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一个人的逝世和一个群体的告别
巴金病逝不仅意味着一个文 学大师的离世,也代表着文 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师群体 的集体谢幕,排名第四的巴 金成了“鲁郭茅巴老曹”中 最后一个告别者。 将鲁迅、郭沫若、茅盾、 巴金、老舍、曹禺尊为大师 级的现代作家,统称为“鲁 郭茅巴老曹”。成了“现代 中国经典作家”的同义语。
通过觉慧的形象歌颂青年一代的叛逆精神
觉慧:“家”的第一个掘墓人
觉慧的叛逆性 ,性格热情、大胆、倔强,充分体现了“不顾忌、不害怕、不妥 协”的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觉慧在文本中的作用:揭示主题,成为高公馆 内部这股汹涌“激流”的原动力 。他是作者理想的象征,青年一代叛逆的代 表。他有理想,勇于反叛,充满青春的激情。 高觉慧性格中,也有明显弱点:他有反叛的激情,但也有犹豫、彷徨;他能攻击 抽象的封建体制,却难以应对现实的具体事件,在他的身上体现中现代知识 分子普遍缺乏的应对现实的能力。他既与封建政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 有无法遏止的反叛冲动,由此形成了内心的冲突。
沉痛悼念文学巨匠巴金
巴金遗体告别仪式于2005年10月24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 举行,生前好友、上千群众为巴老送别,国家领导人 胡锦涛等送花圈。
巴金:“五四”一代的最后告别
巴金的一生,贯穿了整个20 世纪的中国,他的生活注定 要与整个国家的时代风浪休 戚相关。作为最后一个离世 的“五四”一代人,巴金留 给中国社会的不仅是他的作 品,更有值得这个民族记取 的教训,以及“说真话”的 决心和行动。
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 他的强烈激情,青春冲力的渴望,催人泪下的力量, 使得当时的青年为之震撼,并成为“五四”青春精神 的最好象征。
一、巴金的创作动机与其人格:
1. 潜意识中理想的自我:
“鲁郭茅巴老曹”
6位大师辞世的先后: 鲁迅: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终年56岁。 老舍:1966年8月24日于北京太平湖投水自尽,终年67。 郭沫若:1978年6月12日逝世于北京,终年86岁。 茅盾:1981年3月27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5岁。他设立了 “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 曹禺:1996年12月13日凌晨于睡梦中安逝于北京,终年86 岁。被称为戏剧大师、现代话剧奠基人。 巴金,2005年10月17日19时病逝于上海,终年101岁。是 “鲁郭茅巴老曹”中最后一位逝世者。1936年,鲁迅去 世。在抬棺者中,有当时32岁但已文名赫赫的巴金。
2005.10.17
巴金是1928年写《灭亡》时的笔名
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
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
《半月》和“均社”的活动,宣
传
反封建。
1923年离家出走赴上海, 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 1925年夏毕业。
1927年至1928年在 法国留学,期间开始 文学创作,写下《灭 亡》,1929年在国内 发表并引起轰动,使 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 道路。
四十年Biblioteka Baidu以《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为代表;
3. 忏悔反思期:
80年代初《随想录》,95年后的《再思录》为代表。
《激流三部曲》 倾吐“积愤”之作。 控诉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宣 告其崩溃的必然结局,展示 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憎恨的并不是个人,却是 制度。”流露出封建伦理下 的脉脉温情。
《家》反映了封建家族在五四 新思潮的冲击下,青年一代的 觉醒和封建家族必然灭亡的命 运。既是为被迫害者的呐喊, 又是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控诉。
“巴金的痛苦就是巴金的魅力,巴金的失败就是 巴金的成功。” ——陈思和
二、巴金的早期思想 :(无政府主义)
巴枯宁(1814—1876) 克鲁泡特金(1842---1921)
三、巴金创作的分期:
1. 青春激情期:
二、三十年代,以《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为代表;
2. 现实沉思期:
艺术特点: 1. 时代思潮极端情绪化 2.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新与旧 进步与落后 光明与黑暗
3. 热情、流畅的风格; 4.叛逆的知识青年视角。
一、《家》中的人物分析:
“家”的守墓人——高觉新式的长子形象
觉新——以伟大的支付造成了自己渺小的人生。 五四新思想的接受者 “长房长孙”的家族地位 封建家长制的牺牲者(爱情、婚姻) 一个被封建家族制蛀蚀的没有青春的青年形象,负载着深重的痛苦 和罪孽的灵魂。奉行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 一个封建专制重压下灵魂扭曲、病态的形象,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 软弱、屈从、忍让、 “愚忠、愚孝”,觉新身上也表现出在封建 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觉新的悲剧揭示 了封建专制和礼教杀人不见血的罪恶本质,并让人进一步反思历 史和传统文化的消极面。
“憎恨黑暗,反抗现实,献身事业”的热血革命青年(大家 族的出身、对下层人的深切同情和无政府主义的感染)
2.巴金的个性:生性忧郁,讷于言、慎于行。
决定了巴金无法像无政府主义者那样投身到激进的社会运动 中去,只有呆在狭小的书斋内用笔来发泄自己的怒火和 悲愤之情。
3.巴金的创作成功是人格分裂的结果。 巴金写作是为了宣泄心中的热情,却导致了他的成功, 被奉为青年的偶像。
1949年以后,历 任中国文联常务委 员、副主席,中国 作协副主席,上海 市文联和作协上海 分会主席, 中国作 协主席、全国政协 副主席。
中新网10月17日电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 零6分在上海逝世。 男,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 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 国作家协会主席。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77年至1983年任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 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 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 “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呼 吁。我要为那过去无数无名的牺牲者喊一声冤!我要 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少年”,并以 此来“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来向一个垂死 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告’”!《关于〈家〉——十版代序》 《家》中人物分为三类: 守墓者(高老太爷、觉新)、墓中人(第二代)、 掘墓人(觉慧) 殉葬品(三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