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真题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初试题1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1年硕士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模拟试题一普通化学部分(75分)一.选择题(20×1)1.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S 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 ∆r H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2.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A) 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 不改变反应速率(D) 使平衡常数减少3.能量守恒定律作为对化学反应的应用,是包含在下面哪位科学家所发现的原理的阐述中?(A) 卡诺(Carnot) (B) 盖斯(Hess) (C) 勒夏特列(Le Chatelier)(D) 奥斯特瓦尔特(Ostwald) (E) 傅里叶(Fourier)4.已知298 K时,2NH3(g) → N2(g) + 3H2(g) ∆r H m︒ = 92.2 kJ⋅mol-1H2(g) + 1/2O2(g) → H2O(g) ∆r H m︒ = -241.8 kJ⋅mol-14NH3(g) + O2(g) → 4N O(g) + 6H2O(g) ∆r H m︒ = -905.5 kJ⋅mol-1则NO(g)的∆f H m︒等于:(A) 92.2 kJ⋅mol-1(B) -92.2 kJ⋅mol-1(C) -709.8 kJ⋅mol-1(D) 360.85.如果配制相同摩尔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并测定它们的沸点,哪一种溶液的沸点最高?(A) MgSO4(B) Al2(SO4)3 (C) K2SO4(D) C6H5SO3H (E) CaCl26.比较下列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较大的是:(A) 蒽(熔点218℃) (B) 联二苯(熔点69℃) (C) 萘(熔点80℃) (D)菲(熔点100℃) 7.水、HAc、HCN的共轭碱的碱性强弱的顺序是:(A) OH- > Ac- > CN-(B) CN- > OH- > Ac-(C) OH- > CN- > Ac-(D) CN- > Ac- > OH-8.在酸性条件下,已知下列各电对的电极电位值为E︒(IO/I-) = +1.08 V,E︒(IO/IO-) = +1.14 V,E︒(IO/I2) = +1.19 V,E︒(SO42-/SO32-) = +0.17V,E︒(I2/I-) = +0.53 V。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考博专业课真题2

水污染控制工程近年试题水污染控制工程(一)1.厌氧污泥消化原理及如何使其正常运行?2.A/O法中需氧量如何进行计算?3.有一含大量硫酸盐(SO42+)的高浓有机废水,试设计一处理工艺,能消除硫酸盐(SO42+)危害,并能净化水质。
4.含磷较高的剩余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
5.活性污泥的计算及推导。
6.富营氧化成因及技术。
7.浮上法原理。
8.以可持续发展的的观点论述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二)1.硝化需氧量如何计算?2.评价三种可生化性指标、机理。
3.生物膜法的机理特点。
4.水体富营氧化成因及危害。
5.活性污泥物料平衡计算6.有一含大量硫酸盐(SO42+)的高浓有机废水,试设计一处理工艺,能消除硫酸盐(SO42+)危害,并能净化水质。
7.以可持续发展的的观点论述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三)1.城市排水系统组成与形式及在水污染控制中的作用2.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工艺3.污水处理尾水回用的应用,我国回用状况及影响因素4.与城市污水相比,工业废水有何特点,处理方法5.优先污染物是什么,处理方法有哪些?6.水体营氧化的类型及控制7.脱氮除磷原理及其工艺8.述国内外水污染处理的动态及趋势水污染控制工程(四)1.截流倍数,R值取值小有何危害2.水检测中Cl->30mg/l便会有干扰,用何种方法除去?3.简述加氯消毒的原理4.评价三种可生化性指标、机理。
5.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物料平衡计算,ds/dt=-kXS,试求K。
6.厌氧消化的途径及相关微生物7.厌氧工艺对磷系统的作用8.脱氮系统中,缺氧段作用与厌氧有何差别9.气浮机理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10.绿色产品与绿色技术,度述对我国的发展的意义11.产生水体富营氧化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方法水污染控制工程(五)1.何为城市污水排水体制,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2.泥法与膜法的机理特点,区别3.废水处理中的化学方法、原理,适用用什么水质。
4.污水处理中物理、化学、生物处理产泥的特性一,及处置方法。
同济环工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同济环工考研真题答案解析同济环工考研真题答案解析考研是许多大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而选择的途径之一。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一直以来都备受考生关注,因为其专业实力和教学质量在国内享有盛誉。
今天,我们将对同济环工考研真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和解题技巧。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工程的核心研究领域?A. 大气污染控制B. 水污染控制C. 土壤污染修复D.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正确答案是D.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解析:环境工程的核心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和土壤污染修复。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环境工程的重要分支,但不属于其核心研究领域。
因此,答案选D。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填空题:2. 根据《环境工程学科导论》的定义,环境工程是以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为核心,以_______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门工程学科。
正确答案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技术”。
解析:根据环境工程学科导论的定义,环境工程是以环境科学为基础,以环境工程为核心,以环境技术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门工程学科。
因此,答案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技术”。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计算题:3. 某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水量为1000 m³/d,COD浓度为200 mg/L,出水COD浓度为20 mg/L。
该废水处理系统的COD去除率为多少?正确答案是90%。
解析:COD去除率的计算公式为(进水COD浓度-出水COD浓度)/进水COD浓度×100%。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得(200 mg/L-20 mg/L)/200mg/L×100%=90%。
因此,答案为90%。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同济环工考研真题涵盖了环境工程的核心知识点,考察了考生对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
最新环境工程考研专业课真题及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考研专业课真题及复习资料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2011 年真题A 组(普通化学)一、填空(22 分每空一分)1、氨基酸通式2、SiC 是()无机材料、水泥是具有水硬性的()材料、微观粒子具有()性3、H2o+CO=CO2+H2 焓变问了三个关于体积温度变化相应的平衡移动问题,很基础。
4、溶液依数性中沸点()5、塑料的三个状态()、()、()其他的都是前七章中很基础的东西,课本看了几遍基本上就差不多。
二、简答(5 小题27 分)1、分散系的分类及依据2、熵的概念3、反渗透的原理三、计算题(3小题分数不详)1、A→B 反应半衰期为300S,反应半衰期与A 浓度无关。
A 浓度为1 的时候,问200S 时转化率为多少?(显然课本上没说半衰期的概念,无机化学学过,用反应级数的概念,不过在同济出版的那本指导书上有差不多的题目)2、Ag2CrO7 的标准电势是多少?告诉了Ksp 和Ag+的标准电势。
问当CrO72+浓度为0.1 的时候电势为多少?3、铵离子和某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C 组(水控+固废管理)一、选择题。
(15 分每个1 分)总共15个题,好像是10个水控,5个固废。
1、下面有关格栅说法错误的是()格栅的栅渣量只与水质有关,与格栅宽度无关。
只记住了错误的选项2、隔油池中去除油的种类是()溶解油、乳化油、可浮油3、monod 公式中微生物比生长速率只与底物浓度有关的条件是()4、污泥浓缩中稳定的作用是()5、生活垃圾的产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经济、产业结构)6、危险废物可以安全填埋需进行什么操作(查目录、浸出性毒性分析)7、总氮38g 氨氮16g 问有机氮多少?A 不能确定B 12g8、总固体160g,SS100g,SS 中灰分60 个,问VSS 多少?忘了什么数据,只要分清概念就能做,我不知道概念9、下面的做法是垃圾源头减量的做法是?A 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产品B 回收产品使用后的物料10、五联单制度是用了什么管理思想()全过程、从摇篮到坟墓11、厌氧消化反应池酸化和产甲烷池A 因为分两个池所以体积比一个池小B 前一个池水力停留时间短,后一个长C 因为两个池都可以达到最佳条件D忘了12、出水中N O3-(还是来着NO2- )含量不达标,最可能的原因A进水中有机氮含量太高(总共四个选项,其他忘了)二、简答题(5 个)1、厌氧消化的各个阶段及各自特点(10分)2、利用脱氮除磷原理说明碳源的重要作用,及缺少碳源时的解决办法(10分?)3、好氧、缺氧、厌氧的概念及应用这三个作用的污水处理单元或工艺(11分?)4、利用生活中的垃圾组成成分(我记得是固废管理方法之类的,与此处有出入)来说明源头减量的方法。
2014同济大学考研专业课 回忆版

2014环境工程专业课考试(回忆)今年的考试题目不是很难,但很基础;需要把课本看透。
如之前学长学姐们所说的,必须把课本翻烂。
我就栽在专业课考试上了。
专业课越早复习越好。
A组---普通化学三种题型:填空,简单和计算一、填空(20分20个空10道题)1、计算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c 和质量百分数2、Pt(NH3)2C2O4 的中心离子、配位数、配位体3、稳定性及性质4、沸腾时的熵变、焓变、吉布斯能变与0的大小5、LiNO3的电解产物6、一个化学反应物(没见过)加入某根离子后,由于生成------反应向-----移动7、金属导电材料,99.0%的是-------99.5%的是------------二、简答(25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特征2、分散体系的分类及大气雾霾属于哪一类3、波谱分析中哪几种可用于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4、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对分子性质的影响5、蛋白质的结构特点三、计算题(30分)1、1.0mol H2和0.5mol O2完全反应……(1)求封闭体系的P(2)求蒸汽态水的物质的量2、电化学反应Cu和Pb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计算E3、分布沉淀PbSO4和BaSO44、一材料的降解速率是一级反应,350K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是5*10 -7Hr-1,450K时的使用寿命是632Hr 降解到40%即认为为此材料的寿命。
问550k时的使用寿命C组三种题型:选择,简答和计算一、选择10题30分2个水控8个固废题二、简答5题1、用经济方法谈谈对垃圾分类收集的影响及其原理2、曝气生物滤池的优缺点3、三种物理处理污水的方法及原理,去处对象4、推导劳—麦方程及污泥龄的定义5、厌氧发酵的优点三、计算计算所需碳源的量不要放掉或者轻视书本中的任一个知识点,及早做准备。
环境工程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问题?A. 社会问题B. 经济问题C. 环境问题D. 政治问题答案:C2. 环境工程学中,以下哪个不是污染控制技术?A. 物理处理B. 化学处理C. 心理治疗D. 生物处理答案:C3. 以下哪个是环境工程学中常用的污染物处理方法?A. 焚烧B. 填埋C. 回收利用D. 所有选项答案:D4.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企业利润B. 减少环境污染C. 提高产品质量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工程学中常用的污染物指标?A. CODB. BODC. pHD. GDP答案: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工程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环境工程学是一门应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噪声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等。
2. 描述环境工程学中常见的几种污染物处理技术。
答案:常见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如沉淀、过滤)、化学处理(如中和、氧化还原)、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物理化学处理(如吸附、离子交换)等。
3. 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程序。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估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预防和减轻环境损害的重要工具。
其基本程序包括:确定评价范围、收集基础数据、预测环境影响、提出减缓措施、编制评价报告、进行公众参与和最终审批。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环境工程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环境工程学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污染控制、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保障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工程学还涉及到政策制定、法规遵守、公众教育等方面,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长期保护。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真题

4 44 3 209 年同济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原理真题回忆版普化二十个选择题,二十个填空题,三个简答题,三个计算题!选择题是普化的习题库里的!以下是局部选择题。
1. 往 As 2S 3 胶体溶液中,参加等摩尔量的以下哪一种溶液,As 2S 3 胶体分散得最快?(A) NaCl (B) CaCl 2 (C) Na 3PO 4 (D) Al 2(SO 4)3 (E) MgCl 22. 下述哪些效应是由于溶液的渗透压而引起的:① 用食盐腌制蔬菜,用于贮存蔬菜;② 用淡水饲养海鱼,易使海鱼死亡;③ 施肥时,兑水过少,会“烧死”农作物;④ 用和人类血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对人体输液,可补充病人的血容量。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 (E) ② ③ ④3. 100 克水溶解 20 克非电解质的溶液,在-5.58℃时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A) 33 (B) 50 (C) 67 (D) 200 (E) 204. EDTA(乙二胺四乙酸)同金属阳离子结合生成:(A) 螯合物 (B) 笼形( 包合) 物 (C) 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 (D) 聚合物 (E) 超分子化合物5. 向含有等摩尔 CrO 42-和 SO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 Pb(NO ) 溶液,以下说 法正确的选项是:( K ︒ (PbCrO ) = 2.0⨯10-16,K ︒ (PbSO ) = 2.0⨯10-8) sp sp (A) PbCrO 4 首先沉淀。
当 PbCrO 4 沉淀完全后,PbSO 4 才沉淀;(B) PbSO 4 先沉淀,然后 PbSO 4 和 PbCrO 4 共沉淀;(C) PbSO 4 和PbCrO 4 共沉淀;(D) PbSO 4 先沉淀,后转变为PbCrO 4 沉淀。
6. 具有 1s 22s 22p 63s 23p 4 电子构造的原子是:(A) Mg (B) Fe (C) Cr (D) Al (E) S7. 以下协作物中,不属于外轨型协作物的是:(A) [Ag(CN)2]- (B) [Zn(CN)4]2- (C) [Cu(NH 3)4]+ (D) [Cu(CN)2]-8. 以下元素中,其化合物经常呈现颜色的是:(A) 碱金属 (B) 碱土金属 (C) 卤素(D) 过渡元素 (E) 惰性气体9. 以下哪一组混合物可用作冰盐浴?(A) CaSO 4 和冰 (B) Ca 3 (PO 4)2 和冰 (C) CaCl 2 ⋅6H O 和冰 (D) CaF 2 和冰 10. 常用氧化仲醇(通式 R 2CHOH)的方法来制备:(A) 醛 (B) 酮 (C) 烃 (D) 酯 (E) 酰胺11 以下溶剂中,最能溶解离子性溶质的是:(A) 四氯化碳 (B) 甲醇 (C) 戊烷 (D) 丁基醚 (E) 苯12. 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可以通过振荡肯定量的该物质和下述哪一种标准溶液求出?(A) 硫酸 (B) 氢氧化钾 (C) 丙酮 (D) 碘 (E) 氯仿13. 适合作橡胶的高聚物应当是:(A) T 较低的晶态高聚物 (B) 体型高聚物g (C) T 较高的非晶态高聚物 (D) T 较低的非晶态高聚物 gg14. 以下关于熵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298K 时,纯物质的 S m ︒ = 0 (B) 一切单质的 S m ︒ = 0(C) 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 ︒ > 0 的反响总是自发进展的。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初试题3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模拟试题三普通化学部分(75分)一选择题(20×1)1.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298K时,纯物质的S m︒ = 0(B) 一切单质的S m︒ = 0(C) 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2.某化学反应A(g) + 2B(s) → 2C(g)的∆r H m︒ < 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 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3.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起始状态,则下列关系式均能成立的是:(A) Q = 0;W = 0;∆U = 0;∆H = 0 (B) Q≠ 0;W≠ 0;∆U = 0;∆H = Q(C) ∆U = 0;∆H = 0;∆G = 0;∆S = 0 (D) Q≠W;∆U = Q-W;∆H = 0 4.某一液相反应的K︒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较小,然而却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
实际中,采取的措施是:(A) 反应在低温下进行(B) 反应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进行(C) 使用了另外的一系列反应,得到同样的结果(D) 产物生成后,不断地从系统中被分离出来5.100克水溶解20克非电解质的溶液,在-5.58℃时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A) 33 (B) 50 (C) 67 (D) 200 (E) 206.扩散在下述哪一种状态下进行得最迅速?(A) 固体(B) 液体 (C) 气体(D) 凝胶(E) 胶体微粒7.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必将会引起:(A) 沸点降低(B) 凝固点上升(C) 蒸气压降低(D) 吸热(E)放热8.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哪一种物质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A) [Al(H2O)6]3+(B) [Cr(H2O)6]3+(C) H2CO3(D) [Fe(H2O)3(OH)3]3+(E)PO49.K2Cr2O7 + HCl →KCl + CrCl3 + Cl2 + H2O在完全配平的反应方程式中Cl2的系数是:(A) 1 (B) 2 (C) 3 (D) 4 (E) 510.下列物质若按碱性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OH- < HPO42- < NH3 < HSO4- < H2O(B) HPO42- < HSO4- < NH3 < H2O < OH-(C) HSO4- < H2O < HPO42- < NH3 < OH-(D) HPO42- < OH- < H2O < NH3 < HSO4-(E) H2O < HSO4- < NH3 < HPO4- < OH-11.根据标准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MnO2 + 2Cl- + 4H+ == Mn2+ + Cl2 + 2H2O 中,MnO2不能氧化Cl-,但用浓盐酸与MnO2作用,可以生成Cl2。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初试题模拟试题2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模拟试题二普通化学部分(75分)一选择题(20分)1.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A) 一切复杂反应(B) 发生在气相中的复杂反应(C) 计算化学反应的 rHm (D) 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2.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改变反应的 rGm、 rHm、 rUm、 rSm(B) 不能改变反应的 rGm,但能改变反应的 rUm、 rHm、 rSm(C) 不能改变反应的 rGm、 rHm,但能改变反应的 rUm、 rSm(D) 不能改变反应的 rGm、 rHm、 rUm,但能改变反应的 rSm3.已知反应3O2(g) 2O3(g)的 rHm = 288.7 kJ mol 1。
若使反应向右进行,需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A) 高温低压(B) 高温高压(C) 低温低压(D) 低温高压4.若使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的水解度都增大,可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A) 降低温度(B) 稀释溶液(C) 增加盐的浓度(D) 升高溶液的pH值5.将0.450克某物质溶于30.0克水中,使冰点降低了0.150℃。
已知Kf = 1.86 kg mol 1,这种化合物的分子量是:(A) 100 (B) 83.2 (C) 186 (D) 204 (E) 506.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C) 蒸气压下降(D) 凝固点下降(E) 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7. 测量各种酸和碱(0.1 mol?L 1)相对强度的方法是:(A) 用pH试纸测验量溶液的pH值(B) 与海绵状锌反应观察气体的放出速率(C) 用极谱仪测量每个溶液(D) 用电导仪测量其导电率8. 根据金属在电动势次序中的位置,可以预言在化学反应中:(A) 电动势为零的氢是惰性的;(B) 铜将置换铅盐中的铅;(C) 金比铝更易被氧化;(D) 锡将置换铜盐中的铜;(E) 铜将置换酸中的氢;9. 在反应4P + 3KOH + 3H2O →3KH2PO2 + PH3中(A) 磷仅被还原(B) 磷仅被氧化(C) 磷既未被还原,也未被氧化(D) PH3是固体沉淀(E) 磷被歧化10. 等浓度、等体积的氨水与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高低次序是:(A) [H+] > [Cl + > *NH4++ > *OH +(B) [Cl + > *NH4++ > *H++ > *OH +(C) [Cl + > *NH4++ > *OH + > *H++(D) [Cl + = *NH4++ > *H++ > *OH +11. 下列哪个离子中的半径最小?(A) K+ (B) Ca2+ (C) Sc3+ (D) Ti3+ (E) Ti4+12, 任一原子的s轨道:(A) 与角度无关(B) 与sinθ有关(C) 与cosθ有关(D) 与sinθcosθ有关(E) 与sinθcosθ无关13. 下列有关元素的氧化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s区元素不呈负氧化数(B) p区元素一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数(C) d区元素一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数(D) f区元素一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数14, 与碱土金属相比,碱金属表现出(A) 较大的硬度(B) 较高的熔点(C) 较小的离子半径(D) 较低的电离能(E) 较高的沸点15.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A) H3PO4 (B) HClO4 (C) H2SO4 (D) HClO3 (E) H3AsO416.下列元素中,其化合物经常呈现颜色的是:(A) 碱金属 (B) 碱土金属(C) 卤素(D) 过渡元素(E) 惰性气体17.当卤素的原子序数增加时,卤素将:(A) 更不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B) 变得较不密实(C) 颜色变浅(D) 更不易获得电子(E) 更活泼18.通式为RCONH2的有机化合物,属于下列哪一类?(A) 胺(B) 酰胺(C) 酮(D) 腈(E) 氮酰化合物19.下述的有机溶剂中,具有最大的火灾危险的是:(A) 乙醇(B) 乙醚(C) 四氯化碳(D) 煤油(E) 乙酸20. 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可作高频绝缘材料的是:(A) 酚醛树脂(B) 有机玻璃(C) 聚氨脂(D) 聚四氟乙烯二填空题(20分)1.在__和__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考研复习相关资料-普通化学2006—2007年期末考试试题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普通化学2006—2007年期末考试试题一、是非题(对的在题前括号内填“+”,错的填“-”。
每小题1分,共10分)( )1.273K,101.325kPa凝结为冰,其过程的△S<0。
( )2.一个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表示补充了能量,因而有助于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 )3.在原子晶体中,分子内是共价键,分子间也是共价键。
( )4.从物质结构知识可以判断,FeCl3的熔点高于FeCl2。
( )5.3个P轨道的能量、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不同的是在空间的取向。
( )6.同一元素的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
( )7.将适量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相混合后形成的溶液具有缓冲作用。
( )8.已知Fe3++e-=Fe2+,φӨ =0.77V。
则对电极反应:3Fe3++3e-=3Fe2+,其φӨ =3×0.77V =2.31V.( )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 )10.现在H2CO3、H2SO4、NaOH、、NH4AC四种溶液,浓度均为0.1mo l·dm-3,同温度下在这四种溶液中,C(H+)与C(OH-)之乘积均相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石墨属于……………………………………………………………………………()A.原子型晶体B. 分子型晶体C.离子型晶体D.过渡型晶体2.下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反应热相等;B.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焓是状态函数;D.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量。
3.下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I2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液体Br2分子作用力B.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都可以使物质熔点、沸点升高;C.HCl是直线型的,故Cl 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H原子成键;D. BCl3分子的极性小于BeCl2分子的极性4. 已知某弱酸HA的另一弱酸HB的,则反应HB+NaA HA+ NaB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1×10-10B.1×10-5C.1×10-15D.1×1055.某一原子具有下列量子数的4个电子:①Ψ3,2,1,1/2,②Ψ3,1,-1,1/2,③Ψ2,1,-1,-1/2,④Ψ2,0,0,1/2,其能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 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6.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A.葡萄糖B.HA C C.NaCl D.CaCl27.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A.Na B.Ca C.S D.Cl8.H2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 )A.氢键B.取向力C.诱导力D.色散力9.已知Na(s)+1/2Cl2(g)= NaCl(s)的△r G m=-411.2k J·mol-1则该反应……………( )A.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D.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10.某电池的电池符号为(—)Pt丨A3+,A2+B4+,B3+丨Pt(+)……………()A.A3+,B4+B.A3+,B3+C.A2+,B4+D.A2+,B3+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已知反应H2O(l)=2H2(g)+O2(g)的△r H mӨ(298K)=571.6(k J·mol-1),则△f H mӨ(H2O,l,298K) 为(k J·mol-1)2.在浓度均为0.10mol·d m-3的[Cu(CN)2]-、[Ag(CN)2]-、[Au(CN)2]-三种溶液中c(CN-)最小的溶液是。
新版同济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得到拟录取消息的前些天一直忐忑不安,想象着自己失败时的沮丧或者自己成功时的兴奋。
终于尘埃落定,内心激动,又面色平静地拿起手机给每一个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发了这个好消息。
也想在这里写下自己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给自己留一个纪念,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
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
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大家就朝着自己喜欢的,最好的学校考虑,不要去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的问题,以最好的学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学习。
大家可以去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官网上下过去的录取分数线,报录比之类的信息给自己一个参考和努力目标。
包括找一些学长学姐问下经验也是很有用的。
备考那个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备考的路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笔记本,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是感动,还好现在成功上岸,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所以想着成功之后可以写一篇经验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话不多说,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吧。
文末有笔记和真题下载,大家可自取。
同济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二(811)工程地质学(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参考书目:1. 《材料力学》宋子康、蔡文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二版)2.《结构力学教程》(Ⅰ、Ⅱ部分),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1年3.《结构力学》(上、下册),朱慈勉、张伟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811)工程地质学参考书目:1 《工程地质学》第二版, 石振明、孔宪立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编著,地质出版社,2005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2013年同济大学820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3年同济大学820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 A+C))考研
试题试题((回忆版回忆版))
[size=10.5000pt]普化
[size=10.5000pt]填空[size=10.5000pt] 20个空
[size=10.5000pt]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活化能和指前因子A [size=10.5000pt]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多少的
[size=10.5000pt]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给你一个平衡,问压力等条件变化时平衡怎么移动
[size=10.5000pt]溶解过程的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 还是<0 [size=10.5000pt]高分子的三种力学状态 [size=10.5000pt]氨基酸的通式
[size=10.5000pt]还有几个忘了,见谅 [size=10.5000pt]简答
[size=10.5000pt]1、催化剂的特点。
[size=10.5000pt]2、为什么说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稳定。
[size=10.5000pt]3、电化学腐蚀有哪几种形式。
[size=10.5000pt]4、氢键的特点。
[size=10.5000pt]5、有机物为什么以共价键结合。
w w w .21k e t a n g .c o
m。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初试题模拟试题3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模拟试题三普通化学部分(75分)一选择题(20×1)1.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298K时,纯物质的S m︒ = 0(B) 一切单质的S m︒ = 0(C) 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2.某化学反应A(g) + 2B(s) → 2C(g)的∆r H m︒ < 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 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3.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起始状态,则下列关系式均能成立的是:(A) Q = 0;W = 0;∆U = 0;∆H = 0 (B) Q≠ 0;W≠ 0;∆U = 0;∆H = Q(C) ∆U = 0;∆H = 0;∆G = 0;∆S = 0 (D) Q≠W;∆U = Q-W;∆H = 0 4.某一液相反应的K︒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较小,然而却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
实际中,采取的措施是:(A) 反应在低温下进行(B) 反应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进行(C) 使用了另外的一系列反应,得到同样的结果(D) 产物生成后,不断地从系统中被分离出来5.100克水溶解20克非电解质的溶液,在-5.58℃时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A) 33 (B) 50 (C) 67 (D) 200 (E) 206.扩散在下述哪一种状态下进行得最迅速?(A) 固体(B) 液体 (C) 气体(D) 凝胶(E) 胶体微粒7.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必将会引起:(A) 沸点降低(B) 凝固点上升(C) 蒸气压降低(D) 吸热(E)放热8.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哪一种物质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A) [Al(H2O)6]3+(B) [Cr(H2O)6]3+(C) H2CO3(D) [Fe(H2O)3(OH)3]3+(E)PO49.K2Cr2O7 + HCl →KCl + CrCl3 + Cl2 + H2O在完全配平的反应方程式中Cl2的系数是:(A) 1 (B) 2 (C) 3 (D) 4 (E) 510.下列物质若按碱性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OH- < HPO42- < NH3 < HSO4- < H2O(B) HPO42- < HSO4- < NH3 < H2O < OH-(C) HSO4- < H2O < HPO42- < NH3 < OH-(D) HPO42- < OH- < H2O < NH3 < HSO4-(E) H2O < HSO4- < NH3 < HPO4- < OH-11.根据标准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MnO2 + 2Cl- + 4H+ == Mn2+ + Cl2 + 2H2O 中,MnO2不能氧化Cl-,但用浓盐酸与MnO2作用,可以生成Cl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响度;响度级;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昼夜等效声级;噪声的频谱分析。
4.噪声测量仪器
5.噪声标准
6.噪声监测: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噪声监测方法;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第六章物理环境
1.声学环境:噪声概述,噪声来源,噪声危害,噪声控制
2.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污染的控制。
3.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影响,放射性污染的分类,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4.光污染:光污染及其来源,光污染的危害,光污染的控制。
5.热污染:热污染的类型,热污染的危害,热污染控制。
4.水样的预处理:水样的消解方法;水样的富集与分离。
5.水样物理性质检测:颜色、残渣、电导率、浊度、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6.水样中金属化合物的测定:汞、铬等金属化合物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7.水样中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酸度、碱度、pH、溶解氧、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同济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A+C组
同济大学2010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硕士研究生入学回忆
普通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题2003-2004第一学年
07年环境工程复试真题回忆版
99~01普通化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08年部分试题-回忆版(A C)
同济93硕士入学考试试题(普化A)
3.土壤中农药的迁移。
第二十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1.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转运;
3.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4.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有机物的降解);
5.污染物质的毒性。
第二十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重金属元素(汞、砷);
2.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
第二十七章有害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1.有害废物(来源、分类、有害成分及污染危害过程);
2.放射性固体废物(来源、有害成分及污染危害过程)。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掌环境监测、环境化学以及环境学概(导)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主要内容。将大气、水体、土壤等不同环境污染物分布、迁移、转化的规律与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结合起来,将不同污染物的物化特性与各种测定方案和测定手段结合起来,掌握大气、水、土壤等进行污染调查、采样、布点和物理化学检测的常规方法。耍求考生对环境化学有比较系统的理解,垂点掌握人类环境中大气、水体与土壤化学污染物质的种类、来源、基本化学性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环境体系中的基本反应过程和迁移规律,对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方法有所了解。
第二十三章 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2.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过程、酸雨化学、大气颗粒物化学、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
3.大气污染数学模式(高架连续点源大气污染模式、大气污染箱式模式、大气颗粒物来源的识别)。
第二十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1.土壤组成与性质;
2.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
四、试卷结构
试卷的基本结构为:
(一)名词解释:(占总分的20%)
(二)计算分析:(占总分的20%)
(三)简答:(占总分的30%)
(四)综合分析:(占总分的30%)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三小时。
六、主要参考书目
1. 刘培桐主编,薛纪渝,王华东合编·环境学概论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第二十二章 水环境化学
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
2.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颗粒物微界面过程、颗粒物聚集、溶解与沉淀、氧化-还原、配合作用);
3.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
4.水质模型(氧平衡模型、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有机有毒物的归趋模型)。
2012《环境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环境学基础包括环境学概(导)论、环境监测以及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环境科学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依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环境学、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8.水样中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9.水质污染生物监测:生物群落法、细菌学检验法。
10.底质监测:底质样品的采集、制备、预处理;污染物质的测定方法。
第十四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1.概述: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点;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7.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
第二十一章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
1.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系统组成;子站布设与仪器装备;自动监测仪器;大气污染监测车;气象观测仪器。
2.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系统组成;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自动监测仪器;水质污染监测船。
3.简易监测方法:简易比色方法、检气管法、环炉技术。
2.水资源:水资源的基本含义,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
3.水灾害:洪水灾害,干旱灾害。
4.水污染:天然水的化学性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污染的特征,水污染控制。
第五章土壤环境
1.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结构,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
2.土壤污染和自净: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污染的防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第十九章 环境放射性监测
1.概述:放射性概念,照射量和剂量。
2.环境中的放射性: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人体中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危害。
3.放射性防护标准
4.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
5.放射性监测:监测对象及内容,放射性监测方法。
第二十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1.概述:目的、意义和内容。
2.城市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
3.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从城市生活居住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从生态环境和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评价。
第九章景观环境
1.景观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2.自然景观:自然景观的构成与分类,自然景观的欣赏。
3.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
第三章大气环境
1.大气概述:大气的成分,大气的分层,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
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危害。
3.大气污染控制: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末端治理,环境自净。
4.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第四章水环境
1.地球上的水:水的形成,水的分布,水的循环,人与水的关系。
7.大气污染源监测:固定污染源监测方法;流动污染源的监测方法。
8.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受害症状;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的选择;监测方法。
9.标准气体的配制:标准气体的制取;静态配气法;动态配气法。
第十五章 固体废物监测
1.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定义、危害、特点、分类。
2.固体废物样品的采样和制备:样品的采集方法;制备和保存;
1.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生物污染的途径,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蓄积,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转化与排泄。
2.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消解和灰化,提取和浓缩。
4.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测定实例。
第十八章 噪声监测
1.声音和噪声:定义;噪声污染的危害和来源。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
1.环境:人类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
2.环境多样性: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
3.人与环境的和谐: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环境问题,人与环境的和谐。
4.环境规律:环境规律,规则与规律,环境调控。
5.环境科学:环境学,环境科学。
第十二章 环境监测绪论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特点;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概述;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第十三章 水和废水监测
1.概述: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水质监测项目;常用监测方法。
2.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订、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订,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
3.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地面水样的采集;废水样品的采集;地下水样的采集;底质(沉积物)样品的采集;流量的测量;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2.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3.大气样品的采集和采样仪器: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采样仪器;采样效率;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与换算。
4.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测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5.颗粒物的测定: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尘、自然降尘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悬浮颗粒中主要组分的测定。
6.大气降水的监测:布点;采样;降水中组分的测定。
第七章生物环境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
2.生物安全: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
3.生物污染: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循环,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污染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八章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发展和类型: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人居环境的类型和差别。
版
2. 左玉树主编. 环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