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志护理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概括了复杂情感过程的基本状态,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一般情况下,情志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突然受到强烈或持续过久的精神刺激,影响人体脏腑的功能,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情志致病,主要是影响内脏气机的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因此属内伤疾病范围。

一.情志与疾病的关系

精神情志活动是五脏之精化生,因此情志异常可以导致脏腑精、气、血、神等多方面的异常。

1. 损伤脏腑不同性质的情志异常均可直接损伤脏腑,并有一定规律,以伤本脏和所胜之脏为主。《黄帝内经》云:“怒则伤肝”、“喜则伤心”“悲则伤肺”“忧思则伤脾”“恐则伤肾”。七情直接上本脏,而且又伤所胜之脏,如“怒伤肝,肝属木,怒则气并于肝而脾土受邪,木太过则肝亦自病;喜伤心,心属火,喜则气并于心而肺金受邪,火太过则心亦自病;悲伤肺,肺属金,悲则气于肺而肝木受邪,金太过则肺亦自病;恐伤肾,肾属水,恐则气并于肾而心火受邪,水太过则肾自病;思伤脾,脾属木,思则气并于脾而肾水受邪,土太过则脾自病”。

2. 气机失调情志异常可直接影响脏腑气机,使气滞不行,气机紊乱,或气机升降反作。如《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大怒则肝气上逆,可见头昏胀痛、目眩晕甚至导致呕血等。过喜则心心气涣散而不收,不能摄持心神。过悲则肺气郁而不宜,气化敷布不足。恐惧过甚,则精气突然下降,可导致暂时性上焦不得通利,下焦精气不得上奉的病理状态,出现小便失禁等症。猝然大惊,则心神散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心神动荡不安。思虑过度,久不得释,可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气不适,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腹胀等。

3. 耗伤精血《灵柩·本神》指出说:“惊恐思虑,可使精气受损,导致五脏所藏的生命最根本的物质失去统摄;悲伤过度会使精血内耗而竭绝生命。也就是说,剧烈的情志变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精血亏损。

二.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1. 诚挚体贴由于角色、环境的改变,病人的情志状态和行为不同于常人,常常会产生寂寞、苦闷、忧愁、悲哀等不良情绪。《素问·汤液醴论》曰:“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故护理人员应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当病人忧愁或痛苦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分忧,病人悲观时,要热情予以鼓励。因此情志护理不仅要注意到工作人员的言词、态度,还要注意室内环境,温、湿度的调节及饮食的调理,睡眠的调节,社会支持系统的保障,以解除病人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情绪安定,保持良好的情志状态,使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痊愈。

2.因人施护《灵枢·寿天刚柔》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病人由于遗传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由于家庭、职业、性别、年龄、经济条件、知识经验和阅历的不同,由于情感、意志、需要、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的不同,疾病的性质和患病时间长短不同,他们的情志状态也是大不相同的。例如:有的热情开朗,虽病而精神饱满,与医护人员配合良好。有的不能克制自己情感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既要耐心,又要细致,一方面要坚持正面引导,以情动人;另一方面,又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以减轻病人患病后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生体康复。

3.怡情养性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中指出:“夫养性,所以习以成性,性自原善……性即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恶生,祸乱灾害,亦无曲作,此养生之大经也。”修身养性,保持心情舒畅,能使机体神安气顺、心清形静、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协调,从而有益于健康

恢复。

4.避免刺激病室与环境,必须保持安静。《素问.痹论》指出;“静则神藏,噪则消亡。”《素问.生气通天论》亦强调;“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安静的环境不但能使病

人心情愉快和身体舒适,还能使病人睡眠充足和饮食增加,有利于恢复健康。某些体质虚或患真心痛、癫狂等证的病人听到一点响声就会心惊肉跳,坐立不安,甚至四肢发抖,全身冷汗。有的病人熟睡中,半夜风起,门窗声响,也会使他突然从梦中惊醒或惊叫。因此,要尽量做到四轻: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对于前来探视的病人的亲朋好友,可根据病人病情,提醒探视者保持稳定的情绪,言语平和,以保持病室的安静,避免给病人带来各种不良刺激。

三.情志护理的方法

情志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的变化。《素问。汤液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因此必须加强情志的护理。这不仅有助于临床治疗,而且富有“治病必求其本”之深意。情志护理方法多种多样,临床运用可适当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1.说理开导通过正面说理开导,使病人认识到喜怒不节的情志失调,是“生乃不固”的

重要因素之一,而“和其喜怒”,“喜怒有度”,是养生长寿的根本,从而开导和引导病人自觉地戒除恼怒,调和情志,但说理开导,也要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用实事求是的方法为病人分析病情,启发病人自我分析来戒除或缓解其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从而达到治愈情志疾患的目的。进行说理开导,护理人员必须要得到病人的信赖,态度要真诚,热情,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保密。这样,才能达到通过说理开导,动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起到改变病人精神及身体状况的目的。

2.劝说疏导通过与病人交心谈心,首先取得病人的信任,接近病人,询查清楚病人真正

致病的原因,《素问·移情变气论》指出:“凡欲诊者,必问饮食居处,数问其情,以从其意。”情志致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所以致病,必是与病人有切身关系,一旦病因解除,刺激消失,脏腑气机失调就会协调。故护理人员要与病人相处到:“问者不觉

烦,病者不觉厌”,采可以详细了解到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展的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情志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后,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基础,对疾病的认识,也可进一步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有否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并可了解病人家属的思想状况及其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为病人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情志状态,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移情相制移情就是将注意力转移。使思想焦点转移他处,在护理工作中,注意采取一

定的措施,转移病人的精神,以达到调整病人的气机,使精神内守以治病的方法。也即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病人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常用的移情方法有运动、音乐欣赏、书法绘画、读书赋诗、种花养鸟、弈棋垂钓以及外出旅游等。

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面,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对于这类病人,可采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解除思想顾虑,转内痛为外痛,转心病为腿病,以不治为乃治,每会收到不药而愈的疗效相制即是以一种情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伤怒;喜伤心、恐盛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可见“以情胜情”的基本原理

是“以偏纠偏”,就是有意义的采取另一种情志活动(在后,去战胜和控制某种情志刺激(在前而引起的疾病,从而治愈疾病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张子和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明确主张:“悲可以治怒,以伧侧苦楚之言感之;怒可以治思,以污绮芒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行之言夺之。”上诉五行模式的以情相胜法,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护理方法。运用好这些方法,将有效的提高情志护理的质量。

4.顺情从欲,是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其心身的需要的一种治疗方法。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情绪多有反常,对此,先顺其情,从其意,有助于心身健康。所以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