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录像的拍摄方法与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是一门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教师们将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录像拍摄,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以及课堂教学录像摄制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录像摄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1、设备准备在录像拍摄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包括录像摄像机、摄像头、摄影机三大部件,控制摄像机的电源线、话筒、收录机等配件。
在录像拍摄前,应当将每一个部件测试一番,以确保拍摄效果。
2、布置现场拍摄前,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布置设备,保证安全操作。
应按照视频和摄像机的安装位置,确定最佳的摄影机位置;应确定拍摄环境是否足够安静,照明是否合适,声音的品质是否合理;而且还要考虑影片的节奏性,尽量让观看者顺利把握影片的脉络,让影片显得比较有趣。
3、拍摄时机在拍摄之前,还要考虑课堂时间安排,力求抓住学生的敏感点,让学生形成激情和热情,更好地体现教学特色。
如果不足,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相关教学目的。
4、实行安排拍摄在录像拍摄过程中,应当注意节奏把握,精心安排一定的拍摄方案,仔细把握每一个细节,确保录像拍摄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课堂教学录像摄制的意义1、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录像摄制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课堂教学录像摄制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清晰,有利于教师更加精准地开展教学。
2、有利于课堂资源共享课堂教学录像摄制可以使学校重复使用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优质的教学资源的有效传播,不仅可以为教育机构提供基础服务,还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有助于教育的普及化。
3、丰富课堂学习内容课堂教学录像摄制可以更多地引入各种新颖的内容,有助于丰富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录像摄制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地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来提高课程的学习成效。
在录制过程中,有几个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改善视频质量,从而使教育体验更加轻松有趣。
首先,使用正确的设备是录制课堂教学视频的基本前提。
课堂视频录制有多种设备可供选择,包括摄像机、摄像头、移动手机等等。
最好的选择是精细而实用的摄像机,如果有限的预算,可以使用一些低成本的摄像头或移动手机来录制。
正确选择和配置设备可以拍摄视频清晰,可观性高。
其次,在准备拍摄课堂视频时,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目的是使视频在拍摄中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要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这样能够提供良好的灯光条件和噪声控制。
其次,调整摄像机的位置,使拍摄到的内容更加全面,视觉效果更加清晰。
最后,事先准备好课堂内容,以及实验材料和演示设备,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拍摄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在拍摄课堂视频时要保持专注。
在实际拍摄中,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控制摄像机,确保拍摄到的内容清晰完整。
注意控制摄像机的曝光时间、使用自动对焦功能、摄影机的大小、视角、拍摄角度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捕捉到精彩的瞬间。
最后,录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视频编辑和优化。
编辑视频可以给内容增加更多的个性,并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去除令人分心的干扰或不必要的内容。
在编辑完成后,还可以使用一些视频压缩和优化工具,比如压缩算法,来使视频的尺寸变小,但视频质量不受影响。
总的来说,录制课堂教学视频是能够让学习者有效参与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一些简单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显著的提升视频的质量,让学习者更加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因此,录制课堂教学视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技术,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录制课堂教学视频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正确选择和配置设备、充分准备拍摄课堂视频、保持专注的拍摄和及时的视频编辑和优化。
基础教育精品课拍摄制作经验分享

《基础教育精品课拍摄制作经验共享》作为教育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我深知基础教育精品课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精品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然而,要制作出一堂优质的精品课,需要经过精心的拍摄和制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一些我在拍摄和制作基础教育精品课时积累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在拍摄精品课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确定课程的内容和主题,明确要传达的知识点和重点。
要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和道具,确保环境整洁、明亮,并且能够展现课程的特点和魅力。
还要准备好所需的拍摄设备,包括摄影机、灯光、麦克风等,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2. 拍摄过程在进行拍摄时,要注重细节和技巧。
首先要确保画面清晰,声音清晰,避免出现模糊、噪音等情况。
其次要注意镜头的运动和切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容。
还要注重教师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要让学生感觉亲近、可信赖,促进学习情感。
3. 制作与编辑在拍摄完毕后,还需要对视频进行后期制作和编辑。
首先要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剪辑,确保视频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然后根据课程的特点,添加适当的配乐和特效,增加视频的趣味和吸引力。
最后要对视频进行审片和修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经验共享,我相信大家对基础教育精品课的拍摄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拍摄一堂精品课,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注重细节和技巧,以及后期的制作和修饰。
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一堂优质、有吸引力的基础教育精品课。
希望我的共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深知基础教育精品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我始终致力于拍摄和制作高质量的精品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知识上,我会不断共享更多的关于教育行业的经验和见解,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授课课堂拍摄技巧

授课课堂拍摄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对于教师来说,有很多价值。
不但可以用于教学自我反思和改进,还可以拿去申请教学奖状或评职称。
但如何才能拍出优秀的课堂录像呢,这里有几个技巧可供参考:
1. 选择器材。
最好使用能够稳定拍摄的三脚架,以减少摄像抖动。
手机也可以使用,但画质可能不如专业相机。
2. 拍摄角度。
最好从教师后面或课桌前面拍摄,可以同时框入教师和黑板。
当然,教师亲自操作也可以,但需要常备助手录像。
3. 聚焦对象。
主要保持教师为中心,但也要随教师移动结合黑板内容进行聚焦调整。
此外,学生提问或发言的时候也可以对准学生。
4. 片头尾。
可以拍摄空教室预示课程开始,结束也可以拍摄整个教室为符合课程结束。
这有利于后期编辑。
5. 光线条件。
选择光线充足的日间课程,避免背光或者光线不均匀影响画质。
使用辅助灯补光也可以。
6. 隐私问题。
需要事先征得学生同意,或者模糊某些学生面部保护隐私。
掌握这些基本技巧,可以拍出高质量清晰的课堂视频,给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
当然,内容和教学理念是更重要的。
大学精品课教学录像拍摄技巧

建设” 。为 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所要 求的制作一 些课 堂教 学实况录像 节 目,
课 的 内容 完 整 地 摄 录 下 来 。 开 头 和 结 尾 处 的 镜 头 以 大 全 景 为 主 , 中 间 以 中景 镜 头 为 主 , 摄 教 师讲 课 、 拍 板 书 、 作 计算 机 的 镜 头 , 可 能 地拍 操 尽 好 教 师 的 近 景 和 板 书 内容 ,其 间 为 了 丰 富 课 堂 的 形 式 , 可 以穿 插 一 些 中景 和 全景 转 换 的 移 动 镜 头 。 号 机 2
教 学 过 程 中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摄 像
具 体 分析 , 进行 综 合 设 计 。 下 介绍 以
我 们 在 拍 摄 某一 堂 信 息 技 术 课 实 况 录 像 时 的 机 位布 置 和 分 工情 况 。 我 们 采 用 三 机 拍 摄 ,各 机 的 机
位 如 图 l 示 。1 机 不停 地 将 一 节 所 号
的 任 务 是 不 折 不 扣 地 记 录 下 投 影 内
机 的 机 位 确 定 好 之 后 ,把 握 好 拍 摄 角度 , 择 合 适 的 景 别 , 行 正确 的 选 进
镜 头 切 换 是 精 品课 程 现 场 录 像 的 关
课 桌 的 高 低 等 ,也 都 是 我 们 在 确 定 摄像机机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从拍 摄 对 象 来 看 ,多 媒 体 教 室 的课 堂 教 学 的重 要 镜 头有 教 师 镜头 、 学 生 听 课 镜 头 、学 生 讨 论 回答 问题 的镜 头 、 板 板 书 的 内容 、 影 屏 幕 黑 投 上 的 内容 等 。 不 同专 业 , 至 不 同 而 甚 班 级 的 学 生 课 堂 表 现 不 尽 相 同 ;不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根据精品视频课程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二)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三)录制方式及设备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一)片头与片尾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p-p,最大不超过1.1?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技术资料教学录像的拍摄与编辑技巧

技术资料教学录像的拍摄与编辑技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始采用技术资料教学录像来传达知识和培训员工。
而如何拍摄和编辑一段优质的教学录像则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技术资料教学录像的拍摄与编辑技巧,帮助您提升视频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拍摄技巧:1. 剧本和策划:在开始拍摄之前,制定一个清晰的剧本和策划。
确定您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和教学目标,安排好每个镜头和教学内容,确保拍摄过程中的高效和连贯。
2. 装备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摄影设备,如高清摄像机和稳定器,确保视频画质清晰平稳。
此外,选择一个适合的拍摄环境,保持光线充足和背景整洁,避免噪音和其他干扰。
3. 角度和组合:选择恰当的拍摄角度和组合,以确保抓住关键的教学内容。
使用多个镜头和不同的距离,以便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您的演示和讲解过程。
4. 语言和表达:讲解时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术语过于复杂和晦涩。
尽量使用图表、示例和动画等辅助工具来帮助观众理解和消化知识。
二、编辑技巧:1. 编辑软件:选择一个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编辑工具和特效,可以帮助您制作出更具专业水准的教学视频。
2. 剪辑和合并:根据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和合并,删除不必要的镜头和杂音。
确保教学内容的逻辑流畅和紧凑,避免冗长和重复。
3. 音频和字幕:调整音频的音量和音质,确保清晰可听。
同时,根据需要添加字幕,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跟进教学内容。
4. 特效和画面:根据教学需求和风格,添加适当的特效和过渡效果,注重画面的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观众对主要内容的理解。
三、质量控制:1. 视频压缩和格式:根据播放平台和观众需求,进行视频的压缩和格式转换。
确保视频文件大小适中,加载和播放速度快,同时保持高清画质。
2. 校对和审阅:在最终发布之前,对视频进行校对和审阅。
如何录制优质录像课

一、前期准备
1、课件制作需注意的两点 2、拍摄环境的熟悉 3、拍摄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4、教师和学生的着装 5、学生位置的调整 6、学校各部门的配合
1、课件制作需注意的两点 (1)使用清晰的字体,首选宋体和黑体; (2)选用黑色、深蓝等暗色背景,文字用白色、
浅黄等对比突出的亮色;
2、拍摄环境的熟悉
(1)检查拍摄场地的设施、设备等
教室面积大小和方位走向、光线强弱、桌椅布 置、墙壁整洁与否、窗帘有无、电源位置以及地 面是否适合摄像机移动等。
(2)机位的选择和声音的采集
课堂实录通常采用双机位拍摄,一台主要拍 摄学生,一般安放在教室前方内侧;一台摄像机 主要拍摄教师,一般安放在教室后方中间。
(1)景别的运用
景别--指画面中主体的范围和视觉距离的变化 , 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
景别划分--运用电视镜头表现手段,根据内容 的需要,确定画面中主体的远近和大小。
(2)镜头的运动
常用的镜头运动主要有推、拉、摇、移和跟等。
2、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语言要求
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和条理清晰,语言生活 形象,语调变换自然;启发性的语言,语气要充 满调动性;结论性的语言,语气要肯定。
(2)站位
学生发言时,教师站位要稍作调整,避免遮 挡学生。
观察实验变化时,教师站位也要稍作调整, 突出拍摄主体。
(3)师生互动环节的把控
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课堂 气氛十分活跃。教师要注意对课堂的把控,避免出 现学生过于自由、乱作一团而造成课堂秩序失控。
三、后期制作
1、编辑软件的选择 2、光盘制作 3、视频格式转换
1、编辑软件的选择
“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2016 年度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根据征集展示工作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教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视频的拍摄制作。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二)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 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四)视音频信号源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声画同步。
信噪比:画面清晰,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色彩对比度一致,多机拍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Vp-p,最大不超过1.1V 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 V p-p,同步信号-0.3V , 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声道:普通话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 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 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 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 声道,则录于第2 声道)。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技术标准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拍摄制作技术标准针对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录像的音视频录制、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制作要求(一)录制场地为了保证录制教学录像质量,拍摄场地要求环境整洁、照明充足、安静无干扰,一般建议在专业的演播室中录制。
(二)录制方式、设备与制作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现场切换拍摄,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录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采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使用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交付格式视频采用H.264 (MPEG-4 Part 10: profi1e=main, 1evel=3.0)编码的、的MP4格式(建议用二次压缩),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 3)格式。
本中心保留原始素材与成片。
二、技术指标(一)视频质量1.稳定性:镜头稳定无摇晃、无抖动跳跃,镜头色彩无突变,剪辑点处图像切换稳定流畅。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澡点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拍平衡、亮度一致,无明显色差。
(二)音频质量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
2.电平指标:-1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声音清晰,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三)音视频网络传输格式技术要求数字化音频制作推荐使用双声道,采样率不低于44.1KHz,压缩采用ACC(MPEG-4 Part3)格式,码流率不低于128Kbps。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并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也对教师有许多好处:首先,录像可以帮助教师备课,以及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完善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其次,录像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控和管理课堂,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最后,录像可以让教师客观的把握教学中的情况,做出更好的调整,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然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时,还需要遵守一定的技巧,以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收获。
首先,要做好设备准备,确保设备在拍摄时稳定部署,可以拍摄到必要的角度和内容,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其次,要熟悉录像编辑软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
最后,要注重视觉效果,把握好图像拍摄的细节,尽量体现出课堂上的真实状态,让观众能够直观的看到课堂气氛。
此外,在录像拍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尤其是审美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拍摄时,要保证画面的稳定、清晰,不能出现抖动或模糊现象;另外,要尽量避免出现干扰因素,如噪音、杂物,以及课堂上的学生不断动来动去。
最后,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还需要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录像及拍摄内容的质量和安全性,不能录制和拍摄不相关的内容;同时,在拍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在拍摄或传播课堂录像时,避免公开学生的相关信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课堂教学录像被不当传播
或篡改。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录像摄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但是在拍摄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技术规范,注重审美要求,并且要加强安全意识,确保课堂教学录像的质量和安全性。
浅谈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拍摄制作与技巧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根据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需要,教育部特制定了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该标准对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制作过程是漫长的,不同类型的课程在拍摄手法和后期编辑内容上都完全不同,这就意味着前期规划要根据实际课程来设计。
如何制作好一个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技巧,本文在制作各种不同类别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时,不仅能在硬指标上满足教育部所提出的技术标准,同时使其兼具知识性和艺术性,交付优秀的视频作品。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视频公开课不仅展示了各位教学教师的风采,同时更是网络上学生们了解学校教学模式和文化底蕴的最好途径之一,从拍摄技术的角度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画面是将授课现场讲课的内容通过镜头搜集、整理后呈现给学生的一种镜头组合。
所以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整个录制过程分为前期拍摄、采集素材、后期编辑和生成流媒体文件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1倍的课时,耗时比较长。
1前期拍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长度一般在30-50分钟之间,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一般拍摄时会超出规定课长,便后期的剪辑。
在视频后期制作中要删除与课程无关的内容。
录制地点最好选择在演播厅,由于演播厅的特殊功能,录像的声音和图像质量都非常好而且调度起来也方便。
当然还可以选择在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也可以选择在礼堂等地。
为了制作出满足精品课程音视频质量要求的录像,我们必须做很多工作。
如果在教室,为满足拍摄的需求,我们的拍摄时尽量安排在光线比较好的白天进行。
拍摄精品课录像的注意事项及前期准备

拍摄精品课录像的注意事项及前期准备为了更好地配合好各系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做好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课例录像的拍摄制作工作,提高精品课程课件质量,像的拍摄制作工作,提高精品课程课件质量,同时为了避免因同一课例的重复拍摄制作而浪费人力物力,特提醒各有关老师做好以下几点:拍摄制作而浪费人力物力,特提醒各有关老师做好以下几点:1. 精心准备要拍摄的课例的课堂教学。
精心准备要拍摄的课例的课堂教学。
按精品课程课例的要求,作为精品课程课例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连续拍摄4040——45 分钟。
所以,上课的老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准备好充足的教学内容。
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准备好充足的教学内容。
2. 拍摄精品课程课例前对需要拍摄的课例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演练,拍摄精品课程课例前对需要拍摄的课例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演练,以保证以保证正式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能顺畅地进行。
正式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能顺畅地进行。
3. 拍摄前,精品课程建设组织者要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必要的沟通。
做好预约,拍摄时间安排等工作,商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设备的摆放位置以及学生坐位安排等事项。
置以及学生坐位安排等事项。
4. 精品课程建设组织者把授课老师上课时用到的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保存好,以备后期的编辑制作之需。
好,以备后期的编辑制作之需。
5. 精品课程建设组织者需编写一份拍摄脚本交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精品课程建设组织者需编写一份拍摄脚本交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脚本里详脚本里详细列出所要拍摄的场景及特写镜头。
(附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附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6. 精品课程建设组织者配合好现代教育中心做好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组织者配合好现代教育中心做好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参与编参与编辑制作过程,对编辑制作工作作必要的指导,使制作出来的课例能与精品课程建设组织者的期望相吻合。
程建设组织者的期望相吻合。
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 仅作参考)仅作参考)编号: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时间长度时间长度 拍摄重点拍摄重点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1师生问候师生问候 向学生问好向学生问好向老师问好向老师问好1 分钟分钟教师亲切的笑容教师亲切的笑容学生期待的表情学生期待的表情2 上课开始上课开始 讲授讲授 听、做笔记听、做笔记 15 分钟分钟教师授课(上半身)、板书时拍黑板、Powerpoint 演示时 拍powerpooint 。
基础教育精品课拍摄制作经验分享

基础教育精品课拍摄制作经验分享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基础教育精品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基础教育精品课拍摄制作是一门复杂的艺术,需要将教育和影视艺术相结合,通过视觉和声音来传达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基础教育精品课拍摄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观点。
一、准备工作:1. 确定课程目标:在开始拍摄制作之前,我会与教师团队充分沟通,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我可以更好地规划整个拍摄制作过程。
2. 制定拍摄计划:对于每一节课,我都会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
这包括确定拍摄地点、时间安排和所需的拍摄设备等。
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周密的计划可以提高拍摄效率,确保每个镜头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 准备拍摄设备:在基础教育精品课拍摄制作中,选择合适的拍摄设备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高清摄像机和麦克风来保证画面和声音的质量。
还可以考虑使用支架、灯光和其他辅助设备来提高拍摄效果。
二、拍摄过程:1. 技术要求:在拍摄过程中,我会尽量保持画面稳定、光线明亮和声音清晰。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会注意摄像机的稳定性,调整光线和音量,并确保演讲者的姿态合适。
2. 多角度拍摄:为了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我会尝试使用多个镜头来拍摄。
通过切换不同的角度,可以增加观看者的视觉体验,并突出课程的重点。
3. 制作课件和素材: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我会在视频中加入相关的课件和素材。
通过将文字、图片和动画等元素与视频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传达教学内容。
三、后期制作:1. 编辑和剪辑:在拍摄完成后,我会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
这包括对镜头进行剪辑、调整音量和色彩等。
通过精细的编辑和剪辑,可以使视频更加流畅,并保持观看者的注意力。
2. 加入背景音乐和音效:背景音乐和音效是增强氛围和情感的重要元素。
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音乐和音效,并将它们与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录像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方法与技巧(1)前期拍摄摄象机的状态—拾音状态;光圈位置(自动与手动);色温片与色温;聚焦方式(自动与手动);快门与场频同步设定。
●基本要求:明确制片目的和拍摄要求;教师/学生/课件/作品/现场音/水平最重要—垂直物体是参考线。
画面稳定—用好的支架;少运动镜头;交代平稳,不频繁切换;避免摄像机找镜头。
聚焦清晰—运用景深;运动中的聚焦与跟焦;自动对焦与人工调焦。
拾音清晰—避免电平过幅;教师、学生、课件电平尽量一致。
运动画面—推拉摇移和缓均匀、有目的性。
情绪与节奏—有目的的选择景别;控制镜头长度;根据制片需要,确定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等画面的节奏。
●画面与构图:平、稳、匀、准。
* 构图和景别要舒适;画面饱满,但避免主体顶天立地的充满画面。
布局合理,合理布局的核心是注意画面的平衡性,画面结构的稳定性,基本方法-黄金分割。
* 景别的取舍。
* 画面内容与构图的基本禁忌:图象扭曲;头重脚轻;人物面壁、横线切脖、顶天立地、透视变形;主体缺少陪衬、顾此失彼;(例如:实验过程)画面杂乱、抖动、长焦摇晃;镜头移动快慢不均匀;起落幅不稳;运动随意;犹豫不定;主体游移;表现空洞;反轴。
梁视频\构图不当.mpg* 背景的干扰;养成眼观画面主体四周的习惯;运动物体的干扰:运动的物体不管多小都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注意背景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梁视频/背景干扰.rm●聚焦:测算距离,运用镜头标尺;运用景深;自动聚焦的条件:拍摄对象在镜头轴线上、面积较大且无大面积前景和背景;●色温:色温对色调的影响;自动白平衡与手动调节白平衡;背景对色温的影响;后期色温调整;使用自动白平衡的条件:顺光,单色光线及有足够的照明亮度。
梁视频\问题.rm●照明:有条件尽可能使用照明;不影响教学效果为原则;光线均匀,避免聚光点;梁视频\布灯1.rm梁视频\灯光2.mpg●光圈调整:自动光圈: 顺光、被拍摄对象大面积平均受光。
手动光圈:在逆光或拍摄对象只有小面积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积部位(如脸部)拍清晰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曝光准确的画面。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摄制方法和技巧

-
 ̄ .Z-播 电 视 大 学 掌 报 d j- l .
V 1 9 No 7 o . , . 2 Jn .0 9 12 1 2 ue20,2 ̄ 2
J u n l fHu i o r a Be Un v r i o TV i e st y
精 品课程 录像是精 品课程建 设 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 分 , 主要用于 网上评审[、学生 自学和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 ,所 以 1 】 要求教学录像既能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 又能体现教师 的授课水平和特点 , 及教学过程 的互动性和课堂气氛 。 几年 来我们在精 品课程录像制作 的实践中尝试和探索, 出了一 得 些摄制技巧和体会 。 前期策划和沟通 拍摄前 的策划和沟通是摄制者做好摄制工作的第一步 。 面对着不 同的拍摄环境 、 同的拍摄对象 , 不 必须做好前期 的 准备和沟通 ,做到心 中有数 。 1环境布局 开机拍摄前 , 要对被拍摄教师授课 的环境 、 光效和色彩 进行统筹安排 。比如悬挂窗帘、摆放绿色植物,桌椅色彩与 环境相协调等 ,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对 于光线处理,我们 多 数情 况下 ,是 以现场 自然光线为主 。但因为天气、时间的早 晚、教室的采 光等 因素 的变化 , 画面色彩正确 还原有一定 对 影响, 以辅助一 点人造光源 ,比如在教师面部前方 和侧方 可 布两 组灯 ,改善教师 的面部 光影 效果,使教师的面部层次感 增强。 2 与教师进行沟通p 在精品课 程教学录像 的过程 中,事先和教师沟 通,了解 教学大纲、教 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及课堂 教学过程 中师生活动的过程 , 然后进行适 当的策划 ( 如机位 、 景别等 ) ,才能做到心 中有数 :另外可针对教师的形象, 比 如衣着的颜色 等方 面给 出指 导性建议 ,使 得画面色彩谐 调。 只有把前期 的工作努 力做细 ,后面的拍摄 工作才会更加 顺 利。 二 、 摄 制 工 作 要摄制好一个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 拟定一个完善的技 术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 1 .机位布局 录制教学的实况,一般采用双机位,可 以更好 的反映整 个教学 的过程 。 台摄像机 的布局和分工为 : 号机位设置 两 ① 在教室 的中后方 , 负责拍学生 , 如学生听课 、 做实验、练习、 记笔记 、回答 问题、朗读等课堂 教学过程情况 ,同时要注意 抓拍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个别学生 的瞬 间, 如脸部神态 、 表 情等 ; 号机 位设置在 教室的中前部,靠近教师 的位置 ,主 ② 要拍摄教师活动 ,如教师的授课神态、板 书、投影及演示 实 验等 。这种机位布局 ,明确各机 位工作分工,强化 电视 画面 语言视觉 的连续性 , 保证 了教学过程 的完整性 。 于一些现 对 场教学 的拍摄也可参照上述 的方法 。 另外 , 对于 多媒体教学 中教师授课课件 的拍摄 ,直接利 用摄像机对着大屏幕拍摄 ,画面色彩还原差 ,画面中课件字 迹模糊 ,人物影像 曝光 不足 。有条件 的学院可 以采用视频转 换 卡将 VG 数据流转换 为视频流直接输 入到视频切 换台 A 中;或者利用 视频分配 器输 出一路信 号,输入到另一台投影 机 中投射到 教室后面 的空 白墙上 ,将 投影 画面 调整到 高亮 度 、小尺寸 ,设置一个近机位专 门拍摄投影画面,这样可以 保证 出来 的课件 画面字迹清晰 ,色彩还 原性好 。 2 .拍摄技巧 拍摄技 巧包 括景别的取舍和镜 头的运动 。 景别的取舍应本着合 理、科学性原则,不仅能全面展示
“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2016 年度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根据征集展示工作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教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视频的拍摄制作。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二)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 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四)视音频信号源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声画同步。
信噪比:画面清晰,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色彩对比度一致,多机拍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Vp-p,最大不超过1.1V 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 V p-p,同步信号-0.3V , 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声道:普通话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 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 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 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 声道,则录于第2 声道)。
电平指标:-2db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精品课的录制(中庆)

拉
摄像机的变焦
与推镜头相反,画面的取景范围由小变大,由近及远 强调主体与整体,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起幅学生专注的眼神,落幅学生专心做实验
摄像机的上下左右
摇镜头,画面向四周扩展,犹如人转动头部环绕四周 课堂上学生活动或反映整个课堂气氛
摄像机位置的变化
摇
移
精品录播教室,机位固定,一般不会移动摄像机 应用镜头的切换代替摄像机的移动
拍摄技巧
精品课的拍摄,将从画面的景别,镜头运动,镜头切换,画面特技方面入手
画面特技
123
画中画模式
大小、左右、平铺,全景
画面景别
主要是大小画中画,景别的甄选
预留位置
大小画中画,副画面勿遮挡主画面 的主要信息
适当切换
大小画中画时,适当的切换主副画 面
拍摄技巧
精品课的拍摄,将从画面的景别,镜头运动,镜头切换,画面特技方面入手
学生全景拍摄
课堂教学环节:课程开始和即将结束的几分钟,学生集体读书、写字 画面拍摄技巧:画面中心是尽量多的学生,图像上沿不要看到教师摄 像机,下沿不用考虑
拍摄技巧
精品课的拍摄,将从画面的景别,镜头运动,镜头切换,画面特技方面入手
教师区域中景
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区多人的互动交流,板书讲授,教学活动演示等 画面拍摄技巧:画面宽度,主要是以教室黑板的宽度为主,图像的上 沿在黑板上沿10厘米处,下沿不必考虑。
景别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拍摄技巧
精品课的拍摄,将从画面的景别,镜头运动,镜头切换,画面特技方面入手
教室全景拍摄
课堂教学环节:课程开始和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教师讲台区域讲授等 画面拍摄技巧:要求摄像机最大角度拍摄教室的整个场景,一般是摄 像机的0变倍。画面上下位置避开教室上方的设备,比如话筒等,图 像的上沿在黑板上沿10厘米处,下沿不必考虑。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程录像的拍摄方法与技巧
摘要:本文从实践经验探讨摄制精品课程录像过程中几个重要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拍摄方法技巧
拍摄好精品课程录像,拟定一个完善的拍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用电视手段展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让观众对所表述的教学主题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需要摄制者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掌握拍摄技巧,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展现出来。
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摄制人员要先和教师沟通,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然后进行策划,确定方案。
精品课程录像的拍摄,一般都是在多媒体教室,为了达到更好拍摄的效果,我们考虑到多媒体教室中拍摄的特殊性,把机位的选择、光线的运用、计算机显示器屏幕闪烁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机位的设置
对现场拍摄机位的设置,是我们对画面创作的第一步。
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从教室整体环境出发,从教学内容表达和艺术表现形式出发,从理顺画面布局出发,确立各机位画面取舍顺序,使画面切换有序,镜头语言完美。
如我们在拍摄精品课《军事高技术知识》时,在教学摄制现场将机位设置成三角形布局。
以三个不同机位视点,对现场画面进行有序转换,构建整个课堂教学镜头语言叙事框架。
尽可能地把课堂教学中最精彩、最生动、最贴近教学内容表达的场景展现出来。
当机位以黑板为前方,将一号机位设置于正后方中间处,角度稍微偏高,俯拍教学全景画面,以便在录像开头、结尾用全景画面交待环境;将二号机位设置在前排左或右方为宜,主要用于捕获学生听课状态、回答问题、讨论、做笔记等镜头,同时要注意抓拍好个别学生的听课神态、表情等;三号机位设置在左或右中方,便于与一号机位形成呼应,拍一些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板书和演示镜头等。
这种三角形机位布局,明确各机位分工,强化了电视画面视觉的连续性,使所表述的教学内容构图完美。
另外,教室的照明、墙壁的颜色、教师讲授的姿态等,也是我们确定机位时要考虑的因素。
(二)光线的处理
在多媒体教室里,为了使投影效果更好,通常把窗帘拉上,把投影屏幕前的灯光关掉。
而我们拍摄时需要明亮的光线,低亮度下拍摄的画面质量明显下降。
既要使投影屏幕上的内容清晰可见,又要保证拍摄需要的正常光线,该怎么处理呢?
1、把计算机信号接入切换台
通常摄像机拍摄投影屏幕上的画面不够清晰,出现变形。
我们可以把教师机输出的信号,一路直接进人投影仪,一路通过视频转换卡在电脑中将数字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输送到切换台,采用淡人、淡出、混合等特技与摄像机的信号进行切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摄像机拍摄的任务,而且保证了画面的质量。
2、区域布光
在拍摄教师讲课,包括板书、教师的神态、与学生互动等场景时,要求给予较亮的光线。
辅之一点人造光源,使整个摄制环境光是一种散射光效的状态,确保整体画面色彩统一。
我们用三基色冷光灯作为主光源,分别布设主光、副光、侧光及顶光等,保证场景的正常曝光量。
而对投影屏幕区域给予较暗的布光或不布光。
3、改善投影仪质量
尽可能地选用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仪,这样即便是在较亮的环境下,屏幕上的内容也是清晰可见的,从而解决了教师授课场景曝光不足的问题。
4、避免计算机显示器屏幕闪烁
在拍摄电脑显示器的近镜头和特写时,通过画面会看到显示器闪烁和出现条纹的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是显示器的场频和摄像机的拍摄频率不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使两者的频率达成一致或成整数倍。
如果用PAL制式的摄像机,则将显示卡的场频调到100Hz。
如果用NTSC制式的摄像机,则将显示卡的场频调到60Hz或120Hz。
二、拍摄技巧
摄制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摄制技巧应用等问题,它包括画面景别取舍、镜头运动、角度选取等。
虽然拍摄前已认真分析研究过,但实际拍摄时,仍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精品课程录像的摄制,实际是一个视听电视教材的制作。
受众群体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和效果。
各种摄制技巧的应用,是为教学主题、教学效果服务的。
(一)景别的应用
景别这种特殊效能电视语言的应用,不仅展示了课堂中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而且能满足受众群体视觉和心理的欣赏要求。
我们在摄制《经济法基础》精品课时,就对景别功用进行如下划分:远景、全景去表现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
展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内容,以满足受众全面观察、了解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要求;中景用于表现教学中部分细节,像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师讲台前的活动,学生听课反应等。
近景、特写多用于强化教学中某一细节,像实验操作、教学挂图、实物演示等,充分强调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以上对景别的处理,使教学结构层次清晰,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教学内容,扩大知识的传授面。
(二)镜头的运用
常用的拍摄方式有推、拉、摇、移、跟等几种,恰当地运用镜头,才能达到好的拍摄效果。
推:在拍摄过程中,画面的构图由大范围景别向小范围景别连续过渡的拍摄方法就是推镜头。
它把某一主体或视觉重点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引起观众的注意,有强调主体的作用,如引导观察板书、教师的动作表情、学生回答问题以及实验现象等。
拉:拉镜头是画面构图范围由小景别连续过渡到大景别的拍摄方法。
如由特写、近景拉出全景或远景。
它强调的是主体与整体环境的关系。
如起幅是学生专注的眼神,然后慢慢拉开,落幅是学生在专心做实验的近景。
摇:摇镜头是保持摄像机机位固定不变,景别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摄像机拍摄的轴线方向,以水平或垂直方向转动摄像机所拍摄到的镜头。
其目的是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使画面更加开阔,给人完整的印象。
如为了强调整个课堂气氛,就可用这种拍摄方式拍摄全景来完成。
移:摄像机置于一个运动的物体上拍摄,即边移动边拍摄的摄像技巧。
在精品课程拍摄中一般不用这类镜头,只有当被摄体被前景挡住无法正常取景时才使用。
跟:摄像机镜头紧随物体或人拍摄,使运动主体始终保持在画面中相对固定的位置。
如拍摄老师在课堂上巡视。
总之,精品课程录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把握其拍摄的特殊性,充分运用拍摄技巧,才能展示精品课程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