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_醛和酮_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醛酮(1)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醛酮(1)

E1
E2
19
四. 化学性质(C.P.)
结构分析 讨论1: 比较苯酚C-O与醛酮C=O的结构? C杂化形式 苯酚 醛酮 sp2 sp2 O杂化形式 sp2 sp2(国外)
H H
C O
H
C O
H
20
结构分析 讨论1: 比较苯酚C-O与醛酮C=O的结构?
H
H
C O
H
+
-
C O
H
C
H
O
H
O O CH3 C CH2 C CH3
14
2. 命名
普通命名法
醛:αβγδ… 标记取代基位置
CH3CHCH2CHO CH3 CH3OCH2CH2CH2CHO CH=CHCHO
-甲基丁醛
γ-甲氧基丁醛
-苯基丙烯醛
酮:某某基酮(与醚相似)
O CH 3 C HC CH 3
O CH2 CH C CH3
O C CH3
CH3
甲基异丙基酮
甲基乙烯基酮
苯基甲基酮 15
2. 命名
系统命名法
脂肪醛酮:选含羰基(位次小)的最长C链为母体,称某醛(酮);
O CH3CH2CHCH2C CH2CH3 CH3
5-甲基-3-庚酮
当主链中有 C=C 时,称烯醛或烯酮;
O CH2 CH C CH3
O (CH3)2CHCHCH=CHCCH3 Cl 6-甲基-5-氯-3-庚烯-2-酮
加酸反应速率减小,加入大量酸,放许多天也不反应。
● 反应条件:碱催化
● 增碳的反应:制备增1个C的羧酸
● 范围: 醛、大多数甲基酮
28
(一) 羰基的亲核加成 1. 与氢氰酸加成

基础有机化学王兴明主编十一章醛酮答案

基础有机化学王兴明主编十一章醛酮答案

第11章醛酮
习题答案
习题1
请参照教材中醛酮的命名部分。

习题 2
a.苯甲酸
b.苯甲酸
c.苯甲酸
d.苄醇
e.苄醇
f.二苯甲醇
g. h. i. PhCH=NOH j. PhCH=NNHPh
k.l.
习题3
与g无反应,其它参照习题2
习题4
(a)苯乙酮和(b)丁醛可以和亚硫酸氢钠发生反应,其中丁醛反应速度较快。

习题 5
习题6
请参照教材中缩醛缩酮半缩醛半缩酮定义。

习题7
请参照教材中醛酮的化学性质部分。

习题8
a为动力学控制,取代基少的一端去质子反应速率快;b为热力学控制,共轭的且双键上取代基比较多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见下图)。

习题9
习题10
习题11
习题12
习题13
习题14
习题15
习题16 习题17
习题18
习题19。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两类重要官能团,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掌握醛和酮的性质和反应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醛和酮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醛?A. 丙酮B. 乙醇C. 甲醛D. 丁酮答案:C. 甲醛解析:醛是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而甲醛就是最简单的醛。

丙酮是酮,乙醇是醇,丁酮也是酮。

2. 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醛和酮的还原反应?A. 氧化反应B. 氢化反应C. 加成反应D. 消除反应答案:B. 氢化反应解析:醛和酮的还原反应是指将醛和酮中的羰基还原成醇。

氧化反应是将醛和酮中的羰基氧化成羧酸或酸酐。

加成反应是指将醛和酮中的羰基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消除反应是指醛和酮中的羰基与其他官能团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3.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酮?A. 甲醛B. 乙醇C. 丙酮D. 丁酮答案:C. 丙酮解析:酮是含有两个烃基与一个羰基相连的有机化合物。

丙酮就是最简单的酮。

甲醛是醛,乙醇是醇,丁酮也是酮。

4.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醛和酮的加成反应产物?A. 醛 + 醇→ 醚B. 醛 + 醛→ 酮C. 醛 + 酸→ 酯D. 醛 + 烷烃→ 羧酸答案:B. 醛 + 醛→ 酮解析:醛和醛的加成反应会生成酮。

醛和醇的加成反应会生成醚。

醛和酸的加成反应会生成酯。

醛和烷烃的加成反应会生成羧酸。

5.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得到醛?A. 醇B. 酮C. 酯D. 烷烃答案:A. 醇解析:醇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得到醛。

酮、酯和烷烃在氧化反应中不会生成醛。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醛和酮的性质和反应。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习有机化学以及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都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做习题,加深对醛和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醛和酮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含有羰基(C=O)。

醛的官能团是-CHO,而酮的官能团是-CO-。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习题来加深对醛和酮性质和反应的理解。

习题1:写出以下醛和酮的IUPAC名称。

- CH3CHO- CH3COCH3答案1:- CH3CHO的IUPAC名称是甲醛。

- CH3COCH3的IUPAC名称是丙酮。

习题2:醛和酮的羰基可以发生哪些类型的反应?- 醇的制备- 还原反应- 加成反应答案2:- 醛和酮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醇。

- 醛可以被还原剂如氢气或钠硼氢还原为醇,而酮通常需要更强的还原剂。

- 醛和酮的羰基可以与氢氰酸加成形成腈,或与格氏试剂等有机金属试剂加成。

习题3:醛和酮的红外光谱特征是什么?- 醛的羰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出现在哪个波数范围?- 酮的羰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出现在哪个波数范围?答案3:- 醛的羰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出现在大约1720-1740 cm^-1的波数范围。

- 酮的羰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出现在大约1705-1725 cm^-1的波数范围。

习题4:醛和酮的核磁共振氢谱特征是什么?- 醛的羰基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通常出现在哪个化学位移范围?- 酮的羰基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通常出现在哪个化学位移范围?答案4:- 醛的羰基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通常出现在9-10 ppm的化学位移范围。

- 酮的羰基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通常出现在2-3 ppm的化学位移范围。

习题5:以下化合物中哪些是醛,哪些是酮?- CH3CH2CHO- (CH3)2CO- CH3CH2COCH3答案5:- CH3CH2CHO是醛,因为它含有-CHO官能团。

- (CH3)2CO是酮,因为它含有-CO-官能团。

- CH3CH2COCH3是酮,因为它含有-CO-官能团。

习题6:醛和酮的氧化反应是什么?- 醛的氧化产物是什么?- 酮的氧化产物是什么?答案6:- 醛的氧化产物通常是羧酸。

- 酮的氧化产物通常是二羧酸,但酮通常不易被氧化。

第十一章醛、酮习题

第十一章醛、酮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化合物,不被稀酸水解的是:(A)OOCH 3OO OO OO (B) OCH 3OO OO OO(C)OOOO OO (D) OCH 3OOOO O O[2]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实际上不与NaHSO 3起加成反应? (A) 乙醛 (B) 苯甲醛 (C) 2-丁酮 (D) 苯乙酮[3],H2C 6H 5CCH3O主要产物是:(A) H C O CH 3(C 6H 5)2C CH 3 C C 6H 5O C CH 3C 6H 5OH (CH 3)2C C 6H 5CH 3C C 6H 5(CH 3)2C C(C 6H 5)2 (B) OH C O CH 3(C 6H 5)2C CH 3 C C 6H 5OC CH 3C 6H 5(CH 3)2C C 6H 5CH 3C C 6H 5(CH 3)2C C(C 6H 5)2OH OH (C) H C O CH 3(C 6H 5)2C CH 3 C C 6H 5O C CH 3C 6H 5OH(CH 3)2C C 6H 5CH 3C C 6H 5(CH 3)2C C(C 6H 5)2OH OH (D) OH C O CH 3(C 6H 5)2C CH 3 C 6H 5O C CH 3C 6H 5OH (CH 3)2C C 6H 5CH 3C C6H 5(CH 3)2C C(C 6H 5)2OH OH [4]用格氏试剂制备1-苯基-2-丙醇,最好采用哪种方案? (A) CH 3CHO + C 6H 5CH 2MgBr (B) C 6H 5CH 2CH 2MgBr + HCHO (C) C 6H 5MgBr + CH 3CH 2CHO(D) C 6H 5MgBr + CH 3COCH 3[5]CHO跟稀NaOH 溶液反应,主要产物是:OHOHOOO (A)(B)(C)(D)[6]下列可逆反应中哪一个平衡最有利于生成水合物:(A) CH 33O+H 2OC OH CH 3CH 3OH (B) CH 32CH 3O+H 2OC OH CH 3OH3CH HClHCl(C) CH 2O+H 2O (D) CCl 3CHO+H 2OH 2COH OH Cl 3CCHOH OH HClHCl[7]下列化合物中, 不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的是:(D)C 2H 5CHO CH 3CHOCH 3(C)(CH 3)2CHCHO(B)(A)CH 3CHO O[8]完成下面的转变,需要哪组试剂?CH 3CH =CH(CH 2)2CH =O ───→ HOOCCH 2CH 2CH =O(A)KMnO 4 (B)(1)EtOH/干HCl (2)KMnO 4 (3)H 3O + (C)K 2Cr 2O 7 (D)HNO 3 [9]下面的氧化反应, 用何种氧化剂较好?(A) K 2Cr 2O 7/H + (B) CrO 3·吡啶 (C) Ag(NH 3)2+ (D) 稀、冷KMnO 4CH OCO 2H[10](2)H 3+(1)EtMgBr PhCH CHCOCMe 3的产物是:(A) PhCHCH 2COCMe 3(B) PhCH CH C(OH)CMe 3(C) PhCHCH 2CHCMe 3(D) PhCH 2CH 2C(OH)CMe 3[11]下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H 3OCOO NaBH 4OH HHOC OH HCH 3OCOH OHCH 3OCO H OHHOC H 2H 2(D)(B)(A)(C)[12]下列试剂能区别脂肪醛和芳香醛的是:(A) 土伦试剂 (B) 斐林试剂 (C) 溴水 (D) Ag 2O [13] (S )-α-甲基丁醛与HCN 加成然后进行水解的主要产物是:COOHH HO H CH 32H 5OH H CH 3H2H 5COOHOH COOHH CH 3H C 2H 5COOHOH H CH 3H2H 5(A)(B)(C)(D)[14] (S )-α-苯基丁醛与CH 3MgI 反应后水解所获得的主要产物是:OH H C 2H 5HCH 3H HO CH 3HC 2H 5H HC 2H 5HO CH 3H HC 2H 5OH CH 3(A)(B)(C)(D)[15]在H 2 / Pt 条件下主产物为:A :NHCH 3H CH 3P hOHH B :NHCH 3H CH 3P hHHOC :外消旋产物D :NHCH 3H CH 3Hh OH[16]下列四组不属于共振式的是:DC B A 和和和和CH 3OCH 3CH 3CCH 2(CH 3)3P O+-(CH 3)3POH 3COSO-H 3COS OO-N N N CH 3..+-N N N CH 3+_[17]下列各构造式中哪个属于不同的化合物:-HC O NHHCONH-OCH 3COCH 2CHAD与与与O与 CH 3O CH 2CH-+B C[18]下列碳负离子稳定性大小为: OOOO(1)(2)__(A)(1)>(2) (B)(2)>(1) (C)相同 (D)无法比较 [19]在酸溶液中哪一个化合物的羰基易发生质子化?A :p -MeOC 6H 5COMeB :p -NO 2C 6H 5COMe C :C 6H 5COMeD :m -MeOC 6H 5COMe[20] C 6H 5COCH 2CH 2C 6H 5的CCS 名称应该是:A :1,3-二苯基-3-丙酮B :1,3-二苯基-1-丙酮C :1,3-二苯基丙酮D :1,3-二苯基甲乙酮[21] (1)环丁酮,(2)环戊酮,(3)3-戊酮在用氢化物还原时,活性次序为:A :(3)>(1)>(2)B :(3)>(2)>(1)C :(2)>(1)>(3)D :(1)>(2)>(3) [22]苯甲醛与甲醛在浓NaOH 作用下主要生成:(A) 苯甲醇与苯甲酸 (B) 苯甲醇与甲酸 (C) 苯甲酸与甲醇 (D) 甲醇与甲酸 [23]在碱存在下,下列化合物与1 mol 溴反应时卤化发生的位置:3B[24]下列羰基化合物用硼氢化钠还原时,反应速度最快者为哪个?A :PhCHOB :OP h P hC :P h OCH 3D :OCH 3CH 3[25]2-苯基丙醛与CH 3MgI 加成时,产物为哪种?A. 内消旋产物B. 外消旋产物C. 赤型产物为67%,苏型产物为33%D. 赤型产物为33%,苏型产物为67%[26] 为了使(CH 3)3C C(CH 3)3C O转变成[(CH 3)3C]3C-OH 应采用:A :烷基锂试剂B :格氏试剂C :二烷基镉D :二烷基锌 [27]苯乙酮CF 3CO OO H 3主要得到下列何种产物?(A) 苯甲酸甲酯 (B) 苯甲酸 + CH 3COOH (C) 乙酸苯酯 (D) 苯甲酸+HCOOH 二、填空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或所需之原料、试剂(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

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O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 2C Cl (3)I (4) Cl 3 (5)H3COH(6)H3C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第11章醛酮

第11章醛酮

(100%) (~58%) (0 %)
CCl3-CH=O + HOH
CCl3-CH(OH)2 三氯乙醛水合物 (安眠药)
有吸电子基团可以形成稳定水合物。
水合物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
综上,结构对K值的影响 a. R、R’空间效应:R、R’越小,K值越大,如HCHO b. R、R’电子效应:C=O碳正电性越集中, K值越大,如: Cl3CCHO,F3CCOCF3,再如:C6H5COC6H5 c. 羰基化合物及其水合物的相对稳定性大小:如:水合三氯乙 醛,水合茚三酮(羰基上有吸电子基团)
O Al[OC(CH3)3]3 / CH3CCH3
Oppenauer 氧化
RCH2OH
+
O Al(OCHCH3)3 CH3CCH3
苯/
CH3
RCHO
+
OH CH3CHCH3
3、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酰氯、酯、腈被还原为醛
H2 / Pd, O R C Cl 硫-喹啉(或硫-脲)
Rosenmund 反应
O R C H
作取代基时,用词头“氧代”表示,如:
O O CH3CCH2CH
3-氧代丁醛 (3-丁酮醛)
3-oxobutanal
•命名芳香族的醛和酮,把芳基看成取代基。
CH3 CHCH2CHO
3-苯基丁醛
3-phenylbutanal
O CH3
O CCH2CH3
1-苯基-1-丙酮
Propiophenone; 1-phenyl-1-Propanone
三、醛和酮的制法
1、醛和酮的工业合成
(1) 低级伯醇和仲醇的氧化脱氢
O Ag或Cu RCH H(R) R C H(R) OH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

丙基α-萘基酮; 1-〔1-萘基〕-1-丁酮
第二节 醛、酮的构造,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Structure, Physical Properties & Spectrum
一、Structure
(1) 羰基是sp2杂化的平面型构造; (2) 羰基是极化的、极性的共价键,羰基碳上带有局部正电荷。
醛、酮羰基的构造
R=H
OH
C
R
CC
H
H
OH
C
H
CC
H
R
OH O
H+
C C CH3
cis-烯基醇
trans-烯基醇
O
C
CC
CH3
-羟基酮
, b-不饱和酮
3. 与格氏试剂的加成反响
(1) 格氏试剂 (RMgX)中的R是碳负离子,具有强的亲核性,是重要的亲核试剂, 由它进攻碳正离子是碳-碳结合的重要方法;
(2) 格氏试剂与醛酮反响后再经水解得一系列的醇,是醇的重要制备方法;
( 6 H C 5 ) 3 P C 6 H = 5 + H C 6 H 5 C = C H O C 6 H 5 C = C 6 H 5 H
〔2〕IR: C=O在1750~168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鉴别羰基〕;
~2720cm-1对应-CHO中C-H伸缩振动,区别是否为醛 基。 羰基上连有共轭基团时,该吸收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环烷酮类的频率受环大小的影响。
Acetaldehyde
〔2〕IR: C=O在1750~168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鉴别羰基〕;
如氨的衍生物为仲氨,那么当有α-H存在时,醛、酮可与 之反响生成烯胺,烯胺在有机合成上是个重要的中间体。
R R C H 2CO +N H R 2

有机化学10-12章醛酮羧酸练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10-12章醛酮羧酸练习题答案

醛、酮及羧酸习题一、命名与写结构式(若为立体异构体,需表明构型,10分)1.CH3C OHH CCOOHH2.COCH2CH2CH3反-4-羟基-2-戊烯酸1-苯基-1-丁酮3.O H3C 4.CH3C OCH2OCH3C OCH2O间甲基苯甲酰氯乙二醇二乙酸酯5.COCH3 Cl6.CHO3对氯苯乙酮5-甲基-2-萘醛7. δ-戊内酰胺8. 肉桂酸NH OCH CHCOOH9. 乙丙酐10. 马来酸CH3CH2COOCH3COCHOOCCCOOHHH二、选择题(30分)1、不能与FeCl 3溶液显色的化合物有:BA 、乙酰乙酸乙酯B 、3,3-二甲基-2,4-戊二酮C 、苯酚D 、2,4-戊二酮 2、下列试剂中能区别苯甲醛和苯乙酮的是:CA 、FeCl 3溶液B 、2,4-二硝基苯肼溶液C 、Tollens 试剂D 、Fehling 试剂 3、下列化合物中,最易水解的是:AA 、 乙酰氯B 、乙酸酐C 、乙酰胺D 、乙酸乙酯4、苯甲酰丙酮既能与FeCl 3溶液显色,又能与羰基试剂作用,是由于分子中存在: D A 、羰基 B 、α-H C 、同分异构 D 、互变异构5、下列化合物分子量相近,其沸点最高的是: CA 、正丁烷B 、正丙醇C 、乙酸D 、正丙胺6、下列化合物中,与RMgX 反应后,再酸性水解能制取伯醇的是:DA 、CH 3CH 2CHOB 、CH 3COCH 3C 、C 6H 5COCH 3D 、HCHO 7、已二酸加热后的产物是:B A 、一元羧酸 B 、环酮C 、酸酐D 、内酯8、下列化合物中最易烯醇化的是:DA 、乙酰丙酮B 、乙酰乙酸乙酯C 、苯甲酰乙酸乙酯D 、苯甲酰丙酮 9、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BA 、甲酸B 、乙二酸C 、乙酸D 、碳酸 10、下列化合物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与NaHSO 3加成的是:BA 、B 、C 、D 、11、在乙酰乙酸乙酯中加入溴水,反应最终产物是:BA 、B 、CCH 3O CH 3CH 23O CH 3CH 23OH C H OBrCH 2CCH 2COC 2H 5OOCH 2CCHCOC 2H 5O OBrC 、D 、12、Claisen 酯缩合反应经常用来制备:DA 、β-羟基酯B 、γ-羟基酯C 、δ-羟基酯D 、β-酮酸酯 13、LiAlH 4可将CH 2=CHCH 2COOH 还原为:CA 、CH 3CH 2CH 2COOHB 、CH 3CH 2CH 2CH 2OHC 、CH 2=CHCH 2CH 2OHD 、CH 2=CHCH 2CHO 14. 下列化合物中最难还原的是: CA 、B 、C 、D 、15. 属于酚酸的化合物是:CA 、草酸B 、乳酸C 、水杨酸D 、琥珀酸三、是非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保护醛基的反应是羟醛缩合反应。

有机化学第五版 第十一章 醛和酮

有机化学第五版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
π C O C O
δ C
δ O
电负性 C < O
π 电子云偏向氧原子
极性双键
二、物理性质
1. 状态:甲醛为气体,其它醛酮为液体或固体。 2. 沸点: 醇 > 醛、酮 > 醚 3. 溶解度:甲醛、乙醛、丙酮能与水混溶。 其它醛酮随分子量↗,在水里的溶解度↘。 大多数醛酮微溶或不溶于水。
加成—消去
(四)与含硫亲核试剂的加成 1. 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反应
醇钠 O C O + ONa N a O -S -O H C SO 3H 强酸 C OH S O 3N a 强 酸 盐(白 )
(1) 生成物不溶于饱和亚硫酸钠,有白色沉淀。
(用于鉴定)
(2) 醛和脂肪甲基酮和含8个碳的环酮都可发生此反应。 (3) 是可逆反应,与酸或碱共热,可得到原来的醛、酮,
可用于提纯醛、酮。
(4) 历程
反应机理
R C =O H +
HO S O
O Na
-
+
亲核加成
R C H
O Na
-
+
S O 2 OH
分子内的 酸碱反应 R
C H
OH S O 3 Na
硫比氧有更强的亲核性
生成的加成产物在饱和的亚硫酸氢 钠溶液中不溶,析出白色结晶。
(1)醛、脂肪族甲基酮、C7以下环酮可反应。
HC
CH
HC
CH
2,5-二 甲 基 -3-己 炔 -2,5-二 醇
O
+
Na C
+ -
O Na CH C CH
炔醇的应用
思考题:
3. 与格氏试剂的加成反应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 醛 与 酮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  醛  与  酮

2020/5/5
39
生成缩醛和缩酮的方法可用来保护羰基,例如,从不 饱和醛合成醛酸:
2020/5/5
40
4.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
醛、酮与Grignard试剂进行加成反应,加成产物不必 分离出来,可直接水解而生成醇:
2020/5/5
41
Grignard试剂与甲醛反应,生成增加一个碳原子的 伯醇;与其它醛反应,生成仲醇;而与酮反应,则生成 叔醇。
征吸收峰出现在极低的低场,化学位移值δ=9~10。醛基质子的化学 位移值是很特征的,这一区域内的吸收峰可用来证实醛基(—CHO)的 存在。
2020/5/5
15
与其它吸电基一样,羰基对于与其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质 子也产生一定的去屏蔽效应。
2020/5/5
16
11.5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活泼的羰基,由于结构上的共 同特点,这两类化合物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2020/5/5
31
醛、酮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都是无色结晶。 α- 羟基磺酸钠易 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而析出结晶。此法可用来 鉴定醛、脂肪族甲基酮和八个碳以下的环酮等。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 应,加入稀酸或稀碱于产品中,可使亚硫酸氢钠分解而除去。
2020/5/5
32
α-羟基磺酸钠与NaCN作用,则磺基可被氰基取代, 生成α-羟基腈,此法优点是可避免使用有毒的氰化氢, 而且其产率也较高。例如:
2020/5/5
4
酮的普通命名法是按照羰基所连接的两个烃基命名, 例如:
2020/5/5
5
11.2.2 系统命名法
1.选择主链:选择含有羰基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主链编号 :从靠近羰基一端编起 ,醛基总是在碳链一 端,不用标明它的位次;而酮的羰基因不在链端,则须 将羰基的位次标明。

有机化学课后练习答案第11(醛、酮和醌)第六版赵温涛

有机化学课后练习答案第11(醛、酮和醌)第六版赵温涛

有机化学课后练习答案第11(醛、酮和醌)第六版赵温涛1、沉淀法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方法()[单选题] *A水提醇沉法B碱提酸沉法C铅盐沉淀法D结晶法(正确答案)2、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 A异戊烯基B酮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3、以下哪种分离方法是利用分子筛的原理的()[单选题] *A吸附色谱法B萃取法C沉淀法D透析法(正确答案)4、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单选题] * 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D4个5、具有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作用的是()[单选题] * A穿心莲内酯B青蒿素C莪术醇D桂皮醛(正确答案)6、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常用()[单选题] *ApKBBKBCpH(正确答案)DpKA7、与水不分层的溶剂是()[单选题] *A正丁醇B石油醚C三氯甲烷D丙酮(正确答案)8、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单选题] *A黄烷-3-醇(正确答案)B酚羟基C环戊烷D哌啶环9、萃取时,混合物中各成分越易分离是因为()[单选题] *A分配系数一样B分配系数相差越大(正确答案)C分配系数越小D以上都不是10、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下列方法中能始终保持良好浓度差的是()* A浸渍法B渗漉法(正确答案)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11、从香豆素类的结构看,香豆素是一种()[单选题] *A内酯(正确答案)B羧酸C酰胺D糖1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大黄素C麻黄碱D大豆皂苷13、醇提醚沉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的哪一类成分()[单选题] *A多糖B叶绿素C皂苷(正确答案)D黏液质14、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成分可以直接由固态加热变为气态的原理()A [单选题] *A升华法(正确答案)B分馏法C沉淀法D透析法15、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是()[单选题] *A溶剂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C超临界液体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16、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能用乙醇作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多选)()* A浸渍法(正确答案)B渗漉法(正确答案)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17、七叶内酯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简单木脂素C呋喃香豆素D异香豆素18、游离木脂素易溶于下列溶剂,除了()[单选题] *A乙醇B氯仿C乙醚D水(正确答案)19、挥发油可析出结晶的温度是()[单选题] *A0~-20℃(正确答案)B0~10℃C0~20℃D0~15℃20、下列基团在极性吸附色谱中的被吸附作用最强的是()[单选题] * A羧基(正确答案)B羟基C氨基D醛基21、极性最大的溶剂是()[单选题] *A酸乙酯(正确答案)B苯C乙醚D氯仿22、美花椒内酯属于()[单选题] *A呋喃香豆素B吡喃香豆素(正确答案)C环木脂素D环木脂内酯23、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24、当一种溶剂无法结晶时,常常使用混合溶剂,下列不是常用的混合溶剂是()[单选题] *B乙酸-水C乙醚-丙酮D石油醚-水(正确答案)25、凡具有()的木脂素,与三氯化铁反应,呈阳性()[单选题] *A酚羟基(正确答案)B羧酸C醇羟基D氨基26、在溶剂沉淀法中,主要是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一改变混合溶剂的什么实现的()[单选题] *ApH值B溶解度C极性(正确答案)D体积27、中药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D菲醌类(正确答案)28、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单选题] *A奎宁B小檗碱(正确答案)C粉防己碱D苦参碱29、下面化合物能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单选题] * A花椒内酯(正确答案)B柠檬烯C色原酮D天精30、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吗啡碱B麻黄碱(正确答案)C苦参碱D小檗碱。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醛和酮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醛和酮

酮羰基约在1715cm-1。
羰基与芳环或烯键共轭,频率降低。
1HNMR
O C H 9~10ppm
O CH2 C H 2.0~2.5ppm
MS
O R C R + C6H5C O m/z = 105
C6H5C O
C6H5 + CO m/z = 77
第三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的结构与反应性
羰基亲核加成 及氢化还原
酸催化
C=O + H
+
C=OH
+
-H+ H2N-Z,
H+
H2O
+
H
C----N-Z
C=N-Z + H2O + H+
反应需在弱酸性的条件下进行。
应用:
a 提纯、鉴别醛酮
重结晶 稀酸
C=O + H2N-Z
C=N-Z
C=O
b 保护羰基
A B C=O + H2NR
A B
C=NR
参与反应
稀酸
A' B'
C=O
Nu C OH
[
+ C=OH
+ ] C-OH
Nu-
醛、酮的反应活性:
R H
R C=O > R'
C=O >
Ar R'
C=O
1. 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
OH C=O
+ H
CN
C CN
α -羟基腈
例:
O CH 3CCH 3
N aCN , H 2 SO 4
OH CH 3CCH 3 CN
α -羟基腈是很有用的中间体,由它可

李景宁《有机化学》第5版考研真题及课后习题题库详解(醛和酮)【圣才出品】

李景宁《有机化学》第5版考研真题及课后习题题库详解(醛和酮)【圣才出品】

李景宁《有机化学》(第5版)上册第11章醛和酮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天津大学2000研]【答案】(B)【解析】若醛或酮分子中含有多个-H α,则这些-H α都可以被卤素取代,生成各种多卤代物,若果含有三个-H α,则可卤代生成三卤衍生物,所生成的三卤衍生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为三卤甲烷(俗称卤仿),这就是卤仿反应。

故只有含有或能被次卤酸钠氧化而成CH 3CO 结构的化合物才能发生卤仿反应。

2.的主要产物是()。

[武汉大学2001研]【答案】(A)【解析】醛、酮分子中的α-H 具有酸性。

在碱性条件下,碱先夺取α-H,生成烯醇负离子,卤素再对C=C 加成而发生取代反应。

3.有一羰基化合物,分子式为C5H100,核磁共振谱只有两个单峰,其结构式是()。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研]【答案】(C)【解析】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只有两个单峰,说明分子中只有两种不等性氢原子且彼此间无偶合现象。

4.从库房领来的苯甲醛,瓶口常有一些白色固体,该固体为()。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研]A.苯甲醛聚合物B.苯甲醛过氧化物C.苯甲醛与C02反应产物D.苯甲酸【答案】D【解析】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生成苯甲酸。

5.下列化合物分别与HCN反应,()的活性最大。

[大连理工大学2004研]【答案】(B)【解析】羰基碳缺电子程度越高,其亲电性越强,越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Cl为吸电子基,使羰基碳电子云密度减小。

二、填空题1.完成应式。

[南京大学2001研]【答案】PhCH20H【解析】无活泼α-H的醛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Cannizzaro反应,有甲醛时,一般是甲醛被氧化,而另一醛被还原,发生“交错”的Cannizzaro反应。

2.完成应式。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研]【答案】【解析】醛或酮与锌汞齐和浓盐酸一起加热,羰基被还原成亚甲基;醛或酮与氢化铝锂反应,羰基被还原为醇羟基。

有机化学10-12章醛酮羧酸练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10-12章醛酮羧酸练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10-12章醛酮羧酸练习题答案醛、酮及羧酸习题一、命名与写结构式(若为立体异构体,需表明构型,10分)1.CH3C OHH CCOOHH2.COCH2CH2CH3反-4-羟基-2-戊烯酸1-苯基-1-丁酮3.OH3C4.CH3OCH2OCH3C2间甲基苯甲酰氯乙二醇二乙酸酯5.COCH3Cl6.CHO3对氯苯乙酮5-甲基-2-萘醛7. δ-戊内酰胺8. 肉桂酸NHOCH CHCOOH9. 乙丙酐10. 马来酸CH3CH2COOCH3COC HOOC CCOOHHH二、选择题(30分)1、不能与FeCl3溶液显色的化合物有:BA、乙酰乙酸乙酯B、3,3-二甲基-2,4-戊二酮C、苯酚D、2,4-戊二酮2、下列试剂中能区别苯甲醛和苯乙酮的是:CA、FeCl3溶液B、2,4-二硝基苯肼溶液C、Tollens试剂D、Fehling试剂3、下列化合物中,最易水解的是:AA、乙酰氯B、乙酸酐C、乙酰胺D、乙酸乙酯4、苯甲酰丙酮既能与FeCl3溶液显色,又能与羰基试剂作用,是由于分子中存在: DA、羰基B、α-HC、同分异构D、互变异构5、下列化合物分子量相近,其沸点最高的是:CA、正丁烷B、正丙醇C、乙酸D、正丙胺6、下列化合物中,与RMgX反应后,再酸性水解能制取伯醇的是:DA、CH3CH2CHOB、CH3COCH3C、C6H5COCH3D、HCHO7、已二酸加热后的产物是:BA、一元羧酸B、环酮C、酸酐D、内酯8、下列化合物中最易烯醇化的是:DA 、乙酰丙酮B 、乙酰乙酸乙酯C 、苯甲酰乙酸乙酯D 、苯甲酰丙酮 9、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BA 、甲酸B 、乙二酸C 、乙酸D 、碳酸10、下列化合物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与NaHSO 3加成的是:BA 、B 、C 、D 、11、在乙酰乙酸乙酯中加入溴水,反应最终产物是:BA 、B 、CCH 3O CH 3CH 23O CH 3CH 23OHC H O BrCH 222H 5O OCH 2CCHCOC 2H 5O O BrCH 3C Br OHCHCO 2C 2H 5BrCH 3C BrOHCH 2CO 2C 2H 5C、D、12、Claisen酯缩合反应经常用来制备:DA、β-羟基酯B、γ-羟基酯C、δ-羟基酯D、β-酮酸酯13、LiAlH4可将CH2=CHCH2COOH还原为:CA、CH3CH2CH2COOHB、CH3CH2CH2CH2OHC、CH2=CHCH2CH2OHD、CH2=CHCH2CHO14. 下列化合物中最难还原的是:CA、B、C、CH3COCl CH3COOC2H5CH3COOH CH3CONH2 D、15. 属于酚酸的化合物是:CA、草酸B、乳酸C、水杨酸D、琥珀酸三、是非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保护醛基的反应是羟醛缩合反应。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第十一章 醛和酮
Chapter 11 Aldehyde and Ketone
C
δ
+
O
Company Logo
δ
Contents
1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2
3 4
2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和酮的制备◎
Company Logo
第一节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O 醛和酮均含有羰基的化合物 C
羰基碳原子上同时连有两个烃基的叫酮 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的叫醛。
H3C CH CHO
3
2
1
CHO
2-苯基丙醛
12
苯甲醛
Company Logo
第一节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O
O
4-戊烯-2-酮
13
1-苯基丙酮
Company Logo
第一节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CHO OH
2-羟基苯甲醛
(水杨醛)★
O
8-甲基二环[3.2.1]-6-辛烯-3-酮
O R C H
羰基 carbonyl
R
O C R'
醛(aldehyde)
3
酮(Ketone)
Company Logo
第一节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一、醛、酮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醛:脂肪醛按分子中含碳数称某醛。
HCHO
甲醛 丙醛
CH3CH2CHO
4
Company Logo
第一节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42
Company Logo
第三节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CH3 CH3 C =CH(CH2)2CHCH2CHO CH3 HOOC(CH2)2CHCH2CHO CH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COCH 3CH 2CH(CH 3)2(1) (2)CH 3CH 2CHCH 2CHCH 3C 2H 5CHOH 3C HHCH 2CH 2CHO(3)C C H 3COHCH 3H 3C(4)CHOOHOCH 3(5)COCH 3OCH 3(6)CH 3H CHOH(7)HCOCH 3CH 3Br(8)OHCCH 2CHCH 2CHOCHO(9)O(10)解:(1) 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3)反-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 (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4.5]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1)Ph 2CO (2)PhCOCH 3 (3)Cl 3CHO (4)ClCH 2CHO(5)PhCHO (6)CH 3CHO 解:(1)<(2)<(5)<(6)<(4)<(3)原因: HCN 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 值增大,故K 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 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 值顺序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H 2N(1)HCCH +2CH 2O(2)ON H+(3)对甲苯磺酸苯 , 加热O+(4)NH 2OHO HCN/OH -?H 2O/H +?(5)O(CH 3)2CuLiPhLiH 2OH 2O(6)① PhMgBr ① C 2H 5MgBr ② H 2O② H 2OPhO(7)OCH 3O+EtO -(8)OO+CHOEtO -(9)CH 3CCH 2BrO(10)HOCH 2CH 2OHHCl(干)OCH 3+ H 2Pd/C(11)OCH 3H 3CH 3C(12)NaBH 4(CH 3)2CHOHH 3O +O(13)LiBH(sec-Bu)3H 3O +MgH 3O +PhO苯(14)H 2O , HOAc O(15)+ Br 2加 热Ph PhO(16)+H 2C PPh 3PhCHO + HCHO(17)OH -O + CH 3CO 3HCH 3CO 2Et 40 ℃(18)解:CHO+H 2N(1)C HNHCCH +2CH 2O(2)CCCH 2OH HOCH 2ON H+(3)N对甲苯磺酸苯 , 加热O+(4)NH 2OHNOHOHCN/OH-H 2O/H +(5)OHCNOHCOOHO(CH 3)2CuLiPhLiH 2OH 2O(6)OCH 3HO Ph(主)(主)① PhMgBr ① C 2H 5MgBr ② H 2O② H 2OPhO(7)PhPhOC 2H 5PhOH(主)(主)OCH 3O+EtO -(8)OOOO+CHOEtO -(9)O OCHOCH 3CCH 2BrO(10)HOCH 2CH 2OH HCl(干)COO CH 2BrH 3COCH 3+ H 2Pd/C(11)OCH 3OCH 3H 3CH 3C(12)NaBH 4(CH 3)2CHOHH 3O +CH 3H 3CH 3CHOHO(13)LiBH(sec-Bu)3H 3O +OHHMgH 3O +PhO苯(14)C Ph PhCH 3CCH 3OH 2O , HOAc O(15)+ Br 2加 热OBrPh PhO(16)+H 2CPPh 3PhPh CH 2PhCHO + HCHO(17)OH -PhCH 2OH + HCOONaO + CH 3CO 3HCH 3CO 2Et 40 ℃(18)OO7. 鉴别下列化合物:(1)CH 3CH 2COCH 2CH 3 与 CH 3COCH 2CH 3(2)PhCH 2CHO 与 PhCOCH 3① CH 3CH 2CHOCOH 3CCH 3②C HOH H 3CCH 3③④ CH 3CH 2Cl(3)解:CH 3COCH 2CH 3CH 3CH 2COCH 2CH 3I 2/NaOH无黄色沉淀(黄)(1)PhCOCH 3PhCH 2CHO I 2/NaOH无黄色沉淀(黄)(2)或PhCOCH 3PhCH 2CHOAg(NH 3)2+银镜( )( + )CH 3CH 2CHOC OH 3C CH 3C HOH H 3CCH 3 CH 3CH 2Cl(3)Ag(NH 3)2+银镜( )( + )( )( )I2/NaOH无黄色沉淀(黄)(黄)2,4-二硝基苯肼(黄)( )12. 如何实现下列转变?O(1)CH 2CH 2CHOCH 2CH 2CHOCOCH3(2)(3)O解:(1)1)NaBH42)H+, -H2OO1) O32) H2O/Zn CHOCHO1) O32) H2O/ZnCOCH3(2)CHOO稀 OH-(3)OHOHH +-H 2OH-H +13. 以甲苯及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C C HHCH 3OHH 3CCH 3CH 3OH(2)NO 2HCCHCHO(3)解:(1)CH 3CH 3COCl AlCl 3H 3C COCH 3CH 3Cl 2h νCH 2Cl MgEt 2OCH 2MgClEt 2OC C HHCH 3OHH + , H 2O(2)由(1)得H 3C COCH 3CH 3Br 2FeBr H 3CMgBrH 3CH 3CCOCH 3MgEt 2O Et 2OMgBrH 3CH + , H 2OH 3C CH 3CH 3OHCH 3HNO 3H 2SO 4NO 2H 3C CHOO 2NMnO 2 ,H +CH 3CHO 稀 碱NO 2HCCHCHO(3)14. 以苯及不超过2个碳的有机物合成下列化合物。

(1)C HCHCONO 2CH 2CH 2CH 2(2)解:AlCl 3(1)+ CO + HCl CHOCH 3CH 2Cl AlCl 3CH 2CH 3HNO 3H 2SO 4CH 2CH 3O 2N O 2Mn(OCOCH 3)2 , 130℃CO 2N CH 3OCHO稀 碱C HCHCONO 2(2)CHO 由(1)得CH 2CH 3和CH 2CH 3O 2Mn(OCOCH 3)2, 130℃CCH 3OCHO稀 碱C HCHCCCH 3O +Zn/HgHCl[H]CH 2CH 2CH 2O16. 以2-甲基环己酮及不超过3个碳的有机物合成 。

O解:稀 碱COH 3CCH 32C HCCH 3CH 3COH 3COO O稀 碱O18. 化合物F ,分子式为C 10H 16O ,能发生银镜反应,F 对220 nm 紫外线有强烈吸收,核磁共振数据表明F 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双键上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互相间无偶合作用,F 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丙酮和化合物G ,G 分子式为C 5H 8O 2,G 能发生银镜反应和碘仿反应。

试推出化合物F 和G 的合理结构。

解:CC HH 3CH 3CC HC CH 3CH 2CH 2CHOF:CO H 3CCH 2CH 2CHOG:19. 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6H 12O 3其IR 谱在1710 cm -1有强吸收峰,当用I 2-NaOH 处理时能生成黄色沉淀,但不能与托伦试剂生成银镜,然而,在先经稀硝酸处理后,再与托伦试剂作用下,有银镜生成。

A 的I HNMR 谱如下: δ2.l (s,3H) ,δ2.6 (d, 2H) , δ3.2(s ,6H) , δ4.7(t ,1H)。

试推测其结构。

解:CH 3CH 2COCHOCH 3OCH 3A:20. 某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5H 12O ,具有光学活性,当用K 2Cr 2O 7氧化时得到没有旋光的B ,分子式为 C 5H 10O ,B 与CH 3CH 2CH 2MgBr 作用后水解生成化合物C ,C 能被拆分为对映体。

试推测A 、B 、C 结构。

解:CHCH(CH 3)2A:CH 3OH ﹡COH 3CCH(CH 3)2B:CH 3CCH(CH 3)2C:CH 2CH 2CH 3OH﹡2013-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