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死亡讨论共55页

合集下载

乳腺癌死亡讨论

乳腺癌死亡讨论

乳腺癌死亡讨论乳腺癌死亡讨论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乳腺癌死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包括风险因素、预防策略、诊断和治疗方法、病因分析等。

2.乳腺癌风险因素- 年龄:乳腺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50岁以上的女性。

-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家族史: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病风险更高。

- 避孕方式: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 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3.乳腺癌预防策略- 定期乳房自检:女性可以自我触摸乳房,定期检查是否有异常。

- 定期乳腺摄影检查:乳腺X线摄影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

-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和摄入适量的纤维素等健康营养素有助于乳腺健康。

- 控制体重和进行适度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和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4.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法- 早期诊断:通过乳房触诊、乳腺摄影检查、超声等方法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

- 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切除手术、乳腺保留手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等。

-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照射乳腺和淋巴结区域,以杀死癌细胞。

-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通常与手术和放射治疗组合使用。

5.乳腺癌病因分析-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 雌激素水平:高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

- 肥胖和缺乏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 环境暴露:长期接触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

附件:乳腺癌病例分析报告、乳腺癌治疗流程图、乳腺癌患者饮食指南。

法律名词及注释:- 侵权:违反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 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需要进行的经济补偿。

- 法定责任:法律规定的一方对另一方负有的责任。

- 过失:未尽合理注意义务所造成的损害。

乳腺癌死亡讨论

乳腺癌死亡讨论
10
整理课件
死亡诊断
1.左乳癌IV期 肝转移 脾转移 骨转移 腹腔淋巴结转移 2.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3.高血压病II级 极高危组
11
整理课件
死亡原因
1.考虑肿瘤晚期,多脏器功能衰竭? 2.患者呼吸困难,考虑存在呼吸衰竭,但无血气分析
检查,临床无法取证。 3.患者曾有谵语,是否为脑转移可能?但家属已拒绝
13
2021年ST GALLEN共识乳腺癌亚型相应辅助治疗
整理课件
亚型
Luminal A
Luminal B (HER2-)
Luminal B (HER2+) HER2过表达 (非luminal) 三阴性 (导管) “特殊组织学类型” A. 内分泌敏感型 B. 内分泌不敏感型
治疗 仅内分泌治疗
化疗+内分泌治疗
考虑开始化疗
见复发或IV 期乳腺癌内 分泌治疗的 后续治疗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或阳性的复发或IV期乳腺癌患者,无论21 是否接受过内分泌治疗,假设出现内脏转移,那么应考虑化疗。
浸润性乳腺癌 — 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首选化疗方案
整理课件
首选单药
蒽环类 • 多柔比星 • 脂质体多柔比星
紫杉类 • 紫杉醇
3
整理课件
术后诊断
左乳癌术后T3N2M0 IIIA期
4
整理课件
术后给予“多西他赛120mg d1+环磷酰胺950mg d2〞 天化疗3周期,因重度乏力、骨髓抑制、感染停止化 疗。
行左胸壁、左锁骨上区放疗DT5000cGy/25f。 放疗结束后应用“他莫昔芬10mg 日二次口服〞1.5年。
26
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模式
1线化疗 (4-6周期)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

尽管存在许多治疗选择,但病例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例乳腺癌病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二、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年龄56岁,因发现乳腺肿物就诊。

体格检查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约3cm×2cm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显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不规则肿块,边缘呈毛刺状,未见钙化灶。

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

三、病理诊断乳腺肿物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HER2阴性。

四、讨论1、诊断:本例患者诊断为右侧乳腺癌,结合体格检查、乳腺钼靶X 线摄影和超声检查结果,可初步确定为浸润性导管癌。

ER阳性、PR 阳性、HER2阴性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

2、治疗:本例患者ER阳性、PR阳性,可行内分泌治疗。

由于肿块较大且活动度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放疗及进一步治疗。

3、预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

本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提示预后较好,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4、预防: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

如有家族史,应提前至35岁开始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五、结论本例患者为右侧乳腺癌,ER阳性、PR阳性,可行内分泌治疗。

由于肿块较大且活动度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放疗及进一步治疗。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病例讨论ppt

乳腺癌病例讨论ppt
• 指南中推荐高危患者应当在辅助性内分泌治疗基础 上给予卵巢抑制治疗,而低危患者无需接受卵巢抑 制治疗,同时也承认卵巢抑制治疗并不能延长总生 存,引入卵巢抑制治疗是在权衡减缓疾病进展和治 疗副作用后作出的推荐。
绝经前的低危乳腺癌不需卵巢抑制
• 临床试验证据
• 4 个临床试验结果,ECOG3193、SOFT、TEXT、ABCSG-12 • 4 个试验中卵巢抑制的方法并不相同:卵巢切除、卵巢放疗,
• 之前有绝经后患者 TAM5 年 +AI 延长内分泌治 疗至 10 年的证据,而缺乏 AI+TAM 5 年后是否 要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的研究证据。
• 相比安慰剂组,5 年 AI 作为初始治疗或之前他 莫昔芬治疗后转换成 AI 治疗者,延长来曲唑 治疗至 10 年进一步显著改善无病生存(95% 比 91%,P = 0.01)。
ABC 研究
ABC 研究
• 对于高危 HER2 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意向性 分析显示 TaxAC(蒽环 + 环磷酰胺 + 紫杉) 方案对比 TC(紫衫 + 环磷酰胺)方案可改 善患者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IDFS)。在亚 组分析中,TNBC 亚组似乎更能从 TaxAC 方 案获益。
FINXX 研究
绝经前的低危乳腺癌不需卵巢抑制
• 推荐更新
• 雌激素受体阳性(ER+)绝经前 II/III 期乳腺癌需接受化疗者在 内分泌治疗时应加入卵巢抑制;
• I/II 期乳腺癌因具有高危因素而需化疗者,在内分泌治疗时应加 入卵巢抑制;
• I 期乳腺癌不需要化疗者只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不需要卵巢抑 制;淋巴结阴性且肿瘤 ≤ 1 cm 者只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不需 要卵巢抑制。
KRISTINE/TRIO-021 研究

乳腺癌死亡讨论

乳腺癌死亡讨论

乳腺癌死亡讨论
1:背景介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
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对乳腺癌死亡进行讨论,探讨乳腺癌死亡的主
要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乳腺癌死亡率统计
在本章节中,将对乳腺癌的全球死亡率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包括乳腺癌死亡率的年龄分布、地区分布、性别差异等方面的数据,并结合图表和图像进行可视化展示。

3:乳腺癌死亡原因分析
针对乳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章节将深入分析乳腺癌的发病
机制、病理特征、转移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探讨乳腺癌的早
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对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重要性。

4:乳腺癌死亡预防和治疗策略
在本章节中,将重点介绍乳腺癌死亡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包括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检查、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乳
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等内容。

同时,对乳腺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和疗
效进行讨论。

5:乳腺癌死亡相关研究进展
本章节将介绍乳腺癌死亡相关的研究进展。

包括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乳腺癌药物研发的进展、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发现等方面的内容。

6: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乳腺癌死亡率统计的数据表格、乳腺癌预防和治疗的相关指南和资料、乳腺癌相关研究的论文和报告等。

7:法律名词及注释
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前加上注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规定。

8:结束语
本文对乳腺癌死亡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通过对乳腺癌死亡率统计、死因分析、预防和治疗策略等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对乳腺癌的大小、分期从分子水平 重新认识,在原来TNM分期基础上,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 研究成果结合到分期中,为预后和治疗决策提供更有利的 证据。
乳腺癌分子分型(Lumina分型)
Lumina A型 ER+或PR+,同时Her2-、Ki-67 <14%
Lumina B型 ER+或PR+,同时Her2+或 ER+或PR+,同时Her2-,Ki67≥14%
该病人的治疗方案
该患者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肿物大于 1厘米,术后需要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化疗+内分泌治 疗,患者未绝经内分泌治疗选择他莫西芬,患者原发 肿瘤最大直径<5厘米,无淋巴结转移,所以不需要放 疗。
总结
乳腺癌治疗选择:根据病人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危 险度分级、合并症、患者年龄及月经状态、患者的意 愿等综合考虑病人治疗方案。
• 该病人肿瘤原发灶长径为1.2cm,且无皮肤及胸壁浸润, T分期为T1。
• 局部无淋巴结转移,N分期为N0。 • 全身检查未见转移证据M分期为M0。
• 病人为T1N0M0,临床分期为I期。
病例讨论
• 该病人如何分期? • 该患者分子分型及风险度分级? • 该患者术后治疗如何选择?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HER2过表达型治疗原则
细胞毒治疗联合抗HER2治疗 对非常低危(如pT1a为肿瘤最大直径>1mm且<5mm,和 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可不考虑加用全身辅助治疗
分子分型的意义
形成了对危险度分类的良好补充 现在的乳腺癌治疗,可以理解为在根据患者临床、病理 特征来界定的分子分类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
危险度分级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左乳肿块4个月,增大伴疼痛2个月”于2021年8月就诊于我科。

患者于2021年4月无意中发现左乳一肿块,约花生米大小,无明显疼痛,未予重视。

后肿块逐渐增大,伴有疼痛,遂来我科就诊。

检查:1.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及一肿块,大小约3cm×2cm,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明显。

右乳未及明显肿块。

2. 影像学检查:左乳超声示左乳外上象限见一肿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CDFI示血流丰富。

右乳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左乳MRI示左乳外上象限占位,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3. 病理检查:左乳肿块穿刺活检示:浸润性导管癌。

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治疗经过:1. 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2. 手术治疗:于2021年8月行左乳癌根治术,术中清扫患侧腋窝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3. 术后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

术后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病情变化:患者在术后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给予升白细胞、血小板治疗。

化疗结束后,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给予保肝治疗。

讨论:1.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乳房变形、皮肤凹陷、乳头内陷等症状。

超声和MRI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2. 治疗: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本例患者行左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因此术后需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3. 病情变化:患者在术后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属化疗常见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

化疗结束后,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可能与化疗药物损伤肝脏有关,给予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

晚期乳腺癌病例讨论

晚期乳腺癌病例讨论

2015年3月12日 上腹 部螺旋CT平扫:肝内 多发占位,结合病史 考虑转移性肿瘤。
2013年3月16日患者 出现双下肢肌力3级, 感 觉 消 失 平 面 在 胸 8. 胸 椎 MR 提 示 胸 椎 脊 髓压迫,脊柱转移。
2015年3月17日 胸椎 64CT平扫:多个椎体 及部分附件、多根肋 骨骨质破,胸7椎体 压缩性改变,结合病 史,考虑转移性瘤。
2015年4月3日 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
2012.3-2012.6
化疗:TEC方案+择泰
2012.7-2013.4
内分泌治疗:诺雷德+三苯氧胺+择泰
2013.5
行左乳肿块切除+冰冻
2013.6-2014.6
择泰+诺雷德 +弗隆+希罗达
2014.6-2014.10
化疗:GP方案
2014.10-2015.3 2015.3
钼靶:双乳腺体增生。
乳腺B超:双侧乳腺增生。双侧腋下可见淋巴 结
2014 年 3 月 27 日 骨 ECT: 颅骨 ,左及右 前肋、双侧髂骨、双 侧髋臼、左侧骶髂关 节、左侧股骨上端骨 质代谢活跃,转移灶 首先考虑。
第二次进展
2014年6月5日骨ECT: 全身骨骼多部位骨质 代谢活跃,较前片增 多。
治疗。(诺雷得3.6mg
q28d;三苯氧胺
2#Bid)
同期行择泰 4mg q28d
2012年12月7日骨ECT:全身骨骼多部位骨质 代谢活跃,与2012年6月21日ECT老片未见明 显变化。
第一次进展
2013年4月24日患者 出现肩部疼痛;骨 ECT提 示骨转移较前 增加。
影像学检查(2013-5-7)

乳腺癌病例讨论_2022年学习资料

乳腺癌病例讨论_2022年学习资料

◆双侧乳房可见假体置入-◆右侧乳房假体外象限腺体增厚-左侧乳房一结节影-◆右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胸腰椎可 多发骨质密度减低区
超声所见:-右乳外下象限腺体层内见高回声区,范围约2*1.5c,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血流信号。声引导下,引亭穿刺针进入右乳高回声区,抽出条状组织,共3茶,术后无出血,-无不度主诉。时间:14:25-1 :40,用时15分钟。-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右乳肿物活检穿刺术-随诊
பைடு நூலகம்
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118.10u/ml↑、-CA153>-300.0u/ml↑、-CEA PKY-470.00ng/ml↑、-CYFRA21-112.24ng/ml↑、-NSE-21.91ng/m 个。
辅助检查:-超声所见:-右乳腺体层与胸大肌之间见液性暗区,内透声差,内见大量等回声光点悬浮。纱布覆盖区域未检查。-左乳膘体层与胸大肌之间见液性暗区,内见等回声光点悬浮-右腋下见苦个低回声光团,最天2.*1.3c ,边界清,“未见淋巴门,可见血流信号。-左腋下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已结。-超声诊断:-双乳腺注射隆胸术后-在 下肿大淋巴结-请结合临床并随诊
讨论(一: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是一种无色透明类似果-冻状的液态物质,构成 的单位有剧毒,而化合物无-毒性,但注入人体内后,到能会分解,产生剧毒,由-于能在人体内分解产生剧毒单个分子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成分不稳定,不宜作为注射用填充物。
讨论(二:流行病学特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列为“可能人类致癌物”,-有人利用体外转基因鼠胚胎纤维形成细 证实丙烯-酰胺的致癌性。长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丙烯酰胺-与甲状腺癌、肾上腺癌、乳腺癌和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病 存在剂量-暴露关系。-◆35例注射隆乳后的病例,26例发生了异物肉芽肿,-发生率为74%26/35;3例发 了乳腺癌,发生率-为9%3/35.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讨论时间:[具体时间]讨论地点:[科室名称]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主持人姓名]参加人员:[列出参与讨论的医生姓名、职称等]一、病历介绍。

管床医生([医生姓名1]):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患者姓名]这个乳腺癌患者的病例。

患者是一位[年龄]岁的女性,在[入院日期]入院。

患者最初发现右侧乳房肿块是在[发现肿块日期],当时肿块大概有[具体大小],质地硬,活动度差。

之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包括乳腺超声、钼靶以及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癌,病理类型是[具体病理类型,如浸润性导管癌]。

她的临床分期为[具体分期],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个数为[X]个。

我们给患者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先进行了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是[化疗方案名称],一共做了[X]个周期。

化疗后肿块有一定程度的缩小,然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是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又进行了辅助放疗和[具体化疗方案]的化疗。

但是在后续的复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了肺部转移,我们调整了治疗方案,使用了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名称]联合内分泌治疗药物[内分泌药物名称],不过患者的病情仍然持续进展。

最终患者于[死亡日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二、病情分析与讨论。

# (一)疾病发展因素。

医生A([医生姓名2]):这个患者从发现肿块到最后死亡,整个病程发展得还是比较快的。

我觉得一方面和她发现得比较晚有关系,从她描述来看,之前可能自己也摸到肿块了,但是没有重视,拖了好几个月才来医院检查。

另外,她这个病理类型本身恶性程度也比较高,像浸润性导管癌就比较容易发生转移。

医生B([医生姓名3]):对,还有就是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多,这也是个不好的因素。

这说明癌细胞在早期可能就已经通过淋巴系统开始扩散了,即使做了手术、放化疗,也很难把所有的癌细胞都清除干净。

一旦有残留的癌细胞,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身体里找机会继续生长,然后就出现了肺部转移。

# (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讨论时间:[具体日期]讨论地点:[科室名称]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主持人姓名]参加人员:[列出参与讨论的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姓名]一、病例介绍。

主管医生[主管医生姓名]:咱们今天来讨论一下[患者姓名]这个乳腺癌患者的病例。

患者女性,[年龄]岁,是在[初诊日期]因为发现左侧乳房肿块来咱们医院就诊的。

当时肿块大小大概是[X]厘米,质地硬,边界不太清楚,活动度差。

经过一系列检查,包括乳腺超声、钼靶还有穿刺活检,最后确诊为乳腺癌。

病理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结果是[详细免疫组化指标]。

患者确诊后,咱们根据她的病情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

先进行了术前新辅助化疗,用的是[化疗方案名称],一共做了[X]个周期。

化疗后肿块明显缩小,然后进行了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显示腋窝淋巴结有[X]枚转移。

术后又接着做了放疗,同时进行了内分泌治疗,用的药是[内分泌治疗药物名称]。

但是呢,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一些并发症。

比如说,在放疗期间,患者出现了放射性皮炎,皮肤红肿、破溃,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的对症处理,但还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而且在后续的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还发生过一次病理性骨折。

患者在[死亡日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二、死亡原因分析。

# (一)疾病本身因素。

医生A:我觉得这个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乳腺癌这个疾病本身太凶险了。

她这个浸润性导管癌,本身侵袭性就比较强,发现的时候虽然还没有远处转移,但是腋窝淋巴结已经有转移了,这说明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了。

而且她的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可能也不是特别好,尽管我们做了新辅助化疗、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这么一整套的治疗方案,但最后还是没能控制住病情的发展。

医生B:对,还有就是乳腺癌这个病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

即使经过了规范的治疗,癌细胞可能还会通过血液或者淋巴系统跑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这个患者有可能在某个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已经有微小的转移灶了,然后这些转移灶慢慢长大,最后影响到了重要器官的功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辅助检查
讨论
? 后续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
? 左乳肿块 ? 乳腺癌? ? 纤维腺瘤? ? 子宫切除术后 ? 高血压病 ? 糖尿病
辅助检查
? ECT: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 ? 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 腹部彩超:肝弥漫性回声异常(脂肪肝可
能);分隔型胆囊增大,回声异常(慢性 胆囊炎伴多发结石可能)。 ? 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V3 V4)。
乳腺癌病例讨论
山西省人民医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史
? 女性,52岁,发病急。 ? 发现左乳皮肤红肿2个月。 ? 患者入院前2月余,无意间发现左乳皮肤红
肿,偶有乳房疼痛,门诊手诊可触及左乳 外上片状增厚区,乳腺钼靶示左乳多发结 节,BIRADS 4b,右乳未见异常。
既往史
? 1998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 ? 高血压病史17年,平素口服尼群地平、硝
酸异山梨酯,自诉血压控制可; ? 糖尿病病史15年,平素口服二甲双胍、格
列本脲,自诉血糖控制可。
专科检查
? 双乳外形不对称,左乳明显增大,双乳头 无内陷及偏移,左乳外上方可触及片状增 厚区,范围约3.5*3㎝2,质硬,边界不清, 活动度尚可,无压痛。左乳下方可见橘皮 征,范围约20*22 ㎝,局部皮肤略红,皮 温增高,右乳正常。左腋下可触及一肿大 淋巴结,大小约1*1.5 ㎝2,质硬,界清, 活动。

乳腺癌病例讨论课件

乳腺癌病例讨论课件
EGFR21外显子突变。
最后诊断:
1、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pT2N0M0 ⅡA期 HER-2阳性(HR阳性) 2、左肺腺癌 pT1aN0M0 ⅠA期 EGFR突变 3、2型糖尿病 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讨论
1、左乳腺癌术后 辅助治疗方案选 择?
2、左肺癌术后是 否需要辅助治疗?
NCCN 2019. v1:早期乳腺癌首先根据 激素受体状态(HR)和HER2状态进行区分
HR+ HER2+
HRHER2+
HR+ HER2-
HRHER2-
NCCN指南对辅助化疗选择的依据为:ER/PR状态、HER2状态、 组织学类型、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 Breast Cancer, Version 1.2019.
考虑左乳腺癌侵犯左胸大肌,左腋窝淋巴结转移 可能性大
乳腺CT( 2018-1-16 )
乳腺CT( 2018-1-16 )
附带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一结节灶,大小约 1.1×1.0cm
辅助检查
颅脑CT:轻度脑萎缩。
腹部彩超:肝、胆、胰、脾、双 肾回声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
1、左乳腺肿物性质待查 2、左肺结节性质待查 3、2型糖尿病 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组化:
ER( 30%+),PR(-),CK5/6 (-),Cerb-B-2(3+),Eca(+), P53(+),Ki-67(约3%)
外院病理会诊
术后胸部CT(2018-2-22)
左胸部呈乳腺癌术后改变,与旧片比较,左肺下 叶结节大致相同

乳腺癌多学科讨论

乳腺癌多学科讨论

种类
FNA
CNB
VAB
等级
缺点
优点
细胞水平 组织水平 组织水平
不能区分原位癌和浸 润性癌,不能准确判 断受体(ER/PR/HER2) 状态
标本量少,对于受体 状态的判断有时比较 困难,上皮移位和针 道种植风险
价格昂贵
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 值
操作简单、创伤小、能及 时制定治疗方案、费用较 低
标本为充足、连续的标本, 操作方便迅速、定位准 确 、减少上皮移位和针 道种植风险
分子分型的治疗
Luminal A型:ER+ 和/<14%, Luminal B型:ER+ 和/或 PR+/HER2-,Ki67<14%,PR<20%
或 ER+ 和/或 PR+/HER2-,Ki67>14% 或 ER+ 和/或 PR+/HER2+
H型:ER- 和 PR-,HER2+ 三阴性:ER- 和 PR-和HER2-
乳腺癌IIIA期
T3 N1 M0
T3 T > 5 cm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N1 = 活动 N2 = 与另一个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固定
T0 T1 T2 N2 M0 T3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T < 2 cm
T2 2 cm < T < 5 cm
T3 T > 5 cm
乳腺癌IIIB/IIIC期
IIIB:T4 N0-2 M0
“Ultrasonography is the preferred biopsy guidance method visible on ultrasound”. 对于>1cm,BIRADS 4 或者5级病灶,病理学家认为标 本量更大的穿刺针所获取的结果更为可靠 For larger (greater than 1 cm) BI-RADS 4 or 5 masses, l4gauge core needle biopsy is sufficient, although even in such instances, pathologic parameters may be more reliably characterized when larger gauge needles are us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