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
高中语文3.3《六国论》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在学生学完苏询的《六国论》后,为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六国破灭”根本原因,以及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苏洵《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未学过的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自己对“六国破灭”原因的新的认识),我选定苏轼和苏辙的同题文章为材料,进行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
因此,后两文的教学,不应只是对前文的简单重复,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读读背背”上,也不是单向的传授或灌输,而应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重点是收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目标①帮助学生明确两文的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证的方法②简单比较三篇同题文章的同中之异及其优劣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3.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
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容量,并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多角度地认识事物,通过比较鉴别,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我认为,只要条件许可(教学时间充裕、查找资料方便),不妨多搞几次。
在反复中加以强化。
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与李渔的《芙蕖》,徐迟的《黄山记》与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刘伯羽的《长江三峡》与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高尔基的《母亲》与叶圣陶的《夜》,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与王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等等。
此外,若对于节选的文章,也可补讲删节的部分。
比如:苟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的中、下篇,陶渊明《饮酒》诗的另外几首,剪伯赞的《内蒙访古)的另外几节,等等。
总之,一看学生需要,即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看可能,即教学时间许可,都可大胆尝试。
高一语文(六国论(第一课时))教案
六国论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40%,可见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在我国古代政论文中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效仿、学习。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一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理解能力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分析综合能力及鉴赏评析能力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地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三、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如实词意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2.情感与态度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引导——启发——点拨四、教学重难点(1)文言知识的积累。
(2)学习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探究作者创作意图,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力,感受中国古代文人关心天下兴亡的情感。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那么,我们如何以史为镜呢?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下面,我们就学习《六国论》,看看战国七雄中的秦国是怎么演变为一枝独秀的。
苏洵的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论证技巧证明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
哪位同学对苏洵有印象?(二)知识背景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某某眉山县)人,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观点。
2. 分析《六国论》中的历史背景和苏洵的论点。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 教学重点- 《六国论》中的历史事件和苏洵的分析。
- 苏洵对六国灭亡原因的探讨。
#### 教学难点- 理解苏洵的论点和历史背景的联系。
-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 《六国论》原文-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学生对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为理解《六国论》打下基础。
##### 新课讲解1. 文本阅读:学生阅读《六国论》原文,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难点。
2. 内容解析:- 讲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苏洵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
- 分析苏洵的观点,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历史背景:结合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讲解六国灭亡的背景。
4. 论点分析:分析苏洵的论点,讨论其合理性。
##### 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苏洵的观点是否适用于现代国家治理。
2.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 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对《六国论》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论述如果自己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会如何避免国家的灭亡。
##### 课堂总结1. 总结《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苏洵的观点。
2. 强调历史分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历史思维。
#### 作业布置-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准备下一次课的讨论。
- 完成一篇关于《六国论》的读后感,要求结合个人理解和历史背景。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六国论》的内容和苏洵的观点,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六国论优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掌握和积累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词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1、结合课前预习,课上要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适时点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课后苏辙的《六国论》指导学生作比较阅读,扩展阅读视野,加强对课文的理解,锻炼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言:1.历史的兴废、有许多史实让人握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
例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勾践灭吴》,写的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之战,越国最初亡国,越王勾践成为阶下囚。
后来卧薪尝胆,长期准备,终于富国强兵,一举灭吴,让后人唱出:“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慨叹,并以警策后人。
2.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然后经过短短的十五年,又迅速地走向灭亡。
这也是历史兴废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长久谈论的话题。
以这件事为题材的文言文,我们已经学过两篇,请举出:板书:《过秦论》、《阿房宫赋》今天我们再学一篇以此事为题材的文章―――板书课题:六国论3.三篇文章虽属同一题材,但论述侧重点不一样。
前两篇侧重论述,秦亡的教训,后一篇侧重论述六国灭亡的教训。
主题也不一样:《过秦论》中心论是什么?[仁义不施而改守之势异也。
]《阿房宫赋》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那么,我们今天学的《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灭六国者,六国也,诽秦也―――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4.这三篇文章虽然同话一个话题,但时代各不相同:板书:《过秦论》―――西汉初年(汉文帝)《阿房宫赋》――晚唐(唐敬宗)《六国论》―――北宋(当时统治者)为什么同一件事,后来人老去唠叨呢?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民富国强,这种定作动机叫[借古讽今]板书:《过秦论》(汉初。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1)苏教版 必修2
六国论(1)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
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设计】【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作者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
教学难点:文章的史论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教学过程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
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
•)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
)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
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六国论》教案推荐文章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热度:人教版高中语文《我的呼吁》教案热度:高中语文《饮酒》优秀教案设计热度:沪教版高中语文《诗赋论》教案热度:高中语文《踏莎行》优秀教案热度: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现在选入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教材中,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高中必修二《六国论》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必修二《六国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苏教版必修2教案:《六国论》
《六国论》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2.导语设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 必修二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苏教版必修二苏洵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二、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六国论》二、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思考练习一。
六国论_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六国论·教课设计(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教课目的: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认识使动用法。
教课假想:本文不一样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拥有很强的针对性,教课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责备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课重点:认识作者及背景,整体掌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课过程:1.:苏洵( 1009-1066 ),字明允,四川眉隐士,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获得明显成就,是经过一番勤苦念书、仔细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念书。
自认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以后取古人之文一读,才感觉先人的“出言企图”都跟自己大不同样,于是下信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所有烧毁。
而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朗读,读了七八年,才感觉古代文章的确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趋多,甚至不可以控制自己,只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对于苏洵焚稿、勤劳念书、勤苦作文的嘉话。
苏洵为文,成就明显。
所以赢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有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雄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伟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理解,若引星斗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哄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行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医生,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2.导语设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逝世后,感触地说:“人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重点在于发现盘根错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致使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教案
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及其在历史上的应用。
3.掌握《六国论》中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
4.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
2.《六国论》在历史上的应用。
难点1.学生对于《六国论》的深度理解和思考。
2.如何让学生将《六国论》的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或其他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
2. 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其他资料,向学生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并引导学生分析这种背景和环境对于《六国论》产生的影响,以及作者创作的初衷。
3. 分析《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教师可以从字面意义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出发,对《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进行分析和讲解,并通过历史上的案例,向学生阐释“合纵连横”思想对于国家联盟和稳定的重要性。
4. 掌握《六国论》中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在掌握《六国论》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经典句子或篇章,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并通过对比分析,展示这些思想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5.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向学生阐释《六国论》中的思想和文化元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问答、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五、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洵及《六国论》的创作背景。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4、领会作者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解法:对文言字词、句式和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点拨法: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最终,秦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那么,六国为何会相继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看看他对此有怎样的见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而雄健有力。
2、背景介绍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北宋中期,朝廷面临着严重的边患和财政危机。
苏洵写这篇文章,借评论六国灭亡的史实,批评北宋朝廷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求和政策,希望能引起统治者的警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文言知识讲解1、实词赂秦:贿赂秦国。
《六国论》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
《六国论》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导读:《六国论》教案【课前导学】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同意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来,终不免于灭亡。
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
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下这篇《六国论》。
1、正音: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③洎()牧以镵()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④革灭()尽之标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4、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5、翻译全文【课堂讲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教案【课前导学】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同意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来,终不免于灭亡。
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
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下这篇《六国论》。
1、正音: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③洎()牧以镵()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④革灭()尽之标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4、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5、翻译全文【课堂讲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品味文本语言,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文言知识点三、教学方法:ppt演示、问题导入、点拨法。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1、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2、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答案见ppt3、朗读一、二段,其中重要词句让学生自主点出一起探究: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附]:秦灭韩: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4、研习第一段: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5、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课堂练习】1、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①暴秦之欲无厌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④辞决而行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⑧同舍生皆被绮绣⑨独不怜公子姊邪⑩可得闻与3、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①思厥先祖父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í)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B.弊在赂(lù)秦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C.暴(bào)霜露革灭殆(dài)尽之际小则获邑(yì)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5、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②不爱珍器重宝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④革灭殆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⑥却匈奴七百余里李牧连却之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7、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布置作业:1、复习一二段。
预习后文,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2、课后探究苏辙和李桢的《六国论》。
第二课时【课堂讲学】1、齐读第三段。
学生自主找出文言文五类常见注意点。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A.重要词句: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斯用兵之效(功效)也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B.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研习第四段,齐读。
A.重要词句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
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研习第五段。
A.重要词句: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5、小结课文特点: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课堂练习、探究】1、辨析加粗字的意义:2、结合作业本完成对苏辙和李桢的《六国论》的讲评。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