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概念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传统民居艺术魅力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传统民居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传统民居在各个地区的差异和特色。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民居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图片展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统民居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第二章: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性类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常见类型,如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云南丽江古城等。
分析各种类型民居的建筑特点、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类型民居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类型民居的欣赏和看法。
第三章:传统民居建筑技艺与艺术特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建筑的技艺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传统民居建筑的技艺,如木结构、砖石结构、土木结构等。
探讨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特色,如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园林景观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统民居建筑的技艺和艺术特色。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魅力。
第四章:传统民居与现代社会的融合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认识和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探讨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与改造。
分析传统民居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融合与冲突。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使学生了解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传统民居艺术魅力》教学设计
《传统民居艺术魅力》教学设计《传统民居艺术魅力》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民居艺术魅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学会欣赏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方式搜集我国传统民居图片,体验并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难点】认识种类多样的传统民居,区分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
三、教学方法展示法,讲授法。
交流合作法。
四、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多媒体器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挑选并展示一组同学老家窑洞的图片进入本节课,并对同学们提出问题“这些造型特别的建筑有什么居住优点?”“大家觉得这些朴实的窑洞外形好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由此引出板书《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二)直观感知展示福建土楼与广东开平碉楼的图片,学生们欣赏比较他们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并发言。
老师总结学生发言“福建土楼是圆形,碉楼是长方体楼式建筑”“福建土楼和碉楼在居住之外都有一定防御功能的.设计意图”它们都饱含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情。
(三)具体分析展示北京四合院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讨论“四合院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有哪些寓意”并发言。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为正房、厢房、中心院落、中门、大门组成。
四面房子都朝中心院落打开,给居住者一种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感受(四)领悟探究继续展示上海石库门、蒙古包、藏族碉楼图片,并分小组讨论,传统民居的美感来源于哪里?从造型,寓意,色彩,居住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讨论总结“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造型流畅,结合舒适性和实用性功能”(五)小组评述提供更多传统民居图片,让每个小组选出自己喜欢的民居进行小讨论,“如果让大家选择,那么你愿意住哪种民居,从多角度分析这件民居的艺术感受”讨论结束,学生推荐代表发言,老师进行总结“传统民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尊重与传承”(六)小结作业回顾本节课学到的传统民居相关知识内容。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11课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念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特点,了解有代表性的民居布局及其典型特征。
通过掌握传统民居的特点以及对典型民居解剖式的图解分析,能够从功能、特点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方面对民居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升对传统民居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欣赏传统民居,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了解其特色。
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本课内容。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民居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通过讨论和分析,概括、归纳和总结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特色,进而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民居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民居之所以美,之所以能引起当代人的共鸣,主要在于民居中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的传统。
让学生在感悟传统民居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同时,认识到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及其体现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了解民居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
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动画片《大鱼海棠》,欣赏片中的福建土楼,以学生熟悉的视角领略我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并板书课题。
(二)欣赏北京四合院分七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北京四合院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观察,结合ppt的图片资料一起赏析:北京四合院是北方院落民居的典型形式,之所以叫“四合院”,是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
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大门,关起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定义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传统民居艺术魅力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传统民居的定义与特点传统民居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概述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统民居的定义、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
展示法:展示传统民居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第二章:中国传统民居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性类型及特点。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2.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性类型: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云南丽江古城等。
各地民居的特点及其所体现的地域文化。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性类型及其特点。
展示法:展示各地民居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魅力。
第三章:民居建筑艺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居建筑艺术的基本元素及其组合方式。
培养学生对民居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民居建筑艺术的基本元素:屋顶、墙面、门窗等。
建筑艺术的组合方式:对称、和谐、层次感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居建筑艺术的基本元素及其组合方式。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观实地民居,分析其建筑艺术特点。
第四章:民居装饰艺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居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对民居装饰艺术的欣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民居装饰艺术的形式:绘画、雕塑、砖雕等。
装饰艺术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吉祥图案、民间故事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居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展示法:展示民居装饰艺术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魅力。
第五章: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当前传统民居面临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及现状。
《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包括民居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2. 民居建筑特点:包括房屋结构、布局、装饰等方面。
3. 民居艺术魅力:包括民居中的绘画、雕塑、建筑风格等。
4. 民居文化内涵:包括民居与民俗、民居与地理环境等关系。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民居模型或绘制民居图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居的定义、分类、建筑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案例,让学生感受民居的艺术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民居与民俗、民居与地理环境等关系。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民居模型或绘制民居图案,提高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民居图片、建筑特点、艺术魅力等内容。
2. 准备民居模型或图纸,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民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讲解基本知识:介绍民居的定义、分类、建筑特点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案例,让学生感受民居的艺术魅力。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探讨民居与民俗、民居与地理环境等关系。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民居模型或绘制民居图案。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民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民居的定义、分类、建筑特点等。
2. 评价学生对民居艺术魅力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课堂讨论、实践作业等方面进行。
3. 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通过实践环节的作品来进行评价。
4. 评价学生对民居与民俗、民居与地理环境等关系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来进行。
七、教学建议1. 建议在讲解民居建筑特点时,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摄影技巧的运用,能够通过摄影作品展示民居的美。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民居的定义及其特点。
2. 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及艺术特色。
3. 摄影技巧在拍摄民居时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民居建筑的摄影作品。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拍摄民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居摄影作品。
2. 准备摄影器材,如相机、三脚架等。
3. 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一些民居摄影作品,引发学生对传统民居的兴趣。
2. 讲解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内涵。
3. 分析具体的民居摄影作品,讲解摄影技巧在拍摄民居时的运用。
4.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分组拍摄民居,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摄影技巧展示民居的美。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自己拍摄的作品,讨论拍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传统民居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估学生在拍摄民居时的摄影技巧运用,如构图、光线、角度等。
3. 收集学生的摄影作品和心得体会,分析他们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民居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居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
2. 邀请摄影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摄影技巧和后期处理方法。
3. 组织学生举办民居摄影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提升审美能力和摄影技巧。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定期与学生交流,关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进展和成果。
九、教学资源:1. 利用互联网搜集更多传统民居摄影作品,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传统民居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
通过学习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可以使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2 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风格及艺术特点;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
1.3 教学内容1. 传统民居的定义与分类;2. 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风格;3. 传统民居的艺术特点。
第二章:传统民居的定义与分类2.1 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民居的定义;2. 掌握传统民居的分类。
2.2 教学内容1. 传统民居的定义;2. 传统民居的分类:客家围屋、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藏族碉房等。
2.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2. 学生分享了解的传统民居案例;3. 讨论交流,总结传统民居的特点。
第三章: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风格3.1 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风格;2. 分析不同地域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
3.2 教学内容1. 北方民居:土木结构、砖木结构;2. 南方民居:木结构、竹结构、砖木结构;3. 西北民居:土木结构、窑洞。
3.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2.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不同地域民居的建筑特点;3. 小组讨论,总结各种建筑风格的特点。
第四章:传统民居的艺术特点4.1 教学目标1. 掌握传统民居的艺术特点;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艺术的欣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艺术:布局、装饰、建筑材料等;2. 民居雕刻艺术:木雕、石雕、砖雕等;3. 民居绘画艺术:壁画、彩绘等。
4.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2.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传统民居的艺术特点;3. 小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民居艺术的欣赏心得。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1. 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2. 激发学生对传统民居艺术的研究兴趣。
5.2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课程所学内容;2. 拓展学习:参观当地传统民居,深入了解其艺术魅力。
八年级美术下册《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传统民居,运用美术术语撰写一篇分析报告,不少于500字。要求内容涵盖该民居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表现传统民居之美的艺术作品。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绘画、摄影、拼贴等。要求作品具有创意,能够体现出民居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绘画练习: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摄影等手法,创作表现传统民居之美的艺术作品。
3.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个具有传统民居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明信片、书签等。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以下要点:
1.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内涵。
2.如何运用美术术语描述和分析传统民居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民居的艺术特色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b.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描述和分析传统民居之美的能力。
c.引导学生通过创作实践,表达对传统民居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2.教学难点:
a.帮助学生把握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b.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美术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3.设计一个具有传统民居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明信片、书签、钥匙扣等。产品需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能够传递出传统民居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4.撰写一篇关于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倡议书,不少于300字。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呼吁全社会关注和传承传统民居艺术。
《11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学习主题为“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不同地域传统民居的特点、风格和艺术价值,并通过对传统民居的欣赏与探究,感受其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智慧。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中国不同地域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
2. 技能与操作:学会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分析民居的建筑艺术和美学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的欣赏与保护意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对民居特点的理解程度。
2. 作品评价:学生完成民居特征分析图或小论文,评价其内容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小组内就某一民居进行讨论,并形成小组报告,评价小组的合作能力和讨论成果。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民居的初步印象和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传统民居的定义、分类及历史背景,重点介绍不同地域民居的特色和建筑艺术。
3. 图片欣赏与分析(15分钟)展示各地区传统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艺术价值。
4. 视频观看(10分钟)播放一段关于传统民居建造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民居的建造工艺和传统文化内涵。
5. 小组活动(10分钟)小组内选择一种民居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特点并准备小组报告。
6.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民居,制作一份民居特征分析图或撰写一篇关于该民居的小论文,下节课进行展示与交流。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以便调整后续教学策略。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摄影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 学生准备摄影器材(如相机或手机)。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居的建筑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民居的了解和印象。
步骤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如布局、结构、装饰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传统民居与当地文化、自然环境的关系。
步骤三:摄影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摄影任务,要求学生拍摄具有艺术魅力的传统民居。
2. 学生分组进行摄影实践,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民居建筑。
步骤四:作品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分享拍摄心得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传统民居的艺术价值。
2. 学生谈谈自己对传统民居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运用摄影手段记录和展示传统民居的美。
3. 增强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摄影角度发现和表现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互动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讨,提高学生的摄影技巧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摄影作品、课堂表现和课后反思,评价学生在传统民居认知、摄影技巧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提升。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整理摄影作品,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展示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汉族民居、藏族民居、蒙古族民居等。
2. 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如园林、庭院、雕刻、彩绘等。
八年级美术下册《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传统民居进行研究,鼓励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所选民居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各小组进行课堂展ຫໍສະໝຸດ ,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和提问。
2.引导学生关注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考
案例中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传统民居艺术的相关问题。这种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3.小组合作促进共同成长
本案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完成研究任务。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使他们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明确小组合作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研究传统民居艺术;
3.组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将实施以下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0.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0.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
•掌握为中国传统民居注入文化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
•能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掌握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了解笔墨表现传统民居的艺术手法;•在创作中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引入本课话题。
学习环节2.分析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设计理念。
教师讲解让学生描述,出示典型建筑物和结构图示。
3.理解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内涵,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通过图片、视频、说课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
4.发现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探讨描绘传统民居的艺术表现手法。
让学生研究、感受和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表现手法,如主体结构的构成,颜色和纹饰的运用等。
5.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
可分为多个小组完成创作过程,每个小组每周呈现一次,课堂上同学们可互相交流和评价。
总结和归纳6.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和创作技巧。
加深学生对传统民居艺术魅力的理解,为后续课程提供依据。
作业1.创作出一件表现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以中国传统民居为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方式,为后续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传统文化的构成和元素表达方式,而且能够在创作中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表现出较好的艺术作品。
学生们不仅能够欣赏中国传统民居的美,而且竞争过程中有进一步地发掘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锻炼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11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欣赏、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2. 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装饰艺术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中国传统民居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
2. 准备画笔、颜料等美术用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工具进行创作。
3. 邀请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师或文化传承人进行现场讲解,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和互动性。
4. 设计课堂讨论和创作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传统民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传统民居的兴趣,并引出本课主题《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新课讲授:(1)民居的概念和种类:教师简要介绍民居的定义和种类,包括草顶、瓦顶、土木结构等不同类型。
(2)传统民居的特点:教师详细讲解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如选址、布局、空间利用、装饰等,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
(3)民居的艺术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民居在艺术方面的价值,包括造型美、色彩搭配、装饰艺术等。
(4)学生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传统民居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讲授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民居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实践活动:(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民居,亲身体验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2)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传统民居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民居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民居的定义和分类2. 我国主要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3. 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魅力4. 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5. 传统民居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传统民居的定义、分类、特点及艺术魅力。
2. 教学难点:传统民居建筑的工艺技术和保护与传承。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民居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传统民居建筑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传统民居建筑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 准备模型制作材料,如纸板、木棒等。
3.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传统民居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1)讲解传统民居的定义和分类。
(2)分析我国主要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如客家围屋、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等。
(3)探讨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魅力,如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等。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传统民居建筑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其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传统民居建筑在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传统民居建筑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图纸。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如有无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美术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美术教案一、传统民居的概述1.1 什么是传统民居1.2 传统民居的分类1.3 传统民居的特点二、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2.1 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融合2.2 传统民居的布局和空间设计2.3 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2.4 传统民居的装饰和细节处理三、传统民居的艺术价值3.1 传统民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2 传统民居的审美价值3.3 传统民居的生态价值3.4 传统民居对现代建筑的启示四、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4.1 传统民居的风格与绘画技法的结合4.2 传统民居的色彩与绘画表现的关系4.3 传统民居的装饰元素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4.4 传统民居的线条与结构在立体造型中的应用五、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体现的案例分析5.1 北京胡同与四合院5.2 湖南土楼5.3 四川木构建筑5.4 福建厦门民居六、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的保护与传承6.1 传统民居的保护意义和现状6.2 传统民居的保护方法和策略6.3 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创新七、结语以上是对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的探讨和教案的详细梳理,通过深入了解传统民居的概念、特点、布局、装饰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将传统民居的艺术元素应用到美术教育中。
传统民居不仅具有美丽的建筑形式和装饰细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绘画技法、手工制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同时,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通过学习和传播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我们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传统民居的概述2. 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3. 传统民居的艺术形式4. 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5. 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民居的概述、建筑特点、艺术形式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统民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等话题进行讨论。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或制作传统民居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准备关于传统民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讲解和展示。
2. 教材:准备相关传统民居的教材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3. 材料:准备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供学生动手操作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传统民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传统民居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传统民居的概述、建筑特点、艺术形式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传统民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4. 讨论:组织学生就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等话题进行讨论。
5.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或制作传统民居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包括传统民居模型的制作和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民居,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民居的魅力。
10.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0.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能够运用线条、构图和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运用美术语言表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现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美术语言表现传统民居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展示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从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分析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价值。
2.学习内容1.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分类。
2.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
3.运用美术语言表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
3.教学方法1.归纳总结法。
通过讲解和分析,归纳总结出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艺术魅力,及其在美术表现中的表现手法和要点。
2.示范演示法。
教师通过实际绘画图例,演示如何运用线条、构图和色彩等美术语言来表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
3.组织实践活动。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组织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4.教学评价通过考察学生的作品、课堂表现、参与度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1.教材•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2.多媒体教具•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具。
3.绘画用具•铅笔、钢笔、毛笔、色彩笔等绘画用具。
五、教学后记本次教学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艺术魅力的分析和讲解,以及实际的绘画实践,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文化自信心,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传统民居的种类及分布特点。
2. 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及艺术风格。
3. 传统民居的建筑技艺及传承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传统民居的种类、建筑特点及艺术风格。
2. 教学难点:传统民居的建筑技艺及传承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民居的魅力。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模型。
2.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联系相关民居景点。
3. 准备教案、课件及学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幅美丽传统的民居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我国传统民居的种类、建筑特点及艺术风格,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民居的特点。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收集到的民居资料,总结出各种民居的建筑特点。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及其传承意义。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传统民居建筑图纸。
2. 调查了解身边的传统民居,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程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传统民居,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民居的魅力,进一步了解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及艺术风格。
十、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及实践活动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学生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后的报告质量和分析能力。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定义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民居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传统民居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民居在我国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3. 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介绍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传统民居的定义、特点及文化价值。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章节二:汉族民居建筑风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居的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汉族民居建筑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汉族民居的建筑特点2. 汉族民居的艺术风格3. 典型汉族民居建筑案例介绍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汉族民居建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特点与风格。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汉族民居建筑案例,讲解其设计理念与艺术价值。
章节三:少数民族民居建筑风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民居的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少数民族民居的建筑特点2. 少数民族民居的艺术风格3. 典型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案例介绍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特点与风格。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案例,讲解其设计理念与艺术价值。
章节四:传统民居建筑技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建筑的技艺特点及其传承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建筑技艺的兴趣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技艺2. 传统民居建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3. 典型传统民居建筑技艺案例介绍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技艺及其传承意义。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民居建筑,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筑技艺。
章节五: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保护现状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传统民居的保护现状2. 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3. 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措施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传统民居的保护现状及其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念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特点,了解有代表性地民居布局及其典型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探究本课内容。
通过小组探究来了解民居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民居之所以美,在于民居中蕴涵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的传统。
让学生在感悟传统民居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同时,认识到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及其体现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了解民居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欣赏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传统民居的图片。
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思考问题:什么是传统民居,它有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中国传统民居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优秀的文化遗产。
与宫廷、府邸建筑相比,传统民居承载了更多与平常百姓相关的信息。
它的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
(二)新课教学
北京四合院
1、展示北京四合院的图片。
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北京四合院整体布局及细节部分。
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四合院的各组成部分名称,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四合院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如所谓四合院,“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风格。
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四合院体量特点及形成原因
体量是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
相比皖南民居的高大、福建土楼的雄伟,北京四合院在体量上变化轻微,房屋更加低平。
问:为什么北京四合院相对低平?
教师归纳小结:(1)自然原因:北京的冬天比较寒冷,低矮的房屋会让阳光更多地照射进院落,良好的采光会让房间温度升高。
(2)等级原因:北京作为古都,天子脚下等级制度严格,相传平民百姓的屋顶不能高过金銮殿的台阶。
3、北京四合院的布局是怎样的?
学生自主探究。
(轴对称)
4、北京四合院的色调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灰色调)
福建土楼
1、福建土楼的简介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
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观察图片,思考福建土楼与北京四合院在体量、开窗、布局、功能等方面的不同。
3、欣赏不同形状的福建土楼。
皖南民居
1、皖南民间简介
皖南民居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以徽州风格和淮扬风格为代表。
它既不是亭榭台阁,也不像门罩楼牌,而是垒砌于山墙之上的“超凡脱俗”。
它构造简洁,线条流畅,黑白强烈,泾渭分明,鬼斧神工,寓意深长,格调既揉阳春白雪的高雅,又积下里巴人的恬淡,是徽文化情愫积淀最形象的载体之一。
宏村、西递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皖南民居建筑特色
(1)、深院高墙
皖南民居的建筑特色有很多,其中深院高墙是皖南民居共有的特色之一。
皖南民居通常为单体结构,每一栋民居通常有两层至三层。
如此高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受人多地少的限制。
(2)、粉墙黛瓦
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
如此强烈的黑白对比是皖南民居典型的色调,更成为人们脑中对皖南民居的印象。
万绿丛中,错落有致、疏密有序、黑白对比强烈的皖南民居,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3)、马头墙
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名跌落山墙。
马头墙之作用
徽州民居的墙体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名称 福建土楼 北京四合院 体量与布局 高大、雄伟。
外形多样,有圆形、方形和许多种变形。
建筑低平。
一般都沿中轴对称布局。
开窗 开窗少,且窗户距离地面较高。
开窗多,离地面较低。
材料 粘质土、小石子、石灰、木条等 砖、木材等 功能 聚族而居、防御 居住
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
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
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
4、天井——四水归堂
徽州人常说:“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
”徽州民居往往在进门之后便是天井,天井就是徽州大院中间的一个天然“天窗”,由四面屋顶、屋檐围成。
因为所有的屋顶都是向院内倾斜的,下雨的时候,雨水会从四角的天空飞流而下,这就是有名的“四水归堂”说法。
“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外流”,反映了徽州人单门独户、一心聚财的心理。
蒙古包
1、蒙古包的简介
蒙古包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且据记载,最迟在汉代,北方游牧民族就有了现在这样的蒙古包。
蒙古包的“包”字是“家”“屋”的意思,俗称为蒙古包,逐渐就延用下来。
2、蒙古包的建筑特色
(1)简单而快捷的迁徙
(2)结构简单
(3)室内精美,色彩艳丽
藏族碉房
1、藏族碉房的简介
藏族民居的主要形式是碉房(或石块砌筑,或乱石堆砌,或土砖砌筑,或土石混合,或生土浇捣,坚固结实,厚重保温,而且形似碉堡的房子,一般高三至四层)。
因日照多、辐射强、大风多、温差大,气候较为寒冷、干燥,决定了其特定的形式,具有坚固、安全、防寒的特点。
2、藏族碉房的结构特点
(1)多建成两到三层的楼房形式,富商甚至建到五层,所以也称碉楼。
(2)平面大多以柱网为单元进行组合,构成方形居室,一般是外部为一大间,内套两小间,层高较低,错开的房间形成错落有致的浑厚造型。
(3)碉房外观为方形,整体呈下大上小的形式。
(4)阳台处在与屋顶接近的向阳位置,休息或作家务用。
阳台与房间相连的一面墙,墙体为通敞透亮形式,利于通风。
(5)墙体由土和石块混合砌筑而成,防御性很强。
3、它有些什么功能呢?
功能划分:顶层——经堂或者客房
二层——家人主要活动场所
底层——饲养牲畜
4、欣赏藏族碉房
七、课堂小结
每个地域的民居都体现着先人生存的智慧、传统的风水思想,甚至还有古人对于人生的期望和理解。
当地独特的文化和韵味也包含其中。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细细地品味民居的味道,看着这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民居,就好像见到了那里的水土和那里的人。
八、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寻找家乡典型的老民宅,说说它们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