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六 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六答案

一、名词解释:10%

1、防护林:以发挥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或森林立地生产力的高低。

3、工程造林:指的是把普通的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规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植树造林。

4、人工林结构: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

5、生态公益林: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二、填空题20%(每空0.5分)

1、造林地类型有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和已局部更新的迹地、低价值幼林地、林冠下造林地及疏林地四大类。

2、适地适树的途径有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

3、判断适地适树的标准,在量上通常可用__立地指数_和 _平均材积生长量来衡量,在质上要求__成活, _成林_ ,_成材_ 和 _具有一定稳定性__。

4、混交林的类型有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和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四种。

5、竹子的地下茎可分为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混生型等三种类型。

6、穴植法造林的技术要求是穴大根舒、深浅适度、根土密接、方向正确。

7、当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在___30%____(不含)以下时,综合造林合格率为零。

8、马尾松植苗造林要求根系舒展、深浅适度、敲紧打实、方向正确。

9、常见的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其中块状清理较为常用。

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

1、农田防护林应选择的主要树种是 b 。

a.树冠大

b.抗风能力强

c.根蘖能力强

d.材质好

2、下列混交类型中,抗火灾能力最强的是 b 。

a、针针混交

b、阔阔混交

c、针叶落叶阔叶混交

d、针叶常绿阔叶混交

3、公路绿化和四旁植树常采用的苗是 c 。

a、1-2年生苗

b、容器苗

c、带土大苗

d、带土小苗4、毛竹是 a 。

a.喜肥树种

b.中性树种

c.耐瘠树种

d.耐荫树种

5、营造防火林带应选用 c 。

a.桉树

b.杉木

c.木荷

d.松树

6、在山地划分立地类型所采用的方法是 a 。

a、主导因子法

b、生活因子法

7、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 a 。

a、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b、改地适权树

c、改树适地

d、a+b+c

8、下列树种中能在贫瘠土壤上正常生长的树种是 b 。

a.毛竹

b.马尾松

c.泡桐

d.杉木

9、营造混交林应使阳性树种处于 a 。

a、上层

b、下层

c、上、下均可

10、在保证主要树种占多数的前提下,如主要树种竞争力强,混交树种的比例可

适当 a 。

a、增大

b、减少

c、a、b均可

11、一定密度范围内,成熟林分林木胸径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而____ a ___。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12、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做到随取随运随栽,其道理 b 。

a.减少成本

b.保持水分平衡

c.不误时间

13、阳性树种之间混交应选择 d 。

a、株间混交

b、行间混交

c、带状混交

d、行带混交

14、混交林主要树种的比例一般要_____ a _。

a.大于伴生树种

b.小于伴生树种

c.等于伴生树种

d.不考虑比例

四、判断题10%[在题后()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国森林的现实生产力水平较高。(×)

2、薪炭林属于经济林林种。 ( × )

3、适地适树是造林树种选择的唯一途径。 ( × )

4、整地深度是所有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此整地深度越深越好。( × )

5、主导因子是对造林地的环境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影响)的立地因子。(√)

6、混交林中树种间生态要求一致有利于混交成功。(×)

7、培育大径材不进行间伐的用材林,造林密度可适当小些。( √ )

8、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 √ )

9、为了抵抗不良的立地环境,保持水土和进行林粮间作,宜采用群状配置形式。( √ )

精品文档

.

10、从整个造林过程来看,一般应做到提早整地,也就是说整地时间越早越好。 ( × ) 五、思考题33%

1、简述以主导因子法怎样正确划分立地条件类型?8%

答:对林木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立地因子为主导因子,利用主导因子法划分立地类型首先应进行外业调查,根据地形变化、地类和一定的面积划分林班和小班,在每一个小班中开展土壤、植被和地形调查,摸清其性状;其次逐个分析海拔高度、坡向、坡形、土壤种类、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立地因子与生活因子的关系,找出对生活因子影响面广、作用大、本身差别也大的主导因子;最后据调查结果和选出的主导因子,将系统各级的主导因子进行分级,再组合起来,划分出立地类型。立地类型名称通常根据系统各级中所依据的主导因子连接起来+土壤种类来命名。 2、叙述怎样正确选择混交树种。7%

答:正确选择混交树种应遵循以下4条原则:市场需要、满足造林目的需要、适地适树、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与主要树种协调,兴利避害,合理混的原则。具体选择混交树种时,应使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的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不同,即在生长速度、喜光程度、根型及对水分、养分的要求上与主要树种有一定差别;应使混交树种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选择时可侧重于某一方面),为主要树种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应使混交树种具有较高经济和美学价值;应使混交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火和抗病虫害的特性,尤其是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且混交树种最好是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总之,选择一个理想的混交树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混交林营造的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主要方面,不必强求面面俱到。 3、简述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6%

答:⑴选择正确的清理整地方法,做到适时整地,严格整地质量标准,提高整地质量。⑵选调本地或优良产区优良品种的Ⅰ、Ⅱ壮苗,据不同造林目的选择合适的苗龄。⑶做好栽植前的苗木修剪、苗根沾泥浆等保护处理工作,确保苗木水分平衡。⑷据不同树种、带土苗和裸根苗选择正确的栽植方法。⑸栽植上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确保穴大根舒、深浅适度、根土密接、方向正确。⑹据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做到适时栽植。 4、简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意义。6%

答:(1)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保护天然林资源就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保护天然林资源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环境。(2)保护天然林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3)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5、如何评定造林质量?6%

答:评定造林质量应据造林检查验收所调查的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施工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人工造林评定指标评定造林合格面积和合格率,

造林综合合格面积和造林综合合格率,并据评定结果提出造林整改措施,及时进行造林整改。 六、论述题12%

论述造林实践中怎样做到适地适树。

答:适地适树是造林树种选择的最基本原则,在造林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到适地适树。⑴充分了解造林地特性: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先了解造林地的特性,生产中可通过立地分类,将造林地划分成若干种反映当地实际环境条件的立地条件类型,分立地类型归纳、描述各立地类型的地形特点、土壤特点、植被特点,了解、掌握造林地的特性。⑵了解造林树种特性:树种特性包括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适地适树考虑的是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自然界树种千千万万,不同树种的生态特性是不一样的, 适应范围也不相同,因此,了解树种生态学特性很重要,可用文献法和调查分析法了解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⑶还应分析地和树关系,从而确定正确的适生树种。首先,分析树种对气候因子的要求;其次,分析树种对土壤因子的要求;再次,分析树种对地形因子的要求。⑷最后确定适地适树方案:通过地树分析,在一个经营单位内,同一种立地条件可能有几个适宜树种,同一个树种也可能适用于几种立地条件,不同树种的适应性大小和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也有较大差异,应将造林目的与适地适树的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适地适树的方案,即确定哪些是主要造林树种,哪些是次要造林树种,并确定发展的比例。主要造林树种应是最适生、最高产、经济价值又最大的树种;而次要造林树种则是哪些经济价值很高但要求条件过于苛刻,或适应性很强但经济价值稍低的树种,或是其它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每个经营单位根据经营方针、林种比例及立地条件特点,选定为主要造林树种的只是少数几个最适合树种。但是必须注意,在一个经营单位内,树种不能太单调,要把速生树种和珍贵树种、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和广域性树种适当地搭配起来,确定各树种适宜的发展比例,使树种选择方案既能发挥多种立地条件的综合生产潜力,又能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要求,并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完一代后,林地肥力下降15~20%,第二、三代下降更为严重;由于酶活性降低,分解能力差,第二代降5~8%,第三代降30~50%;土壤维生素一代减少9%,三代后,降40%等。为了避免杉木地力衰退,应从以下措施进行改善:集约经营,提高单产;不炼山或轻炼山,改全垦整地为局部整地;提倡营造混交林;适当降低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发育;不连作或少连作,并实行间作;有计划地发展杉木速生丰产林;实行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