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一、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答:第一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介绍了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第二章是语音,主要介绍了《汉语拼音方案》,声韵母的发音,音节等知识。

第三章为语汇,主要介绍了语素、合成词、汉语语汇与汉文化的关系、语汇的运用等内容。

第四章为语法,主要介绍了词、句子和句子分类、意义,还有常见的语病。

第五章为汉字,主要介绍了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现代化和汉字的文化。

第六章为网络语言,主要介绍了网络语言的形成及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的规范和发展。

我对第六章最感兴趣,因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去研究。

对语法最不感兴趣,感觉比较繁琐,且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讲,语法对我们学习汉语的意义不大。

二、问答题。

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答:第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

第二,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第三,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方便人们的交流,普及文化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普及文化科技。

总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是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三、如何认识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答:第一,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犹如英语与其他方言的关系一样,是减少隔阂的工具。

当然,这里的方言包括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

第二,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北方方言除外)。

普通话的历史很短,只有 500 年,形成于清朝,是满语和汉语碰撞的结果,而方言的历史则少则千年,多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所以不能说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语言的典范和标准,也不能说方言出自普通话。

四、简述你在学习普通话纠正方音过程中有什么经验教训?答:首先要注意发音的状态,如口腔是否打开,气流是否通过。

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文学专项作业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一、单项选取题(每题1分, 共10分)1.在描写轻松欢快农村新生活情调故事中,赵树理作品是(C)A. 《村歌》B. 《禾场上》C. 《登记》D. 《耕耘机》2. 《创业史》中“中间人物”代表是( B )。

A. “糊涂涂”B. 梁三老汉C. “亭面糊”D. 陈先晋3. “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伙化运动重要作品有周立波( D)等。

A. 《三里湾》B. 《铁木前传》C. 《艳阳天》D. 《山乡巨变》4. 《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代表是( C )。

A. 刘雨生B. 梁生宝C. 王金生D. 李月辉5. “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 《林海雪原》B. 《红旗谱》C. 《皖南事变》D. 《三家巷》6. 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故事是(D)。

A. 《林海雪原》B. 《三家巷》C. 《皖南事变》D. 《红旗谱》7.90年代后来, 重写革命历史作品重要有邓一光( A )等。

A. 《我是太阳》B. 《激情燃烧岁月》C. 《历史天空》D. 《亮剑》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人文关怀、创新戏剧构造和精湛舞台语言获得巨大成功作品是(C)等。

A. 《考验》B. 《关汉卿》C. 《茶馆》D. 《龙须沟》9.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交响音乐是( C )。

A. 《白毛女》B. 《红色娘子军》C. 《沙家浜》D. 《智取威虎山》10.《暗恋桃花源》作者是(B)。

A. 孟京辉B. 赖声川C. 高行健D. 何冀平二、多项选取题(每题2分, 共20分)1.以当时农村合伙化运动为题材长篇故事, 除赵树理《三里湾》、孙犁《铁木前传》外, 尚有周立波、柳青、浩然(ABD )等。

A. 《山乡巨变》B. 《创业史》C. <妇女代表》D. 《艳阳天》2.白洋淀派重要作家有(ABCD)A. 从维熙B. 刘绍棠C. 房树民D. 韩映山3.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重要有(ABD )等。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次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B5.D6.C7.B8.C9.C10.D二多项选择题11.ABC 12.BCD 13.ABC 14.ABD 15.ABC16.ABD 17.BCD 18.ABC 19.ACD 20.ABC三填空题21.新小说22.新青年23.1918 24.冯文炳25.胡适26.郭沫若27.冯至28.冰心29.林雨堂30.春柳社四简答题31题(3页)32题(43页)五分析题33题(8页)34题(99页)第二次一单项选择题1.B2.B3.D4.C5.B6. C7.D8.A9.C 10.D二多项选择题11.BCD 12.ABC 13.ACD 14.AB 15.BCD16.ABCD 17.ACD 18.BCD 19.BCD 20.BD三填空题21.文学研究会22.鲁迅23.冯至24.李全发25.戏剧26.论语27.胡适28.屈原29.1928 30.冰心四简答题31题(47页)32题(65页~66页)五分析题33题(17页)34题(135页~13页、139页~140页)第三次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D5.D6.A7.A8.B9.B10.D二多项选择题11.ACD 12.ABCD 13.ABC 14.ABD 15.AB16.ABD 17.ABD 18.ABC 19.AB 20.ABD三填空题21.沉沦22.丰子恺23.夏街24.郭沫若25.边城26.徐枕亚27.寒夜28.冰心29.穆旦30.卞之琳四简答题31题(60页~64页)32题(91页)五分析题33题(121页)34题(206页~208页)第四次一单项选择题1.D2.B3.B4.A5.C6.C7.D8.C9.B10.A二多项选择题11.ACD 12.ACD 13.BD 14.ABC 15.ABC16.ACD 17.ABCD 18.ABC 19.ABC 20.ACD三填空题21.沉沦22.微雨23.李大剑24.田汉25.洪深26.冯铿27.上元灯28.矛盾29.张恨水30.阮章四简答题31题(18页~19页)32题(233页)五分析题33题(108页~129页)34题(211页~214页)。

2023年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23年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作业一及答案1.刊登于1923年1月《新青年》旳《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有关地狱之有无,与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旳寡妇与否有资格参与祭祖祝愿,才是她旳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 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3.1923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发明社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旳第一人”旳(B)。

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5.在众多小诗旳作者中,最重要旳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旳(D)。

A.汪静之B.胡适C.朱自清D.冰心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旳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旳是(C)。

A.《呐喊》B.《朝花夕拾》C.《野草》D.《坟》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旳是(B)。

A.汪静之B.宗白华C.徐志摩D.郭沫若8.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旳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旳(A)。

A.上海戏剧协社B.民众戏剧社C.上海艺术剧社D.南国社9.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初期话剧旳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旳(C)。

A.《酒后》B.《亲爱旳丈夫》C.《压迫》D.《北京旳空气》10.标志着夏衍旳话剧创作成熟旳代表作是(D)。

A.《赛金花》B.《法西斯细菌》C.《秋瑾传》D.《上海屋檐下》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1.晚清四大训斥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实状况》C.《老残游记》D.《新中国未来记》12.《新潮》旳小说作者重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B.俞平伯C.杨振声D.叶绍钧13.以鲁迅为领路人旳乡土文学作家群,重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1、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等。

A. 《李双双》B. 《三里湾》C. 《山那边人家》D. 《布谷鸟又叫了》2、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

A. 《新儿女英雄传》B. 《山地回忆》C. 《吕梁英雄传》D. 《火光在前》3、梁斌写出的第一篇反映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是()。

A. 《夜之交流》B. 《父亲》C. 《抗日人家》D. 《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父亲》4、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位以表现石油建设和石油工人著称的“石油诗人”是()。

A. 阮章竞B. 梁上泉C. 李季D. 傅仇5、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

A. 《春暖时节》B. 《百合花》C. 《同志之间》D. 《关大妈》6、受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影响的战争小说主要有刘流的()等。

A. 《烈火金刚》B. 《保卫延安》C. 《铁道游击队》D. 《林海雪原》7、《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中。

A. 第一次国共合作B. 国民革命军北伐C. 省港大罢工D. 广州起义8、在五六十年代坚持采用秘密方式写作的“七月诗派”诗人是()。

A. 唐湜B. 牛汉C. 绿原D. 穆旦9、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以()为代表。

A. 《回延安》B. 《桂林山水歌》C. 《西去列车的窗口》D. 《雷锋之歌》10、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创的原始神话很多,但英雄史诗不多,主要有()。

A. 白族的《开天辟地》B. 傣族的《召树屯》C. 纳西族的《创世纪》D. 苗族的《苗族古歌》11、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等。

A. 郁达夫B. 张爱玲C. 沈从文D. 朱光潜12、《红岩》的三条线索是()。

A. 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农村武装斗争B. 中共重庆地下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C. 许云峰、江姐与国民党面对面的个人斗争D. “重庆中美技术合作所”里的狱中斗争13、20世纪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三千里江山》《上甘岭》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100 分必过作业 1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A.《村歌》B.《禾场上》C.《登记》D.《耕耘机》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D.陈先晋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D)等。

A.《三里湾》B.《铁木前传》C.《艳阳天》D.《山乡巨变》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D.李月辉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D.《三家巷》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C.《皖南事变》 D.《红旗谱》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A )等。

A.《我是太阳》B.《激情燃烧的岁月》C.《历史的天空》D.《亮剑》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D.《龙须沟》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C )。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C.《沙家浜》D.《智取威虎山》10.《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 B.赖声川 C.高行健 D.何冀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分)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A.《山乡巨变》B.《创业史》 C.lt妇女代表》 D.《艳阳天》2.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A.从维熙 B.刘绍棠 C.房树民 D.韩映山3. 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 ABD )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章节测试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章节测试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章节测试参考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章节测试参考答案国家开放大学开设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旨在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作为考核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章节测试成为了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复习的必要环节。

以下是《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章节测试的参考答案。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1.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特征为__________(主题广泛,风格多样)2.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全民作家”?_________(鲁迅)3.中国当代文学的崛起与什么历史背景有关?________(改革开放)第二章 1915-1949年的中国文学1.什么文学运动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__________(五四运动)2.五四运动后出现的新文学思潮称为__________(新文学)3.以下哪位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__________(胡适)第三章 1949年以后的文学发展1.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文学开始走出毛泽东执政时期的“创新与冷清”状态?__________(1978年)2.哪位诗人被誉为“新诗六十年代”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北岛)3.以下哪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__________(莫言)第四章现代诗歌的创新1.以下哪个诗派被称为“第三代诗歌”?__________(新境界诗派)2.以下哪位诗人的诗歌被誉为“白话诗运动”的代表作之一?_____________(舒婷)3. 以下哪件事件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之一?_________(花甲大人转型记事件)第五章写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1.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中国文学中的黑色幽默之父”?_________(王小波)2.以下哪位作家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版《百年孤独》”?_________(莫言)3.哪位作家被誉为“第一个后现代主义作家”?_________(巴金)以上就是《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章节测试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对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1)一、题目:读《“锻炼锻炼”》有感在准备过程中,请根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中的作品原文,参考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上学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学习的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锻炼锻炼”》是一篇歌颂性的还是批判性的作品?作家的主观意图是什么?作品的客观效果如何?!(2)这篇作品在赵树理的创作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是否能够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3)这篇作品与李準的《李双双小传》相比,主要有什么异同?答案:(1)《“锻炼锻炼”》很难有批判和歌颂来界定,它是一篇表现50年代民间立场的作品。

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应该是一篇批判性的作品,《“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

《锻炼锻炼》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民间立场,表现了大跃进农村生活,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作家创作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意在“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

但实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锻炼锻炼”》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又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

首先,赵赵树理作为普通农民的代言人,总是能够相当尖锐地揭示出基层农村的斗争状况和普通农民的心理愿望。

他的小说大多围绕着农村旧势力和新政权中的坏分子来展开矛盾冲突,表现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小人小事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

其次,赵树理已经指明了白己创作的服务对象是文化程度相当低的农村读者,他所自觉追求的是让老百姓喜欢看有政治内容的新故事。

他的小说叙事是用日常口语,很少刻意追求方言土语以壮声色,擅长运用朴素干净的口语来叙述故事,他也不刻意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常常把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混成一片,表现出内在的和谐朴素第三、赵树理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pptx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pptx

,干一些出格的缺德事,还认为吃、喝、嫖、赌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虽然他主张实业救国,苦心经营,在黑暗中独 自奋斗,但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生活、去经营,那么他的悲剧下场也是可以预想到的。
★老舍的《茶馆》在戏剧结构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答:(1)《茶馆》最大的特色是“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
(2)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答:《骆驼祥子》写了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 。塑造了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小说直接解剖构成环境的各式人 的心灵,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京味"作为老舍的风格特征,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 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其注入的文化趣味。在取材上,老舍写了市民凡俗生活中的场景风致、文化情趣,以及各 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作家在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深刻揭示了北 京文化心理结构。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和由其现代命运引发的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使老舍作品呈现出复杂的审美 特征。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 的一种自我解嘲,使喜剧与悲剧、讽刺与抒情渗透、结合,获得了一种丰厚的内在艺术力量。追求生活化,在庸常 的人性矛盾中领略喜剧意味,谑而不虐,使幽默更加自然。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 温情的自我批判。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创作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同时追求讲究、精致 的美,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1-6)试题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1-6)试题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1-6)试题答案解析形考任务 1一、本课程入门学习要求(40分)题目1完成获得40.00分中的40.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参考答案:第一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介绍了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第二章是语音,主要介绍了《汉语拼音方案》,声韵母的发音,音节等知识。

第三章为语汇,主要介绍了语素、合成词、汉语语汇与汉文化的关系、语汇的运用等内容。

第四章为语法,主要介绍了词、句子和句子分类、意义,还有常见的语病。

第五章为汉字,主要介绍了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现代化和汉字的文化。

第六章为网络语言,主要介绍了网络语言的形成及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的规范和发展。

我对第六章最感兴趣,因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去研究。

对语法最不感兴趣,感觉比较繁琐,且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讲,语法对我们学习汉语的意义不大。

评论评语: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问答题(60分,每小题20分)题目2完成获得20.00分中的20.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参考答案:第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

第二,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第三,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方便人们的交流,普及文化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普及文化科技。

总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是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评论评语:题目3完成获得20.00分中的20.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如何认识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参考答案:第一,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犹如英语与其他方言的关系一样,是减少隔阂的工具。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业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10分)1.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

这篇小说是(A )。

A.《邪不压正》B .《小二黑结婚》C.《田寡妇看瓜》D.《李有才板话》2.李云龙的形象出自长篇小说(B )。

A.《英雄无语》B.《亮剑》C.《历史的天空》D.《激情燃烧的岁月》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C)等。

A.《正红旗下》B.《车站》C.《绝对信号》D.《野人》4. 1978 年12 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A)。

A.《今天》B.《星星》C.《诗刊》D.《萌芽》5. 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派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D)。

A.浩然B.汪曾祺C.李凖D.刘绍棠6.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A )等。

A.舒婷的《致橡树》B.铁凝的《哦,香雪》C.张洁的《祖母绿》D.残雪的《山上的小屋》7.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B )。

A.《突围表演》B.《山上的小屋》C.《思想汇报》D.《黄泥街》8.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D )。

A.《太阳出世》 B .《烦恼人生》C.《不谈爱情》D.《一地鸡毛》9.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 D )。

A.《倚天屠龙记》B.《天龙八部》C.《书剑恩仇录》D.《射雕英雄传》10.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

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

这个内容出自小说(A )A.《游园惊梦》B.《永远的尹雪艳》C.《思旧赋》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分)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 )等。

A.小满儿 B .双眉C.范灵芝D .妞儿2.《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 )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 .陈独秀C .胡适D .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 B .孔乙己 C .闰土 D .祥林嫂3. 1919 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 B .新潮社 C .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B .胡适C .刘半农D .鲁迅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B .胡适C .朱自清D .冰心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A.《呐喊》B .《朝花夕拾》C .《野草》D .《坟》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 汪静之B 宗白华C 徐志摩D 郭沫若81929 年11 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 上海戏剧协社B 民众戏剧社C 上海艺术剧社D 南国社91923 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 年的(C)。

A 《酒后》B 《亲爱的丈夫》C 《压迫》D 《北京的空气》10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 《赛金花》B 《法西斯细菌》C 《秋瑾传》D 《上海屋檐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 《官场现形记》B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 《老残游记》D 《新中国未来记》12《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B .俞平伯C .杨振声D .叶绍钧13.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1四、简答题1.孙犁和周立波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二人的表达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

以《铁木前传》和《山乡巨变》为例简要说明。

周立波与孙犁等其他农村题材小说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虽然他们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孙犁的爱像一盏聚光灯,主要集中在某一位年轻活泼的女孩子身上,奉献给读者的是一幅璀璨夺目的少女大特写;如孙犁小说以描绘白洋淀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铁木前传》以散文笔法来反映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人情悲喜剧,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

其中塑造的女性——小满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漂亮不安分的个人主义者,她身上虽然存在进步的因素,但在崇拜集体主义的当代主流文化中,是不可能成为作品主角的。

而周立波的爱就像漫天的春雨,无声无息在洒向家乡的每位父老乡亲,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全家福合影。

如《山乡巨变》的基本构思和人物关系,保持了与时代精神的一致性,包括了农村的阶级斗争,甚至还写到了党内右倾路线的错误,但作者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既没有渲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也没有拔高先进农民的形象和丑化落后农民的形象,而是以真切的感情去赞美农民身上的美好品质。

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个个栩栩如生,鲜明生动,却又形态各异,既有先进的农村干部,如稳重亲切的乡长李月辉、大公无私的社长刘雨生,也有变化中的“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如充满喜剧色彩的“亭面糊”、恋土守旧的陈先晋、坚持单干的“菊咬筋”等,但是,作者对他们态度都是充满爱意,没有厚薄之分。

2.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50)《茶馆》巧妙地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

其特点在于:(1)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龙套闲人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

(2)“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线索清晰,拓宽了所表现的生活范围,便于在纷纭变换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A.《村歌》 B.《禾场上》C.《登记》 D.《耕耘机》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C.“亭面糊” D.陈先晋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D)等。

A.《三里湾》B.《铁木前传》C.《艳阳天》D.《山乡巨变》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B.梁生宝C.王金生D.李月辉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B.《红旗谱》C.《皖南事变》D.《三家巷》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B.《三家巷》C.《皖南事变》D.《红旗谱》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A )等。

A.《我是太阳》B.《激情燃烧的岁月》C.《历史的天空》D.《亮剑》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B.《关汉卿》C.《茶馆》D.《龙须沟》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C )。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C.《沙家浜》D.《智取威虎山》10. 《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B.赖声川C.高行健D.何冀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A.《山乡巨变》 B.《创业史》C.<妇女代表》 D.《艳阳天》2. 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A.从维熙 B.刘绍棠 C.房树民 D.韩映山3. 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 )等。

A.小满儿B.双眉C.范灵芝D.妞儿4.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BCD )等。

A.《三里湾》B.《林海雪原》C.《红旗谱》D.《红岩》5.《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等。

A.沙基惨案 B.省港大罢工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6. 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 )等。

A邓一光的《我是太阳》B都梁的《亮剑》C.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D吴强的《红日》7.石荣光,李云龙梁大牙等形象出自长篇小说(BCD)A. 《英雄无语》B. 《激情燃烧的岁月》C. 《亮剑》D. 《历史的天空》8. 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BCD )。

A.松二爷B.王利发C.常四爷D.秦仲义9. 《绝对信号》描写的主要人物是(ABC )。

A.黑子B.蜜蜂C.小号D.狗熊10. 《沙家浜》“智斗”一场的主要人物是(ABD )。

A.阿庆嫂B.胡传魁C.沙奶奶D.刁德一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古划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和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都是80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15.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16.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17.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8.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等。

19.90年代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孟京辉的《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华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待戈多》,以及李龙云的《正红旗下》、过士行的《鸟人》等。

20.《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说出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答案要点:“山药蛋派”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十分注重作品的社会功效,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厚的民族风格,他们的作品既具有“问题小说”的特点,也具有大众化、民间化的特点。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等。

“白洋淀派”的作品多取材于冀中平原地区的乡村生活,以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为主要特征,歌颂劳动人民的纯净朴实的美好品德,或记录清新秀美的水乡风光和民风民俗,表现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人情美、人性美,形成了共同的朴素自然、清新柔美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的、韩映山、房树民等。

“茶子花派”是一个乡土化与诗意化相结合的文学流派,既强调对时代风云和社会变革的记录,更强调对自然风光、历史传统,特别是南方农村的婚丧嫁娶、节令习俗、迷信禁忌等民俗风情的表现,努力追求一种风俗画和田园诗的风格。

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周立波、周健明、谢璞、孙健忠、古华、叶蔚林、韩少功、谭谈、彭见明等。

2.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50) 《茶馆》巧妙地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

其特点在于(1)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龙套闲人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

(2)“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线索清晰,拓宽了所表现的生活范围,便于在纷纭变换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

五、分析题(3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茶馆》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它是如何通过三幕相对独立的戏表现“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的?试结合作品主人公王利发的形象塑造加以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50-51)《茶馆》只是一出三幕剧可是它所反映的年代却长达半个世纪。

上下50年的风云变幻、世态人事老舍通过短短的一出三幕剧来完成。

王利发是“裕泰大茶馆”老板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业主。

他既是诚信、恭顺谨慎的“顺民”也是处世圆滑精明强干的商人既有买卖人的自私也有善良正义的一面。

虽然一生苦心经营结果还是每况愈下最后被逼走上绝路。

他的命运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没落趋势。

茶馆老板王利发这一典型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戏剧的三幕结构来充分体现的深刻揭示了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

在第一幕里青年时代的茶馆老板信奉的就是这一条“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几十年里他就是按“讨人人喜欢”的人生哲学办事的。

他不仅仅在权大势大压人一头的太监、官差和地痞面前是一副买卖人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姿态就是对那个落魄江湖、身价颇贱的算命先生唐铁嘴在发自心底的轻蔑讨厌的同时也宁愿送“一碗茶喝”。

剧本中就有这样一针见血的笔墨作为一个充满发家致富欲望的小商人苦心经营多方聚财本是他生活中的天经地义的法则。

可是王利发在有钱有势的房主人秦仲义面前居然可以毫无怨言地、心甘情愿地表示同意涨房租吃了亏受了气还要乐呵呵、热呼呼地赔礼奉承这是多么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性格啊!但是这是王利发对强者、对有势力和靠近有势力的人们的态度是他性格的一个方面。

他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对弱者对一无所有的穷人的态度当一场卖女儿的悲剧就在他这家茶馆演出时他丝毫没有怜悯和同情还冷冰冰地规劝一位好心的茶客说“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这平淡的没有一点热情的寥寥数语真实地入木三分地暴露了他身上的剥削阶级的烙印。

这里老舍先生并没有采用浓重强烈的笔触、突兀变化的戏剧性情节来塑造王利发。

相反他透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看来琐碎的活动一层层地、细致入微地揭示了王利发的思想性格、风貌神态和内心情感使这一人物形象产生着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利发在《茶馆》中第二幕再出场时已是中年了。

我们看到这一人物和这家茶馆的种种变化在剧本中互为一体地融合在一起。

一开幕老舍先生就采取了以景物烘托人物的戏剧手法人物尚未登场周围的情景已展示着十多年来人物思想的发展和命运的变化。

茶馆地点未变只是前半部分卖茶后半部分却改成了出租的公寓茶座也今非昔比一律是小桌和藤椅桌上还铺着漂亮的桌布。

此外那时装美人的外国香烟的广告画已经取代了前清时代醉八仙画轴和财神龛……这一切都显示出茶馆主人力图通过“改良”来振兴茶馆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