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TransportationPlanning

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TransportationPlanning

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Management)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年7月经交通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制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和《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按照《山东建筑大学关于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了解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动向,掌握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大数据处理的先进方法,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交通规划、道路选线、道路设计、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4.毕业后可在交通管理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规划和设计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教学、科研、设计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5.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观念,对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有充分认识。

6.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交通规划理论与应用12.城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三、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为2.5学期,文献阅读报告0.5学期,教学科研实践1学期,学位论文撰写2学期。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毕业或授予学位质量要求的,最多可提前1年毕业或授予学位;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完不成学业者,经导师同意,可向学校提出延长学习期限申请,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

四、培养方式1.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依据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进行。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介绍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门关于交通运输系统理论、技术和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理论基础、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专业人才:1.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等;2.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技能,如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等;3.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各种交通运输项目;5.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跟进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发展。

培养内容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运输理论基础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管理与运营等。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将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框架和理论模型,为后续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交通运输技术与实践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技术知识,包括交通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运输装备的选型与维护等。

学生还将通过实践项目,熟悉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通运输管理与组织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管理和组织知识,包括交通规划与组织、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等。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管理要点和政策法规,为未来的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专业实习与实践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培养计划还包括专业实习和实践项目的安排。

学生将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方案:第一年•交通运输理论基础课程–交通运输系统基础–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交通管理与运营基础•公共基础课程–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交通运输技术与实践课程–交通设施设计与建设–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运输装备选型与维护•专业实践项目–参与交通工程实践项目第三年•交通运输管理与组织课程–交通规划与组织–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专业实习–在交通运输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专业选修课程–交通运输经济学–地铁交通系统设计与运营–现代物流管理•毕业设计–完成交通运输领域的毕业设计项目总结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理论基础、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对于高端交通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经济与政策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学术界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内容1. 学科基础课程博士研究生需修习一定学分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交通规划理论、交通运输系统优化、交通管理与控制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相关课程。

2. 专业核心课程博士研究生需修习一定学分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交通运输政策与规划、交通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等。

这些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交通运输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术研究课程博士研究生需参与学术研究课程,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实践、科研论文写作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学会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交通运输领域的学术资料,并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

四、培养要求1. 学位课程学习学生需要修完规定的学位课程,并取得一定的学分,通过必修课程的考核。

2. 科研能力培养学生需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并在学期末提交科研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3. 学术论文撰写学生需在培养期间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五、培养模式1. 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将由一名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导师将负责学生的日常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问题。

2. 学术交流学生将定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等,与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Traffic and Transpor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1学科简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学科点是在原国家教委“运输管理工程”与“交通工程”两个硕士点合并后形成的,是1987、2001连续两届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家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

本专业主要为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各相关领域培养高层次的规划、设计、经营管理与决策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运输组织现代化研究运输组织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运输计划编制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综合交通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现代客货运输技术、运输过程的生产组织管理等。

(2)现代物流管理研究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销链管理与库存控制、现代物流配送、现代物流设施设备、企业物流资源整合与物流管理、现代物流技术及应用等。

(3)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研究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GIS与ITS应用、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等。

(4)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研究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工程,交通运输业电子商务,智能交通规划、智能调度平台设计、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综合交通智能化管理及智能交通有关理论与方法等。

(5)运输市场营销管理研究运输市场调查、运输需求预测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运输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运输产品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在运输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运输企业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等。

(6)交通运输政策与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及模式。

其他研究方向还包括:(1)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主要研究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枢纽总图设计,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调,各种港站设计、港站作业能力。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代码:(0823)英文名称:(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一、学科简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面向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区域或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开展研究,研究对象是交通运输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科特色鲜明,1979年、1990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6月入选985学科优势平台,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国内公路交通领域配套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包含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四个国家级二级学科和交通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本学科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攻克了特殊地区及环境公路修筑、客车运行安全、汽车新能源、车辆智能检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学科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未来交通发展,重点开展多年冻土等复杂条件以及跨江入海、翻山越岭等高难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智能、新能源及无人驾驶汽车,综合、智慧、绿色、平安交通运输体系等领域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二、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品德高尚、学风正派,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质;身心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独立解决本学科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方面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

能够承担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能主持和组织科研与开发,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广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交通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最新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决策等工作能力,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养方向1.道路工程2.桥梁与隧道工程3.交通规划与管理4.交通运输系统工程5.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6.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7.交通经济与管理三、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1)政治理论(2)英语(3)数学(4)计算机技术及应用2.专业课程(1)道路工程(2)桥梁与隧道工程(3)交通规划与管理(4)交通运输系统工程(5)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6)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7)交通经济与管理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1)道路工程实验(2)桥梁与隧道工程实验(3)交通规划与管理实验(4)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实验(5)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6)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实验(7)交通经济与管理实验2.实习环节(1)认识实习(2)生产实习(3)毕业实习五、研究生阶段科研训练1.科研选题研究生应结合导师研究方向和本人兴趣,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科研选题。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技术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科研能力培养六、学位授予1.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条件(1)课程学习合格。

(2)通过英语、数学、政治理论等公共课程考试。

(3)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4)提交一篇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

2.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条件(1)课程学习合格。

(2)通过英语、数学等公共课程考试。

(3)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4)提交一篇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学术论文。

七、培养时间研究生培养时间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科研训练时间为两年。

本培养方案旨在为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希望广大研究生珍惜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为实现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3; 学位授权类别:工学博士一、学科概况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决策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铁路运输规划、铁路运输经济、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综合运输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综合评价、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运作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的资源配置,推进实现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本学科的研究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持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相邻学科有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二、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领域内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

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

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管理、智能运输系统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备本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基本素质。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交通运输宏观决策与运输系统优化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合理结构,系统规划理论及方法,交通运输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及其经济效益,交通运输系统需求预测理论和方法.2、运能资源配置与利用主要研究现代运输需求分析及运输流的运动规律,运输固定设备与活动设备的合理组配,运输生产过程的科学组织与管理,运输能力的计算、利用、加强和发展等。

3、运输管理现代化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现代交通运输以质量为核心的运输组织理论和方法,运输过程管理综合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运输过程控制的智能化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等。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道路与铁道工程、结构工程方向)(领域代码:S430123)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定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考虑我院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道路与铁道工程”等学科方向,各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均应有所不同,为此,我院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拟按照“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道路与铁道工程”两个方向进行分领域、分类型培养,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担负本专业领域技术工作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运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独立解决交通运输工程技术实际问题。

3.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的听、读、写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2、道路与铁道工程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1.学制、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学习年限2~2.5年的弹性学制,本科非本专业的学生辅修大学本科课程可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学习分为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课程学习包括必修、选修和专业综合课程,其中第1学期为必修、选修课程学习阶段,专业综合课程在第2、3学期分散安排;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等,安排在第2~4学期进行。

2.学分要求:实行学分制,毕业获得总学分数不少于2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6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8学分。

0861-交通运输《硕士、博士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和《硕士、博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0861-交通运输《硕士、博士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和《硕士、博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交通运输硕士(0861)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是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任职资格相联系的工程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系统是由轨道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五种运输方式构成。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涵盖以上每一种运输方式中的政策制度、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控制、运营管理等内容。

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与电子信息、机械、材料、资源与环境、能源与动力、土木水利等专业学位、学科联系密切。

随着交通运输向安全、高效、绿色、智慧、集成等方向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更新,呈现出综合、交叉的特点。

一、专业特色1.专业特色。

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面向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综合运输与物流工程等主干方向,在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

依托单位在相关主干方向应具有优势与特色,社会声誉良好;研究方向设置合理,适应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2.人员规模。

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专任教师不少于20人;应与交通运输相关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参与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指导的行(企)业教师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数的1/2。

3.人员结构。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的比例不少于1/3,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少于1/2,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不少于5人;获得外单位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少于1/5;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行业工作经验或承担过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不少于1/3。

4.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应有交通运输相关领域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经验,有不少于1/5的教师参与过本单位或其他单位交通运输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交通运输工程 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 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培养方案一、课程目标交通运输工程是指以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运输安全和运输环境为目标的工程学科。

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能力和研究创新精神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既要满足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需要,又要适应国际发展水平以及未来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

因此,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既是以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基础,深入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交叉学科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掌握基础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4.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6.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较强的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计划1. 课程设置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实习。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经济学、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规划与设计、运输工程原理、道路工程原理、交通工程勘测与设计、桥梁工程原理、隧道工程原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原理、交通运输设备与控制、道路施工管理、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工程地质学、建筑材料、桥梁结构、隧道工程、城市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安全、交通信息工程、交通工程经济学等;实践环节:交通运输工程实验、交通工程勘测实习、交通规划与设计实习、道路工程设计实习、桥梁工程设计实习、隧道工程设计实习等;毕业实习:交通规划与设计实习、交通运输工程实习、城市交通管理实习等。

2. 教学安排根据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

北航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20130616)方

北航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20130616)方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科技与创新管理(1201Z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二、培养目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包括现代管理理论、数学基础理论、经济学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理论、运筹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动向有广泛的了解;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一定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际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3.在社会经济以及工程等领域的复杂管理问题研究中做出创造性成果,或在管理领域取得突出贡献。

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1.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2.管理系统优化与仿真3.决策理论与风险管理4.工业工程理论及其应用5.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6.复杂数据分析7.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8.项目管理与价值分析9.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0.电子商务与Web智能11.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科技与创新管理(1201Z2)1.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2.科技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1.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网络分析2.交通行为分析与交通管理四、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本学科博士研究生根据人才培养和发展需要,主要为一级学科内培养,结合跨学科培养、国际联合培养及校所联合培养等模式。

实行导师或联合导师负责制,负责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本学科直接攻博研究生学制为4年;其它类型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依据培养方案,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交通运输规划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
40/2

讲课
考查
12061392
现代优化技术
40/2

讲课
考查
12061401
港口规划与管理
40/2

讲课
考查




跨学科专业学习的研究生须补修2-3门本科课,不计学分。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理论
40/2

讲课
考试
12060271
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实践
40/2

讲课
考试
12060282
航运经营管理
40/2

讲课
考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学期
授课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选修课
12001302/
12001373
第二外国语
90/3


讲课
考查
12001021
考试
12000102
随机过程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12
排队论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22
模糊数学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42
路径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40/2

讲课
考试
专业学位课
12060032
预测与决策技术
40/2

讲课
考试
12060052
交通运输工程学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 颁布)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

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1990 年10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0 颁布) 。

后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于1997 年6 月联合下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 颁布) 。

本目录是在此基础上,经1998 年10 月和2005 年12 月两次补充修订而成。

三、本目录中有16 个二级学科带"( 含∶)" ,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级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强调或补充,其学位授权和研究生培养除医学门类中有关学科按括号中的内容进行外,其它学科均按二级学科进行。

" 科学技术史( 分学科)"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分语族)" ,其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授权和研究生培养按括号中限定的学科范围进行。

四、本目录中部分学科、专业注明可授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位,此类学科、专业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

五、本目录中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学科、专业) 的代码分别为二位、四位和六位阿拉伯数字。

学科门类代码及名称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1 哲学0101 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代码:082303 学位授权类别:工学
一、学科简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交通运输学院的主体学科,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定为交通部重点学科。

该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8名,副教授10 名,9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目前学科的科研水平在国内领先。

近年来,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以及各类横向项目300多项,其中一部分项目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二、本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良好品德。

2.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领域内,培养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既掌握严密的逻辑思维、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人才。

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外语,其中一门必须具有听、说、读和写作能力。

3.身体健康。

四、课程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