MBQX-1.5(3.0)型棉花拔秆清膜旋耕机,由新疆昌吉州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研制而成。
该机由棉花拔秆机、残膜清除回收机、旋耕机三部分组成,残膜回收率可达85%以上。
但是收集后的棉秆和残膜混杂在一起,难以回收再利用。
农民往往将棉秆和残膜一起焚烧,造成环境污染。
(3)播前地表残膜回收机。
该机的工作原理是弹齿搂膜,弹齿可以深入土壤3~5 m,结构简单,造价低。
但是残膜被搂集成堆后需要人工捡拾,因此捡拾效率低。
2 日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将塑料薄膜应用于农业生产,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膜的国家。
吕江南等对日本农用地膜生产及应用的现状考察报告显示,日本农用物资的80%都是通过农协流通,其中塑料地膜的销售额在65亿日元左右,塑料地膜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0%以上,无纺布地膜占8%左右,可降解地膜只有2%左右的份额。
日本农民非常注意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强烈。
在日本,厚度较厚的中膜一般要重复使用3~4次,废旧地膜禁止就地焚烧,禁止随意丢弃,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回收机构进行统一处理,农民需要交纳一定处理费。
因此,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日本农民十分渴望使用不用回收的可降解膜,故各种新型地膜应运而生。
2.1 新型地膜的研发(1)纸地膜在日本,纸质地膜的种类较多,但是由于价格相对较高,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很少。
其种类主要如下:a.经济合理型纸地膜这种纸地膜和普通的纸相同,在根类作物生长期间,可以有效抑制病虫害和杂草的生长,在瓜菜类生长的早期,纸地膜可以代替传统的铺垫作物秸秆法,既省时又省力。
在农作物收获后无需人工回收,可以通过翻耕机直接埋入地下,从而减轻残膜清除所增加的劳动强度;此类纸地膜亦可回收再利用,比如造纸,市场价格为21日元/m²。
b.纤维网型纸地膜这种地膜的原材料主要为植物纤维,表面呈纤维网状,具有耐磨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伸缩性和弹性好的特点。
使用后无需人工回收,土壤中的细菌就会将其分解。
由于它的厚度要明显厚于其他地膜,因此具有显著的遮光效果,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和调控昼夜地温,尤其适用于幼苗期作物的生长。
市场价格在30~40日元/m2。
c.有机肥料型纸地膜有机肥料型纸地膜中含有天然的有机磷肥和天然抗菌物质,使用范围广,但是耐磨性能略差,厚度仅为0.35 mm,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它保持水分、调控土温和透气功能。
这种地膜使用后无需人工回收和翻耕机操作,在地里放置50 d 左右的时间,土壤中的细菌即可将其自然分解,既是肥料又是无公害材料,相当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