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史诗艺术美的实现方式
诗经中的风《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中的风《诗经》的艺术成就2011-06-26诗经中的风《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中的风《诗经》的艺术成就三征大师词征曲,影征诗,人征心《诗经》产生于北方,风格平易质朴。
除少数史诗中含着民族起源神话以外,《诗》中一般不表现超现实的事物,也没有浪漫的奇想和荒诞的情节。
这一点与后起的楚辞有明显区别。
在此基础上,《诗经》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这些成就突出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鲜明的形象性《诗经》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
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
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
同是思念恋人的歌,《郑风?狡童》中的姑娘在失恋时悲伤地唱道:"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而《褰裳》中的女主人公则诙谐地戏谑对方:"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
同是弃妇诗,《邶风?谷风》中女主人公的哀婉缠绵和《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刚毅果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
《周南?关雎》的主人公因思念心爱的姑娘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邶风?静女》的主人公因找不到前来约会的恋人,急得"搔首踟蹰";《卫风?伯兮》写女主人公在丈夫离家后无心膏沐,以致"首如飞蓬";《王风?黍离》写主人公走在路上忧思满怀,"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都很有生活气息,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鲜明。
《诗经》中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如《小雅?采薇》用"杨柳依依"反衬主人公离家服役时的悲愁,用"雨雪霏霏"来烘托他远戍归来时的哀苦;《王风?君子于役》用傍晚禽畜归窝的景象衬托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愁绪;《陈风?月出》以月光和美女相映衬,把主人公幽邃的情思和空灵淡雅的画面融为一体。
探究《诗经》的艺术手法,领悟其经典地位及影响
探究《诗经》的艺术手法,领悟其经典地位及影响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9年第40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儒家“五经”之一,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
《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
《诗经》的艺术手法便是赋、比、兴,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就是平铺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的发端。
赋、比、兴三种手法,往往是交互使用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我们可以看到,赋是一种基本艺术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
赋是叙事描写、议论抒情,而比和兴都是为引出内容和抒发情感服务的。
《诗经》中的“比”运用广泛,如《氓》等,“桑之未落”以物喻人,讽刺或者赞美。
最多比的用法是在《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把庄姜之美描写得活灵活现。
《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再现异彩纷呈的物像。
《诗经》中“兴”的情况比较复杂。
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如《蒹葭》的兴句是一样的。
《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气氛,或象征主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是这样的兴句。
这样的兴句有暗示作用,含有寓意、引起联想的画面。
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形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除赋比兴外,《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且很多诗篇有重章,比如《氓》就是以这样的复沓结构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写实艺术举例
《诗经》的写实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描写生活场景: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如农耕、狩猎、婚嫁、祭祀等,这些场景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2. 刻画人物形象:诗经中的诗歌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
这些人物形象既有贵族、士人,也有平民百姓,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3. 描绘自然风光:诗经中的诗歌还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
这些描绘既有山川河流、草木花鸟,也有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得诗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4. 反映社会风貌:诗经中的诗歌还通过对社会风貌的反映,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
这些反映既有政治斗争、军事战争,也有民俗风情、道德伦理,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例如,《国风·周南·卷耳》描述了一位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景,通过女子自述的手法,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和对家庭的责任。
《小雅·采采》则通过对采摘野菜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勤劳精神。
这些诗歌都具有写实的特点,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诗经》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诗经》的艺术成就是什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那么它的艺术成就有哪些?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诗经》的艺术成就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奠基之作,作为一部乐歌总集,它的作者不一,地域不同,内容各异,艺术风格也多种多样。
概括而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里的绝大多数诗篇,是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写照。
作者们对于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加以表现,抒发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
譬如《七月》,以铺叙直陈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古代农奴悲惨生活的真实图画。
诗篇不仅概括地描绘了一年的全部劳动过程,而且通过鲜明的对比,深刻有力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表达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愤恨。
《伐檀》《硕鼠》,表现了奴隶们在繁苦剥削压迫下的觉悟和反抗;《君子于役》《东山》,反映战争与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氓》《柏舟》,揭示爱情、婚姻的种种悲欢。
这些诗歌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而且以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矛盾。
他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述,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达了广大人民的理想与愿望。
(二)赋比兴是《诗经》中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方法,它们同风雅颂被称为诗的“六义”。
尤其比、兴,是古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艺术规律。
古人一般认为赋比兴是用,即表现方法。
风雅颂是体,即表现内容、体制。
这里谈谈“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的艺术效果。
“赋”就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其写法特点就在于“直”,而不加譬喻,把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叙述出来,给人以明确而完整的印象。
如《七月》,诗人按季节和物候的变化,由春至冬分类排比地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直诉其苦,事事铺陈,整体而全面地反映了农奴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
赋这种表现手法,多表现在一首诗的总体方面,它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能够给人以整体感,既有深度,又有概括力。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是树立了诗歌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是开创了诗歌的艺术形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道听总集,其艺术成就可以说不可估量。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
2、首先从诗歌的艺术风格方面来说,《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文学的现实主义风格。
《诗经》里的绝大多数诗篇,是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写照。
作者们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加以表现,抒发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
譬如《七月》《伐檀》《硕鼠》《君子于役》《东山》《氓》《柏舟》。
3、其次艺术表现方法方面,赋比兴是《诗经》中最突出的。
“赋”就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就是比喻和比拟。
“兴”就是托物起兴。
它们同风雅颂被称为诗的“六义”。
4、再者从语言表达上来看。
以四言句式为主,同时杂用二至八言句子。
多采用重章复沓手法,一唱三叹,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语言准确生动,丰富多彩,叠字、双声叠韵的运用极富创造性。
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诗经》形成了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扩展资料:诗经的创作背景:《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西周取代殷商,经济制度的发生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关介绍:《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
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
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瞭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
浅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浅谈《诗经》的艺术成就大学: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朱瑶指导教师:和肖毅摘要:《诗经》是距今三千年前后创作的结集。
它所抒发的情感是真挚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赋、比、兴”作为最具特色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上古人们生活的面貌;在章法结构和句式上,重章复沓的结构读起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句式既以四言诗为定格而又随机而变,表现得灵活自如。
朴素自然地风格,诗人善于应用朴素的语言,白描手法,概括而具体的描绘了事物的特征,如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艺术成就赋比兴四言诗重章复沓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大多数。
质事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1、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魏风》的《伐檀》、《硕鼠》一类对分配不平等、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鸨羽》一类对繁重徭役予以控诉的诗,《新台》、《墙有茨》一类讥讽统治者德行污秽的诗,都是作为下层民众所能感受的事情,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或亲历,是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取向。
讥讽周幽王昏庸无能、进馋误国的《十月之交》、《雨无正》等,则是出自高官显吏之手。
这说明,《诗经》表现不同阶级作者的不同视角、不同经历的各种生活感受,都是真实的。
《诗经》的婚恋诗,或是表现婚恋表达青年男女的恋情,或是抒发夫妇之间的挚爱,或是表现婚恋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我心唱我心,绝无矫情造作。
至于那些人生感慨的作品,则更是最深刻的人生感受的真切表达。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
表达相思,就直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周南﹒关雎》),“惟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郑风﹒狡童》)。
抒发爱恋,则径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有了情感摩擦,就直抒胸臆:“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爱情遇到阻碍,则呼天换地:“母也,不谅人知”。
试论诗经的艺术成就
试论诗经的艺术成就一、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诗经》这本古老的诗集,真的是值得好好琢磨一番的。
它里的诗歌形式,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有些读起来像是轻松的小曲儿,有些则像大气磅礴的山川大河。
说到它的艺术成就,最先要提的肯定是它那种极具变化的形式。
你看,那些《风》里的诗,歌词短小,像是简简单单的小情歌,没啥花哨的词藻,却能把心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比如《蒹葭》,一首看似柔弱的诗,却能通过几句简单的描写,给你一种水波荡漾、幽幽的感觉。
就像在你耳边轻声细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你仿佛也跟着进入了那个满是蒹葭的秋天,看到白露和霜气交织的景象。
这种简洁的美,带着一种自然流露的感情,轻轻地触动了你的心。
还有《国风》里的那些诗,直接把社会、政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写了进去,生活气息浓得不行。
比如《关雎》,写得是爱情,但你从中能看到的其实是对美满婚姻的理想向往,男女之间的纯真与相互尊重。
简单直白,没啥复杂的装饰,就是把最朴素的感情展现得明明白白,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就像听一个邻家大姐在和你聊她的爱情故事。
还有那些通过形象鲜明的比喻,展现爱情美好与困扰的诗句,比如《桃夭》,那简直就像在说:“她就是那种让人一见钟情的姑娘,简直是最美的花。
”这不就是我们口中的“脱颖而出,倾国倾城”吗?二、情感表达的丰富性再说说《诗经》的情感表达。
这个不得不提!《诗经》里面有爱情,有亲情,也有对社会的关注。
它的情感世界,真的是五花八门,丰富得很。
有些诗里展现了单纯的爱情,有些诗里写了忧虑和忧伤,还有些诗则是给社会和国家写的忠诚与期许。
它的情感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又细腻入微。
你看《国风》中的《关雎》,那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真,那个“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画面感十足,好像你一下子就能听到那些鸳鸯在叫,仿佛你也站在了那片河洲上。
再看看《桃夭》,一首看似简单的歌,却能给人一种鲜花怒放、春风得意的感觉,它表达的是年轻男女心中的那种欢愉和美好。
《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经》的艺术特色《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
那么它的艺术特色有哪些?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的艺术特色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的艺术特色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诗经》以现实为主,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实感情,拥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一)赋、比、兴的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
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是基础。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
其中整首诗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诗经》中比的手法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明喻是“比”句中既有“彼物”又有“此物”,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关联词“如”字充作比喻的标志。
如《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所以孔颖达说:“诸言如者,皆比辞也”。
暗喻是“彼物”与“此物”之间没有“如”一类的关联词。
如《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等。
借喻是只说“彼物”,不说“此物”。
如《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殒。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博喻是用一联串的“彼物”来比喻一个“此物”。
如《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连出五个比喻,比喻事业的蒸蒸日上。
《大雅·板》中“天之庸民,如埙如箎,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连出六个比喻,比喻上天帮助下民。
总之,《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
分析《诗经》创作方法和诗风的艺术偏重。
分析《诗经》创作方法和诗风的艺术偏重。
《诗经》的创作方法主要包括民间收集和编纂。
据传,《诗经》是由周代的文官士大夫选取并整理了古代民间的歌谣和民间诗歌而成。
这种创作方法注重了对民间艺术的收集和保护,使得《诗经》充满了平民百姓的真实声音和情感。
至于诗风的艺术偏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简洁明快:《诗经》的诗风以简洁明快为主要特点。
诗人
运用简短的词句和明快的节奏,通过简练、略带押韵的表
达方式,传达出鲜明的意境和情感。
这种简洁明快的诗风
使得诗歌更加直观和生动。
2.象征与比喻:《诗经》中常常运用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等的描绘,将它们与人的情感和社
会现象进行隐喻和象征化的联系,以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意
义。
这种象征性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具诗意和寓意。
3.抒情与叙事交融:《诗经》中既有抒发情感的抒情诗,也
有叙述历史事件和宫廷礼仪的叙事诗。
这两种诗风交融在
一起,通过抒情与叙事的结合,使得诗歌更具信息量和感
染力。
4.多样的体制和韵律:《诗经》采用的体制和韵律多样,如
风、雅、颂等,每种体制都具备不同的韵律和格律,为诗
歌增添了音韵美和节奏感。
综合来看,《诗经》的艺术偏重主要表现在其简洁明快的诗风、
象征与比喻的修辞手法、抒情与叙事的交融以及多样的体制和韵律。
这些特点使得《诗经》在文学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艺术赏析
诗经艺术赏析古人认为,诗有三义。
“风、雅、颂”是其时代的区分,《诗经》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体制,即以国风为代表的四类诗歌。
一般说来,风诗朴素自然,雅诗规范典雅,颂诗雍容华贵。
正因为它们内容不同,情调各异,于是就有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使诗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本文试图将《诗经》的艺术特点进行归纳。
一、特色鲜明的抒情方式:古代诗歌创作发展到汉代,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求更深刻地传达思想感情。
而《诗经》在此基础上更增加了乐歌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将其与《诗经》所具有的描写手法结合起来,创造出了新的抒情方式。
《诗经》中常见的“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六种:直接叙述、引用故事、先言他物、间接抒情、先言他物和兴句抒情。
二、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诗经》不但在用词造句上讲究精确,而且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除了对偶、排比、重章叠句等修辞手法之外,最重要的当数比喻。
《诗经》中大量运用比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比兴手法。
《诗经》中的比兴,都是借助于具体的事物,用来抒情言志的。
它往往是一篇之中互相关联,彼此映带,使全篇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主题思想。
比如《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通过桑树生长茂盛,不断繁荣,可望结出许多子实给女主人公带来丰收的喜悦;再通过女主人公无心采摘桑葚,叹息鸠鸟忘却了桑葚而与桑葚为伴,则是用桑叶滋润茂盛和树上满挂果实,来比喻姑娘的品德高尚、质朴纯洁。
又如《郑风·出其东门》中:“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写一位刚从城里回来的小伙子在大街上看到漂亮姑娘就迈不动脚步的神态。
全诗仅八句,全部采用比喻的手法,把一个初恋少男那种深沉执着的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现实与想象交织,以想象补充现实,或写景,或叙事,或状物,情景结合,景中寓情。
如《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的艺术美学与现代应用
《诗经》的艺术美学与现代应用封面:摘要:《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美学内涵。
本文将从音韵节奏、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探讨《诗经》的艺术美学,并结合现代应用进行分析。
1. 引言古代中国的文化宝库中,《诗经》无疑是璀璨的明珠。
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展现了独特而深刻的艺术风貌。
本文将从音韵节奏、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探讨《诗经》的艺术美学,并结合现代应用进行分析。
2. 音韵节奏的艺术美学《诗经》的语言极富音韵的美感,其音韵节奏是构成其艺术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通过诗歌咏唱的方式,使得《诗经》的音韵更加动人。
其次,通过押韵和律诗等诗体形式的运用,呈现出韵律的魅力。
最后,通过对字音和韵律的巧妙操控,体现出《诗经》中不同诗篇的情感和意境。
3. 意象意境的艺术美学《诗经》中的意象和意境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
首先,诗歌中丰富的自然景象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美。
其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再者,通过对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反映,呈现出当时社会的多元面貌。
4. 情感表达的艺术美学《诗经》以其深情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丰富而真实的情感内涵。
作者通过诗歌里融入自己内心的真诚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诗歌具有共鸣力。
情感的表达方式多样且真实,既有激昂豪迈的激情,也有深沉内敛的思考。
5. 现代应用分析《诗经》作为古代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诗经》中的丰富意象和情感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其次,通过研究《诗经》中的艺术美学,可以为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提供启示。
最后,可以通过将《诗经》中蕴含的传统美学价值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打造具有传统韵味和现代风格的作品。
6. 结论《诗经》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诗经》中的美与情感传达
《诗经》中的美与情感传达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情感传达而被广泛赞誉。
本文将重点探讨《诗经》中表现出的美与情感传达。
美的表现手法自然美《诗经》中常以自然景物描绘来展现美感,例如「山有木兮木有枝」、「东方未明兮天将晓」等,通过对山水、天空、植被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大自然恢弘壮丽,并使人产生沉浸其中的美好感受。
婉约美《诗经》在表达爱情和思念时常使用婉约手法,即含蓄和委婉地表达情感。
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些形象、短小精炼的词句给人留下了深刻而清新内敛的印象。
豪放美除了婉约美之外,《诗经》还展示了豪放的美,这种美常常与男子气概和战争有关。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云中君不见,河阳麦秋闻」等诗句展现出敢爱敢恨、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
情感传达爱情和思念之情《诗经》中表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爱情和思念之情。
无论是宠爱妻子或儿女、想念远方的亲人,还是对于逝去的爱人的深深思念,都以真挚动人的方式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作为古代文化瑰宝,《诗经》也承载着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许多篇章中反映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国家兴衰命运的牵挂,体现了作者们对于民族团结、国家安宁以及道德准则等方面重要问题的关注。
人生哲理与纯真童心《诗经》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纯真童心。
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愉悦的描述,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无念无役,四时之景」等,能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真谛以及感悟的思考与共鸣。
结论《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之一,以其独特的美感表现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通过描绘自然美、婉约美和豪放美,以及表达爱情、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等情感,它深深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并成为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对于音乐艺术的贡献
《诗经》对于音乐艺术的贡献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集合,更是一部包含着丰富音乐元素的作品。
在古代中国,音乐与文学紧密相连,而《诗经》恰好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本文将探讨《诗经》在音乐艺术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1. 创造性的音乐形式《诗经》以其独特的创造性给了后世无数启示。
首先,《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具备了明显的歌唱特征,在演唱时可以配以旋律、节奏和声部安排,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形式。
这种创新性的音乐形式为后来中国古典音乐和戏曲发展提供了基础。
2. 空灵优美的音乐语言《诗经》通过其简洁而意味深远的语言风格,传达出深情厚谊、家国情怀等丰富情感。
这些情感通过优美的音乐语言进一步加强了表达效果。
《诗经》在诗歌内容、节奏和音调上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变化,使得吟唱时的声音更加生动有力。
3. 音乐与人文融合《诗经》中许多篇章描绘了古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丰富了音乐艺术的题材。
这些篇章不仅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爱情、友情、家庭等问题的思考,也抒发了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的关注。
因此,《诗经》提供了丰富而多样化的主题,使得古代音乐具备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
4. 形成传统音乐美学《诗经》中所包含的大量原始民歌元素为后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们包括旋律特点、节奏模式以及重复形式等。
这些特点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以及戏曲中常见的元素,并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各国的民族音乐。
结论总体而言,《诗经》在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开创了独特的音乐形式,而且通过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深深的人文内涵,影响和塑造了后来的音乐传统。
《诗经》正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诗经》中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浅析
《诗经》中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浅析摘要:《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总体上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他主要反映了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和压迫、苦于战争和徭役;反映劳动、婚姻、生活、以及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等。
赋、比、兴是《诗经》独特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诗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同时赋、比、兴也体现了《诗经》的诗歌艺术,对构造诗歌意泉、创造诗歌意境、表达诗人情感起到很大作用。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是《诗经》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对于后世的影响颇大。
最早提到“ 赋、比、兴” 的是《周礼-春官》:“ 太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曰兴、日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 这里的“ 六诗” 指的是以音律配合的六类乐歌。
汉代《毛诗序》将“ 六诗” 改称“ 六义”。
后人将“ 赋、比、兴” 视为《诗经》的三种典型的表现方法 *1 。
一、《诗经》中赋比兴的概念及其演变。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一)、“赋”的表现手法:赋的本义是贡赋,“ 赋为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诸侯向天子献上贡赋之时必须开具清单,面面俱到,清楚明了,以供天子接受时按清单点收。
贡赋的物品都是祭祀所用,必须一一铺陈,排列于神位之前。
后来,这种物质的排列逐渐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排列。
从此,“ 赋” 成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以“ 直接铺陈” 的方式把人和事、情志和外物完整地表述出来。
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师》之“ 六诗” 是将“ 赋” 解释为“ 铺” ,“ 直铺陈” 。
唐代学者孔颖达在疏解《毛诗》大序时认为“ 赋则直陈其事” ,“ 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 。
(二)、“比”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如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对女方恩爱之浓。
《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经》的艺术特色《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11篇,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艺术特色。
这些特色不仅体现在其内容上,更体现在其表现手法和风格上。
以下是对《诗经》艺术特色的详细分析:一、现实主义精神《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和描写。
这些描写不仅涉及到了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风俗,也涉及到了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境遇进行了真实描写,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揭露也十分深刻。
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不仅反映了《诗经》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也体现了其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二、多样的表现手法《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赋、比、兴等手法。
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将所要表现的内容直白地展现出来;比则是通过类比、比喻等手法,将所要表现的内容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兴则是通过引出主题、渲染气氛等手法,为所要表现的内容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境。
这些表现手法在《诗经》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使得其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优美的语言风格《诗经》的语言风格优美自然,其语言简练、意蕴深厚,且形象生动。
其中,叠字是《诗经》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通过重复使用同音字或词组,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
此外,《诗经》中的用词也十分简练,常常只用一个字或几个字就能表达出深刻的情感或意境。
这种语言风格的运用,不仅使得《诗经》更加优美动人,也为其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手段。
四、强烈的抒情色彩《诗经》的诗歌大多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其表达的情感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人类的基本情感,也有对国家、民族、社会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情感表达真挚、朴实,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中,对爱情的描写尤为丰富多彩,反映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则体现了《诗经》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这种抒情色彩使得《诗经》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
五、和谐的音乐美感《诗经》的诗歌大多具有和谐的音乐美感,其节奏明快、押韵严谨、音调优美。
《诗经》的史诗价值
《诗经》的史诗价值《诗经》,它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的史诗价值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的史诗价值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
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
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虽然这些史料中掺杂着神话内容,却无可否认地有着可以置信的史实。
《诗经》的民俗价值也显而易见,包括恋爱、婚姻、祭祀等多个方面。
如《邶风·静女》写了贵族男女青年的相悦相爱;《邶风·终风》是男女打情骂俏的民谣;《郑风·出其东门》反映了男子对爱情的专一。
这些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表现各种婚姻情状的诗篇,综合地体现了西周春秋时期各地的民俗状况,是了解中国古代婚姻史很好的材料,从中也能了解到古代男女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婚姻观。
《诗经》中不少描述祭祀场面或景象的诗篇,以及直接记述宗庙祭祀的颂歌,为后世留下了有关祭祀方面的民俗材料。
如《邶风·简兮》中写到“万舞”,以及跳“万舞”伶人的动作、舞态,告诉人们这种类似巫舞而用之于宗庙祭祀或朝廷的舞蹈的具体状况。
更多更正规的记录祭祀内容的诗篇,主要集中于《颂》诗中。
如《天作》记成王祭祀岐山,《昊天有成命》为郊祀天地时所歌。
这些诗章充分表现了周人对先祖、先公、上帝、天地的恭敬虔诚,以祭祀歌颂形式,作讴歌祈祷,反映了其时人民对帝王与祖先的一种良好祈愿和敬天畏命感情,从中折射出上古时代人们的心态和民俗状况,是极宝贵的民俗材料。
《诗经·采薇》的艺术表现
《诗经·采薇》的艺术表现《诗经·采薇》的艺术表现《诗经》包括的内容涉及史诗、赞颂、怨刺、婚恋、农事和征役等多方面,从不同侧面向后人展示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和时代风韵。
以下是《诗经·采薇》的艺术表现内容,仅供参考!中国是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要想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1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因此,学好《诗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诗经》作为我国诗歌传统的源头,其丰富的思想性和高妙的艺术手法,决定了它在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自传世以来,历代诗评家对它深刻的思想和多彩的艺术手法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但因历史的久远,语言的发展变化,学习先秦文学有其一定的难度。
本文主要通过对《诗经》中征役诗《小雅采薇》的分析,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参考,以便更好地进行先秦文学的学习。
一、意境之美我国的文学讲究情景交融,强调艺术形象,而诗歌将这一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经》作为早期诗歌的代表,已能体现此特点,如《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则是典型。
《诗集传葛覃》:“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即比喻,比喻有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复喻)等。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录自《困学纪闻》)“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灵活恰当的运用也是诗歌成功的关键,以下将诗中情景结合与“赋”“比”“兴”的巧妙融合进行解析。
本诗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的是士卒离家后在外面的所见所闻所感,即诗的前五章;第二部分描写的是士卒踏上归家之路的所思所想所感,即诗的第六章。
第一部分出现的事物有薇、路(通“辂”)、四牧、象弭和鱼服等。
“薇”,一种野菜,茎叶可食;“路”,一种高大的马车;“四牧”,指驾车的四匹雄马;“象弭”,用象牙做装饰的弓;“鱼服”,用鱼皮制成的箭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月 Vol.31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9 ──────────收稿日期:2008-09-01作者简介:于莉莉(1981-),女,山东日照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49-《诗经》史诗艺术美的实现方式于莉莉(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摘 要:《诗经》史诗不仅记叙了客观的历史事实,更在人们心里描画了活生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
其艺术美所以得到相当高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史诗结构、叙事手段、形象塑造、节奏韵律等方面不自觉的高超技巧。
关键词:《诗经》史诗;艺术美;实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 I 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1-0049-03The Way to Realize Artistic Beauty about the Epic in“The Book of Songs ”YU Li-li(Literature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Abstract: Epic in “The Book of Songs ” not only narrates the significant history events, but also depicts vivid historical pictures in people's hearts. They create extremely large artistic appeal to people, and highly realize their artistic beauty. There are many means contributing to the high realization of artistic esthetics. It shows mainly in epic structure, narrate means, image portray, rhythm or cadence and so on.Key words: the epic in “The Book of Songs ”; artistic beauty; realizing way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共同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周民族史诗。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史诗产生于民族形成的童年时期,在内容方面有其特殊要求:一般而言,它以描述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具备实体性的绝对真实的意蕴——这是史诗艺术美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史诗艺术美的实现更取决于恰当的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妙合无间的相互生发,这涉及史诗的结构安排、形象塑造等多个方面,需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与发掘。
一、《诗经》史诗的独特结构与多样化叙事手段 《诗经》史诗艺术美的实现首先体现在对历史事迹的展开上。
叙事性与客观性是史诗的两大特征,它要求展现完整的世界状况,“诗人必须完全熟悉他所描述的情况、观照方式和信仰,对他基本上仍是现实的题材只需提供诗的意识和描述的艺术。
”[1,p110-111]“如果诗人自己的精神与他所描述的民族生活和事迹所由产生的那种精神根本不同,那就会产生一种分裂现象,使人感到不合适乃至不耐烦。
”[1,p111]周民族史诗创作者十分注重叙述的客观性,叙述人悄然隐退于文本之后,采用极其素朴简省的语言叙述了周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事迹,无论是影响深远的豳岐之迁,还是艰苦卓绝的定疆垦荒,无不平实客观,在不动声色的叙描中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产生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动人心魄的效果。
当然,我们所说的客观性是相对于抒情诗的主体性而言,客观性不等于内容表达的单调乏味与艺术手段的缺失,也不意味着史诗中绝对不含有著述者的感情色彩,而是指在触及抒情因素时,不破坏史诗所应有的平静的稳定前进的语调。
史诗毕竟是诗,而非单纯记叙社会事件的历史著作,文学性是其应有之义。
周民族史诗历史事迹的展开,其叙述既充分注意到整体的结构布局,又兼采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使整个史诗不乏摇曳生姿之处。
第31卷第1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月-50- 史诗成分由多种多样的带有客观独立性的精神和现实材料构成,它们形成一种本身独立的内在或外在的形状。
关于史诗的结构特点,黑格尔有两个方面的论述:一是它的事迹必须贯穿着体现民族精神和伦理观点的矛盾冲突,不能简单地按事迹先后平铺直叙;二是为了表现广阔的世界情况,它容许有较广泛的节外生枝,以便把当时人们世界观所涉及的世界情况展现出来。
一般而言,史诗的创造者、传承人不注意对材料的采用和发挥创造技巧,从外表看来,史诗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是松散的,材料的意义及编排的效果受制于产生它的民族文化环境,不仅是单纯的个人主观行为。
本文所论五篇史诗,其结构谋篇,以《生民》最为严密而井然有条:全诗前三章盛称后稷的神奇降生和屡弃不死的灵异,而推本溯源于姜嫄,是从姜嫄叙入后稷;后五章叙写后稷在种植方面的高超本领,农业的丰收与祭祀之事,而以第六章承前启后,从后稷递入祭祀,如此运笔,似峰断云连,语意贯通,脉络清晰。
至于其余四篇,史诗结构讲究线性发展的同时,内在理性与情感意识在逻辑结构安排方面不自觉地起着作用。
如《公刘》篇,全文六章均以充满崇敬爱戴之情的“笃公刘”起始来组织情节,而第一、二、三、五、六章均是叙写公刘为发展壮大周族所进行的不辞辛苦的劳作;《皇矣》八章,以上帝为外在线索,以人的奋发进取为内在意蕴,将上帝的符合理性的意旨与周民先祖的英雄行为结合起来进行结构安排与叙述。
在这里,简洁的重复安排,并非艺术匠人的贫乏、抄袭和简单重叠,它对生成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强化主人公对同一级次不同使命的实践,表现他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同时将描述触角涉及社会经济、地理、习俗、道德等多个层面,充分体现了“创作上的弹性与节外生枝”。
这些具体内容的展开,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当时的社会全貌。
结构严谨与脉络清晰只是一个方面,周民族史诗历史事迹的展开与多样化艺术表现手段的运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纵观这组系列性史诗,在客观叙事中充分调动语言功能,不自觉地以文运事,采用想象、比喻、排比等多种表达方式来组织文本,极大地丰富了史诗的表现力。
如《生民》中对祭祀场面的描写:“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
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2,p455]这里有的捣,有的舀,有的扬,有的搓;有“叟叟”的淘米声,有腾腾的蒸气;有的商量,有的谋划;有袅袅徐升的薄烟,有香气弥漫的萧脂;丰富的祭品中有大公羊,有烧的肉和烤的肉。
诗人虽然没有描写总体场面和人的神情,只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角度推出一个个特写镜头,但我们却能很自然地从这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声色交汇的“浮雕式”描写中,感受到那轰轰烈烈的场面、忙忙碌碌的人群、虔诚喜悦的神情,以及对发展生产获得更大丰收的企盼与追求。
《绵》中“绵绵瓜瓞,民之初生”[2,p436],以瓜瓞自小变大代代相继来比喻周民族的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世代延续,源远流长。
开篇即以比喻构成意蕴深长的意象总领全诗,丰富了史诗的内蕴,增强了史诗的形象性。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多种表达手段的运用,才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乏味,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二、《诗经》史诗形象的类型化特征史诗事迹的展开是通过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实现的,这是史诗艺术美实现的关键。
“特殊的史诗事迹只有在它和一个人物最密切地融合在一起时,才能达到诗的生动性”[1,p134],因而在史诗中“个别人物及其行动和遭遇就成了真正冲突的地方”[1,p136],史诗部族精神的表达只能从某些个别人物身上获得生命。
周民族史诗塑造了鲜明生动而又类型化的人物形象,既充满了奇异瑰丽的幻想,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又具有实用功利的特征,显示了民族思维的早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史诗体裁的艺术特征给予了深刻阐释,认为史诗是人类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艺术形式,这种创造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有可能。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艺术本身也发展以后,人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化的形式”创造出史诗来。
由此可见,逻辑推理能力相对缺失、想象力极大丰富的原始神话思维是史诗作品诞生的重要条件。
周民族史诗《生民》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神奇瑰丽的幻想和大胆奇特的想象,“在儿童般的天真中发散着永久的艺术魅力”的作品。
面对周民族起源问题,原始初民运用神话思维,以饱满热烈的感情充分发挥想象力,幻想出一个感上帝脚印而生的祖先后稷,通过叙写后稷降生过程的灵异,铺叙、渲染其屡遭遗弃却总有奇迹发生,从而遇难呈祥,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接下来,史诗叙写了后稷超凡的种植本领和创立祭祀的伟大功绩,从而在神话与历史杂糅、真实与虚幻交织中完成了一个源天而生、本领超强、勤劳虔诚的伟大祖先形象的创造,整首诗充满了跌宕多姿的神奇色彩。
周民族史诗的英雄形象还带有明显的类型化特征。
所谓人物的类型化特征,是指人物在道德、行为等方面大体相似的外部显现。
周民族史诗的英雄形象大都不畏艰辛、重德爱民、不尚武力。
这样一种“向善”的类型化特征,隐含有浓重的功利色彩,目的在于凸显民族本位的自豪之情,更好地发挥“颂”的作用。
同时,史诗对这些“大一统”祖先形象的塑造与赞美往往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对重大事件、具体行为绘声绘色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如《公刘》中,几乎每章都把“笃公刘”为民操劳的情形与周人的赞美爱戴之情交替着来写,塑造了一个具有胆识、智慧和组织能力的部族英雄形象。
同时,史诗充分显示了历史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于莉莉:《诗经》史诗艺术美的实现方式-51-特征,如有魄力有远见、艰苦创业的亶父,牧野誓师、一举灭商的武王等。
此外,史诗还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多方面展示,如《大明》第五章写文王迎亲,在对事件的叙写中略去了具体过程,只突出文王惊叹未婚妻貌美如仙,从而打破了史诗庄重叙述的沉闷气氛,显得情趣盎然,让我们看到了勤勉威严之外被爱情的狂喜充溢着的另一面性情的周文王,人物形象充满了内在的流转不尽的生命力。
三、《诗经》史诗语言的节奏美节奏是史诗的形式因素,节奏美在周民族史诗艺术美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诗里,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是调节的原则,音调之所以感动我们是这种抽象的主体放到时间里的统一,这种统一和主体方面的类似的统一发生共鸣。
通过节奏和韵,感性因素就跳出它的感性范围,显得隶属于心灵和它的观念”[3,p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