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谱详解
紫外光谱课件PPT
光源
提供紫外光,通常使用氘灯或 汞灯。
单色器
将光源发出的光色散成单色光 ,以满足光谱测量的需要。
实验操作流程
样品准备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待测样品,确保样品 纯净且浓度适中。
数据记录
实时记录光谱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
光谱设置
根据实验目的,设置光谱范围、扫描速度 等参数。
测量光谱
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池,启动仪器进行光 谱测量。
环境监测
紫外光谱可用于检测空气和水体 中的有害物质,如臭氧、氮氧化 物、酚类化合物等。
生物医学研究
紫外光谱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大分 子的结构和功能,如蛋白质、核 酸等,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 要的意义。
02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分子内部能级之间的跃迁。当特 定频率的光照射到物质上时,物质分子能够吸收特定频率的 光,导致分子内部能级发生跃迁,从而产生吸收光谱。
未来紫外光谱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紫外光谱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检测精度和 灵敏度,拓展应用范围。
新型的紫外光谱技术将不断涌现,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光子晶体等,这 些技术将为紫外光谱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紫外光谱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与质谱、 红外光谱等技术的联用,能够实现更全面、准确的分析。
影响因素
谱线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 度、压强、物质的浓度等。在一定的 条件下,谱线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 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谱线强度 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03
紫外光谱的实验技术
实验设备与仪器
紫外光谱仪
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区的吸收 光谱,是进行紫外光谱实验的
紫外光谱 (UV)简介
实例四
O
lmax= 215nm(C=C-C=O)+ 30nm(延伸双键)+5nm(一个 环外双键 ) + 12nm( -取代)+18nm( -取代)
= 280nm
实例五
Br
O
lmax= 215 nm (C=C-C=O)+ 12 nm ( -取代)+25 nm (-溴取代) = 252 nm
助色基: 有些官能团在200nm以上没有吸收带,但是当 它们连接在双键或共轭体系上时,会形成非键 电子与电子的共轭(p- 共轭),从而使电子 的活动范围增大,吸收向长波方向位移,颜色 加深,这种效应称为助色效应。能产生助色效 应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助色基。 如:-OH, -NH2 等
λmax = 256 nm , ε= 200
= 287nm
实例二
CH3
lmax= 217nm(母体二烯烃)+ 36nm(环内双烯 )+ 4 5nm(4个取代烷基) +5nm(一个环外双键) + 30nm(一个延伸双键)
=308nm
实例三
R
AcO
O
lmax= 215nm(C=C-C=O)+30nm (延伸双键)+12nm(-取代) +10nm(-取代) +18nm(-取代)+39nm(环内双键)
紫外吸收带通常是宽带。
影响吸收带形状的因素有:
被测化合物的结构、 测定的状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测定的温度、
溶剂的极性。
2、 吸收强度及影响因素
(1) 能差因素:
能差小,跃迁几率大
(2) 空间位置因素: 处在相同的空间区域跃迁几率大
紫外光谱详解
(3)同环共轭双烯基本值 253
5个烷基取代
+5×5
3个环外双键
+5×3
延长一个双键
+30×2
计算值
353 nm(355 nm)
AcO
共轭双烯
共轭双烯基本值
4个环残基取代 1个环外双键 计算值
214
+5×3 +5
234 nm(235 nm)
返回
Some examples that illustrate these rules
275 200
C-X X=Br X=I
Methyl bromide Methyl Iodide
n __> s*
205
n __> s*
255
返回
15,000
10,000
15 10,000
17 5,000
200 360
Solvent hexane
hexane
hexane hexane
ethanol ethanol
返回
利血平结构的鉴定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λmax=215+β-R+β-OH=215+12+30=257nm(实测 255nm)
在碱性乙醇溶液中,以烯醇氧负离子形式存在,氧原子上 负电荷增加了共轭双链的电子云密度,使K吸收带进一步红 移至280nm,ε值也增大。
α—沙倬酮
紫外吸收为252nm
返回
O C-H
lmax 223nm( 22600) lmax(K) 234nm( 14000) lmax(K) 244nm( 15000)
溶剂效应
π π*
n π*
紫外光谱总结
紫外光谱总结简介紫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结构、化学反应、药物分析等许多领域。
本文将对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常见的紫外光谱仪器进行总结。
原理紫外光谱是利用紫外光对物质进行辐射,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或透射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在紫外光谱中,主要利用了分子在紫外光区域吸收能量的特性。
分子在光谱区域的吸收通常是由于电子的跃迁引起的。
当分子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子后,电子会跃迁到一个较高的能级,形成激发态。
通过测量吸收的强度和波长,我们可以推断出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仪器紫外光谱仪是用于测量样品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或透射的仪器。
它由光源、样品室、单色器、光电二极管等部分组成。
在紫外光谱仪中,光源发出紫外光,经过单色器选择所需的波长,然后照射到样品上。
样品吸收部分光线,剩余的光线被光电二极管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调节单色器和光电二极管,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波长的光强信号。
应用分析结构根据分子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特性,我们可以推断出分子的结构。
不同化学官能团吸收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不同,通过观察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初步确定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
药物分析紫外光谱在药物分析中广泛应用。
药物分子通常含有特定的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在紫外光区域有明显的吸收特性。
通过测量药物在紫外光谱中的吸收峰,我们可以判断药物的含量、纯度和稳定性。
化学反应动力学紫外光谱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动力学。
当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浓度会随时间变化。
通过监测紫外光谱中吸收峰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环境监测紫外光谱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例如水质检测。
某些污染物在紫外光区域具有明显的吸收特性,可以利用紫外光谱进行检测和监测。
注意事项在进行紫外光谱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节选适合分析的波长区间,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2.样品应尽量避免污染和溶解,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紫外光谱
光谱图
光谱图
乙酸苯酯的紫外光谱图 右图是乙酸苯酯的紫外光谱图。
紫外光谱图提供两个重要的数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吸收光谱的吸收强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合物对电磁辐 射的吸收性质是通过一条吸收曲线来描述的。图中以波长(单位nm)为横坐标,它指示了吸收峰的位置在260 nm 处。纵坐标指示了该吸收峰的吸收强度,吸光度为0.8。
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都具有环状的共轭体系,一般来讲,它们都有三个吸收带。芳香族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是苯,苯 的带Ⅰλmax=184 nm(κ=),在真空紫外。带Ⅱλmax=204 nm(κ=6900),带Ⅲλmax=255 nm(κ=230)。下图所 示为苯的带Ⅲ在255 nm处的吸收。因为电子跃迁时伴随着振动能级的跃迁,因此将带Ⅲ弱的吸收分裂成一系列的 小峰,吸收最高处为一系列尖峰的中心,波长为255 nm,κ值为230,中间间隔为振动吸收,这种特征可用于鉴 别芳香化合物。
紫外光谱
光学结构
01 基本原理
03 电子跃迁 05 应用范围
目录
02 光谱图 04 影响因素
基本信息
准确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对从分子水平去认识物质世界,推动近代有机化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在有机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测定分子结 构的方法是四大光谱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紫外和可见光谱(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简写为UV。
将烷基引入共轭体系时,烷基中的C一H键的电子可以与共轭体系的π电子重叠,产生超共轭效应,其结果使 电子的活动范围增大,吸收向长波方向位还 是有用的。下表列举的数据表明了在共轭体系上的烷基对吸收波长的影响。
简述紫外光谱的基本内容
简述紫外光谱的基本内容1.引言1.1 概述紫外光谱是研究物质与紫外光相互作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紫外光谱波长范围为200-400纳米,较可见光波长更短。
紫外光谱通过测量物质在紫外光波长范围内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强度来研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紫外光谱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科学等领域。
在化学中,紫外光谱可以用于确定有机分子的化学结构和测定其浓度。
在生物学中,紫外光谱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性质和结构。
在医药领域,紫外光谱可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在环境科学中,紫外光谱可以用于监测水质、大气污染等。
紫外光谱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紫外光谱,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电子能级结构、化学键性质等信息,从而揭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紫外光谱的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并在新材料、能源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紫外光谱的基本内容,包括其定义和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通过对紫外光谱的概述,读者将能够了解到紫外光谱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紫外光谱的基本内容,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正文部分包括紫外光谱的定义和原理以及紫外光谱的应用领域。
结论部分总结了紫外光谱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紫外光谱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规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帮助读者快速把握主题,并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条理地获取相关信息。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着重阐述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参考如下内容: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简要介绍紫外光谱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紫外光谱定义和原理、应用领域以及重要性进行讨论,旨在使读者了解紫外光谱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同时,通过探讨紫外光谱的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展望紫外光谱技术的潜力和创新。
紫外光谱是什么
紫外光谱是什么紫外光谱(UV-Vis Spectroscopy)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区吸收或发射光的特性和规律。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一束宽谱辐射(通常是可见光、紫外光或近红外光)照射于样品上,并测量样品对发射光的吸收或散射,进而得到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或反射谱线和峰值,用于分析物质的组分、结构和浓度等。
紫外光谱技术历史紫外光谱技术始于1893年,由德国物理学家Wilhelm Röntgen 发现了X射线,紫外线也随之得到了重视。
1905年,英国科学家William Henry Perkin首次使用紫外光谱技术研究化合物,其后,美国化学家G. N. Lewis将光谱学应用于有机化学中,引领了光谱分析领域的发展。
1930年代,紫外线辐射室,是解决紫外线辐射与气体介质相互影响的一项技术成果,该技术成果对紫外光谱学的测量和定量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紫外光谱技术应用紫外光谱技术应用广泛,包括有机、无机、生物、医药、食品、环境等多个领域,例如药物研究、农药分析、石油化工、食品开发等,特别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紫外光谱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研究分子的吸收、发射、且分析物质的化学结构、组成和浓度,探索生命活动的机理和规律。
紫外光谱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在药物研究中,紫外光谱技术无疑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药物的药效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紫外光谱技术通过分析吸收谱线、光谱强度等因素,可以精确判断药物的组成和浓度,进而评估其药效,为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例如,在安那曲普坦药物的研究中,紫外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
安那曲普坦是一种口服型抗血小板药,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在安那曲普坦的研究中,紫外光谱技术被用于检测其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和光解离效应,分析药物的纯度和成分,以及药物与其他化合物的作用机制等,为药物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保证。
第3章紫外光谱详解
2.4 n → π*跃迁
n → π*跃迁是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获得能 量后向π*反键轨道的跃迁,这种跃迁称为R跃迁,一般
在近紫外或可见光区有吸收,其特点是在270~350nm,吸
光系数较小在100以内,为弱带,该跃迁为禁阻跃迁。 eg. 甲基乙烯基丙酮: λmax为324nm
2.5 小结 紫外光谱一般指近紫外区,即 200~400nm,那么就 只能观察 p p *和 n p *跃迁。也就是说紫外光谱 只适用于分析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结构的化合物。
第三章 紫外-可见光谱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UV
一、紫外光谱基本原理
1.1 定义:分子中价电子经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时,电子
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此时电子就吸收了相应波长的光,这 样产生的吸收光谱叫紫外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是10-400nm(纳米), 其中10200nm 为远紫外区,200-400nm为近紫外区, 一般的紫外光
吸 光 系 数
n=3
n=5
波长
3.2 超共轭效应
当烷基与共轭体系相连时, σ 电子与共轭体系的
p电子云产生一定程度的重叠,扩大了共轭范围,使
跃迁能量降低,吸收红移。
max(nm) 苯 甲苯 间二甲苯 1,3,5-三甲 苯 六甲苯 254 261 263 266 272 max 200 300 300 305 300
n →π * < π →π * < n →σ
*
第二章 紫外光谱(UV)详解
助色团:某些基团本身不能吸收大于200nm的光波, 但它与一定的发色团相连时,可使发色团所产生的 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同时使吸收强度也增加, 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
常见的助色团有 -OH 、-NH2 、-OR 、-NR2 、-SR 、-X 等 特点:助色团一般是带有p电子的基团。例如:
B带:lmax 255nm( e 230) OH B带:lmax 270nm( e 1450)
l、 *跃迁 它需要的能量较高,一般发生在真空
紫外光区。饱和烃中的—C—C—键属于这类跃迁,例如乙 烷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 135nm。
2、 n*跃迁 实现这类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高,其
吸收光谱落于远紫外光区和近紫外光区,如 CH3OH或
CH3NH2的n*分别为 183nm和 213nm。
3、 *跃迁 它需要的能量低于*的跃迁,吸
一般的紫外光谱是指近紫外区,即 200-400nm, 那么就只能观察 *和 n *跃迁。也就是说 紫外光谱只适用于分析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结构的化 合物。
三、影响紫外光谱的因素
1、发色团与助色团对λmax的影响
发色团:是指在200-800nm的近紫外区和可见光区 有吸收的基团。
π→ π* , n→ π*跃迁一般在此区域,因此 在紫外光谱中发色团主要是指那些具有不饱和键或 不饱和键上连有杂原子的基团,
• 峰顶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最大摩尔吸收 系数εmax。
• 分子的结构不同,分子UV吸收的λmax和εmax 不同。 因而可根据λmax和εmax了解一些分子结构的信来自。二、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 分子中价电子经紫外或可见光照射时,电子从
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此时电子就吸收了相应波长
第一章紫外光谱
295nm(29000)
第三节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 构研究中的应用
四、测定互变异构体:
O
O
H3C C CH2 OH
H3C C CH
C OC2H酮5 型 O 烯醇型
C OC2H5
极性溶剂: max272nm ( =16) 非极性溶剂: max243nm( =18000)
UV总结
紫外光区
远紫外区
第二节 推测不饱和化合物max峰 位的经验规则
(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max的计 算方法( Woodward规则)
O
O
O
第二节 推测不饱和化合物max峰 位的经验规则
(三)、芳香化合物的UV光谱
1、单取代苯:P22
烷基取代:B带红移
P-π共轭:红移
共轭体第延长:红移
取代基对E2影响顺序:P23
七、紫外光谱吸收强度εmax的影响 因素
跃迁几率大,吸收强度大 靶面积:共轭链越长,靶面积越大
八、溶剂选择
P15 注意波长极限(透明截止点)。
第二节 UV光谱与分子结构关系
一、非共轭有机化合物的UV光谱 1、饱和化合物 2、烯、炔及其衍生物 3、含杂原子的双键化合物 A、醛、酮n ﹡ max 270~300nm ε<100 B、 醛基氢被极性基团取代蓝移,如羧酸、
B-带精细结构消失; 3)发色团取代:由于 -共轭,E2红移至
230~250nm,变成K-带。
六、紫外光谱的max及其影响因素
紫外光谱的描述
5.0
㏒ε 4.5 4.0 3.5
HO
O
OH OH
OH O
O rutinose
3.0
,nm
250 300 350 400
图谱解析_紫外光谱全解
SKLF
环二烯烃的Woodward-Fieser规则
同环二烯烃(顺式构象) 强度较弱, = 5,000-15,000,
波长较长(273nm)
40
异环二烯(反式构象) 吸收较强, = 12,000 – 28,000,波长较短(234nm)
SKLF
表2-6二烯烃的经验法则
同环顺式构象 λ = 253 nm 异环反式构象 λ =214 nm
(a)胆甾酮 (b)异亚丙基丙酮
图2.9 生色团的作用
26
SKLF
吸收的影响因素
• 增色-Hyperchromic effect
• 减色-Hypochromic effect • 红移-Bathochromic shift
• 蓝移-Hypsochromic shift
• • • • •
27
22
SKLF
2.4吸收原理
• Lambert-Beer 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 过单一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的理想溶 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 度的乘积成正比。适用于溶液,其他均匀非 散射的吸光物质(气体、固体),是吸光光 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吸光度 入射光强 度
I0 A lg cl I
→*>n→*≥→* >n→
18
SKLF
吸收带的划分
表 2.1 吸收带的划分 跃迁类型 σ→σ* n→σ* 吸收带 远紫外区 端吸收 E1 远紫外区测定 紫外区短波长端至远紫外区的强吸收 真空紫外区(184nm),可红移至 200~220nm, 芳香环的双键吸收 共轭多烯、-C=C-C=O-等的吸收(苯环在 203nm 左 π→π* K(E2) 右, max 7400,可红移至 220~250nm) 230~270nm,芳香环、芳香杂环化合物的芳香环 吸收,有的具有精细结构 >270nm,p-π 共轭体系,如 C=O,NO2 等含 n 电子 的不饱和基团的吸收
紫外光谱
(二) UV基本原理
(1) UV光谱的产生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有机分子的分子轨道按能级不同, 分为成键、非键和反键轨道;成键轨道或反键轨道又 有π键和σ键之分。各级轨道能级如图所示:
E p-s * s-s * s-p* n-s * p-p * s* p* n-p * n p s l
通常有机分子处于基态,电子填入成 键或非键轨道。但有机分子吸收 UV 后,则受激变为激发态,电子进入反 键轨道。
特点:
① λmax 210-270nm,εmax>10000;
② 溶剂极性↑时,λmax不变(双烯)或发生红移(烯酮)。
(iii) B带和E带 B—德文Benzienoid(苯系) E—德文Ethylenic(乙烯型)
起源:均由苯环的 π-π * 跃迁引起。是苯环的 UV特征吸收。
特点: ①B带为宽峰,有精细结构 (苯的B带在230-270nm)
当电子发生跃迁时,不可避免地要伴随着 分子振、转能级的改变,加之溶剂的作用, 一般 UV 谱图不会呈现尖锐的吸收峰,而 是一些胖胖的平滑的峰包。在识别谱图时, 以峰顶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最大摩 尔吸收系数εmax为准。 有机化合物UV吸收的λmax和εmax在不同 溶剂中略有差异。因此,有机物的UV吸 收谱图应标明所使用的溶剂。
根据吸收定理, 我们知道分子的吸收 强度是与分子的浓度 成正比. 吸收强度越 强则表示溴苯分子在 体系中的浓度越大. 因此,从图4 的相对 吸收强度来看可以很 明显的看出溴苯在预 制棒中的分布是从皮 层到轴心是逐渐增加 的,再从轴心到另一 皮层逐渐降低.
图4 在320 nm 波长下预制棒沿径向 的相对吸收值
由图可知:可能的电子跃迁有6种。 但实际上,由跃迁能级差和跃迁选律 所决定,几乎所有的UV吸收光谱都 是由π-π*跃迁或n-π*跃迁所产生的, 且n-π*跃迁一般都是弱吸收(ε< 100)。
波谱分析紫外光谱
在光谱分析中,依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分子光谱主要有以下几种:
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400800 nm ,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
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 nm(近紫外区) ,可用于结构鉴定和 定量分析。
紫外吸收带的强度
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或近紫外区,摩尔吸光系数εmax一般在104L·mol-1·cm-1以上,属于强吸收。不饱和烃、共轭烯烃和芳香烃类均可发生该类跃迁。如乙烯π→π*跃迁的λmax为162nm,εmax为: 1×104L·mol-1·cm-1。
⑶ π→π*跃迁
吸收强度标志着相应电子能级跃迁的几率,
遵从Lamder-Beer定律。 A:吸光度, : 消光系数, c: 溶液的摩尔浓度, l: 样品池长度 I0、I分别为入射光、透射光的强度
紫外光谱表示法:
电子吸收光谱的表示法:
丙酮
2.紫外光谱的表示法
紫外光谱图是由横坐标、纵坐标和吸收曲线组成的。
横坐标表示吸收光的波长,用nm(纳米)为单位。 纵坐标表示吸收光的吸收强度,可以用A(吸光度)、T(透射比或透光率或透过率)、1-T(吸收率)、(吸收系数) 中的任何一个来表示。 T = I / I0 吸收曲线表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情况。曲线最大吸收峰的横坐标为该吸收峰的位置,纵坐标为它的吸收强度。
5、结果显示记录系统 检流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
3、 样品室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波长校正
紫外光谱相关知识详解
光分析的基本过程:
(1)能源提供能量;
(2)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产生信号。
基本特点: (1)所有光分析法均包含三个基本过程;
( 2 )选择性测量,不涉及混合物分离(不同于色谱分析);
(3)涉及大量光学元器件。
高
化学键断裂 电子跃迁
频 率 va 能 量a 振动跃迁 转动跃迁 原子核自转
基团 -COOR 跃迁类型 π→π* n→π* λmax 165 205
对于有机化合 物最有用
εmax(L/mol· cm) 4000 50
常用术语
1)生色团
能产生紫外-可见吸收的官能团,是含有非键轨道和 π分子 轨道的电子体系。能引起n→ π* 和π→π*跃迁
C C C C O
C O N O
2) 助色团
CH3 CH3 C=O max 279nm( 15)
O CH2=CH-C-H max(R) 315nm( 14) O CH3-C-H max 291nm( 11) O C-CH3 max(R) 319nm( 50)
(ii) K带[来自德文Konjugierte(共轭)]
起源 由* 跃迁引起。特指共轭体系的*跃迁 K带是最重要的 UV吸收带之一,共轭双烯、α,β-不饱 和醛、酮,芳香族醛、酮以及被发色团取代的苯(如 苯乙烯)等,都有K带吸收。例如:
O
O
UV吸收带及其特征
(i) R带(来自德文Radikalartig(基团))
起源:由n-π*跃迁引起。或者说,由带孤对电子 的发色团产生。例如:
C=O ¡ C=S ¡ C=N O ¡ N=O ¡ N=O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点:① λmax>270nm,εmax<100; ② 溶剂极性↑时,λmax发生蓝移。
紫外光谱的解析
紫外光谱的解析一、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1. 概念•紫外光谱(UV)是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200•800nm)的电磁波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反映了分子中的电子跃迁情况。
当分子吸收紫外光时,分子中的价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例如,在一些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着π电子和n电子(非键电子)。
这些电子可以发生π• π跃迁、n• π跃迁等。
其中,π• π跃迁通常所需能量较高,对应的吸收波长相对较短,多在200nm左右;而n• π跃迁所需能量较低,吸收波长相对较长,一般在270• 350nm范围。
2. Lambert - Beer定律•这是紫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定律,其表达式为 A = εbc。
其中,A是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ε是摩尔吸光系数,它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反映了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单位为L/(mol·cm);b是光程长度,即样品池的厚度,单位为cm;c是溶液中物质的摩尔浓度,单位为mol/L。
•例如,在测定某一化合物的浓度时,如果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和光程长度,通过测量吸光度就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假设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00L/(mol·cm),光程长度为1cm,测得吸光度为0.5,根据Lambert• Beer定律,可算出该物质的浓度c = A/(εb)=0.5/(1000×1)= 5×10⁻⁴mol/L。
二、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带1. R带• R带是由n•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
其特点是吸收强度较弱,摩尔吸光系数一般在10• 100L/(mol·cm)范围内,吸收峰波长较长,多在270• 350nm。
•在醛、酮、硝基化合物等分子中常常可以观察到R带。
例如,丙酮分子中的羰基(C = O)上的n电子可以发生n• π跃迁,在约279nm处有一个R带吸收峰。
2. K带• K带是由共轭体系中的π• 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
其吸收强度较大,摩尔吸光系数通常大于10000L/(mol·cm),吸收峰波长与共轭体系的大小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