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省略句

合集下载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完美优质文档省略句式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完美优质文档省略句式

主要类型
4、省略介词
二、当句子中表明处所的名词短语中 含有“上”“中”“下”或“侧”等方位 名词时,前面的介词往往被省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主要类型
4、省略介词
三、当动宾短语的后面有表示处所或 表示其涉及对象的名词紧跟时,常常省略 介词。主谓短语的后面有表示处所的名词 紧跟的话,也常常省略介词。
主要形式
1、省略主语
(3)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此,代前
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
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 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为病句,可是在 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
主要形式
1、省略主语
主要形式
3、省略宾语
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 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 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 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 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在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 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
主要类型
3、省略宾语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 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 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
主要类型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投(之)以骨”《狼》
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 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
主要类型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略介词
一、当谓语动词的后面有表示处所的 名词(含名词短语)紧跟时,动词和处所 名词不具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动词后 常常省略介词“于”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语句表达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语句表达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书接上回,我们今天来学一学语句表达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省略句式】一、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1、承前省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2、蒙后省例: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3、自述省例:(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柳宗元《愚溪诗自序》4、对话省例:(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孟子·梁惠王下》二、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三、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四、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例: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左传.肴之战》②屠惧,投(之)以骨。

——蒲松龄《狼》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司马迁《鸿门宴》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6、分句的省略例: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答案:选D。

如有疑问,详细解析请扫二维码(可放置二维码)。

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省略句知识点归纳

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省略句知识点归纳

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省略句知识点归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初三语文文言文省略句知识点归纳省略句。

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省略谓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宾语“几何”前面省略谓语“有”,译时要补上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宾语“大雨”前面省略了谓语“下”,译时要补上省略宾语。

a省略介词宾语,承上省略宾语“之”,代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吴广以为然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士卒都为用者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君与具来b省略动词宾语。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上使外将兵省略量词.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斗二男新战死省略介词。

a省略“于”。

屠乃奔倚其下则题名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省略“自”,可译为“从”。

〔自〕潭西南而望5.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

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何以”。

例:何以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文言文的省略句式

文言文的省略句式

文言文的省略句式1. 文言文省略句多少种类型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之一。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主语省略省略主语有承接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例如:①旦日,客从外来,(我)与(客)坐谈。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二、谓语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左转·曹判论战》)译文: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三、省略宾语。

(1)有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沈括《活板》)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司马迁《鸿门宴》)(2)有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竖子不足与()谋。

(同上)四、省略介词。

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例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2. 文言句式,省略句要怎么判断非我也,是兵也是判断句没错,但是不知道同学觉得哪里省略了?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详解

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详解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详解
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详解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

(《狼》)
 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

(《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二(个)男新战死。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各题型分析
 默写古诗文这一块大致有以下几种题型:。

关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关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关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第1篇:关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1.省主语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

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

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

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

(《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宾语的省略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

“尉剑挺,广起,夺而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分析复习也要有章法,挑重点复习才是关键,20xx高考如何复习一直都是学生们关注的话题,小编整理了20xx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希望为大家提供服务。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头戏,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它有省略的成分,如果你不知道它省略了什么成分,就不能真正读懂文言文。

在考试中,文言文省略常出现在翻译中,翻译时没补出省略部分,否则就得扣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文言文中在哪些地方会出现省略情况,供广大考试参考。

1.省主语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

68 个初中文言文省略句

68 个初中文言文省略句

68 个初中文言文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

对于原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一般应将其补充出来,需要做到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以下整理出的是初中课内文言文里所有的省略句。

七年级(上)《童趣》1.夏蚊成雷,(我)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省略主语“我”)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的蚊子),果然(成了)鹤也(省略主语中心语“蚊子”和谓语“成了”)3.(我)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之)以烟(省略主语“我”和宾语“之”)4.一日,(我)见二虫斗(于)草间(省略主语“我”和介词“于”)5.(我)神定,捉虾蟆,鞭(之)数十,驱之别院(省略主语“我”;省略宾语“之”,“之”指代“癞蛤蟆”)《<论语>十二章》6.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省略介词宾语“之”,“之”指代“温故而知新的人”)7.由,(我)诲女知之乎(省略主语“我”)8.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指代自己)9.(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了动词“择”)《山市》10.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于)楼上(省略介词“于”)11.(他们)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省略主语“他们”)《<世说新语>两则》12.(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主语)13.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省略介词“于”)14.(家君)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省略主语)《河中石兽》15.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在”)16.求之(于)地中(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向”)17.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省略宾语“之”)七年级(下)《伤仲永》18.不使(之)学/令(其)作诗(均省略宾语)《木兰诗》19.愿为(此)市鞍马(省略介词宾语)《孙权劝学》20.肃遂拜(于)蒙母(省略介词“于”)《狼》21.场主积薪“于”其中(省略介词“于”)22.盖以(之)诱敌(省略介词宾语)23.投(之)以骨(省略宾语)八年级(上)《桃花源记》24.(桃源人)见渔人,(桃源人)乃大惊,(桃源人)问(渔人)所从来。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说起初中文言文啊,这其中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不少,今儿咱就专门来聊聊文言文句式中的省略句。

想当年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开始接触文言文,那叫一个头大!什么实词、虚词、句式,感觉就像一团乱麻。

尤其是这省略句,更是让我晕头转向。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其实它也没那么可怕,反而还挺有趣的。

就说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讲《桃花源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这里面“便要还家”就省略了主语“村中人”。

老师让我们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桃花源里的村民们看到渔人这个“外来客”,惊讶之余热情地邀请他回家,那种淳朴和热情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我当时就在想,要是不把这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还真体会不到村民们的那份热切呢!还有《口技》里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也省略了谓语动词。

您想想,要是完整地说“有一桌、有一椅、有一扇、有一抚尺而已”,是不是就显得啰嗦了?可这么一省略,简洁明了,还特别有节奏感,仿佛那些简单的道具一下子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再比如《狼》中的“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这里面“顾野有麦场”就省略了介词“于”,应该是“顾野于有麦场”。

想象一下那个屠夫在紧张万分的时候,猛然看到野外有个麦场,那一瞬间的惊喜和希望,要是不理解这省略的部分,可能就感受不那么真切啦。

有一回,我自己做文言文的阅读练习,遇到一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我当时愣是没反应过来这里省略了主语“蛇”,还在那儿绞尽脑汁地想,这到底是啥东西黑质白章呀?等看了答案才恍然大悟,自己拍着脑袋直后悔,怎么就没看出来呢!通过这些例子,我发现理解省略句就像是解谜一样。

你得根据上下文,把那些被省略掉的部分给找出来,才能真正明白古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且这找的过程还挺有意思的,就好像你穿越回古代,和古人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你得努力去理解他们的心思,猜测他们没说出来的话。

文言文省略句

文言文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解析: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书中的异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语言成分。

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补出。

主要有:1、省略主语a承前省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

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b 蒙后省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

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c对话省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

(《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 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组合在一起, 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组合在一起,固 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 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较为固定的语法 意义。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 意义。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对快速、 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 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整理如下: 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整理如下:
Hale Waihona Puke 1.“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 . 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的办 ”“无从 的办 ”“无法 无法” 法”“无法”。
• • • • • • • •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成江海。 成江海。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②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2.“……,抑……” 译为“是……,还是 . , ” 译为“ ,还是……” ” 或“……,或者 ,或者……”。 ”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 有所”译为“ 的 人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 辟也。 辟也。 4.“无所” 译为“没有 . 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的 人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 死。
• 21.“(而)况……乎”译为“何况 . 而况 乎 译为“何况……呢?”或“又何 呢 况……呢?” 呢 •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22.“安能”“何能”“何得”一般译为“怎么能”。 ”“何能”“何得 . 安能”“何能”“何得”一般译为“怎么能” •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②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23 . “何(奚)……为?”“ 奚以 奚以……为?”(“为” 为 为 是表反问的语气词)。 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 是表反问的语气词)。 译为“哪儿用得着 呢 干什么呢” “要……干什么呢” 干什么呢 • 例: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九万里而南为? • 24.“岂(顾)……哉(乎)?”、“独…… “ 哉 )?” ”“宁 哉?”“宁……乎”可翻译为“难道 乎 可翻译为“难道……吗? 吗 • ①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精心整理了《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希望您能有所收获,祝考生们考试取得好成绩。

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的更新!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一增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019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三峡》《短文两篇》《与朱元思书》

2019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三峡》《短文两篇》《与朱元思书》

9.《朱元思书》中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极快,本文中与此相 似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0.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 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11.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 “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的 渔者歌唱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情景已是一去不复 返了。
飞漱其间
以:
不以疾也

六、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2.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到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 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4.泪沾裳 古义:古人的下衣 今义:衣服 5.不以疾也 古义:快 今义:疾病
三 峡
郦道元
一、文学常识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 北魏时期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散文 家、地理学家。《水经注》记录了一千多 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 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 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颇具特 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 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 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 热爱和赞美。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小编精心整理了《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希望您能有所收获,祝考生们考试取得好成绩。

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的更新!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一增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详解之省略句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详解之省略句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详解之省略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句中省略了介词“于”。

又如:“赐之彘肩。

”句中省略了介词“以”。

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省略句
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省略主语
例: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我)还自扬州——《伤仲永》
(他们)见余,大喜曰——《湖心亭看雪》
(高山)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余)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溪泉)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守丞死,(起义军)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殿下)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吾)由是感激——《出师表》
(子)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此人)必为有窃疾也——《公输》
(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二)省略谓语
例: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三)省略宾语
例:
问(之)所从来——《桃花源记》
便要(之)还家——《桃花源记》
使(之,身子)与台齐——《童趣》
能够(之)为师矣——《论语》十则
愿为(此)市鞍马——《木兰诗》
投(之)以骨——《狼》
日光下澈(潭水)——《小石潭记》
醒能述(之)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上使(之)外将兵——《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用者——《陈涉世家》
独守丞与(之)战谯门中——《陈涉世家》
与(之)俱来——《隆中对》
将以(之)攻宋——《公输》
货恶其弃(之)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四)省略介词“于”
例:
场主集薪(于,在)其中——《狼》
吾既已言之(于,对)王矣——《公输》
驱之(于)别院——《童趣》
与同人饮(于)楼上——《山市》
彼其受之(于)天也——《伤仲永》
予独爱莲之出(于,从)淤泥而不染,濯(于,在)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各隐(于,在)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饮食百物皆倍穹(于,比)常时——《观潮》
急湍甚(于,比)箭。

——《与朱元思书》
寓(于,在)逆旅——《送东阳马生序》
坐(于,在)潭上——《小石潭记》
得之(于,在)心而寓之(于,在)酒也——《醉翁亭记》
独守丞与战(于,在)谯门中——《陈涉世家》
然足下卜之(于,向)鬼乎——《陈涉世家》
一厝(于,在)朔东,一厝(于,在)雍南——《愚公移山》
(五)省略量词
古汉语中,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表数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词。

例:
船头坐三(个)人——《核舟记》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辩斗——《两小儿辩日》
一(个)男附书至,二(个)男新战死——《石壕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