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1 主要调查内容1.1 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

收集评价范围内1∶2 000~50 000地理地形图,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1.2 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查评价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情况,调查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

1.3 敏感目标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的分布等情况,并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

1.4 现状声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超过相应标准要求或噪声值相对较高时,需对区域内的主要声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影响的噪声级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有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改、扩建项目,应说明现有建设项目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超标、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

2 调查方法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是:(1)收集资料法;(2)现场调查法;(3)现场测量法。

评价时,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确定需采用的具体方法。

3 现状监测3.1 监测布点原则3.1.1 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和敏感目标。

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3.1.2 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如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设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3.1.3 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设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

a)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设衰减测点。

b)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定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是环境保护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培养目标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立体整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增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强调对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具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专业能力。

1、专业能力(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环境标准的意义及其关系,能根据相关政策、标准,确定评价参数指标及控制程度。

(2)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格式和要求。

(3)初步具备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污染源的来源、性质及分类,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分析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4)初步具备主要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大气、水、生态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级方法、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和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掌握常见推荐预测模式的计算。

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9660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1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5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2233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7247.1 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1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GB/T 17247.2 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HJ/T 90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 884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噪声 noise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 Hz~20 kHz的可听声范围内)。

3.2固定声源 stationary sound source在发声时间内位置不发生移动的声源。

3.3移动声源 mobile sound source在发声时间内位置按一定轨迹移动的声源。

12 3.4点声源 point sound source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成反比。

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可视为点声源。

3.5线声源 line sound source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

3.6面声源 area sound source以平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不随传播距离改变。

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环境现状评价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人类的健康和未来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当前环境现状,做出科学合理的环保规划和措施,对环境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环境现状进行评价报告,以期为环保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大气环境评价在城市化进程中,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工厂排放不受控制,大气污染成为严重问题。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PM2.5、PM10、SO2、NO2等污染物浓度居高不下,空气质量指数频繁超标。

大气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迫切需要加强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水质环境评价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但是随着工厂排污、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等,水质污染日益严重。

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状况也亟需关注和改善。

三、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但是土壤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药残留、化肥过量使用、重金属污染等引起了土壤退化和农作物质量下降。

土壤环境的评价和修复是当前环保工作的紧迫任务。

四、生态环境评价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因为过度砍伐、过度开发等行为,许多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森林减少、湿地消失、物种灭绝等现象日益严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和修复,是环境保护的长远目标。

五、噪声环境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噪声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车辆喇叭、建筑施工、工业设备噪声等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下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噪声治理方案。

六、环境管理建议综合以上评价内容,提出以下环境管理建议:1. 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及时发布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数据;2.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3. 推动节能减排,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4. 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环保氛围;5.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主要内容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主要内容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主要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环境噪声问题日益凸显。

环境噪声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环境噪声现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环境噪声的来源、影响、监测和控制等方面对环境噪声现状进行评价。

一、环境噪声的来源环境噪声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

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主要由汽车、摩托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发动机噪声、车辆行驶噪声和刹车噪声所引起。

工业噪声是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等工业设施所产生的噪声,其强度和频率较高,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建筑施工噪声是由于施工机械设备和建筑工人的操作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生活噪声则是指人们的生活行为所产生的噪声,如商业区的广告喇叭、餐厅的音乐、居民楼的娱乐声等。

二、环境噪声的影响环境噪声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伤、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和精神紧张等健康问题。

此外,环境噪声还会干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尤其是对于婴儿、儿童和老年人来说,环境噪声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明显,容易引发听力发育不良、学习困难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三、环境噪声的监测为了了解环境噪声的现状,各地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都会进行环境噪声的监测工作。

环境噪声的监测主要通过设置噪声监测站点和使用噪声监测仪器来实现。

监测站点的选择应根据城市规划、居民分布和噪声源的分布情况来确定,以全面了解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分布特点。

噪声监测仪器一般包括声级计、噪声分析仪和噪声计时器等,通过测量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和频率,得出环境噪声的监测数据。

四、环境噪声的控制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人们的影响,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环境噪声。

首先是加强对噪声源的管理,对交通工具、工业设施和建筑施工等产生噪声的行业进行限制和监管。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范式改革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范式改革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改革方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诚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对政策、战略、规划、计划、建设项目及其他活动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课程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介绍,重点在于讲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尤其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评价,为保护环境,合理施工打好基础。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增强环保意识;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尤其是大气、地表水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熟悉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审。

二、原教学方式及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

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其中关键的缺陷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势在必行。

三、教学范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1、总体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好基础。

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要求老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老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分析
健康影响
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威胁 ,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经济影响
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旅游业等产生 负面影响,造成经济损失。
社会影响
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稳 定和发展。
PART 05
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
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现 状调查与评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范围和评价标准
调查范围
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广泛,可以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各个环境要素,也可以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对象 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污染状况等,涉及的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 生物多样性指数等。
噪声源调查
调查主要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等。
健康影响评估
分析噪声对人类听力和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改善措施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如加强噪声控制、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等。
固体废物评价
固体废物产生量统计
统计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来源和 去向。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评估固体废物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 潜在风险。
处理设施评价
评估现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状 况和处理效果。
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
分析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和可 行性。
PART 04
环境问题分析
污染源分析
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等污染物,排放量大且难以处理。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 品,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废水。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厂区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概况,在厂址东、南、西、北四个边界各设置一个噪声监测点,详见图4-1.
(2)监测时间及频次
由PY环境监测站2011年3月16~20日进行现状监测,各点昼夜各监测一次。

(3)监测方法
采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4)监测结果
环境噪声统计结果见表4-6。

表1-1 环境噪声监测统计结果
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本评价噪声标准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2)评价结果
本评价采用超标率法进行环境噪声现状评价,见表4-7
表1-2 环境噪声评价结果表
由表1-2可见,昼间噪声现状监测值波动范围在43.5~48.2 dB(A)之间,夜间噪声现状监测值波动范围在39.0~43.5 dB(A)之间。

各监测点无论昼间还是夜间环境噪声值均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3类标准要求,建设项目厂区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

环境因素现状评估报告(3篇)

环境因素现状评估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环境因素的现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对环境因素进行了全面评估。

本报告将从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等方面对环境因素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二、大气环境现状1. 大气污染状况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2.5和PM10)等。

以下为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状况:(1)二氧化硫:全国平均浓度逐年下降,但仍有一些城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2)氮氧化物:全国平均浓度逐年下降,但部分城市仍存在超标问题。

(3)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逐年下降,但部分城市仍存在超标问题。

2. 大气污染来源(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交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3)生活排放:生活燃煤、垃圾焚烧等产生的废气对大气污染也有一定影响。

三、水环境现状1. 水污染状况我国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等。

以下为部分城市水污染状况:(1)地表水:部分城市地表水水质仍不达标,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等。

(2)地下水: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2. 水污染来源(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农业排放: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生活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四、土壤环境现状1. 土壤污染状况我国土壤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以下为部分地区土壤污染状况:(1)重金属污染: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主要污染物为镉、汞、砷等。

(2)有机污染物污染:部分地区土壤有机污染物含量超标,主要污染物为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

2. 土壤污染来源(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等对土壤造成污染。

3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3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5.3.1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现状调查根据拟建项目工可资料及现场踏勘,本项目沿线共有10处噪声环境敏感点(均为村庄),其中主线有8处(均为村庄)和东宁连接线有2处(均为村庄)。

5.3.2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1)监测点布置贯彻以点代线” 兼顾整体”的原则,根据路段、地形条件、距路距离、敏感程度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在全线7处存在改扩建路段情况的声环境敏感点中选择5处(主线4处和东宁连接线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和背景噪声监测,在全线3处新建路段敏感点中选择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背景噪声);设置1处衰减断面监测点位(帮宽段),1处24小时连续监测点位(帮宽段)。

详见表5-3-1。

表5-3-1 公路沿线声环境监测布点一览表(2)敏感点监测方法及监测时间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执行,测量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

②监测频次:监测1天,昼、夜间各监测1次,每次连续监测20分钟。

(3)帮宽段24小时连续监测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

②监测频次:监测1天,监测每小时的连续等效A声级,给出昼间16小时 (06:00至22:00)和夜间8小时(22:00至06: 00)的连续等效A声级、L n 和L d o③监测要求:每小时监测同时按大、中、小型车记录双向小时车流量。

(4)帮宽段衰减断面监测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

②监测频次:监测1 天,昼间2 次,上、下午各1次;夜间2 次,上半夜(22:00~24:00)、下半夜(24:00~6:00)各1 次,每次监测20min。

③监测要求:5个监测点位同步进行;监测同时按大、中、小型车记录双向小时车流量。

(5)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具体见表5-3-2。

由表5-3-2可知,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和背景噪声(距道路500m外不受交通噪声影响的背景噪声)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了解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总量控制的有关规定和指标要求, 以及本项目总量指标落实的指导思想,以便确定本项目总量指标 落实的方案。
4.区域公建与配套设施调查
(1)区域污水处理设施
调查区域内已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点、规模、运行情况和集污管网 的覆盖面及相关规划;调查区域内拟建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与管 网建设规划及建设进程安排,为评价项目污水纳管的可行性分析提 供依据。
环境现状调查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 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可以了解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相关产业 政策等信息,掌握项目建设地的自然环境概况 和环境功能区划; 可以通过现场监测等手段,获得建设项目实施 前该地区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现 状数据; 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提供科学的背景。
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 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 范围,并筛选出调查的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
(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收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 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收集现有资料 应注意其有效性。
(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 分(如大气、地面水等)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1)地理位置 (2)地质环境 (3)地形地貌 (4)气候与气象 (5)地面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声环境 (8)土壤与水土流失 (9)动植物与生态
2.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1)社会经济 (2)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景观 (3)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调查
(1)社会经济
二、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评价概述

环境现状调查评价概述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概述
内容提要
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评价
1.环境现状调查
定义: 环境现状调查是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它是为全
面了解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弄清环境现状,找 到主要环境问题,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为环 境评价和预测提供支持。
1.环境现状调查
信息情报的收集分析不仅在编制规划时是必不可 少的,而且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也要经常反馈信息, 进行分析以调查规划或采取应变措施,保障规划目 标的实现。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与分析是贯穿于规划 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规划的重要支持系统 之一。

1.环境现状调查
(1)在初期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应尽早确定规划的方向、
范围和结构,缩小信息收集范围,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收集工 作; (2)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去伪存真,确认所得数据 的时空界限和权威性; (3)规划收集的资料应妥善分类和保管,订立使用制度和范围, 注意不扩散和遗失。
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1)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 主要包括生产布局现状分析和生产
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主要是社会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社会 意识状况的分析。另外,还包括社会制 度和体制 、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 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概述
3. 污染现状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 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 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 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 染分析等。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概述
环境评价的 内容
1.自然环境评价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概述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 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等问题都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必须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本文将对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以探讨环境现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 环境污染状况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严重恶化。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了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例如,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同时,水体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污染的水体不仅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3.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问题也成为了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造成全球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洪涝、干旱、热浪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的自然灾害不仅是对人类和其生活方式的直接打击,也会对全球经济及人类社会结构造成深刻的影响。

4. 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其中包括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物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石油泄漏、采矿污染、能源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开发可再生资源,并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5.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每个人、每个企业和国家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环境破坏,气候变化、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的出现,都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最根本的环保手段即是提高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意识,同时积极地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控制污染、节能减排等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环境、稳定生态系统与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6.环境保护是一个持续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的环境。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全球合作、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措施,力争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健康的生存环境。

声环境评估报告(3篇)

声环境评估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密集区不断扩大,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报告对某区域声环境进行评估,为后续噪声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目的与依据1. 评估目的本次声环境评估旨在全面了解某区域声环境现状,分析噪声污染来源,为政府部门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4)《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HJ 610-2011)(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三、评估范围与方法1. 评估范围本次评估范围包括某区域内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共计10个功能区。

2. 评估方法(1)现场调查法:通过现场勘查,了解区域声环境现状,记录噪声源、受声源等信息。

(2)资料收集法:收集区域声环境相关资料,包括声环境功能区划、噪声源清单、声环境质量现状等。

(3)噪声监测法:采用声级计等仪器,对区域内的噪声源进行监测,获取噪声数据。

(4)声环境影响评价法:根据噪声监测数据,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四、评估结果与分析1. 噪声源分析(1)交通噪声:某区域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

道路噪声是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其次为铁路和航空噪声。

(2)工业噪声:某区域工业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类工厂、企业,如钢铁、水泥、化工等。

(3)社会生活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商业活动等,如居民家用电器、商业广告等。

2. 声环境质量现状(1)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某区域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10个功能区。

经监测,10个功能区中,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6个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较好,噪声水平均在标准限值范围内;其余4个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较差,噪声水平超过标准限值。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内容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别;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目标、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价范围内现有各噪声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现状、各功能区环境噪声超标情况、边界噪声超标以及受噪声的人口分布。

(2)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测量法,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结合进行。

(3)噪声测量点布设原理1)现状测点布置一般要覆盖整个评价范围,但重点要布置在现有噪声源对敏感区有影响的那些点上。

2)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声源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的情况下,可认为是点声源)的情况,环境噪声现状测量应布置在声源周围,靠近声源处测量点密度应高于距声源较远处的声源密度。

3)对于建设项目呈线性状声源性质(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如繁忙的道路上的车辆流,可以认为是线声源)的情况,应根据噪声敏感区域分布状况和工程特点确定若干噪声测量断面,在各个断面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置一组测量点(如15m、30m、60m、120m、240m、)。

4)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如没有工业噪声、道路交通噪声、飞机噪声和铁路噪声)且声级较低(<50dBA),噪声现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

5)对于改、扩建工程,若要绘制噪声现状等声级图,也可以采用网格布置测点。

(4)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1)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功能区的划分等。

2)环境噪声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仪器、参照或参考的测量方法、测量标准、测量时段、读数方法等。

3)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主要噪声与分析等。

4)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包括:①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②边界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

5)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1)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
L(r)L(r0)20lgrr0
式中:L(r),L(r0)分别是r、r0处的声级。 若已知r0处的A声级:
LA(r)LA(r0)20lgrr0
Adiv
20lg
r r0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若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声场中:
工程、供水工程、排水工程、供热工程、运输工程、行 政管理及生活设施等。
问题
请说明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声环境现状调 查与评价范围、内容、监测因子及评价方法?
一级评价
范围: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15km, 侧向2km内
内容:评价范围内既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 相应声级,又有村镇、学校、医院的数量及 可能影响的人数。做噪声等值线并说明各声 级下的人口分布,项目建成前后噪声变化比 较,提出噪声防治措施
包含多个点 声源 线状声源
边界往外200m 两侧各200m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机场
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 道两端各15km,侧向 2km内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注:若建设项目周围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
5.3.1预测的基础资料
1.声源资料
噪声源的数量 各噪声源的噪声级及发声持续时间 声源的空间位置 声源的作用时段 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
5.3.1预测的基础资料
2.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
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 预测范围内声波传播的遮挡物 周围环境中的树林、灌木分布情况,地

城市噪声污染现状及评价

城市噪声污染现状及评价

噪声污染现状及评价1. 噪声源分类及评价指标(1)噪声源分类城市噪声源分为交通噪声、工矿企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几种,其中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

(2)噪声评价指标噪声评价指标包括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Leq)和统计声级。

2. 噪声源现状调查及评价(1)交通干线噪声至2005年AA城区有华金大道、新唐巴路、青江路、团结路、大弯路等15条交通干道,总长201公里。

城区主干路密度2.19公里/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1353台(2004年末营运客车298台,营运货车1055台),主干路红线宽度50-60米,次干路30-40米。

2005年平均车流量862辆/小时,最高峰值车流量1512辆/小时。

(2)社会噪声近几年来,市民反映的噪声环境问题的热点、焦点问题以经营业为主,投诉主要集中在商业宣传噪声、餐饮业噪声、经营性音吧噪声扰民上,噪声投诉占环保110处理投诉案件总量的25%以上。

(3)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噪声问题不突出,绝大多数建筑单位都能遵守建筑施工管理规定,做到夜间不施工。

(4)企业噪声位于大弯、华严镇调查企业单位12家,在不同时段偶有超标现象。

(5)噪声源调查综合分析如下○1AA区工业企业噪声污染程度一般,主要集中在化工、钢铁、水泥制造、机械加工。

○2超标边界所占总边界长度的比例不大,不足10%,尚属小区段影响○3城区偶发性噪声超标比例较大,连续、固定噪声源较多。

○4夜间噪声扰民现象较突出。

3. 环境噪声现状(1)A A区城区区域噪声监测表 4-82 区域环境噪声测量统计表2005年度AA区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实测有效网络数111个,全区平均等效声级为55dB,标准偏差 3.5,累计百分统计声级L10、L50、L90分别为59 dB、51.7 dB和48.4 dB。

声级范围在43.6dB -62.3dB之间。

较2004年上升1.3dB,其中对之影响最大的是生活噪声源,详见表4-85、表4-86,监测点位布置图见附图9。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技术操作手册作业指导书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技术操作手册作业指导书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技术操作手册作业指导书第1章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概述 (4)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4)1.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4)1.3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依据 (5)第2章评价工作前期准备 (5)2.1 项目背景调查 (5)2.2 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确定 (5)2.3 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 (6)第3章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6)3.1 环境影响识别 (6)3.1.1 识别范围与内容 (6)3.1.2 识别方法 (6)3.2 评价因子筛选 (7)3.2.1 筛选原则 (7)3.2.2 筛选方法 (7)3.3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7)3.3.1 预测方法 (7)3.3.2 分析内容 (7)3.3.3 结果表述 (7)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4.1 环境现状调查 (8)4.1.1 调查范围与对象 (8)4.1.2 调查内容 (8)4.1.3 调查方法 (8)4.2 环境现状评价 (8)4.2.1 评价方法 (8)4.2.2 评价标准 (9)4.2.3 评价结果 (9)4.3 环境敏感目标识别 (9)4.3.1 识别范围 (9)4.3.2 识别内容 (9)4.3.3 识别方法 (9)4.3.4 敏感目标保护措施 (9)第五章影响预测与评价 (9)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5.1.1 预测方法 (9)5.1.2 评价标准 (9)5.1.3 预测内容 (10)5.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5.2.2 评价标准 (10)5.2.3 预测内容 (10)5.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5.3.1 预测方法 (10)5.3.2 评价标准 (10)5.3.3 预测内容 (10)第6章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比选 (11)6.1 环境保护措施 (11)6.1.1 针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种污染因素,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11)6.1.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对项目排放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采用高效净化设备,保证废气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1 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现状调查
根据拟建项目工可资料及现场踏勘,本项目沿线共有10处噪声环境敏感点(均为村庄),其中主线有8处(均为村庄)和东宁连接线有2处(均为村庄)。

5.3.2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点布置
贯彻“以点代线”、“兼顾整体”的原则,根据路段、地形条件、距路距离、敏感程度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在全线7处存在改扩建路段情况的声环境敏感点中选择5处(主线4处和东宁连接线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和背景噪声监测,在全线3处新建路段敏感点中选择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背景噪声);设置1处衰减断面监测点位(帮宽段),1处24小时连续监测点位(帮宽段)。

详见表5-3-1。

表5-3-1 公路沿线声环境监测布点一览表
序号中心桩号名称布点位置执行标准现状代表性备注敏感点监测
主线
1 K59+580-K60+640
(新建路段)
太平川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背景噪声
2 K68+640-K68+790
(帮宽段)
闹枝沟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三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3 K74+100-K74+350
(帮宽段)
神洞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右K69+950-K70+080(4a类区)
神洞村路右K73+960-K74+100(4a类区)
4
K85+600-K86+350
(裁弯取直新建段)
新城子沟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5 K90+130-K90+500
(帮宽段)
石门里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左K68+640-K70+200(4a和2类区)
新城子沟村路K86+640-K86+730(4a类区)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二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东宁连接线
1 LK1+300-LK1+828
(帮宽段)
东宁镇蔬菜
二村
路左/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石门里LK0+500-LK0+900(4a类区)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LK1+060-LK1+822
(帮宽段)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面向公路侧窗前1m处
4a类/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背向公路侧窗前1m处
2类
东宁蔬菜二村LK1+300-LK1+828(2类区)
石门里LK0+500-LK0+900(2类区)
衰减断面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
地形开阔,无其它噪声源影响处,分别设置距路中心线
20m、40m、60m、80m、120m 5个点位,距地面1.2m。

测定交通噪声随距离变化的衰减规律
24小时连续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在距路中心线40m处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2)敏感点监测方法及监测时间
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执行,测量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

②监测频次:监测1天,昼、夜间各监测1次,每次连续监测20分钟。

(3)帮宽段24小时连续监测
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

②监测频次:监测1天,监测每小时的连续等效A声级,给出昼间16小时(06:00至22:00)和夜间8小时(22:00至06:00)的连续等效A声级、L n和L d。

③监测要求:每小时监测同时按大、中、小型车记录双向小时车流量。

(4)帮宽段衰减断面监测
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

②监测频次:监测1天,昼间2次,上、下午各1次;夜间2次,上半夜(22:00~24:00)、下半夜(24:00~6:00)各1次,每次监测20min。

③监测要求:5个监测点位同步进行;监测同时按大、中、小型车记录双向小时车流量。

(5)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
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具体见表5-3-2。

由表5-3-2可知,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和背景噪声(距道路500m外不受交通噪声影响的背景噪声)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要求。

序号桩号
监测点名

监测位置
2016.10.14现状噪声监测结果 dB(A)(交通、生活噪声)
2017.4.6东宁蔬菜二村和主线新城沟子村、石门里现状噪声dB(A)(交通、生活噪
声)
2016.10.14背景噪声监测结
果dB(A)(生活噪声)
2017.4.6补测太平川村、东
宁蔬菜二村和主线石门里
背景噪声dB(A)(生活噪声)
执行
标准




是否达标车流量统计(辆/h)




是否达标
昼间夜间
昼间夜间
昼间夜间
大型

中型

小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主线
1 K59+580-
K60+640
太平川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
一排民宅窗前1m,高
1.2m处
——————————44.0 38.3 达标达标2类
2 K68+640-
K68+790
闹枝沟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6.5 48.4 达标达标
10 6 18 2 0 8 44.2 38.5 达标达标
4a类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三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2.5 42.3 达标达标2类
3 K74+100-
K74+350
神洞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48.1 41.6 达标达标 3 2 4 0 1 5 ————4a类
4 K85+600-
K86+350
新城沟子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
一排民宅窗前1m,高
1.2m处
46.1 40.2 达标达标 3 3 9 3 0 6 ————2类
5 K90+130-
K90+500
石门里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3.5 45.1 达标达标
3 6 15 0 3 6 45.1 40.0 达标达标
4a类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二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1.0 41.9 达标达标2类
表5-3-2 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
序号桩号
监测点名

监测位置
2016.10.14现状噪声监测结果 dB(A)(交通、生活噪声)
2017.4.6东宁蔬菜二村和主线石门里现状噪声dB(A)(交通、生活噪声)
2016.10.14背景噪声监测结
果dB(A)(生活噪声)
2017.4.6补测太平川村、东
宁蔬菜二村和主线石门里
背景噪声dB(A)(生活噪声)
执行
标准




是否达标车流量统计(辆/h)




是否达标
昼间夜间
昼间夜间
昼间夜间
大型

中型

小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东宁连接线
1 LK1+300-
LK1+820
东宁镇蔬
菜二村
路左/村庄临公路第一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5.8 47.6 达标达标
3 6 27 3 3 6 46.0 41.0 达标达标
4a类
LK1+060
LK1+822
路右/馨苑花园
11层楼房的1、
3、5、7、9、
11层面向公路
侧窗前1m处
1层49.8 43.5 达标达标
4a类
3层50.9 47.7 达标达标
5层46.0 43.0 达标达标
7层43.7 42.7 达标达标
9层42.0 40.9 达标达标
11层40.9 40.2 达标达标
路右/馨苑花园
11层楼房的1、
3、5、7、9、
11层背向公路
侧窗前1m处
1层44.3 39.8 达标达标
2类
3层45.5 42.1 达标达标
5层41.5 40.0 达标达标
7层40.2 38.9 达标达标
9层39.0 37.8 达标达标
11层38.5 37.0 达标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