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合集下载

瓦格纳《韦森东克》声乐套曲和声分析

瓦格纳《韦森东克》声乐套曲和声分析

瓦格纳《韦森东克》声乐套曲和声分析周玉洁【摘要】本文以瓦格纳《韦森东克歌曲》声乐套曲为研究对象,对音乐作品的和声技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归纳和总结.这部套曲作为瓦格纳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作品,就其和声技法而言,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他不仅承袭了以大小调为核心的传统功能和声体系上进一步发展,在更为多样繁复的多声结构关系和技法风格中,使调性"漂浮"的倾向也在不断增加,推动着他的和声风格不断地完善逐渐走向成熟.【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瓦格纳;韦森东克;和声技法【作者】周玉洁【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0021【正文语种】中文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年)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戏剧家、文学批评家及思想家。

作为浪漫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瓦格纳将大小调和声功能体系发挥到极致的同时,逐渐脱离了传统和声功能的“控制”,使整个和声体系的自身内涵得以延伸与拓展。

《韦森东克歌曲》是在1857年11月-1858年5月期间,瓦格纳为玛蒂尔德·韦森东克(Mathilder Wesendonck)的五首诗歌而写的声乐套曲,由《天使》、《静止》、《在温室里》、《痛苦》和《梦》五首歌曲组成。

这部套曲奠定了瓦格纳在十九世纪艺术歌曲领域的一席之地。

本文以瓦格纳的《韦森东克歌曲》声乐套曲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瓦格纳在这五首短小的艺术歌曲中的作曲技法应用,着重对其和声技法的大胆尝试和创新进行剖析。

(一)第一首《天使》1.总体结构2.主题句三个主题动机构成:①同音重复弱起;②级进;③四度跳进。

例1:《天使》主题句第一段主题句:第二段主题句:《天使》这首歌曲中共出现五个主题,虽然各旋律形态不尽相同,但其中的片段材料因素都源自《天使》主题句,并且,低音声部的旋律走向,对以上主题动机因素也多有照应,从而使全曲的统一性得以增强。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套曲由五首由瓦格纳改编的歌曲组成,是瓦格纳音乐创作的经典之作之一。

本文将对这部套曲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艺术特征分析1. 音乐结构紧凑《魏森东克之歌》是由五首独立的歌曲组成的,每首歌曲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整个套曲的音乐结构非常紧凑,每一首歌曲都通过旋律和和声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瓦格纳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手法来实现这种音乐结构的紧凑性,比如通过巧妙的旋律变化和和声变化来实现歌曲之间的过渡和连接。

2. 情感表达深刻瓦格纳是一位擅长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总是充满了深刻的情感。

《魏森东克之歌》也不例外,每一首歌曲都充满了深刻的情感,从宁静温柔到激情澎湃,瓦格纳通过音乐巧妙地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让人听后感慨万千。

3. 对声乐的要求高《魏森东克之歌》是一部专为男高音和钢琴伴奏而写的作品,对歌手的声音要求非常高。

瓦格纳在这部套曲中充分展现了对声乐的深刻理解和对声乐表达技巧的要求,包括高低音的跨度、气息控制、音色变化等方面。

演唱这部套曲需要歌手具备极高的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4. 音乐主题丰富多彩每一首歌曲都有独特的音乐主题,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瓦格纳在这部套曲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语言,包括旋律的变化、和声的变化、节奏的变化等,表现了不同的音乐主题,从而构成了整个套曲的丰富多彩。

二、演唱分析2. 要求歌者把握好音乐情感《魏森东克之歌》的每一首歌曲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演唱者需要能够很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要求,通过声音和表演来很好地传达这种情感。

对于那些充满悲伤的歌曲,演唱者要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悲伤的情感,而对于那些充满激情的歌曲,则需要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激情的情感。

3. 需要很好的音乐感和表现力演唱《魏森东克之歌》需要很好的音乐感和表现力,歌手需要能够很好地理解并表现瓦格纳的音乐语言,把握好歌曲的旋律、和声和节奏,能够很好地驾驭歌曲的情感,让听众在听歌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浅析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中的和声手法

浅析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中的和声手法

浅析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中的和声手法作者:邹红云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主要探析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瓦格纳在《魏森东克歌曲》中和声手法的运用,体现在半音化的声部进行和属七和弦功能的扩大上。

关键词:魏森东克歌曲;半音化;属七和弦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62-02《魏森东克歌曲》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这位被称为歌剧改革者的作曲家在歌剧中大胆地提出了新的观念和创作手法,如:综合艺术,无终旋律,半音和声等。

而这套歌曲是在创作最具改革意义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期间完成的,此时瓦格纳和声风格达到完全成熟,由于“半音”与“不协和和弦”的大量运用,导致以和声功能为前提的稳定的调性和声基础被削弱,并且瓦解。

在同时期的歌曲创作中,作曲家很自然地会将这些手法运用其中,致使两部作品在形式上也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显示出瓦格纳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一、半音化的声部进行作曲家本人将五首歌曲中的两首贴上与《特里斯坦》相关的标签,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五首歌曲中,《在温室里》和《梦》两首歌曲半音化声部进行表现的尤为明显。

《在温室里》半音化的运用方式有旋律性半音化、和声性半音化和整体半音化。

首先是旋律性半音化的使用,即半音进行出现在旋律线条中(见例1、例2)。

《在温室里》第8—12小节旋律中主要是半音进行,夹杂着同音反复和一个下行的纯四度。

旋律的方向以上行为主,但以下行小二度结尾。

第16—20小节的旋律中的半音进行也扩展为上下行大二度以及同音异名的变化音的转换,如第18小节中bB与#A的等音变化(见例2)。

大量变化音的使用,使歌曲的旋律线条变得摇曳而不稳定,也难以演唱。

瓦格纳在歌曲的旋律中大量使用半音,是为了揭示了爱与死的矛盾,半音化是最好的手段,通过温室里植物的悲剧性命运来隐喻自己的内心世界。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1. 引言1.1 介绍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一部重要音乐作品。

这部套曲由多首歌曲组成,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了瓦格纳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理念。

《魏森东克之歌》被认为是瓦格纳创作的最佳歌曲之一,它融合了戏剧性的旋律、情感丰富的歌词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瓦格纳作为作曲家和音乐家的独特魅力。

这部套曲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特点,旋律优美动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歌词内容涉及了爱情、生命、自然等深刻的主题,反映了瓦格纳对人类存在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思考。

由于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深刻的内涵,《魏森东克之歌》一直受到音乐界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瓦格纳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魏森东克之歌》的研究和演唱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瓦格纳音乐的魅力和深度,还可以为今后的演唱和表演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详细解析《魏森东克之歌》的音乐特征、歌词意义、表演方式、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以期能更全面地了解这部重要的艺术作品。

1.2 提出分析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的目的和意义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瓦格纳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对于这部套曲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瓦格纳的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更能够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意义。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反映了瓦格纳对德国民族精神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通过对这部套曲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视瓦格纳作为作曲家和音乐家的丰富内心世界,感受他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的演唱和表演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其演唱方式、表现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瓦格纳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魔力所在。

对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作品,更可以拓展我们对音乐艺术的视野和认识,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创作的一部重要音乐作品。

这部套曲包含了八首歌曲,以其深刻的音乐表达和精致的旋律而闻名。

《魏森东克之歌》中融合了瓦格纳作品的传统元素,展现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魏森东克之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进行深入分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魏森东克之歌》的背景。

这部套曲是瓦格纳在19世纪中期创作的作品,是他早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

它是瓦格纳对德国民族精神和维也纳文化的赞美,展现了浪漫主义的风采和瓦格纳对祖国和音乐的热爱。

在艺术特征方面,《魏森东克之歌》融合了瓦格纳的音乐创作理念和技巧,展现了他在旋律、和声和节奏方面的精湛功力。

首先是旋律的特点,瓦格纳在《魏森东克之歌》中构思了许多动人的旋律,既有激昂奔放的旋律,也有细腻柔和的旋律,表现了作曲家对音乐表达的丰富想象力。

其次是和声的特点,瓦格纳在这部套曲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声变化,通过和声的变化营造了不同情感的氛围,使整个曲目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是节奏的特点,瓦格纳在《魏森东克之歌》中运用了多样化的节奏手法,通过快慢变化、起伏跌宕的节奏来表现不同情感和场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魏森东克之歌》在表达和情感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瓦格纳在这部套曲中深刻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德国文化的赞美,展现了一种浓厚的民族气息和宏大的情感。

在演唱方面,歌手需要通过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表现力来诠释瓦格纳的音乐,在演唱时要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角色的刻画,使整个曲目更加动人和感人。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魏森东克之歌》的演唱特点。

在演唱这部套曲时,歌手需要具备一定的声乐功底和表演技巧,因为这部套曲对歌手的要求非常高。

首先是音域的要求,瓦格纳在这部套曲中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音域,从低沉浑厚的男中音到高亢明亮的女高音,要求歌手在不同音域上都能够自如地演唱。

浅析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中的和声手法

浅析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中的和声手法
作的 ,这位被称 为歌剧 改革 者的作曲家在歌剧中大胆地提 出
表现歌词 中的情感 的矛盾 , 如第 8 —1 2小节 的音 乐对应 的歌 词是 : 你, 温室 中的孩子 , 告诉 我 , 为何 悲叹?从歌词 中我们不
了新 的观念 和创作手 法 , 如: 综合 艺术 , 无终 旋律 , 半音 和声 等。 而这套歌 曲是在创作最具改革意义 的歌剧《 特里斯坦与伊 索尔德》 期 间完成 的 , 此 时瓦格 纳和声风 格达到完全 成熟 , 由
行和 属七 和弦 功能 的扩 大上。
关键 词 : 魏 森 东克歌 曲 ; 半 音化 ; 属 七 和弦
中图分类号: J 6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3 3 - 0 0 6 2 — 0 2
《 魏森东克歌曲》 是在浪漫 主义时期德 国作 曲家瓦格 纳创
其次是 和声性半 音化 ( 如下例 中的钢琴声部 ) , 《 在温室 里》第 8 —1 2小节 和第 1 6 —2 0小 节半音化 旋律相对 应的钢 但是 , 在《 梦》 这首歌 曲中 , 半音化的运用上与《 在 温室里》 不 同。主要是效果 性的半音化 ,运用在整首歌 曲的钢琴声部
琴伴奏 的下 方声部运用 了三度双音 的连续半音 下行 , 双音 的
半音化 的运用方式有旋律性半音化 、和声性半音化 和整体半
音化 。 首先是旋律性半音化的使用 , 即半音进行出现在旋律 线 条中( 见例 1 、 例2 ) 。《 在温室里》 第8 —1 2 小节旋律 中主要 是 半 音进行 , 夹杂着同音反复和一个下行 的纯 四度。 旋律的方 向 以上行 为主 , 但 以下行小二度结尾 。第 1 6 —2 0 小节 的旋律 中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艺术价值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艺术价值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艺术价值作者:邹红云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瓦格纳的五首《魏森东克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领域的精品,对同时代和后世的作曲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一直被他的歌剧光环所遮盖。

本文立足于瓦格纳的《魏森东克歌曲》,通过对歌曲艺术价值的探讨,再现他在艺术歌曲这一创作领域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瓦格纳;艺术歌曲;诗歌;伴奏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070-01《魏森东克歌曲》是瓦格纳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流亡苏黎士期间世界观和爱情观的一份历史见证,同时又是他在音乐艺术领域中推行革命性变革的一个重要范例,是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一、作曲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在歌曲中的体现作曲家经历了革命的失败以及自己婚姻关系的破裂,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的生命哲学,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且很容易地接纳了与他可以在艺术和精神上完全沟通的玛蒂尔德。

《魏森东克歌曲》体现了他在苏黎士期间由于肉体与精神两方面爱恋的难以取舍而造成的情感上的矛盾。

对于爱情,瓦格纳也持一种悲观主义的信念,他将爱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认为死亡才是救赎爱情的唯一途径。

《特里斯坦》一剧中最著名的那段咏叹调不就被命名为“爱与死”吗?而五首诗歌里面也包含了“只有走过死亡才能唤起新生,表象的世界终究会消失,但爱却会继续存在”的理念,这正是瓦格纳与玛蒂尔德共同的世界观和爱情观在《魏森东克歌曲》中的显现。

但是,颓废的世界观并没有影响到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瓦格纳世界观发生改变而走下坡路的时候,对艺术上的革新是难能可贵的。

悲观主义的世界观没有导致他在艺术上的保守。

他把较为成熟的歌剧改革观念带进了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核心动机的使用、半音化的声部进行、词曲的紧密结合、器乐声部的突出作用等等,这些都是他浪漫主义“整体艺术”的艺术观在歌曲中的显现。

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曲式结构探析

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曲式结构探析

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曲式结构探析本文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探讨作曲家瓦格纳在《魏森冬克歌曲》中诗歌段落的处理方式和该作品所运用的曲式结构。

标签:《魏森冬克歌曲》;曲式结构;段落;处理方式曲式结构是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的整体表现手段,根据作曲家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运用相对应的结构类型。

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是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作为歌剧改革者,他继承了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又开启了后浪漫主义的歌剧潮流,他的作曲手法,也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

五首《魏森东克歌曲》是他乐剧思想成熟时期的歌曲创作,他认为真正的戏剧性的旋律是诗人和音乐家共同努力的交接点。

瓦格纳说:“诗人是在音乐波浪动荡的水面上展开他的画面,诗的形象就反映在其中,而这种变幻不定、色彩鲜明的反映就是旋律……乐队就好像古代悲剧中的合唱队一样,一直在场,解说每一件事情;它保证了作品各部分的持续和联系,而作品本身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无休止的旋律’”。

这五首诗歌的结构上反映出歌词与曲式结构的完美结合,正是诗人和音乐家内心的共鸣,也是他们共同的情感世界在艺术上的映射。

一、段落的处理方式从五首诗歌的原文歌词来看,首先,这些诗歌都有明显的分段,一般来说由四个诗节组成,如《天使》《静止》和《痛苦》,但也有五个诗节的,如《梦》,只有《在温室里》由六个诗节组成;再次,诗歌有明显的韵脚,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在一个诗节中一、二句和三、四句的押韵,在前两首诗歌即《天使》和《静止》中韵脚属于此类;但另一类是一个诗节中一、三句和二、四句的押韵,后三首歌曲都如此。

诗人为了迁就韵脚,甚至不顾句子的语法和语序,这些是诗歌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为了与诗歌的韵脚相一致,作曲家还运用了特殊的手法,在韵脚中大多数使用下行二度,既有大二度,也有下二度。

五首歌曲的音乐创作中,瓦格纳以诗歌本身的段落为基础,但却没有传统的乐段处理方式,即终止式。

作曲家在每一诗节的结束时,多用七和弦的延续来减少音乐的段落感。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瓦格纳(Richard Wagner)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著名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罗恩格林》等作品深受世人喜爱。

他不仅是歌剧大师,还对艺术歌曲领域有着丰富的创作和探索。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其代表作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演唱要求。

一、《魏森东克之歌》简介《魏森东克之歌》是瓦格纳的一部艺术歌曲套曲,由五首不同的艺术歌曲组成,分别是《初恋》、《失望》、《新爱情》、《家庭》和《魏森东克之歌》。

这五首歌曲以共同主题为纽带,共同构成了这部套曲。

二、艺术特征分析1. 传神的情感描写《魏森东克之歌》套曲的歌词多由瓦格纳本人撰写,其深刻的情感描写是该套曲的一大特点。

每一首歌曲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爱情、家庭、失望等主题的深刻诠释,让人们在听歌时能够感同身受,深入感受到作曲家的用心和情感。

2. 复杂的旋律与和声瓦格纳一向以其复杂的音乐结构和和声著称,而《魏森东克之歌》套曲同样不例外。

每一首歌曲都有着独特的旋律和和声,通过对旋律和和声的丰富运用,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音乐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3. 对声乐的倾心创作瓦格纳对声乐的倾心和热爱在《魏森东克之歌》套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每一首歌曲都对声乐部分有着高要求,需要歌手有着扎实的唱功基础,能够准确地表达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展现出音乐中的美妙。

三、演唱分析1. 对歌者的要求《魏森东克之歌》的演唱对歌者的要求非常高,首先是对声乐技巧的要求,需要歌者具备广阔的音域和扎实的唱功基础;其次是情感的表达,歌者需要能够深入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并通过声音的表达将这些情感真实地传递给听众;最后是对德语的要求,由于这些歌曲的歌词都是德语,歌者需要对德语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2. 舞台表现力《魏森东克之歌》的演唱还需要歌者具备出色的舞台表现力,能够将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真实地展现出来,与音乐相互配合,达到更加出色的演出效果。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摘要】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作品。

本文将对该套曲的创作过程进行探讨,分析作品的音乐特征和歌词内涵。

演唱技巧与要点也将得到详细展示。

结合艺术魅力、歌唱者的挑战与要求以及音乐爱好者的欣赏价值,将全面展现这部套曲的魅力与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的独特魅力,并对其音乐艺术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

【关键词】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演唱分析、历史背景、创作背景、音乐特征、歌词分析、演唱技巧、艺术魅力、挑战与要求、欣赏价值。

1. 引言1.1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音乐特征的作品。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瓦格纳作为作曲家的精湛技艺,还体现了他对文学和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

在这部套曲中,瓦格纳巧妙地结合了德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元素,为听众呈现了一场充满深情和悲壮气氛的音乐盛宴。

《魏森东克之歌》的音乐特征极具瓦格纳风格,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作品中的旋律优美动人,旋律线条清晰流畅,展现出瓦格纳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深刻理解。

作品的和声编配丰富多彩,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激越的世界之中。

在演唱方面,歌唱者需要具备极高的技巧和表现力。

他们不仅需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节奏和情感走向,还要能够通过声音表达出作品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和情感。

演唱这部作品对歌唱者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唱功和情感表达能力。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瓦格纳作为音乐大师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和情感。

2. 正文2.1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的历史背景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源自19世纪末德国音乐浪潮,是将小型音乐形式与歌唱艺术结合的产物。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陆丽荣(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0030)【摘要】瓦格纳是浪漫主义时期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一生创作大量作品,他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他的艺术歌曲不像歌剧作品那样流传广泛,但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体现了不一样的瓦格纳。

【关键词】艺术歌曲;乐剧;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080-02【本文著录格式】陆丽荣.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J].北方音乐,2020,03(06):80-81.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出生于莱比锡,成长于他母亲与他继父的家庭,他们是一个戏剧家庭,因此,瓦格纳自幼就对德累斯顿和莱比锡的舞台有所认知。

1831年进入莱比锡大学正式学习音乐,写作了一系列早期作品。

1832年,瓦格纳开始了音乐职业生涯。

他的歌剧创作生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瓦格纳最成功的歌剧作品为《黎恩济》,它是一部典型的法国大歌剧,1842年上演于德累斯顿宫廷歌剧院。

19世纪40年代,瓦格纳相继完成三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分别是《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和《罗恩格林》。

中期,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瓦格纳因参与德累斯顿暴动,被迫流亡瑞士,动手写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包括《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四部歌剧,是音乐史中罕有的“四联剧”。

悲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完成标志着瓦格纳的“乐剧”理想的实现。

“乐剧”是瓦格纳伟大的创作,他认为完美的歌剧应当像古希腊悲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紧密地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将这种新型乐剧称为“乐剧”。

晚期,喜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充满了明朗的朝气、自信和幽默。

在《特里斯坦》的创作早期,恰逢瓦格纳与马蒂尔德·维森东克的著名恋情。

瓦格纳歌曲《梦》的伴奏特色探析

瓦格纳歌曲《梦》的伴奏特色探析

瓦格纳歌曲《梦》的伴奏特色探析作者:邹红云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瓦格纳的歌曲《梦》出自于他的套曲《魏森东克歌曲》,这套歌曲是与他的里程碑似的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同时创作的,而仅从伴奏特色上来看,《梦》是五首歌曲中最具特色的。

本文以《梦》的歌曲伴奏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歌曲的前奏尾奏、半音化的声部进行和管弦乐队的编配这三方面来具体探讨。

[关键词]前奏;尾奏;半音化;管弦乐队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12-0065-02瓦格纳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伟大的歌剧革新者。

在他创作具有改革意义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同时,根据玛蒂尔德·魏森东克的诗歌,于1857年—1858年间在苏黎世写成了一套歌曲《魏森东克歌曲》。

《梦》是作曲家在这套歌曲中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表明心迹的一首,并且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心爱的恋人玛蒂尔德。

对称性的前奏和尾奏、半音化的和声进行、管弦乐队的配置等音乐手法的使用,让这首歌曲更富有梦幻般的诗意,与标题遥相呼应。

一、对称性的前奏和尾奏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最喜爱的声乐体裁,作为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词曲结合紧密,钢琴伴奏提高到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他身后的作曲家舒曼更加注重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让歌曲的伴奏发挥出淋漓尽致的效果;瓦格纳在前代作曲家的基础上,运用管弦乐队来对艺术歌曲进行伴奏,对称的前奏和尾奏营造出歌曲虚无缥缈的意境。

首先,从音乐的大致长度来看,《梦》的前奏和尾奏是对称均衡的,都是16小节,只是尾奏开始时有一小节的重叠进入,结束时有一个小节的补充;其次,从音乐结构来看,前奏在适当、不过分的快速以及极弱的力度下运用同和弦反复来开始“梦”的音乐,似乎描绘出情人在梦中的喃喃耳语。

(见例1)四小节后,在上方和下方各增加了一个声部:高声部出现渐弱的下行二度的长音(第5~6小节),低声部加入了一个主长音,延续了前四小节中主音的反复。

论瓦格纳的歌曲创作

论瓦格纳的歌曲创作

文海艺苑LrrERARYGALLERY声乐舞蹈论瓦格纳的歌曲创作邹红云(黄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湖北黄石435003)摘要:瓦格纳作为歌剧改革大师闻名于世,他的歌曲创作没有引起关注。

本文从作曲家的歌曲创作入手,通过追溯他的歌曲创作历程,将他的歌曲创作领域进行分期。

阐述各个时期不同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重点关注他成熟时期的经典之作——<魏森东克歌由>。

关键词:早期中期成熟时期晚期魏森东克歌曲中图分类号:J6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8-0047—02理夏德·瓦格纳(Ricl埘dwa印%1813—1883)作为“歌剧艺术的改革者”傲然挺立在19世纪德国伟大作曲家之林,他所依靠的是12部歌剧。

从其创作领域和艺术成就来看,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但此外。

他还创作有9首序曲、1部交响曲、4首钢琴奏鸣曲和大量的合唱曲以及艺术歌曲等。

对于瓦格纳来说。

他的主要创作重心和领域并不是歌曲。

在歌曲创作上他只给予了极少数的时问和精力,因而歌曲的数量也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能磨灭他对浪漫主义时期歌曲创作领域的贡献。

其实歌曲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从1829年的独唱曲(wWv3)到1871年4月为路易斯·克拉伏特(L删iBh出)而作的<太多约定)(wwvl05),他一生所创作的歌曲共22部(由于其中包括歌曲和套曲而总称为部),丢失4部,片段3部,现存完整的15部。

一、歌曲创作早期在他全部的歌曲作品中,根据其创作时间,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歌曲的创作早期、中期、成熟时期和晚期。

早期主要指1828—1838年,这个阶段是瓦格纳歌馥创作的初次尝试.包括了1829、1830年创作的两首独口昌曲、1831年为歌德的<浮土德>而作的七首作品和独唱曲《:钟声>等。

这个时期,年少的瓦格纳正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作曲技术和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

1832年,他创作了<C大调交响曲》,由于这部作品在莱比锡上演获得成功,使他在音乐的道路上出现了新的机遇。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精神内涵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精神内涵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精神内涵摘要本论文以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魏森东克歌曲》为出发点,仅从精神内涵这一角度对此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剖析。

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套歌曲蕴涵了19世纪50年代的瓦格纳作为一个在异国漂泊已近10年的、有国不能归的政治流亡者的情感和精神状况,以及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

关键词玛蒂尔德叔本华悲观主义矛盾冲突瓦格纳作为歌剧改革大师闻名于世,他的《魏森东克歌曲》一直被作为乐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副产品而未引起重视。

这套歌曲是瓦格纳根据玛蒂尔德·魏森东克的诗篇于1857—1858年在苏黎世写成的,包括《天使》(der engel)、《静止》(stehe still)、《在温室里》(im treibhaus)、《痛苦》(schmerzen)和《梦》(tr?ume)五首。

事实上,正是这套歌曲奠定了瓦格纳在19世纪艺术歌曲领域中的一席之地,并对其身后的作曲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魏森东克歌曲》不仅在音乐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具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一、情感上的矛盾在创作《魏森东克歌曲》之际,瓦格纳与妻子明娜的婚姻已经频临瓦解。

这时,玛蒂尔德走入他的生活,瓦格纳立即被卷入到感情的矛盾和旋涡之中。

玛蒂尔德·魏森东克(mathilder wesendonck)是德国的一位女诗人和剧作家,1848她与苏黎世的大商人奥托·魏森东克(1815—1896)结婚,并为奥托生了5个小孩。

在波恩,玛蒂尔德可以算上是19世纪最著名的女性,但是过多的私生活使她的名气变得黯淡无光。

因为人们一旦议论到玛蒂尔德,就把她和瓦格纳联系到一起。

1849年秋天,瓦格纳来到苏黎世,从此,开始了十二年的流亡生活。

他侨居苏黎世,经常手头拮据,但却过着相当舒适的家庭生活。

在德国、法国,同时也在美国,他的声望与日俱增。

1852年初,魏森东克夫妇也迁居到苏黎士,很快就结识了社交圈子的核心人物瓦格纳,他们对这位天才的音乐家推崇备至,也给予他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结构分析

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结构分析
《 天使》 和《 静止 》 中 韵脚 属 于 此 类 ; 但 另 一类 是 一 个 诗节 中一 、
第 1 节
3 . I 6
第 2节
l 8 . 3 0
第 3节
3 1 . 5 3
第4 节 尾奏
5 4 . 8 6 8 6 . 9 5
结构 调性 拍号 八六拍 歌词 首旬
的进 行 ; 第 4诗 节 的 结尾 也 用 了相 同 的手 法 ( 5 5 小节) , F调 的
前奏
1 . 4
第1 节 第 2节
4 . 8 9 . 1 3 A b B
第 3节
1 4 . 1 8
第 4节
I 9 . 2 5 A f
尾奏
2 5 . 3 l
例, 它由5 个 诗 节组 成 ( 见表 5 ) 。第 1 诗 节 的 结尾 ( 3 0 、 3 1 小 节) , 和 声上 是 F大 调 的重 属七 和 弦 的 两 小节 延续 ( 见例 1 ) : 第
结构 调性
A ( a 4 a ‘ 4
b 4 a ” 4 )
A ’

拍号 八六、 八六√ 九 八六拍 八九 歌词 首句 H o c h g c w b l b t c S c h w e i g e n d We ; t Wo h I U n d S t i l l e I ● n i c h w t e w i r d ‘ s
八六、 八九
表4 : 歌曲《 痛 苦》 的 整体 结构
诗节
小节数 结构 调性
拍号 四 四拍
2诗节的结尾 ( 3 9 、 4 0小节) , 和声上是 F大调 V I 属七和弦的延
续: 第3 诗 节 的 结尾 ( 4 7 、 4 8 小节) 是 F大 调 V I 7 ——I V 7 ——V 9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重要作品之一,它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在音乐界备受瞩目。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部套曲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

瓦格纳是19世纪德国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以其宏伟的歌剧作品著称于世。

《魏森东克之歌》是他在歌剧之外的作品,它包括了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诗人的诗歌,构成了一部深沉、充满力量的艺术歌曲套曲。

这部作品展现了瓦格纳对德国文化及其历史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

我们来谈谈《魏森东克之歌》的艺术特征。

这部套曲共有五首歌曲,分别是《黎明之歌》、《灵感之歌》、《爱之歌》、《寂静之歌》和《命运之歌》。

每一首歌曲都具有浓厚的德国浪漫主义色彩,旋律激昂,动人心弦。

瓦格纳在作曲上巧妙地运用了管弦乐的配器,使得歌曲更富于戏剧性和表现力。

在旋律方面,瓦格纳的音乐具有很强的动感和节奏感,让人听了不禁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瓦格纳在歌词的选择上也非常讲究,他选用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使得整个套曲更富有内涵,更具有思想性。

我们来分析一下《魏森东克之歌》的演唱特点。

对于歌手来说,演唱这部套曲需要具有很强的音乐功底和表达能力。

歌手需要具备宽广的音域和出色的音准,因为这部套曲中有一些高难度的音乐段落需要歌手有强大的演唱能力来征服。

歌手需要能够很好地理解瓦格纳的音乐思想,把握好歌曲的情感表达,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歌曲的内在张力和意境。

歌手在演唱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戏剧表现力,使得每一首歌曲都能够有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个性。

演唱《魏森东克之歌》需要歌手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才能把这部套曲完美地呈现出来。

在过去的演唱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歌唱家演唱过《魏森东克之歌》,他们通过自己的演绎为这部套曲注入了不同的风格和韵味。

比如说德国男高音希齐诺·达科斯塔把这部套曲演绎得充满了豪迈与激昂,而女高音里卡尔达·穆勒则在她的演唱中展现了一种婉转动人的情感。

魏来五道艺术简历

魏来五道艺术简历

魏来五道艺术简历
佚名
【期刊名称】《商情》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魏来字逴志,号五道,先祖北京顺义,南移湖北沔阳,生于江西南昌,5岁随父江西著名书法家魏大愚先生临池习书,至今几十载。

已获江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国立东京学艺大学院书法美术教育硕士学位,取得日本艺术家签证,师从小木太法教授,韩天衡教授。

曾任江西中医学院医古文讲师,现为旅日华侨,任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院长,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顾问,兼任江西大学,西北大学,天津艺术教育学院,深圳青年学院,
【总页数】3页(P封2-封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魏为财、蒋启晖设计作品选 [J],
2.魏来五道先生来我院作《艺术与人生》讲座 [J], 无
3.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J], 陆丽荣
4.学者简介魏继昆教授简历及学术成果 [J],
5.“依波艺术时光·魏松专场音乐会”引领国表与艺术跨界合作新高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精神内涵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精神内涵

处才能找到幸福 。”【】 1从信笺中,我们可 以看 出 瓦格 纳 对 玛 蒂 尔 德 深 深 地 迷 恋 ,认 为 在 她 身 上 才 能 找 到 幸福 。 但 是 ,他 执 着 地 追 求 了 这 种
高 尚的 爱 情 吗 ? 从 几 个 月 后 的 信 件 中我 们 会 明 白他 的 决 定和 取 舍 。
论瓦格纳 《 淼东克歌曲》的精袖内涵 魏
4 50 湖 北 理工 学 院艺 术 学 院 邹 红云 30 3
摘 要 本论文以 1 世纪德 国作曲家瓦格纳 9 的 魏森 东克歌 曲 为出发点 ,仅从精神 内涵
这 一 角度 对 此 进 行全 面 而深 入 地 剖析 。从 一 定
在 它 的 碧 波 之 中 的 时 候 , 一 切 都 具 有 无 比 的 真 实 ,我 也 对 自己 充 满 信 心 !于 是 再 没 有 主 体 和 客 体 的 分 界 ,一 切 都 合 而 为 一 、 统 一 起 来 了。 这 是 深 邃 的 、 不 可 测 量 的 和 谐 !啊 ,宁 静 产 生
边 的 骗 子 。 他 主 要 的 思 想 就 是 对 生 活 渴 望 的 拒 绝 ,这 是 十 分 可 怕 的 , 但 这 正 说 明 了 他 还 有
一 一
谁 要 是 想 从 外 部 去 获 得 世 界 和 宁 静 ,谁 就 是 傻 瓜 。 只 有 盲 人 才 看 不 见 你 的 眼 睛 ,在 它 之 中 找 不 到 自己 的 灵 魂 !只 有 在 内 心 ,只 有 在 灵 魂 深
了 ,宁 静 之 中蕴 藏 着 最 高 的 、完 美 的生 活 !呵 ,
路 上找 到 了叔 本 华 的思 想 王 国 。 15 8 4年 秋 , 瓦 格 纳 在 写 给 李 斯 特 的 一 封 信 中 说 : “ 不 久 , 我 将 和 另 一 个 人 合 作 , 他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摘要】《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一部充满深刻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本文从艺术特征、音乐风格、歌词内容、演唱技巧和演唱表现等多个方面对这部套曲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套曲的音乐结构、节奏感和和声运用进行探讨,揭示了瓦格纳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歌词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内容的解读,展现了套曲深邃的内涵。

在演唱方面,套曲要求演唱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表现力,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传达,将音乐与故事完美结合。

最终,套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方式的巧妙结合,展现出其在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要意义,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启发。

【关键词】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 魏森东克之歌, 艺术特征, 演唱分析, 音乐风格, 歌词内容, 演唱技巧, 演唱表现, 结合方式, 音乐艺术, 重要意义1. 引言1.1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简介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一部著名音乐作品。

这部曲目包含了多首歌曲,以其深刻的音乐内涵和卓越的艺术表现而闻名于世。

《魏森东克之歌》不仅在音乐结构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歌词内容和演唱方式上也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这部曲目融合了瓦格纳浪漫主义的音乐思想,展现了作曲家对生命、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通过《魏森东克之歌》,瓦格纳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引领着听众进入一个充满哲学思考和情感共鸣的音乐世界。

这部套曲不仅具有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而且在演唱表现方面也要求演唱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魏森东克之歌》是瓦格纳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艺术意义和历史价值。

2. 正文2.1 《魏森东克之歌》的艺术特征分析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一部富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艺术作品,具有以下几点独特的艺术特征:在音乐结构上,《魏森东克之歌》融合了瓦格纳音乐剧的叙事性和歌剧的唱腔,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曲中的旋律流畅优美,旋律线条清晰,情感传达深刻,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浓厚戏剧性和音乐性的艺术歌曲套曲。

这部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在音乐界备受赞誉,被誉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魏森东克之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我们来看一下《魏森东克之歌》的艺术特征。

这部作品在音乐风格上融合了浪漫主义和戏剧性的元素,表现出瓦格纳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

整部套曲由多个歌曲组成,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构思。

从音乐的结构上来看,瓦格纳巧妙地运用了回旋曲式和主题变奏等技巧,使整个套曲在音乐结构上既有连贯性又有变化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魏森东克之歌》在歌词和主题上的表现。

瓦格纳精心挑选了莫泊桑的诗作作为《魏森东克之歌》的歌词,这些诗作不仅在诗歌形式上别具一格,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深入人心。

这些歌词与瓦格纳的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情感丰富的音乐套曲。

主题方面,《魏森东克之歌》探讨了爱情、生命和命运等深刻的主题,通过音乐和歌词的表达,使人们对这些主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来分析一下《魏森东克之歌》的演唱技巧。

这部作品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和声乐技巧,因此演唱《魏森东克之歌》是对演唱者综合素质的一种挑战。

演唱者要具备扎实的唱功和音准,能够准确地表达瓦格纳复杂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要求。

演唱者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表演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能够在演唱中完美地诠释出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演唱《魏森东克之歌》还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地把握瓦格纳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使演唱更加准确和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