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硕士生中特复习提要(华南理工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6月中特理论复习提要

一、题型

1.辨析题4*5,20分

2.简答题4*10 40分

3、材料分析题1*15

4、论述题1*25

二、参考内容

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 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首先是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其次是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最后是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逐步向集约的发展模式转变,更多的向创新要动力。

2.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

1、党面临的“四个考验”:一是执政考验;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四是外部环境考验。

2、党面临的“四个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

3、增强“四种意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醒全党: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1、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政党兴衰存亡的内在规律。

2、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永葆生机的源泉。

3、是宗旨意识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使命意识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带领中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的历史使命。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从主要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增强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

二、继续坚持“引进来”:对外经济关系不仅包括商品的国际间流通,还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利用外资形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要把提高竞争力的重点放在国际市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竞争,全面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使中国资本在世界上占有应有地位;

四、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内开放为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对内开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将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坚持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坚持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摆在突出位置来落实,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同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加快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解决好城镇化的资金保障问题。

5.我们应该如何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盘。加强社会建设,要遵括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踊和其能社会矛踵,协揭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全体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更趋复杂,呈

现一些新的特点:1、利益矛盾凸显;2、矛盾的复杂性增强;3、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的素,创造良好社会环境:1、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2、注重维护群众利益;3、注重做好群众工作;4、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和制约其他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一些特点:1、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2、利益差距有所扩大;3、利益冲突有所增强。

需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1、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2、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3、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

4、加强权益保障机制。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创造了根本条件,但还需要通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来提供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具体制度来体现和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落实公平的切实措施,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重视公平;

6、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7、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

8、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五、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全体公民是均等的。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劳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公共性几处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均等化,生产、消费以及安全服务均等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