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主线
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规范及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路基设计2.1路基设计标准本项目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标高,路面横坡采用2%双向坡。
2.2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平曲线超高为行车道及路肩绕路中线(未加宽前)旋转。
平曲线半径小于90米时均应设置超高,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均应设置加宽(按TG2U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四级公路II类加宽),平曲线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等于平曲线缓和曲线长度。
2.3 2.1路基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基中心线旋转,圆曲线半径小于90米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为1/100。
计算超高缓和段时最短应符合渐变率1:15且不小于IOm的要求。
允许将超高、加2.2.2按规范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路面均应加宽,相应路基也进行加宽。
在平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加宽缓和段长度采用相应缓和曲线全长按其成比例增加。
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IOm的要求设置。
加宽为单侧(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过渡段不小于IOn1。
宽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
最大超高4圾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表3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压实度不小于85乐路堤填料为一般砂粘土(普通土),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3.1条要求并符合上表压实度及强度要求。
2.4.2路基边坡坡率(1)路堤:本设计段填方高度较小,边坡坡率均采用1:1.5,路基填料均利用路基开挖上石方以20:80的填料比例进行路基填筑。
华联公路加宽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第三篇路基一、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15-20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03o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路段路段加宽、超高(一)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原为农村公路,原路基宽4-4.5米,路面宽4-4.5m,路拱为平坡。
根据业主委托意见,除困难路段外,根据实际情况沿单侧加宽0.5-3米。
旨在提高公路的车辆通行能力。
项目设计时,平纵指标拟合原路。
加宽时尽量采用单侧加宽,按规范要求对加宽宽度的路基进行处理后铺筑结构层,全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涵洞设计荷载采用公路TI级,设计指标符合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等现行规范的要求。
(一)加宽路段该项目原有硬化道路段为已通车多年的的农村公路项目,本次设计根据建设单位要求,项目平纵拟合原路,尽量满足当地居民的实际用地需要,减少与工量。
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填方路基宜作超填宽度压实后修整边坡。
当左侧与右侧加宽交换路面说明渐变时,两侧均需按路面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和钢筋补强加固。
三、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1)路线通过地段为单斜脊状重丘及梳状冲沟。
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索•,进行边坡设计。
(2)挖方边坡:挖方路基边坡系根据土实程度、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以及岩石的岩性、构造、风化破碎程度,结合挖方边坡高度、地下水、地表水等因素综合拟定边坡坡度。
(3)填方边坡:填土方时,填高HW8米时为1:1.5,H>8米时为1:1.75,并在8米高处设2.0米宽护坡道,并向路基外侧倾斜2%〜4%的横坡;填石路堤边坡为1:1(填石路堤应由不易风化的较大石块填筑),边坡坡面应选用大于25Cm的石块进行台阶式码砌,码砌厚度为1〜2米,填石路堤高度不应大于20米。
04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1路基设计1.1设计原则(1)详细研究该地区的公路建设条件,充分借鉴和吸收已建、在建的同类项目勘察设计成功经验及建设精髓,将本项目建设成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生态公路。
(2)严格按照《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进行测设,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通过综合分析,认真进行方案研究。
(3)结合该项目特点,遵循《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的原则,加强路基横断面、路基路面排水和防护设计,以增加路容美观,减少路基病害。
(4)应结合具体情况,加强科学研究与试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2一般路基设计a)路基标准横断面主线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m,其中中央分隔带3.0m,行车道2×2×3.75m,左侧路缘带2×0.75m,右侧硬路肩2×3.5m(含路缘带0.5m),土路肩2×0.75m。
b)路拱横坡采用中央向两侧倾斜的双向路拱坡度,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标高;行车道、路缘带、硬路肩横坡为2%,主线土路肩横坡为3%。
c)路基超高当平曲线半径采用值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5500m时,设置超高。
路基超高过渡方式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边缘旋转方式(土路肩横坡保持原有横坡度向外倾斜不变)。
为防止路面滞水,影响行车安全,设置超高应使横坡度由2%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小于1/330。
d)边坡坡率结合路基所在地段的地形、水文及填高情况,根据沿线岩土工程特性,填方路基高度H≤8m时,坡率1:1.5;当8m<H≤20m时,采用折线形边坡,每8m一级,上部8m 坡率1:1.5,下部坡率1:1.75。
路堑边坡设置原则:土质、全风化及强风化岩路堑顶层边坡采用1:0.75~1:1.25坡率;弱风化岩质边坡坡率依岩石风化程度为1:0.3~1:0.75;膨胀土路堑段采用1:1.5。
当挖方H≥8m时,采用阶梯形边坡,每8m一级,并设宽2m边坡平台,平台上设截水沟。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面及排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及排⽔、交通⼯程及沿线设施)第⼀篇总说明⼀、概述1、任务依据本设计说明书的内容是实地定线设计,共计完成1.7km的路线设计,设计内容主要为路线的平、纵、横断⾯设计,路⾯设计,⼩桥涵设计及平⾯交叉设计。
⽯家庄⾄平⼭⼀级公路,是纵贯河北省西部⼭区的⼀条重要⼲线,主要连接⾰命⽼区、贫困⼭区和许多旅游胜区,也是晋煤东运的交通要道,该路的贯通,对改善⽯市西部⼭区交通状况,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
项⽬测设的主要依据(1)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2)《⽯家庄⾄平⼭⼀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
(3)《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等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
(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2、测设经过(1)根据施⼯图设计任务书,赴平⼭正式测量。
在外业之前,编写了《勘察⼤纲》、《⼯序控制表》,使⾃⼰对所做⼯作内容⼼中有数。
(2)在外业期间严格按照要求对线路、桥涵、交叉、拆迁等项⽬进⾏了详细勘测,就沿线构造物设置、控制⾼度、结构物形式等进⾏了充分调查研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交通量预测结果,本设计采⽤V=80Km/h的设计速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情况见表1.表1 主要技术指标采⽤情况三、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及⼯程概况(⼀)路线⾛向及主要控制点本项⽬起点位于⽯家庄市西部,向西经上京、⼤河,从张⽯⾼速公路现有跨线桥下穿过,经李村、⽩沙、宜安,终点为平⼭县城。
沿线的主要城镇为⼤河镇、李村镇、宜安镇和平⼭县城。
(⼆)⼯程概况1、总体设计原则及远景规划(1)注意与沿线村镇规划和建设相结合,结合当地规划和⾃然条件,合理布线,在条件许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路线布设尽量顺捷,缩短⾥程,降低⼯程造价。
尽可能采⽤较好的技术指标,以提⾼公路的使⽤质量。
(2)根据具体情况,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新结构。
设计说明3级公路
用1: 0.5。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规模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C);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本段改移道路长度为125・5m。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式说明(一)路基横断面布置本段路基采用双车道标准,标准路幅宽度8.5米,其路幅构成为:0.5米(土路肩)+)+7.50米(行车道)+0.5米(土路肩)=8.5米。
(二)路拱横坡一般路段,行车道路拱横坡采用2%,原则上横坡可采用既有路面横坡,以便以平顺衔接。
(三)路基横断面加宽、超高方式本段路线采用三类加宽值在曲线内侧加宽。
本段线路采用左、右不同超高渐变率的过渡方式。
路面超高旋转轴为道路中心线。
超高起点一般位于路线ZH或HZ点,超高终点位于缓和曲线内或者圆曲线起、终点。
左、右行车道同时开始绕中心线独立旋转。
超高过渡方式采用线性渐变。
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大于1/125,并不得小于1/330。
三、路基设计说明(一)、一般路基设计1、边坡坡度路堑边坡:本段边坡不高,土质路堑边坡根据高度坡率采用1: 0.75,石质路堑边坡坡率采路堑边坡的坡脚、坡顶采用圆弧过渡,以贴近自然地貌。
(2)护坡道和碎落台碎落台:边沟外侧一般设置0.5m碎落台。
2、坡面防护由于该段边坡不高,边坡稳定,不考虑坡面防护,坡面绿化让其自然恢复。
(二)路床处理帮宽部分路面的路基基底必须碾压密实,若为黏性土,应换填0.2m碎石土。
四级道路设计说明
第一篇设计总说明一、概论1、项目名称:太平镇团碾村团鹅路B段延伸段改造工程2、测设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测设依据:(1)《公路线形设计规范》JTJ001-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保山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7)《云南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D/TB01-2009)主要技术指标: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大纵坡10.967%;路基宽 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 3.5米水泥混凝土路肩2×0. 5米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1)测设简况:测设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详细了解道路所经地带的地形现状,用全站仪实地确定JD桩和平曲线半径以及曲线各要素。
本次测设所采用的坐标及高程均为假定。
⑵设计方案的拟定该项目为铜梁县太平镇农村公路2011年建设任务。
设计方案主要是极大限度的依托原土路面,局部地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有几处地方因弯道较急且调整路线会使工程量大增,根据太平镇人民政府指导意见,道路设计时使用最小极限半径。
1、路线起点、中间控制点、全长及工程概况。
路线全长845.536米,线名太平镇团碾村团鹅路B段延伸段,为太平镇2011年农村公路改造项目之一。
2、主要工程数量该工程路基挖方4148立方米,填方6378立方米,路基土石方量已包括水沟开挖量;水泥混凝土路面2959.376平方米,水泥混凝土路肩1 268.374平方米。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与道路建设的关系1、地形、地貌该路线地貌纵、横向起伏较大,展线较为困难,设计时基本上维持老路基为主要路基进行扩宽。
2、区域地质沿线工程地质为表层1.0—2.0米粘土,下为砂泥岩和叶岩互层,挖方边坡采用1:0.5,填方边坡1:1.5。
3、地震铜梁地区地震烈度VI度,地震对道路建设无影响。
4、气候铜梁县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最高气温40.6℃,年平均气温17.9℃,最低气温-2.5℃,无霜期325天,为不冻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63.8mm,夏季最大降雨量可达150mm以上,雨季一般在5~9月,24小时最大降雨量80~12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书》14页
第三篇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书1、初步设计批复和施工图审查专家组意见执行情况,以及施工图设计执行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款执行情况1.1初步设计批复及专家组审查意见执行情况本施工图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根据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函》(浙发改设计[2019] 139号)和《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关于路基路面的要求进行设计。
具体执行情况如下:1、赞同初步设计提出的路基横断面布置形式和组成尺寸。
本条继续执行。
2、赞同采用沥青砼路面,面层采用4厘米厚AC-13C型沥青砼+6厘米厚AC-20C型沥青砼,基层、底基层采用20厘米+2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挖方路段增设15厘米厚级配碎石垫层。
本条继续执行。
3、建议复核路面设计弯沉值。
本次设计对路面设计弯沉重新取值计算,以趋更合理。
4、建议取消水泥砼土路肩,改为土路肩或沥青砼路肩。
本次设计仅在过村路段采用3cm沥青表处+15cm级配碎石对土路肩进行硬化。
5、请设计单值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质和弃(取)土情况,调整路堤、路堑边坡坡度。
同时建议设计单位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填料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全线的边坡防护设计,做到既安全美观,又经济合理。
本次设计局部路线平纵进行优化,同时根据地质对路堑边坡坡率进行调整,使填挖更趋平衡,弃土方量较初步设计大为减少,弃土场大大减少。
6、下阶段结合地质详勘,优化边坡防护和挡墙基础防冲刷设计,岩质较好的挖方路段应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工艺,以减少防护工程数量。
奉次设计根据地质详勘,优化挖方边坡设计,列岩质好的路段采用光面爆破十自然裸坡,辅以爬藤绿化,减少了防护数量。
对可能冲刷的挡墙,采用片石混凝土基础,并加深基础埋置深度。
7、建议进一步提出填挖交界、低填浅挖路段的设计要求。
本次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填挖交界、低填浅挖的设计。
8、结合山区公路水毁情况,进一步完善沿线排水设施设计。
探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探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摘要:公路排水是工程项目最为重要的结构部分,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方案设计环节,需要综合分析道路的特殊性要求,结合具体情况确定设计方案,并且做好管理和控制,提高排水系统的性能以及运行效果,也要防止发生早期破坏的问题,促进综合运用效果的提升,为公路设施稳定的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控制要点1导言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涉及的内容多,需要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工程项目所处的地质环境、地下管网等情况,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不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通行。
2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原则第一,实地调查的原则。
在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进入到现场了解场地运行的具体情况,做好道路状态的检查和分析,不能占用农田设置排水工程。
从实际情况出发,需要降低资源消耗量的基础条件下进行合理的排水设计,同时还不能影响周边农田灌溉,保证基础设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现整体运行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第二,因地制宜的原则。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环节,工作人员应该综合分析周边区域内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保证排水设计性能合格,确保纵、横方向上的积水排出都能够满足要求。
此外,还要考虑到公路项目运行中排水系统可能产生的问题,合理的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保证排水与防护加固统一建设,保证排水性能的提升,也能够达到工程的质量标准。
第三,保护环境的原则。
排水系统设计环节,除了要满足功能性的要求,同时还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路基路面的结构性能和强度,排查排水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水分流失严重。
只要是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要立即寻找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排水效果,消除安全隐患。
3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第一,环境气象比较复杂。
在交通工程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公路工程是其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而排水设计工作则是公路路基路面稳定性的重要载体。
由于各区域气象因素的影响,排水设计工作在实际中的开展难度极大。
路基路面排水说明书4-1
第四篇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路基设计原则1 .设计依据( 1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 ;( 2 )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O-2004 );( 3 )交通部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O18-97 )。
2 .设计原则本工程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按自成体系的原则进行,结合沿线自然水系、农田水利灌溉、桥涵位置等进行综合设计,处理好公路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灌溉、鱼塘、水田的关系,以确保排水畅通。
同时,排水设计考虑到环境保护要求,避免路面污水流入鱼塘、水田、菜地及周围村庄,做到公路排水与当地现有排灌各成体系。
3 .填方路基计算( 1 )填方路段路基填方边坡坡率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当路基边坡受到限制时(如建筑物附近),采用路堤挡土墙或矮墙。
填方路段设置护坡道,宽度统一采用2.Om ,护坡道设置外倾3%的横坡。
填方高度边坡坡率O- 8m 1:1.58 -18m 1:1.75( 2 )半填半挖路基设计对于半填半挖路基,为了减小路基纵向、横向的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压实度,在靠近填挖交界的挖方路基一侧,对路槽超挖30 - 8Ocm 后再以土方回填。
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超挖处理渐变长度不得小于10.0m ,并在填挖交界处设置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单向拉伸型,强度大于2OkN / m 。
当在地面坡度陡于1 : 5 的斜坡上填筑路基时,必须先在原地面采取挖台阶措施,台阶宽度不小于2.0m ,并在台阶底部挖成内倾斜2-4%的反坡。
在填挖交界处,为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在填挖交界处设置土工格栅;同时为了减小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并于挖方路段纵向渗沟连接共同排除地下水。
( 4 )挖方路基设计挖方路段边坡根据地质条件及挖方高度坡率见表4-2 。
挖方边坡台阶均设置40x4Ocm 拦水堰。
挖方路段根据边坡高度设置碎落台,碎落台宽度为1.5m 挖方高度边坡坡率8m 以下边坡1:0.58m 以上边坡下面8m 为1:0.5 ,设置2m 宽的台阶,边坡1:0.75( 5 )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强度说明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填方路基两侧各超宽填筑50cm,路基施工完成后再对边坡进行整修,恢复正常路基宽。
通村公路水泥路-路基路面设计说明书
通村公路水泥路-路基路面设计说明书
总的来说,本文介绍了通村水泥路公路基路面改建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基路面说明书S3-1的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宽度、标高、超高和加宽、边坡坡率、填料和压实度等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加强排水设施和路基防护工程设计,以确保公路改建后路基稳定、排水畅通、无大病害、便于养护。
设计标准:
轴载:BZZ-100;
基准期:20年;
路面结构:
根据交通量调查及附近已完相关公路设计资料,确定本项目路面结构型式为:
挖土方路段:
面层:18cm厚水泥砼面层
垫层:8cm厚填隙碎石
基层:20cm手摆片石
填方及挖石方路段:
面层:18cm厚水泥砼面层
垫层:8cm厚填隙碎石
路基、路面结构层的弯沉值要求:
路面工程的原材料要求:
水泥砼面层:
水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均可。
要求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符合表5规定。
要求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符合表6规定。
3)垫层施工4)面层施工。
公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公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公路排水工程是保障公路交通畅通和道路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合理设计和施工排水工程可以有效地排除雨水和地下水,防止道路浸水、积水等问题的发生。
本文档旨在介绍公路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设计、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2. 工程设计2.1 排水设计原则公路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保证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需求。
2.2 排水系统设计2.2.1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用于排除降雨过程中的雨水,主要包括路面排水、路缘石排水和雨水收集处理。
•路面排水:采用横向和纵向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横向坡度和纵向坡度来引导雨水流向下水道。
•路缘石排水:设置路缘石沿道路边缘,用于引导雨水流入下水道。
•雨水收集处理: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和处理后再排放。
2.2.2 地下水排水系统地下水排水系统用于排除道路基础及路基内的地下水,主要包括砂井、地下水泵站和管网。
•砂井:设置砂井用于收集并引导地下水流入地下水泵站。
•地下水泵站:通过泵站将地下水抽出并引导到排水管网中。
•管网:设置排水管网用于收集和排除地下水。
3. 施工过程3.1 施工准备•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施工范围和工作任务。
•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准备施工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3.2 施工步骤3.2.1 预处理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障碍物和杂物,保证施工区域的整洁。
3.2.2 地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将进行地面平整、推土和回填,确保地面结构的稳定性。
3.2.3 排水系统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先进行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包括路面排水、路缘石排水的安装和雨水收集设施的搭建。
随后进行地下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包括砂井、地下水泵站和管网的安装。
3.2.4 检测和调试完成排水系统的施工后,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 质量控制4.1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排水材料,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一,公路概况此路是运煤专用公路,沿线无其他经济、文化等发展规划,运煤主要车型是中型载重汽车。
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土质为碎石土,土层厚1.5 米,1.5 米以下为坚实泥灰岩(次坚石),水文条件良好。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半刚性路面结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D20-2017),按照交通量的计算要求,本公路设计定为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
二,纸上定线1选线:方案一:从A(1825,315)处出发,向(1420,380)的垭口展线,并在垭口处下挖四米;通过该垭口后向(1280,500)的垭口展线,并在垭口处下挖两米;通过该垭口后向(656,504)处放坡,并设置半径为20米的回头曲线,接着向(821,427)的区域放坡,并在该处设置半径为30米的回头曲线,最后向西南展线至目标线路。
方案二:从A处出发,向(1420,380)的垭口展线,通过该垭口后向(1280,450)的垭口展线,通过该垭口后向(950,400)处的垭口展线,在此垭口处下挖6米,通过垭口后向(656,504)处放坡,再次设置两次回头曲线后展线至目标线路。
方案一合理利用两处垭口,通过垭口下挖快速降低路线高程,平曲线半径大、直线段路线长,地势和缓车辆行驶舒适,但是路线较长,养护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方案二路线更短,但是在第三个垭口处的填挖建设和铺设道路方面难度较高,线形标准低,且填挖方量较大,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经比较,决定采用线路一进行施工设计。
2,定线:采用直线定线方法,依照规范要求作出放坡线。
三,平面设计1,设计要求:在保证行车安全、迅速、舒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费用,利于施工养护,要做到利用地形和技术指标的协调使用,主要技术指标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长度、超高、加宽、视距。
2,该路线起点桩号为QD:K0+000,终点桩号为ZD:K2+086.32,全长2058.42米,设置JD6与JD8处为回头曲线,JD3处为缓和曲线。
滨河路道路工程--排水设计说明
2.5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2.6满足综合协调原则。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序号
计算管段
服务面积
设计流量
管径
坡度
流速
设计充满度
(hm2)
(l∕s)
(mm)
(%)
(m∕s)
(h∕D)
1
Wl-W18
26.8
19.7
d400
0.315
0.85
0.25
2
W19-W31
69.0
50.6
d500
0.315
1.09
0.30
3
W32-W44
9.6
7.0
d400
2.946
1.39
0.09
4
W45-W50
Q=qψF(L/S)
暴雨强度(q)采用永川区暴雨强度公式:
1312(l+0.9711gP)
(z+7.739)oa3'
暴雨重现期:道路P=3年:。
设计降雨历时:t=tι+tz(min)其中,
地面集水时间:tι=5(min);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z(min)按计算确定;
综合径流系数:*=0∙3〜0.7(绿地取下限,建设用地取上限);
2OO~3OO
0.55
350~450
0.65
500~900
0.70
道路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道路所经区域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原为XXX的取土场,结束后填埋,为杂填土,填埋年限约3年黄褐色,湿,局部饱水,松散、多孔隙、成份混杂,以粘性为主,含砂、砖块、碎石、钙质结核、植物根系、建筑垃圾等,局部夹青灰色淤泥质土。
该层层底埋深0.50-7.80米,层厚0.50-7.80米,平均层厚4.42米。
本次设计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标线部分及交叉口预埋信号管道)、绿化工程。
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参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30km/h3、交通等级:轻交通4、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5、道路标准荷载:BZZ-100四、道路设计1、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型:依据XXX规划》定线,整体南北走向。
2、道路纵断面设计-1道路最大纵坡为0.685%,最小凹形竖曲线R=7500米。
3、道路横断面设计XXX路道路红线标准宽20米,双向两条机动车道,道路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3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3米+14米+3米二20米),详见标准横断面及管线综合图。
车行道路面采用直线型路拱,横坡采用 1.5%双面坡控制;人行道采用直线路拱,采用1.5%单面坡。
4、路基、路面设计(1)路基①路基处治该路基为杂填土软弱路基,路面结构层下回填0.5米厚天然级配砂砾石垫层,压实度不低于95%,垫层顶部铺设土工格栅,垫层下3米范围(杂填土不足3米时挖至原状土层)内杂填土进行挖除,并用强夯夯实,压实度(重型标准)^90%;然后素土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91%;与原状土衔接处开挖台阶再进行填筑,台阶宽度不小于加。
②路基填挖交界处理③路基填料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腐殖土,或含杂草、树根等及含水饱和的湿土,透水性不良的土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土2%之内,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⑤路基边坡填方边坡坡率均采用1:2放坡,挖方边坡坡率均采用1:1.2放坡。
P001-031路基路面施工图说明(泉州段)QA3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条文及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执行情况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体系编号:JTG D30)①本项目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路基边缘标高均高出设计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再加安全高度0。
5m,符合1.0。
8条文.②本项目的路基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压实度≥96%,零填及路堑路床压实度≥96%,符合3。
2.1条文。
上路堤压实度≥94%,下路堤压实度≥93%,符合3。
3.2条文。
③路基填料: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符合3.3。
1条文.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体系编号:JTG D50)①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符合1。
0。
5条文。
②本项目所属地区年降雨〉1000mm,要求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上面层为5级,中、下面层为4级,浸水马歇尔试验(48h)残留稳定度不低于80%。
符合4。
2.4条文。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体系编号:JTG D40)③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28d的弯拉强度为标准,设计弯拉强度fcm为5。
0Mpa,符合3。
0。
6条文。
④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刚度.符合4。
3.1条文.⑤纵向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
0~4。
5m范围内确定。
符合4.4.4条文。
⑥横向接缝的间距普通砼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
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符合4.4。
5条文。
⑦在邻近桥梁或其它固定构筑物处或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
设置的胀缝条数,视膨胀量大小而定。
符合5.2.4条文。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体系编号:JTG B 02)本路段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施工图设计中对重要的结构物按Ⅶ度构造设防。
路基路面说明
说明1、路基横断面布置及超高方式1、一般路基设计根据沿线自然环境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合理的路基断面形式和边坡,并采用经济有效的排水防护工程措施,防止各种不得因素对路基的危害,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路基横断面布置路基宽度采用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的一级公路断面,路基宽30.5米,其中:行车道2×3.75米,辅车道宽4米,中间带宽3.0m (2m中央分隔带+1m路缘带);平石护肩宽0.25米。
路面横坡:行车道,慢车道为2%3、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两侧行车道及土路肩分别以中央分隔带边缘为基准旋转,使之各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超高渐变率路基超高方式详见超高方式图。
三、路基设计说明1、干湿类型划分及回弹模量E o根据沿线地下水位和雨季地面水排泄情况的调查以及填料性质、填土高度,将路基划分中湿及干燥两种类型。
回弹模量E o值是根据以往实体工程检测资料分析取值,填方路基E o ≥35Mpa。
2、路基设计标高(1)路基设计标高:指中央分隔带两侧路缘带边缘的标高。
(2)设计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路基洪水设计频率为1/100。
3、特殊路基处理设计本工程为一级公路,路堤高度普遍较低,(1)沿河、池塘路段需先排水疏干,清除淤泥土,再回填宕渣。
(2)桥头路基设计桥头填料采用粒径不大于10cm级配沙砾,按水密法施工;路基压实度或固体体积率要比一般路段高1-2个百分点。
重型压实度(固体体积率)要求路槽底面以下0-80cm>97%(87%),80-150cm>(85%),150cm以下>92%(83%)。
四、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路基压实度应视填料性质及不同粒径而确定。
当粒径大于4cm石子含量占30%以下时,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作为控制指标。
当粒径大于4cm的石含量占30%以上时,采用固体体积率作为压实度控制指标。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
说明书一、一般路基设计1、路基标准横断面为配合清远华侨工业园建设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从适度超前角度出发,对鱼湾平面交叉扩建改造,其路基布置详见“平面交叉布置图”。
2、路拱横坡行车道及辅道采用1.5%的路拱横坡,人行道2%的反向横坡。
3、超高方式本路段为平面交叉改造,不设超高路段。
4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绿化带两侧处的路面标高。
5、用地范围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以及涵洞边线外3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6、路基设计要求⑴、根据调查,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为亚粘土。
本地区的土质条件好,一般可直接采用亚粘土及风化土作路床填料。
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填方路基两侧各超宽填筑50cm,路基施工完成后再对边坡进行整修,恢复正常路基宽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分层压实。
本项目对路基压实度在施工期间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均应符合表3-1的要求。
- 1 - / 20填料粒径、强度及路基压实标准表3-1数大于18的粘性土,用作上路床、下路床及上、下路堤的填料时,应采用各种措施使其压实度达到表3-1中的规定。
⑶、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高的土,不得直接用作路基填料。
需要使用时,必须采用翻晒、掺石灰、水泥等技术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下路床和路堤填料。
⑷新旧路基衔接时必须按相关规范设置台阶,、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边坡冲刷,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⑵、外观鉴定1)、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2)、路基边坡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二、路基、路面排水本线路的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排水系统的原则进行设计。
设计时,根据当地的气候、降雨特点,结合原有水系,采用路堑两侧设边沟(盖板边沟)或路堤两侧排水沟与涵洞构成排水系统。
1、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段的路基边缘,结构尺寸为:宽度×高度为60cm×60cm的矩形浆砌边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
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012-94);
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 019-98);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93);
7.《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
8.“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专家咨询会议纪要”[2001.2.26];9.“湖南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议纪要”
[2001.4.3];
10.“湖南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设计有关问题协调会会议纪要”
[2001.4.15];
11.其他有关规范、规程及会议精神。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
路基宽24.5m,其中中央分隔带宽2m,中央路缘带宽2×0.5m,行车道宽2×7.5m,硬路肩(包括右侧路缘带)宽2×2.75m,土路肩宽2×0.5m。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半径时,在平曲线范围内设置超高,圆曲线一采用全超高值,超高缓和段设置在弯道缓和曲线上,超高缓和段长度根据弯道全超高值和弯道超高渐变率计算后确定。
超高旋转方式采用绕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旋转,外侧硬路肩与外侧行车道同步超高(保持与原有硬路肩超高方式一致)。
公路全线未设置加宽。
三、路基处治及防护工程设计
1、路基沉陷的处理
路基沉陷主要是高填方路段、个别通道顶部、桥头等位置,长永高速公路路基沉陷病害不多,但仍需在此次改造工程中加以处理。
处治方式采用灌浆处理。
2、路基边坡的修整
长永高速公路挖方边坡有个别路段产生塌方和滑坡,填方路段也有个别路段产生塌方、滑坡、路肩被雨水冲刷等病害,改造工程中针对具体情况分别设置挡土墙、护坡及其它防护工程和绿化措施。
对于填方边坡主要采用“人”字形骨架种草防护;对于挖方边坡在绿化美化工程设计中考虑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边坡防护设计。
3、土路肩的修整
长永高速公路目前的土路肩宽度为50cm,在此次改造工程中尽可能调整到75cm。
对于挖方路段需改造边沟的路段,将原梯形边沟或矩形边沟改为矩形边沟或加深矩形边沟时,将土路肩宽度调整到75cm,不改造边沟的路段仍保持原土路肩宽度;对于填方路段,在改造工程中
将土路肩宽度修整到75cm,并进行硬化处理。
四、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超高排水设计
全线共有5个超高路段,具体桩号为K1171+111.52~K1172+223.29(全长1076.29m,其中填方长度为375m,填方长度只占本路段的34.84%)、K1173+874.79~K1174+758.60(全长883.81m,其中填方长度为193.81m,填方长度只占本路段的21.93%)、K1185+097.66~ K1185+843.33(全长745.67m,全是挖方路段)、K1185+849.78~ K1186+723.22(全长873.44m,基本上是不填不挖路段)、K1186+723.23~ K1187+060(全长336.77m,为星沙收费站范围内)。
经过多次技术论证与经济分析,超高排水仍采用横向漫流方式,中央分隔带混凝土防撞墙每2m设置一道泄水孔,尺寸为15×35cm,以保证水流畅通。
2、路表排水设计
路表排水仍采用目前的漫流方式,通过硬化路肩加强其抗冲刷能力。
在公路使用过程中针对水流较大的具体位置再设置边坡急流槽。
3、路基及路面内部排水设计
为加强路基与路面结构的内部排水,全线在硬路肩边缘设置纵向排水渗沟,渗沟设置到路基顶面以下5cm,表面与沥青混合料加铺层齐平,既排除路面结构水又排除路基表面积水。
对于挖方路段每5m设置一道横向排水管(管径5cm的PVC管),并加深边沟至横向排水管以
下25cm以上(已加深的边沟只设置横向排水管)。
对于填方路段每25m 设置一道横向管式渗沟,其中排水管为10cm管径的PVC管。
设计中对边沟进行改造和加深,以利纵向渗沟水的排除。
在凹形竖曲线底部和超高弯道内侧增设横向渗沟,对于个别地下水位较高的挖方路段,在边沟改造过程中在边沟底部加设渗沟,以排除路基地下水。
五、沥青混合料加铺层设计
1、设计原则
1)根据长永高速公路的交通量,使用性质与任务,所在地的气候、水文、地质、材料、施工经验与养护要求以及改造工程的目的,综合考虑纵坡调整与横坡调整进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的设计。
2)充分考虑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
3)针对长永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对加铺层沥青路面提出如下要求:
(1) 表面抗滑性满足高速公路要求;
(2) 高温稳定性,即具有高的车辙能力和抗挤压破坏的能力,不使
车辙过大而影响交通安全;
(3) 沥青路面应有较高抗水损害能力;
(4) 表面无泛油现象;
(5) 延缓和减少旧水泥混凝土板所引起的反射裂缝。
2、设计参数
1)交通量参数
交通荷载组成特点:该路为湖南长沙市连接黄花机场的主要干道,通过收集、调查长永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资料,其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小于2t的车占70%左右,大于2t的占30%,特别是大于13t的占大于2t 的18.8%。
实际调查交通量为:N=10496辆/日(双向交通量)。
设计使用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为: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累计当量轴
次为:11,359,794次;
(2)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累计当量轴次为:
12,745,549次。
2)气候条件
本路段属于东南湿热区(Ⅳ5),该区因春、夏东南风造成梅雨和夏雨,形成明显的不利季节。
自然环境因素特点为:地下水位高,年降雨量大于1500mm,降雨时间大多在2~8月期间,降雨过程长,而且雨量大,尤为突出的是在4~5月,简直是阴雨连绵不断。
月平均最高气温大于30℃,高温季节时间长,月平均最低气温大于5℃,日极端最高气温40.6℃,年平均气温大于20℃,极端日最低气温-10.3℃。
其气候特点:降雨量大、气温高并且高温时间长和温度变化大。
3)材料参数
由于时间紧,在设计过程中难以通过材料试验得出路面材料设计参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附录中的建议值进行材料参数选取。
3、加铺层结构及横坡
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结构见下表:
3)路拱横坡设计
原路面横坡为1.5%,需调整到2%。
路拱采用三次调坡:即调平层采用1.7%的横坡,下面层采用1.9%,表面层采用2.0%的结构形式。
六、材料
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中所用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最新有关规范的要求,具体参见长沙交通学院提交的“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
程沥青混合料加铺层材料技术要求”。
整平层、调平层采用重交通沥青AH-70;表面层、下面层采用SBS 改性沥青。
表面层采用玄武岩,其他各层采用石灰岩。
粘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
土工布防水层采用重交通沥青AH-70,土工布采用聚酯长纤维单面烧毛道路专用无纺土工布,要求纵横向抗拉强度大于8kN/m,能耐200℃左右的高温,单位重160g/m2。
七、施工要求
1、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中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的施工应满足有关规范及长沙交通学院提交的“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沥青混合料加铺层施工指南及质量控制”的要求。
2、在组织现场施工以前以及在原材料或混合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拟采用的材料进行规定的基本性能试验,以确定材料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应参照设计提供的材料组成和材料来源按规定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
3、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处理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处理后应对每一块混凝土板进行检测,对达不到要求的混凝土板应重新处理。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为保证混合料的温度均匀且不产生颗粒离析现象,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式的方法进行摊铺;表面层可采用一台摊铺机一次摊铺。
5、表面层压实度应达到98%,空隙率应小于6%、且大于3%;下面层、调平层及整平层的压实度应达到97%,空隙率应小于7%、且大于
3%。
6、浸渍沥青土工布的施工应保证土工布与基础结合紧密,应采用专门配置的土工布摊铺机械进行。
八、对有关文件、会议纪要的执行情况
设计中,对“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专家咨询会议纪要”、“湖南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议纪要”、“湖南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设计有关问题协调会会议纪要”中的主要意见(详见附件)已予执行。
九、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