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初探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加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之一。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我国提出了“五位一体”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即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要素。
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培养。
理论知识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大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来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其次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需要通过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等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再次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创业需要具备敢于冒险、敢于挑战传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需要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还需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创业需要团队合作,大学生需要通过参与团队合作活动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创业也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大学生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广泛参与各类实践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
由于创新创业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较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创新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一种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教育和培养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岗位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初探
2 O世纪初期引进 目标管理理论与方法 , 而将其 引入学校则始 于 2 O世纪 8 0年代 中后期 。 目标 管理 是一种理念和手段 , 心工具 核
是 目标 考 核 。
相结合原 则 , 坚持平时考核 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原则 。 考核 的“ 五位一 体” 是指通过分析部 门 、 个人 岗位特 点 , 制
价, 全面衡量部门 、 个人真实工作业绩 , 实现量化考核 的 目标。
2 构 建“ 位一体” 五 岗位 管理 目标 责 任 制 考核 体 系的 基 本 思 路
2 1 设 立 考 掇机 构 .
然高等 职业 院校属 于高校 的一 部分 , 但是 因为管理 模式与正规
高 校 存 在 明 显 区别 , 搬 正 规 高 校 的 目标 管理 和考 核模 式 显 然 照 是 不 合 理 的 。 我 校 以 目标 责任 制 考 核 为 切 人 点 , 构建 高 职 院 就
高职院校 “ 五位 一体 " 岗位 管理 目标责任制 考核体 系初探
巩 六群 , 中兴 , 张 才晓茹 , 张秋 雨 , 玉 中, 郑 赵林 杰
( 沧州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河北 沧州 0 10 ) 6 0 1
关 键 词 : 职 院校 ;五 位 一 体 ” 高 “ 岗位 管 理 目标 责任 制 考 核
定 包 括 5个 考 核 指 标 的 分 系 列 考 核 办 法 ,通 过 5个 方 面 的 评
近 几 年 , 于如 何 实 现 高 校 科 学 管 理 的研 究 和 探讨 较 为 广 关 泛 , 其 是 关 于 高 校 绩 效 管 理 和 绩 效 考 核 的研 究 更 为 深 入 。虽 尤
高校“五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高校“五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及实施作者:刘巍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05期摘要: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由政治引导、学业指导、生活开导、生涯辅导、心理疏导整合而成的高校“五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从而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体系的运作机制,即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使用先进的工作手段、运用创新的工作方法、建设高效的工作队伍。
关键词:高校; 五位一体; 学生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面临重要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适宜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也成为理论界及实践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有研究往往基于某一理论视角就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模式及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但就构建何种学生工作体系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学生工作体系还研究不够深入。
因此,本文将在全面系统剖析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要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五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的具体内涵及内容,并就有效发挥该体系的作用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要求1.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要求创新高校学生工作。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迈入了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高等教育内涵化建设的阶段,恰逢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跨界融合以及新时期学生群体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90后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受教育者。
教育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趋势以及90后大学生群体中体现的特色推动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的新常态。
在这一高等教育的新常态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
适应新常态下的新特征,创新工作体系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
2.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要求创新高校学生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及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要形势特征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仅仅拥有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拥有胜任力的大学生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紧缺的稀有人才。
关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五位一体” 管理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究杨南南周频(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2)【摘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教育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要通过建立企业、学校、实习组、班级、家庭“五位一体”的柔性管理体系和管理监控网络平台,确保实习管理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五位一体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具体工作岗位,体验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做中学”。
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三明治”、加拿大的“CBE”、美国的“工学交替”等国外的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到实习单位“真实环境”进行“工学结合”。
我国产学合作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学校和实习单位两种资源、两种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客体和环境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教育管理主体上由原来的单一学校教师转变为实习带队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多重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客体上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员工”、“职业人”、“社会人”多重身份;教育管理环境上从学校转变为“学校”、“实习单位”、“社会”多重教育环境。
因为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等发生了变化,从而给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学校——力不从心扩招后,实习学生太多,普遍缺乏足够的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实习点多而分散、学生自联单位更换频繁,学生信息沟通困难等问题,导致学校难以实施有效管理;教师教学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到现场指导;实习的工作经费和相关待遇无法落实,教师指导实习的积极性受挫;重视专业指导,普遍安排了专业老师指导实习,但是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没有跟进,忽略了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发挥;部门之间管理职责不明晰,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象;有的院校甚至把“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等同,全权交给实习单位管理,撒手不管,顶岗实习实质上变成“3-1”的“放羊式”管理的模式。
高校五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构建及实施
高校五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构建及实施摘要: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由政治引导、学业指导、生活开导、生涯辅导、心理疏导整合而成的高校“五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从而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体系的运作机制,即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使用先进的工作手段、运用创新的工作方法、建设高效的工作队伍。
关键词:高校五位一体学生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面临重要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适宜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也成为理论界及实践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有研究往往基于某一理论视角就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模式及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但就构建何种学生工作体系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学生工作体系还研究不够深入。
因此,本文将在全面系统剖析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要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五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的具体内涵及内容,并就有效发挥该体系的作用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要求1.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要求创新高校学生工作。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迈入了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高等教育内涵化建设的阶段,恰逢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跨界融合以及新时期学生群体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90后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受教育者。
教育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趋势以及90后大学生群体中体现的特色推动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的新常态。
在这一高等教育的新常态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
适应新常态下的新特征,创新工作体系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
2.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要求创新高校学生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及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要形势特征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仅仅拥有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拥有胜任力的大学生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紧缺的稀有人才。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创新创业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各高校纷纷探索和实践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中“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析,并分析该模式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一、理论探索“五位一体”是指文化自信、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五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这五个要素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底气和力量源泉,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文化底蕴,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只有具备了这种文化自信,大学生才能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人文素养。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大学生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懂得尊重他人,关心社会,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人文素养将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团队建设、合作沟通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也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
大学生要了解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社会责任教育。
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国家的发展积极奋斗。
二、实践探索在理论的指导下,各高校纷纷开展了“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艺术类高职院校“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艺术类高职院校“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培养任务日益重要。
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实施育人模式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学生的个性特点、职业要求、社会需求等。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艺术类高职院校“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分析其核心理念和实施路径,以期为该领域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一、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协同育人模式是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的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二是教育要立足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过程管理和人格培养;三是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特色,进行多元化的育人模式探索;四是教师要与学生在教育中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五是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
这五个理念构成了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内容。
1. 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融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协同育人模式首先要将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进行融合。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的传授,更要结合实际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课程设置需要参照产业发展情况,引入现代艺术理论和实践,打通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为社会所需的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融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
在协同育人模式中,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需要进行融合。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是学校要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建设,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3. 实践教学与就业需求融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协同育人模式要求实践教学能够与就业需求进行有效融合,包括实习实训、创作实践、社会实践等。
浅谈普通高校“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普通高校“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学校的文化氛围、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教书育人、考试风气以及宿舍环境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加强校风、学风、教风、考风和舍风建设对各高校来说始终是应该高度重视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1 高校人才培养中影响因素的内涵及作用分析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
校风是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沉淀,是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
良好的校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把师生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良好的校风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可以促使师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风即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
学风是一种风气氛围,也是一种群体行为。
良好的学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学风还可以内化为向上的精神动力,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
教风即教师的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
教风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良好的教风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可信度;良好的教风可以带动学生的学风,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考风即考试的风气,是指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者对待考试的态度和对待人才质量标准的态度。
考风是校风、学风、教风的集中反映,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考风可以发挥指挥棒的“导向功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人才观念等“学风”向积极、主动、向上的方面转变,而且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观念、人才培养观念等“教风”向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1]。
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
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背景和主题进行介绍。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述内容:概述:在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供全面的教学管理服务,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即从教育教学管理中提取出五个关键要素,分别是教学设计、教师培训、课程评价、学生评价和学校管理。
这个体系旨在通过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协调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管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对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定义,明确其内涵和作用。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要点,包括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最后,我们将对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展望进行总结和展望,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影响。
通过对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全面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其重要性和价值,并为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描述了本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如下所示:1. 引言在引言部分,将对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概念和要点。
2.1 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概念在这一部分,将详细阐述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含义和特点。
可以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重点强调五位一体的五个要素,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
2.2 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要点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的要点。
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分析
工作探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漫长的文明发展史,其价值内涵十分丰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深入,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成为中华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这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作为教学育人的主阵地,要发挥中华文化的积极影响,重视来华留学生的作用,强化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来华留学生数量已经超过5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留学生人数累计高达20万人,留学生生源结构多样化。
近年来华留学生呈现年轻化的特点,而且留学生选择的专业多为通信、电子工程、计算机科技等理工科专业,这些留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社交等方面和其他专业学生都有较大的差异性。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差异性,导致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如语言不通、学习迷茫、生活不适、交际障碍等困难。
因此,高校需要依据来华留学生群体特点和发展规律,探索出一套符合来华留校学生特点的育人方案。
一、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下的留学生管理现状江苏地区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一直秉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
但是,高校固有的教育环境差异、文化差异、社会关系和结构差异、礼仪文化差异,造成留学生的组织意识和时间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这对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阻碍。
对此,江苏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留学生管理机制,完善留学生管理规范,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的留学生活。
当前的留学生教育,大一阶段主要为语言教学,大二、大三阶段为专业教学。
部分教师因为受到教学任务压力大、语言沟通不便利等因素影响,更为重视汉语和专业教学,容易忽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更多的留学生来说,他们前往中国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意识淡薄,积极性较差,对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没有很深入的认识。
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多是以文化兴盛为基础。
要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把握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扬,弘扬时代精神,立足基本国情,促进文化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构建的探索
高校校园文化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构建的探索当今,教育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而高校校园文化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立成功的高校校园文化非常重要。
根据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我们可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高校校园文化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是指教师、家长、学生、校管理者和社区,他们五者各司其职,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高校校园文化体系。
他们都有自己的功能,在这一体系中有着协调和互动的关系,它们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融洽的统一的文化体系,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发展活力。
教师作为学校文化体系的核心力量,是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要提供良好的课程教育,也要注重教育学生的思想和品德修养,培养他们热爱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让学生拥有积极进取、友爱互助、勤奋努力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家长作为学生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与老师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及时给予孩子的正确的教育引导。
此外,家长应对孩子的成长有健全的计划和清晰的路线,不断督促孩子坚持努力,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引导孩子走向健康、有趣的文化生活。
学生是校园文化体系中最活跃的主体,其成长发展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他们应主动学习各种校园文化知识,充分发挥自身活力,发现自我学习目标,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生应尊重老师,主动学习;尊重家长,孝顺父母;善待同学,友善相处;勤奋努力,勇于担当。
校管理者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好教育目标,推动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性格和道德教育,努力拓展学生的人文、科学、艺术方面的知识,推动学生在文化生活中的全面发展,还要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最后,就是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把校园文化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紧密起来。
学校应定期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区相关的社会团体,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校园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位一体”下的高校班级民主管理探索与实践——以大理学院2010级A班为个案
【 b tat aigteCasA w i si pe et gtenw— a e a ae etss m i D l U i r t a l om,hs A s c]T kn ls hc i m lm ni e pt r m n gm n yt a nv sy sapa r ti r h h nh tn e n i e i f t
Ex l r to n r c c fDe o r t a sM a a e e t n e F v — i - On ”i i e s y p o a n a d P a t e o m c a c Cl s n g m n d r” i e n i i i u e n Un v r i t
由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下发的《 于进一步加强 关
2 1级全体本科学生为统计总体 ,以专业为单位 , 00
按 1%的 比例抽 取3 个 不 同专 业 的大二 学生 发放 问 0 9 卷 , 发放 问卷3 6 , 共 7份 回收 3 1 , 7份 回收 率达 9 . 87 %, 其 中有 效 问卷 30 , 效 率 达 9 . , 盖 全 部 本 5份 有 43 覆 %
c l g t d n s p ro a e e o me t a e a v n e . ol e su e t e n ld v lp n n b d a c d e s c
[ ywod ]c s i u ie i ; i —n O e d m cacmaae n; emoeo ngm n Ke r s l s n nvrt Fv i— n ; e ort ngmett d f ae e t a sy e i h ma
五位一体”理念下高校公寓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五位一体”理念下高校公寓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公寓学生工作的“五位一体”理念,是为适应当今高校综合体制改革,尤其针对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所提出的一种新模式、新思路。
“五位”是指学生公寓工作中所包含的服务、教育、管理、安全、文化等五项基本功能。
“一体”从狭义上是指“一站式服务”;广义上是指高校在大学生成长与成才过程中,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多功能的、可持续的、高效能的综合服务。
“五位一体”理念下的高校公寓学生工作新模式,就是以学生公寓为基地,以“一站式服务”为依托,对学生事务进行模块式的功能划分,以强化学生公寓的服务、教育、管理、安全、文化功能,并借助全校教师以及学生组织的力量,实现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目标的新措施、新方法。
一、“五位一体”理念下的高校公寓学生工作模式改革的前提条件构建高校公寓“五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需要对现有的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将公寓现有工作进行合理的条状划分,实行“一站式服务”工作模式,并打破原有管理机制、工作程序和考核评价机制,需要改变原有工作思路和习惯,树立先进服务意识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和理念。
(一)实行完全学分制“五位一体”理念下的“一站式服务”工作模式,主要是为解决在完全学分制下,高校综合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学生教育与管理问题。
因此,实行完全学分制是“五位一体”理念下的“一站式服务”工作模式实施的前提基础。
如今大学教育呈现大众化趋势,教育客体之间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为了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要求课程运行机制更加灵活化。
完全学分制是最适应这一趋势的课程运行机制与学生管理机制。
(二)公寓工作从后勤工作中分离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公寓工作都归属后勤部门,但是管理职能又归学生管理部门。
这种交叉管理的机制,严重影响高校公寓管理的实效性。
实行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工作模式,需要将公寓工作从后勤工作中分离出来,根据功能分类划归“一站式服务中心”。
“五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五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在教师反思及改善自身教学行为和促进专业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
我校多年来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路径,不断寻找校本教研生长点、关键点、落脚点,总结提炼出了“6-3-4-5”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五位一体”教研模式等成果。
下面笔者就从教研主体、教研模式、教研成果、教研反思四方面进行逐一阐述。
一、基于师情,加强校本教研队伍建设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同时更是校本教研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道路。
可见,教师是教研的主体,而作为研究的主体,做好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幸福之路。
要想把校本教研做好,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面对我校特殊的教师队伍,笔者做了教研主体的精准分析,并拿出了加强教研队伍的相应对策。
1.问题与现状我校现有教师均是通过小店区社会招聘入职的教师,均为合同制临聘教师,连续五年,年年9月有新教师招聘进来,教师平均年龄为29岁,当下校本教研也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困惑和痛点:(1)教研经验不够丰富。
整体教师队伍偏年轻化,缺乏实际教学经验,与此同时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
浅层化教研依然存在,教研质量亟待提升。
(2)教研动力不够持久。
本校教师全部都是临聘教师,最大的困难是在待遇低、没有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机会少,但实际工作强度大的现实情况下,教研工作动力如何持久,这也成为我校持续发展的一个的难题。
多数教师仍作为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存在,被动教研、打卡教研的现象还很普遍。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指在高校教育中,通过整体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环境、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内容和培养机制五个方面,对“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具体的探析。
培养环境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具有浓厚创新氛围的校园环境,包括先进的创新创业设施和资源,如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等;同时还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
培养目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导向。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旨在使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以便将来能够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
培养方法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
采用研究型学习、工程实践、项目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等多种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别是创新创业实践,将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培养机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等。
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评价和认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激励。
五位一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初探——以河北省某独立学院为例
五位一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初探——以河北省某独立学
院为例
张立生;吴蕾
【期刊名称】《商情》
【年(卷),期】2013(000)028
【摘要】针对目前独立学院运行中辅导员面临的学生管理困境,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新生导生、成长导师、就业导师五位一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阐述了他们在三成教育即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教育各阶段中发挥的作用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纵贯全程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总页数】2页(P226-227)
【作者】张立生;吴蕾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独立学院贫困生现状调研——以河北省某独立学院为例 [J], 张兰英
2.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专业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以独立学院医护英语教学为例 [J], 刘妍
3.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专业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以独立学院医护英语教学为例 [J], 刘妍
4.广西独立学院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 [J], 于乐
5."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以河北省行唐县产业扶贫为例 [J], 吕雪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位一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初探
【摘要】针对目前独立学院运行中辅导员面临的学生管理困境,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新生导生、成长导师、就业导师五位一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阐述了他们在三成教育即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教育各阶段中发挥的作用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纵贯全程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班主任,新生导生,成长导师,就业导师一、辅导员、班主任、新生导生、成长导师、就业导师五位一体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提出
学生管理工作历来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辅导员则是处于一线的学生管理骨干,承担高校纷繁复杂的学生管理事务,其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其它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目前多数高校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辅导员管理体制,它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指导思想下创立的。
教育部有关文件还规定按师生1:200配备专职辅导员,如此具体的指导意见在教育部还是很少见的,可见它的重要性。
但我们许多高校达不到这个要求,有的甚至达到1:500。
辅导员即使按师生比1:200配置,基本上也是戴着教师帽子而干着学生“保姆”的活,更何况学生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辅导员经常是不自觉地忙,忙于琐事、杂事、小事,整天陷于事务性工作中。
因此多数不能顾及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往往充当“消防队员”灭火的角色,很少有稳定的宏观思路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国家、社会和学生给辅导员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学生眼中的辅
导员应该既是朋友、兄长,又是老师,能既在专业上指导读书、又能指导择业,还能在心理困惑时梳理、缓解心理矛盾,调节心理平衡,尤其应该有清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设计成才之路,指出其努力方向,在理论上高屋建瓴地灌输和有效地说服学生,纠正观念偏差。
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辅导员职责定位不够明确,学校老师对辅导员工作有偏见,加之辅导员自身职业认同感差,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自己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因此,工作缺乏动力,没有成就感,影响积极性的发挥,造成辅导员数量不仅不足,还经常流失。
现实中的辅导员们由于陷于事务性工作中,很难抽身研究学生成长中的规律性问题,满足学生深层次的需要,同时由于辅导员大部分与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又受制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限制,很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影响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及学校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影响学生自身发展方向。
可见,目前辅导员管理模式遇到新的困惑和挑战。
因此尝试辅导员、班主任、导生、成长导师、就业导师五位一体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简称“五位一体模式”)。
二、五位一体模式的界定及运行
(一)五位一体模式的界定。
辅导员、班主任、成长导师、就业导师、新生导生等五位工作的目的是一样的,前4位既教书育人又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后一位主要进行朋辈教育,故谓之“五位一体”。
但他们也有不同点,即工作年限、层面、阶段、对象不完全相同。
因此各自要做好自己的事,站好自己的岗,护好自己的田。
如果用五环来直观形容的话就是:最大的辅导员环包括无交集的班主任环、成长导师环、就业导师环,而导生环则是班主任环的子集。
辅导员是学生专职德育教育和管理者,从新生入学到毕业4年一贯全程陪伴并开展工作,工作对象为年级全部或部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承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光荣责任。
班主任由专业教师或其他管理岗位教师担任,工作对象为一个班级,工作时间一般为两年,从新生入学开始进入角色到大二结束。
主要针对班级层面开展工作,在思想、学习、生活、人生规划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的职责。
导生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年级学生会成员组成的活动类导生,一至二个人负责一班,从新生入学报到开始进入角色,另一类为高年级素质较高的学生组成的竞赛类导生,从新生开始理论课程学习之后进入角色,每人负责两个班级。
工作时限均为一年,他们是班主任助理,纯属义务工作。
针对班级学生个体开展工作,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指导。
不时地进行学长建议。
成长导师一般由专业教师担任或者聘请教辅岗位老师担任,工作时间为一年,对象是大三班级的学生。
从大学三年级进入角色。
主要针对学生科研、考研、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就业导师一般由学部内部老师担当,工作时间为一年,对象是大四班级的学生。
从大学四年级进入角色。
主要针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五位一体模式的运行
五位中辅导员的角色是最重要的,他的工作以“面”为主,在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始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始终陪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成长,是联结班主任、导生、导师的一根线,将学生工作的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紧紧连在一起。
应试教育的弊端使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较弱,中小学教育中应培养的学习能力也让大学来完成,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会学习、不会读书,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以致造成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加之三本学生高考文化成绩相对落后,更突显了这一特征,面对一群具有鲜明特征的低年级群体,班主任作为高中——大学过渡阶段管理工作的承担者,必须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过渡期。
同时,班主任在学院、学部统一的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工作措施指导下,与辅导员、新生导生一起通过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报告会、学术讲座、各种文化活动等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新生导生是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学风和班风建设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导生与新生年龄相仿,属同辈群体易于沟通,给予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更为直接、具体、有效,学生遇到的许多困惑都可以通过导生解决,弥补了班主任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对每个学生指导的缺陷,主要解决“点”的问题。
同时,导生借助自身良好的素质及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又通过辅导员的培训和指导协助班主任将
学院、学部学生工作的规范性、自觉性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
成长导师在学生进入三年级时进入角色,主要突出学生主体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教育模式。
高年级学生的思想较复杂,各种压力随之而生并与日俱增,比如发展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因此非常渴望有导师给他们以方向性、发展性、前瞻性、科学性的指导。
另外,大三同学开始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发展问题,如考研、专业方向、恋爱等,希望将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但是对自我和社会不太了解,对未来的不确定使他们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恐惧。
面对这一事实,成长导师进入学生群体非常重要。
导师可对学生的兴趣、专业方向等进行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科研意识、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中,辅导员、班主任、新生导生及学生导师分别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五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任务。
成长导师发挥专业优势,将学生学习动力、发展方向引导到培养目标及自我发展方向上来,引导学生做出是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
班主任是高中和大学过渡阶段的桥梁,就学生学习层面、努力目标、心理困惑等方面的问题给予疏导与理顺,一方面弥补辅导员面对新生存在大量问题而身单力薄无法一一解决的不足;另一方面针对班级学风建设、班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新生导生是辅导员的眼睛和喉舌,是班主任的助理,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解决班主任和辅导员有时解决不好的学生个性问
题。
就业导师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就业选择。
这些“点”与辅导员的“面”结合,使学生工作进人良性循环轨道,避免教育“贻误战机”或出现盲点。
辅导员的全程介入以及宏观管理可以降低班主任卸任后续接工作的难度,也可以避免由于班主任个性差异而使学生工作出现“夹生饭”问题,以及各自为站及盲目性而导致学生工作政策不统一的混乱局面。
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相互配合做学生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
班主任及导师取代不了辅导员的工作。
必须依靠辅导员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
辅导员可以借助导师、班主任、导生的力量解决学生深层次的问题。
改变了传统的辅导员管理工作模式。
为大学生的三成教育及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几点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学长作为导生。
优良的示范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就要求选择合适的学长作为新生导生。
比如选择领导能力强、口才好、集体意识强的学生会成员做活动类的导生、他可以带动学生完成新生入学教育、军训、运动会比赛任务。
辅导员还可以借助新生导生选拔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新生充实到学生会、社团、团总支等学生干部队伍中。
(二)加强导生培养和管理。
要对所有导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素质。
开展工作中突出“导”而非“代”,在工作过程中组织经验交流会,不断克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宝贵的经验得到继承和发扬,建立考核制,督促导生尽职尽责完成自
己的本职工作。
四、展望
五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提出,丰富了以辅导员为中心的学生管理管理模式,通过辅导员四年不断线和班主任与导师接力的双轨制在一定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
辅导员、班主任、新生导生、成长导师、就业导师五位一体模式在日常运行中还需要不断完善,相信通过相互配合和协调,会为学生管理工作走出一条纵贯全程且行之有效的坦途。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