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袁玉丽余秀华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23期
新县植保站袁玉丽
新县原种场余秀华
近年来,新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
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特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01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3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 946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通过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粮油高产创建、高产示范的辐射带动,全县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2亿kg,较2005年增长10%以上;油料总产量2 900多万kg,较2005年增长近90%。
(三)特色种植初具规模
一是加快优质粮油和茶叶基地建设。超级稻年种植面积达1.07万hm2,双低油菜0.67万
hm2,花生0.53万hm2,其中地膜花生0.2万多hm2,优质茶叶基地面积发展到1.3万hm2。二
是蔬菜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以来,新县制定和出台了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共扶持
和培育发展蔬菜种植大户300多家,建设大棚蔬菜基地面积近266.67hm2,年创经济效益达3 600多万元。三是扶持发展中药材产业。截至2013年底,全县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改造利用
野生中药材基地面积共0.2万hm2。2014年又新发展葛根、杭白菊、红豆杉等中药材种植基地466.67hm2。
(四)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
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2013年,新林茶业、安太植物
油两大农业产业化集群被省政府审核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新林公司荣获了“中国茶
叶行业百强”称号,安太公司的“安太”牌山野菜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羚锐”
商标被评为全国著名驰名商标;全县共有认证有机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全县共发展粮油、茶叶、中药材、果蔬等特色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17余家,其中,
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27家,家庭农场34家,农村经纪人2 200多人。
(六)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成效明显
全县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4万个,推动了农村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面貌。发展休闲农业,建成了陈店乡梅花店生态园、泗店乡蔬菜标准园区、绿康源现代农业科技园等一批集农业生产示范和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农家乐、农家饭庄400多家。成功创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香山湖水塝村。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
全县1.25万hm2稻田有效灌溉面积只有60%左右,相当一部分田望天收,旱地和茶园基本没有灌溉条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2009年以来,农业生产几乎年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
(二)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新县地处山区,地势起伏不平,60%以上的田块面积在0.07hm2以下,且零星分布,不能进行机械化作业,影响农业效益的提高。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遍规模小,种植大户数量少,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发展方式粗放,比较效益低。特别是水稻、油菜、花生等传统主导产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影响到这些产业的发展;“三品一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滞后,大部分农产品仍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
(四)产业发展潜在风险大
全县缺乏一个完整科学的、具有指导长远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一些引进的新品种没有进行前期科学论证,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长期以来,具有新县特色、符合当地种植的本地品种又没有很好开发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此外,部分经营户生产经营凭主观臆想投资,对投资长期性、风险性考虑不足,发展的产业找不到增收的利润点,有的甚至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
(五)劳动力缺乏,技术人才老化
新县常年在外务工青壮年劳动力达1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1%。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弱病残和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乡土人才培育困难,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难度大,导致农业生产粗放、效益低下。农业系统内部也存在人才严重老化问题,专业技术人员45岁以上占近90%,观念和知识老化,满足不了当前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的要求。
三、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继续落实扶持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和奖励力度。
(二)加快农业基础条件建设
用3~5年改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特别是渠系配套建设,同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使农业设施能持久发挥作用,百姓能够持久受益。引进适合山区的中小型农机,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搞好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机械耕种质量,不断壮大规模经营,提高种植效益。
(三)搞好产业科学规划
尽快编制新县农业产业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规划,引导农民种植适应性好、经济效益高且符合当地种植习惯的优良作物及品种,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四)培育引进人才
围绕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村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结合农业部门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吸纳实践经验丰富、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不断充实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