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鉴赏
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
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通过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艺术等元素,成为了广大戏曲爱好者追逐的艺术瑰宝。
本文将对京剧经典片段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戏曲的魅力与深意。
一、赵氏孤儿《赵氏孤儿》是一部以保家卫国为题材的京剧作品,被誉为京剧经典之作。
其中的经典片段是“巧计救赵高”。
这一段通过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曹操如何运用智谋,将赵高一众诬陷,最终化解危机。
在这个片段中,曹操饰演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演技优势。
通过优美的唱腔、华丽的动作以及精湛的表演技巧,将曹操的睿智和机智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舞台背景和道具的运用也为整个剧情增加了层次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曹操的智谋。
二、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作,该剧讲述了项羽与虞姬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片段是“霸王鞠躬”。
这一段经典片段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动情的唱腔,让观众深情地感受到项羽对虞姬的深爱和无奈。
整个片段以项羽鞠躬的动作为主线,通过舞台的灯光和音效的辅助,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将项羽内心的痛苦和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为之动容。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瑰宝,京剧版的《红楼梦》则是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再次演绎。
其中,最为经典的片段是“宝钗的咏荷”。
这一段以宝钗的咏荷为中心,通过婉转的唱腔和流畅的动作,展示了宝钗的美丽和文雅。
宝钗饰演者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精致的妆容,将宝钗的高贵和温婉诠释得淋漓尽致。
同时,舞台的布置和灯光的烘托,为整个片段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总结: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在探索京剧魅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每个片段的背景故事和演员的表演技巧。
只有通过对舞台表演的深入解析,才能更好地领略到古代戏曲的独特魅力。
京剧经典片段的解析为我们展示了京剧的多样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通过优美的唱腔、动人的表演和精心的舞台设计等,京剧成功地将古代戏曲艺术传承至今,成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形式。
通过对中国戏曲剧种的鉴赏,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戏曲的艺术价值,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这门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戏曲世界的大门,使我们对中国的戏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中国戏曲剧种概述中国戏曲剧种繁多,各具特色。
常见的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等。
这些剧种在表演形式、音乐风格、地域特色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以表演细腻、唱腔激越著称;昆曲则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精致见长;越剧的音乐和表演则富有江南特色,轻柔优美。
这些剧种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中国戏曲剧种鉴赏》课程中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在《中国戏曲剧种鉴赏》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不同剧种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代表性剧目。
通过观摩和欣赏各种经典戏曲表演,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剧种的魅力。
学习重点包括:1.了解各剧种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2.掌握各剧种的表演特色和音乐风格;3.分析各剧目的剧情、角色、音乐等要素;4.探讨戏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学习难点主要包括:1.理解戏曲中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2.分析戏曲表演中的细腻之处和艺术价值;3.体验和感受戏曲的韵味和情感表达。
四、针对学习难点解决方法与实施计划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戏曲剧种鉴赏》这门课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与实施计划:1.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通过阅读关于戏曲的专业书籍、学术论文以及网络资源等,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戏曲的历史、艺术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2.参与课堂讨论与观摩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同时,多参加戏曲观摩活动,直观地感受戏曲的魅力。
3.实践体验: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参与戏曲表演,体验戏曲的韵味和情感表达。
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加深对戏曲的理解。
[笔记]戏曲鉴赏知识点
戏曲鉴赏知识点1.优孟衣冠:典故《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叫孟的杂戏的艺人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
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孟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神态和孙叔敖一模一样。
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
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并趁机对楚王进行规劝,庄王终于封了孙叔敖的儿子。
后来就用“优孟衣冠”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
2.《东海黄公》:西汉角抵戏中的一个节目取材于民间故事据《西京杂记》记载:东海人氏黄公,年轻时练过法术,能够抵御和制伏蛇、虎。
他经常佩带赤金刀,用红绸束发,作起法来,能兴云雾,本领很大。
到了老年,气力衰疲,加上饮酒过度,法术失灵。
秦朝末年,东海出现白虎,自负的黄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镇服它,可是法术不起作用,反被白虎咬死了。
关中一带的民众根据这个故事编成节目来表演;后来汉朝皇帝把它采入宫廷,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
3.参军戏:中国古代戏曲形式。
由优伶演变而成。
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官员贪污,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
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
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
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脚色外,还有女脚色出场。
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4.勾栏瓦舍:又作勾阑或构栏,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
瓦舍也叫瓦子、瓦市。
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也称钩栏、勾阑,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在宋元时期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成为盛极一时的名俗。
瓦舍的规模很大,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
5.《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保存在《永乐大典》中的《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三种,艺术上虽然粗糙,但就其性质来看,已经是成熟的戏剧文学。
所以可以说,中国戏剧艺术在宋代已经正式形成,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中国古代戏曲知识与鉴赏分析
表现在对季节、时代、地域等服装特点的忽略,只考虑 戏曲服装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等与人物塑造 相关的方面。另外,戏曲服装所着重考虑的是它是否适合 在戏曲舞台上出现,是否具有可舞性。戏曲的服装不仅要 有装饰性,而且要有可舞性,要在人物塑造上起到应起的 作用。戏曲的水袖、大靠的靠旗、箭衣的大带、纱帽的帽 翅、脚上的厚底等无不具有可舞性,无不参与人物形象的 塑造。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 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 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 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 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 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 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 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 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 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 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 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 成熟,戏曲形成。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重要 时期,以元曲闻名于世,而 其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 (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 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 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 (汉卿)、王(实甫)、白 (朴)、马(致远)等作家, 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 北杂剧之表演显示出戏曲在 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 间气息。
• 临川四梦: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牡 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00122014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opera apprecia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中国戏曲鉴赏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的一门选修课。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它的某些因素早在我国上古时期就产生了,一直到唐代产生了成熟的戏剧形式——参军戏,然后宋杂剧,元杂剧,宋元南戏,一直到明清的传奇,戏剧不断的成熟,丰富,繁荣,在古代文学长河里,它独自形成一道风景。
是我国古代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样式。
我国现在极富魅力的京剧,还有各地的地方戏,都证明戏剧这种艺术样式的生命力。
该选修课就是对古代戏剧的产生,发展作一个梳理,对戏剧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作详细的介绍,对戏剧表演中的一些特征及角色知识作准确的讲解。
戏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本课程力在让同学们对戏剧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推动同学们对古代文学的学习。
该选修课力求详细的对古代戏剧作一下梳理,辅助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使学生对戏剧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与掌握。
并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未来研究的铺垫。
该选修课力求借助多媒体,原典的阅读等手段引入最新的研究观点,对戏剧的剖析力求准确,生动,新颖,挖掘出更多的意蕴。
使学生对古代戏剧的产生,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一些重要的戏剧作品有一个详细的把握,对戏剧表演中的一些知识能够熟练掌握。
通过教学力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鉴赏戏剧作品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戏曲常识及欣赏戏剧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戏曲文化艺术。
懂得如何去欣赏戏曲,从而更加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2.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化。
3.使学生理解戏曲的含义。
(三)实施说明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使用。
本门课程总计24学时。
2.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戏曲史,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戏曲舞台艺术、戏曲剧种。
中国古代戏剧鉴赏
中国古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戏剧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古代文人雅士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中国古代戏剧的鉴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风貌、道德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
一、戏剧的起源与发展戏剧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祭神仪式,最早是以歌唱、舞蹈和表演的形式呈现。
随着社会的演进,戏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包括京剧、豫剧、粤剧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戏剧都有其独特的舞台布景、扮演风格和表演技巧,这些都反映了不同地区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与审美趣味。
二、京剧的鉴赏与特点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代表,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它集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以其华丽的戏服、精湛的唱腔以及独特的化妆和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在京剧表演中,演员常常会戴面具,以突显人物性格和情绪的变化。
演员们要通过精细的动作、婉转悠扬的唱腔以及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在观赏京剧时,观众需要仔细观察演员的表演细节,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以及歌唱和舞蹈的技巧,以充分领略京剧的独特魅力。
三、豫剧的鉴赏与特点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另一种重要类型,源于河南地区,以其婉转动人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豫剧多以历史故事为基础,通过歌舞对白的形式来讲述故事情节。
与京剧相比,豫剧的表演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深刻。
观赏豫剧时,观众需要特别关注演员的音乐表现力。
豫剧唱腔通常由高音、中音、低音、颤音和音变组成,每个音符都要准确把握,才能完美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境。
同时,观众还需要注重演员的表情、动作和体态,因为这些都是传递人物情感和故事主题的重要方式。
四、粤剧的鉴赏与特点粤剧是广东地区传统的戏曲形式,以其悦耳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方式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粤剧通常以家庭、历史故事和武侠为题材,通过激烈的动作、跳跃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艺来展现故事情节。
古代戏曲的特点与鉴赏
古代戏曲的特点与鉴赏古代戏曲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鉴赏标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戏曲的特点,并分享一些戏曲鉴赏的要点。
一、古代戏曲的特点1.综合艺术形式:古代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了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众多元素。
演员需要通过肢体动作、声腔唱腔等方式来表达情感,使戏曲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历史传承:古代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几千年的演艺历程使之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戏曲剧目多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展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时代变迁。
3.强调角色扮演:古代戏曲注重角色扮演,不同角色在表演风格和形象塑造上有明显的差异。
演员需要通过细腻的表演技巧,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清晰地认知和感受角色的性格、情感。
4.曲艺表现形式:戏曲中有丰富多样的曲艺表现形式,如高亢激越的京剧唱腔、婉转动人的昆曲唱腔等。
这些曲艺形式通过不同的音调、音色和节奏传递情感,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戏曲的魅力。
二、古代戏曲的鉴赏要点1.了解戏曲剧目:在欣赏戏曲时,了解剧目的背景和故事情节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电影、电视剧作品来提前了解剧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演员的表演。
2.观察演员的形象和动作:古代戏曲注重角色扮演,观众可以仔细观察演员的形象和动作。
留意演员的打扮、化妆和服饰,以及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体会演员的塑造功力和角色性格的特点。
3.品味唱腔和音乐:戏曲中的唱腔和音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观众可以欣赏不同唱腔的表现技巧和音乐的艺术韵律。
注意尊重戏曲的节奏和渲染,聆听演员的唱腔,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感染力。
4.体验戏曲的审美情趣:戏曲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观众可以通过欣赏多场戏曲演出,培养自己的戏曲鉴赏能力。
逐渐体会戏曲中的叙事魅力、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从而收获更多的审美愉悦和文化启迪。
总之,古代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值得我们广泛鉴赏和传承。
花木兰戏曲鉴赏
花木兰戏曲鉴赏《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通过对这部戏曲的鉴赏,我们可以体味到其中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下面将从戏曲表演、剧情内容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对《花木兰》进行全面解读。
首先,戏曲表演是《花木兰》中的一大亮点。
它以唱、念、做、打、舞五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用声音、动作、道具等多种手法来展现故事情节。
戏曲演员们以饱满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塑造了富有个性和魅力的角色形象。
比如,木兰化身战士的勇敢气概、她和家人的亲情故事,以及她与将军的婚姻之间的情感纠葛等情节都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淋漓展现。
观众们不仅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还能够感受到戏曲演员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演艺功底。
其次,剧情内容是《花木兰》的核心魅力所在。
这部戏曲讲述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真实故事:花木兰代父从军,在军队中英勇抗敌的同时,她还面临着女儿身份的暴露和内心情感的矛盾。
这样的剧情设置使得观众们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勇敢、坚强、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力量。
通过木兰的形象,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坚韧和无畏,在这个强调男权主义的社会背景下,木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也能够承担起男性的责任。
最后,人物塑造是《花木兰》的另一个亮点。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木兰的坚毅和勇敢、将军对木兰的怜爱与父爱、木兰的姐姐们的温暖与理解等等。
这些个性形象通过戏曲表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观众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每个角色所承受的压力和情感变化。
通过《花木兰》的鉴赏,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高超的戏曲表演技艺,还能够从剧情和人物塑造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不论是对于观众还是艺术工作者来说,这部戏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勇气和信念,就能够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正是因为《花木兰》中那种坚强和勇敢的力量,使得这部戏曲在百年之后仍然能够感动和鼓舞着人们的内心。
戏曲鉴赏答案
戏曲鉴赏答案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和魅力。
戏曲的鉴赏对于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正确鉴赏戏曲呢?首先,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戏曲是一种通过音乐、舞蹈、唱词、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
它在传统戏曲剧种中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了解不同剧种的特点,如京剧、黄梅戏、评剧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戏曲。
其次,要注意观看戏曲演出时的礼仪和态度。
戏曲演出需要观众的参与和倾听,而观众的礼仪和态度则直接影响着演出的效果和演员的表演。
我们应该尊重演员的努力和付出,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嘈杂的喧闹,以便更好地体验戏曲的魅力。
此外,戏曲的语言是了解戏曲剧情的关键。
戏曲中的唱词和台词以古代汉语为基础,运用特定的词藻和韵律,独特地表达出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
对于非常了解古汉语的观众来说,能够直接理解其中的含义。
而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借助于字幕翻译或者前期了解剧情也能更好地理解戏曲的故事。
除了文字表达,音乐是戏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音乐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戏曲的气氛和情感。
在鉴赏戏曲时,我们可以仔细聆听戏曲的音乐,体味其中的美妙之处,无论是高亢激昂的锣鼓声,还是婉转动人的笛子声,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震撼和感动。
最后,观赏戏曲时应该有批判性思维。
戏曲作为艺术形式,也有着不同的演绎版本和表达方式。
观众们可以对不同的演出进行比较和思考,分析其中的差异和特点。
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戏曲的发展和变化,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鉴赏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戏曲作品。
总的来说,戏曲鉴赏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保持正确的观赏态度,了解戏曲的语言和音乐,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曲,感受它的魅力和内涵。
戏曲作为一项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戏曲鉴赏PPT课件
上的。练过目的史中基
第偶相习节,人上在(
一像传场目像士最梨唐
所供李所。唐来早园玄
综奉隆。这朝教的,宗
合,基所里著习大学,
类其是以成名,规习唐
艺 术 学 院 。
来 源 亦 本 于
戏 曲 界 的 祖
京 剧 界 追 本
了 历 史 上 有
的 诗 人 李 白
还 请 当 时 有
模 培 训 戏 曲
歌 舞 , 戏 曲
武 生 共 分 两 大 类
,帅短打将长身,
,
正旦
花旦
旦行的一支。主要扮演娴静庄 旦行的一支。多扮演性格明快
重的青年、中年妇女。重唱功, 或活泼放荡的青年女性。表演
多用韵白。因常穿青素褶子, 常带喜剧色彩,重做功和念白。
故又名“青衣”。
武旦
旦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的 女性,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技 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 种类型。
小生
小生生行的一支,与老生相对应,小生扮演青年男性,不 戴胡须。高腔和地方小戏系统剧种多用真声演唱。昆曲和 皮簧系统剧种多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
武生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其中分长靠武生、短打 武生两类。
的三另
"
胡 子 , 不 分 绺 , 术 语 称 满
。 白 色 的 三 绺 胡 子 叫 作
装 一 般 面 涂 白 粉 , 再 搽 厚 重 胭 脂 。
性 格 爽 朗 无 拘 无 束 的 逗 笑 角 色 。 实
色 行 当 。 丑 行 的 一 支 。 扮 演 滑 稽 风
角 , 年 龄 比 较 老 的 也 叫 丑 婆 子 。 彩
﹑
净手穿魄武着生擅
灵利矫薄,生盔,长
活索健底工,,一武
古代戏曲鉴赏要点总结
古代戏曲鉴赏要点总结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内涵。
在欣赏古代戏曲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魅力。
本文将总结一些古代戏曲鉴赏的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戏曲艺术。
一、剧本与剧情古代戏曲的剧本通常由程谱、词曲和行当结合而成,其中承载着故事情节、角色情感和主题思想等。
在欣赏戏曲时,我们需要仔细研读剧本,对剧情有个初步的了解。
剧情是戏曲的骨架,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元素,我们可以从剧情中寻找故事主线和人物关系,进一步理解剧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冲突。
二、曲调与唱腔古代戏曲的曲调多种多样,包括高亢激昂的快板、抒情悠扬的咏叹调、雄壮激越的豪放调等。
欣赏戏曲时,我们需要关注曲调的变化,进一步感受唱腔的特点和表现力。
不同唱腔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和角色性格,通过对唱腔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戏曲演员的表演艺术和角色刻画。
三、表演技巧与动作古代戏曲注重表演技巧和动作的运用,在表演中融入了许多舞蹈和身体语言的元素。
观看戏曲演出时,我们需要留意演员的动作和表情,理解演员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
同时,我们可以关注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声音、节奏和气息的运用,进一步体会戏曲表演的艺术之美。
四、舞台布景与服装道具戏曲演出的舞台布景和服装道具也是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
舞台布景通过不同的背景和道具来营造戏曲的时空背景,为观众提供一个想象空间。
服装道具则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身份和情感状态。
在观赏戏曲时,我们可以从舞台布景和服装道具中感受古代文化的瑰丽和艺术的精妙。
五、文化内涵与故事寓意古代戏曲作品往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寓意。
通过欣赏戏曲作品,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同时,戏曲作品中的寓意和哲理也能够启迪我们对人生、情感和道德的思考,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自身。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探究戏曲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智慧之美。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纲《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纲课程代码:700122014课程英⽂名称:Chinese opera apprecia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专业:汉语⾔⽂学专业⼤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纲使⽤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标中国戏曲鉴赏课是汉语⾔⽂学专业(留学⽣)的⼀门选修课。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它的某些因素早在我国上古时期就产⽣了,⼀直到唐代产⽣了成熟的戏剧形式——参军戏,然后宋杂剧,元杂剧,宋元南戏,⼀直到明清的传奇,戏剧不断的成熟,丰富,繁荣,在古代⽂学长河⾥,它独⾃形成⼀道风景。
是我国古代不可忽视的⼀种艺术样式。
我国现在极富魅⼒的京剧,还有各地的地⽅戏,都证明戏剧这种艺术样式的⽣命⼒。
该选修课就是对古代戏剧的产⽣,发展作⼀个梳理,对戏剧⽂学中的重要作品作详细的介绍,对戏剧表演中的⼀些特征及⾓⾊知识作准确的讲解。
戏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本课程⼒在让同学们对戏剧能有⼀个全⾯的了解,从⽽更好地推动同学们对古代⽂学的学习。
该选修课⼒求详细的对古代戏剧作⼀下梳理,辅助学⽣对古代⽂学的学习,使学⽣对戏剧有⼀个更好的认识与掌握。
并为有兴趣的学⽣提供⼀个未来研究的铺垫。
该选修课⼒求借助多媒体,原典的阅读等⼿段引⼊最新的研究观点,对戏剧的剖析⼒求准确,⽣动,新颖,挖掘出更多的意蕴。
使学⽣对古代戏剧的产⽣,发展有⼀个全⾯的了解,对⼀些重要的戏剧作品有⼀个详细的把握,对戏剧表演中的⼀些知识能够熟练掌握。
通过教学⼒求培养学⽣独⽴分析作品的能⼒,培养他们鉴赏戏剧作品的能⼒。
(⼆)知识、能⼒及技能⽅⾯的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戏曲常识及欣赏戏剧作品,让学⽣进⼀步了解戏曲⽂化艺术。
懂得如何去欣赏戏曲,从⽽更加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化。
2.使学⽣理解中国古代⽂化。
3.使学⽣理解戏曲的含义。
(三)实施说明1.⼤纲适⽤于汉语⾔⽂学专业(留学⽣)三年级使⽤。
戏曲服饰鉴赏
戏曲服饰鉴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服饰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服饰的装扮能够更好地展现角色特点和情感表达。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戏曲服饰鉴赏:
1. 旦角服饰:旦角是指戏曲中的女性角色,旦角的服饰通常华丽、细致,色彩鲜艳。
常见的旦角服饰包括演员面巾、发饰、花鸢、长裙等,而且多装饰着各种花鸟图案,寓意着优雅、娇美。
2. 丑角服饰:丑角是戏曲中的男性角色,丑角的服饰通常夸张、滑稽,色彩鲜艳。
常见的丑角服饰包括花巾、发饰、大袖子、花呢或者皮衣等,而且通常在服饰上添加一些装饰品,如喇叭裤脚、长大鞋子等,寓意着滑稽可笑。
3. 文戏服饰:文戏是指戏曲中的男性文人角色,文戏的服饰通常素雅、朴素。
常见的文戏服饰包括襟、袖口、衣边、脚踏等,而且颜色多以深蓝、深绿、深红为主,寓意着知识、文化、尊贵。
4. 武戏服饰:武戏是指戏曲中的战士或者武将角色,武戏的服饰通常刚毅、雄壮。
常见的武戏服饰包括襟、袖口、衣边、脚踏等,而且多采用红、黑、黄等颜色,寓意着武勇、英雄。
总的来说,戏曲服饰通过颜色、纹路、装饰品等来彰显角色的特点和表达情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戏剧角色的形象
概括。
同时,戏曲服饰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戏曲鉴赏800字
戏曲鉴赏一、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三千年前,中国戏剧的萌芽就脱颖而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终于形成了完整的戏曲艺术。
二、戏曲的特点戏曲艺术的特点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1. 综合性:戏曲是一种集音乐、歌唱、舞蹈、美术、文学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2. 虚拟性:戏曲表演是在舞台上,通过演员的表演来模拟生活场景,而非完全真实的布景或道具。
3. 程式性:戏曲艺术中有很多固定的表演动作和语言形式,这些被称为“程式化”的表演,如武打动作、角色行当、脸谱等。
三、戏曲的种类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京剧、越剧、川剧、豫剧等。
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四、戏曲的欣赏欣赏戏曲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观看过程中,要注意演员的表演技巧、唱腔、身段、面部表情等。
同时,也要注意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戏曲的内涵和情感。
五、现代戏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戏曲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许多传统戏曲开始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如多媒体技术、现代舞美设计等,使戏曲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同时,现代戏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六、个人感受我个人非常喜欢欣赏戏曲。
每当看到演员精彩的表演,听到那优美的唱腔和音乐,我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愉悦和满足。
我觉得戏曲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七、总结总的来说,戏曲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特点,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和文化都在不断发展,但是我认为戏曲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形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欣赏和学习。
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戏曲将会继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戏曲鉴赏
戏曲鉴赏前言: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今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
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 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
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
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
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 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
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
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中国戏曲中的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古代戏曲的鉴赏与赏析
古代戏曲的鉴赏与赏析古代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和文学等多种元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戏曲的鉴赏与赏析,希望读者可以从中更好地了解并欣赏古代戏曲之美。
一、古代戏曲的分类与特点古代戏曲包括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等多个剧种,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
京剧偏重于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舞蹈动作繁复,服装彩艳华丽;昆曲则以婉约、细腻见长,强调音乐的表达和诗意的演绎;豫剧和越剧则注重流派演唱和音乐的独特韵味。
二、古代戏曲的题材与剧情古代戏曲的题材丰富多样,涵盖历史故事、传奇传说、民间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题材,每个剧种都有其偏重的特定类型。
京剧常常演绎历史经典,如《红楼梦》、《长生殿》等;昆曲则多用于演绎古代传说故事,如《牡丹亭》、《水浒传》等。
三、古代戏曲的表演形式与技巧古代戏曲的表演形式以唱、念、做、打为主,即唱腔、念白、动作和打击乐器的结合。
演员通过运用音乐、舞蹈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同时,古代戏曲还有独特的表演技巧,如脸谱的使用、肢体表演的细腻和音乐的演绎等。
四、古代戏曲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古代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它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还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通过赏析古代戏曲,人们可以体验到其所承载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共鸣。
五、古代戏曲的当代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古代戏曲在当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文化艺术机构及从业者将古代戏曲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推陈出新,使古代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时,引入更多观众教育与推广措施,使古代戏曲得以广泛传承与发展。
六、古代戏曲的赏析方法与技巧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赏析古代戏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了解剧种的基本知识,对于不同的剧种能有所了解,有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次,关注剧情与人物形象,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故事线索和角色情感;最后,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细节,如造型、音乐节奏、舞台布景等。
中国传统戏曲鉴赏
(一)越剧艺术
越剧,形成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1906年(清光绪32年)演变为戏曲形式,称为“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主要在农村演出。演员主要是半农半艺的男性,故也称为“男班”。1925年(民国14年)9月17日,在上海《新闻报》的演出广告中首称“越剧”。
方小亚(1945—— ),上海京剧院的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专攻武旦,文武兼备。
一、评剧艺术与评剧音乐
(一)评剧艺术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70年的历史。最初源于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流行于河北农村。后来又吸收东北地区的“蹦蹦腔”,故早期也称为“落子”、“蹦蹦”。早期为二人对口演唱。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河北梆子的“武场”音乐和滦州影戏、乐亭大鼓以及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后称为“奉天落子”,20世纪30年代后称为“评剧”,即“平腔梆子戏”。
后加入高胡二胡等拉弦乐器。
4、作家、传奇
(1)第一部昆腔传奇是明代梁辰渔的《浣纱记》。
(2)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3)洪昇的《长生殿》。
(4)孔尚任的《桃花扇》。
(5)李玉的《千忠戮》(千忠禄)。
(三)《牡丹亭》
文革后,越剧得到复兴。培养出一大批非常有才华的越剧演员,编演出一大批经典的剧目,出访世界各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1、著名演员:
旦角:施银花、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傅全香、尹桂芳、王文娟等。
小生:范瑞娟、徐玉兰等。
2、经典剧目: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碧玉簪》等。
戏曲赏析论文(范文8篇)
戏曲赏析论文(范文8篇)中国的戏曲文化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戏曲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音乐舞蹈、表演艺术、美术杂技等,戏曲赏析对于欣赏戏曲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整理了8篇"戏曲赏析论文范文";,供戏曲专业学者参考。
戏曲赏析论文(范文8篇)之第一篇;从欣赏角度看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摘要:中国戏曲毕竟发展了上千年, 而且在广阔的空间有着无以数计的演出, 而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环境, 更不可能完全按照同一种欣赏模式, 面对剧目的水平与演员表演的水平都必定存在巨大差异。
可以想见, 除了重于鉴赏的观演关系之外, 中国戏曲观众对于国剧表演, 也自然会有心醉神迷的欣赏。
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 是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用传统的审美方法, 通过舞台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欣赏角度看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就有它自己的方法, 这种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是和舞台审美相关联的。
本文着重谈谈戏曲表演中戏曲演员与观众关系的问题, 也是戏曲表演艺术和审美受众相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戏曲,演员,观众,欣赏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 并且受到社会普遍的欢迎, 决不是因为它能够给某些"内行";提供表现他们智力上与艺术鉴赏力上高人一等的机会, 更是因为它确实有可能给众多入迷的观众, 提供情感上的满足。
这就是说, 观众们欣赏国剧, 除了在许多场合习惯于用非常挑剔的眼光去寻找演唱时的缺点以外, 也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观众, 是以投入的情感, 倾注于戏曲欣赏活动中的。
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 是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用传统的审美方法, 通过舞台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欣赏角度看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就有它自己的方法, 这种戏曲表演中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是和舞台审美相关联的。
戏曲表演丰富多彩, 这里, 应该特别谈谈戏曲表演上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即戏曲演员与观众关系的问题, 也是戏曲表演艺术和审美受众相结合的问题。
戏曲鉴赏
论中国戏曲艺术---戏曲艺术的文化精神中国戏曲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形态,是经过长期沉淀而凝聚成的一种文化模式。
将戏曲作为中华民族及其社会生活形态的曲折反映,将历史乃至现在大量的剧中人物作为实际存在的社会人群,并从中探究他们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
另外,中国戏曲艺术注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动静互见、刚柔相济等特点,就反映出民族的一些文化精髓。
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当然,戏曲艺术也不例外。
而他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1、可以阅尽古今情状戏谚云:“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戏曲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可谓已是与中国社会历史同质同构了。
从时间、题材和人物上看,都是无所不包,不一而足。
戏曲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与芸芸众生中的每个人都密切接触。
从对社会的深入程度和受到社会欢迎与支持的广泛程度来看,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可以与戏曲相比。
戏曲能够与社会形成如此密切的关联,从而表现出如此强盛的“社会生命力”,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令人刮目相看。
“人生就无异是戏剧,世界无异是剧场”这句话,犹如常用戏联“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更是道出了戏曲与中国社会的一种深层契合。
戏曲纳古今上下种种生相世态于一台,已完全称得上中国社会历史的一个全景式缩影,以致有“少读书,多看戏”,从戏中学习历史知识、了解社会人生的说法。
中国人的人生理想,一般说来,可谓在戏曲中都通过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能欣赏中国的戏曲,就可以了解得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2、可以了解到主流与非主流从总体上说,戏曲是一种中和文化,历来所反映的题材多是国人上下普遍关心的事情,如忠臣孝子、夫贵妻贤、为国效力、为民做主等,强调道德人伦教化和文化思想整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甚至“怨而不怒”,这是戏曲的主流。
三、人需要一种精神1、长使英雄泪满襟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说:“舞台演出也曾迷惑过我,使我充满了关于个人不幸的种种形象和导致热情的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曲1.白蛇传: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
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
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
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
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
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2.锁麟囊:登州富户薛氏门中之女薛湘灵许配周庭训,嫁前按当地习俗,薛老夫人赠女锁麟囊,内装珠宝甚多。
结婚当日,花轿在中途遇雨,至春秋亭暂避;又来一花轿,轿中为贫女赵守贞,因感世态炎凉而啼哭。
问清缘由后,薛湘灵仗义以锁麟囊相赠,雨止各去。
六年后登州大水,薛、周两家逃难,湘灵失散,独漂流至莱州,偶遇娘家老奴胡婆,胡婆携湘灵至当地绅士卢胜筹所设粥棚,恰巧卢员外正在为其幼子天麟雇保姆,湘灵应募。
一日,湘灵伴天麟游戏于园中,触景伤情,百感交集,顿悟贫富无常。
天麟抛球入一小楼,要湘灵上楼为其拾取,在楼上,湘灵找球时猛然见到六年前自己赠出的锁麟囊,不觉感泣。
原来,卢夫人即赵守贞,见状盘诘,才知面前的这位“薛妈”便是六年前慷慨赠囊的薛小姐,遂敬之如上宾,薛湘灵一家团圆并与卢夫人结为金兰之好。
3.二进宫:明穆宗(隆庆帝)死后,太子(万历帝)年幼(时年10岁),李艳妃垂帘听政。
其父李良,蒙蔽李妃,企图篡位,定国王徐延昭、兵部侍郎杨波,于龙凤阁严词谏阻,李妃执迷不听,君臣争辩甚剧,不欢而散。
李良封锁了昭阳院,使内外隔绝,篡位之迹已明。
徐、杨二人于探皇陵后,二次进宫进谏。
此时李妃已悔悟,遂以国事相托。
后杨波发动人马,卒斩李良。
4.桃花扇: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侯方域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
结识李香君,并与其“梳栊”(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
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
阮大铖怀恨在心。
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坚决不从。
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
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
5.单刀会: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
关羽接到请书后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军在江边接应。
席间二人言辞交锋,鲁肃不能取胜。
关羽智勇双全,震住鲁肃,令他不敢动用埋伏的军士,最后安然返回。
6.望江亭: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寡,暂居于女道观中。
观主的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告知自己失偶之事。
观主于是从中作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
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此时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
白士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
谭记儿不愿让他受自己连累,想出妙计。
时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
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没有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
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
恰好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受到惩办,白士中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7.祖杰:元代初年,温州乐清县僧人祖杰勾结官府仗势欺人的故事。
祖杰私蓄美妾,藏于俞生家中,俞生不堪邻人嘲诮,携家逃避,祖杰以弓刀藏其家,诬俞私藏军器,以致俞生全家惨遭杀害。
乡人不平,申告官府,未得受理。
于是有人编撰了这个戏文,广事宣传,官府最后以众言难掩,乃将祖杰处死。
这是发生在温州的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
8.赵贞女蔡二郎:蔡二郎中状元后弃亲背妇,入赘相府。
其妻赵贞女在家乡独立奉养公婆,饥荒年岁,公婆双双饿死,赵贞女罗裙包土,自筑坟台。
后来,空中降下一面琵琶,赵贞女身背琵琶,上京寻夫。
找到京中,蔡二郎不仅不认赵贞女,反而放马踹死了她。
最后蔡二郎被雷劈死。
9.琵琶记: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
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
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
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
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
10.赵氏孤儿:以战功起家的晋国贵族赵氏家族,权势和声望不断膨胀,遭到了晋灵公的不满,心高气傲的将军屠岸贾一直遭受赵氏的轻视和排挤,在晋灵公默许下将赵氏一家诛杀。
赵氏孤儿被医生程婴救出藏到了药箱中,被守门将军韩厥搜出,但韩厥深明大义,只会程婴将孤儿带了出去。
屠岸贾知道赵氏孤儿逃出后四处搜寻,程婴本想将自己的儿子献出去承担窝藏的罪名,但被公孙杵臼所承担了所有的罪责。
20年后,程婴告诉了赵氏孤儿这一切,孤儿最终打败了屠岸贾,为赵氏家族报了仇,程婴搞到事情已经办完,遂自杀。
11.西厢记: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等人护相国灵柩安葬。
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
此时,书生张珙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
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经过诗歌唱和,彼此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
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
”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
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因此致病。
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
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约张生相会。
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
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
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
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
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
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
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12.牡丹亭:此剧描写了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
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
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
其后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复活。
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
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
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
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还魂记根据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
南宋年间,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生得十分美丽。
杜宝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他一心一意想把丽娘培养成严格遵循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妇女,他请老儒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
但杜丽娘不甘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
一日,丽娘和丫环春香到后园游玩,这里满园春色、到处欣欣向荣的景象,使长期生活在沉闷闺阁中的丽娘心情非常愉快。
可是,美景不长、青春易逝,丽娘触景生情,忧上心来,感到身心俱困倦,回到房中伏几而眠。
在花神的帮助下,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邂逅,两人心心相印,结下良缘。
可惜好梦不长,她被母亲叫醒。
丽娘苦于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忧郁成疾,自觉寿命不长,决定自画其容流传人间。
中秋之夜,丽娘病危,嘱咐父母在她死之后,将她葬在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
丽娘病逝,杜宝升迁别地。
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路过南安,身染重病,幸为陈最良所救,住在梅花观。
一天,他去后花园散步,见园中景物似曾相识,顿觉纳闷,又见太湖石畔一幅画轴,带回一看,正是梦里所见的姑娘,不禁大为吃惊,于是焚香叩拜,在丽娘画前诉说衷情。
当天晚上,丽娘芳魂前来见他,两人表达了彼此忠贞不渝的爱情。
丽娘要梦梅次日去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掘墓相会。
第二天黎明,梦梅不顾陈最良的劝阻,不顾擅掘别人的坟墓有被处死刑的危险,勇敢地挖掘丽娘的坟墓。
杜丽娘在花神的帮助下,在一片阳春美景、百花盛开中,慢慢苏醒过来。
丽娘与梦梅幸福地结合在一起。
13.窦娥冤: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官名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并改名窦娥。
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
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
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
太守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被判斩刑。
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窦娥冤情得以昭彰。
灰阑记关于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
讲的是马员外家的妻妾二人争一孩子,包拯复审时,命人用石灰于庭阶中画一个栏(阑通栏,即圈),将孩子放置其中,宣称谁将孩子拽出来了谁即为生母。
妾张氏不忍用力拽扯,大浑家马氏则将孩子用力拉出。
包公据此判定张氏为孩子生母,并为之伸冤。
该剧主要歌颂的是包公的智慧,作为断案的逻辑前提则是,若心怀真情真爱,是宁可放弃所有权,宁可自己蒙受冤屈,也不肯伤害孩子,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
《灰阑记》的故事在欧洲有法语、英语等多种译本,而影响最大的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贝·布莱希特于1945年改编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
《高加索灰阑记》讲的是格鲁吉亚总督在暴乱中被杀,总督夫人仓惶出逃时将亲生儿子小米歇尔遗弃;善良的女佣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将他抚养成人;叛乱平息后,总督夫人为了继承遗产索要孩子,法官阿兹达克采用灰(粉笔)栏断案:心贪性残的总督夫人不顾死活使劲往外拉扯孩子,而女佣则不忍心孩子被拉伤……故事的结局是,小孩没有判给其生母,而是判归养母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