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

合集下载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经过全面、长远的规划,确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并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以实施、控制和调整企业战略,使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并取得长期发展的管理过程。

以下是一些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的长期规划。

企业战略主要包括企业定位、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等方面。

2. 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以获取与企业发展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涉及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竞争环境等;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等。

3. SWOT分析:SWOT分析是指企业对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并抓住机会、应对威胁。

4.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具体化、量化,以及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机制,使各级员工和部门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5.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各种战略计划和措施,以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增长和发展的一种管理策略。

常见的发展战略包括市场拓展战略、产品创新战略、国际化战略等。

6. 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手段。

常见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注战略等。

7.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指对企业、部门或个人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以衡量其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效果。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8. 实施与控制:实施与控制是指企业在制定好战略计划后,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将战略付诸实施,并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战略顺利实现。

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战略制定: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及各职能战略方案,并对可靠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价与选择的过程。

2、六种力量模型:行业的竞争由潜在竞争对手、现有企业的竞争、替代品的威胁、供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及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

3、转向战略:当企业现有的经营领域的市场引力微弱,失去发展活力而趋于衰退,或者企业发现更好的经营领域和机会时,为了从原有领域脱身,转移阵地所实行的收缩。

4、集中化战略: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

5、财务战略: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二、判断正误(在正确表述后的括号里划“√”,在错误表述后的括号里划“X”,每小题1分,共7分)1.1965年波特在其著作《企业战略论》一书中,把企业战略实现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

( )2.进入威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入壁垒高低,以及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

()3.对企业经营资源进行分析的一个常用工具是波特教授提出的SWOT模型。

()4.衡量和评价核心能力能否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标准是占用性、耐久性、转移性、复制性。

( )5.战略目标制定的原则有关键性原则、平衡性原则、权变性原则。

( )6.纵向一体化按物质流动的方向可以划分为向前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 )7.竞争战略主要类型有成本领先、差异化、一体化。

()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7分)1.X 2.√3.X 4.√5.√6.√7.X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于1980年和1985年先后出版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两本书,是群体分析方法的代表作。

A.安索夫B.波特C.安德鲁斯D.伊丹敬之2.战略集团是指在产业中同样的战略领域,遵循着相同或类似战略的( ).A.公司群体B.相同企业C.类似企业D.相同行业3.一般来说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产业是( )。

战略管理名词解释简答

战略管理名词解释简答

战略管理(梁军老师)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按章节顺序整理1.战略:管理者所采取的旨在达成一项或多项组织目标的行动2。

战略领导:用最有效的方法管理企业的战略实现过程以创建竞争优势3.竞争优势:如果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则称他们拥有竞争优势4.战略实现过程:管理者们选择和实施一系列旨在实现竞争优势的战略过程5。

商业模式:管理者将企业所实行的一组战略编织成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以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卓越绩效的理念6.使命:描述企业要做什么7。

愿景:描述某种期望实现的状态,通常是用非常大胆的语言来清楚的说明公司想要实现的目标8.价值观:表明公司的管理层和雇员应当如何行动,他们应当怎样做业务,他们希望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来帮助公司实现使命9。

(简)作为突发过程的战略:1.在不可预知的世界中进行战略实施2.基层经理的战略决策,自主行动3。

“撞大运”发现,企业家必须对“撞大运”保持清醒头脑4.高层经理无规划的战略转向10.产业:提供相互间密切替代产品产品或服务的一组公司11.(简)产业边界变化对战略管理的启示:产业的边界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动,因为顾客的需求在变化,新的技术也在不断产生,从而与本产业不相关的企业也可能会发现一种新的满足现有顾客需求的方法,这就要求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随时调整战略,以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12。

(简)波特五力模型:1。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风险,高的竞争壁垒阻碍新竞争者进入,竞争力量弱2.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强度,竞争激烈会导致整个产业利润下降 3.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通过压价和抬高成本,强大购买者可能令产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强大的供应商通过抬高产业内公司的成本挤压产业的利润5.产业替代性的产品相似度密切替代性产品限制产业内产品的价格和盈利能力1)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

公司战略管理名词简答论述答案

公司战略管理名词简答论述答案

第一章公司战略管理导论四、名词解释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2.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3.产品—市场群是指公司与顾客之间联系的实质及这种联系的产品-市场表现.4.战略资源群战略资源群,指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全部资源的总和.5.公司战略公司战略就是为了帮助实现其期望目的所拟定的计划或是已经采取的行动.6.战略经营单位战略经营单位是大型企业内部的单位,是从事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独立事业单位,它为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7.战略经营者战略经营者是公司战略管理的主体,他们是公司内外环境的分析者、公司战略的制定者、战略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战略实施过程的监督者和结果的评价者.五、简答题1.简述战略管理的含义及特点:含义: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且依靠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管理.特点第一,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涵对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与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管理.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动态管理过程2.简述安素夫的战略构成理论.安素夫认为,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应该清晰地确定未来经营活动的范围,指明成长方向,指出要充分发掘利用的力量和要实现的利润水平及增长率.3.简述公司战略的结构层次. 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的战略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总战略、事业层经营战略和职能层战略.4.简述战略经营单位必须符合的标准. 1一个战略经营单位要有具体的任务,即要有自己的经营范围;2在经营的范围内能有自己的市场,并在这个市场范围内有同行业竞争者;3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相对于公司中的其他经营单位来说,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各个战略经营单位之间在市场、任务等方面不能重叠或相互间有很大的依赖性;4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人员必须全权控制此经营单位的活动.5.简述战略管理的过程.一个规范的、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战略环境的分析、战略的生成与评估,战略的实施及控制.6.简述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所形成的优势1销售优势,2资金优势,3人才优势,4合作优势,5增强国际竞争力,6增强企业克服危机的能力.7.简述战略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式的区别.1战略管理整合各种不同的管理职能 2战略管理以组织的整体目的为方向3战略管理关注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4战略管理包含多重时间范围 5战略管理既关注效率,也注重效果8.简述战略管理者的种类.企业的董事会、高层管理者、各事业部经理、职能部门管理者,以及专职计划人员六、论述题1.试述成功企业在管理行为上的特点一、高层管理者对发展方向感觉敏锐二、管理者具有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三、具有一流的战略规划,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稳固的竞争地位四、管理者有强烈的绩效意识五、管理者把战略看作是企业的整体行动总之,成功企业的管理者更关心企业的未来,对竞争态势和机遇十分敏感,集战略家的目光胆识和管理者的资质于一身.而另一类管理者却被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缠绕,忽略他们肩负的主要责任.做出战略决策,确保企业成功地实现一个清晰的蓝图,是战略管理的任务和价值所在.2.试述现代公司的战略导向.现代公司的战略导向至少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责任导向、企业形象导向、技术进步导向和国际化导向.一、社会责任导向 1、社会责任来源于社会权利 2、公司是一个开放系统,公司的投入来自于社会,其生产经营活动也是面对社会的.3、公司是由社会公民经营与管理的.4、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其赢利目标并不冲突二、企业形象导向1、销售优势 2、资金优势 3、人才优势4、合作优势5、增强国际竞争力6、增强企业克服危机的能力三、技术进步导向坚持技术进步导向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四、国际化导向 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认识企业的优势和弱点 2、积极开展国际经营 3、把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方针第二章外部环境分析四、名词解释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降低.2.产品差异优势这是指原有企业所具有的产品商标信誉和对用户的忠诚.3.替代产品替代产品是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他产品.4.战略集团战略集团是指同一产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5.市场信号市场信号是一个竞争对手的公开行动.这些信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意图、动机、目标或内部情况.五、简答题1. 简述企业外部环境的特点与度量特点:1企业外部环境的唯一性2外部环境的变化性;度量:1环境的复杂性2环境的动荡程度或稳定性2.决定进入障碍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述决定行业新加入者进入障碍大小的因素1规模经济 2产品差异优势 3资金需求 4转换成本 5销售渠道6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3.简述导致供应商有较强议价能力的几种情况.1、供应行业由几家公司控制,其集中化程度高于购买商行业的集中程度2、供应商无需与替代产品进行竞争3、对供应商来说,所供应的行业至关重要4、对买主们来说,供应商的产品是很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5、供应商们的产品是有差别的,并且使购买者建立起很高的转换成本6、供应商对买主的行业构成前向“一体化”的威胁很大六、论述题1.试述现有企业竞争激烈的具体情况.1竞争者众多或势均力敌.当行业中的企业为数众多时,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取得更高的利润,突破本行业约定俗成的一致行为的限制,采取打击、排斥其他企业的竞争行为.2行业增长缓慢.在行业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寻求发展,便将力量放在争夺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上,从而使现有企业的竞争激烈化.3行业具有非常高的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当行业固定成本较高时,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势必采用增加产量的措施,结果又往往导致价格迅速下跌.4行业的产品没有差别或没有行业转换成本.当产品或劳务缺乏差异时,购买者首先选择的是价格和服务,这就会使生产者在价格和服务上展开竞争,使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激化.5行业中的总体生产规模和能力大幅度提高.新的生产规模不断增加,就必须会经常打破行业的供需平衡,使行业产品供过于求,迫使企业不断降价销售,强化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6竞争者在战略、目标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企业如果把市场当做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出路,它就会采取倾销过剩产品的办法.7行业对企业兴衰至关重要,而且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而反复无常.8退出行业的障碍很大.当退出障碍高时,经营不好的企业只得继续经营下去,使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化.2.试述导致购买商有较强议价能力的几种情况.1购买商们相对集中并且大量购买.如果购买商们集中程度高,有几家大公司控制,这就会提高购买尚的地位.2购买的产品占购买商全部费用或全部购买量中很大的比重.这时,购买商愿意花费必要的资金购买,购买商议价的能力就大.3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属标准化或无差别的产品.购买商在这种情况下确定自己总是可以找到可挑选的销售者,可使销售商之间相互倾轧.4购买商的行业转换成本低.高的转换成本将购买商固定于特定的销售者身上.相反,如果转换成本低,购买商议价能力就大.5购买商的利润很低.这样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压低购买费用,要求降低购买价格.6购买商们宁愿自己生产而不去购买,对销售者构成威胁.7销售者的产品对购买商的产品质量或服务无关紧要.8购买商充分掌握供应商的信息.第三章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四、名词解释1.独特资源是指其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资源.2.企业能力是指公司协调资源并使其发挥生产作用的技能.3.经验效益经验效益是指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随着累积产品产量的增加,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4.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寻找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的组合.它将两者用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四个尺度来衡量,并标识在SWOT矩阵上,从而策划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选择方案.5.愿景愿景意指广泛、全面并具有前瞻性的意图范畴.6.企业使命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当担当的角色和责任.7.企业哲学企业哲学是指一个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立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8.企业宗旨企业宗旨是指企业现在和将来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活动以及应成为什么性质的企业或组织类型.9.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执行其使命时所预期达到的成果.五、简答题1.经验效益的来源是什么1劳动效率的提高2劳动分工与重新设计工作方法3新的生产工艺4生产设备效率的提高5产品的标准化和产品的重新设计6有效地利用资源2.简述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寻找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的组合.它将两者用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四个尺度来衡量,并标识在SWOT矩阵上,从而策划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选择方案.3.SWOT分析存在什么问题1适宜熟悉组织的管理者去做2外部的咨询人员很难在此发挥作用3人们判定SWOT的基础或尺度差别很大4有些因素的影响很难界定4.一个好的使命说明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P931信念和价值观的说明 2企业将出售的产品和服务 3企业将进行贸易的市场4市场将如何获得5企业将使用的技术6对增长和筹措资金的态度5.简述制定公司战略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关键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一致性原则.5激励性原则.6稳定性原则.第四章公司层战略的选择四、名词解释1.稳定性战略:很少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对组织当前绩效.总体看上去还会保持稳定时2.集中化战略:把公司全部力量集中在某一行业或某一种经营活动上3.多样化战略:公司通过合并,兼并等手段涉足道另一个或几个行业中谋求发展4.防御战略:不寻求企业规模的扩张,而是通过调整来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5.抽资转向战略:是指减少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投资.6.放弃战略:是指卖掉公司的一个主要部门,可能是一个战略经营单位,一个生产线或是一个部门7.放弃战略:是指卖掉公司的一个主要部门,它可能是一个战略经营单位,一条生产线,或者是一个事业部.8.清算战略:是通过拍卖资产或停止全部经营业务来结束公司的存在.9.战略组合:就是将相关的战略配合起来使用,使几种战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0.纵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战略.11.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进一步深加工,或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12.后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本成品.五、简答题1.公司追求稳定性战略的原因是什么追求稳定性战略的原因很多,特别是组织对当前的绩效感到满意,总体环境看上去还会保持稳定时,公司会选择此种战略.其他原因可能是:1管理层不希望承担大幅度改变现行战略所带来的风险,成功企业的管理者也会坚持他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2战略的改变所需要的资源配置难以实现,也会触及既有的配置格局,导致利益失衡;3发展太快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规模超出其管理能力和资源,进而导致低效率.2.发展战略有哪些类型1集中化战略集中化战略就是公司把全部力量集中于某一行业或某一经营活动上2多样化战略公司可以通过合并、兼并等手段涉足到另外某一个或某几个行业中谋求发展,这种做法就称为多样化战略.多样化战略可以分为两种: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3. 防御战略的目的含义及其类型目的是通过调整来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1抽资转向战略 2调整战略 3放弃战略 4清算战略4.公司采取抽资转向战略的几种情况.P1001企业的某些领域正处于稳定或日益衰退的市场中;2企业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小,且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费用又太高;3企业的某一领域不能带来满意的利润,甚至还带来亏损;4如减少投资,销售额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5公司如减少该领域的投资,则能更好地利用闲散资源;6企业的某领域不是公司经营中的主要部分.5.阻止公司采取放弃战略的障碍.第一是结构上的障碍.第二是内部依存关系上的障碍.第三是管理方面的障碍.6.战略组合的含义及运用战略组合时应注意的问题.所谓战略组合,就是将相关的战略配合起来使用,使几种战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注意的问题:1可供给的企业资源 2各种战略方案的组合优势 3明确主从战略的关系六、论述题1.试述PIMS的含义以及PIMS分析的战略要素.含义:市场战略对利润的影响.1.投资强度.投资强度以投资额对销售额的比值来度量,或更准确的说,以投资额对附加价值的比率来表示.2.劳动生产率.它以平均每个职工所创造的附加价值来表示.3.市场竞争地位.相对市场占有率对经营业绩有较大的正面影响,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会带来较高收益.4.市场增长率.一般来说,较高的市场增长率回带来较多的利润总额,他对投资收益没有什么影响但对资金流量有不理影响.5.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这与经营业绩密切相关.6.革新或差异,如果一个经营单位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则采取开发较多新产品,增加研究与开发的费用,以及加强市场营销等措施会提高经营业绩.7纵向一体化.对于成熟或稳定市场中的经营单位,提高纵向一体化程度会带来较好的经营成绩.8成本因素,工资增加、原料涨价等生产成本的上升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及方向是比较复杂的.第五章事业层战略的选择四、名词解释1.特殊竞争力:是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和顾客群体的需求,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方法.2.基本竞争战略:是指无论在时间行业或时间企业都可以采用的竞争性战略.3.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里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4.差别化战略:是企业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5.重点集中战略:是企业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为特定地区或特定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产品或服务.6.分散型产业:是指在产业环境中同时存在许多企业在进行竞争,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占有显着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任何企业能够对整个产业的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也不存在左右整个产业活动的市场领袖.7.新兴产业:是新形成的或重新形成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是技术的发明、相对成本关系的变化、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或者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使某种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到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五、简答题1.选择经营单位战略应考虑哪些因素 121-1221产品差别化一些企业的产品差别化程度高于另一企业的差别化,它们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市场细分化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时,首先要明确所要满足的对象,即满足谁.3特殊竞争力特殊竞争力是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和顾客群体的需求,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方法.2.基本竞争战略的含义及其种类.含义:是指无论在时间行业或时间企业都可以采用的竞争性战略.种类:有三种基本竞争性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重点集中战略.3.企业采用差别化战略的动因.形成进入保障,降低顾客敏感程度,增强讨价还价能力,防止替代品威胁.4.差别化战略存在的弱点.1、企业形成产品产别化的成本过高,大多数购买者难以承受产品的价格,企业也就难以盈利;2、竞争对手可以推出类似的产品,降低企业产品差别化的特色;3、竞争对手推出更有差别化的产品,使得企业原有的购买者转向了竞争对手的市场;4、购买者不再需要本企业长期赖以生存的那些产品差别化的因素.5.重点集中战略存在的弱点.1、以较宽的市场为目标的竞争对手采取同样的重点集中战略;或者竞争对手从企业的目标市场中找到了可以再细分市场,并以此为目标来实施重点集中战略,从而使原来实施重点集中战略的企业失去了优势.2、由于技术进步、替代产品出现、价格观念更新、消费偏好变化等多方面原因,目标市场与总体市场之间在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上差别变小,企业原来赖以形成重点集中战略的基础也就失去效用了.3、在较宽范围经营的竞争对手与采取重点集中战略的企业之间在成本差别上日益扩大,抵消了企业为目标市场服务的成本优势,或抵消了通过重点集中战略而取得的产品差别化,导致了企业重点集中战略的失效.6.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1,经营单位外部环境的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2,经营单位自身的生产与营销能力.3,经营单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4,经营单位的产品类型.7.价值链中主要活动的内容.分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型一、主要活动:1进货后勤2操作3出货后勤4市场和销售5服务.二、支持活动1采买2技术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4企业的基本结构8.适应战略的类型.1,防御者战略.2,探索者战略.3,分析者战略.4,反应者战略.六、论述题1.试述成本领先战略的动因、实施条件及弱点.动因:1、形成进入障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低,便为行业的潜在的进入者设置了较高的进入障碍.2、增强讨价还价能力.企业成本低时,可以使自己应付投入费用的增长,提高企业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降低投入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影响.3、降低替代品的威胁.企业的成本低,在与替代品竞争时,仍旧可以凭借其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大量的顾客,降低或缓解替代品的威胁,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4、保持领先的竞争地位.实施条件1实施战略所需要的资源与技能.在成本领先战略方面,企业所需要的资源是持续投资和增加资本、科研开发与制造的能力、市场营销的手段以及内部管理的水平.2组织落实方面,企业需要考虑严格的成本控制,详尽的控制报告,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制以及完善的激励管理机制.弱点:竞争对手开发出更低成本的生产方法竞争对手采取模仿的方法.顾客需求的改变.2.企业采取差别化战略的动因、实施条件及其存在的弱点.动因:1、形成进入障碍 2、降低顾客敏感程度 3、增强讨价还价能力 4、防止替代品的威胁实施条件: 1、需要特殊类型的管理技能和组织结构 2、企业需要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与市场营销能力的管理人员3、需要有良好的结构以协调各个职能领域,以及能够确保激励员工创造性的激励体制和管理体制4、企业的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弱点:1、企业形成产品产别化的成本过高,大多数购买者难以承受产品的价格,企业也就难以盈利;2、竞争对手可以推出类似的产品,降低企业产品差别化的特色;3、竞争对手推出更有差别化的产品,使得企业原有的购买者转向了竞争对手的市场;4、购买者不再需要本企业长期赖以生存的那些产品差别化的因素3.试述重点战略的动因及实施条件.动因:可以抵御行业中各种竞争力量,使企业在本行业中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实施条件:1企业实施重点集中战略的关键是选好战略目标1购买者群体之间在需求上存在着差异2在企业的目标市场上,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试图采取重点集中战略3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市场容量、成长速度、获得能力、竞争强度等方面具有相对的吸引力4本企业资源实力有限,不能追求更大的目标市场.4.试述价值链的基本构成.价值链中主要活动的内容.分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型一、主要活动:1进货后勤2操作3出货后勤4市场和销售5服务.二、支持活动1采买2技术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4企业的基本结构第六章职能层战略决策四、名词解释1.市场细分化—为了确定企业的顾客或目标市场,应将整个市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几个特性相类似的分市场,这就是市场细分化.2.市场渗透战略-指经营单位试图在其现有产品或服务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控制权.3.市场开发战略—是指经营单位将自己现有的产品或服务介绍给新的顾客.第七章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四、名词解释1.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该国的产品所征收的税金.2.非关税壁垒——它是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种措施.。

2023大学_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

2023大学_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

2023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企业战略管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1.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方案,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2.战略联盟:指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

3.价值链:是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4.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的具体化,是企业追求的较大目标。

5.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成本,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分)1.B2.B3.B?4.B?5.A6.B7.A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E2.ACD????3.ABDE????4.ABCE????5.ABE6.ABCDE7.ABCE?8.ACD?9.ABDE?10.ABCD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1)战略管理研究重新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思想。

(2分)(2)强调“整体分析”与“个案论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2分)(3)重视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相互作用。

(2分)(4)强调对“优秀战略”的研究。

(2分)2.答案要点:企业使命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生存目的、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使命应当比较宽泛以使企业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

企业应当明确自己能够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观点基本正确的给6—7分,若能结合实际作一些说明再酌情给分)3.答案要点:核心能力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产生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和知识。

只要能为企业长久使用且不为其他企业模仿的能力是核心能力,能够成为企业利润源的能力也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不等同于核心技术,关键是能为自己所特有,并能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及概念简答归纳复习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及概念简答归纳复习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概念简答归纳复习安德鲁斯(K.Andrew):是设计学派代表人,代表作是《经营策略:内容和案列》,主要贡献:SWOT分析安索夫(H.I.Ansoff):是计划学派代表人,代表作是《公司战略》,主要贡献:将战略管理分为两大类,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战略意图:指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以在竞争环境下实现企业目标战略使命:是针对企业外部的,它描述了一个企业的目标及所从事的生产领域和市场范围。

战略使命给出一家企业利用核心竞争力准备生产的产品描述及打算进入的市场描述核心能力:指作为企业战胜其竞争者的竞争优势来源的资源和能力。

通常与一家企业的职能领域相关,当它在一家公司成熟应用后,就会产生战略竞争力迈克尔·波特:是定位学派代表人,代表作是《竞争战略》,主要贡献:竞争分析模型——五力模型。

企业素质: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企业内部总体机能所具有的生存和应变能力企业经营力:是企业对包括内部条件及其发展潜力在内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的决策能力,以及企业上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能力的总和SWOT分析法: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

内部条件的优势S 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战略目标的系统原则:由于企业是在开放环境下运行的组织,战略目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战略目标的平衡原则:①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②近期需要和远期需要之间的原则③总体战略目标与职能战略目标之间的平衡。

战略目标的权变原则:由于客观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测的不准确性,因此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制定多种方案。

稳定型战略:是在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增长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战略纵向一体化:是一种在供、产、销的两种不同方向上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增长模式,纵向一体化又可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种类别。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答案李沛强版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答案李沛强版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答案李沛强版一、名词解释:1. 企业战略: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2. swot分析法:就是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予以对照,可以一目了然,又可以从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中做出更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价。

3.战略集团:是指在产业中同样的战略领域,遵循着相同或类似战略的公司群体。

4市场发展战略:企业用现有产品开拓代莱市场领域的战略,就是发展现有产品的新顾客群,从而不断扩大销售量的战略5.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企业更能带来利润或者效益的优势,源于技术,管理,成本等。

6.蓝海战略:企业突破红海的残暴竞争,不把主要精力放到击败竞争对手上,而主要放到全力为买方与企业自身缔造价值脱胎换骨上,并由此缔造代莱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全盘开溜竞争。

缔造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7.企业: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它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同意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器。

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的8.战略实行:为同时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对战略规划的继续执行9.pest模型:企业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其分析的意义在于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分析的概貌,一个常用的工具就是pest分析模型。

10.钻石模型: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用作分析一个国家如何构成整体优势,因而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竞争力。

11.清算战略:企业由于无力偿还债务,通过出售或转让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偿还债务或停止全部经营业务,结束企业生命的一种战略。

12.成本领先战略:就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并使企业成本在同行业中最高而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

13.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计,选择,控制和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过程。

大学《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1、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2、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同时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进行环境分析的一种方法。

3、企业使命:是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目标等的概括描述,它更加具体地表明了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4、PEST模型:是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来研究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的模型。

5. 战略控制: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预期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凋节过程。

二、判断正误(在正确表述后的括号里划“√”,在错误表述后的括号里划,“×”,每小题1分,共7分)1、战略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过程。

()2、市场开发战略是由新市场领域和现有产品领域结合而成的一种企业成长战略。

()3、战略集团是指在企业中同样的战略领域、遵循着相同或类似战略的公司群体。

()4、价值链分析的重点在于经营资源活动分析。

()5、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6、市场细分的实质是需求的细分。

()7、顾客价值矩阵由世界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福克纳和魁因首先提出。

()参考答案:1、×2、√3、×4、×5. √6、√7、×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经典战略理论缺陷之一是忽视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的是(C)。

A. 钱德勒B、安京夫C、波特D、安德鲁斯2、市场渗透战略是由现有产品领域与(C)组合而成的一种企业成长战略。

A. 新产品B、新市场C. 现有市场D、现产品3. 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D)、A. 进入者的多少B、退出壁垒的高低C. 产业内竞争的程度D、现有企业的反映程度4、经验认为,速动比率较为合适的比例是(A)。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渗透战略2.人力资源战略3.财务战略4.进入壁垒5.战略目标参考答案:1.渗透战略:是由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组合而成的战略。

2.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谋划和方案。

3.财务战略: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4.进人壁垒: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5.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为实现其使命所要达到的长期结果。

二、判断正误(在正确表述后的括号里划“√”,在错误表述后的括号里划“X”,每小题1分,共9分)1.企业战略管理最早出现在英国。

( )2.一个产业内的企业数目不多,但处于势均力敌地位,企业间的竞争越激烈。

( )3.评估判断一个企业的现实经营能力,首先应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

( )4,企业愿景是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目标等的高度概括。

( )5.放弃战略是指企业采取转向战略无效时而采取的稳定型战略。

( )6.产品转换成本越高,企业越有利于采用成本领先战略。

( )7.市场补缺者的竞争战略应以避实就虚、集中力量为原则,将目标市场指向竞争对手力量相对不足或未注意到的细分市场上。

( )8.顾客价值矩阵由世界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福克纳和魁因首先提出。

( )9.有限的战略变化是企业为了吸引顾客为自己的产品确定位置而在战略上采取的一般变化。

( )参考答案:1.X 2.√ 3.√ 4.X 5.X6.X 7.√ 8.X 9.X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9分)1.竞争战略主要是研究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其目的从企业内部来讲是建立一定的( )。

A.协同效应 B.竞争优势C. 核心能力 D.价值链2,在产业中同样的战略领域,遵循相同或类似战略的公司称为( )。

企业战略管理试卷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试卷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试卷及答案企业战略管理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在同一产业链上,通过收购或自主研发等方式,将上游或下游环节的企业纳入自己的经营范围内,实现产业链的整合。

2、市场发展战略:指企业通过开拓新市场或扩大现有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和利润的一种战略。

3、战略实施:指将制定好的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计划,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

4、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5、紧缩型战略: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缩减开支和削减不必要的成本,提高效率和利润的一种战略。

二、判断正误(在正确表述后的括号里划“√”,在错误表述后的括号里划“X”,每小题1分,共7分)1、企业战略管理最早出现在英国。

(X)2、从实践考察企业战略管理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3、世界著名战略管理权威XXX提出了行业中的竞争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

(√)4、企业愿景由核心观念和企业使命两部分组成的。

(X)5、产品——市场战略是由世界著名战略家XXX首先提出来的。

(√)6、企业为了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或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往往会选择进入新的领域,这一战略就是一体化战略。

(√)7、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X)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科学管理创始人XXX强调,要通过计划工作,挑选,培训和组织工人,以便增加产量。

(B)2、在《竞争战略》一书中XXX提出了著名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A)3、进入壁垒高与退出壁垒低的产业是高利润高风险。

(A)4、评估判断一个企业的现实经营能力,首先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

(A)5、环境分析技术主要有战略要素评估矩阵和SWOT分析两种。

(B)6、战略目标的制定应遵循关键性、平衡性和可实现性等原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战略:是指对重大、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问题的谋划和策略.2.企业战略:企业以未来为基点,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性重大筹划和谋略.3. 企业素质是指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企业内部总体机能所具有的生存和应变能力.不是单纯各部份素质的总和,而是企业内部各经营要素构成的各部分素质有机结合的总体所具有的经营能力。

4。

价值链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如设计、生产、营销、发运以及支持性活动等)的集合体。

一个价值链显示了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生产)的整体价值,价值链把总价值展开它是由价值活动和差额两部分组成。

5.核心竞争力: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使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并获得较大利润的要素作用力,具体来说就是组织的集体学习能力和集体知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术以及如何将多种技术、市场资源和开发活动相结合的能力和知识,它体现了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向;6。

企业使命:阐明了企业的基本性质和存在理由,说明其宗旨、经营哲学、信念、原则等,使命揭示了自身的长期发展愿景,为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依据.7. 战略态势:就是在目前的战略起点上,决定企业的各战略业务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在战略规划期限内的资源分配、业务拓展的发展方向。

8。

稳定型战略是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

9。

密集增长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范围内,充分利用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来求得成长的战略。

一体化增长战略是研究企业如何确定其经营范围,主要解决与企业当前活动有关的竞争性、上下游生产活动的问题。

紧缩战略。

它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或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战略.是一种消极的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以退为进”,是“退一步,进两步”的缓兵之计。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自考企业战略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二做出得长远性、全局性得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得竞争行为和管理业务的方法;具体的讲,企业战略就是要确定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规划企业所要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组织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地全部资源,从而获得某种竞争优势;2.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3.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纲领,是企业最高管理层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4.竞争战略: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或事业部战略,是在公司战略的指导下,各个战略业务单位制定的部门战略,是公司战略之下的子战略;5.职能战略: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6.战略分析:是指对影响企业现在和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分析与内部环境分析两个方面;它是战略管理的第一步;7.战略实施与控制:是贯彻执行既定战略规划所必需的各项活动的总称,是战略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8.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实际和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9.经济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因素与条件; 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10.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企业经营活动的文化素质和条件以及人口统计特征等;11.技术环境:是指影响环境和制约企业经营活动的技术因素和条件;它不仅包括那些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以应用前景;12.潜在进入者:是指产业外随时可能进入该产业而成为竞争者的企业;13.进入壁垒: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14.退出壁垒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是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15.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代价;16.供应商: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配件等的供应单位;17.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18.企业资源:是指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或劣势的任何要素;它既包括那些看得见、摸的着的有形资源,如企业员工、厂房、设备、资金等,又包括那些看不到的无形资源,如专有技术、企业信誉、企业文化等;19.价值链:是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在企业内部犹如一根链条,因而称为“价值链”;20.企业基本活动:也称为主体活动,是指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是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21.企业支持活动:也称辅助活动,是指支持基本活动,并且内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包括企业提供的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基础结构;22.企业核心能力:又称为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使企业长期或持续拥有某种优势的能力,它通常表现为企业经营中的累积性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以经营战略的常用方法;亦即根据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分析公司内部的优势与劣势,根据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公司的机会与威胁,进而选择最佳战略的一种环境分析方法;这里,S是指企业内部优势,W是指企业内部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24.战略要素评估矩阵法:是指分析和找出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然后赋予相应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25.企业愿景: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种高度概括;它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的26.企业使命:是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间的生产经营的总方法、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它反映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企业力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它企业在目标上的差异,界定企业的主要产品的服务范围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的基本需求;27.企业目标:是企业希望实现的产出与绩效,是企业使命的具体化;通过它可以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28.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实现和改善的长期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取得满意的战略绩效的目标;其中包括企业如何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如何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如何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更好的树立企业的形象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等;29.发展型战略:是一种企业在现有的战略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目标发展的战略;它以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向导,引导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实力;30.密集增长型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范围内,充分利用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来求得发展的战略;31.市场渗透战略:是由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32.市场开发战略:是由现有产品和新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它是发展现有产品的新顾客群或新的低于市场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量的战略;33.产品开发战略:是由企业现有市场和其他企业已经开发的而本企业正准备投入生产的新产品组合而生产的战略,即对企业现有市场投放新产品或利用新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加销售额的企业发展战略;34.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再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根据物资流动的方向,使企业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一种战略;35.纵向一体化:也称为垂直一体化,是指生产或经营过程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企业之间实现一体化;36.向前一体化:是指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控制产品的需求,搞好产品营销;37.向后一体化:是指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或劳务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的供应,加强对所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38.横向一体化:也称水平一体化,是指与处于相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工艺相近的企业实现的联合;是指是资本在同意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39.混合一体化:是指处于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市场且相互之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的企业之间的联合;40.多元化战略:是指现有业务领域基础之上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的经营战略;41.相关多元化: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市场营销、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的或是相近的特点;42.不相关多元化:也成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他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的现有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43.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的资产或产权,从而控制、影响被并购的企业,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行为;44.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师联合体;45.稳定型战略:是指企业遵循与过去相同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贯的成长速度,同时不改变基本的产品或经营范围;它是对产品、市场等方面采取以守为攻;以安全经营为宗旨、不冒较大粉线的一种战略;46.维持利润战略:是指为了维持目前的利润水平而牺牲企业未来成长的战略;47.收缩型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48.转变战略:是指企业经营由危机状况转变为正常状态的战略,其重点是改善经营效益;49.相对市场占有率:是指本企业某项业务的销售额与最强的竞争对手该业务本期销售额之比;它代表了企业某项业务的实力;50.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法: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法就是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实力归结在一个矩阵内,并一次进行经营战略的评价分析法;51.一般竞争战略:是指无论在什么行业或什么企业都可以采用的通用的竞争性战略;52.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53.差异化战略:是指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54.重点集中战略:也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使瞄准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某种细分的产品线或某个细分市场;55.重新组合:是指进攻者革新其价值链的某些环节或革新整个价值链的组合具体包括产品变化;外部后勤和服务变化、销售变化、工序变化、下游重新组合等形式;56.重新确定:是指进攻者重新确定其对领先者的竞争范围;进攻着一般可以利用产业内集中一点、一体化或退出一体化、重新确定地域、横向战略4种方法改变竞争范围;57.新兴行业:是指由于技术创新的结果,或新的消费需要的推动,或其他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使某种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从而新形成或重新形成一个行业;58.衰退行业: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行业中产品的销售量持续下降的行业;59.市场细分:就是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小的子目标市场,并且针对目标市场的共性,调整和配合适当的营销战略,以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使命、目标和战略的过程;60.无差异性营销:是指企业忽略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别,只提供一种产品在整个市场销售;61.差异性营销:是指企业同时在几个细分市场上经营业务,并分别为每一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62.集中性营销:是指企业集中力量设计生产一种或一类产品,采用一种营销组合,为一个细分市场服务;63.大规模定制:是指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大量生产产品,产品之间的差别可以具体到每个基本元件;64.市场领导者:是指在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和促销力度等方面均居领导地位的公司;65.市场挑战者:是指其市场地位仅次于领导者,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向领先者和其他竞争对手发起攻击和挑战的公司;66.市场追随者:是指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地位,只是跟随领先者的战略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的公司;67.市场补缺者:是指市场营销能力薄弱、为求得生存而拾遗补缺的公司;68.财务战略: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69.资金筹集战略:是关于企业从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获取企业所需资金,如何以较低代价、较低风险筹集较多资金,支持企业经济发展的战略;70.资金运用战略:决定企业资金投放方向、投放规模,以提高资金运用效果的战略;71.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7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指有效地发掘企业和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积极地提高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73.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企业内部的各项职能如市场营销、生产、财务、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来构造的组织结构;74.矩阵制组织结构:是将职能管理人员沿纵向排列,同时将负责产品或独立经营单位的管理人员横向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矩阵式的组织结构;75.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念、期望值和价值观体系;它确定企业行业的标准和蜂蜡故事,规范人们的行为;76.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不同的层次所构成;企业文化结构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1.物资层;2.制度层;3.精神层;77.战略控制: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与其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78.战略失效:是指企业战略实施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战略管理的理想状态;79.作业控制:是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进展情况的控制,通常有财务控制、生产控制、销售规模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方式;80.市场空隙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利用自己规模小、经营机动、灵活的特点,进入那些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愿意或不便于进入的行业进行发展的战略;81.特色经营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利用其离市场近、较易接近顾客的特点,突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某一方面特色、个性和风格,以独具特色的经营来吸引顾客的战略;82.联合经营战略:是指中小企业间实行多种形式合作的战略;83.特许权战略:是指中小企业提供其产品、服务或品牌自阿特定范围内的经营权,小企业独立经营,但必须给予大企业以一定比例的营业收入或利润为特许费,小企业在规定的区域内享有一定的垄断权利的经营战略;84.本国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母国业务上,别国业务则放在较次要地位上的战略;85.地区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一定区域内的海外经营业务上追求这一区域内的海外经营业务上,追求这一区域海外子公司或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战略;86.全球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网络将不同的子公司统一起来协调行动,谋求跨国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的战略;87.所有权控制:是指母公司或总公司根据其在子公司的投资额的比重来实施的控制;。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1、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以其产品和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所留下的印象,或者说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整体的看法和评价。

2、企业愿景:是企业在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建立在组织及其成员价值和使命一致基础上的共同愿望,是组织及其成员共同勾画出的组织未来发展的蓝图,概括了企业未来目标、存在的使命及核心价值,企业与其所处社会环境及其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和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或实务指南等内容。

3、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和。

企业的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其变化难以预测且不受单个企业的控制。

4、宏观环境:又称为一般环境,是指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是间接或者潜在的各种因素,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5、行业环境:又称为微观环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直接或者明显的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替代产品生产者、潜在加入者等。

6、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概念。

所谓企业核心能力,又称为核心竞争力、独特能力,是指企业获取、整合资源并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

具体而言,它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的相互作用,获取企业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以开发企业的独特产品和市场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这种体系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7、SWOT分析:将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企业的状况结合起来进行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

8、一体化战略:又称为企业整合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根据企业的控制程度和物资流动的方向,向经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战略。

9、纵向一体化战略又称为垂直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范围-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范围-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范围一、名词解释1、战略问题:是指那些对企业实现战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内部或外部即将出现的问题.它们可以是企业外部环境中新出现的机会或威胁;也可以是企业内部开发的优势或足以危害企业绩效以致生存的劣势。

2、总体战略(公司战略):在大中型企业里,特别是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里,公司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他需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所必需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公司战略常常涉及整个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

3、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

4、经验(学习)曲线:是指当某一产品累计生产量增加时,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产品单位成本的下降。

5、成功关键因素:是指公司在特定市场获利必须拥有的技能和资产.6、价值链: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7、波士顿矩阵:是把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常用来分析企业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

8、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其中,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9、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10、零散(分散)行业: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环境,在这种产业中,产业集中度很低,没有任何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11、业务战略:公司的二级战略常常被称作业务战略或竞争战略。

业务战略涉及各业务单位的主管以及辅助人员,这些经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战略所包括的企业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形成本业务单位具体的竞争与经营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1. 战略——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

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

在军事术语里面,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

在西方,战略(strategy)这一术语是于公元前约508—507年在雅典产生的。

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

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

战略同样有其生物起源,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竞争是渐进的,而战略竞争是激进的。

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

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的特点。

2. 企业战略——企业针对环境和自身特点,为谋求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生存发展目标而对自身经营方向、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3. 经营范围——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即产品和市场的范围。

4. 资源配置——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技能在时间、项目和业务等方面进行配置的水平和模式。

它需要解决的在投资型配置与战略型配置之间的平衡。

5. 竞争优势——企业在市场上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是企业获得更高利润率的基础。

6. 协同作用——企业从资源配置到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结果。

它包括投资协同、销售协同、管理协同。

作业协同。

研发协同和采购协同六种类型。

7. 战略经营单位——公司根据其经营业务战略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二划分成的战略经营实体。

8. 企业战略管理——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确定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并为其实现而采取一系列战略决策、实施和控制活动的动态管理过程。

9. 公司级战略——也即总体战略。

它是企业战略中的最高层次。

主要回答企业应该在那些领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便使企业长期盈利最大化问题。

涉及经营范围和资源配置等要素。

经营领域的不同,反映了各公司对自身优势与劣势以及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等环境因素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有不同的评判。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企业战略: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体现,是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中长期计划的依据。

2.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可一目了然,又可以从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中作出更深入的分析评价。

SWOT分析法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

3.企业使命:是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目标等的概括描述,它比企业的愿景更具体地表明了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4.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

5.渗透战略:市场渗透战略是由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组合而成的战略。

在现有市场上如何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销售量=产品使用人的数量*每个使用人的使用人的使用频率。

6.多元化战略:是指在现有业务领域基础之上增加的产品或业务的经营战略。

7.战略集团:是指在产业中同样的战略领域,遵循着相同或类似战略的公司群体。

这里的战略领域包括技术领先程度.产品质量.定价策略.销售渠道选择以及对顾客服务的程度和类型。

8.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家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个高度概括的描述,这种描述在情感上能激起员工的热情。

愿景是一个组织的领导用以统一组织成员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

9.清算战略:指企业受到全面威胁.濒于破产时,通过将企业的资产转让.出卖或者停止全部经营业务结束企业的生命。

10.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11.战略制定:主要包括,公司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以及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企业战略管理重点

企业战略管理重点

一、名词解释1、战略:就是人们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而作的长远的、总体的、带根本性的谋划。

2、企业使命:又称企业任务陈述,就是区别一个企业与其他类似企业的持久性的目的所作的描述。

3、企业愿景: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终极目标4、战略管理:研究组织在对抗性环境中如何获取成功的一门学问。

5、任务陈述:又称企业使命陈述,就是区别一个企业与其他类似企业的持久性的目的所作的描述。

6、外部机会: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有利条件与机遇。

7、外部威胁 ;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条件与挑战。

8、内部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本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局或局部所存在的长处.。

8、内部劣势:与竞争对手相比,本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局或局部所存在的短处。

9、战略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各自一定战略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

10、国际化经营:企业将其经营范围扩展至两个副噢两个以上的国家就可称为国际化经营。

11、国际化经营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以一定的国际经营方式为手段,在国外寻求更大发展的长期性谋划。

12、总体战略:抽象型定义:总体战略就是关于整个企业全局发展的长期谋划。

陈述型定义:总体战略就是企业各种分项战略的总和。

13、经营范围:经营范围又称企业定域,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

14、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企业在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企求达到的共同努力的效果。

15、战略思想:战略思想,又称战略指导思想,是指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原则与方针。

16、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战略期内期求实现的状态、达到的目的和完成的任务。

17、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企业战略所确定的、为贯彻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而在战略期内必须解决的重大经营问题。

18、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指企业战略中为贯彻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完成战略重点任务而必须采取的重要对策。

19、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各类资源配置的水平与模式。

20、战略分解:所谓战略分解,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将企业战略演绎成企业经营单位或职能部门年度目标的活动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一、名词解释1.技术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一定的技术来完成某项组织任务的能力,包括方法、程序和技术. 2.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共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包括领导、激励、排解纠纷和培植协作精神等。

3.思维能力,是指将企业看成一个整体,洞察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整个企业的各个部分应如何朴素依靠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

4.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5.战略延伸,是指企业充分利用本身的资源和能力,主动地去创造竞争优势,或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 6.战略分析,是指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

7.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遵循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时所要达到的长期特定地位,或者说,企业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所要得到的结果.8.战略管理系统,是指企业按照战略管理过程的要求而设立的战略管理组织、机构、制度、规章等的总称.二、简答题1.简述战略管理的性质。

答:(1)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术.(3)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2.简述战略管理的特点。

答:(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

(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4)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

(5)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使企业的资源和经营活动与其外部环境匹配协调,即寻求战略匹配性.(6)战略管理也是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并对二者进行战略延伸,创造企业发展的机会或更充分地利用机会。

(7)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企业战略管理--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答案一、名词解释1、企业战略――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P12、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3、企业愿景――也称企业宗旨,指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它是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个高度概括的描述,这种描述在情感上能激起员工的热情。

4、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这里,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5、PEST分析法――是指对企业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P)、经济(E)、技术(T)以及社会文化(S)等宏观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其分析的意义在于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6、一体化战略――企业根据自身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地从后向、前向和水平方向发展的总体性谋划。

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战略和水平一体化战略。

7、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8、归核化战略——指多元化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地位,采取多种方式将其经营重点集中到核心行业,以发展核心竞争力为基、础谋取更大的竞争优势的战略。

9、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

(P171)10、企业使命――是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目标等的概括描述,它比企业的愿景更具体地表明了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P115)11、进入障碍――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12、市场信号――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意图动机、目标或内部情况的信号。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2.战略集团:是指一个产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3。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4.纵向一体化战略:指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向前一体化战略和向后一体化战略。

(向前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自行生产其生产链下游的产品,向产品的深加工和流通领域发展。

例如,纺织企业自己进行印染和服装加工。

向后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自行生产其生产链上的上游产品,例如,纺织企业拥有自己的热电厂,生产所需的电力和蒸汽。

)5。

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6。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与其他竞争者相比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从而使企业建立起独特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7.价值链: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以及支持性活动的集合体。

一条价值链显示了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生产的整体价值,它由价值活动和边际利润两部分组成.8。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9.战略联盟:是竞合战略的主要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企业间通过合作共同创造新价值的竞争性合作联合体。

它具有边界模糊、关系松散、机动灵活和运作高效的基本特征。

10.BCG矩阵(波士顿矩阵):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是将组织的每一个战略事业单位(SBU)标在一种二维的矩阵图上,从而显示出哪个SBU能提供高额的潜在利益,以及哪个SBU是组织资源的漏斗,区分出问题型业务、明星型业务、现金牛业务、和瘦狗型业务这4种业务组合.二、简答题1.战略管理的特点(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1. 战略——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

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

在军事术语里面,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

在西方,战略(strategy)这一术语是于公元前约508—507年在雅典产生的。

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

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

战略同样有其生物起源,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竞争是渐进的,而战略竞争是激进的。

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

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的特点。

2. 企业战略——企业针对环境和自身特点,为谋求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生存发展目标而对自身经营方向、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3. 经营范围——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即产品和市场的范围。

4. 资源配置——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技能在时间、项目和业务等方面进行配置的水平和模式。

它需要解决的在投资型配置与战略型配置之间的平衡。

5. 竞争优势——企业在市场上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是企业获得更高利润率的基础。

6. 协同作用——企业从资源配置到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结果。

它包括投资协同、销售协同、管理协同。

作业协同。

研发协同和采购协同六种类型。

7. 战略经营单位——公司根据其经营业务战略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二划分成的战略经营实体。

8. 企业战略管理——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确定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并为其实现而采取一系列战略决策、实施和控制活动的动态管理过程。

9. 公司级战略——也即总体战略。

它是企业战略中的最高层次。

主要回答企业应该在那些领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便使企业长期盈利最大化问题。

涉及经营范围和资源配置等要素。

经营领域的不同,反映了各公司对自身优势与劣势以及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等环境因素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有不同的评判。

它具体包括成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收缩型战略三种,其中,成长型战略包括一体化战略和多样化战略。

10. 经营业务级战略——也叫经营业务战略或经营单位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具体化形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在行业与市场上所运用的战略,有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达成经营业务目标。

通常企业会在内部划分若干个战略经营单位,每个单位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战略。

具体包括竞争战略和合作战略,竞争战略又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

11. 职能级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如营销、财务和生产等,如何更好地为各级战略服务,从而提高组织效率。

12. 全球战略——对于一个跨国公司来说,它的全球战略既要考虑公司级战略,又要考虑经营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

同时,也要考虑到独特战略。

如与国际化进程相关的出口战略、合资战略和独资战略;与国际经营哲学相关的本国中心主义战略、他国中心主义战略、全球性战略和区域性战略。

13. 战略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他们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者、企业战略的制定者、战略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战略实施过程的监督者和结果的评估者。

战略管理者包括企业几乎所有人员,如董事会、高层管理者、各事业部经理、职能部门管理者以及专职计划人员和所有其他员工。

14. 企业使命——企业区别于其他组织而存在的原因或目的,它是对企业经营业务、愿景和目的、经营哲学与公众形象等方面的综合性描述,是战略决策的总体方向和基础前提。

它主要回答以下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我们的顾客群是谁?顾客的需要是什么?我们用什么特殊的能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如何看待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的利益?15. 企业愿景——是一个企业的员工长期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一种对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望和未来成长方向的愿景展望,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企业的战略意图。

企业愿景具有长期性和变化性。

16. 企业目的——它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

在试图实现愿景的过程中企业还会有一些相对更具体的前进方向,这些前进方向构成了企业的主要目的。

包括企业的经济目的、社会目的等多方面。

在企业中,生产、增长、获利是典型的经济目的。

通常讨论的股东利益最大化也是企业目的的一种表现。

17. 企业经营哲学——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本质性认识的高度概括,是包括企业的基础价值观、企业内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及企业共同的信仰等在内的管理哲学。

18.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它是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其他的总体印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

它通过企业理念形象、企业行为形象和企业视觉形象三个层次来体现。

19.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

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

战略目标与企业其他目标相比,具有宏观性、长期性、相对稳定性、全面性、可分性、可接受性、可检验性和可挑战性。

20. 战略规划——所谓战略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

制定战略规划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确定目标,第二阶段就是要制定这个规划,最后,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以备评估、审批。

21. 企业宗旨——从根本上定义就是企业所从事的事业。

它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作出的贡献的陈述。

企业宗旨不仅陈述了企业未来的任务,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是什么。

企业的宗旨陈述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企业形成和存在的基本目的;为实现根本目的的应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范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基本行为规则和原则。

22. 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的总称,具有唯一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否直接来区分又可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两大类。

一般环境是指能影响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企业的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比较间接。

具体环境是指能更直接地影响某个企业的微观环境。

23. 行业分析——是指根据经济学原理,综合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对行业经济的运行状况、产品生产、销售、消费、技术、行业竞争力、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等行业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发现行业运行的内在经济规律,进而进一步预测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行业分析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分析,是发现和掌握行业运行规律的必经之路,是行业内企业发展的大脑,对指导行业内企业的经营规划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4. 行业集中度——在一个行业中,若干最大企业的产出占该行业总产出的百分比。

一种典型的度量方法是四企业集中度,即最大的四家企业的产出占总产出的百分比。

绝对集中度反映一个行业得垄断程度。

根据贝恩分类法,前 4 大企业市场份额之和CR4<30 或CR8<40 为竞争型;否则为寡占型。

25.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潜在进入者进入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变换供应者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

其表现形式有重新培训业务人员;增加新设备;调整检测工具等。

转换成本会造成购买者对变换供应者进行抵制,新进入者要用大量时间和特殊服务来消除抵制。

26.退出障碍——也称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

27.进入障碍——也称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

换言之,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进入壁垒具有保护产业内已有企业的作用,也是潜在进入者成为现实进入者时必须首先克服的困难。

28.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

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

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

29.范围经济——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1、指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2、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

30.学习经验曲线——也称经验学习曲线,表示了经验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

31.战略群体——也称战略集团,是指一个产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32.企业资源——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心的投入,包括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等。

33.企业能力——企业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以实现某种生产经营目的和效益的才能或本领导。

其中,能力是指企业分配资源的效率,这些资源被有目的地整合在一起,以达到一种预想的最终状态。

34.职能分析法FJA——就是从工作活动单元职能作用的角度,对工作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分析者把工作行为单元划分为三类:(1)对人员作用;(2)对实物作用;(3)对资料(信息)的作用。

然后每一类的功能作用又按由低到高的水平划分为若干层次,最后对所分析岗位的工作功能,作出具体的评判。

用以分析非管理性工作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既适用于对简单工作的分析,也适用于对复杂性工作的分析。

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其系统性,从而为培训项目的设计提供充分的资源依据。

35.价值链——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