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什么·曼昆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原创5篇)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原创5篇)你是不是也在找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的资料,那就对了,小编精心整理这篇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1《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一、背景概述《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昆(N.GregoryMankiw)所著,该书被美国多所大学选用作为教材,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和爱好者的首选读物。
该书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供需关系、价格理论、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等主题。
二、深入分析1.微观经济学基础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强调了供需关系和市场价格理论的重要性。
他解释了消费者如何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来做出最优选择,以及生产者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来决定产量。
此外,他还讨论了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竞争性垄断市场等不同类型。
2.宏观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介绍了国民收入和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强调了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整体经济状况,以及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影响市场运行。
三、个人观点个人认为,《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易于理解且实用的经济学入门书籍。
曼昆巧妙地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与日常生活实例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该书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四、结论与评分总体而言,《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济学书籍。
它不仅提供了深入浅出的经济学知识,还帮助读者理解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如果要给这本书打分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满分五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2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作者: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由曼昆撰写的经济学入门书籍,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曼昆(Gregory Mankiw)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其畅销书《原理经济学》中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不仅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十大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大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在生活中,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却是无限的。
因此,人们不得不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以满足最迫切的需求。
这一原理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第二大原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
当我们做出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所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这一原理提醒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第三大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指的是对一种行为或决策进行微小调整所带来的效果。
理性人会考虑边际量来做出决策,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一原理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第四大原理,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是人们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了解激励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
第五大原理,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
贸易可以使各方都受益,因为它能够让各方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互利互惠。
了解贸易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影响。
第六大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有效方式。
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了解市场机制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第七大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尽管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但有时政府的干预也是必要的,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了解政府干预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本站今日为大家细心预备了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寒假期间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我选择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虽然未能读完,但感慨颇深,对经济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我还没有读书之前,我以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但通过阅读之后,我发觉这本书并没有我想象的晦涩难懂,它深化浅出的讲解了许多经济学原理,把理论、案例讨论和新闻中的经济学事例结合起来,给我们供应充分进展和实践这种技能的机会,有助于我们了解经济学的基础学问。
另一方面,其内容博大精深,原理清楚,分析的特别透彻,成为了老师推举阅读的书目。
经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本书看似特别深刻,却用了特别通俗易懂的方式叙述许多社会上我们习以为常而一旦问起来却很难以回答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歌星的收入如此高,为什么经济大萧条时奶农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情愿降价销售等等,这些看似很特别平凡的事情,但假如没有阅读此书的话还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些问题。
所以我非常愉快读到这么一本可以让我了解到更多日常生活学问的书。
《经济学原理》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册,我因时间有限,仅仅阅读了《微观经济学分册》。
在上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 循序渐进,向我们叙述了经济学的总体概念。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也解决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歌星的成本高是由于供应远小于需求,奶农将牛奶倒进河里也不愿降价销售是由于牛奶作为生活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降价增加的销量弥补不了因降价产生的损失等等。
以下是我对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前三个原理浅显的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是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
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有限,所以我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这意味着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曼昆_经济学原理_深大老师讲义
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什么缘故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瞧待呢? 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往瞧瞧世界,平复地建立同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然而我们能够瞧到,经济学家更多的是关注历史提供的自然实验——因为你不可能为了往验证一些数据往碍事国家的经济运行,因此讲经济学里的“实验〞不是那么好做的。那么如何往做呢?我们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往瞧瞧世界,建立理论,再往进一步的瞧瞧〔检验!〕……在瞧瞧世界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出一定的假设,这些假设会有利于我们的瞧瞧。因此,假设并不是永久的成立。比方我们往买东西,要是商店就在门口,我们能够假设买东西所花费的时刻为零,要是是在3站地以外的话,那个假设就不能成立。建立起经济模型。 两个模型:循环流向图,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一下宏瞧经济学和微瞧经济学的概念。 这两个家伙全然上能够见名见意。 前者,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后者,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如何相互交易。 或者这么讲吧。要是你体贴的是货币和失业率的关系,那么你所体贴的话题应当是宏瞧经济学。而要是你瞧到的是一个公司如何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决策,你所体贴的应当是微瞧经济学的东西。 第二节作为政策参谋的经济学家 我们讲,当经济学家往解释世界的时候,我们认为他们是科学家。 当经济学家尝试关怀改善世界的时候,他们是政策参谋。实证分析: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瞧点。标准分析:企图描述世界如何运行的瞧点。 比方讲,国家的财政治理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国家应当进一步的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管力度。 第三节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缘故科学的判定不同,价值瞧不同,感受与现实。 什么缘故这么讲呢。你瞧,我们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的瞧法不同,理论的依据自然不一样。比方我认为人们应当是高储蓄率好,如此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然而有的人可能认为低储蓄率好。这确实是根基分歧。 价值瞧也可能不同。如何会是最公平的?是瞧长远的利益,依旧瞧眼前的,依旧瞧中期的利益。 然而,有的时候经济学家对某些咨询题瞧法一致的时候,政府的决策者或者一般的群众可能觉得那个瞧法脱离了实际,从而不予同意这些瞧点。这根基上有可能的。 附加一点:因果关系的分析。我们在分析事实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谁是缘故,谁是结果。有没有被忽略的第三者缘故。如此子会使我们在做出判定的时候防止得出荒唐的结论。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指由著名经济学家米尔科姆·曼昆(Milton Friedman)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他在他一生中发表了大量关于经济、政治和政策的文章和书籍。
曼昆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曼昆认为市场资源分配是最有效的,因此政府干预无助于改善经济。
他认为,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导致经济不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
他的理论主张,只有当市场上的资源分配受到外部扰动(如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时,政府才有必要介入,以确保市场得到稳定。
其次,曼昆认为,货币政策是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政府应该尽可能保持货币稳定,避免货币通货膨胀或缩水。
他还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来实施,即不应该采取过度紧缩的政策,也不应该采取过度宽松的政策,而要采取适当的政策,以确保经济的稳定性。
第三,曼昆认为,税收政策也是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税收政策应该具有公平性,不同人应该按其所得收取相应的税收,以促进社会公平,并提高经济效率。
最后,曼昆认为,政府的政策需要符合人们的需求,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政策,使之更符合人们的利益。
他认为,政府的政策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而要尊重市场的决定,以便使经济政策更加有效地实施。
综上所述,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指由著名经济学家米尔科姆·曼昆(Milton Friedman)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其主要包括:认为市场资源分配是最有效的,政府干预无助于改善经济;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来实施;认为税收政策也是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具有公平性;以及政府的政策需要尊重市场的决定,以便使经济政策更加有效地实施。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而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经济学家尤里·曼昆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总结的重要经济学原理。
这些原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还为我们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通过举例,解释和说明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需要进行权衡取舍。
比如,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我们不可能同时做多件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决定如何合理分配我们的时间。
在经济领域,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资源有限的现实,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取舍。
例如,当我们有一定的收入时,我们可以选择将其全部用于购买奢侈品,或者将其部分用于储蓄,或者将其全部用于其他消费。
这种取舍是我们在经济决策中经常面临的问题。
原理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我们放弃某种选择而必须承受的代价。
设想你是一名大学学生,你需要决定是否使用大部分时间来学习,或者将一些时间用于娱乐和社交活动。
如果你选择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那么你就放弃了娱乐和社交活动。
而如果你选择娱乐和社交活动,那么你就无法充分利用大部分时间来学习。
不论你做出了哪种选择,你都必须付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醒我们必须考虑我们的选择所带来的代价。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收益理性人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例如,当你考虑购买一台冰箱时,你会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冰箱的价格和性能,然后选择给你带来最大边际收益的冰箱。
理性人会权衡决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成本,然后作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原理四: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是指能够改变人们行为的因素。
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例如,当政府提高烟草税,烟草价格上涨,这将激励人们减少吸烟。
又如,某公司提供员工绩效奖金,这将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并提高工作表现。
激励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提醒我们改变激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3篇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3篇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1读完后的一些感触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吧,读完了,感触确实很深,明白了做一件事的机会成本就是你要放弃的那件事,知道了边际效用递减,知道了公平和效率是相对的,知道了工资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垄断竞争知道人都是经济人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私利选择占优选项所以即使合作对自己有利也无法合作而这就是囚徒困境,知道如何对收入更公正的再分配而公正的分配必然会使蛋糕更小,个人更倾向于功利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同意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加重要,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理性人,感觉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而且除了理论外也有很多经典的案例看起来就像读小说,及时提问也更好的帮助你理解内容,因此从可读性还是专业性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2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14年大二暑假,当时是从图书馆借的实体书,看两眼就没接着看。
第二次是17年夏天,打算开始看这本书,也没看下去。
这次断断续续两个多月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2023年第六版原版。
我觉得这回转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兴趣有了,二是关于读书的价值观念变了,变得真的喜欢读书了。
这本书内容本身非常深入浅出,是一本很好的入门级别教科书,但是我给自己设置的进度有点紧,还要求自己找重点做笔记,所以越到后来读的越不轻松。
越到后来我越会想象自己读完整本书后开始写读后感的这一刻,就像我每次跑步时跑一半就要幻想跑完休息的时候来激励自己。
好像我只要认真做点什么事,都会把自己搞得很累。
读这本书一方面纯粹是源于兴趣,由内心的原始好奇心国家如何强大,百姓如何富足开始读国富论,然后国富论激起我对整个经济学的兴趣,所以来读这本经济学的经典入门教科书。
另一方面是由于年初开始感到对内的自我探索阶段可以告一段落,开始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经济政治历史什么都想了解些,再加上又想到新闻中很多经济时事,例如经济危机,贸易战等问题我都不能了解其本质而深感自己没有发言的能力。
经济学原理 曼昆
经济学原理曼昆
1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所提出的经济学原理是广受欢迎的,在不同的商业决策中受到闻名的应用。
曼昆的主要原理是基于各种经济学家的思想,如亚当·斯密,艾伦·约翰逊,艾伯特·西蒙等。
他的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全球的市场行为和企业管理。
曼昆主张人们根据自身价值观以及客观环境来做出有价值的判断,这也就是他提出的有关价值理论的要求。
人们分析出形势和趋势,并作出有利的决定。
此外,人们在做出决策前,应该在所有可能的方案中综合考虑利益,选择最有利的方案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另外,曼昆主张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当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这就是他强调的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消费者应该决定购买哪一种商品,以便使自己的满意度达到最大化。
曼昆也提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佳效益利润最大化是改善企业形象和回报的最佳方案。
有效的管理可以识别公司的机会成本和投资,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它们来提高企业的长期利润。
总的来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为个体,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了一个指导原则,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和决策,实现良好的经济绩效。
曼昆
曼昆-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曼昆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Mankiw)29岁时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当教员时,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
还曾做过帆船运动教练。
曼昆教授是一位高产学者和一位学术与争论的经常参与者。
他的著作发表在许多学术杂志上,例如:《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和《经济学季刊》,以及更普及的报刊上,例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财富》。
他也是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的作者。
除了教学、研究和写作之外,曼昆教授还是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个非赢利性智囊团--国家经济研究局所属的货币经济计划部主任,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顾问;他还供职于ETS考试研发委员会下设的经济学高阶水平考试委员会和NBER商业周期委员会;从2003年到2005年,他担任小布什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N·格雷戈里·曼昆,是一位具有奇才的年轻学者。
不足30岁的曼昆已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教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
(需知,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非各个领域前三名的学术带头人莫属。
)曼昆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白宫的经济顾问,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个非营利性智囊团——国家经济研究局所属的货币经济计划部主任,还被聘为国会预算办公室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
曼昆的成名是他的菜单成本理论。
这一理论已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提出这一理论的论文《小菜单成本与大经济周期:一个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已成为经典。
曼昆在1998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也已家喻户晓。
但真正使他成名的还是《宏观经济学》一书,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92年,受到各界好评,包括素以尖刻闻名的克鲁格曼也高度评价,《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级教科书之一。
曼昆
曼昆的成名作是他的菜单成本理论。 菜单成本论又叫成本的价格调整论。该理论认为,经 济中有一定垄断力的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能够选择 价格。菜单成本的存在阻碍了厂商调整价格。菜单成 本指调整价格时所花费的成本,它包括:研究和确定 新价格的成本、重新编印价目表的成本、通知销售点 更换价格标签的成本等。有些机会成本也叫做菜单成 本。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得名义价格水平有了粘性。在 价格粘性(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 迅速变化)的条件下,厂商对需求变动的反应是改变 产量。这样,总产量随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动,经济中 就会出现大的波动。
十大原理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 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 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 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 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 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 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 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 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 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十大原理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 1921 年1 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0.3 马克。不到两 年之后,1922 年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价格为7000 万马克。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都以类似的程度上升。 这个事件是历史上最惊人的通货膨胀的例子,通货膨 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 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 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解读
曼昆经济学原理解读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曼昆经济学原理,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事儿!
你想想看,咱每天的生活不都和经济打交道嘛!买东西得考虑价格吧,找工作得看工资吧,这些背后可都藏着经济学的道理呢!曼昆经济学原理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理解这些现象的大门。
比如说供求关系,这不就像咱去菜市场买菜嘛!菜多了,价格可能就便宜,菜少了,那价格不就涨上去了嘛!多简单易懂啊!再比如机会成本,这就好比你周末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看电影,一个是去学习,你选择了看电影,那学习的机会不就没了嘛,这就是你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呀!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还能让我们明白很多社会现象呢!为啥有些地方房价那么高?为啥有些工作工资那么高?这里面都有经济学的道理在呢!它就像一个神奇的眼睛,让我们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东西。
经济学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呀!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着经济学原理呢!通过了解曼昆经济学原理,我们能更好地做出选择,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呀!所以,大家真的应该好好去了解一下曼昆经济学原理,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哦!这就是我的观点,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能让我们更懂生活!。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国贸0942 朱书德 [1**********]9刚开始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我发现自己对“经济”一词的认识竟然是错误的。
经济这个词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
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
个人做出决策依靠四个原理,1.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对激励做出反应。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我们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
都知道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 __竞争对手,美国和日本企业生产许多相同的产品,如一福特公司和丰田公司在汽车市场上争夺同样的顾客,康柏公司和东芝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争夺同样的顾客。
而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在世界经济中既是竞争对手又是贸易伙伴。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考虑任何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得到获取最好的。
为什么分散的市场经济运行得这么好?这是因为可以指望人们相互友爱而仁慈地相互对待吗?完全不是。
在这本书中,亚当·斯密给我们描述了市场经济中人们如何相互作用: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绝对不行的。
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人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其他人,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的多了。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傅的恩惠,而是由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每一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在这种场合下,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中级宏观经济学(曼昆版)
2
2-3 6-7 失业
2
3
7-8 经济增长 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 3
长
3-4 9-10 经济增长 II:技术论
2
4
11-12 总需求 I:建立 IS-LM 模型
3
5
13-14 总需求 II:应用 IS-LM 模型 3
5
14-15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 3
注:于开学第一周,送教务处、本系(部)、任课教师:赵 煜 程 2012 年 2 月 8 日
学生班各一份,教师自存一份。 教研室主任:
2012 年 2 月 10 日
模型与汇率制度
6
16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 2
的短期均衡
6
17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 2
型
6
18 稳定化政策
2
7
19-20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3
7
20-21 消费
3
8
22 投资
2
8
23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 2
系
8
24 我们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什 2
么
教材:《宏观经济 学(第七版)》, 曼昆,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参考书: 1.《全球视角的 宏观经济学》,萨克 斯,上海三联书店, 1997 年 2.《宏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巴罗, 上海三联书店, 2008 年 3.《宏观经济学(英 文版)》,不兰查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科目中级宏观经济学
教 学 日 历 专业班经济 1005-08
总学 讲
时课
时 数 分配
实验
习题 课
大作业
48 48
周课
学 实验、 学 附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怎么样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怎么样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现代经济学教材中最重要、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
它以简明清晰的语言和具体生动的例子,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帮助读者理解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下面我将从内容、教学方法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首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涵盖了广泛的经济学内容。
全书共分为十部分,包括供求与市场、家庭决策、企业决策、市场结构、福利经济学、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等。
每个部分都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
同时,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实际案例和数据统计,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其次,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采用了亲切幽默的教学方法。
曼昆在书中通过大量的生动例子和幽默的描述,让经济学这个看似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有趣。
他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经济学中的复杂概念和原理,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经济学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本教材以其简明扼要的风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成为全球许多大学和高中经济学教材的首选。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很多学者和教师认为,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教材,对初学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资料。
总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经济学教材。
它不仅内容全面,而且教学方法独特,深受读者的喜爱。
通过阅读这本教材,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和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
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还对全球经济学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研究中。
无论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经济学有兴趣的非专业读者,都能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受益匪浅。
曼昆经济学原理弄明白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之一
曼昆经济学原理弄明白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之一曼昆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的入门教材,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基本的经济学思维模式和分析框架。
曼昆经济学原理一共包括了十个原理,下面我将一一介绍这些原理的内容,并解释为什么它们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第一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原理表明,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人们需要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权衡。
这个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组织和生产活动能够发展的基础。
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权衡问题。
第二原理: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个人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这个原理表明,每一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因为选择了某一个东西,就必须放弃其他的选择。
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何时需要进行选择以及如何进行取舍。
第三原理:边际思考边际思考指的是,在进行决策时,考虑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效果。
经济学家使用边际思考来分析人们对资源的使用方式,从而给出最优的决策建议。
第四原理: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激励的影响。
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激励机制做出不同的决策,这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设计政策和制定合同时,需要考虑如何运用激励机制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第五原理:交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交易是一种双赢的活动。
因为在交易中,每个人需要付出某些成本,但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
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交易,使经济整体效益得到最大化。
第六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机制能够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交易关系,从而激发出各自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
因此,市场通常是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利用市场机制可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
第七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机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政府有时需要干预市场,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设置税收和补贴,改善市场结果并促进经济增长。
读曼昆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营销0901 0901200120 童文俊读了推介书目——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感触颇深。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像是一个年轻而时尚的老师,谈吐风趣、风度翩翩,总是坐在学生的桌子上而不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
读后专门了解了一下作者,即曼昆,曼昆教授是一位高产学者和一位学术与争论的经常参与者,不足30岁的曼昆已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教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对经济学感兴趣,曼昆在举例子的时候常常会说到当红的影星、体育明星、甚至富有争议的电视剧(比如《欲望城市》)。
读完这本书感觉其有两大特色,第一个在与它的简明性。
曼昆在写这本书时依据的原则是:“写作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而不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读者的时间是稀缺资源。
”这也就体现了经济学本身的“经济”二字。
第二个特色是趣味性。
曼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故事经历、政策分析、新闻摘录这些素材来经济学,这就让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轻松地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经济学的趣味化是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曼昆是成功者,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影响远远超出学术界的原因。
我最喜欢国际贸易一章,艾索兰国冒充发明家的经济学家的故事:P165首先,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第一个逃离黑洞的人以及房龙《宽容》序中第一个走出山村而被保守势力处死的青年,走在社会和大众之前的人必然要忍受孤独,下场往往都很够悲凉,坚持真理就要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生命,比如布鲁诺、哥白尼。
其次,从经济学角度看,依靠科技来提高生产力和进行贸易带来的小国是一样的,若无人指责前者减少工作岗位,那么对后者的指责也是无道理的。
在这篇小故事中,经济学家被判刑的原因并非造成工厂关门,工人下岗,而是他被发现根本不会炼钢,而是用小麦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换来钢铁。
第三,从浪漫主义文学看,这个女记者之后会不会与男经济学家发生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呢?让人浮想联翩。
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例子,是关于沉没成本的:设想你对看一场新放映的电影的评价是10美元。
经济学基础曼昆读后感
经济学基础曼昆读后感曼昆可真是个厉害的家伙,他把那些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经济学概念,用一种就像邻居大叔给你讲故事的方式给讲出来了。
这本书让我明白,经济学可不是只和那些西装革履在华尔街算数字的人有关,它就像空气一样,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存在。
比如说,咱们平常去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这个事儿背后就藏着经济学原理呢。
当我们觉得菜价贵的时候,其实就是供求关系在捣鬼。
如果菜的供应量少了,像遇到个大暴雨把菜地淹了,那菜的价格自然就会往上蹿,这就像曼昆书里讲的供给曲线左移,价格上升。
书里讲到的机会成本也特别有意思。
就好比我晚上有两个选择,要么去看一场电影,要么在家学习。
如果我选择了看电影,那我放弃的学习知识这个事儿就是我的机会成本。
这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个选择都不是那么简单的,背后都有看不见的“成本”在拉扯着我们。
再说说边际这个概念吧。
曼昆就像个魔法师一样,用简单的例子让我理解了它。
比如吃包子,当你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感觉特别美味,这时候边际效用很高。
但是当你吃到第五个、第六个的时候,可能就觉得没那么好吃了,甚至有点撑得难受,这时候边际效用就在递减了。
这个概念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商家搞促销,“第二杯半价”就是利用了边际成本递减的原理,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顾客,因为对于商家来说,虽然多给了你一杯,但是他的边际成本可能并没有增加太多。
而且啊,曼昆在书里还提到了宏观经济学的一些东西,像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啥的。
以前我觉得这些东西离我特别远,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
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这些宏观的东西其实就像一张大网,把我们每个人都罩在里面。
通货膨胀的时候,钱变得不值钱了,我们手里的工资看起来数字没怎么变,但是能买到的东西却变少了。
这时候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政策,就像调整利率或者税收,来控制经济的发展。
曼昆微观经济学读后感
曼昆微观经济学读后感篇一曼昆微观经济学读后感最近读了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哎呀,那感觉真是一言难尽啊!说真的,一开始我觉得这书可能会很枯燥,毕竟经济学嘛,听着就挺高深莫测的。
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就比如说供求关系吧,以前我只知道东西贵了买的人可能就少,便宜了买的人可能就多,可这本书把这道理讲得那叫一个透彻。
我就想啊,也许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它能把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用一套理论给你解释得明明白白。
书里讲的消费者行为那部分,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消费习惯。
我以前买东西可能就是凭感觉,喜欢就买,也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
读了这部分之后,我觉得自己可能有时候就是个“冤大头”,被商家的营销手段忽悠得团团转。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还有企业的成本和利润那一块,我就在想,那些大公司的老板们是不是每天都在算这些账啊?也许他们一个决策失误,公司就可能损失惨重。
这压力得多大呀!不过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多困惑的地方。
有些概念我觉得自己可能理解得还不够透彻,也许需要再读几遍才能真正搞懂。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对经济世界的认识不再那么懵懂了,这感觉还不错!篇二曼昆微观经济学读后感嘿,朋友们!我刚读完曼昆的微观经济学,这可真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啊!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看懂吗?”结果发现,它还真没我想象中那么难啃。
书中关于市场竞争的部分,让我大开眼界。
我就琢磨着,原来市场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企业们在里面“厮杀”,争夺着有限的资源和消费者。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像咱们在学校里争排名?只不过在市场里,争的是钱和市场份额。
还有那个边际效益的概念,太有意思了!我突然想到,我吃冰淇淋的时候,第一口觉得特别爽,可吃到后面就觉得没那么美味了。
这难道不就是边际效益递减吗?我觉得这简直就是生活中的经济学啊!但是,读着读着,我也有点纠结了。
比如说,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图表,看得我脑袋都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3:在长期,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但它并不影响失业率
除了GDP之外,通货膨胀和失业属于最密切地受到注视的经济运行的衡量指标。第2章讨论了如何衡量这两个变量,以后各章建立了模型来解释它们是如何被决定的。
第4章的长期分析强调了货币供给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决定因素。这就是说,在长期中,当且仅当中央银行发行了越来越多的货币时,通货的实际价值才会随时间下降。这个结论可以解释我们在美国观察到的通货膨胀率每10年间的变动,以及不同国家不时经历的极为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
我们也看到了高货币增长和高通货膨胀的许多长期效应。在第4章中我们看到了,根据费雪效应,高通货膨胀提高了名义利率(从而使实际利率保持不受影响)。在第5章中,我们看到了高通货膨胀引起外汇市场上货币的贬值。
失业的长期决定因素是十分不同的。根据古典二分法——在决定实际变量上名义变量的无关性——货币供给的增长在长期中并不影响失业。正如我们在第6章中看到的,自然失业率由离职率与就职率(不是就业率。——译者注)决定,离职率与就职率又由寻找工作的过程和实际工资的刚性决定。
宏观经济学的四个最重要的结论
我们从本书反复提及而且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同的四个结论开始。每个结论都告诉我们政策在长期或短期会如何影响一个关键的经济变量——产出、通货膨胀或失业。
结论1:在长期,一国生产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决定了其国民的生活水平
在第2章中所介绍并运用于全书的所有经济运行的衡量指标中,经济福利的最好的衡量指标是GDP。实际GDP衡量经济中产品与服务的总产出,因此,也就衡量了一国满足其国民的需要和欲望的能力。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几乎什么都更多——更大的住房、更多的汽车、更高的文化水平、更好的医疗保健、更长的寿命和更多的互联网链接。也许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GDP的水平和增长。
结论2:在短期,总需求影响一国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
尽管经济供给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是长期中GDP的唯一决定因素,在短期,GDP还取决于产品与服务的总需求。总需求至关重要是因为短期中价格是黏性的。第10章与第11章中建立的IS—LM模型说明了是什么因素引起了总需求的变动,从而引起了GDP的短期波动。
在许多国家,产出的自然水平由于制度的缺乏而被压低,这些制度对发达国家的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美国公民今天不会担心革命、政变或内战。一般地,他们相信警察和司法系统会维护法律,保持秩序,保护财产权,实施私人合同。然而,在没有这些制度的国家,人们面临错误的激励:如果创造具有经济价值的事物比从邻居家偷窃更加可靠,经济就不可能繁荣昌盛。所有经济学家都同意,建立适当的制度是世界穷国加速增长的先决条件,但改变一国的制度需要克服一些困难的政治障碍。
我们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什么
如果把所有经济学家首尾相接,他们也够不着一个结论。
——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个可直接用于政策的无可争议的结论。它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教条,它是一种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掌握了这种工具的人得出正确结论。
由于总需求在短期影响产出,所有影响总需求的变量都可能影响经济的波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对货币与产品市场的冲击往往引起产出与就业的逐年变动。由于总需求的变动对短期波动是至关重要的,决策者对经济进行着密切的监视。在作出任何一种货币或财政政策的变动之前,他们想知道经济是处于繁荣,还是走向衰退。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本书的第1章说明了宏观经济学的目的是理解经济事件并改善经济政策。既然我们已经建立并运用了宏观经济学家的工具箱中的许多最重要的模型,现在我们可以评价宏观经济学家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
当今任何一种对宏观经济学公正的评判都应该承认,这门科学是不完善的。有一些几乎是所有宏观经济学家都接受的原理,我们在试图分析事件或形成政策时可以依靠这些原理。但还有许多经济问题仍然是有争论的。在这最后一章,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结论,并讨论一些最迫切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经济的自然产出水平取决于资本量、劳动量以及技术水平。任何一种旨在提高长期产出的政策都必须以增加资本量、改善劳动的使用,或提高现有的技术为目标。然而,并没有一种简单而无代价的方法来达到这些目标。
第7章与第8章中的索洛增长模型说明,增加资本量要求提高经济的储蓄率与投资率。因此,许多经济学家鼓吹提高国民储蓄的政策。但索洛模型还说明,增加资本存量要求有一个现在一代人减少消费的时期。一些人认为,决策者不应该鼓励现在一代作出这种牺牲,因为技术进步将保证子孙后代比现在一代更好。(一位诙谐的经济学家问道,“子孙后代为我做了什么?”)即使那些主张增加储蓄和投资的人们对如何鼓励增加的投资,以及应该投资于私人拥有的工厂和设备,还是投资于道路和学校之类的公共基础设施等问题,看法也并不一致。
然而正如我们在第14章中所讨论的,一些人怀疑我们稳定经济的能力。这些经济学家援引了经济决策中内在的长而多变的时滞,经济预期的不良记录,以及我们对经济的仍然有限的了解。他们的结论是,最好的政策是无为而治。此外,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决策者往往是机会主义的,或遵循前后不一致的政策。他们的结论是,决策者不应该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斟酌处置权,而应该承诺遵循固定的政策规则。或者,至少他们的斟酌处置权应当受到某种限制,就像中央银行采取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政策的情况那样。
问题2:决策者应当尝试稳定经济吗?
第9至13章展开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说明了各种经济冲击如何引起经济波动,以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这些波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决策者应该把这种分析用于稳定经济的尝试。他们相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尝试抵消这些冲击,以便使产出和就业接近其自然水平。
为了改善经济对其劳动力的使用,大多数决策者都愿意降低自然失业率。551但正如我们在第6章中所讨论的,我们观察到的失业的巨大国际差异和我们在一国之内看到的失业率在时间上的巨大变动,说明自然失业率并不是不变的常数,而是取决于一国的政策和制度。减少失业还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任务。自然失业率通常可以通过减少失业保障津贴(从而提高失业者的寻职努力程度)或降低最低工资(从而使工资接近于均衡水平)来降低。但这些政策也会伤害一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因膨胀的成本有多大,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多大?
每当物价上升时,决策者就遇到了是否要采用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的问题。要作出这一决策,他们必须比较允许通货膨胀持续下去的成本与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但经济学家对这两种成本都不能提供一个准确的估算。
通货膨胀的成本是经济学家和门外汉往往无法达成一致的一个问题。当20世纪7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达到每年10%时,舆论调查表明公众把通货膨胀当做主要的经济问题。然而,正如我们在第4章中所讨论的,当经济学家试图确定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时,他们仅仅指出了鞋底成本、菜单成本、非指数化税制的成本,等等。当各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这些成本变大,但对大多数主要经济所经历的适度通货膨胀率而言,这些成本看来并不大。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公众混淆了通货膨胀与和通货膨胀相伴而来的其他经济问题。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生产率和实际工资增长的减缓;一些门外汉把通货膨胀当做实际工资放慢的原因。然而经济学家犯错误也是可能的:也许通货膨胀实际上是成本极为高昂的,但我们还没有想出这是为什么。
尽管通货膨胀与失业在长期中是无关的,在短期这两种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取舍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这种关系。正如我们在第13章中所讨论的,决策者可以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这减少了失业并提高了通货膨胀。他们也可以用这些政策紧缩总需求,这就增加了失业,并降低了通货膨胀。
只有在短期中决策者才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固定的取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由于两个原因而移动。第一,诸如石油价格变动之类的供给冲击改变了短期取舍关系;不利的供给冲击向决策者提出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之间的困难选择。第二,当人们改变通货膨胀预期时,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也改变了。预期的调整保证了这种取舍关系只在短期中存在。这就是说,只有在短期中失业才偏离其自然率,只有在短期中货币政策才有实际效应。在长期中,是从第3章到第8章的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世界。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与持久的失业是相互无关的问题。为了在长期与通货膨胀作战,决策者必须降低货币供给的增长。为了与失业作战,他们必须改变劳动市场的结构。在长期,不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
结论4:在短期,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
宏观经济学四个最重要的未解决的问题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在讨论大多数经济学家同意的普遍结论。现在我们转向仍然存在争论的四个问题。一些分歧是关于不同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另一些分歧涉及经济理论应该如何运用到经济政策中。
问题1:决策者应该如何尝试提高经济的自然产出水平增长率?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经济稳定的利益——假定稳定是可以实现的——是大还是小。在自然失业率没有任何变动的情况下,稳定政策仅仅是减少了围绕自然率的波动的幅度。因此,成功的稳定政策既会消除衰退也会消除繁荣。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稳定的平均收益很小。
最后,并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同意第9至13章建立的经济波动模型,该模型假设黏性价格和货币的非中性。根据我们在第19章中所讨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波动是经济对技术变动的最优反应。这个理论提出,即使稳定经济是可能的,决策者也不应该这么做。
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是经济学家之间常常存在分歧的一个题目。正如我们在第13章中所讨论的,标准的观点——它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是降低通货膨胀要求一个低产出和高失业的时期。根据这种观点,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可以用牺牲率来衡量,牺牲率是为了使通货膨胀下降1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一年GDP的百分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