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分析排查制度
街道舆情排查工作方案
街道舆情排查工作方案一、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舆情监测和排查工作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特别是在城市街道管理中,舆情排查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街道舆情排查工作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背景分析。
街道舆情排查工作是指对社会上涉及到街道管理的各类舆情信息进行全面、及时、准确地搜集、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社会上的热点、焦点事件,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
舆情排查工作的开展对于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工作目标。
1. 提高舆情监测和排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2. 建立健全舆情排查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 加强对街道舆情的分析和评估,为街道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4. 做好对重大舆情事件的处置和应急处理工作。
四、工作内容。
1. 建立舆情排查工作团队,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2. 搜集各类舆情信息,包括媒体报道、网络信息、市民投诉等。
3. 对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形成舆情报告。
4. 及时向街道领导汇报舆情信息,为决策提供参考。
5. 对重大舆情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危机公关工作。
五、工作流程。
1. 搜集舆情信息,通过各类媒体、网络平台、市民举报等渠道,搜集与街道管理相关的舆情信息。
2. 分类整理,对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包括事件性质、影响范围、舆情趋势等。
3. 舆情分析,对整理后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舆情报告,包括事件的原因、影响、可能的发展趋势等。
4. 汇报决策,将舆情报告及时汇报给街道领导,为决策提供参考。
5. 应急处置,对重大舆情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危机公关工作,保障社会稳定。
六、工作保障。
1. 人员保障,建立专业的舆情排查工作团队,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2. 技术保障,利用先进的舆情监测软件和工具,提高舆情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效率。
3. 资金保障,为舆情排查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一、概述为了加强舆情监测与分析工作,提高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是指导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程序,目的在于确保舆情信息的及时获取、准确分析和有效应对,保障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二、任务与职责1. 舆情信息获取(1)负责开展舆情信息的专题调研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获取与组织相关的舆情信息。
(2)建立舆情信息采集网络,定期收集与组织有关的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渠道的舆情信息。
(3)建立舆情信息收集与分析数据库,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存档。
(4)建立舆情信息筛选机制,对获取的舆情信息进行初步筛选,提取与组织关键词相关的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实用性。
2. 舆情信息分析(1)建立舆情信息分析方法和模型,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并形成相关报告。
(2)定期发布舆情分析报告,包括舆情发展趋势、影响因素、风险预警和处理建议。
(3)参与舆情信息分析的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专业知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舆情应对与管理(1)根据舆情信息分析报告,制定相应的舆情应对措施和危机管理预案。
(2)负责组织舆情危机处理工作,保证舆情信息应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建立舆情信息管理制度,明确信息的保密和公开原则,确保舆情信息的管理安全。
4. 舆情信息反馈与发布(1)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反馈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情况。
(2)负责组织舆情信息的发布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3)建立舆情信息发布渠道,包括内部通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提高信息传递效果和影响力。
三、工作流程1. 舆情信息获取流程(1)设立舆情信息获取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2)制定舆情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渠道,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收集系统。
(3)定期进行舆情信息采集和整理,确保及时把握舆情动态。
2. 舆情信息分析流程(1)成立舆情信息分析小组,由专业人员负责分析和研判舆情信息。
学校舆情排查化解制度
为加强学校舆情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内部和外部舆情动态,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舆情事件,维护学校稳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
1. 成立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舆情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舆情监测、分析、处置和报送等工作。
三、舆情排查
1. 舆情监测: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对学校内部和外部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引发舆情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 舆情分析:对监测到的舆情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评估其可能对学校造成的影响。
3. 舆情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向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舆情监测、分析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四、舆情化解
1. 预防化解:针对可能引发舆情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提前介入、积极引导、正面宣传等措施,预防舆情发生。
2. 应急处置:发生舆情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处置。
3. 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误解和猜疑。
4. 依法依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妥善处理舆情事件。
五、责任追究
1. 对舆情排查不力、处置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对恶意炒作、捏造事实、扰乱学校正常秩序的,将依法予以处理。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
3. 学校其他相关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制度范本
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提高消防舆情应对能力,确保消防行业的稳定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全面排查、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
第三条各级消防部门、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流程,确保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四条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应涵盖网络、媒体、社会等多个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发的消防舆情风险。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各级消防部门应设立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机构,明确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
第六条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机构应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二)组织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消防舆情风险;(三)组织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培训和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应对消防舆情风险的能力;(四)定期总结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三、排查内容与方法第七条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内容应包括:(一)消防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消防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三)消防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情况;(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五)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的开展情况;(六)其他可能引发消防舆情风险的因素。
第八条消防舆情风险排查方法应包括:(一)定期检查:按照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计划,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等进行检查;(二)专项检查:针对重点领域、重要场所、重大活动等开展专项检查;(三)随机抽查:通过随机抽查,了解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四)舆情监测: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监测消防舆情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排查结果处理第九条消防舆情风险排查发现的问题应按照“五定”原则(定责任、定措施、定期限、定资金、定落实人)进行整改。
第十条对消防舆情风险排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立即报告上级消防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某单位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2篇)
某单位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一、总体目标本单位的舆情信息工作旨在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公众对本单位的态度和舆情动态,帮助本单位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舆情事件,维护单位声誉和形象。
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二、工作职责1. 舆情信息收集:负责收集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论坛等各渠道的舆情信息,建立信息采集、筛选、整理和分析的机制,确保舆情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 舆情信息分析:对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公众对本单位的关注点、诉求和评价,并形成详实的舆情报告。
3. 舆情事件跟踪:跟踪重要舆情事件的动态发展,及时更新舆情报告,并向相关部门提供全面的情报支持。
4. 危机公关处理:对于可能影响单位声誉和形象的舆情事件,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危机公关处理,提供科学的舆情应对方案。
5. 舆情信息发布:负责编写和发布单位的舆情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单位的信息透明度和公信力。
6. 舆情管理培训:组织舆情管理培训,提高各部门对舆情信息工作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形成全员参与的舆情管理体系。
7. 舆情信息储备:建立舆情信息储备库,储存重要舆情信息和应对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三、工作流程1. 舆情信息搜集:负责收集各种舆情信息,包括主流媒体报道、社交媒体评论、网络论坛热点等。
2. 舆情信息筛选:对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提取重要信息,过滤噪音。
3. 舆情信息整理:将筛选后的舆情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归档,形成舆情数据库。
4. 舆情信息分析:对整理后的舆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公众态度和需求。
5. 舆情报告编写:根据分析结果编写舆情报告,向相关部门提供全面的舆情情报。
6. 舆情事件跟踪:跟踪重要舆情事件的动态发展,及时更新舆情报告。
7. 危机公关处理:对于可能影响单位声誉和形象的舆情事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危机公关处理,提供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案。
8. 舆情信息发布:根据需要编写和发布单位的舆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舆情信息排查工作方案
舆情信息排查工作方案1. 引言舆情信息指的是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与特定事件、人物、机构相关的信息。
舆情信息排查工作是指通过对各类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搜集与分析,了解和把握公众对于某个特定事件、人物、机构的态度和观点,从而帮助相关部门和组织制定合理应对策略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舆情信息排查工作的方案与步骤。
2. 目标与任务舆情信息排查工作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公众的意见、观点和态度,帮助相关部门和组织了解公众对特定事件、人物、机构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及时掌握并应对可能引发的负面舆情。
具体任务包括: - 收集和监测各类网络平台上的舆情信息; - 分析和评估舆情信息的影响力和传播趋势; - 组织舆情信息的分类、归档和存储; - 提供及时的舆情报告和分析,帮助决策者制定有效应对措施。
3. 工作流程舆情信息排查工作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数据收集与监测•监测各类网络平台上与目标事件、人物、机构相关的信息;•建立舆情信息搜集系统,收集信息并进行初步整理。
3.2 舆情信息初步筛选•根据舆情排查的目标和任务,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与目标无关的信息,保留与目标相关的信息。
3.3 舆情信息分析评估•对保留下来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评估舆情信息的影响力、真实性和传播趋势。
3.4 舆情信息分类与归档•根据舆情信息的内容和类型,进行分类和归档;•建立舆情信息的数据库,确保信息的存储和检索。
3.5 舆情报告和分析•根据舆情排查的需要和要求,定期或不定期提供舆情报告和分析结果;•向决策者提供专业建议,帮助制定应对措施。
4. 输入与输出舆情信息排查工作的输入主要包括: - 相关事件、人物、机构的信息和背景资料; - 各类网络平台上的相关信息。
舆情信息排查工作的输出主要包括: - 舆情信息报告和分析结果; - 舆情信息的分类和归档结果。
5. 项目管理•指定负责人和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流程、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定期召开项目会议,评估和协调工作进展;•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校园应对舆情的预警与排查机制
校园应对舆情的预警与排查机制引言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校园舆情也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变。
负面舆论的扩散可能会对学校的声誉、师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与排查机制,对于维护校园稳定和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校园应对舆情的预警与排查机制,以便学校能够及时发现、评估和处理潜在的舆情风险,从而有效避免或减轻负面舆论对校园造成的影响。
预警机制1. 舆情监测- 建立舆情监测团队:学校应组建一支专业的舆情监测团队,负责日常监测校园相关舆情。
建立舆情监测团队:学校应组建一支专业的舆情监测团队,负责日常监测校园相关舆情。
- 利用技术工具:采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对社交媒体、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捕捉相关信息。
利用技术工具:采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对社交媒体、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捕捉相关信息。
2. 信息识别与评估- 制定信息评估标准:明确界定何为负面信息,如何评估信息的严重程度等。
制定信息评估标准:明确界定何为负面信息,如何评估信息的严重程度等。
- 信息分类与等级划分:根据信息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不同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信息分类与等级划分:根据信息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不同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 预警信号发布- 建立预警体系:当监测到负面舆情时,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建立预警体系:当监测到负面舆情时,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 预警信号分级:根据舆情等级,采用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以示区分。
预警信号分级:根据舆情等级,采用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以示区分。
排查机制1. 舆情调查- 组建调查团队:针对已发生的舆情,学校应迅速组建专门的调查团队,进行深入调查。
组建调查团队:针对已发生的舆情,学校应迅速组建专门的调查团队,进行深入调查。
- 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结合线上和线下调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文(二篇)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舆情信息工作是指针对社会舆论中涉及组织或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应对的工作。
舆情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及时应对对组织的声誉和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加强组织内的舆情信息管理,制定舆情信息工作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舆情信息工作流程,提高信息收集和应对的效率,增强组织的危机应对能力。
二、舆情信息工作的目标1. 准确把握社会舆论和媒体关注度,及时掌握有关组织的动态信息;2. 分析和评估舆情信息的内容、趋势和影响,并及时向组织领导提供相关报告和建议;3. 建立健全应对舆情信息的机制和流程,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应对;4. 提高组织的声誉和形象,确保舆情信息对组织的影响最小化。
三、舆情信息工作的职责与权限1. 收集与监测:1.1 制定舆情信息统一收集和监测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1.2 收集、整理并分类存档相关的舆情信息;1.3 协助相关部门建立舆情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并进行定期更新;1.4 维护舆情信息收集工具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的及时采集。
2. 分析与评估:2.1 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舆情信息的趋势和影响;2.2 提供权威的舆情信息报告和分析,定期向组织领导汇报;2.3 进行舆情信息的研究,为组织的决策提供参考;2.4 建立舆情信息的风险评估模型,及时预警潜在的舆情风险。
3. 应对与发布:3.1 依据舆情信息的内容和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3.2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对外应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3.3 协调媒体关系,发布正面的舆情信息,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3.4 跟踪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舆情信息工作的流程1. 收集与监测的流程:1.1 制定舆情信息收集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1.2 设立相关的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和监测系统;1.3 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档;1.4 定期更新舆情信息数据库,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分析与评估的流程:2.1 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舆情信息的趋势和影响;2.2 编写舆情信息报告和分析,并定期向组织领导汇报;2.3 进行舆情信息的研究,为组织的决策提供参考;2.4 建立舆情信息的风险评估模型,及时预警潜在的舆情风险。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国舆情信息工作,提高舆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报送和应用水平,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舆情信息工作是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分析社会舆论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政府相关部门报送舆情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提供参考。
第三条舆情信息工作应遵循客观、真实、及时、准确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
第四条舆情信息工作应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收集、处理、分析、报送和应用机制,形成舆情信息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设立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和监督舆情信息工作。
第六条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舆情信息工作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舆情信息工作办公室应设立舆情信息员岗位,负责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工作。
第三章舆情信息收集第八条舆情信息收集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群众来信来访等。
第九条舆情信息员应定期浏览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收集与政府工作相关的舆论信息。
第十条舆情信息员应关注重要会议、活动、政策等,收集相关的舆论信息。
第十一条舆情信息员应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收集群众来信来访中的舆论信息。
第四章舆情信息处理第十二条舆情信息处理是指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分类和分析的过程。
第十三条舆情信息员应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无关、重复、虚假等信息。
第十四条舆情信息员应对筛选后的舆情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形成舆情信息报告。
第十五条舆情信息员应对舆情信息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形成分析报告。
第五章舆情信息报送第十六条舆情信息报送是指将处理和分析后的舆情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政府相关部门报送的过程。
第十七条舆情信息员应根据舆情信息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及时向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报送舆情信息。
第十八条舆情信息员应根据舆情信息的内容和性质,向政府相关部门报送舆情信息。
学校舆情隐患排查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学校网络舆情管理,维护学校稳定和谐,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教职工及其家属,以及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舆情隐患排查、处置和上报工作。
2. 设立舆情信息监控室,负责实时监控网络舆情,发现隐患及时上报。
3. 各部门、各学院设立舆情信息员,负责本部门、本学院的舆情信息收集、报送和处置工作。
四、舆情隐患排查内容1. 网络谣言:涉及学校、师生、教职工及其家属的谣言信息。
2. 网络攻击:针对学校、师生、教职工及其家属的网络攻击行为。
3. 网络暴力:针对学校、师生、教职工及其家属的网络暴力行为。
4. 网络诈骗:涉及学校、师生、教职工及其家属的网络诈骗行为。
5. 其他可能损害学校声誉、损害师生权益的网络舆情。
五、舆情隐患排查程序1. 舆情信息监控室负责实时监控网络舆情,发现隐患信息后,立即上报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
2. 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接到隐患信息后,组织相关部门、学院进行核实、评估,确定隐患等级。
3. 根据隐患等级,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一般隐患由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处置;重大隐患由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置。
4. 处置完成后,相关部门、学院将处置结果上报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总结。
六、舆情隐患排查要求1. 各部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舆情隐患排查工作,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2. 舆情信息员要充分发挥作用,及时收集、报送舆情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3. 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与各部门、各学院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4. 学校将定期对舆情隐患排查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校舆情应对处置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
学校舆情应对处置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形成速度越来越快,学校舆情管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学校舆情的处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护校园稳定、正面形象和学校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舆情应对处置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以确保舆情应对工作的高效、及时和科学。
一、建立舆情排查与化解工作的联动机制在学校舆情应对工作中,排查与化解是重要的环节。
首先,学校应建立起一个舆情排查的工作机制。
通过定期展开舆情排查工作,收集和掌握学生、教职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对学校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发现和掌握校园内的潜在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化解。
其次,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舆情化解的机制。
一旦发现舆情问题,学校应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措施展开舆情处理工作,切实解决问题,化解危机,保护学校的正面形象和声誉。
二、建立舆情应对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面对舆情,学校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
首先,学校应建立起一个舆情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分析系统。
通过对舆情信息源的收集和整理,深入分析和研判舆情的风险和危害程度,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为舆情应对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其次,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舆情应对的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发现舆情问题,学校应立即成立应对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和任务,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及时传递解决信息,防止舆情蔓延。
三、建立舆情应对工作的反馈机制舆情应对工作的反馈机制对于学校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校应建立起一个舆情应对后评估和总结的机制。
在舆情危机处理结束后,及时对整个舆情应对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舆情应对工作提供指导。
其次,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舆情应对工作的学习分享机制。
通过定期组织舆情应对经验的分享和交流,促进学校舆情应对工作的学习与进步,提高团队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舆情应对工作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学校舆情应对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协作和配合才能够顺利开展。
某单位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4篇)
某单位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为了深入贯彻_____、____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办人民满意学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制定社会舆情信息收集工作制度。
一、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戎斌副组长:陆廷坤组员:各班班主任二、工作重点1、加强社会舆情的收集报送。
社会舆情包括公众对学校的认训或看法,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图书等媒体反映出来的舆论动态,互联网及手机短信等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等。
收集报送社会舆情的主要内容是。
学生、家长、社区对文武实验学校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的思想反映;对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思想反映;教育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深化教育改革中部分老师思想上产生的模糊认识和疑虑、困惑;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教育教学、师德表现中产生的不良事件的思想反映。
2、加强本校各类活动情况的收集报送。
主要包括。
贯彻落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进展情况;开展师德教育、学生活动、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创新深化课改工作的经验、做法,尤其是特色性工作和亮点;学生、教师、学校获得的重大成绩或奖项等。
3、加强舆情信息的回复反馈。
内容主要包括。
讨论回复学生、家长、社区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舆情动向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针对舆情信息中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关措施,开展系列活动,进行整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提升办学质量。
三、工作机制1、建立社会舆情信息工作责任机制。
为保证信息灵敏高效,重点建设三个网络:(1)领导小组工作网。
制定舆情信息工作考核办法,管理信息报送、舆情反馈等相关工作。
(2)信息报送工作网。
设立信息报送员,收集相关信息与图片资料;设立摄影专管员,负责各项活动照片的拍摄、梳理、汇总、上传工作;各部门、各条线要确定资料信息员,每次活动安排一位教师写一篇活动信息报道。
(3)舆情信息工作网。
设立舆情信息专管员,负责收集相关舆情信息,上报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协同做好回复与整改工作。
舆情监测和处理管理制度
舆情监测和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做好企业舆情监测和处理工作,及时取得社会舆情动态,保护企业声誉,维护企业利益,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员工。
第三条定义1.舆情监测:指对社会范围内涉及本企业及相关利益方的舆情进行实时、准确、全面及时的监测和分析。
2.舆情处理:指对发现的负面舆情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回应和处理。
3.舆情报告:指舆情监测和处理工作完成后形成的报告,包含舆情监测结果、分析和处理情况。
第二章舆情监测管理第四条部门职责1.舆情监测部门负责建立、维护和更新舆情监测系统,定期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并及时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汇报。
第五条舆情信息收集1.舆情监测部门应建立舆情信息来源渠道,并定期收集国内外重要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的相关信息。
2.舆情监测部门应建立舆情信息分类体系,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六条舆情信息分析1.舆情监测部门应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舆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供应分析报告。
2.舆情监测部门应当加强舆情信息的跟踪和分析,对紧要舆情进行趋势研究和猜测,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第七条舆情报告发布1.舆情监测部门负责定期编制舆情报告,并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发布,报告内容包含舆情监测结果、分析和处理情况。
第三章舆情处理管理第八条负面舆情收集和评估1.各部门应及时将发现的负面舆情上报舆情监测部门,并供应相关信息和背景资料。
2.舆情监测部门收到负面舆情后,应立刻进行评估,确定舆情的真实性、影响范围和情况紧急程度。
第九条负面舆情回应1.负面舆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依据舆情监测部门的评估结果,订立应对策略,并及时回应舆情。
2.在回应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保持沟通畅通,及时供应事实证据和背景信息,乐观引导舆论,维护企业声誉。
第十条舆情处理报告1.相关部门应及时编制舆情处理报告,对已处理的舆情进行总结回顾和分析,并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发布。
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
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首先,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舆情风险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产品或品牌的负面评价、争议或传播,可能导致消费者不信任、投诉增加、销售下滑等问题,进而对企业形象和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舆情风险,以便企业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化解或应对,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其次,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舆情风险评估和分析、应对措施和危机管理、信息发布和回应机制、内外部沟通和协调机制等。
通过建立这些制度和流程,企业可以全面收集、分析和评估各类舆情信息,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并迅速回应和引导舆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舆情风险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第三,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的实施步骤是怎样的?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舆情监测和收集,通过利用舆情监测工具、社交媒体平台等手段,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相关的舆情信息;其次是舆情风险评估和分析,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潜在的舆情风险点;然后是制定应对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危机管理预案、舆论引导方案等;最后是实施应对和监测效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监测和评估应对效果,不断优化完善制度和流程。
第四,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的重要性和好处是什么?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舆情风险,减少负面影响,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通过建立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企业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和舆论动态,及时了解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和关注点,从而更好地调整经营策略和改进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舆情风险点排查制度是为了及时发现、评估和应对可能对企业声誉和利益造成负面影响的舆情风险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它的目的是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主要内容包括舆情监测和预警、风险评估和分析、应对措施和危机管理等。
舆情分析制度
舆情分析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舆情分析工作,及时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企业、机关团体等组织开展舆情分析的活动。
第三条舆情分析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社会舆论信息,了解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组织决策提供参考的过程。
第四条舆情分析应遵循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原则,确保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二章舆情分析组织第五条组织应设立舆情分析机构,明确舆情分析工作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第六条舆情分析机构负责制定舆情分析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等工作。
第七条舆情分析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章舆情监测第八条舆情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社会舆论信息的过程,包括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
第九条舆情监测应涵盖与组织相关的新闻、评论、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各种信息来源。
第十条舆情监测工具和手段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第四章舆情分析第十一条舆情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舆论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解读的过程,包括情感分析、趋势分析、热点分析等。
第十二条舆情分析应结合组织实际情况,关注公众关心的核心问题,找出潜在的风险和机遇。
第十三条舆情分析报告应包括舆情概况、分析结论、应对建议等内容,便于组织决策。
第五章舆情应对第十四条组织应根据舆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舆情应对策略和措施。
第十五条舆情应对应遵循积极主动、公开透明、准确权威的原则,确保组织形象和声誉的稳定。
第十六条组织应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提高舆情应对的效率和效果。
第六章舆情分析成果应用第十七条组织应充分利用舆情分析成果,为决策提供参考,优化组织管理和战略规划。
第十八条舆情分析成果应用于组织内部培训、宣传、公关等活动,提升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组织舆情分析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舆情隐患风险排查方案
舆情隐患风险排查方案1. 简介舆情隐患是指与组织相关的负面信息或潜在风险,在迅速传播与扩散的同时,对组织声誉、业务发展等方面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及时掌握和评估舆情隐患风险,制定科学有效的排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舆情隐患风险排查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2. 排查目标舆情隐患风险排查的目标是全面识别、预警和应对舆情隐患,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发现与组织相关的负面信息和潜在风险。
•快速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
•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减轻潜在威胁对组织造成的损失。
3. 排查内容舆情隐患风险排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监测舆情动态通过舆情监测工具和平台,实时追踪、监控与组织相关的舆情动态。
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媒体报道:关注各类媒体(包括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的报道,尤其关注与组织相关的负面信息。
•网络评论:监测各类网络平台的评论和讨论,发现与组织相关的舆情信息。
•公众观点:了解公众对组织的看法和态度,及时调整对策。
3.2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收集到的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和判定潜在的舆情隐患和风险。
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清洗,去除噪声和重复信息。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进行文本分析、情感分析等,准确把握舆情动态。
•影响评估:评估舆情信息对组织声誉和利益的潜在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
3.3 应对措施制定基于舆情隐患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
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预案制定:针对不同类型和等级的舆情隐患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和应对预案。
•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舆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应对。
4. 排查流程舆情隐患风险排查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4.1 收集信息•收集各类与组织相关的舆情信息,包括媒体报道、网络评论、公众观点等。
舆情内部排查方案
舆情内部排查方案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舆情监控和分析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舆情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实时了解公众对其产品、服务和品牌的看法和意见。
然而,更重要的是,舆情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机和问题,保护企业的声誉。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舆情内部排查方案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舆情内部排查方案,帮助企业从内部掌握舆情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舆情内部排查方案的重要性舆情内部排查方案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实时了解公众舆论舆情内部排查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公众对其产品、服务和品牌的看法和意见。
通过监测社交媒体、新闻媒体和网络论坛等渠道,企业可以掌握公众对其的评价和态度,从而及时采取行动来保护企业的声誉。
2.2 发现和解决潜在危机舆情内部排查方案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机和问题。
通过监测舆情信息,企业可以发现一些可能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或言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化解危机和解决问题。
2.3 提高业务决策的准确性舆情内部排查方案还可以为企业的业务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分析舆情信息,企业可以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从而调整和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舆情内部排查方案的实施步骤3.1 确定监测关键词在实施舆情内部排查方案之前,需要确定监测的关键词。
关键词应该包括与企业相关的产品、服务、品牌、高管和行业等方面。
通过监测这些关键词,企业可以了解公众对其关注点的看法和态度。
3.2 选择监测工具选择适合的舆情监测工具是实施舆情内部排查方案的关键一步。
市场上有许多舆情监测工具可供选择,如社交媒体监测工具、新闻媒体监测工具和网络论坛监测工具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3.3 设置监测频率和范围设置监测频率和范围是舆情内部排查方案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监测频率应根据企业的需求来确定,可以是每日、每周或每月。
企业舆情风险排查方案
企业舆情风险排查方案一、背景在当今社会,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传播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避免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及广大网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积极地传递自己的企业文化形象和经营理念,获取用户信任,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等。
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复杂,企业也面临着舆情风险的挑战,比如公众对企业产品的抱怨、员工的负面评价、媒体举报等,这些舆情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一套舆情风险排查方案,对网民和员工的言论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负面舆情,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形象和利益,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和处理效率。
二、方案内容1. 对企业舆情风险进行预警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预警系统,对涉及到企业产品、品牌和员工等话题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网络和媒体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对任何一条涉及到企业品牌、产品质量和员工管理等话题的言论进行监视和预警。
当出现舆情风险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跟进处理,避免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
2. 建立舆情信息处理流程企业应建立全面的舆情信息处理流程,明确舆情信息的来源、识别、分类、反馈以及处理等具体步骤,保障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在制定处理流程时,要注意流程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职责的明确,确保舆情信息的处理速度和质量。
3. 创造积极的企业形象在日常经营中,企业要积极沟通和互动,尊重并回应用户和员工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创造积极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此外,企业应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自身独特的企业风格和品牌形象,让潜在的负面舆情变得难以在企业中生根发芽。
4. 建立舆情风险管理团队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舆情风险管理团队,并指派专人负责舆情风险管理工作。
管理团队应具备舆情风险应对和处理的能力,可以在发生舆情事件时,快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稳妥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护企业的利益不受更大的损失和影响。
三、结论舆情风险的快速排查和处理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情分析排查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八大会议精
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网络建
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提高舆情信息工作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舆情汇
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更好地为学校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
二、建立舆情预警机制。
防控舆情信息重在先知先觉、提前预警、消除对立、化解矛盾,各部门应对可能产生不良舆情信息的具体行为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性。
每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素质评定、思想教育、体质测试等工作过程中,如有存在对学生或家长不当或过激行为,并极有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滋生不满、酝酿抵触、造成对立,进而激化矛盾、诉之媒体、形成事件的,具体行为责任人应保持警觉,及时将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和级部领导,跟踪留意被监管对象的情绪发展和行动走向,主动找到当事人做好情绪化解、矛盾消除工作,同时,密切关注报刊、论坛等有关媒体动态,及时监测、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舆情信息。
三、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1. 监测对象。
较经常出现涉及我学校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论坛( BBS )、新闻网站和贴吧。
对论坛( BBS )主要监测在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坛栏目(如贴吧)中发布的,与我学校有关的帖子和相关跟帖;对新闻网站主要监测各大新闻门户网
站对我学校有关的报道和相关评论跟帖;对贴吧主要监测热门贴吧
(如百度贴吧)中与我学校有关的帖子和相关跟帖。
2. 监测内容。
网络上涉及教育部门的敏感工作和容易被关注的内容。
3. 监测方法。
主要有指定网站(论坛)搜索和全网搜索。
指定网站搜索,即对辖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和论坛进行定期浏览,收集有关对学校教育报道和论坛中出现的一些敏感的话题;全网搜索,即利用百度( baidu )、谷歌(google)等搜索引擎,搜索国内各个知名的门户网站有关对学校教育报道和论坛中出现的一些敏感的话题。
4. 监测类型。
主要采取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每天(含节假日)至少分上、下午
4 次对相关指定网站、论坛和贴吧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记录。
四、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1. 研判分析。
监测到或收到涉及本学校和由本学校引发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召开舆情研判例会,对收集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多套跟(回)帖材料。
2. 危机防范。
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危机的舆情信息,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信息的第一时间获知掌控。
要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五、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要针对各类网络舆情信息,及时采用“化、沉、删、正、热”等策略,有效应对各种舆情信息,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
1. 化。
即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对于个别学生、家长对学校出现的有疑惑、有怨言、有情绪的舆情信息,依法迅速研判和解决其所提出的问题,并以诚实、平
等的态度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采取一人多网名或多人同时跟帖的方式,对所涉及的同一话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气予以化解,争取主动,以防止事态扩大化。
2. 沉。
即组织沉帖,彼长此消。
对一些无法化解、揪住不放、热度不减的舆情信息帖子要组织人员采取沉帖措施,降低舆情关注度。
3. 删。
即屏蔽内容,删除帖子。
对于无中生有、恶意中伤、捏造虚构、夸大其辞、极端偏激的舆情信息要联系网站管理员或版主及时屏蔽相关内容或删除帖子。
4. 正。
即借助传媒,矫正视听。
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利用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
5. 热。
即正面宣传,营造氛围。
要在论坛和贴吧上主动发布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地方校区发展的决策、举措、成效、亮点和各类先进典型等方面舆情信息,采取一人多网名或多人同时跟帖的方式,尽全力将正面帖子或报道稿顶上去,让更多的网民了解学校教育、客观看待并正面热议学校教育的积极工作成效和良好形象。
六、有关要求
1.源头防范为主。
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铲除负面信息产生的土壤,防患于未然。
因此,各处室、级部要注重调查研究,切实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克服麻木不仁、坐视观望思想,排查清除工作隐患,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确保监管服务无盲点、无漏洞。
同时,强化队伍作风建设,严格各项制度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负面信息的产生。
发生可能产生不良舆情信息的具体行政行为和个人行为时,要及时报告、及时关注、及时消除隐患。
2.加强学习研究。
各处室、级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学习网络的
基本知识和技能,把握网络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把网络舆情作为知民意、晓民情、解民忧的重要途径,克服对网络舆情的恐慌或敌视心理,增强网络舆论分析、判断、处置和危机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
3. 及时监测跟踪。
要加大对网络监测的力度,随时关注网上新闻跟帖、各种论坛、帖吧中关于学校教学工作的舆情热点,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区别不同情况,灵活妥善处置,并按制度规定上报处理,不得擅自处置,严禁迟报、漏报和瞒报,避免延误最佳处置时机,确保网络监控和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呈现出全方位、大覆盖、紧跟踪的良好态势。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