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实词虚词练习 最新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含答案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含答案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含答案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别有洞天: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浑成B.匠心饱满C.匠心浑成D.用心饱满C[匠心:巧妙的构思。

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浑成:天然形成。

饱满:丰满;充足。

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奇绝”等语境,第一空应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来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应填“浑成”。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__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多姿多彩,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_______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_______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顽固框定B.滋养稳固锁定C.滋润稳固框定D.滋养顽固锁定D[滋养:①供给养分;补养。

②养分;养料。

滋润:①含水分多;不干燥。

②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③舒服。

句①第一空是说荆楚文化对湖北的国画创作的影响,应填“滋养”。

顽固: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指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不易制服或改变。

稳固:安稳而巩固。

句②第一空强调故乡的味道在脑海中的根深蒂固,应填“顽固”。

锁定:使固定不动;最终确定;紧紧跟定。

框定: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根据“定位系统”等语境,句②第二空应填“锁定”。

]3.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

2024高考备考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实词 即学即练)(上)-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024高考备考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实词 即学即练)(上)-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0.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典例剖析】 【例1】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阐释学的观点是,不再追求一个阐释的终点。阐释不是披沙拣金, 千方百计地搜索某一种定音的标准答案,从而结束漫长的理论_____。 即使某个时代的读者达成了评价一部作品的______,另一个时代的阅 读又可能________不同的观点。 A.跋涉 共识 催生 B.旅行 共识 衍生 C.旅行 见解 衍生 D.跋涉 见解 催生
【审答题眼】本题题眼是“词语”“最恰当”。 【思路分析】“跋涉”,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旅行”,远行;去 外地办事或游览。从语境中分析可知,“阐释学”的概念曾经经历过 漫长的理论探讨的过程,因而此处应选“跋涉”。“共识”与“达成” 搭配,而“见解”与“达成”不搭配。“催生”,因为某些原因,被迫 形成当前状态。“衍生”,实际上或理论上从母体物质得到的“物 质”(如经过取代或水解)演变而产生。语境分析可知,对一部作品的 阅读,不同的时代,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同观点。因而这里应选“催 生”。 答案:A。
举例
①“冷僻”与“冷落”,前者侧重指“偏 僻,不熟悉”,后者侧重指“不热闹,不热 情”。②“陡峭”与“峻峭”,前者侧重 指“陡直”,后者侧重指“高峻”。
“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 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义轻重程度不 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语义较轻;“讥 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义 较重。

【可编辑全文】500个高考语文课内文言实词和虚词(练习版)老师用

【可编辑全文】500个高考语文课内文言实词和虚词(练习版)老师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500个高考语文课内文言实词和虚词(练习版)老师用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必修1—必修5)最全重点字词归纳第一册【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有二心)于楚也。

2、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这是)寡人之过(过错)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6、若亡( 使灭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您)。

7、越国以鄙(边邑)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9、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

10、朝济( 渡河 )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 满足 )之有?12、既东封( 把·····当作疆界 )郑,又欲肆西封。

13、唯( 希望 )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15、以乱易(替代)整,不武。

16、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17、秦将王翦破.赵。

(破:攻破)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进攻)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亲:亲近)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如果不是谒:拜见)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悬赏邑: 土地)2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走投无路)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愿:希望更:改变)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深:刻毒)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念:想起顾:只不过)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善:好好的)27、然则..之耻除矣。

(然则:然而这样见:被陵:欺凌)..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忤:逆)2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拊:捶)30、请辞.决矣!(请:请允许我辞:辞别)3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1.爱,ài(1)名词,恩惠(2)动词①给人恩惠②喜欢③怜惜,同情④吝惜,舍别得⑤通“薆”,隐蔽,隐藏(3)形容词,吝啬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②安然③安定,舒适(2)动词①安身②安置③抚慰,安抚④使……安定⑤安心(3)疑咨询代词,如何,哪里 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2)动词①覆盖②遭受(3)介词,表示被动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②披散4.倍,bèi(1)动词①背向,背着②违背,背叛③加倍(2)数词,一倍(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4)副词,更加,倍加5.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②全然,基础③本业,常代指农业④书本,稿本,版本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2)量词(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4)副词,本来6.鄙,bǐ(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点(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②藐视,瞧别起(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7.兵,bīng(1)名词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战争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8.病,bìng(1)名词①重病②弊病,缺点(2)动词①生病②使……成病态③担心,忧虑④谴责,羞辱(3)形容词①困苦②疲劳9.察,chá(1)动词①观看,认真看②看清晰③详审,考察④了解,弄清晰⑤考察后加以推举(2)形容词,精明10.朝,读音一:cháo(1)动词,朝见,朝拜(2)名词①朝廷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读音二:zhāo名词,凌晨11.曾,读音一:céng副词,表时刻的过去,曾经,差不多,才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个儿隔着两代的亲属(2)动词,通“增”,增加(3)副词,表意外,难道,居然,简直12.乘,读音一:chéng(1)动词①驾,坐②升,登③冒着④连接,一具接一具(2)介词,趁着,凭借读音二:shèng(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2)量词,辆(3)数词,四13.诚,chéng(1)名词,诚心诚意(2)副词,表确信,真的,的确(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假如14.除,chú(1)名词,台阶(2)动词①去掉,除去。

文言虚词练习100题(含答案解析)精选全文

文言虚词练习100题(含答案解析)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言虚词练习100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焉】未知生,焉死?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C、【代词】相当于“之”D、【代词】哪里、怎么E、【句末语气词】“了”、“啊”、“呢”F、表停顿语气G、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答案:D解析: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2.【而】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表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接着”“并且”,有时也可不译B、【表转折】“却”“但是”C、【表假设】“如果”“假如”D、【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E、【表因果】“因而”“所以”F、【表目的】G、【通假字】通“尔”,译为“你”“你的”H、【通假字】通“如”,译为“如同”“好像”答案:A解析:(表并列)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3.【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C、【代词】相当于“之”D、【代词】哪里、怎么E、【句末语气词】“了”、“啊”、“呢”F、表停顿语气G、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答案:F解析: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

4.【而已】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A、【表限止】相当于“罢了”B、“才”“方才”C、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D、“不久”“一会儿”答案:A解析:过了会儿摇头、跺脚的人,就有了数十个。

5.【而】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表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接着”“并且”,有时也可不译B、【表转折】“却”“但是”C、【表假设】“如果”“假如”D、【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及虚词18个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及虚词18个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文言文实词虚词高中每日一练

文言文实词虚词高中每日一练

文言文实词虚词高中每日一练以下是文言文实词虚词练习,供您参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群贤毕至毕:全B. 列坐其次其次:其余的座位C.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D. 当其欣于所遇当:对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悟言一室之内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 所以游目骋怀 / 所以兴怀C. 或取诸怀抱 / 取诸此以同符前者乎D. 亦足以畅叙幽情 / 亦将有感于斯文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描绘了暮春三月兰亭的优美风光和盛况,“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等景物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B. 本文写到“群贤毕至,少长成集”“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畅叙幽情”等情形体现了兰亭集会的盛况。

C. 本文先写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写作者由乐生悲的感慨和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

D.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山水游记散文,把记事、写景和议论融为一体。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附答案高考文言文虚词练习原文1:庭坚学问*,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

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

而庭坚于*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

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魁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

初,游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文言文虚词练习题目: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其”的用法,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B.其词有“魁伟之文……”之语C.其重之也如此D.乐其林泉之胜解析A项,代词,代黄庭坚;B项,代词,他的,指黄庭坚的;C项,代词,代苏轼;D项,指示代词,那。

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学甫而不为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而庭坚于*尤长于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C.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D.其重之也如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B项,介词,在/介词,比;C项,介词,把/介词,因为;D项,都是表句中语气停顿的语气词。

答案D高考文言文虚词练习原文2: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文言文虚词练习题目: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②不知木兰是女郎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④是吾师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④为“这”;②表示判断,“是”;③为“对,正确”。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于此解析D项与例句都解释为“在”;A项为“对”;B、C两项为“比”。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文言虚词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文言虚词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文言虚词类试题专项练习1、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何陋之有”的“之”字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对下面句子中加粗的“为”字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①/②④/③⑥/⑤B.①⑤/②④/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⑤/②③④⑥/⑤3、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使妇人载以过朝厚敛以雕墙B.谏而不入问其名居,不告而退C.公嗾夫獒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子为正卿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4、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能顺木之天B.其培之也C.虽曰爱之D.其实仇之5、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 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

有官君子, 审择焉。

A.之与而B.者与其C.之所其D.者所而6、指出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

(1)之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②由是观之③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以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焉"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C.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D.复驾言兮焉求8、下列对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以:介词,拿,用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介词,凭借C.大块假我以文章以:介词,把D.开琼筵以坐花以:连词,表承接9、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B.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D.故将吊而更以贺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0、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1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D.战败而亡,诚不得已12、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D.当与秦相较13、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①静:定而后能静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安:静而后能安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③虑:安而后能虑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④格物:致知在格物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⑤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⑥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连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⑦端:仁之端也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⑧达:泉之始达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胡不归②奚惆怅而独悲——“胡”“奚”的意思都是什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察其言,观其行(仔细观察、审查)2.察其所以,观其所由(察看、观察)3.察微知著(观察细微之处,可以看出大体)4.察其人而知其国(观察一个人,可以了解他所在的国家)5.察今之俗,明古之变(观察当今社会的风俗,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10常1.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将无时比今日(经常,常常)2.常山之富,岂独草木之华哉(常年的、长期的)3.常人岂无忧患,聪明智者常思无穷(平常、普通)4.常使英雄泪满襟(经常、常常)5.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长久、永远)6.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常民之道来烹调(常规、正常)11称1.言必称人物之美(称赞、表扬)2.以礼称物,不可弃也(尊敬、敬称)3.人称其能,实不足以当其任(称号、头衔)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多言多称,其于道也亟(称呼、称谓)5.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不称才德不建(相称、相当)12出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征、出发)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名、出人头地)3.事无巨细出于谋(处理、处理好)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身、身份)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显露、表现)6.出入无常,事业难成(出现、发生)13处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处在、处于)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处置、处分)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地方、位置)4.事之无范,虑之无常(处理、处置)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历、遭遇)14传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传播、传承)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传统、传承)3.人之初,性本善(传说、传闻)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流传、传递)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授、传承)15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季节、春天)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天、春季)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季、春天)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春季)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春季)6.春雨如油,润物无声(春季、春天)7.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天、春季)16此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2.此间乐,不思蜀(这里、这儿)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这个)5.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这时)6.此时此刻,心中万千思绪(这个、这时)17从1.夫人之从政也,如之奈何(跟随、追随)2.从善如流,从恶如崩(跟随、追随)3.从容说,不必慌张(跟随、追随)4.从容所及,不劳烦扰(跟随、追随)5.从一而终,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坚定不移)6.从容就义,义无反顾(勇敢、果敢)18错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过失)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错误、失误)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错误、过失)4.听取他人言,错失自己事(错误、失误)5.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错误、过失)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错误、失误)19达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达到、实现)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达成、完成)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达成、完成)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达到、到达)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达到、实现)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达到、实现)20当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应该、该当)2.既来之,则安之(应该、该当)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该当)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该当)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应该、该当)6.一日不练,十日生草(应该、该当)7.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放纵(应该、该当)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应该、该当)8.放纵自己的欲望是不可取的。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汇总.doc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汇总.doc

2017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汇总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

⑵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⑶万钟于我何加焉。

⑷君何患焉。

⑸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⑹盘盘焉,囷囷焉。

⑺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⑼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⑽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⑾非曰能之,愿学焉。

⑿而人之所罕至焉。

⒀吴人焉敢攻吾邑。

⒁且焉置土石。

⒂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⒃永之人争奔走焉。

⒄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⒅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三、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

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自以寿不得长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宫之奇以其族行8、农民以鬻子者9、无以,则王乎!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1、不赂者以赂者丧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17、请其矢,盛以锦囊1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9、余船以次进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1、高祖以圣武定鼎22、以相国守代23、以资政殿学士行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8、木欣欣以向荣29、作《师说》以贻之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31、背晋以归梁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综合测试05 高考文言虚词专练(文言文阅读)-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教师版)北京专用

综合测试05 高考文言虚词专练(文言文阅读)-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教师版)北京专用

综合测试05高考文言虚词专练(附测试)1.而词性用法释义连词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②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③表示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④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⑤表示假设关系假如,如果⑥表示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⑦表示因果关系因而⑧表示目的关系来代词⑨表示第二人称通“尔”,你,你的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7)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答案:(1)—②(2)—⑤(3)—⑦(4)—⑨(5)—⑧(6)—④(7)—①(8)—③(9)—⑥趣味练习: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

众应之。

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

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

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译文: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

(完整版)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完整版)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考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考点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简单高中生(ID:jiandan100cn)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译文:大雪越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第一部分:120实词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失街亭》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过南岭。

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实词虚词使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实词虚词使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实词虚词使用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他________地低着头,一言不发。

(颓丧、颓废、颓唐)(2)我们青年一代应该保持旺盛的斗志,不能思想________。

(颓丧、颓废、颓唐)(3)期中考试过后,小红脸上露出________的神色。

(颓丧、颓废、颓唐)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要把那些________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付司法部门处理,尤其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

②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________,以待全国胜利后再去解决。

A.违反管理 B.违犯管制C.违犯管理 D.违反管制3.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走进午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________的汉白玉石桥。

(精美、优美)(2)这种桥不但形式________,而且结构坚固,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精美、优美)4.寺院里有两棵银杏树,看上去它们的________足有上千岁。

(年龄、年纪)5.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在万千古木中,松树拔地而起。

________无限风光之时,古典朴素的松树比那些万紫千红、千娇百媚的花儿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领略、领会)(2)听了张老师的讲解,我茅塞顿开,完全________了这一课的中心思想。

(领略、领会)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每到岁末时节,一些媒体就会评选年度汉字,这项活动已成为汉字文化圈的一项文化盛事。

从一个新词语到一种文化现象,再渐渐________为一种新民俗,年度汉字掀起一波又一波参与热潮,也可以泛化到不再举行仪式。

它所总结反思的对象,大到国际风云、国家大政,小到行业、团体发展乃至个人际遇,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变化,其文化内核是统一而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实词、虚词或短语在句中的意思。

第一册【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之有?12、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

亦去.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17、秦将王翦破.赵。

(破:)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亲:)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谒:)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邑: )2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愿:更:)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深:)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念:顾:)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善:)2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然则:见:陵:)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忤:)2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拊:)30、请辞.决矣!(请:辞:)3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32、终已不顾.。

(顾:)3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34、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拒:比:如:贡:)3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

(使: 使:)36、唯.大王命.之。

(唯:命:)37、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设:)38、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次:)39、群臣怪.之。

(怪:)40、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顾:谢:鄙:少:假借:,使:,毕:使:)4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发:)42、自引.而起,绝.袖。

(引:绝:)43、拔剑,剑长,操.其室.。

(操:室:)44、剑坚.,故不能立拔。

(坚:)45、荆轲追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还,,走:)46、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意:,度:)47、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废:引:提:)48、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创:)49、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约契:报:)50、轲自知事不就.。

(就:)(以上是《荆轲刺秦王》中的句子)5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军:未得:)5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飨:为:)53、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好:)54、妇女无所幸.。

(幸:)55、素善..留侯张良。

(素:善:)56、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具.告以事(乃:驰:之:具:)57、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奈何:)58、张良曰:“谁为.1大王为.2此计者?”(为:1 2、)59、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料:当:)60、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奈何为之?”(固:)61、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有故:)62、张良曰:秦时与臣游.。

(游:)63、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64、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65、吾入关,秋毫无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近:籍:吏民:)6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出入:非常:)67、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岂敢:愿:)6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6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击:)70、不如因善遇...之。

(因:善:遇:)7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从:谢:)7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戮力:)7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意:破:)7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75、臣请入,与.之同命。

(与:)76、臣死且.不避。

(且:)77、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举、胜:)78、道.芷阳间.行。

(道:间:)7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度:)80、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谨:再:)81、沛公安.在?(安:)8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督过:)(以上选自《鸿门宴》)第二册【选文】《氓》《孔雀东南飞》《兰亭序》《游褒禅山记》。

83、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贸:蚩蚩:即:)8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8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以:)86、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载:)87、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体:咎:)88、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以:贿:)89、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90、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贰:)9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靡:夙兴:)9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宴:晏晏:旦旦:)(以上选自《氓》)93、大人故.嫌迟。

(故:)94、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非为:难为:)95、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不堪:徒:施:)9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相:)97、女行无偏邪,何意致...不厚?(何意:致:)98、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忿:自由:)99、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可怜:)100、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10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作息:伶俜:萦:)102、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鄙:不足:)103、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但:)104、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遗:会:因:)105、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教训:兼:)106、念.母劳家里。

(念:)107、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却:)108、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扶将:)109、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相,)110、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见:录:)111、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逆:)112、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拊掌:图:)11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图:)114、便言..多令.才。

(便言:令:)115、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应:)116、恐此事非奇..。

(非奇:)117、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信:徐徐:)118、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119、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谢:处分:适:那得:)120、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虽:要:渠:)121、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适:不举:)122、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念:复:全:)12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相:交通:)12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忘!(谢:)(以上选自《孔雀东南飞》)12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咸:)126、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列坐:次:)127、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所以:极:信:)12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129、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万殊:)130、及其所之.既倦,请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之:系:)13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以之兴.怀。

(向:陈迹:兴:)13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期:)13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兴:)134、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临:悼:喻:)13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固:一:齐:妄作:)136、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以上选自《兰亭集序》)137、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乃:)138、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仆:独:其:识:)139、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言:盖:)14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则:)14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以:)142、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且:)14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盖:不能:)14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则:其:)14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方是时:)146、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既:其:咎:其:)14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其:极:)14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其:)14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以:则:)15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非常:观:)15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相:)152、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于:)153、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志:;其:)15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于:悲:;谬:名:)155、何.可胜.道也哉!(何:胜:道:)15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学者:)(以上选自《游褒禅山记》)第三册【选文】《蜀道难》《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157、危.乎高哉!(危:)15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159、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尔,塞:)160、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当:横绝:)161、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162、但.见飞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但:)163、使人听此凋.朱颜!(凋:)16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去:盈:)16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胡为:)16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167、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虽:)16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之:)(以上选自《蜀道难》)169、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170、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命:)17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因:为:歌:言:命:)172、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