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板平法图规则

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 1、板块集中标注 2、板支座原位标注 坐标方向规定: 1、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由左至右为X方向,由下至上为Y方向。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相应转折。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图规则——平法表示法
一、板块集中标注
板块集中标注内容: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标高高差 1、板块编号 规定:1)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2)密肋楼盖,两向主梁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3)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板块可择一做集中标注,其他 仅注写圆圈内板编号。
A、集中标注 5、梁侧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必须注写 1)当梁腹板高hw≥450mm时,必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大写字 母G打头,接续注梁两个侧面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2)当梁侧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梁两 个侧面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3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法表示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点击返回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 梁中间支座两边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另一边省去不 注。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3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法表示法
B、原位标注 2、梁下部纵筋: 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以斜线 /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以+将两种直径纵筋相联,角部纵筋 写在前面。 3)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 写在( )内。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3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法表示法
平法施工制图规则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内容第一部分工作内容由设计者主导完成:1.选定结构体系;2.确定构件断面尺寸和材料;3.荷载取值和统计;4.结构计算;5.根据计算结果和结合本人经验对构件配筋;6.绘制结构施工图。
第二部分工作内容由设计者被导完成:1.各构件的钢筋搭长与锚长值及常规构造详图;2.抗震结构的梁柱构件箍筋加密区范围;3.粱上部受力筋与的长度值。
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的步骤第一步:绘制结构各标准层平面布置图,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将所有构件进行编号和索引构件详图所在图号;第二步:绘制构件详图。
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的缺陷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法”方法: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轮廓内直观地展示构件内部钢筋形状效果:给初学者以直观印象,使其比较容易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内部钢筋布置方式,直接产生感性认识。
缺陷:源于高等教育结构专业工程制图教科书中的教学表示方法。
同类构件中的相同构造做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批量重复,这些重复通常为简单重复或低级重复,其结果造成结构施工图设计表达繁琐,图纸量巨大,设计效率低,质量难于控制,设计成本高。
设计完成后的校对、审核两道工序也相应烦琐。
平法的基本理论(三要点):——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平法的特点:方法: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一次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特点:(1)高度降低了传统设计中大量重复表达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用可以重复使用的通用标准图的方式固定下来。
板构件平法识图—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表3-1
板块编号
3.1.3 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3.1.3 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解析】:
LB5表示5号楼面板,h=110表示板 厚110mm。B:Xφ12@120; Yφ10@110表示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 筋X向为φ12@120,Y向为 φ10@11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0.050),指该板块相对于结构层 楼面标高低0.050m。
从图3-11和图3-12可以看出板的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的不同之处。
3.1.3 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2. 板支座原位标注
支座上部非贯通筋(俗称扣筋) 长度表示: 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伸出长度
3.1.3 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3.1.4 Βιβλιοθήκη 的传统表示方法图3-11为板的传统表示方法施工图示例。绘图时,板块底筋以板 钢筋线图例绘制(板底筋为一级钢时钢筋末端做180°弯钩),板块 支座负筋以板钢筋线图例绘制,通常情况为钢筋末端做90°弯钩(即 扣筋)。板块支座上部非贯通负筋向跨内的伸出长度按尺寸标注的要 求直接注写在相应位置上。
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 面注写的表达方式。有梁楼盖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 板支座原位标注。为方便设计表达,规定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为: 一般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
3.1.3 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1. 板块集中标注
(1)注写板编号
项目3— 板构件平法识图
单元3.1 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3.1.1 板构件及板钢筋分类
现浇整体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可分 为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其中现浇有梁楼盖是最常见的楼盖 结构形式,无梁楼盖是由柱直接支撑板的一种楼盖体系(现 应用较少)。
板——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_20190304202730

2 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的构造详图
1.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
图5-5 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
2 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的构造详图
1.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
1)上部纵筋 上部非贯通纵筋向跨内伸出长度详见设计标注。与支座垂直的贯通纵 筋贯通跨越中间支座,上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在跨中1/2跨度范围之内;当相 邻等跨或不等跨的上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者越过其标注 的跨数终点或起点并伸出至相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与支座同向的贯 通纵筋的第一根钢筋在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处开始设置。 2)下部纵筋 与支座垂直的贯通纵筋伸入支座5d且至少到梁中线,与支座同向的贯 通纵筋第一根钢筋在距梁角筋1/2板筋间距处开始设置。
1.2 板支座原位标注
1.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
悬挑板支座非贯通筋的注写方式如图5-4所示。当悬 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150 mm时,设计者应指定板端部 封边构造方式;当采用U形钢筋封边时,尚应指定U形钢 筋的规格和直径。
图5-4 悬挑板支座非贯通筋的注写方式
1 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
1.2 板支座原位标注
当为单向板时,分布筋规则
1.1 板块集中标注
3.纵筋
当在某些板内(如在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 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切向为X向, 径向为Y向),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定位尺寸。
当纵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布一”方式时,表达为 xx/yy@×××,表示直径为xx的钢筋和直径为yy的钢筋两者之间的间 距为×××,直径xx的钢筋的间距为×××的 2倍,直径yy的钢筋的间 距为×××的2倍。
2 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的构造详图
板平法制图规则

1、有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
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2、为方便设计表达和施工识图,规定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为: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
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
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
此外,对于平面布置比较复杂的区域,如轴网转折交界区域,向心布置的核心区域等,其平面坐标方向应由设计者另行规定并在图上明确表示。
3、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对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板块(非主梁密肋不计)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4、板厚注写为h=xxx(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xxx/xxx: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以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
当为单向板时,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悬挑板XB的下部)配筋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
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设计者应当注明配筋间距的定位尺寸。
当贯通筋采用两种规则钢筋“隔一步一”方式时,表达为φxx/yy@xxx,表示直径为xx的钢筋和直径为yy的钢筋二者之间间距为xxx,直径xx的钢筋间距为xxx的2倍,直径yy的钢筋的间距为xxx的2倍。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则注,无高差则不注。
平法施工识图规则

平法施工识图规则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对我国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作了重大改革,既简化了施工图,又统一了表示方法,以确保设计与施工质量。
本章节是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XXG101)编写的。
一、平法制图的一般规定1、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
但对于复杂的房屋建筑,尚需要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等平面图。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增加剖面配筋图。
2、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
3、在平法施工施工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为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等三种。
4、在平法施工图上,应将所有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
其中,类型代号应与标准构造详图上所注类型代号一致,使两者结合构成完成的结构设计图。
5、在平法施工图上,应注明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等。
6、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具体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
第一节框架柱的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是在结构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对柱的信息表达。
一、柱的编号规定在平法柱施工图中,各种柱均按照表3-1-1的规定编号,同时,对应的标准构造详图也标注了编号中的相同代号。
柱编号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柱,还将作为信息纽带在柱平法施工图与相应标准构造详图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使在平法平法施工图中表达的设计内容与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合并构成完整的柱结构设计。
柱编号表3-1-1 柱类型代号序号特征框架柱KZ XX 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架框支柱KZZ XX 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支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支结构。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基础、柱、梁、板、楼梯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及表达要求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基础、柱、梁、板、楼梯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及表达要求如下表所示,为基础、柱、梁、板、楼梯平法施工图在平法制图规则中规定的表示方法及表达要求基础、柱、梁、板、楼梯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及表达要求平法图名表示方法表达要求独立基础平法注写集中标注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基础底面标高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原位标注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截面注写截面标注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应在基础平面图上对所有基础进行编号列表注写对多个同类基础,可采用列表注写(结合截面示意图)的方式进行集中表达。
表中内容为基础截面的几何数据和配筋等,在截面示意图上应标注与表中栏目相对应的代号。
柱列表注写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编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系在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注写集中标注集中标注是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配置钢筋等五项必注值(从梁的任一跨引出注写)和顶面标高高差一项选注值。
原位标注原位标注是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在施工中,原位标注值优于集中标注。
梁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以及与集中标注的内容不同的数值、附加箍筋或吊筋。
截面注写截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对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板板块集中标注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板支座原位标注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筋。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1.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1.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1.2 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当剪力墙较复杂或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分别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1.1.3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应按本规则第1.0.8条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
1.1.4 对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
1.2 列表注写方式1.2.1 为表达清楚、简便,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二类构件构成。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1.2.2 编号规定: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为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
1.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墙柱编号墙柱类型代号序号约束边缘构件YBZ --构造边缘构件GBZ --非边缘暗柱AZ --扶壁柱FBZ --注: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样、约束边缘端样、约束动缘源墙、约束边缘转角墙四种(见图)。
构造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情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
墙四种(见图)。
2.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表达形式为:Q**(**排)注:1.在编号中:如若干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又如若干墙身的厚度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墙厚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或墙身长度不同时,也可将其编为同一墙身号,但应在图中注明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2.当墙身所设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为2时可不注、3.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挂;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 时。
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精)

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 施工,在具体工程施工图中必须写明以下与平法施 工图密切相关的内容: (1)选用的图集号; (2)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3)抗震设计时,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 非抗震设计时也应注明,以明确相应的标准构造详 图; (4)各类构件在不同部位所选用的混凝土的强 度等级和钢筋级别,以确定相应纵向受拉钢筋的最 小锚固长度及最小搭接长度等;
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 法),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传统设计表达方法 作了重大改革,它避免了传统的将各个构件逐个 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大大地减少了传统设 计中大量的重复表达内容,变离散的表达方式为 集中表达方式,并将内容以可重复使用的通用标 准图的方式固定下来。目前已有国家建筑标准设 计系列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 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11G1012、11G101-3)可直接采用。
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
(5)在何部位选用何种构造做法; (6)接长钢筋所采用的连接形式; (7)结构不同构件不同部位所处的环境类别; (8)后浇带的相关做法及要求; (9)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 (10)柱、墙或梁与填充墙的拉接构造; (11)当具体工程需要对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做 局部变更,应注明变更内容; (12)当具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应在施工图中 另加说明。
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
按平法设计绘制的结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 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详图两部分构成, 但对于复杂的建筑物,尚需增加模板、开洞和预 埋件等平面图。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 应将所有梁、柱、墙等构件按规定进行编号,使 平法施工图与构造详图相一一对应。同时必须根 据具体工程,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 按结构层(标准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 示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出图时,宜按基础、柱、 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他构件的顺序排列。
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_ppt课件

最小锚固长度:la 抗震锚固长度:laE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ll――03G101-1P34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LlE与Ll 抗震 LlE=ξLaE 非抗震 Ll=ξLa
注: 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与Ll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 3.式中ξ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25 30 35
≥C50
25 30 30
≤C20
30 -
C25-C45
30 30 35
≥C5 0
30 30 30
三
-
30
25
-
40
35
-
40
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基础知识
锚固:为了使钢筋不被拔出就必须有一定的埋入支
座的长度,使得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把拉拔传递给 砼,此埋入长度即为锚固长度。
梁集中注写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值: (1)梁编号 (2)梁截面尺寸 (3)梁箍筋 (4)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值)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谁是谁的支座
基础(或者基础梁) 是柱子的支座 柱子是梁的支座
特点: 支座内箍筋连续通 过,基础板同理
谁是谁的支座
梁(或墙)是 板的支座
与梁平行的钢 筋不进入梁内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混凝土现浇梁分类
5.2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5.31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l2/l1≤2.0时,板在两个方向上的弯曲变形相近,板
上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给四边的支承,板是双向受力,两个方向都要布置 受力钢筋。 优点:经济美观。
板平面注写方式: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1)板块集中标注 内容: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及板顶面标高高差。 1)板的编号
楼层框架梁
KL
XX
(X X)、 (X X A)或(X X B)
屋面框架梁
WKL
XX
(X X)、 (X X A)或(X X B)
框支架
KZL
XX
(X X)、 (X X A)或(X X B)
非框架梁
L
XX
(X X)、 (X X A)或(X X B)
悬挑梁
XL
井字梁
JZL
XX
XX
(X X)、 (X X A)或(X X B)
5.箍筋类型
在箍筋类型栏内注写箍筋类型号与肢数。
箍筋类型号1(m×n): m是竖向的箍筋肢数,n是水平向箍筋的肢数。
6.柱箍筋注写
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 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本课程到此结束 预祝同学们取得满意成绩
3)贯通纵筋
按板块的下部纵筋和上部纵筋分别注写。 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 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 同时以X&Y打头。 对单向板,另外一向贯通的分布设计一般不标注,而是在图中统一 注明。 某些板配置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
编号为②号的扣筋,其规格和间距为Φ 10@100; 从梁中线向右侧跨内的延伸长度为1800mm; 双侧扣筋的左侧没有尺寸标注,则表明该扣筋向支座两侧对称延伸, 即向左侧跨内的延伸长度也是1800mm。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课件PPT

⑤梁顶高差的标柱规则
梁顶高差是指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的高度差值, 当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标高一致时,则不标此项, 若梁顶与结构层存在高差时,可将高差值标入括号 内。例如(-0.05)表示梁顶低于结构层0.05m;若 为(0.05)表示梁顶高于结构层0.05m。
2)梁原位标注法 ①梁支座上部纵筋 该部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的所有纵筋,即包括通 长筋。 当梁上部纵筋不止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 纵筋从上自下分开 。如 6φ25(4/2),表示梁 支座的上一排钢筋为4φ25,下排钢筋为2φ25。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 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当梁的腹 板高度≥450mm时,就需要配置构造梁侧钢筋,构 造钢筋用大写字母G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 筋量,且对称配置。例如G4φ12,表示在梁的每 侧各配2φ12构造钢筋。 受扭纵筋用N打头。例如N6φ18,表示梁的每 侧配置3φ18的纵向受扭钢筋。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
规格的纵筋相联表示,并将角部钢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筋写在“+”号前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用“/”号将各排纵向钢筋自下而上分开。
若梁上部仅有架面立筋。无通例长钢如筋,2则φ全部2写5入+括2号φ内。22 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 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 加括号。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 用2φ22+(2φ12)表 示,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 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号内。 当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 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并用分号“;”隔 开少数跨不同者,再在原位注明。
建筑结构基础第14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规则

和序号组成。然后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 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 图,并在各配筋图上继其编号 后再注写截面尺寸b×h (对于圆柱改为圆柱直径)、角筋 或全 部纵筋(当纵筋采用同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的具 体数值。在柱截面配 筋图上标注柱断面与轴线关系b1、b2、 hl、h2具体数值。
8
(6)注写柱子箍筋,应包括钢筋种类代号、直径与间距。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 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加密区长度由标准构造详图来 反映)。当箍筋沿柱全高为同一种间距时,则不使用斜线。当 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当柱纵筋采用搭 接连接,且为抗震设防时,搭接接头范围内箍筋加密做法也用 标准构造详图来反映;当为非抗震设防时,在柱纵筋搭接长度 范围内的箍筋加密,应由设计者另行注明。
1
平法制图规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 平法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柱、剪力墙、
梁、板、楼梯等构件的施工图设计。对于复杂的工业与民用 建筑尚需增添模板、开洞和预埋件的平面图。 (2) 平面整体配筋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 用的标准构造详图。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值可按平面注写式、 列表注写式和截面注写式三种方法表示。 (3) 在绘制平面整体配筋图时,应将所有构件分类编号,编 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其中类型代号的主要作用是指 明所选用的标准构件详图;在标准构件详图上,也应按其所 属构件类型注明代号,以明确该详图和平面整体配筋图中相 同构件的互补关系,使两者合并构成完整的设计。
第14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规则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包括常
用的平面现浇混凝土柱、 墙、梁三种构件的整体表示法制 图规则和标准构造两大部分内容。平法的表达形式是把混凝 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 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 造详图相配合,形成一套比较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
1.4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4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4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4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以AT为例,注写方式:
以AT为例,注写方式:
示例:
楼层、层间平台板构造
1、
楼层、层间平台板构造
2、
以图2为例进行计算
梯板编号:AT7 抗震等级:3级 混凝土强度:C25 保护层厚度:30mm 钢筋接头类型:绑扎 钢筋定尺长度:9m 基础保护层厚度:15mm
1.2 柱的平法标注
1.2.2 截面注写方式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 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直 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
1.2 柱的平法标注
1.2.2 截面注写方式
⑴ 在柱定位图中,按一定比例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在其 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角筋、中部纵筋及箍筋。
≥0.7laE(≥0.7la)
8d且≥150
≥0.8laE(≥0.8la)
6d且≥150
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4 20 150 450
示例:
5 22
325 325
KZ1 650*600 4 22 φ10@100/200
层号 层高 标高 5 3.6 15.870
4 3.6 12.270
3 3.6 8.670
上部贯通筋 2 22
6900 7 20 3/4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50 150 6 22 4/2
D
悬臂梁上部上排钢筋 2 22 悬臂梁上部下排钢筋 2 22
中间支座负筋(上排)2 22 中间支座负筋(下排)2 22
端支座负筋(上排)2 22 端支座负筋(上排)2 22
梁上部钢筋
2 16悬臂端下部钢筋
三
二
外筒
三
二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单层厂房结构
铰接排架
四
三
二
一
注:
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
2、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设防烈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
剪力墙
≤60
>60
≤60
>60
≤60
>60
≤50
四
三
三
二
二
一
一
三
三
二
二
一
一
一
剪力墙结构
高度(m) 剪力墙
≤80
>80
≤80
>80
≤80
>80
≤60
四
三
三
二
二
一
一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层框架 剪力墙
二 三
二 二
二 二
一 二
一 一
不应采 用
不应采用
筒体结构
框架
三
二
框架-核心筒结构
核心筒
二
二
筒中筒结构
内筒
2 4.2 4.470
C
1 4.5 -0.03
-1 4.5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2 4.5 -9.03
基础底板 1.2
3
注:框架柱分边柱角柱、中柱,
顶层锚固长度分别处理。
示例
柱编号:KZ1 抗震等级:3级 混凝土强度:C25 保护层厚度:30mm 钢筋接头类型:电渣压力焊 钢筋定尺长度:9m 框架梁高:500mm 0.5*LaE1=0.5*35*22=385mm 0.5*LaE2=0.5*35*20=350mm 基础保护层厚度:40mm
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3、框架-剪力墙结构,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框
架部分应按表中框架结构相应的抗震等级设计;
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按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确定其抗震等级;
5、砖混结构按非抗震。
基础知识
平法简介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 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关联性: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板与梁关联。 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
2 16 10-200(2)
A
KL4(3A)250*700
2 22 8-100/200(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6900 6 22 2/4
250 6 22 4/2
1800 150 150 6 22 4/2
2 20
250 6 22 4/2
KL4(3A)
B
C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1 集中标注
1.1.2 原位标注
1.1.2 原位标注
梁平法标注钢筋构造举例
2400
150 6 22 4/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50 6 22 4/2
25
25
-
30
30
-
35
30
-
40
35
≤C20
30 -
柱
C25-C45
≥C5 0
30
30
30
30
35
30
40
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基础知识
锚固:为了使钢筋不被拔出就必须有一定的埋入支
座的长度,使得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把拉拔传递给
砼,此埋入长度即为锚固长度。 最小锚固长度:la 抗震锚固长度:laE
混凝土保护层: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作用有三:减少砼开 裂后纵向钢筋的锈蚀、高温时使钢筋的温度上升减缓、使纵筋与砼有较好的 粘结。
环境类 别
一 a
二 b
三
板、墙、壳
≤C20 C25-C45 ≥C50
20
15
15
-
20
20
-
25
20
-
30
25
梁
≤C20 C25-C45 ≥C50
30
与梁平行的钢 筋不进入梁内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混凝土现浇梁分类
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平面注写方法 截面注写方法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1.1平面注写方式
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 选一跟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 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ll――03G101-1P34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LlE与Ll
抗震
非抗震
LlE=ξLaE
Ll=ξLa
注:
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与Ll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 3.式中ξ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⑵ 柱的纵筋数量及箍筋形式直接画在大样图上,并集中标注 在大样旁边。
⑶ 当柱纵筋采用同一直径时,可标注全部钢筋;当纵筋采用 两种直径时,需将角筋和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分开标注; 当柱采用对称配筋时,可仅在一侧注写腹筋。
⑷ 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 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 柱截面上注写该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
示例
梁编号:KL4 抗震等级:3级 混凝土强度:C25 保护层厚度:25mm 钢筋接头类型:绑扎 钢筋定尺长度:9m
示例
1.2 柱的平法标注
1.2 柱的平法标注
柱平法施工图有列表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方式。 柱在不同标准层截面多次变化时,可用列表注 写方式,否则宜用截面注写方式。 在平法施工图中,应在图纸上注明包括地下和 地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标高及相 应的结构层号,并在图中用粗线表示出该平法施工图 要表达的柱或墙、梁。
梁高
锚固长度
2b
2J
梁高
层高 >=35d;>=500
电渣压力焊
1b
1J
>=500 >=hc >=hn/6
基础顶面
基础高
柱插筋构造
1、基础平板中
2、基础主梁中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a
≥0.5laE(≥0.5la)
12d且≥150
≥0.6laE(≥0.6la)
10d且≥150
而无梁的设计内容;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
板的设计内容;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谁是谁的支座
基础(或者基础梁) 是柱子的支座 柱子是梁的支座
特点: 支座内箍筋连续通 过,基础板同理
谁是谁的支座
梁(或墙)是 板的支座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