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池塘养殖生产管理指引
池塘海参养殖技术

2024.3三、小结与讨论随着水产养殖向集约化、高密度化发展,选择适宜的益生菌作为鱼饲料添加剂十分必要。
本养殖技术试验表明,用0.4%的锁掷酵母干粉拌饲投喂可以促进大黄鱼成鱼的生长,优化养殖大黄鱼的体形、体色,有助于大黄鱼肌肉营养的提升和口感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该项养殖技术限于室内大黄鱼成鱼的优化养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黄鱼的体形、体色问题。
大黄鱼体形、体色的改良重点还在于还原野生养殖模式,例如开展大围栏养殖或者深水网箱养殖。
市面上当前应用较多的海洋红酵母为胶红酵母,一般应用在海参、对虾、宝石鲈等养殖中。
锁掷酵母相较于胶红酵母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开发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后续适用养殖品种、养殖阶段、养殖用量等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随着海参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北方地区海参养殖规模从粗放型向高效技术型进行转变。
为了有效提高池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提高本地区养殖经济效益,生产出高品质的海参,笔者于2022年4月18日-10月30日进行了池塘海参养殖技术示范。
养殖期间通过在海参养殖池塘中使用底质改良剂、微生态制剂等降低海参的发病率,提高海参品质,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现将养殖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试验地点选在辽宁兴城市德林海参养殖场。
该养殖场为“辽宁省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与建设项目”科技示范单位,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池塘全年水温-2~30℃,盐度25~32,pH 7.5~8.4。
池塘为东西向,每口池塘面积30亩,池底为硬质泥沙底,池内水深2米左右;进、排水闸门分别位于池塘的两端,进、排水流通畅。
池塘底部使用微孔增氧设备进行增氧,养殖条件符合试验示范基本要求。
二、苗种的选择与投放海参苗种购自兴城市大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刺参品种。
苗种经过检验合格,为体表无伤、肉刺尖挺、规格整齐、反应灵敏的本地优质苗种。
2022年4月18日早晨,参苗经过1小时运输到达养殖场。
将参苗放入白色容器,注入养殖海水,经过30分钟的“试水”,参苗适应养殖水温。
关于池塘海参越冬管理技术的六个建议

关于池塘海参越冬管理技术的六个建议池塘养殖海参,越冬是一个重要环节,搞不好,在春季池塘化冰前后,时常有病害发生,甚至出现大面积绝收现象。
出现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忽视了越冬前管理或未掌握越冬管理技术。
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好润水产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广大海参养殖户参考。
1.提高换水质量,保持较高的水位根据自身养殖池塘的换水条件,注重利用好阴历9、10、11月的大潮期换水,换水前一定要测定海水与池水的盐度,根据盐度情况,适量换水,保持高水位;一般情况下,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是封冰时间,在大汛潮期,封冰前一周大换水一次,将池水加满,不但可保持适当水位,还可以提高池水结冰质量。
2.改善池水及底质为减少或杜绝海参越冬后的病害,要把预防工作放到结冰前。
一方面,要使“速力灭”、“绿安”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预防性消毒,预防海参越冬期产生细菌性的肿嘴和化皮。
另一方面,要加强底质改良,注重使用不同的底质改良剂处理池底。
在9月份下旬,水温回落到18℃以前,要多使用含有益微生物的池底改良剂,加速对池底有机物的分解;11月份水温降低后,使用化学底质改良剂“超能粒”、“福地”等增氧缓释型底质改良剂,延缓池底老化。
这样,不但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冰下长生环境,还可以有效控制低温水草、绿管菜、黄管菜旺发。
3.增强体质、抗应激。
11月份多北风天气,昼夜温差较大。
海参易因水温的频繁变化刺激,产生肿嘴化皮病害。
所以应适时投放“好运CC”、“水产健胃酵母”等增强海参体质促使海参安全越冬。
4.及时扫雪解毒封冰后,如下雪应时清扫,提高光照强度,以利于冰下植物光合作用。
冰下水中溶解氧主要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所以最好是明冰。
为了保持冰下水生物的平衡,勿轻易杀虫,以往为让池水变清方便拣参,大量使用灭扫利、敌百虫等杀虫剂,杀灭水中浮游动物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一、是容易“板结”池底,破坏生态环境,导致青苔旺发,浮游藻类难以培养;二、是池底有机物丰富的池塘,封冰后水质较肥,会加速形成池水溶氧分层,导致塘底缺氧,出现病害。
海参池塘养殖知识

海参xx养殖知识一、海参池塘环境条件。
池塘应选择在避开淡水流入的河口区,无工业污染。
池塘大小以10~15亩为宜,其它规格的池塘亦可使用。
底质以砂砾底或硬泥底质为佳,对潍北和黄河三角洲来说,虽粉沙土质适宜海参栖息生长,但必须对底质进行硬化处理。
利用养虾池养殖海参,要进行池塘改造,并在放苗前排干池水,进行彻底清淤、清池和消毒,以确保池塘良好环境。
二、保护种质资源。
随着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滞后,粗放经营、病害泛滥及种质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由于海参养殖的火爆,大大刺激了海参苗种繁育的粗放性,而亲参来源圈子相对狭小,加上工人放流或浅海投石养殖使其自然海域的亲参难以保持原有的性状,造成海参个体间的血缘关系不断接近,种质状况下降。
而近年来广泛采用苗种高密度繁殖技术,在苗种产量大增的同时,苗种质量却逐年下降,加之育苗期间药物滥用现象普遍,为养殖所提供苗种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海参苗种质量要求。
参苗好坏直接影响海参生长和成活率。
要选择不同海域的亲体培育出来的参苗。
优质参苗体表干净、无粘液,体态伸展活动自如,不抱团,肉刺完整、尖挺,摄食量大、排便迅速呈条状。
购苗时应用PCR 等技术进行监测和检疫,确保无病毒参苗和残苗进入养成池。
四、海参放苗规格密度。
按照规范要求,苗种放养规格在30~40头/公斤,放春密度为5~10头/平方米,养殖周期为8~12个月;规格在300~500头/公斤,放养密度为10~15头/平方米,养殖周期为18~24个月。
五、海参人工参礁设置。
依据海闯的生态习性,必须对原有池塘进行改造和设置参礁。
参礁材料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多以石块、瓦片、水泥框架、旧扇贝笼为主,考虑到我省西部沿海石块缺乏,可用瓦片、网片、水泥管、旧轮胎、塑料膜等器材,原则上要多孔、多层,参礁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40%左右,高度以50~80厘米为宜,以满足高温度夏的要求。
六、海参病害防治。
目前海参常见病有摇头、肿嘴、化皮、排脏、溃烂等腐皮综合症及弧菌病等为最严重,应以预防为主。
池养海参春季管理要点

池养海参春季管理要点
春季池塘水温适中,最适海参生长,春季是海参养殖最重要的季节。
因此,加强池养海参春季管理龙为重要。
1、适当降低参池水位。
春季参池一般保持水深60厘米—80厘米为宜,可提高池水的阳光通透性,快速提高池底水温,不仅利于海参活动,还有助于池底硅藻生长,增加海参的自然饵料量,提升海参生长速度。
2、有条件的适当添换新鲜海水,改良水质,及时全池泼洒底质改良剂和芽孢杆菌等。
同时开动机械增氧或使用底部增氧剂,增加池底溶氧量。
3、及时泼洒维生素C、葡萄糖、有机酸等,提高水体通透性,分解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强海参自身免疫力,以防发生病害。
4、海参的天然饵料不足时,可适当投喂优质海参配合饲料,丰富海参饵料种类。
5、及时清除参池中的青苔、浒苔等,以防其生长过多过快,压缩海参活动空间,影响海参正常活动和生长。
6、早晚巡池,监测水质变化,重点是水温、盐度、溶解氧等,定期测定氨氮、硫化氢等其他指标。
定期潜入池底,查看池底环境和海参生长、摄食情况,发现海参肿嘴、化皮等要及时处理,消毒杀菌,防止蔓延加重。
海参养殖池塘的越冬管理

海参养殖池塘的越冬管理目现将刺参池塘越冬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 秋季投苗苗种的选择池塘投苗一般分春、秋季两次,秋季投苗宜早不宜晚,投苗尽量在十月份完成,水温低于8℃应停止投苗。
苗种规格宜大不宜小,研究表明不同规格的海参对低温耐受能力差别明显,在0℃以下的低温中,规格为2000头/斤以下的海参成活率只有不到30%,而300头/斤的参苗成活率可达80%-90%,规格越小的海参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越差,其排脏、皮肤溃烂和死亡的现象越严重。
因此为了保证海参顺利越冬,秋季投苗的规格应在500头/斤内为好。
买苗应选择本地区的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厂家,参苗体表无损伤、干净无粘液、肉刺完整尖挺,身体自然伸展、活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放苗时要均匀地投放在人工礁上。
同时秋季应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参出池销售,减低密度减少越冬池塘的负担。
2. 封冰前的池塘管理许多参池换水条件不畅通。
参池地势高低不平,池内水深不一,进排水闸门高于池底,水交换时一直留有很深的“死水”。
加上秋季的各种藻类生长茂盛,海参排泄物堆积,如果处理不好封冰后很容易出问题,因此封冰前的管理很重要。
北方池塘一般在12月初到中旬开始结冰,在结冰前应尽可能的加大换水量,换出池塘内的“旧水”。
秋季之后,池塘的水温逐渐下降,而且比浅海的水温下降的快,常常出现池塘的水温低于浅海,因此可以通过家大换水量提高池塘的水温,延迟冰期的到来。
入冬前及时清理池塘内的大型植物,以防低温后死亡,冬季在冰下破坏水质。
同时11月前后加强池塘的消毒防病,可以每隔10-15天按每亩20公斤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或2-4克/米3的次氯酸钠溶液以杀灭病原、改善水质,保障越冬水质良好。
在封冰前加高池塘水深,最好达到2.0米以上,尽量减轻封冰对海参的影响,同时仔细寻池,检查池塘有无严重漏水的情况,特别是闸门附近,以防封冰后水位下降。
3. 封冰期的管理北方池塘一般12月封冰,3月初开冰,冰期90天左右。
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本公司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大家参考。
一、建造养参池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当地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盐度不得低于千分之二十八,无河流注入;该池塘缺点造价太高。
也可将一个对虾养殖池塘,最好是泥沙底质,改造成刺参养殖池塘。
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该池的优点是即便于观察和管理又造价低,但注意夏季底层水温20摄氏度以上超过3个月的池塘不易养殖海参.二、放人工海参礁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刺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所以对于虾池改造的参池必须投放人工海参礁。
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混凝土块,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可用瓦片、石块、果框或空心砖造礁,方法如下:1.瓦片造礁:用盖房用的红色瓦片,每三个为一组,三个瓦片的长边依次对接,形成一个三角棱体,用细绳将棱体扎紧。
用此棱体在池底堆成若干个礁堆,礁堆的间距为35米,一般每亩用瓦片2500片左右。
礁堆有上下两层棱体组成,每层又分南北2排,下层每排59个棱体,上层48个棱体(交错堆放),上层棱体再盖上瓦片。
这样,从南到北方向看,整个棱堆由若干个三角空间构成。
2.石块造礁:每个礁堆用石块0.8—1.0方,堆放时石块尽可能多留出空隙,礁堆间距4—5米。
3.果框造礁:每个礁堆有三个果框组成,下面2个,上面1个,并用细绳捆牢。
筐口向北,筐内压上石块,以防果框移动。
高温暴雨下,海参池管理方法

高温暴雨下,海参池管理方法海参的食品安全问题近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参又面临一个新的难题,因为受此次受暴雨影响,海参池出现淡水倒灌,池水盐度骤降的现象。
尽管参农反映目前暂时还没发现问题,但是高温遭遇大雨天气,极易出现缺氧死参事件,加上盐度下降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夏季暴雨或者连续强降水天气,导致盐度骤降,PH突降,底层缺氧,使海参明显产生不适应应激反应,严重的话会导致海参死亡。
因为海参对水质有着极高的要求,盐度要稳定在25%-35%,最适盐度是27%-32%,PH值在7.8-8.7,溶解氧5mg/L以上。
下面来讲下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怎么管理海参池。
高温多雨下海参池管理方法一、保持较深水位。
海参养殖池塘应尽量保持现有条件下的最高水位,以保证底层水温相对较低。
最好在参池上面加盖遮阴网,这样水温能降低3℃左右,这样可以创造海参正常摄食生长的水温条件,促进海参生长;还可以避免持续高温对海参的伤害。
二、防止池塘内海藻、杂草等植物腐烂。
适时增氧,控制水质。
高温期海水溶氧饱和度降低,池塘内易出现缺氧情况。
可通过每次1/3以上的大量换水或使用增氧机增加池塘内的溶氧量,保证养殖海参的正常生活环境。
三、科学换水。
大暴雨期间不得进、排水;暴雨过后进、排水必须先测量好外海水的盐度在22%以上时,方可进水;进水要在下半夜和凌晨进行,以降低池水温度,并加大水体交换量,可以不断降低水温。
条件好的,可采用高位水池或咸水深井进行水体交换,降温效果明显。
四、加强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查,观察水色、水位和透明度等的变化,病参发现后即使捞出避免影响水质,另外要及时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情况,做好防范措施。
五、可以在饵料中添加幸福100为杜仲叶提取物,含有丰富的绿原酸、黄酮和杜仲多糖,在海参的养殖中发挥抗菌抗病毒、抗应激、提高免疫力,调节肠道的功效。
海参怎么养 海参的饲养方法

海参怎么养海参的饲养方法海参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吃海参的还是很多,所以海参的经济效益很高,海参不但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还收到很多养殖户的青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海参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大部分潮间带池塘建在半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设进、排水闸门于池子最低处,池子大小为2-4亩,水深在 2-3米左右。
有部分单位增加提水设备。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池与除害,经过一年的养成,池子淤泥或其它杂藻腐烂,池底产生硫化氢气味。
因此进入2月上旬,应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封闭好闸门,开始清淤与除害。
具体做法是:用铁掀把淤泥杂藻铲起,再用竹筐搬出池外,然后用抽水泵冲刷干净。
这样做不仅对清淤有利,还清除敌害生物,为刺参养殖、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消毒:进人2月中旬后,池子进水30cm,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水体浓度为5-10ppm,将漂白粉稀释好后搅拌均匀,全池泼洒,再进水浸泡一周。
3.石头规格:采用当地的石头,面多光滑、比较坚硬,重15-20kg 左右为宜(石头必须消毒后再用)。
4.投石:二月底开始投放石头。
具体做法是随闸门迎外海低潮线,垒成直行,底宽2m,上宽0.8m,高0.8m,行与行之间留有0.6m 人行道,主要便于管理或清淤。
在投放石头时要坚固,多创造穴空,为刺参养殖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移藻:池塘的石块投放好后还应从别的海区移殖藻类,以便改善底质,增加刺参的天然饵料。
可移殖的藻类主要有松节藻、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草、海带、裙带等。
6.肥水:进入3月上旬开始进水,水深30cm,进行施肥,主要施磷酸二氢氨、尿素、硝酸铵、碳酸氢氨等,每亩施肥2.5-5kg。
3天后水深在0.8-1米左右再进行施肥一次,每亩施肥2-2.5kg。
因为这阶段海水水温低,底栖硅藻繁殖较慢,因此必须加强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繁殖底栖硅藻,为刺参苗入池培养优质可口的基础饵料。
三、放苗养成1.苗种运输:苗种主要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来年人工育苗,经过海上暂养;二是从自然海区采捕,因此采取干运法。
海参的养殖方法

海参的养殖方法一、引言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海洋之黄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需求不断增加,海参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大。
因此,海参养殖成为一种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养殖业。
本文将介绍海参的养殖方法,希望对想要从事海参养殖的人士有所帮助。
二、选址和设施1.选址:选择适宜的海域是海参养殖的首要条件。
一般来说,水质清澈、富含养分的海域是海参生长的良好环境。
同时,还要考虑到水深、潮汐、水温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海域进行养殖。
2.设施:海参养殖的设施主要包括养殖池、养殖网箱、投饲设备等。
养殖池可以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进行设计,一般采用圆形或长方形的池塘。
养殖网箱用于放养海参,可以根据养殖密度和规模来确定数量和尺寸。
投饲设备主要是用于投喂海参的饲料,可以使用自动或手动投饲设备。
三、选种和放养1.选种:选种是海参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
要选择健康、体形完整、活动性强的海参作为种苗。
种苗的选择可以通过观察外观、检查体表是否有病变等方式进行。
2.放养:海参的放养量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养殖密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放养密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海参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放养时要注意将海参均匀地分布在养殖网箱中,避免过度拥挤。
四、饲料投喂1.海参的饲料:海参是底栖动物,主要以有机底泥和浮游生物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使用人工饲料来补充海参的营养需求。
常用的人工饲料包括海藻、鱼粉、虾粉等。
2.投喂方法:投喂海参的饲料可以根据养殖规模和水质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定时定量投喂的方式,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养殖网箱中,避免过度投喂或不足投喂。
五、管理和养殖技术1.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池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海参养殖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盐度和pH值。
定期更换水体,清理池底的沉积物,避免水质污染。
2.病害防治:海参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投喂饲料、定期检查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秋季海参池塘管理

许 洪 杰 刘进 军
( 1 . 无锡 市 中意生物 技 术有 限公 司 , 江苏 无锡 2 1 4 0 3 1 ; 2 . 河 南许 昌市水产技 术推 广站 , 河南 许 昌 4 6 1 0 0 0 )
炎热 的夏季 已经 过去 ,进入秋季 是海参的第二个 快速生长 期 ,正 常海 参在 9 月 中下旬结束夏 眠 ,陆续
等 有 害物 质增 多 。定 期使 用 “ 底 改霸 王 ”或 “ 底 速
净 ”进 行 改底 ,一般 每 2 0 天 一次 ;尽量 使用 有机 生 物肥肥 水 ,培育合理 的藻相和 菌相 ,可施用微生物 制 剂分解 池底腐败有机质来稳 定水质 。要时常观察水 质 变 化情 况 ,检 测水 质 理化 指标 ,溶解氧 ( D 0 ) 5 毫 克/
活 动摄 食 。
一
5 . 做 好杀 虫、杀敌 害工作
若水体 中和海参体表
及肠道 内存在敌 害生物 、寄生虫等 ,会导致海参不下
滩 、不伸展 、摇头 ,甚 至化 皮死亡等症状 。所 以秋季
、
促进海参尽早下滩 采食、・ 陕速生长 进入 到 9 月份 ,将 水位降至
用 “ 混虫安 ”杀 虫、杀敌害工作必须重视 。之后使用
酮 碘 ”做 好水体 消毒 ,“ 底居 安 ”进行底质 改 良,使 用 “ 免疫 多糖 ”“ 精 品应激灵 ”等抗应激 药物增 强抵
抗 力,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 二、做好封冰前工作 到了l 1 月 份 ,温度 持续 下降 ,此阶 段要做 好封 冰 前工作 ,防止 海参因各种因素而诱发疾病 。 1 . 调 整 水位 在封 冰前 最后一汛将 潮水 上满后 , 保持水位在 1 . 6 ~1 . 8 米。
海参池塘养殖实施方案

海参池塘养殖实施方案一、选址。
海参池塘养殖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
同时,要考虑到附近水源的充足性和水质的优劣,以及周边环境的卫生情况。
二、池塘建设。
1. 池塘规划,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池塘的大小和数量,合理规划池塘的布局,保证充足的通风和采光。
2. 池塘清理,在选址确定后,需要对池塘进行清理,清除杂草、杂物和污泥,确保池塘底部平整。
3. 池塘加固,对池塘进行加固,确保池塘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三、设备选购。
1. 水泵和通风设备,选购适用于海参养殖的水泵和通风设备,保证水质的流通和氧气的供应。
2. 养殖箱和网箱,选择合适的养殖箱和网箱,确保海参的生长环境和安全性。
3. 养殖工具,准备养殖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投饵器、捕捞网等。
四、养殖管理。
1.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保证海参的健康生长。
2. 饲料管理,合理配置饲料,控制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污染。
3. 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海参的疾病问题。
五、销售渠道。
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寻找合作伙伴或客户,确保养殖海参的销售渠道畅通。
六、风险防范。
1. 天气风险,加强天气监测,防范自然灾害对海参养殖的影响。
2. 疫病风险,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加强疫病防控工作。
七、收益分析。
根据养殖成本和市场行情,进行收益分析,合理评估养殖海参的盈利情况。
八、总结。
海参池塘养殖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规划和管理,才能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方案能够对海参养殖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海参池塘越冬管理的三大技术要点介绍

海参池塘越冬管理的三大技术要点介绍
进入11月份的时候,辽宁庄河市海参养殖池塘将要面临冬季越冬的问题,现将海参池塘越冬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一、封冰前期(11月至12月中旬)
此阶段是池塘越冬的关键阶段,其主要工作分为两项:换水和池塘内水质改良。
养殖户应充分利用12月中旬前、尤其是12月上旬的大活汛加大换水量,排出平时换水不易换掉的“死水”。
换水后应及时改良水质和改底,可投入碘、溴等卤素消毒剂,起到消毒和絮凝的作用。
对于溶氧水平低、水体清瘦的池塘,封冰前应采用促进浮游藻类生长的办法以提高池水浮游藻类的含量。
底质改良剂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池底海参的生长环境,为成功越冬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封冰期(12月中旬至明年2月底)
封冰后主要工作是清理池塘冰面积雪维护池塘“上冰下水”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清除冰面积雪对于提高冰体透光率、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水中溶氧水平、改善海参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对池塘内的乌冰应及时割除,但不要连续带状割冰,避免水体剧烈对流对海参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还应严禁冰下进水,避免对海参的刺激和冰层高度的影响。
三、化冰后期(明年3月以后)
池塘封冰融化初期应避免试图排淡和进水,以保持池内水质的相对稳定。
同时加强对外海水的监测,一般在4月份后外海水温稳定并与池内相差不大时方可结合杀灭敌害进行进排水。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的养殖技术引言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特点,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需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海参的养殖已经成为一个逐渐兴起的产业。
本文将介绍海参的养殖技术,包括养殖基础、饲料管理、水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养殖基础1.选址海参的养殖场应该选择在水质优良、水温适宜的地方,避免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的地区。
同时,养殖场应该远离工业区和农药使用区,以免对海参生长造成伤害。
2.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场需要建立适当的池塘或海水养殖池,确保充足的养殖空间。
同时,需要安装合适的水肺供氧设备,以保证海参能够正常呼吸。
此外,还需要建设配套的水处理设备,保持水质清洁。
3.种苗选取种苗的选取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应该选取体型健康、生长迅速的海参种苗。
注意避免采购带有病菌或寄生虫的种苗,以免传染给其他海参。
二、饲料管理1.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对于海参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海参主要以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底泥为食,需要提供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饲料。
可以选择市售的海参专用饲料,也可以使用自己配制的饲料。
2.饲料喂养饲料的定量和定时喂养对于海参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一天喂养2-3次,每次投喂适量的饲料,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同时,要定期检查海参的饲料消耗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3.饲料保存饲料的保存要注意避免霉变和变质。
将饲料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开封后的饲料要及时密封,减少氧气接触,防止饲料变质。
三、水质控制1.水质检测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和盐度等重要指标。
保持水质的稳定对于海参的生长非常关键,应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水质处理方法,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2.水质处理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例如,如果溶解氧含量较低,可以增加水的搅拌强度或增氧设备的使用来提高溶解氧含量。
另外,定期更换部分或全部的养殖水体,也有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
3.水质保持定期清洗养殖池和设备,清除废料和积物,防止水质污染。
健康高效海参人工育苗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3

健康高效海参人工育苗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31.育苗池pH值过高或不稳定a.新池水泥反碱,水中总碱度高,毒性大,引起pH过高,可提前每立方米水体用清源1克、新活菌王1克满池水浸泡5~7天,降碱解毒。
b.升温育苗时,如水源中单胞藻丰富,水温较低,而经升温进入车间后,由于水温升高导致单胞藻迅速繁殖,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引起pH值突然升高,导致水中溶氧过高,诱发气泡病,生产中可用清源、护苗露各0.4克/米3进行防控。
处理水源,育苗车间可按用清源、高稳C各0.4克/米3,效果理想。
2.消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清源具有高效消除藻类之毒、应激之毒、药物之毒、细菌之毒、病毒之毒、环境之毒和饲料霉变之毒等众多功效,所以能有效降解水体中的重金属的毒性,消除有害苔藻生长过程或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降解青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使用后的毒副作用,降解水体的氨氮,去除水体中的油污,水脏、水浑时能提高水体的透明度等。
同时,配合使用新活菌王或新生态等精纯优质活菌,效果倍增。
用清源拌饵投喂还具有排毒、诱食、整肠、健胃之功效。
3.参苗变态慢、畸形率高a.排精产卵时,若排精过多或受精后未及时洗卵会发生,故应及时洗卵;b.水温过低或水突然变浑易发生,可适当升温,防止水浑;c.饵料不足。
通过镜检和认真观察水质、幼体、附着基等,适当调整投饵量,每公斤饵料中添加金肽康、酶解多糖各10克,促进消化吸收;d.饵料中缺少不饱和脂肪酸;e.某些抗生素等药物使用不当后发生,每2~3天泼洒1次清源0.4克/米3,有效提高参苗对药害的抵抗能力,加快药物的降解速度,降低苗体内的药物残留,并能增强代谢酶的活性及细胞的活力,改善摄食状况,加快营养吸收,促进苗的生长和变态;f.细菌性疾病感染后引起。
一般以肠炎为主,其间可用活性蒜宝、百安威各0.4克/米3,一天1次,连用3天。
4.耳状幼体发育是否正常的判定◇体长增长:耳状幼体正常体长日增长在50微米以上,如果耳状幼体个体明显偏小,日增长低于50微米,则不正常;◇外部形态:耳状幼体左右对称,前后比例适宜;幼体臂随着发育变粗壮、突出,弯曲明显,否则为畸形,多易夭折;◇胃的形态:耳状幼体正常胃的形态呈梨形、丰满,胃壁薄而清晰,胃液颜色较深,胃内有饵料,可见饵料不断由食道进入胃内;若胃壁增厚、粗糙,胃形狭窄萎缩、不清晰,长时间空胃,则属不正常,如不能采取得力的挽救措施,胃形将迅速变化,在短时间内发生烂胃;如依据上述指标判定耳状幼体发育异常,应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措施,解除致病因素,优化培育条件。
[技术规范标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590920910ef12d2bf9e7bf.png)
{技术规范标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为1.34m2,每667m2放400根~600根,按每池的进排水流向平放,或每2根管“井”字型摆放,或每3根管垒在一起呈三棱形摆放。
c)塑料管礁塑料管外径应不低于2cm、长不超过70cm,厚0.1cm,每667m2放600根,三个一组,捆成三棱形。
d)瓦片礁采用标准瓦片,每667m2放5000片~8000片,每三片捆成一个三棱形,或把瓦片一头插入地下,每两片搭成一个小房状,每六片成一组,每组间距0.5m。
e)其他礁空心砖、水泥板、废旧轮胎、网片、旧扇贝笼、鲍鱼笼、陶瓷管、竹筐、塑料纸、蛇皮带、包装布等都可以做成一定的形状的人工礁作为海参的附着基。
3.5消毒清洗每种人工礁都要摆放牢固,投放前要严格消毒,清洗干净,应无毒无害,有利于海参的附着生长;如果进行池塘养殖时,人工礁建成后,进水浸泡用清新海水淹没人工礁后,每667m2用生石灰60kg~80kg或漂白粉10kg~20kg,均匀泼洒在池内浸泡2d~3d,然后排掉,一般应进排水洗刷3次~5次。
3.6进水肥池消毒处理好的参池,用60目筛绢缝制的网过滤,进新鲜海水1m,淹没人工礁,每667m2施发酵后的鸡粪10kg~50kg,或用尿素3kg~5kg,或复合肥3kg~5kg,全池均匀泼洒,使水呈黄绿色、黄褐色,透明度控制在40cm~50cm。
4参苗培育4.1放苗时间应在4月上旬或10月下旬,水温在8℃~18℃。
4.2放苗规格参苗每个平均重1g~5g,即200个/kg~1000个/kg。
4.3放苗密度按池水深度、苗种大小、人工礁的多少等环境条件决定,一般应每m2放5个~10个。
4.4参苗选择按参苗标准执行,选择活泼、健壮,身体舒展、光滑,色泽正常,无黏液,疣刺粗壮尖突,摄食好,不拖便,无病害的参苗。
4.5参苗运输4.5.1湿法运输将参苗放在帆布桶、玻璃钢桶或其他容器中加清新海水水运,并用充气泵充气;也可以把参苗放在盛有海水的塑料袋内,充纯氧后,把袋口扎紧,放入泡沫箱内运输。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概要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海参自古被列为“ 海中八珍” 之一,有“ 海中人参” 的美誉。
据研究,海参特别是北方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海参养殖热的兴起。
在青岛地区,刺海参养殖已成为继对虾养殖之后又一新的海水养殖热点,及时开展海参规范化繁育及养殖推广成为当前海水养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通过在青岛市一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开展试点,积累了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一、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 1. 育苗设施要齐全完备。
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
育苗水体 1000立方米,分为 10个培育池,每个 100立方米。
2. 海水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 300目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二、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 1. 单胞藻饵料种类硅藻类有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藻、牟氏角毛藻;绿藻类则有扁藻、小球藻。
2. 饵料培养分为三级,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滤;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
三、刺海参室内人工育苗 1. 亲参采捕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为好。
采捕时间应选在海水底层水温达到 15℃ ~16℃时,亲参产卵前 5天 ~8天时,集中采捕。
选择体长 20厘米以上、体重 250克以上、性腺指数 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
2. 亲参的蓄养蓄养密度以每立方米 15只 ~30只为宜。
每天早上倒池和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一次,每次换水 1/3~1/2,换水温差小于 1℃。
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这时蓄养时间较长,需投饵,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 4%~7%.3. 产卵孵化与幼体培育①产卵:在蓄养 3天 ~7天后,亲参可以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育苗厂多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诱导产卵。
海参池塘网箱养殖方法

海参池塘网箱养殖方法池塘选址首先,选择合适的池塘来进行海参养殖是至关重要的。
池塘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地势低洼,便于积水。
池塘底部应有一定的泥沙,有利于海参的栖息和觅食。
- 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澈。
可通过引水或自然流入保证水源的供给。
- 池塘面积要适中,便于管理。
一般建议每亩面积种植2000-4000只海参。
池塘准备在池塘建设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1. 清理池塘底部的杂草、杂物和死物质,确保底部清洁。
2. 处理杂质水质,可以通过排水、放水等方法,清除有害物质。
3. 施肥养殖底物:将无害的污泥或其他残留物和饲料底物撒在底部,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池塘布置在准备好的池塘中进行布置:1. 安装网箱:将预先准备好的网箱放入池塘中,每个网箱大小一般为1米长,0.5米宽,0.3米高。
网箱之间的间距应适中,方便管理。
2. 加装护栏:在池塘边缘加装护栏可以防止海参逃跑或被外界捕捞。
海参选种在池塘准备好之后,需要选择适合养殖的海参种类。
一般常见的海参有黄海参、红海参、光皮海参等。
建议选择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的海参种类。
处理苗种在选好合适的海参种类后,需要进行苗种处理。
1. 浸泡:将海参苗种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大。
2. 清洗:清洗苗种表面的污物和残留饲料。
3. 消毒:将苗种放入盐水中进行消毒处理,时间一般为2-3小时。
养殖管理1. 饲料投喂:定期投喂适量的饲料,饲料要营养全面,养殖时可选择海洋生物饲料、虾皮、蛏壳等。
2. 水质保持:定期检测和调节池塘的水质,保持适宜的温度、盐度和PH值。
3. 清理底部杂物: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污泥和残留物,保持水质清澈。
4. 防病防虫:定期检查海参的身体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害和寄生虫。
5. 防逃措施:加装护栏等防止海参逃跑或外界捕捞。
收获与销售根据海参的生长周期,一般养殖一个周期为12-18个月。
在收获时,需要对池塘进行排水作业,并进行海参筛选、清洗和干燥处理。
海参育苗车间管理制度

海参育苗车间管理制度一、概述海参育苗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产业。
为了确保海参育苗车间的正常运作和海参的健康成长,制定了本管理制度,以规范和指导车间的管理和操作。
二、车间组织架构1.总经理:负责整个车间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并监督各部门的工作。
2.生产部门:负责海参的养殖和养护工作,包括种苗培育、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
3.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海参的生长情况和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海参的健康。
4.设备维护部门:负责车间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消防、环境卫生等。
三、操作规程1.海参种苗的选育(1)选用健康的母海参进行繁殖,保证种苗的健康。
(2)控制育苗池水温、盐度和PH值,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3)根据种苗生长情况进行定时换水和饲料投喂。
2.海参的养殖(1)控制池塘水质,保证水质清洁和适宜。
(2)定时测量海参的生长情况和饲料吃食量。
(3)注重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
3.车间安全管理(1)车间内禁止吸烟、酗酒和随意乱丢垃圾,保持车间整洁。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定期进行消防演练,保证消防设备完好并熟练操作。
四、员工管理1.员工招聘(1)招聘员工时注重培训和素质,保证员工具有相关技能和经验。
(2)签订员工劳动合同并明确工作职责和待遇。
2.员工培训(1)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和工作能力。
(2)建立员工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3.员工激励(1)设立奖惩制度,奖励表现优秀的员工。
(2)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维护员工的权益和利益。
五、质量管理1.质量监控(1)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海参的健康和品质。
(2)定期对海参的生长情况和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质量保证(1)严格把关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客户意见和反馈。
六、环境保护1.污水处理(1)严格控制排放废水的量和质量,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池塘养殖生产管理指引
一、日常养殖管理
(一)清塘
新池塘建成后及投放苗种前,均需进行清塘,旧池塘一般2-3年清塘一次。
将池塘、沟渠积水排净,反复冲洗清除池底污物、杂物,挖出过多淤泥,然后封闸晒池1周以上,期间再次翻耕,把底层未氧化的底泥翻到表层继续氧化,使有机物彻底分解。
晒池后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以杀死蟹类、野杂鱼类等敌害生物,并防止藻类大量滋生。
消毒要求使用生石灰及次氯酸钠溶液(水产用)、含氯石灰(水产用)等国家已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按照产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兑水全池泼洒,浸泡7-10天后将水排出,再引入海水浸泡2-3天,将水排出,重复进排水1-2次。
严禁使用敌敌畏等农药、原料药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消毒。
(二)基础饵料培养
根据养殖海区水质肥瘦,放养海参苗种前可提前10天放进海水,以利于底栖硅藻等单胞藻类繁殖,为海参苗种提供充足的基础饵料。
按45-75千克/公顷的用量施用氮磷比为5:1-10:1的复合肥进行池水施肥。
可根据水色适当调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cm左右,投放到水中硝酸盐含量低于10mg/L。
不得使用未经国家登记注册的化学或生物肥料。
(三)苗种投放
1.苗种选择
苗种应购自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或育苗生产单位。
购买的苗种须具有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
选购时应注意同批次苗种规格整齐,以体长2cm以上,活力与附着力强,经刺激反应灵敏,收缩有力。
2.投苗时机
春季4-5月份池塘水温达到10℃以上,秋季10-11月份池塘水温22℃以下时投放。
放苗以早上或傍晚为宜,并做到四不放,即“下雨天不放、大风天不放、高温天气不放、阳光过强不放”。
3.投苗规格及密度
春季海参苗种规格以50-300头/千克为宜,控制放苗密度45000-120000头/公顷左右。
秋季放苗以20-100头/千克为宜,控制放苗密度45000-48000头/公顷左右。
放苗密度依池塘条件和参苗大小合理调整。
4.投苗方法
投放大批海参苗种前可先投放少量苗种进行试验,观察7天左右,看活动、摄食等无异常后再大量投放。
投苗时注意购苗地与池塘水温差应不超过2℃,盐度差不超过5‰。
投苗时将海参苗种均匀洒放到参礁所在水域,3天以内观察海参苗种分布、活动、摄食与存活情况。
(四)水质调控
按时观测水色、水温、水位、盐度、pH值、底层溶解氧及
池塘内藻类生长情况,同时仔细观察海参摄食活动与便型等状况。
根据潮水周期和水质情况及时进行换水。
大雨过后要及时排出表层低盐度水,池塘内外水温差别较大时要避免换水或少换水。
春、秋季水位保持1 m-1.5 m,夏眠、冬眠期间水位要尽量保持1.8m以上。
主要水质理化指标要求如下:
1.溶解氧:要求达到3.5mg/L以上,当
2.0 mg/L以下时,幼参参体不伸展,附着力减弱,易下沉池底,低于1mg/L时,易引起海参死亡。
2.盐度:海参适宜生长盐度为28-32‰,若长期处于低盐、高盐状态(小于22‰、大于38‰),导致海参生长缓慢,抗逆能力降低,发生病害。
3.pH:7.8-8.5之间生长较好,小于7.2或大于9时,幼参活力减弱、生长停止,易造成死亡。
4.氨氮:半致死浓度为1.65mg/L,pH值越高,则未离解氨的比例越大。
非离子氨能抑制海参苗种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5.硫化氢:底泥、残饵、尸体、粪便以及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是硫化氢的主要来源,安全浓度为0.002mg/L以下。
(五)饲料投喂
海参在春、秋季水温10℃-20℃时生长速度最快,基础饵料不足时可人工投喂饲料,投喂量根据海参摄食和生长快慢情况调整,一般每次投喂海参体重0.5%左右,每7-10天投喂一次,水温超过20℃时的夏眠期间和低于5℃时的冬眠期间停止投喂。
严
格遵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人工饵料由马尾藻粉、鼠尾藻粉、海带粉、鱼粉等原料按一定比例复合配制而成,或使用商品化海参专用人工配合饲料,一般粗蛋白在18-25%范围内,脂肪不超过5%。
投喂的海参饲料卫生标准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质量标准应符合《刺参配合饲料》(SC/T 2037-2006)等相关规定。
(六)病害防治
1.预防措施:防止投饵过多,保持池底和水质清洁,防止发生腐皮综合症等病害。
适当提高水深,降低池水透明度,预防大型藻类滋生,及时清除池塘中大型藻类,防止藻类死亡腐烂后造成池底环境恶化。
夏季可通过增加池塘水深、降低池塘透明度以及敷设遮阳网、使用池塘降温装备等措施预防高温灾害。
利用地笼或在夜间利用灯光等方式诱捕蟹类等敌害生物,减少养殖池塘中敌害生物量。
2.治疗措施:应使用国家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禁止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家禁用药品和其他化合物。
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七)生物敌害防除
养殖过程中要定时清塘,控制进水时机,并在进水口处设孔径1cm-2cm的铁丝网以过滤水草和杂物,在不影响滤水的情况下,增设2-3道30-50目的聚乙烯网拦截过滤大型藻类及鱼虾蟹等敌害生物。
1.浒苔等大型藻类:初春时要控制藻菌相,保持池水透明度
在30cm左右,能够有效防止黄管菜等大型藻类大量繁生。
如池塘中有大型藻类繁生可先及时采用人工捞除,严禁施用除草(藻)剂等农药。
2.鱼虾蟹类等生物敌害:虾蟹类可采用地笼网诱捕,肉食性鱼类可以用粘网或钩钓捕杀,发现海星要捡出池外晒干。
二、其他技术要点
(一)汛期养殖注意事项
养殖池塘设置排淡阀(闸),汛期集中降雨时迅速排掉池塘顶部的淡水层。
汛期后彻底清除腐败杂藻,密切监测养殖池水溶解氧情况,低于3mg/L时可采取机械增氧方法增氧。
(二)夏季养殖注意事项
高温期应增加池水深度至1.8米以上,避免水温随气温骤变。
面积小于4公顷的池塘高温期可加盖遮阳网,铺设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5-2/3为宜,遮阳网距离水面高度大于1.5m。
也可使用低温水管降温,同时又能增加池水溶氧,可有效降低水温1-2℃。
为防止夏季高温致死,可将池塘中的海参转移到度夏车间暂养,待池塘水温适宜时移回。
(三)冬季养殖注意事项
冬季应增加池水水深至1.8米以上,封冰后要及时打通气孔,及时清除冰面积雪,增加池水透明度,增强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定期监测溶解氧,保证海参不会因缺氧发生死亡现象或氧气超饱和导致海参病害发生。
及时巡塘,防止池塘闸门漏水。
以上指引供参考,海参养殖生产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