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课件2(苏教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学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12422d9b89680202d82550.png)
少量水、无机盐
少量水、无机盐 和部分维生素
大部分水、无 机盐、维生素、 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小肠是吸收营 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食物的 消化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胃:吸收水和酒精 营养物质 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 的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小肠的结构
小肠绒毛 皱襞
小
肠
绒
毛细血管
毛
放
大 毛细淋巴管
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成分的主 要器官
小肠
大肠
1.小肠很长(5-7米)
1.大肠长1.5米
2.内表面积大(皱襞、绒毛) 2.只有皱襞,没有绒毛
你知道吗?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内表面 积增大了六百倍。内表面积达到200平方米, 相当于一个排球场的面积。
口腔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胃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小肠 淀 粉
脂肪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2.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是在哪里?
小肠是食物消化 的主要器官
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 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 为吸收。
在消化道中,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 要器官。
观察小肠的结构
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小肠长5~6米; 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 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 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 吸收。
可概括为哪四个字:_长、_大、_薄。
消化道各部分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各部分的吸收功能相同吗?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083e9da0116c175f0e48e7.png)
知识点二:食物的消化 :
(自学导航) 阅读课本P31-33内容观察课 本图9-14,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3]各消化道的消化 (1)口腔 ( 物理性消化: 咀嚼搅拌 化学性 消化: 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 (2)胃 ( 物理性消化:蠕动和搅拌化学性 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 消化 : ) (3)小肠(物理性消化: 蠕动和搅拌 化学性 消化: 淀粉蛋白质脂肪酶
(第2课时)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 • 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过程
知识点二:食物的消化 :
(自学导航) 阅读课本P31-33内容观察课 本图9-14,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1]食物的消化有两种:物理性消化和 化学性消化 咀嚼和搅拌 (1)什么是物理性消化? (2)什么是化学性消化?消化液分解 [问题2] 食物的消化和消化液中的酶有密切关系: (1)什么是酶?其作用是什么? 唾液淀粉 酶),胃液中含 (2)唾液中含( 胰蛋白酶),肝分泌的(胆汁 ) 胃蛋白酶),胰液中含( ( 不含消化酶,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A.脂肪的胃排空时间长
C.胆汁分泌不足
B.肝脏影响了脂肪酶的分泌
D.脂肪不易被消化
【练习与检测】 1.完成《配套练习》P17-18随堂 练习1—9题。
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
(自学导航) 阅读课本P30-31内容观察课 本图9-13,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2] :各消化道的吸收(将消化道的各部 分名称与其相关的叙述用直线连起来)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
(自学导航) 阅读课本P34-35内容观察课 本图9-15,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1]吸收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 进入人体的 循环 系统的过程叫吸收. (2)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6627fd01f69e31433294eb.png)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 馒头细嚼后能尝到甜味,这是为什么?馒头变甜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作出假设 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假设。 (三)制订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制订探究计划。 (四)完善计划 讨论并完善探究计划。
(五)实施计划 选择材料用具,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 化
胃腺:分泌_胃__液___,含__胃__蛋__白__酶,能 内消化腺 初步消化_蛋__白__质__
系 统
(位于消 肠腺:分泌__肠__液_____,含多种消化酶,能 化道内)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消化腺
外消化腺 (位于消 化道外)
唾液腺:分泌_唾__液_,含有_唾__液__淀__粉__ 酶, 能消化 _淀__粉__(糖类)_ 胰腺:分泌胰__液__,含多种消化酶, 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9.2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议一议: 请同学们说一说母亲说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名称
功能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 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二)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 ❖ 小肠长5~6米; ❖ 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 ❖ 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且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
苏教版生物七下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课件(共17张PPT)
![苏教版生物七下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b6c18bba0d4a7302763ad0.png)
统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胃腺、
肠腺等 分泌消化液、有利于消化食物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消化 食物经过的通道,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 同通道
消 化
食道
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是消化道最狭 窄的部分
道 胃 暂时贮存食物,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小肠
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食物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
复习提问
1.食物中一般都含有__蛋__白__质_、__糖__类___、__脂__肪___、 _维__生__素__、__无__机__盐__、_水____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其中蛋__白__质___、__糖__类___、_脂__肪____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 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2.连线 A.缺乏维生素A B.缺乏维生素B1 C.缺乏维生素C D.缺乏维生素D
消化液中的消化酶
唾液腺 唾液(唾液淀粉酶)只消化淀粉
肝
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消 化胰 腺
胰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胃腺 胃液(胃蛋白酶)只消化蛋白质
肠腺 肠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胰液、肠液中的酶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多肽 胰液、肠液中的酶 氨基酸
6.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 _氨_基__酸__,淀粉逐步分解成_葡__萄_糖__,脂肪逐步分解成 _甘__油___和_脂__肪_酸__。 _氨__基_酸__、 _葡__萄_糖__、 _甘__油___和_脂__肪_酸__都是能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
质。 7.淀粉化学性消化开始于_口__腔___,蛋白质化学性消化 开始于___胃___,脂肪化学性消化开始于_小__肠___。
第九章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苏教版 )
![第九章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苏教版 )](https://img.taocdn.com/s3/m/ae66ba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a.png)
泌
,能促进
的乳化.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4)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5)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参考答案:(1) 8 肝脏 胆汁 脂肪 (2)小肠 (3)1 口腔 葡萄糖 (4)3 胃 氨基酸 (5)4 小肠 甘油和脂肪酸
• 蛋白质 蛋白酶 初步消化形成多肽 肽酶 • ③脂肪的消化:
氨基酸
• 脂肪 胆汁 脂肪微粒 脂肪酶 甘油 + 脂肪酸
参考教材33页图片,小组合作,总结:
1、口腔中的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 胃中的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 小肠中的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 2、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分别是什么? • 3、消化的主要器官是?为什么?
• 2、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不消化行吗?
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转 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 3、请按照消化方式进行分类。
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六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有机物 无机物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大分子物质
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 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 被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 的主要器官。 为什么?这与小肠的结 构有关。
小肠内除大部分的甘油、 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 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 物质都被毛细血管直接 吸收进入血液。
观察小肠结构
• 目的:说明小肠结构特点。 • 器材:放大镜、培养皿、镊子、剪刀、鸭小肠等。 • 指导: 1、剪开一段鸭小肠,用水洗净。把小肠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内表面向上。 2、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小肠内表面绒毛彼此松散、伸展开来。用放大镜仔细观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0d1fb9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a.png)
继发性主动吸收:物质通过细 胞膜的主动转运过程,不消耗 能量
继发性被动吸收:物质通过细 胞膜的扩散过程,消耗能量
吸收的物质
水分:人体需要足够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 质等
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 液,参与新陈代谢
其他物质:如药物、毒素等 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 册课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汇报人: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消 化 系 统 的 概 述 03 食 物 的 消 化 04 人 体 的 吸 收 05 消 化 系 统 的 疾 病 与 防 治 06 消 化 系 统 的 卫 生 保 健
目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消化系统的概述
适量饮食: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肥 胖和营养过剩
多样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定时饮食:按时进餐,避免饥饿和暴饮 暴食
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偏 食、挑食等
06 消化系统的卫生保 健
饮食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食物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 保持餐具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避免食用过期、变质、不洁食物,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抑 郁。
心理调适: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舒畅。
社交支持: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获得情感支持和帮 助。
THANK YOU
汇报人:
食物在小肠中的蠕动和混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食物在胃中的机械性消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食物在大肠中的吸收和排出
化学性消化
消化酶的作用: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消化酶的来源:胃、胰腺和小肠 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 化学性消化的过程: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和葡萄糖
9.2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9.2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5e0b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4.png)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肝脏 ④肠腺 ⑤胰腺
A.①②③
B.②④⑤
C. ③④⑤
D.①③⑤
5.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D)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类 ④无机盐 ⑤纤维素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②①
D.②①③
6. 下图曲线表示某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
化情况,这种物质是
(A)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胃
小肠
• 脂肪 胆汁 肝脏
脂肪微粒
肠液、胰液 小肠
甘油+脂肪酸
探究主题三
营养物质的吸收
1.什么是吸收?
2.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物 质的主要器官?
探究主题三
营养物质的吸收
1.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
的循环系统的过程。
2.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小
⑴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扩大肠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 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探究主题一
食物的消化
探究 食物有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目的:说明食物在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器材:试管 烧杯 碘液 量筒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面粉
指导:⑴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会变蓝。 口腔中的唾液会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⑵实验过程演示:①第一步:加入实验物质
2ml唾液
2ml水
2ml唾液
1
2
3
2ml淀粉糊
②第二步:水浴加热
10
12
分
钟
后
3
37℃水浴
苏教版生物七下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课件(共33张PPT)
![苏教版生物七下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2f11e551e79b89680226d0.png)
A、小肠 B、食道 C、口腔 D、大肠
7、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的是( D )
A、胃 B、小肠 C、口腔 D、咽
8、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
的部位分别是( C )
A、口腔、胃、小肠 B、口腔、小肠、小肠
C、口腔、小肠、胃 D、口腔、小肠、大肠
9、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B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消化道和消化腺
2.人体的消化腺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 什么功能?
消化道的组成及功能:
口腔
咽
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空气的通道
食道
胃 暂时贮存食物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 肛门
消化腺的组成及功能:
唾液腺
分泌唾液
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酶)
Hale Waihona Puke 胰腺分泌胰液胃腺分泌胃液
肠腺
分泌肠液
学以致用
1、消化道包括口腔、_咽___、食道、 ___胃___、_小__肠__、_大__肠___、肛门等,其中 既是呼吸道又是消化道的共同通道的是 __咽___,具有暂时贮存食物的是__胃__,消 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小__肠_____。
2、牙的类型、结构及组成有哪些?
3、龋洞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预防?
唾液腺
消
胃腺
化 肝脏
腺
胰腺
肠腺
口腔
消
咽
食道
胃
化
小肠
大肠
道
肛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
消
小肠、大肠、肛门
化
系
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 肠腺
牙齿的结构与龋齿的模式图
7、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的是( D )
A、胃 B、小肠 C、口腔 D、咽
8、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
的部位分别是( C )
A、口腔、胃、小肠 B、口腔、小肠、小肠
C、口腔、小肠、胃 D、口腔、小肠、大肠
9、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B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消化道和消化腺
2.人体的消化腺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 什么功能?
消化道的组成及功能:
口腔
咽
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空气的通道
食道
胃 暂时贮存食物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 肛门
消化腺的组成及功能:
唾液腺
分泌唾液
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酶)
Hale Waihona Puke 胰腺分泌胰液胃腺分泌胃液
肠腺
分泌肠液
学以致用
1、消化道包括口腔、_咽___、食道、 ___胃___、_小__肠__、_大__肠___、肛门等,其中 既是呼吸道又是消化道的共同通道的是 __咽___,具有暂时贮存食物的是__胃__,消 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小__肠_____。
2、牙的类型、结构及组成有哪些?
3、龋洞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预防?
唾液腺
消
胃腺
化 肝脏
腺
胰腺
肠腺
口腔
消
咽
食道
胃
化
小肠
大肠
道
肛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
消
小肠、大肠、肛门
化
系
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 肠腺
牙齿的结构与龋齿的模式图
生物七年级下(苏教版) 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
![生物七年级下(苏教版) 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https://img.taocdn.com/s3/m/ba9873d4680203d8ce2f24d8.png)
C.胃壁中具有肌肉层
D.胃的作用就是储存食物
3.小伟患龋齿,近日非常疼痛,说明细菌已侵入到他
的( D )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4.人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要依靠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 吸收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两部
分组成。 5.口腔是消化道的 开始 。口腔中 舌 的搅拌和 牙齿 的咀嚼,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消化腺
消化道
唾液腺
口腔 咽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
食道
胃腺
胰腺
肠腺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调查:以组 为单位,按 课本指导完 成P26调查
要求:说出牙 齿的组成及结 构,并分析龋 齿形成的原因
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智齿
1.牙齿的结构
牙1冠
牙釉4质
牙颈2 牙3根
牙本5质 牙髓6
2.牙齿的功能:咀嚼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3.调查:龋齿发生率
⑵消化道各部分的作用 ①口腔: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②咽、食道:食物的通道 ③胃:暂时储存食物,食物在胃里变成食糜,内
有胃壁分泌胃液 ④小肠: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⑤大肠: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⑥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2.消化腺 ⑴消化腺的种类和作用
1 唾液腺 分泌唾液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 肠-肛门。
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等。
达标训练
1.下列生活习惯,容易形成龋齿的是( B )
A.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B.喜爱吃零食、甜食
C.喜欢喝牛奶、多吃肉类
D.多吃蔬菜、水果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https://img.taocdn.com/s3/m/c31409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c.png)
02
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物理性消化
食物在口腔中的咀嚼和混合 食物在胃中的搅拌和混合 食物在小肠中的蠕动和混合 食物在大肠中的吸收和排出
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消化酶:在消化系统中发挥作用,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消化过程:食物进入口腔,通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进入胃,再进入小肠,最后进入大肠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课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
汇报人:
目录
01 消 化 系 统 的 组 成 02 食 物 的 消 化 03 营 养 物 质 的 吸 收 04 消 化 系 统 的 疾 病 与 防 治 05 消 化 系 统 的 保 健
01
消化: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肽酶、糖苷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铁、锌等
水:主要来 源于食物中 的水分和饮
料等
04
消化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黏膜的炎症,可 能导致胃痛、胃胀、恶心 等症状
胃溃疡:胃黏膜的溃疡, 可能导致胃痛、胃胀、恶 心等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 黏膜的溃疡,可能导致胃 痛、胃胀、恶心等症状
肠炎:肠道的炎症,可能 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 症状
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胃 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 吸收
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添加 标题
运动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增强消 化功能
添加 标题
适当的休息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 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添加 标题
运动和休息要适度,过度运动会增加消化系 统的负担,而过度休息则会导致消化功能减 弱
苏教版生物七下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消化》教学课件(共20张PPT)
![苏教版生物七下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消化》教学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0719ab81c758f5f71f6716.png)
1.食物中能被消化道直接的营养是 维生、素、水、、无机盐。 2.食物中需要消化的营养是 淀粉、、蛋白质、、脂肪 。 3.消化的方式有 物理性消化 和 化学性消化 两种。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属 于 物理性消化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被消化 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 化学性消化 。 4.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分解成 氨基酸 , 淀粉最终分解成 淀粉 ,脂肪的最终分解成 甘油 、 和 脂肪酸 。
2.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什么?
设置对照实验
小组学习讨论,抽取回答内容
活动3 食物的消化过程
以表格做引领,小组讨论学习,小组长抽取提前写好
“淀粉组”“蛋白质组”“脂肪组”,每组派代表屏 幕前回答抽取到的内容。
营养 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参与消化的消化液 种类
唾液、胰液、肠液
与消化该成分 最终消化产 有关的消化道 物 器官
品尝美食
请每组派一 名学生代表品尝 馒头和牛肉,说 出味道有无变化。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
学习目标: 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重点)
2.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难点)
学习过程记录
记录员:万曼宇 监督员:周文洛
学习新知:食物的消化
活动一:预习检测 小组抢答
2. 实验提示:
(1)淀粉遇碘会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口腔内的温度约37℃。 (3)确保单一变量。
1.收集唾液( 组长指导收集:棉球直接压在舌下,
再用针筒挤出)。
2.⑴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干馒头屑(盖上
试管底部);
⑵用
B试管中加清水 2毫升,在A试管中
加唾液2毫升,用玻璃棒搅拌。
2.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什么?
设置对照实验
小组学习讨论,抽取回答内容
活动3 食物的消化过程
以表格做引领,小组讨论学习,小组长抽取提前写好
“淀粉组”“蛋白质组”“脂肪组”,每组派代表屏 幕前回答抽取到的内容。
营养 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参与消化的消化液 种类
唾液、胰液、肠液
与消化该成分 最终消化产 有关的消化道 物 器官
品尝美食
请每组派一 名学生代表品尝 馒头和牛肉,说 出味道有无变化。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
学习目标: 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重点)
2.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难点)
学习过程记录
记录员:万曼宇 监督员:周文洛
学习新知:食物的消化
活动一:预习检测 小组抢答
2. 实验提示:
(1)淀粉遇碘会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口腔内的温度约37℃。 (3)确保单一变量。
1.收集唾液( 组长指导收集:棉球直接压在舌下,
再用针筒挤出)。
2.⑴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干馒头屑(盖上
试管底部);
⑵用
B试管中加清水 2毫升,在A试管中
加唾液2毫升,用玻璃棒搅拌。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课件2 (共37张PPT)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课件2 (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9b35ebc5da50e2534d7fc7.png)
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姗姗。
二、食物的消化
• 自主预习:阅读P31-33“食物的 消化”部分,在课本上圈点勾 画出重要内容。
• 小组讨论:每人围绕预习内容 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问题。
预习检测
• 1、食物的消化与 消化液中的酶
有密切的关系。
• 2、酶是活细胞 产生的,具催有化
能
力的一类有机物,生也物称催化剂
要求:说出牙 齿的组成及结 构,并分析龋 齿形成的原因
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智齿
1.牙齿的结构
牙1冠
牙釉4质
牙颈2 牙3根
牙本5质 牙髓6
2.牙齿的功能:咀嚼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3.调查:龋齿发生率
目的:分析龋齿的形成原因
患龋齿的人数 调查人数
龋齿发生率
龋齿是怎样发生的?
1.你能说明龋齿的形成过程吗? 口腔内的细菌能够将糖类变成酸液,酸液会慢慢腐蚀牙釉质。牙釉 质受到腐蚀会逐渐变软、变色,当腐蚀由牙釉质发展到牙本质时, 会逐渐形成龋洞深入到牙髓腔。 2.举l~2例说明保护牙齿的方法。 每天刷牙,饭后漱口等。
5 小肠 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6 大肠 消化道的末段 7 肛门
⑵消化道各部分的作用 ①口腔: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②咽、食道:食物的通道 ③胃:暂时储存食物,食物在胃里变成食糜,内
有胃壁分泌胃液 ④小肠: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⑤大肠: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⑥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1
12
0
分
钟
3
后
37℃水浴
碘液
1
2
3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口腔、胃、小肠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
二、食物的消化
• 自主预习:阅读P31-33“食物的 消化”部分,在课本上圈点勾 画出重要内容。
• 小组讨论:每人围绕预习内容 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问题。
预习检测
• 1、食物的消化与 消化液中的酶
有密切的关系。
• 2、酶是活细胞 产生的,具催有化
能
力的一类有机物,生也物称催化剂
要求:说出牙 齿的组成及结 构,并分析龋 齿形成的原因
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智齿
1.牙齿的结构
牙1冠
牙釉4质
牙颈2 牙3根
牙本5质 牙髓6
2.牙齿的功能:咀嚼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3.调查:龋齿发生率
目的:分析龋齿的形成原因
患龋齿的人数 调查人数
龋齿发生率
龋齿是怎样发生的?
1.你能说明龋齿的形成过程吗? 口腔内的细菌能够将糖类变成酸液,酸液会慢慢腐蚀牙釉质。牙釉 质受到腐蚀会逐渐变软、变色,当腐蚀由牙釉质发展到牙本质时, 会逐渐形成龋洞深入到牙髓腔。 2.举l~2例说明保护牙齿的方法。 每天刷牙,饭后漱口等。
5 小肠 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6 大肠 消化道的末段 7 肛门
⑵消化道各部分的作用 ①口腔: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②咽、食道:食物的通道 ③胃:暂时储存食物,食物在胃里变成食糜,内
有胃壁分泌胃液 ④小肠: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⑤大肠: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⑥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1
12
0
分
钟
3
后
37℃水浴
碘液
1
2
3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口腔、胃、小肠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
苏教版七下生物 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 课件 (共32张PPT)
![苏教版七下生物 9.2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 课件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9718bcf705cc175527098c.png)
1.口腔
舌唾液腺导管牙Fra bibliotek的开口
唇
位置:上下颌骨的牙槽内. 分类: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功能:切断、撕裂和磨碎 (咀嚼食物)
牙齿的形态结构:
牙 牙冠 齿 的 牙颈 三 部 分 牙根
牙釉质(人体最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
牙髓(牙髓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 牙骨质
龋(qǔ)齿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预防?
讨论:为什么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 收场所?
小 肠 结 构
小肠绒毛 皱襞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肠腺
小
肠
绒
毛
放
毛细血管
大
(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
毛细淋巴管
(吸收部分甘油和脂肪酸)
讨论: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1、长:小肠全长5-7米。 2、大:小肠的皱襞、小肠绒毛增大
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3、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
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性消化,产生了 新物质(有甜味的麦芽糖)。
探究实验:口腔内化学性消化
1、目的: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2. 提供的仪器及试剂:
试管 烧杯 碘液 量筒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面粉
3. 实验提示:
淀粉遇碘会变蓝,口腔中的唾液会将淀 粉分解成麦芽糖。
2ml唾液
2ml水
小肠
蛋白酶 蛋白质
胃、小肠
氨基酸
胆汁
脂肪酶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细淋巴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多:含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
口腔
【导学展示】 咽
食道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课件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2)》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e99b6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c.png)
氨基酸
脂肪
甘油+脂肪酸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胃
小肠
大肠
吸收的营养成分 少量水和酒精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 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收 功
能
4、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管,可加快物质的运输。
5、小肠是消化道最长是一段。 既有消化也有吸收功能
本节小结: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二、食物的消化:
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糖类
葡萄糖
蛋白质
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它们数量甚多,都直 接开口进入消化道,如胃腺、肠腺等。
二、食物的消化:
阅读课本P126页,思考: 1、消化系统有哪三个主要功能? 2、什么叫消化? 3、消化有哪两种类型?是否都有消化液参与消化?
某同学上完体育课比较迟,时间紧迫,他到饭堂狼吞虎咽,吃过饭后感 觉胃有点不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
2、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
肌肉层的收缩可导致胃的蠕动,研磨食物。
3、小肠壁有哪些结构特点?
吸收的概念:
少量水、酒 精和无机盐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
血液的过程。
水、无机盐、维
1、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 部位:胃、小肠、大肠。
生素、葡萄糖、氨 基酸、甘油和脂肪
酸
2、各部分吸收的营养物质:
口腔 消 化 道
小肠
大肠
咽 食道 胃
肛门
唾液腺
消 化 腺
肠腺
肝脏 胃腺 胰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 分解的过程
探究: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目的: 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淀粉糊 试管 1 2 3 加入 物质 唾液 水 唾液 37°C 水浴 碘液 加热 实验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解 释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 分解成麦芽糖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水解 唾液淀粉酶需在适宜的温 度下发挥高效的催化能力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淀 粉 脂 肪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吸收: 营养成分通过消化
道壁进入人体的循 环系统的过程。
4、小肠
小肠的结构
讨论: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 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关系。 小肠全长5-7米,小肠的皱襞、小肠 绒毛和每个小肠绒细胞游离面上的10003000根微绒毛,使小肠的总吸收面积可 达200m2。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 高吸收效率。
2、胃
浆膜
———肌肉层 ———黏膜下层 ————黏膜
3、大肠
食物的消化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 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 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
消化的形式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 肠的蠕动等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消 化 系 统 的 组 成
人体的消化 系统由一条 消化道和 一些能分泌 消化液的消 化腺组成。
咽
口腔 食道 唾液腺
肝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胰腺
消 化 系 统
口腔 咽 食道 消化食物和 消化道 胃 小肠 吸收营养物质等 大肠 肛门 分泌 进入 口腔 唾液 唾液腺 胃腺 分泌 胃液 进入 胃 消化腺 肝脏 分泌 胆汁进入小肠 分泌 进入 胰腺 小肠 胰液 分泌 进入 小肠 肠腺 肠液
思考以下问题: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 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 提出问题:淀粉在口腔内发生化学性消化吗?
2. 是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作出假设: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性消 化,产生了新物质(有甜味的糖)。
1、口腔
舌
唾液分的咀嚼
牙齿的结构
牙冠 1 牙颈 2 牙根 3 牙釉质 4 牙本质 5 牙髓 6
调查: 龋齿发生率
目的:分析龋齿的形成原因
患龋齿的人数 调查人数 龋齿发生率
龋齿是怎样发生的?
• 你能说明龋齿的形成过程吗?举 l-2例说明保护牙齿的方法。
探究实验:
1. 提供的仪器及试剂:
试管 烧杯 碘液 量筒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面粉
2. 实验提示:
淀粉遇碘会变蓝,口腔中的唾液会将淀 粉分解成麦芽糖。
2ml唾液
2ml水
2ml唾液
1
2
3
2ml淀粉糊
1 0 分 钟 后
1 2
3
37℃水浴
碘液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