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前言《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

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及寄生虫检验技术。

主要讲述寄生虫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理,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流行规律,掌握常用的寄生虫病检验技术,提高实验诊断水平,为正确治疗、预防寄生虫病提供可靠依据。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操作能力,同时掌握一定数量专业外文词汇,适当介绍国内外有关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的文献。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42学时。

实验课开出实验项目14项,实验开出率为100%。

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1个。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第一篇总论目的: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等概念;掌握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及其意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因素及特点、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范围、寄生虫的分类及寄生虫的营养代谢特点、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研究现状、进展、成就及任务。

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寄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寄生虫的分类及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特点。

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第二篇医学原虫学第八章原虫概论目的:掌握原虫、世代交替、滋养体、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形态结构、生理及生活史的基本特征;原虫、世代交替、滋养体、包囊的英文专业名词;了解原虫的致病特点。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是研究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及其感染、传播和控制的学科。

该课程包括对它们的基本特性、生长环境、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及检测等方面的学习。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 掌握病原生物学中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方面的基本知识 - 了解寄生虫侵入人体和致病的机理 - 掌握寄生虫检验的方法与技巧 - 熟悉常见的寄生虫危害、传播和预防控制策略 - 培养对病原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课程内容第一章病原学概论1.病原生物学的发展与现状2.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形态结构3.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第二章寄生虫学概论1.寄生虫的分类与特征2.寄生虫侵入人体和致病的机制3.寄生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第三章常见寄生虫学1.原虫2.绦虫3.吸虫4.圆线虫和钩虫5.蛔虫和鞭虫6.寄生虫的分类、形态、寄生方式、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危害第四章寄生虫检验方法1.寄生虫检验的原则2.寄生虫检验的常用方法3.寄生虫检验方法的评价第五章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1.寄生虫病的危害与流行病学特征2.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及预防小技巧3.寄生虫病防治的技术与方法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主,对于理论授课,采用PPT的方式进行讲解,辅以丰富的案例和实例;对于实践操作,采用实验与诊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开放性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方式以占比较大的闭卷考试为主,实验报告占比较小,旨在评估学生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考核的学生将颁发结业证书。

参考书目1.《病原生物学与防治技术基础》(赵荣福,杨占秋,陈逸龙,谢志宇编著)2.《人兽共患病控制(附DVD光盘)》(王惠东,薛迎新,周婉洪等编著)3.《寄生虫病学》(邵汝梁,周红梅,陈振东编著) 4.《病原生物学》(刘毅,杨海彬编著)以上参考书目只是供学生参考,不限于这些书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行选择相关书籍。

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为一门医学基础与临床检验密切结合的一门课程,其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该课程以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致病性(免疫性)为基础,重点了解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与血清学诊断的方法,为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寄生虫病防治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寄生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与寄生虫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等方法。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既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关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

因此,本课程着重基本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相关知识的介绍,为掌握和了解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和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本科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寄生人体的原虫、吸虫、绦虫和线虫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2.掌握寄生虫生活史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掌握显微镜下识别主要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及病原学检查的特点4.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寄生虫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和预防医学。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按上课内容顺序)授课内容授课时数实验时数总论 2肠道寄生虫 4 4组织和胆道寄生虫 4 1血液和淋巴系统寄生虫 4 3考试 214 8四、考核要求1.按照掌握、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理论考核成绩占80%,题型为: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简答题(名词解释)、④问答题。

3.实验和平时成绩占20%。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期。

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寄生虫检验大纲

寄生虫检验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试用)一、前言《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在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和人体及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识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掌握常用的寄生虫检验技术,为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服务,并了解控制与消灭寄生虫的基本理论和原则,适应寄生虫病防治的需要。

本课程应在病理解剖学、免疫学授课之后进行。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学》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昆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技术。

以我国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加强寄生虫检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检验技术的训练。

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和寄生虫病认识与贡献及国内外在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的成就。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本专业外文词汇,为培养学生逐步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

本大纲根据本门课程的地位和设置要求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写。

二、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篇总论[教学时数]2学时[目的要求]重点掌握内容:寄生虫、宿主、生活史等重要概念;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原则。

熟悉的内容: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及生理的影响一般了解和自学内容: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教学内容要点]一、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学的定义、目的、内容。

二、寄生现象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的种类(体内、体外、兼性、专性宿生、中间宿主、转续宿主、保虫宿主);宿主的种类(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及生理的影响;寄生虫的生活史。

三、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性物质的作用。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变态反应,各种寄生虫病的免疫类型,免疫病理,免疫逃避。

四、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人源性,动物源性。

医学检验本科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医学检验本科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医学检验本科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英文名称: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总学时: 57 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27适用对象:本科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简介:《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属病原生物学范畴,是临床检验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寄生虫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活史及生态,阐明寄生虫与宿主、寄生虫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研究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研究寄生虫病诊断方法与技术,主要通过病原学检验、必要时辅以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个体的感染状态和群体的流行特征,从而为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属病原生物学范畴,是临床检验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寄生虫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活史及生态,研究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研究寄生虫病诊断方法与技术。

通过教学实践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临床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寄生虫病诊治的需要。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对寄生虫学总论及各类寄生虫的共性方面应讲深讲透。

(二)在寄生虫学各论中,应选具有代表性的虫种,以寄生虫的生活史为中心,联系寄生虫的分类、形态、生态、感染方式、致病机理、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流行因素、防治原则作重点讲解。

对于类似的寄生虫,则以对比形式,着重讲授其区别要点,或使学生自学之,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寄生虫病发生的内因和外因,以及损害与抗损害等对立统一关系,掌握寄生虫病的发生、流行与控制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要科学地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认识,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巨大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注意介绍国内、国外寄生虫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寄生虫学的发展趋势。

对寄生虫名称及重要专业术语必须介绍外语,为提高学生阅读外文书刊的能力创造条件。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使用)Ⅰ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寄生虫学实验,可以验证理论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对部分理论内容加深理解;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法医学、急救医学及妇产科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四使用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寄生虫学教研室自编教材,万启惠,2006年。

Ⅱ正文实验一总则吸虫一教学目的在掌握寄生虫学实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习各吸虫形态、中间宿主及病理标本。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技术操作及生物学绘图法的要求。

(二)巩固显微镜低、高倍镜使用法,进一步掌握油镜使用法;熟悉寄生虫学标本观察法。

(三)熟悉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掌握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虫卵的形态;掌握它们中间宿主(媒介)的形态特征及病理标本。

(四)了解两种并殖吸虫的形态差异;了解肝吸虫尾蚴、肺吸虫尾蚴及囊蚴、血吸虫尾蚴及毛蚴的形态特征。

(五)了解姜片虫与肝片虫的形态区别。

08版《临床寄生虫与检验〉教学大纲(本)

08版《临床寄生虫与检验〉教学大纲(本)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临床生化与免疫病原检验教研室编写时间:2008年6月20日教务处印制2008年6月20日一、课程简介二、学时分配表三、内容实验内容详见实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寄生现象与寄生虫病;寄生虫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熟悉: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寄生虫病实验室诊断中的生物安全[重点]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种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病检验目的和方法。

[难点]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教学时数]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寄生现象与寄生虫病2、寄生虫的基本特征及分类重点讲解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4、寄生虫感染的特点5、寄生虫感染的免疫一般讲解6、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7、寄生虫的诊断重点讲解8、寄生虫病实验室诊断中的生物安全一般讲解[教学方法]使用医学寄生虫学CAI课件和病理大体标本、镜下标本第二章消化道寄生虫[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似蚓蛔线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毛首鞭形线虫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蠕形住肠线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

链状带绦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蓝氏贾第鞭毛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吻绦虫的区别。

熟悉钩虫的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

绦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主要种类;肥胖带绦虫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布氏姜片吸虫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了解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钩虫、的流行与防治;其他线虫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与防治;链状带绦虫、肥胖带吻绦虫流行、防治;其他绦虫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

[重点]似蚓蛔线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蠕形住肠线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

检验寄生虫学五年制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检验寄生虫学五年制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38学时;实验课:3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是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属于病原学和病原学检验范畴。

根据教学计划,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共安排72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8学时,实验课34学时。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寄生虫病临床检验的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结合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以及我省常见和多发寄生虫病而编写的。

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医学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为主。

原虫、蠕虫以其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机理为基本教学内容,把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作为重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医学节肢动物以其直接危害与致病阶段相关的形态结构和诊断方法为重点,简述流行情况。

重要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贡献,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

适当介绍国外寄生虫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

结合双语教学的开展,尽量介绍常见寄生虫的外文学名和专有名词。

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验课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多看活的寄生虫标本,辅以电视录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课外自学以及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1、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种类。

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教学大纲(医学检验专业用)前言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发生、发展及传播环节和规律。

寄生虫学是从生物学和动物学派生出来的。

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们对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学习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寄生虫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及造成这些损害的原因,并通过实验室诊断查出寄生虫的感染,以便用有效地手段进行治疗。

在教学过程中间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本专业外文词汇,为培养学生逐步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

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和寄生虫病认识与贡献及国内外在寄生虫学与寄虫学病防治工作中的成就。

检验专业本课程教学时数36 学时,理论实验比例为1:1 。

第一篇总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寄生现象,宿主的种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

(二)、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了解寄生虫学定义和范畴及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一)、寄生现象: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和宿主的概念。

寄生虫的生活史,宿主的类别。

(二)、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化学性损伤和抗原性刺激;特异性免疫的类型(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防治原则。

•医学蠕虫一、目的要求了解蠕虫的特征、分类、生活史。

二、教学内容蠕虫的定义、特征、分类、生活史( 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 。

一、目的要求(一)、掌握蛔虫、钩虫、丝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熟悉流行因素,了解防治原则。

(二)、熟悉鞭虫、蛲虫、旋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了解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一)、似蚓蛔线虫( 蛔虫) :形态( 成虫特征、虫卵) 、生活史( 寄生部位、外界发育、感染期和方式、幼虫移行) ,致病( 肠道损伤、并发症) 、实验诊断、流行( 分布、因素) 、防治。

(二)、毛首鞭形线虫( 鞭虫) 简介。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英文名称: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50 学分:3.0 理论课学时:30 实验课学时:20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他研究病原寄生虫及危害人类的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阐明寄生虫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的理论和原则,研究寄生虫检验的理论和技术。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寄生虫学及其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寄生虫病防治的需要。

他应在病理解剖学、免疫学讲授课之后进行教学。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对寄生虫的成虫、虫卵形态结构的图示以启发式教学法启用。

实验课是教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标本、挂图、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人体寄生虫、成虫、虫卵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中要介绍我国在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

适当介绍寄生虫学及其检验的新发展。

对寄生虫名称和重要专业术语必须介绍外文,以培养学生阅读外文专业书刊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总论【掌握】1、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寄生虫生活史和感染期等概念;2、寄生虫生活史各发育阶段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关系;3、寄生虫病原诊断与免疫诊断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熟悉】1、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2、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流行的因素.【了解】1、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2、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性。

思考题:1.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Parasit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7222009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分:1.5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16 , 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选用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必读书目:[1] 医学寄生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医学寄生虫图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5] Essentials of Medical Parasitology [M]. Jaypee Brothers Medical Publishers (P) Ltd,2014选读书目[1] 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 医学寄生虫学词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分子寄生虫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 人体寄生虫学 [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3;[5]Paniker's Textbook of Medical Parasitology[M]. Jp Medical Ltd,2013二、课程教学目标概述医学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中的重要的课程。

主要介绍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涵盖了医学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发育、繁殖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免疫、诊断、流行和防治等内容。

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助于认识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特点,了解相关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防治原则,指导临床医疗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Array的性质和任务临床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习寄生虫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的或者辅助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思维分析能力和对寄生虫病诊断及防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之间的关系,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寄生虫感染人体的特点,传播的媒介,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治的原则,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与原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的方法。

能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把握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控制,能独立完成常见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临床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临床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医学寄生虫的目的和任务。

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状况,热带病特别规划防治的7类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临床寄生虫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学习的难点是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食源性寄生虫病。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一、寄生现象与寄生虫1、共栖2、互利共生3、寄生二、寄生虫分类寄生虫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所分的类型三、寄主的分类四、寄生虫的生活史第二节寄生虫的感染及致病作用一、寄生虫的感染方式1、经消化道感染2、经皮肤感染3、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4、经接触感染5、经胎盘感染二、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1、夺取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素作用4、免疫病理损伤三、寄生虫感染的转归1、显性感染2、隐性感染3、带虫状态第三节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一、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机制1、固有免疫2、适应性免疫二、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1、寄生虫抗原复杂、种类繁多2、非消除性免疫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第四节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二、寄生虫流行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生物因素3、社会因素三、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1、地方性2、季节性3、自然疫源性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五、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概况第五节寄生虫检验的目的和方法一、寄生虫检验及目的1、寄生虫检验的目的2、寄生虫检验的概念二、寄生虫检验的方法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3、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二篇医学蠕虫第一章线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蛔虫、蛲虫、钩虫、鞭虫虫卵和丝虫蚴、旋毛虫囊包形态特征,生活史过程与实验诊断方法。

熟悉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的致病作用。

了解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的流行与防治。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蛔虫、蛲虫、钩虫、鞭虫虫卵和丝虫蚴、旋毛虫囊包形态特征,生活史过程与实验诊断方法。

难点是线虫的生活史、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实验诊断。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形态1、成虫的形态2、虫卵的形态特征二、生活史1、直接发育型2、间接发育型第二节似蚓蛔线虫一、形态1、成虫的形态2、虫卵: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二、生活史三、致病1、幼虫致病2、成虫致病四、实验诊断1、粪便查虫卵2、查成虫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三节蠕形住肠线虫一、形态1、成虫的形态2、虫卵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四节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一、形态1、成虫的形态2、虫卵的形态特征3、幼虫的形态特征二、生活史三、致病1、幼虫致病2、成虫致病四、实验诊断1、粪便直接涂片法2、饱和盐水浮聚法3、定量透明法4、钩蚴培养法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五节毛首鞭形线虫一、形态1、成虫的形态2、虫卵的形态特征二、生活史三、致病1、幼虫致病2、成虫致病四、实验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六节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一、形态1、成虫的形态特征2、微丝蚴的形态特征二、生活史1、在蚊虫内的发育2、在人体的发育三、致病1、微丝蚴血症2、急性期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3、慢性期阻塞性病变四、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七节旋毛形线虫一、形态1、成虫的形态特征2、幼虫囊包的形态特征二、生活史三、致病1、侵入期2、幼虫移行期3、囊包形成期四、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第二章猪巨吻棘头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猪巨吻棘头虫的中间宿主。

熟悉猪巨吻棘头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

了解猪巨吻棘头虫的诊断、流行和防治。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猪巨吻棘头虫的中间宿主,难点是猪巨吻棘头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

【教学内容】一、形态1、成虫的形态特征2、虫卵的形态特征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五、流行与防治【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第三章吸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日本裂体吸虫和布氏姜片吸虫卵的形态、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和方式、试验诊断。

熟悉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日本裂体吸虫和布氏姜片吸虫卵的生活史、流行因素。

了解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日本裂体吸虫和布氏姜片吸虫卵的形态、致病机制与所致疾病、流行分布与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日本裂体吸虫和布氏姜片吸虫卵的形态、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和方式、试验诊断,难点是生活史和致病机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形态二、生活史第二节华支睾吸虫一、形态1、成虫2、虫卵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三节卫氏并殖吸虫一、形态1、成虫2、虫卵二、生活史三、致病1、急性期2、慢性期四、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四节斯氏狸殖吸虫一、形态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五、流行与防治第五节日本裂体吸虫一、形态1、成虫2、虫卵3、毛蚴4、尾蚴二、生活史三、致病1、尾蚴及童虫所致损害2、成虫所致损害3、虫卵所致损害四、临床表现五、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六节布氏姜片吸虫一、形态1、成虫2、虫卵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1、直接涂片法2、粪便沉淀集卵法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第四章绦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头节及孕节形态特点、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实验室诊断方法。

熟悉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过程、临床所致疾病。

了解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流行分布和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头节及孕节形态特点、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实验室诊断方法。

难点是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过程、临床所致疾病。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形态1、成虫2、虫卵二、生活史第二节链状带绦虫一、形态1、成虫2、虫卵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1、猪带绦虫病的诊断2、囊虫病的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三节肥胖带绦虫一、形态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1、粪便检查2、肛门试子法五、流行与防治第四节细粒棘球绦虫一、形态1、成虫2、虫卵3、幼虫二、生活史三、致病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2、过敏症状3、中毒和胃肠功能紊乱四、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分布2、防治原则第五节曼氏迭宫绦虫一、形态1、成虫2、虫卵3、裂头蚴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分布2、防治原则第六节微小膜壳绦虫一、形态二、生活史1、直接感染和发育2、经中间宿主发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1、粪便水洗沉淀法2、粪便浮聚浓集法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分布2、防治原则【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第三篇医学原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医学原虫的形态特征、分类。

熟悉医学原虫的生殖方式、致病特点。

了解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医学原虫的形态特征、分类,难点是医学原虫的生殖方式、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一、形态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二、生理1、运动2、营养与代谢3、生殖三、生活史类型1、直接发育型2、转换宿主型四、致病1、机会致病2、播散致病3、增殖致病五、分类1、根足虫纲2、鞭毛虫纲3、孢子虫纲4、纤毛虫纲【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第五章根足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实验室诊断。

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特点、所致疾病、流行因素、防治原则。

了解其他种类阿米巴。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实验室诊断。

难点是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特点、所致疾病、流行因素、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一、形态1、滋养体的类型和特征2、包囊的结构特征二、生活史1、带虫者体内生活史形式2、患者体内生活史形式三、致病1、致病机制2、临床类型四、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滋养体的检查,包囊的检查2、免疫学诊断3、核酸检查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第三节其他阿米巴一、肠腔内非致病性阿米巴二、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第六章鞭毛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感染阶段、感染途径与方式、实验诊断方法。

熟悉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的生活史过程、致病机制与所致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